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醫院污水消毒葯劑消耗標准
一般每噸污水投加5-10克二氧化氯;醫院污水大量傳染性病菌、病毒、化學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質
一般醫院污水按每噸污水投加20-50克二氧化氯,傳染病醫院按每噸投加50-80克二氧化氯,投加方式可採用每小時按污水流量大小連續投加,也可採用每天按污水量大小間斷性投加
B. 污水處理cod值多少是正常的
化學需氧量cod國家標准:Ⅰ類和Ⅱ類≤15mg/L。Ⅲ類≤20mg/L。Ⅳ類≤30mg/L。Ⅴ類≤40mg/L。
化學需氧量簡介: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水樣中能被氧化的物質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劑的量,它是衡量污水中還原性污染物濃度的綜合指標,單位是mg/L。COD值根據氧化劑不同,有高錳酸鉀法和重鉻酸鉀法。實際測定中所用氧化劑種類、濃度和氧化條件對結果均有影響。目前我國統一規定以重鉻酸鉀法作為廢水COD測定的標准方法。
是在一定條件下,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它利用化學氧化劑,將水樣中的還原物質加以氧化,然後從剩餘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它的測定,可用重鉻酸鉀法,也可用高錳酸鹽法。
C. 污水處理廠噸水處理的耗電量
污水處理耗電為0.2-0.3kwh/m3。
可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2005-2011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電力消專費量占生活消費電耗屬的2%(如圖所示),近幾年均呈上升趨勢。
污水處理工藝的不同而不同,高的膜生物反應器,低的人工氧化塘,大約在0.1元到1.5元之間,CCQ工藝是目前噸水耗電量最低的污水處理技術。CCQ工藝重慶技術,目前噸水耗電量最低的技術,污水自流式0.0248~0.0744kw.h,污水提升式0.1128~0.1624kw.h。
CCQ工藝重慶技術,無混合液迴流泵、無污泥迴流泵、無污泥提升泵、無污泥壓濾機、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動力能耗僅為低壓提升泵1台(自流式免除)、低壓提升循環泵1台運行1~6小時、低壓低功率風機1台運行1~6小時。
D. 污水處理廠電耗量一般為多少噸每噸水
污水處理耗電為0.2-0.3kwh/m3,需要根據處理廠的規格來實際決定。
污水處理的主要工回藝有A/O工藝、A2/O工藝、氧化溝答工藝、SBR工藝及由此引發出來的其他改進工藝。市政污水處理廠的一般流程是:進水→粗格柵→污水提升泵站→細格柵→沉砂池→初次沉澱池→好氧活性污泥處理→二次沉澱池→消毒池→出水。
預處理單元包括格柵、提升泵、沉砂池等,主要用於污水的提升及渣、沙等的去除,為生化處理創造條件。生化處理單元主要包括曝氣系統、迴流系統和二次沉澱池。
(4)國家規定污水處理耗能標准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耗電介紹如下:
用於有機物、氨氮等的去除。污泥處理單元包括濃縮機、脫水機、出泥泵等,將剩餘污泥脫水外運。不同處理單元的構造和運行模式不同,因而其能耗計算就需要根據能耗分布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
市政污水處理廠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電能、燃料及葯劑等潛在能源。其中,電耗占總能耗的60%~90% 。電能的消耗主要用在污水和污泥的提升、生物處理的供氧和迴流。
E. 污水處理費收費標准
污水排污費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以污染當量計征,每一污染當量徵收標准為0.7元。對每一排放口徵收污水排污費的污染物種類數,以污染當量數從多到少的順序,最多不超過3項。其中,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本辦法規定的收費標准計征污水排污費的收費額加一倍徵收超標准排污費。對於冷卻水、礦井水等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計算,應扣除進水的本底值。污水處理費的徵收標准,按照覆蓋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和污泥處理處置成本並合理盈利的原則制定,由縣級以上地方價格、財政和排水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污水處理費的徵收標准暫時未達到覆蓋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和污泥處理處置成本並合理盈利水平的,應當逐步調整到位。污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對污水中的污染物以某種方法分離出來,或者將其分解轉化為無害穩定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一般要達到防止毒物和病菌的傳染;避免有異嗅和惡感的可見物,以滿足不同用途的要求。污物處理基本方法是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或幾種方法配合使用以去除污水中的有害質,按照水質狀況及處理後出水的去向確定其處理程度,污水處理一般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污水處理基本方法:
1、一級處理採用物理處理方法,即用格柵、篩網、沉沙池、沉澱池、隔油池等構築物,去除污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浮油,初步調整pH值,減輕污水的腐化程度。污水經一級處理後,一般達不到排放標准(BOD去除率僅25-40%)。故通常為預處理階段,以減輕後續處理工序的負荷和提高處理效果。污水處理基本方法:
2、二級處理是採用生物處理方法及某些化學方法來去除污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和部分膠體污染物。經過二級處理後,污水中BOD的去除率可達80-90%,即BOD合量可低於30mg/L。經過二級處理後的水,一般可達到農灌標准和污水排放標准,故二級處理是污水處理的主體。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值營養物,並含有病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高的排放標准,如處理後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
3、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病原體等。污水的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採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澱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顯然,污水的三級處理耗資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污水處理相當復雜,處理方法的選擇,必須根據污水的水質和數量,排放到的接納水體或水的用途來考慮。同時還要考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殘渣的處理利用和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以及絮凝劑的回收利用等。
二、常用的污水處理基本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物理法:污水處理方法的選擇取決於污水中污染物的性質、組成、狀態及對水質的要求。一般污水的處理方法大致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三大類。利用物理作用處理、分離和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澱法除去水中相對密度大於1的懸浮顆粒的同時回收這些顆粒物;浮選法(或氣浮法)可除去乳狀油滴或相對密度近於1的懸浮物;過濾法可除去水中的懸浮顆粒;蒸發法用於濃縮污水中不揮發性的可溶性物質等。污水處理基本方法:
2、化學法:利用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作用回收可溶性污物或膠體物質,例如,中和法用於中和酸性或鹼性污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污物在兩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類、重金屬等;氧化還原法用來除去污水中還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殺滅天然水體中的病原菌等。污水處理基本方法:
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處理污水中的有機物。例如,生物過濾法和活性污泥法用來處理生活污水或有機生產污水,使有機物轉化降解成無機鹽而得到凈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環境保護目標和治理任務,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環境質量。未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重點區域、流域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限期達標規劃,並採取措施按期達標。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F. 工業污水處理能耗限額
工業污水處理能耗限額耗指標以不超過0.45到0.6kW·h每m。國內污水處理廠在運行能耗方面與歐美發達國家處於同一水平的結論。在分析地下式污水處理廠能耗組成變化的基礎上,提出了全方位節能降耗的工程措施和運行管理措施。
G. 工業廢水排放標准
凡排放工業「廢水」中含有下列十九類有害物質時,其車間或車間處理設備出口的崐排放濃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工業「廢水」最高容許排放濃度(1)mg/l
序號有害物質或項目名稱最高容許排放濃度
1汞及其無機化合物0.02(按hg計)
2鎘及其無機化合物0.1(按cd計)
3六價鉻化合物0.5(按cr6+計)
4砷及其無機化合物0.5(按as計)
5鉛及其無機化合物1(按pb計)
6ph值6~9(2)
7懸浮物(水力排灰、洗煤水、水力沖渣)500
8生化需氧量(5天20℃)30(3)
9化學耗氧量(高錳酸鉀法)50(4)
10硫化物1
11揮發性酚1
12氰化物1(按cn ̄計)
13有機磷0.5
14石油類10
15銅及其化合物1(按cu計)
16鋅及其化合物5(按zn計)
17氟的無機化合物10(按f計)
18硝酸苯類5
19苯胺類3
註:
(1)凡排入流量小,稀釋能力較差及供捕撈、養殖用水體的工業「廢水」最高容許排放度,跟據當地具體情況,從嚴掌握。
(2)指工廠廢水總出口。
(3)造紙、化纖漿粕及製革三種「廢水」和納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系統的工業「廢水」的生化需氧量排放標准可允許為200mg/l.
(4)造紙、化纖漿粕及製革三種「廢水」的耗氧量排放標准可允許為500mg/l;納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系統的工業「廢水」的耗氧量排放標准可允許為2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