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處理泵站花山河

污水處理泵站花山河

發布時間:2023-06-09 09:16:48

⑴ 博望新區的博望新區正式成立

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調整馬鞍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2〕103號),現通知如下:
一、同意撤銷馬鞍山市金家莊區和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以原金家莊區和花山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花山區的行政區域。花山區人民政府駐霍里街道秀山大道166號。
二、設立馬鞍山市博望區。將當塗縣的博望鎮、丹陽鎮、新市鎮劃歸博望區管轄,以博望鎮、丹陽鎮、新市鎮的行政區域為博望區的行政區域。博望區人民政府駐博望鎮工貿路1號。
三、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限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你市自行解決。
四、要嚴格執行中央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進一步優化總體布局,提升城市承載和帶動能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五、要切實加強對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的組織領導,採取切實可行措施,確保社會穩定。
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1、功能定位
皖江城市帶重要的新興產業集聚區,馬鞍山市對接祿口空港的門戶示範區,綠色宜居的現代化副城區。
皖江城市帶重要的新興產業集聚區:獨特的交通區位、堅實的先進製造業基礎、組團式承接產業轉移的空間優勢,契合了新興產業生長的時機;
馬鞍山市對接祿口空港的門戶示範區:以加快融入南京祿口空港經濟區為重要目標,以創新性的臨空及相關衍生產業為導向,將成為全市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的表率;
綠色宜居的現代化副城區:新城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綠色生態的環境品質,現代風貌的品質新區。
2、規劃目標
和諧新區,現代之城
和諧新區:區域和諧、城鄉和諧、生態和諧的丹博新區。
現代之城:新興產業、現代風貌、綠色宜居的品質新城;
發展規模:通過多種方法分析與預測,規劃2020年,博望副城城鎮人口達到21萬人左右,2030年達到40萬人左右,遠景控制在60萬人左右。
空間布局與土地利用規劃
1、副城選址
博望副城選址位於橫山、石臼湖之間的地區,主要依託博望現有鎮區,臨石臼湖建設副城。
此選址方案涉及軍民圩地區的開發建設,必須重點做好本地區的防洪排澇工作,並在確保滿足副城開發建設的安全性要求後,才可啟動博望副城的開發建設。
2、總體布局策略
生態優先策略;交通引領策略;集中有序策略;彈性組團策略。
3、空間布局結構
規劃區形成「一主一副」兩個發展片區,即博望片區和丹陽片區,總體形成「一心、三軸、兩片」的總體空間布局結構。
一心:濱水副城中心,博望副城及其周邊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
三軸:314省道發展軸,寧丹路發展軸,丹博快速路發展軸;發展軸有機串聯兩個發展片區,並成為副城重要的景觀廊道;
兩片:丹陽片區和博望片區。
丹陽片區形成「一心、兩片」的布局結構,「一心」指丹陽片區中心,「兩片」指東部的居住片和西部的產業片。
博望片區形成「一心、一帶、兩廊、七組團」的布局結構。
「一心」指博望副城中心;
「一帶」指貫穿副城中心的南北向公共設施發展帶;
「兩廊」是依託博望河、野風港支流形成的兩條生態廊道;
「七組團」指四個生活居住組團和三個產業組團。
4、土地利用規劃
規劃2030年博望副城建設用地約45平方公里,規劃人均建設用地112.50平方米/人,各類用地構成詳見附表1。
其中博望片區城建設用地約40平方公里,規劃人均建設用地114.30平方米/人,各類用地構成詳見附表2。丹陽片區城建設用地約5平方公里,規劃人均建設用地約100平方米/人。
5、公共活動中心體系
規劃形成「副城中心—居住社區中心、工業社區中心—基層社區中心」三級公共活動中心體系。
副城中心是服務博望副城及其周邊地區的綜合性服務中心;規劃獨立的居住社區中心14個(含丹陽),其餘居住社區中心結合新城中心布置,服務於居住社區,服務半徑400-500米、服務人口規模為2-3萬人左右;工業社區中心4個,服務於工業片區,服務半徑1500-2500米;基層社區中心服務於基層社區,服務半徑200-250米,服務人口規模為0.5-1萬人。
綠地系統規劃
1、規劃目標與指標
規劃目標:在規劃期內實現科學的綠地系統架構和清晰的綠地網路,生態環境進入良性發展。增設富有地方特色的風景游覽公園,尤其是郊野公園的建設。
規劃指標:規劃至2030年,博望副城綠地面積達625.58公頃,占建設用地比重達到13.90%。其中公共綠地面積471.66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80平方米/人。
2、綠地系統結構
以自然水系、生態林地以及基本農田為基礎,以區域基礎設施廊道和區域生態廊道為骨架,加強副城與區域綠地系統的有機聯系,結合水系和重要的城市公共中心,構建多層、網路型的綠地景觀系統,形成「一山、一湖、三廊、雙帶、多鏈、多園」的結構。
一山:指依託北部橫山及其周邊生態綠地。
一湖:指環石臼湖北岸的郊野綠地。
三廊:指依託野風港的分支水系、博望河和丹陽新河的組團間綠化隔離帶,形成貫穿南北,聯系橫山與石臼湖的兩條綠色生態廊道。
雙帶:指以500KV高壓線走廊道為基礎,形成東西向的兩條防護綠帶。
多鏈:指沿貫穿城市的丹陽新河、小溪河、山河、中心湖等主要水系建設線型開放綠地,凸顯副城山水格局。
多園:指城市綜合性公園、社區綠地、基層社區綠地、小游園等,為市民提供休憩的綠色開敞空間。
總體城市設計
1、規劃目標
充分運用周邊資源,完善並強化副城「山湖相映,綠水穿城」的城市格局,構建博望副城重要的空間認知系統。
2、總體景觀結構
規劃構建「一心、兩廊、一帶、一軸、多點」的總體景觀結構。
一心:指博望副城中心景觀區;
兩廊:指博望河、野風港支流綠色生態景觀廊道;
一帶:指石臼湖生態景觀帶;
一軸:指由中央綠地公園以及兩側公共設施形成的副城中心景觀軸。
多點:指多個景觀節點。
產業布局規劃
1、產業發展戰略
品牌優勢戰略:空港品牌、現有產業示範基地品牌;
規模集群戰略:組團式承接產業轉移,產業集中集群發展,戰略空間的戰略預留;
特色資源戰略:依託現有產業特色,彰顯交通區位和生態資源特色,轉化為競爭力。
2、產業選擇
圍繞皖江城市帶六大支柱產業:
第一產業:以現代農業為導向,包括花卉、有機蔬菜、水產品養殖等——航空食品加工業的基礎,為空港服務;
第二產業:以製造業為基礎(刃模具、機械製造),以新興產業為戰略重點,著力推進製造業的升級(空港的支點,臨空指向型:精密儀器、航空零部件和儀表、電子信息)——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力爭在競爭中獲得的優勢產業;
第三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為方向,包括商貿商務、依託空港的創意產業(影視文化、動漫創意),依託生態資源的近郊旅遊休閑產業等——產業高端化的要求。
3、產業布局
第一產業: 環橫山高效農業片區,發展經濟林果、苗木花卉、觀光休閑農業等;環石臼湖水產養殖、觀光休閑農業等。
第二產業:博望片區3大產業集聚片,現代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及新興產業;丹陽片區1個工業集中區。
第三產業:副城中心商貿商務服務業中心;環橫山空港創意文化產業(影視文化產業);環石臼湖旅遊休閑產業;依託產業片區現代物流業。
綜合交通規劃
1、發展目標
以S314、寧丹公路為骨架支撐,以丹博快速路等城市幹路為聯絡依託,形成與馬鞍山市區、以及南京祿口空港、溧水、高淳等周邊地區之間交通聯系便捷,博望副城內部組團聯系緊密的綜合交通網路,支撐「一心、三軸、兩片」的總體空間結構,帶動區域協調發展。以市域和區域公交一體化、城鄉公交一體化為導向,構建高效、暢達、節能環保的城鎮客運交通模式。
2、對外交通
博望副城規劃主要通過區域公路(或快速路)、輕軌系統實現與區域交通的銜接,可便捷聯系南京市區及祿口空港、溧水、高淳、馬鞍山中心城區、姑孰副城等方向。
規劃「一縱一橫」公路網,形成地區主要道路對外聯系通道。「一縱」為寧丹路,「一橫」為S314。結合地區發展,配置公路客貨運場站。
3、城市道路交通
構建「與對外交通有序銜接、與用地布局相協調、與設施環境相適應」的城市道路系統,基本形成組團格網式的路網。
發揮公交系統對城市發展引導作用,構建集約低碳的綠色交通模式。在S314上遠景預留輕軌交通通道,近期開辟快速公交線路。同時結合S314兩側組團發展組織環形有軌電車系統。同時完善公交場站、停車等設施配套。
創建安全、順暢的慢行交通環境。發展各類特色步行街(區),加強各類慢行設施與公交系統的接駁,鼓勵慢行+公交的出行方式。
基礎配套規劃
1、給水工程
水源及水廠:規劃區由市沿江水廠和博望水廠聯合供水。在博望片區西側新建給水增壓站1座。
供水管網:在規劃區主、次幹道下規劃DN400-DN800給水干管,給水管道連成環網,並沿314省道敷設給水管道與市沿江水廠供水管網相接,提高供水安全性。
2、排水工程
排水體制:實行雨污分流,提高污水處理率。
污水工程:在博望片區南部設污水廠1座。在丹陽片區東南部建設污水泵站1座。污水管網沿規劃道路布置。丹陽地區污水經泵站提升後排入污水處理廠。博望地區污水自流排入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污水經處理達標後排放。
雨水規劃:利用現有野風港、西新圩南站、東新圩3座泵站進行擴建,新建3座雨水泵站。建設雨水收集與利用系統,提高雨水利用率;增加河道調蓄水量,河道採用生態護坡,增強河道調蓄能力 。
3、燃氣工程
氣源:以天然氣為主,液化石油氣作補充。天然氣採用中壓一級配氣的輸配系統。
場站及管網:規劃1座天然氣高中壓調壓站。在部分主、次幹道敷設燃氣管道。燃氣管網將採用環狀、枝狀結合布置的方式。
4、供電工程
新建2座220千伏變電站:紅星變、邰坊變。每座主變容量為3×240兆伏安。
升壓2座35千伏變電站為110千伏變電站:新博變、平橋變;新建4座110千伏變電站:東隴變、陶象變、新市變、大溪變。每座主變容量均為3×50兆伏安。
保留現狀500千伏線路;220千伏變電站電源引自500千伏釜山變;110千伏變電站圍繞220千伏變電站成「手拉手雙環網」接線。
5、通信工程
保留並擴建現狀4座、新建2座電信端局。端局交換機總容量為30萬門。
移動通信用戶約30萬部;大力發展數據及互聯網接入服務。
保留現狀2座、新建2座有線電視分中心。
保留現狀3座、新建2座郵政支局。每座建築面積為1000~2500平方米。
6、環衛工程
垃圾處置:規劃區垃圾近期運往當塗垃圾處理場,遠期榮村焚燒發電廠建成後,垃圾運往榮村焚燒發電廠。
垃圾轉運:丹陽片區規劃3座小型壓縮垃圾轉運站,直運至垃圾處置場。博望片區規劃設置大中型轉運站2座,垃圾經大中型中轉站轉運至垃圾處置場。
綜合防災規劃
1、綜合防災體系
構建博望副城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全面提升應對自然災害的應急反應和救援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建立和完善博望副城應急指揮中心,加強應急指揮、反應、救援能力。
2、防洪規劃
博望副城防洪標准近期50年一遇,遠期100年一遇;石臼湖北岸堤防設防標准50-100年一遇;博望河、高潮河、小溪港河堤防洪重現期為近期10年一遇 ,遠期20年一遇。
3、抗震規劃
建築抗震設防:抗震設防烈度一般為6度。
學校、醫院、指揮中心、行政辦公、文化娛樂設施、大型商場、人員密集型建築以及城市生命線系統中重要設施、干管網路等,應適當提高一級抗震標准進行設防
避難場所規劃:利用公園、體育場所、學校、小區綠地、廣場、停車場等作避震場所。
疏散通道規劃:副城區主、次幹路作為震時疏散通道,對兩側建築高度和距道路中心線距離加以限制,以保證震時主、次幹路有雙車道(2×3.75米快車道+2×3米慢車道),街坊道路有單車道的搶險道路。
4、消防規劃
消防站規劃:規劃一級站2個,二級站3個,一級站佔地面積約1公頃,二級站佔地面積約0.7公頃 ;
消防水源規劃:以市政供水為主要消防水源,其他水源為補充水源。
5、人防規劃
人防建設標准:至2030年,規劃完成建設人防工程面積為18-24萬平方米 ,人均人防工程面積1.5平方米;
人防工程布局:以副城中心地區為重點,副城中心地下空間兼顧人防要求,民用建築人防以地下室為主要內容。
環境保護規劃
1、指導思想
(1)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根據地區生態環境的特點、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能力,探索通過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使之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協調,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2)堅持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努力解決城市建設、產業發展與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3)堅持以人為本,以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為中心,加強城市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
2、總體目標
「經濟效率、社會效率、環境效率」協調統一,保持城市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環境質量優良,實現社會、經濟、環境持續、穩定、協調、健康地發展;通過規劃實施,把博望副城建設成為經濟發達、結構合理、設施先進、管理有序、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空港新城。
3、分項目標
(1)水體環境質量控制目標
石臼湖、姑溪河達到國家三類地面水體水質標准,其它水體水質不低於四類水體水質標准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25%;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100%;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
(2)大氣環境質量控制目標
副城生活區和共建區大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二級標准,工業區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二級標准。工業企業煙塵處理率達到100%。
(3)聲環境質量控制目標
副城環境雜訊達標率達到95%;副城生活區晝間低於55分貝,夜間低於50分貝;工業集中區環境雜訊晝間低於65分貝,夜間低於55分貝;寧丹線、機場高速等交通干線交通雜訊晝間低於70分貝,夜間低於55分貝。
(4)固體廢棄物處置控制目標
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及處理率達到95%,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危險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
近中期建設與遠景規劃
1、近中期建設規劃
近中期規劃期限:規劃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
近中期建設目標:逐步按照副城區標准進行規劃建設,加快副城范圍內資源與制度整合,有序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有產業的整合與提檔升級,逐步提升城市景觀與環境品質,不斷完善綜合服務水平,整體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為形成綠色、宜居、高效的博望副城奠定良好基礎。
近中期建設規模:規劃2015年博望副城人口約12萬人,建設用地約15平方公里;規劃2020年博望副城人口約21萬人,建設用地約21.8平方公里。
2、遠景規劃展望
規劃期限:遠景展望至本世紀中葉,即2050年左右。
遠景發展目標:全面建設現代化的綠色宜居博望副城,形成馬鞍山市對接南京市、對接祿口空港經濟區的副城區,帶動博望副城周邊地區整體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遠景規模:遠景規劃博望副城人口規模約60萬人,建設用地約70平方公里。
結語
展望未來,博望副城地區前景廣闊、機遇無限,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城市理性而又積極的開拓進取,博望副城將實現 「皖江城市帶重要的新興產業集聚區,馬鞍山市對接祿口空港的門戶示範區,綠色宜居的現代化副城區」 的宏偉目標!
2011年,博望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經濟指標實現了大幅增長。財政收入突破了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6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150億元,規上企業增加值實現 26億元,利用內資突破47億元,利用外資突破2180萬美元。

⑵ 花都湖的項目推進情況

新街河舊稱橫潭水,是白坭水下游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同時又是新機場場外堤圍西北和西中排洪渠的出水口,幹流總長36.1km,總集雨面積423km2,其主要支流有銅鼓坑、鐵山河、田美河、雅瑤涌、大陵河、天馬河等。其幹流由銅鼓坑、鐵山河匯合後算起,沿途匯入田美河、雅瑤涌、大陵河、天馬河,由東向西流經蓮塘、新華街,於珠江水泥廠附近匯入白坭水。新街河幹流整治段現狀:已利用防災減災資金對新華街京廣鐵路橋上游至新機場場外排水渠河堤做過防洪整治,但從銅鼓坑、鐵山河、機場排水渠匯入的來水及新街河一期整治范圍內原有的垃圾填埋場溢出的水質不達標(在花都區環境監測站出具監測報告的監測結果看,各監測點位水質類別均劣於《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Ⅲ類水標准,為劣Ⅴ類水質,水質狀況為重度污染),嚴重影響生態環境。
近幾年,花都區也對新街河及田美河、鐵山河、銅鼓坑等部分區域進行了截污,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主河道方面
1、橡膠壩至鳳凰橋的新街河右岸,通過建成新街河截污管、鳳凰路污水管道、鳳凰泵站等污水工程實施了有效截污,有效截住了原直排新街河的橫潭、大塘邊、鳳凰路、田美路的生活污水;
2、橡膠壩至廣花路的新街河左岸,通過建成舊廣花路、雅瑤中路等污水管道,有效對原直排新街河的雅瑤鎮圩生活污水實施了截污;
3、在迎賓大道橋的南側排污口,已通過迎賓大道污水管道、雅瑤中路泵站實施了有效截污,花都區環保部門已對北側的排污口作了封堵。
(二)支流方面
1、田美河兩岸,通過建成田美河截污管、天貴路、龍珠路、曙光路、桂花路等污水管道,有效地對原直排田美河的城區污水實施了截污;
2、鐵山河是新街河的主要支流之一,2009年至2010年亞運集中治水期間,已通過建成鐵山河截污管道、三東大道污水管,對其兩岸居民、企業集中的鳳凰村至商業大道段進行了截污整治;
3、銅鼓坑河上游已通過修建華輝路、G106、商業大道污水管道,有效將花山工業區的總排污口污水收集至新華污水處理廠。 花都湖整治段上游位於已規劃的廣州空港經濟區范圍,下游左岸為雅瑤鎮,右岸為新華街,其改造後的湖面景色和天然地理位置是上天賜給全花都人民的一份厚禮,因此,建設花都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其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前起洪水調蓄作用的農田、魚塘面積大大減少,勢必增加花都城區防洪壓力,從水利防洪角度來看,在迎賓大道上游擴大湖面,以收納銅鼓坑、鐵山河及新機場場外西北、西中排渠的來水是極其必要和重要的;其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利用天然山水打造親水型生態長廊,為市民提供「城市生態休閑綠廊」和「濱水城市客廳」,是建設和諧社會、幸福花都、花園城市的重要舉措之一;其三,隨著新街河水環境的改善,新街河公園的建成,對提升兩岸土地價值,升格區位城市功能以及發展空港經濟起著助推器的作用;再者,通過新街河流域截污工程和建設花都湖,對改善廣州城內的珠江水質也將帶來諸多益處。
經專業規劃設計單位論證,確定花都湖工程規劃范圍為京廣鐵路橋以上至鐵山河與銅鼓坑匯流處的新街河主幹流,工程全長約6.6Km,工程建設總面積約189hm2,建成後形成約1800畝的景觀水面。工程計劃:利用鳳凰橋上游的跌水河勢增建第三座橡膠壩,採用路堤結合的方式將堤圍外移至規劃路處,並在迎賓大道上游通過調整控規,利用鐵山河與新街河右岸部分魚塘,將右岸大堤按規劃路外擴,形成花都湖上游親水區湖面;利用新街河一期橡膠壩蓄水功能,將湖畔電站至老虎頭段堤內原舊採石場形成的水塘包納進來,形成花都湖中游觀水區湖面;利用二期橡膠壩蓄水功能,將田美河與新街河在新雅大橋上游匯合,並整合秀全公園人工湖,形成花都湖下游親水區湖面。同時,在下游鐵路橋至二期橡膠壩之間,通過對現有魚塘的修整美化,形成花都湖公園的生態區。
按照規劃方案,本工程實行總體規劃,分期(三期)建設。上報工程名稱確定為「花都區新街河河道綜合整治工程(京廣鐵路橋上游幹流)」,其中,京廣鐵路橋~鳳凰大道為第一期,鳳凰大道~迎賓大道上游300m處為第二期,迎賓大道上游300m處的上游段為第三期。工程已進入項目建議書編制階段,項目估算總投資60228萬元(其中水利工程建設費用45081萬元,用地補償費用15147萬元),其中第一期工程投資為24318萬元(不包堤內灘地征地青苗補償費用),第二期工程投資為9906萬元(其中征地青苗補償費用為3752萬元),第三期工程投資為26004萬元(其中征地青苗補償費用11395萬元)。計劃2012~2013年度實施第一、二期,2013~2014年度實施第三期。工程設計防洪標准為50年一遇,堤防工程級別為3級。
根據水務局制定的《新街河上游及其支流截污整治工作方案》,計劃花都湖建設和上游及其支流截污整治2個工程同步實施。截污整治的計劃是:將新街河流域上游及其支流截污作為2012年污水管網工程建設的重點和主要內容,計劃新建污水管道16908米,投資約14358萬元。工程分10個子項實施,其中清布村及周邊工業區污水收集、龍口工業大道支管完善以及鍾村污水收集3個工程,管道長度8838米,投資約8852萬元,已經完成了前期工作和施工圖設計,計劃在2012年年初啟動實施,其餘7個子項管道長度8070米,投資約5506萬元,計劃在2012年年初啟動立項、可研等前期工作, 2012年下半年開工建設。 2011年11月底花都區委區政府上報了《關於請求蘇澤群常委、常務副市長協調解決花都區有關問題的匯報》,得到蘇澤群常委、常務副市長的批示,對推動新街河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建設至關重要。
2011年12月4日,市政府謝曉丹秘書長召集專題會議,研究2012城市建設亮點的有關工作,其中「花都湖」作為2012全市「五湖」工程之一,花都區在會上作了工程推進情況的專題匯報。
2011年12月9日,廣州市水務局張虎局長、歐陽明、駱寧安副局長等領導借參加市、區供水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之機,察看了新街河現場並仔細詢問工程規劃情況。
2011年12月13日,廣州市水務局分管工程建設規劃的陳楚龍、毛艷榮副局長等來我局調研,詳細詢問新街河工程規劃情況,並對項目立項及資金籌措等工作給予指導。
新街河河道綜合整治工程規劃建設已得到廣州市水務局領導的關注和支持,並被市水務局綜合規劃處編列入廣州市「十二五」水務工程規劃中。 由於工程規模大,需要多方努力爭取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支持,共同克服建設資金和規劃用地等方面的困難。
1、資金困難:按照花都湖公園(含堤內河道綜合整治及堤外市政與園林工程)總體規劃方案,該項目需總投資10.05億元(未計山體、河灘租地費用),其中,投資水利資金4.51億元、征地資金1.51億元、截污工程1.43億元、市政與園林工程1.6億元、青苗補償0.8億元、遷移墳墓0.2億元。按照區級財政情況,水利資金方面只有爭取大部分廣州市財政水利專項資金,才有利於工程推進。
2、工程規劃和用地:從我局與區規劃分局交流的情況看,第一期工程范圍為京廣鐵路橋~鳳凰大道,該段滿足已批準的花都城區控制性規劃;第二期工程范圍為鳳凰大道~迎賓大道上游300m處,該段需要將現有堤圍向外擴大,增加水面58畝,形成174畝水面,現設計方案採用堤路(規劃路)結合的方式,該段基本滿足已批準的花都城區控制性規劃;第三期工程范圍為迎賓大道上游300m處的上游段,該段需要利用鐵山河與新街河交匯處右岸現有魚塘,開挖形成400畝湖面,牽涉到一條跨新街河的南北走向規劃路及一處污水處理廠規劃用地的調整,這必需取得廣州市規劃、國土部門的積極配合。
此外,鑒於新街河水質現狀,為徹底改善水質,除做好上游的截污工程外,綜合治理新街河上游工業污水並關停排污不達標的重污染企業等工作也將迫在眉睫。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泵站花山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進入污水井拿什麼檢測 瀏覽:683
我家飲水機里都是醋什麼梗 瀏覽:501
水箱前置過濾器 瀏覽:648
用存儲卡回提高運行內存速度嗎 瀏覽:496
深圳哪裡招污水處理工 瀏覽:940
哈弗h6工廠濾芯怎麼拆 瀏覽:371
原神純水精靈怎麼捕捉 瀏覽:109
純水之球各伺服器多少g 瀏覽:448
格卡諾空氣凈化器怎麼重置 瀏覽:686
飲水機濾芯怎麼驗貨 瀏覽:385
華帝凈水器售後電話多少 瀏覽:681
里水污水處理後排到哪裡 瀏覽:6
污水攻堅補齊什麼短板 瀏覽:446
跑污水處理跑業務工資高嗎 瀏覽:894
河南工業污水處理 瀏覽:871
污水處理廠進水檢測標准 瀏覽:102
天劍摩托車125怎麼換機油濾芯 瀏覽:846
污水處理廠斜管套什麼定額 瀏覽:129
三菱歐藍德空調濾芯怎麼拆換 瀏覽:386
污水流樓底下怎麼處理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