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的流程圖原理及特點
城市污水處理主要工藝:以A/O(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介紹下A/O工藝原理及流程。
1、A/O工藝原理:
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noxic/Oxic,簡稱A/O)是由厭氧和好氧兩部分反應組成的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污水進入厭氧池後,與迴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這一過程中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並將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鹽的形式釋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進入好氧池後,有機物被氧化分解,同時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鹽到污泥中。由於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吸收的磷多於厭氧條件下釋放的磷,因此,污水經過「厭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二沉池的污泥分離作用,最終達到除磷的目的。
2、工藝流程說明:
如下圖1可知,生活污水經格柵進入調節池後,由污水泵抽送至A級生物處理池(兼氧池),兼氧池內掛有彈性填料,通過吸附在填料上的兼氧細菌的吸附水解作用,使污水中對生物細菌有抑製作用和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水解,大分子的有機物水解為小分子的有機物,並對固體有機物進行降解,減少了污泥量,降低污水中懸浮固體的含量,並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使從後級好氧段迴流的硝化液中的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在兼氧脫氮菌的作用下形成氣態氮從污水中逸出,達到脫氮的目的,從而降解污水中有機污染物,提高污水的生化可降解性,並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和懸浮物。兼氧池出水進入O級好氧接觸氧化池,好氧池內好氧微生物在水體中有充足溶解氧的情況下,利用污水中的可溶性污染物進行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去除污水中可溶解性污染物的目的。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污水中大部分懸浮物能在此得以有效去除。二沉池出水自流入中間水池貯存,再由中間水泵提升到砂過濾器去除水中膠體、顆粒、懸浮雜質,確保出水達到排放標准後,消毒排放。經格柵處攔截的柵渣定期清理外運,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迴流至A級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使污泥進行好氧穩定消化,減少污泥體積和臭氣排放,消化池上清液溢流回到調節池進行循環處理。剩餘污泥定期抽送出設備罐體外運處置。
工藝流程圖:
⑵ 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T」是調節池的「調」字的拼音首字母
「S」是提升水泵「水」或者「升」字的拼音首字母。
是為了標注方便才這么寫的。
⑶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圖。以及簡單工藝介紹
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一級處理:物理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
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1、一級處理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機械(一級)處理是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必備工程(盡管有時有些工藝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級處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別為25%和50%。
在生物除磷脫氮型污水處理廠,一般不推薦曝氣沉砂池,以避免快速降解有機物的去除;在原污水水質特性不利於除磷脫氮的情況下,初沉的設置與否以及設置方式需要根據水質特性的後續工藝加以仔細分析和考慮,以保證和改善除磷除脫氮等後續工藝的進水水質。
2、二級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CASS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採用活性污泥法。
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餘的生物污泥在沉澱池中經沉澱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後的污水中除去。
3、三級處理
三級處理是對水的深度處理,是繼二級處理以後的廢水處理過程,是污水最高處理措施。現在的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投入實際應用的並不多。
它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由此可見,污水處理工藝的作用僅僅是通過生物降解轉化作用和固液分離,在使污水得到凈化的同時將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包括一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初沉污泥、二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剩餘活性污泥以及三級處理產生的化學污泥。
由於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病原體,而且極易腐敗發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消除污染的任務尚未完成。污泥必須經過一定的減容、減量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井妥善處置。污泥處理處置的成功與否對污水廠有重要的影響,必須重視。
如果污泥不進行處理,污泥將不得不隨處理後的出水排放,污水廠的凈化效果也就會被抵消掉。所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泥處理也是相當關鍵的。
4、除臭工藝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稀釋法、吸附法等;化學法包括吸收法、燃燒法等;生物法包括生物制劑法、生物過濾法、填充塔式生物脫臭法和生物洗滌法,植物提取液霧化噴淋法等。
(3)標準的水處理圖擴展閱讀
未來發展的趨勢。
1、行業整體的績效提高。內部行業的績效成為當務之急,所以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裡面,專門有項目要建立國家范圍的行業管理績效體系。
2、服務成為我們行業的核心任務,成為行業的核心環節。這跟發達國家是一致的,發達國家基本上服務業占整個環保產業,設備、投資、建設大概佔50%左右,我國估計佔10%左右,所以有這么大的空間,內部的結構調整面臨從建設到發展的需求。
沒有哪一個運營主體在一個國家層面上能夠占絕對的主導地位,不論是國有企業也好,外資企業也好,事業單位也好,還是股份制公司也好,都呈現了多樣化形式。
所以以資產為基礎的整合機會,這個不容易。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困難。但是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如果看國際上做資產整合的話,早期是英國做的比較成功,它先解決整合的問題,然後再解決市場化的問題。
3、從技術層面上看,水資源問題,本身開始出現流域化的趨勢,過去叫「多龍治水」,越來越強調從流域的層面協調,從流域的尺度上,不僅僅是協調水資源,而且協調再生水。只有從流域角度上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
⑷ 污水處理的一般流程圖片
污水處理的一般流程圖片,首先是要把污水回收,然後經過過濾處理,然後經過二次過濾,然後再進行循環使用
⑸ 化工廠污水處理流程圖
廢水三級處理流程
(一)一級處理
一級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將廢水中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質除去,並且調節廢水的酸鹼度等處理工藝負荷的處理方法。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自然沉澱、柵網過濾、上浮、隔油等。經過一級處理之後的污水,通常情況下還不能夠達到排放標准。所以一般還要進行後續的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1.篩濾法
篩濾法是去除廢水中懸浮污染物的方法。使用此方法時經常會用到格柵和篩網等設備。格柵的作用是截留污水中大於柵條間隙的漂浮物,一般情況下會將其放置在污水處理場處,目的是避免管道和一些設備的堵塞。在使用格柵清渣的過程中既可以使用機械方法也可以使用人工方法,必要的時候還會將殘渣磨碎,再將其投入到格柵下游。
2.沉澱法
沉澱法的核心機理是重力沉降,利用重力沉降可以分離廢水中呈懸浮狀態污染物質。沉澱法所用的主要設備有沉砂池和沉澱池,它們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可沉降的懸浮固體以提高後續的處理效果。
(二)二級處理
二次處理主要是進一步處理廢水,去除廢水中的大量有害污染物。廢水經沉澱、過濾或漂浮處理的早期處理後,懸浮物經一級處理後去除,但對於那些目前存在於廢水中以膠水體位或溶解態氧化物或有機污染物不能有效去除。因此,廢水可達到國家排放標准,不能自接排放。此時,需要進行二次處理。
1.活性污泥法
在廢水的化學處理中,活性污泥法是一種重要的處理方法。主要操作過程是以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為基礎。在連續供氧的特殊條件下,將各種微生物混合並連續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廢水中的微生物群落通過吸附、冷凝、分解、沉澱、氧化和活性污泥的形成,去除廢水中有毒有害的有機污染物,從而進一步凈化污水。活性污泥法成立至今已有90年的歷史,技術水平相當成熟。目前,活性污泥法已成為處理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最有效、最有效的生物處理方法。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主要的操作方法是將廢水在固定的表中進行載體生物膜的生長,然後通過生物氧化和物質交換相結合的方法,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該方法在污水處理設備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旋轉生物接觸器、生物濾池和生物接觸氧化池,並逐步發展成為懸浮填料流化床,廣泛應用於生物接觸氧化池中。
(三)三級處理
三級污水處理又稱深度處理或污水高級處理。在最初的兩級處理之後,仍然存在一些污染物,包括一些可溶的無機物質和可以輕易處理掉的小物質。三級處理與深度處理相似,但也有重要區別。三級處理是經過二次處理後廢水中的一些特殊污染物,並建立了輔助處理裝置。然而,深度處理主要是基於廢水回收和再利用。值得注意的是,三級加工階段投資相對較大,管理過程繁瑣復雜,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使資源得以重復利用。
⑹ 我國規定飲用水質量標准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以下是源水處理成自來水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1)Mg 2+ +2OH - =Mg(OH) 2 ↓ (2)③;Fe(OH) 3 (3)將Ca 2+ 除去;同時調整溶液中的pH達到飲用水質專量標准 (4)消毒殺菌;強屬氧化性 (5)①③ |
⑺ 游泳池水處理流程圖
一下是逆流循環系統圖是我設計的
本方案採用逆流式循環方式,即游泳池的全部循環水量,經設在游泳池底部布水口送入池內,再由設在池壁的回水口取回使用過的相應體積的水,通過循環水處理設備進行凈化處理----加葯、過濾、消毒等,之後再送回池內繼續使用。逆流式池水循環方式能夠節省建設施工費用,方便投入使用後的維護管理。因本方案中游泳池為健身休閑之用,且水深,因此採用逆流式循環比較合理適用。
循環水泵的毛發聚集器能夠將水中毛發、纖維及其它大的懸浮物截留,以免其纏繞泵的葉輪。水泵前加入的混凝劑經過水泵的葉輪攪拌,與游泳池池水在管道內充分混合,將水中微小懸浮物凝聚,再經石英砂高速過濾砂缸過濾截留。石英砂高速過濾砂缸能夠濾除30µm以上的微粒,進一步清潔池水。過濾後的池水經過換熱器加熱,與另一部分池水混合,以使進入游泳池的水維持在合適的溫度。進入游泳池之前的水加入消毒劑進行消毒滅菌,保持一定的余氯量的游泳池水最後重新回到池內。
⑻ 水處理構築物需要知道哪些標准圖集
水處理構築物包括格柵,調節池,沉砂池,沉澱池,氣浮池,生物反應池,混凝池,中和池,污泥濃縮池,污泥消化池等等,需要閱讀以下推薦圖集:
1.《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
2.《給水排水工程構築物結構設計規范》
3.《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
4.《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5.《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7.《給水排水工程鋼筋混凝土水池結構設計規程》
8.《給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構築物變形縫設計規程》
9.《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10.《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11.《工業建築防腐蝕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