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處理器性能提升多少倍

處理器性能提升多少倍

發布時間:2023-06-09 17:07:01

1. CPU超頻之後能提升多少性能

一樓的說錯了。自動睿頻和超頻是兩回事。
主頻=外頻x倍頻。 i7 4770K主頻外頻100mHZ,倍頻35。即主頻3.5G。如果3D負載大,自動睿頻(即加速)到3.9G(此時倍頻是39)。
intel處理器,帶K的都是可超頻的。就是在主板bios中,關閉自動睿頻(或自動加速)
這個選項,然後超頻。 把倍頻調到45,主頻就是4.5G。此U一般可以到4.5G。
== 超頻後性能提高多少:
如果只提高倍頻,那麼主頻提高500-600mHZ時,一般有8-10%的提高(就是超到4.5G時,比原來提高10%--注意「原來」不是指3.5G的主頻!而是指自動加速到3.9G時的主頻!因為「自動睿頻」只是個節能措施而已,就是將原本3.9G的主頻,設置在3.5G)
如果同時提高外頻和倍頻,比如外頻提高10%(設110mHZ),倍頻為41,此時主頻為4.5G,但因為內存是和外頻同步也被超了10%,所以整體性能會有15%甚至更高的提升(取決於是哪種內存和內存時序)
==如果你想超頻,就讓商家幫你設。你可以錄像下來或記下來。這樣以後自己也可以超了。多學一個DIY知識。

2. AMD的cpu頻率提高1G性能會提高多少

這個和是AMD還是intel沒多大關系吧,給cpu超頻1G到底有多大效果得看具體是什麼型號了。打個比方吧:
1、cpu原來是1G單核(某古董)超頻後變成了2G(當然還是單核)那它的性能真的幾乎是增加了1倍,但是超頻100%可能性很小,風險很大,而且就算是2G單核也是沒法滿足日常應用的,所以基本無意義。
2、cpu原本是2G雙核(這個比較現實了,老的雙核cpu現在應該還有),超頻後是3G雙核(滿載時就從2G*2變成了3G*2),這個現實意義就非常大了,cpu性能大概提升30-50%(這個和結構與穩定性有關的),但是已經從一個不太夠用的cpu變成了個比較實用的cpu了。
3、cpu原本是2.5G四核(老式入門級4核),超頻後是3.5G四核(同理理論上滿載提升1G*4),比較有價值,把不實用的低頻4核變成了高頻4核,日常應用也許不會有什麼本質區別,但在游戲中絕對不是一個感覺,當然性能提升其實可能只有10%左右。
4、cpu原本是3.5G雙核或者4核甚至更多核(可以理解是歷代的頂級貨了),超頻後是4.5GXX核(不算了,性能提升看是多少核了),實際應用中能運用4.5G的頻率的應用幾乎沒有(遠低於1%),cpu原本性能已經十分強勁,這樣的超頻只是跑分的需要,沒有實際意義。
===========================================================================
最後,要說明的是:高端cpu的超頻能力一般是很好的,比如主頻3G多的i7不管哪一代,都可以超到5G甚至6G,就算是AMD的推土機也是有一定的超頻能力的,當然是在你解決8核散熱和供電的前提下。不過對於一般用戶來說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而且目前cpu很多都可以自動加速,以彌補偶爾發生的運算能力不足,所以中端以上的cpu基本沒有太多超頻必要。

3. CPU超頻之後能提升多少性能


說錯

睿頻來
超頻源


主頻=外頻x倍頻
i7
4770K主頻外頻100mHZ
倍頻35
即主頻3.5G
3D負載

睿頻(即加速)
3.9G(
倍頻
39)
intel處理器
帶K

超頻
主板bios
關閉自
睿頻(或自
加速)
選項
超頻
倍頻調
45
主頻
4.5G
U

4.5G
==
超頻
性能提高
少:
提高倍頻
主頻提高500-600mHZ

8-10%
提高(

4.5G
比原
提高10%--注意

指3.5G
主頻
指自
加速
3.9G
主頻

睿頻
節能措施

原本3.9G
主頻
設置
3.5G)

提高外頻
倍頻

外頻提高10%(設110mHZ)
倍頻
41
主頻
4.5G
內存
外頻同步

10%

整體性能
15%甚至更高
提升(取決於
哪種內存
內存
序)
==
想超頻
讓商家幫

錄像
或記


DIY知識

4. 這配置把cpu換成i5-10400性能能提升多少

這個配置如果處理器換成i5 10400,並且做好散熱處理器性能正常發揮的話,整體CPU性能可以提升接近4.4倍,單核性能也有16%左右的提升。

如果換成i5 10400,建議內存也再加8G達到16G更佳。

5. CPU超頻性能到底能提升多少

根據已知的數據,0至500%。

6. CPU 超頻能提升多少性能

。。不同規格的CPU,超頻的效果是不會一樣的。舉例:

1、i7 7700K從4GHz,超到4.5GHz,超頻幅度11.2%,性能提升約13%;

2、而 i3 3258從3.2GHz,超到4.5GHz,超頻幅度29%,性能提升約24%。

3、可見超頻幅度與提升性能是成下比的,但不是線性關系啦。

7. 性能提升20% 第三代酷睿處理器性能實測

【IT168 評測】Ivy Bridge是英特爾第三款酷睿i處理器的核心代號,它採用最新的22nm製造工藝,內部結構突破傳統的平面設計,由先進的3D晶體管技術打造。那麼全新的技術在性能方面會有怎樣表現呢?接下來我們以針對移動平台發布的第三代酷睿i7 3610QM為基準,看看新一代筆記本處理器的性能究竟如何。

註:Ivy Bridge是英特爾第三代酷睿處理器的代號,IVB是Ivy Bridge縮寫;Sandy Bridge 是英特爾第二代酷睿處理器的代號,SNB是Sandy Bridge的縮寫。
IVB的主要特性解析:
1、22納米3D晶體管

▲3D晶體管與平面型晶體管對比
在Tick-Tock戰略的發展下,2012年英特爾再一次將CPU的製程有32nm縮小至22nm,同時將集成電路內部晶體管的結構由原來的平面型專向3D立體結構,讓柵極與源極的接觸面由一個變為3個,這樣可以減小漏電流和晶體管的工作電壓,讓單位面積的晶體管數量更多,在獲得同樣性能的情況下可以比SNB處理器功耗更低。
2、HD4000核芯顯卡

▲Ivy Bridge核芯顯卡新特性
HD3000核芯顯卡為我們帶來了相對出色的3D游戲性能,與第一代酷睿i系列處理器融合的高清顯卡相比其性能提升了1倍,而新一代Ivy Bridge處理器配置的HD4000核芯顯卡與HD3000相比性能同樣提升1倍,並且HD4000還支持DirectX11、OPenCL1.1、同時連接3個獨立顯示器等新特性。
3、PCI-E 3.0

▲PCI-E3.0
雖然PCI-E 3.0在SandyBrige處理器上就已經出現,但這限於桌面平台,新一代Ivy Brige將PCI-E 3.0引入移動平台,其最快傳輸速率達到8GT/s,與PCI-E2.0相比輸入/輸出帶寬大約提升2倍。
當然除了上述幾個變化以外,Ivy Brige還對指令集構架、功耗管理、安全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相應改進,但在平台構架上,Ivy Brige與SandyBrige一樣採用CPU+PCH雙晶元布局,而且在CPU晶元上都集成了IA內核、核芯顯卡、媒體處理器、顯示引擎、內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環形匯流排、共享式LLC。
在晶元外部封裝模式上,Ivy Brige與SandyBrige完全相同,並且Ivy Brige平台 向後兼容SandyBrige處理器(SandyBrige處理器可安裝在7系列晶元組筆記本上),但Ivy Brige處理器是否可安裝在6系列晶元組的筆記本上目前尚不明確,不過英特爾明確表示使用H61\H67\P67和Z68晶元組的台式機上可通過更新BIOS的方式兼容Ivy Brige處理器。
${PageNumber}
測試樣機基本信息:

▲CPU基本參數測試樣機基本信息
註:核芯顯卡測試時獨立顯卡被屏蔽。
SiSoftware 處理器運算性能測試
SiSoftware Sandra是一款非常強大權威的系統分析評測工具,它擁有超過30種的基準測試項目,可對CPU、主板、內存、SCSI設備、APM/ACPI設備、滑鼠、鍵盤、網路等硬體進行基準理論化對比測試,其最終測試結果採用每秒執行指令數、每秒位元組數等具有現實意義的數值表示,通過內置的資料庫對比,可以直觀了解當前配置的性能表現。由於此次測試主要針對處理器的性能,所以我們選用SiSoftware Sandra中的Processor Arithmetic、Processor Multi-Media、Multi-Core Efficiency、.net Arithmetic,最終測試結果如下所示。
Processor Arithmetic(處理器算數處理能力)
Processor Arithmetic要針對處理器的ALU(算術邏輯單元)和FPU(浮點運算單元),測試時程序會同時進行Dhrystone(整數與邏輯運算基準程序)和Whetstone(測試浮點運算基準程序),來測試處理器的邏輯運算能力和浮點運算能力。

▲Processor Arithmetic
從測試結果來看,IVB構架的酷睿i7 3610QM表現最好,它Dhrystone測試結果是122.69GIPS(每秒執行122.69百萬次指令),Whetstone測試成績77.77GFLOPS(每秒執行77.77百萬次浮點運算),與上一代i7 2670QM相比提升了20.9%和26.6%,是上一代i5 2410的2.2倍和2.4倍。
Processor Multi-Media(處理器多媒體處理能力)
Processor Multi-Media 測試主要考察CPU處理多媒體指令和數據的能力。該項測試會調用MMX、SSE、AVX等指令集,生成一張MANDELBROT分形圖,並對圖中每一個像素進行255次循環計算,具體測試項目也是包括整數運算和浮點運算兩項。

▲Processor Multi-Media
在該項測試中,第三代酷睿i3 3610QM依然保持領先地位,它的Multi-Media Integer成績為185.56MPix/s,Multi-Media Float測試結果為138.79MPix/s,領先上一代酷睿i7 2670QM 25%和27%,是上一代i5 2410M的2.43倍和2.39倍,與之前Processor Arithmetic的測試結果類似,由此可見,全新的製造工藝帶來的性能提升是非明顯。
Multi-Core Efficiency(多核效率)
Multi-Core Efficiency主要考察CPU多核心效率和內部互聯效率。主要利用不同大小的block size(數據塊)和chain length(鏈長)測試核心處理數據塊的能力和將數據傳輸到另一個核心進行處理的能力。所以核心數量越多,共享L2或者L3緩存的處理器在該項測試中會獲得更好的成績。

▲Multi-Core Efficiency
上圖為最終的測試結果,其橫軸為數據塊的大小和個數,縱軸表示頻寬,其中藍色的曲線為第三代酷睿i7 3610QM四核處理器,綠色為第二代酷睿i7 2670QM四核處理器,棕色是i5 2410M雙核處理器。從測試結果來看,在同時處理多個數據的時候,兩款四核處理器以絕對的優勢領先只有兩個核心的I5 2410M。而且在同時處理多個數據的時候,採用22nm 3D晶體管技術的第三代酷睿I7 3620QM領先於第二代酷睿i77 2670QM,但隨著數據塊大小的增長,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CINEBENCH R11.5 處理器多線程測試
CINEBENCH是Maxon公司推出的一款跨平台測試系統,它使用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體引擎對CPU和GPU進行測試。在CPU測試部分,我們使用的CINEBENCH R11.5通過渲染一張高精度的3D場景畫面,來測試處理器多線程的處理處理能力。

▲CINEBENCH R11.5(數值越大越好)
wPrime處理器多線程測試
wPrime是一款體積小巧操作簡單的處理器性能測試軟體,它通過算質數來測試計算機運算能力,特別是對於處理器多線程性能方面,它最多可以支持八個線程,測試的結果以運算時間為單位,時間越短說明處理器的性能越強。

▲wPrime(時間越短越好)
小結:在基準軟體測試中,第三代移動平台酷睿i7 3610QM四核處理器的性能與第二代酷睿i7 2670QM四核處理器相比提升了20%以上,與第二代酷睿i5 2410M雙核處理器相比性能提升幅度達到120%以上。
${PageNumber}
常用軟體及日常應用測試
Excel 2007表格處理測試
Excel是微軟公司的辦公軟體Microsoft office的組件之一,我們可以使用它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分析和輔助決策操作,主要用來進行有繁重計算任務的預算、財務、數據匯總等工作,被廣泛地應用於管理、統計財經、金融等眾多領域,所以在該項測試中我們使用70.1MB和6.2MB大小具有計算功能的電子表格進行測試,在整個處理過程中CPU需要進行幾十萬次的運算。

▲Excel 2007測試成績(時間越短越好)
Photoshop CS3圖片處理測試
Photoshop 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款圖像處理軟體,在測試時我們使用Photoshop CS3對一張5000×3333解析度,12.9MB大小的圖片進行12項設定好的處理項目,並記錄下其每一項的處理時間,將他們相加作為最終的測試成績。

▲Potoshop CS3圖片處理(時間越短越好)
Winrar 文件解壓縮測試
Winrar 是大家經常使用的壓縮軟體,支持多線程運算,在測試中我們選用Winrar自帶的Benchmark,其結果可以反映Winrar 解壓文件的速度。

▲Winrar 文件解壓縮測試(數值越大越好)
MediaEspresso視頻轉碼(關閉硬體加速)
MediaEspresso是台灣訊連科技(CyberLink)發布的一款視頻轉碼軟體,它全面支持支持Intel Core i7/i5/i3、NVIDIA CUDA、ATI Stream三種視頻轉碼加速技術,可對MKV、RM/RMVB、FLV、DivX、MP4 等多種主流視頻格式進行轉碼。

▲MediaEspresso視頻轉碼(時間越短越好)
在該項測試中,我們在關閉硬體加速的前提下,對使用一段4GB全高清視頻進行轉碼操作,轉換耗時如上圖所示,第三代酷睿i7 3610QM耗時最短。
小結:在實際應用測試中,第三代移動平台酷睿i7 3610QM四核處理器的性能與第二代酷睿i7 2670QM四核處理器相比提升了10%~20%,與第二代酷睿i5 2410M雙核處理器相比性能提升20%~60%。
${PageNumber}
HD4000核心顯卡性能測試
3DMark Vantage測試
3DMark Vantage是一款基於微軟DX10 API打造的綜合性基準測試工具,其測試結果的GPU得分可以反映出顯卡性能的高低,在該項測試中,我們使用Entry模式對待測筆記本進行了測試。

▲顯卡性能測試
上圖列出了第三代酷睿i7 3610QM配置的HD4000和第二代酷睿7 2670QM和i5 2410M配置的HD3000核芯顯卡的3Dmark VANGATE GPU成績。從得分上來看, HD4000的成績是HD3000的一倍。
游戲測試:《生化危機5》@DX10

▲游戲畫面設置

▲生化危機5游戲幀數
游戲測試:《極品飛車14》@DX9

▲游戲畫面設置

▲極品飛車14的游戲幀數
從游戲測試的結果來看,全新HD4000核芯顯卡與HD3000相比優勢非常明顯。在游戲設計較低的DX10游戲《生化危機5》中,HD4000平均幀數達到49.8,比HD3000高出近20幀!在DX9游戲《極品飛車14》的測試中,HD3000運行起來極其不流暢,而HD4000雖然存在一定的丟幀現象,但整體平均幀數在24幀上下,游戲運行基本流暢,相信將畫面設置降低一些,其流暢度將會更進一步。
小結:移動平台Ivy Bridge處理器配置的HD4000和顯卡與上一代HD3000相比,性能提升一倍。
${PageNumber}
3/i5/i7全系列性能對比
從前面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到,第三代酷睿i7 3610QM四核處理器與上一代同等等定位的i7 2670QM相比性能有20%以上的提升,與雙核i5 2410M相比有55%以上的提升,那麼第三代酷睿i3/i5處理器與第二代酷睿i3/i5相比性能提升又有多呢?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

▲移動平台Ivy Bridge 測試樣機參數(第三代酷睿)

▲移動平台Sandy Bridge 測試樣機參數(第二代酷睿)
上面兩個表格中列出了第三代酷睿i3/i5/i7與第二代i3/i5/i7測試樣機的主要參數,從中可以看到,第三代酷睿與第二代酷睿處理器對應的型號上,TDP、核心數及緩存等參數變化不大,但由於22nm 3D晶體管製造的集成電路功耗更低,所以處理器在相同TDP的情況下,Ivy Bridge處理器的主頻相更高一些。
CINEBENCH R10
CINEBENCH是Maxon公司推出的一款跨平台測試系統,它使用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體引擎對CPU和GPU進行測試。在CPU測試部分,我們使用的CINEBENCH R10通過渲染一張高精度的3D場景畫面,來測試處理器多線程的處理處理能力。

▲CINEBENCH R10多線程測試成績
從CINEBENCH R10多線程測試成績來看,IVB 酷睿i3性能超過SNB 酷睿i3的幅度為45%,其性能與SNB酷睿i5相當,是SNB i3的1.45倍;IVB 酷睿i5 與NB酷睿i5相比,性能提升幅度為35%,與雙核芯SNB 酷睿i7性能相當,是SNB酷睿i5的1.35倍。
iTunes音頻轉碼測試
iTunes音頻轉碼測試使用iTunes將23首Mp3格式的音樂轉換成AAC格式,將轉換時間作為該項測試結果。

▲iTunes 音頻轉碼測試成績(時間越短越好)
從實際轉碼時間來看,IVB的i3耗時比SNB i3更短,但比SNB的酷睿i5耗時略長;IVB酷睿i5的轉碼時間比SNB i5轉碼時間更短,但比SNB雙核芯酷睿 i7長。
《光影魔術手》圖片處理測試
《光影魔術手》是一款常用的圖片編輯軟體,在該項測試中我們使用《光影魔術手》對39張圖片進行4項處理,將處理這些圖片所花費總的的時間作為最終成績。

▲《光影魔術手》圖片處理時間(越短越好)
在《光影魔術手》的測試中,IVB酷睿i3的處理時間與SNB 酷睿i5相當;IVB 酷睿i5的處理時間與SNB 雙核芯酷睿i7時間相當。
小結:從i3/i5/i7的測試成績來看,第三代酷睿i3的性能與第二代酷睿I5d性能相當;第三代酷睿i5的性能達到第二代雙核芯酷睿i7的水平,也就是說第三代酷睿i系列處理器的性能在第二代酷睿i系列的基礎上提升了一個等級。
${PageNumber}
總結:新工藝新製成 CPU性能至少提升20%,核芯顯卡性能提升一倍

▲CINEBENCH R10測試成績
從前面的各種測試成績來看,採用22nm 3D晶體管的第三代酷睿i系列處理器與對應的第二代酷睿i系列處理器性能提升20%以上,整體向上提升一個等級,即第三代酷睿i3達到第二代酷睿I5的水平,第三代酷睿i5達到第二代雙核酷睿i7的水平。

▲四核IVB i7性能更強勁
對於四核心IVB i7 3610QM處理器來說,其性能是上一代i7 2670QM的1.26倍,是SNB 雙核芯酷睿i5 2410M的2.2倍!

▲3Dmark成績
在顯卡的性能上,新一代H4000核顯與上一代HD3000相比性能提升近一倍,具有更強的游戲性能及顯示能力,不僅可在中低畫質下應付主流3D游戲,而且它還原生支持3個獨立顯示輸出,與獨立顯卡機型相比更加節能高效。

閱讀全文

與處理器性能提升多少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存儲卡回提高運行內存速度嗎 瀏覽:496
深圳哪裡招污水處理工 瀏覽:940
哈弗h6工廠濾芯怎麼拆 瀏覽:371
原神純水精靈怎麼捕捉 瀏覽:109
純水之球各伺服器多少g 瀏覽:448
格卡諾空氣凈化器怎麼重置 瀏覽:686
飲水機濾芯怎麼驗貨 瀏覽:385
華帝凈水器售後電話多少 瀏覽:681
里水污水處理後排到哪裡 瀏覽:6
污水攻堅補齊什麼短板 瀏覽:446
跑污水處理跑業務工資高嗎 瀏覽:894
河南工業污水處理 瀏覽:871
污水處理廠進水檢測標准 瀏覽:102
天劍摩托車125怎麼換機油濾芯 瀏覽:846
污水處理廠斜管套什麼定額 瀏覽:129
三菱歐藍德空調濾芯怎麼拆換 瀏覽:386
污水流樓底下怎麼處理 瀏覽:869
汽油濾芯是什麼表現 瀏覽:433
污水消毒處理工藝有哪些 瀏覽:887
硬水垢清除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