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發布時間:2023-05-05 08:31:11

① 孔明用智激周瑜 大概內容

曹操大軍壓來,老將黃蓋力主抗曹,他請孔明以孫、劉聯兵破曹之策,說動孫權。諸葛亮為使孫權打消顧慮,增強抗曹信心,先以言詞激之,後晌如彎以權衡利害得失動之,使孫權接受破曹之計。

孫權因事關東吳存亡,憂慮不安,吳國太提醒他「外事不決問周瑜」,他急速派人去鄱陽湖將水軍都督周瑜召回議事。

周瑜歸,魯肅引諸葛亮與周相會。魯肅問周瑜主和還是主戰,瑜本意主戰,卻故意說主和,魯肅信以為真與其爭論。諸葛亮早已看出周瑜心思,要智激周瑜,在一旁冷笑不語。

瑜問之,亮也故意說主和,提出只要將江東二喬送與曹操,操必退兵,並曲引曹植《銅雀台賦》中「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二句,證明曹操確想得到二喬。

瑜聽罷,大罵曹操欺人太甚。亮假作不解,瑜說明「大喬乃孫策之妻,小喬則是瑜妻。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共破曹操」。諸葛亮見周瑜不甘受欺,乃答應同商破曹之計。

諸葛亮和周瑜的一番話被周瑜愛妻小喬聽到,她對周瑜說:「即使曹賊不是專為我姐妹而發兵,一旦江南淪落,妾身與兒女們必落於曹賊之手。」此語更使宴悶周瑜決心抗曹。



(1)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的寫作主體顯然沒有歷史和文學的區分意識,所以,小說文本沒有呈現歷史與文學的差異性理念,所有歷史和文學的故事元素和話語表達都是被混淆界線與糾纏不清的。

正是導源於先天性質的美學觀念的局限,小說被塗抹成為既不是歷史又不符合文學一般規定性的一個混合性文本。

問題的另一方面在於,歷史和文學的同一橡純性關聯在哲學意義上,它們都應該和必然地表現歷史的客觀規律及其偶然性結構,換言之,歷史和文學都必然共同地隱含著歷史理性和辯證邏輯。

② 三國演義第44回概括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行顫櫻破曹操 諸葛亮說曹操攻打江東只為二喬(大喬是孫權的哥哥孫策的妻子,小喬是周瑜的妻子),獻二喬可退曹操兵,周瑜當然不會獻出二喬,所以周瑜決計抗曹.孫權聽從周瑜,也決計抗曹.周瑜問諸葛亮怎樣破曹,諸葛亮對周瑜說孫權懼怕曹操兵多,沒有下定決心抗曹,周瑜當夜見孫權,孫權果然懼怕曹操兵多.周瑜對他說曹操兵雖多,但都是烏合之眾,不足懼,給我洞歷5萬精兵足以破曹.於是孫權才下定決心.周瑜於是發現諸葛亮是勁敵檔叢,想要讓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在孫權手下做事)說服諸葛亮一起為孫權做事,但是反而被諸葛亮勸說讓他到劉備這邊來.

③ 三國演義44回孔明的智慧在哪裡

三國演義44回孔明的智慧,在曲解《銅雀台賦》中「二喬」兩字,智激周瑜。

《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描寫孫權召見周瑜討論破曹一事,但還未見到孫權,就來了文武各官與周瑜討論到底該不該攻曹操,聽完各個大臣的意見弊哪,周瑜假意要投降曹操。就在此時,諸葛亮找到周瑜,巧妙地背誦了一篇曹操所寫的賦,曲解了賦中「二喬」兩字,智激周瑜。

諸葛亮攔卜廳為周瑜所背誦《銅雀台賦》,將「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二句,改為「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兮之與共」。

第二天面見孫權時,周瑜分析了曹操的劣勢,再次堅定簡隱了孫權破曹的決心,於是孫權便拜周瑜為大都督,率軍抗曹。

④ 三國演義43回和44回的主要內容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

諸葛亮和魯肅到達吳地,和孫權的謀士舌戰,將他們認為降曹的理由一 一推翻,和孫權講了此戰成功的方法,讓孫權相信只有對抗曹操,才能保住東吳。而魯肅又進一步說明不能降曹的原因,魯肅便讓周瑜回來,勸孫權抗曹。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周瑜回來後,魯肅帶諸葛亮來見周瑜,周瑜說是來勸孫權降曹,諸葛亮便用計激他,借詩說出曹操想要江東的大小喬,只要給了曹操,曹操就退兵,小喬是周瑜的妻子,周瑜聽後大怒,發誓與曹操勢不兩立。次日周瑜見孫權,說明不能降曹,說出勝曹的把握,孫權聽後決定抗曹,斬桌角,說再有言降曹者,猶如此桌,拜周瑜為都督,准備抗曹。

(4)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擴展閱讀:

1、《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2、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元末明初小說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漢族,山西並州太原府人。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羅貫中編著的小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傳》《三遂平妖傳》。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3、小說創作背景: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

⑤ 三國演義四十四回概括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諸葛亮跟隨魯肅來到江東,面見江東眾謀士,諸葛亮和眾人展開舌辯,駁得眾人無話可答。諸葛亮用激將法使孫權堅定抗曹的決心,但孫權最終還是猶豫不決,只得將周瑜從柴桑取回商議對策。

周瑜回來後,魯肅帶諸葛亮來見周瑜,周瑜說是來勸讓旅孫權降曹,諸葛亮便用計激他,借詩說出曹操想要江東的大小喬,只要給了曹操,曹操就退兵,小喬是周瑜的妻子,周瑜聽後大怒,發誓與曹操勢不兩立。

次日周瑜見孫權,說明不能降曹,說出勝曹的把握,孫權聽後決定抗曹,斬桌角,說再有言降曹者,猶如此桌,拜周瑜為都督,准備抗曹。

(5)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擴展閱讀

該回主要角色簡介:

1、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彎謹加。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同年,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抵達夷州。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2、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坦鬧凳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⑥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四十四)

        吳國太見孫權疑惑不決曰:「先姊遺言雲:『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何不請公瑾問之?」權大喜,即遣使往鄱陽請周瑜議事。原來周瑜在鄱陽湖訓練水師,聞曹操大軍至漢上,便星夜回柴桑郡御梁議軍機事。使者未發,周瑜已先到。

        周瑜方才歇息,文臣武將接踵而至,有要戰者,有要降者,互相爭論。瑜曰:「不必多言,來日都到府下公議。」眾乃辭去。周瑜冷笑不止。

        至晚,人報魯子敬引孔明來拜。肅先問瑜將軍之意若何?」瑜曰:鎮判運「曹操以天子為名,其師不可拒;且其勢大,未可輕敵。戰則必敗,降則易安。吾意已決,來日見主公,便當遣使納降。」魯肅愕然,二人互相爭辯,孔明只袖手冷笑。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為合理。操極善用兵,天下莫敢當。向只有呂布、袁紹、袁術、劉表敢與對敵,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將軍決計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貴。國祚遷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魯肅大怒曰:「汝教吾主屈膝受辱於國賊乎?」

        孔明曰:「愚有一計,操於漳河新造一台,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將軍何不去尋喬公,以千金買此二女,差人送與曹操,操得二女,稱心滿意,必班師矣」,並吟誦曹植《銅雀台賦》為證。

        周瑜聽罷,勃然大怒,曰:「公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將軍主婦,小喬乃瑜之妻也。吾與老賊誓不兩立……吾自離鄱陽湖,便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賊。」孔明曰:「若蒙不棄,願效犬馬之勞,早晚拱聽驅策。」

      次日清晨,孫權升堂。左邊文官張昭、顧雍等三十餘人;右邊武官程普、黃蓋等三十餘人:衣冠濟濟,劍佩鏘鏘,分班侍立。少頃,周瑜入見。禮畢,孫權問慰罷,瑜看檄文,曰:「江東自開國以來,今歷三世,安忍一旦廢棄?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將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餘業,據有江東,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奈何降賊耶?且操今此來,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馬騰、韓遂為其後患,而操久於南征,一忌也;北軍不熟水戰,操舍鞍馬,仗舟楫,與東吳爭衡,二忌也;又時值隆冬盛寒,馬無藁草,三忌也;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數忌,雖多必敗。將軍擒操,正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人,進屯夏口,為將軍破之。」

      權矍然而起,拔佩劍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諸官將有再言降操者,與此案同!」言罷,便將此劍賜周瑜,即封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如文武官將有不聽號令者,即以此劍誅之。

        周瑜回到下處,便請孔明議事。孔明以軍數開解周瑜,瑜乃復入見孫權復述諸葛之言。

        周瑜謝出,暗忖曰:「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乃令人連夜請魯肅入帳,言欲殺孔明之事。肅曰,乃請其兄諸葛瑾前去招降。

        次日平明,瑜赴行營,升中軍帳高坐。左右立刀斧手,聚集文官武將。原來程普年長於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樂,是日乃託病不出,令長子程咨自代。瑜調令眾將成熟老練,程咨回見父程普,普大驚曰:「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為將。今能如此,真將才也,我如何不服?」遂親詣行營謝罪。瑜亦遜謝。

        次日,諸葛瑾來見孔明。孔明接入,哭拜,各訴闊情。瑾泣曰:「弟知伯夷、叔齊乎?」孔明暗思:「此必周郎教來說我也。」遂答曰:「夷、齊古之聖賢也。」瑾曰:「夷、齊雖至餓死首陽山下,兄弟二人亦在一處。我今與你同胞共乳,乃各事其主,不能旦暮相聚。視夷、齊之為人,能無愧乎?」孔明曰:「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義也。弟與兄皆漢人,今劉皇叔乃漢室之胄,兄若能去東吳,而與弟同事劉皇叔,則上不愧為漢臣,而骨肉又得相聚,此情義兩沖漏全之策也。不識兄意以為何如?」瑾思曰:「我來說他,反被他說了我也。」遂無言回答,起身辭去。

        回見周瑜,細述孔明之言。瑜曰:「公意若何?」瑾曰:「吾受孫將軍厚恩,安肯相背?」瑜曰:「公既忠心事主,不必多言。吾自有伏孔明之計。」正是:智與智逢宜必合,才和才角又難容。

(備注:,文字整理於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

⑦ 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內容介紹50字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下面介紹的是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主要內容,僅供參考。

《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主要內容

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諸葛亮跟隨魯肅來到江東,面見江東眾謀士,諸葛亮和眾人展開舌辯,駁得眾人無話可答。諸葛亮用激將法使孫權堅定抗曹的決心,但孫權最終還是猶豫不決,只得將周瑜從柴桑取回商議對策。

周瑜回來後,魯肅帶諸葛亮來見周瑜,周瑜說是來勸孫權降曹,諸葛亮便用計激他,借詩說出曹操想要江東的大小喬,只要給了曹操,曹操就退兵,小喬是周瑜的妻子,周瑜聽後大怒,發誓與曹操勢不兩立。

次日周瑜見孫權,說明不能降曹,說出勝曹的把握,孫權聽後決定抗曹,斬桌角,說再有言降曹者,猶如此桌,拜周瑜為都督,准備抗曹。

《三國演義》讀後感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瓮中之鱉。這使我感到爛返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指晌對比。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飢逗飢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作者介紹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

山西並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

《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

⑧ 三國演義第44回概括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周瑜回來後,魯肅帶諸葛亮來見周瑜,周瑜說是來勸孫權降曹,諸葛亮便用空春計激他,借詩說出曹操想要江東的大小喬,只要給了曹操,曹操就退兵,小喬是周瑜的妻子,周瑜聽後大怒,發誓與曹操勢不兩立雹虧答。

次日周瑜見孫權,說明不能降曹,說出勝曹的把握,孫權聽後決定抗曹,斬桌角,說再有言降曹者,猶如此桌,拜周瑜為都督,准備抗曹。

(8)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擴展閱讀

該回主要人物簡介:

1、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源慧,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2、周瑜,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贊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⑨ 孔明用智激周瑜共破曹操出自哪裡

劉備兵敗新野,請孔明去江東聯吳破曹。舌戰群儒後孔明來見周瑜。周瑜假意保全江東和魯肅爭吵,孔明借曹操詞賦欲得周瑜之妻以激公瑾,周瑜大怒表明心跡聯劉抗曹。

「孔明用智激周瑜共破曹操」出自《三國演義》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曹操大軍壓來,老將黃蓋力主抗曹,他請孔明以孫、劉聯兵破曹之策,說動孫權。諸葛亮為使孫權打消顧慮,增強抗曹信心,先以言詞激之,後以權衡利害得失動之,使孫權接受破曹之計。

(9)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擴展閱讀

相關人物:

1、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早年避亂荊州,躬耕於南陽。

後來輔佐劉備聯吳破曹,逐漸與吳、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蜀漢建立,亮為丞相。劉備死後,他又輔佐劉禪、出師伐魏,因連年征戰,積勞成疾,卒於軍中。

2、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縣)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儀表英俊,聰穎過人,人稱「周郎」。208年,孫劉兩軍聯合,周瑜火燒赤壁,大破曹軍。

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器量狹小,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而死。

⑩ 三國演義44回白話文

周瑜聽說曹操大兵壓境,連夜趕回柴桑。孫權的使者還沒出發,他已腔槐銷回來了。魯肅來到他家,把孫權與文武各執己見的事說了一遍。周瑜說:「我自有主張,你可去請孔明來相見。」張昭、顧雍、張紘、步騭來見周瑜,力主投降。周瑜說:「我也願降。」剛送走四人,程普、黃蓋、韓當來見,力主抵抗。周瑜說:「我頭可斷,誓不降曹。」不一時,諸葛瑾、呂范又來見,也主張投降。接著呂蒙、甘寧等來見,有要戰的,有要降的,爭論不休,周瑜說:「明天見了主公再議。」
晚上,魯肅引孔明來見。周瑜迎出中門,敘罷禮,分賓主而坐。魯肅說:「曹操南侵,主公拿不定主意,將軍是什麼見解?」周瑜指出曹兵強大,又以天子的名義出師,戰則必敗,應該投降。魯肅與周瑜力爭,應該堅決抵抗,不應投降。二人爭論激烈,孔明只是冷笑。魯肅困惑地問:「你冷笑什麼?」孔明說:「我笑你不識時務,公瑾想投降,很有道理。」周瑜說:「還是孔明有見識,和我同心。」魯肅責問:「孔明,你怎麼說這種話?」孔明說:「曹操善於用兵,過去呂布、袁紹、袁術、伍游劉表敢於對敵,都被他消滅了。只有劉豫州不識時務,落得逃亡江夏,存亡不保。周將軍決心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保富貴,至於國家的興亡,管他呢!」魯肅大怒,指責:「你教我主屈膝受辱於國賊嗎?」孔明說:「我有一計,既不用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也不用親自渡江。只消派一個使臣,用小船送兩個人過江,曹操的百萬大軍必退。」周瑜說:「用哪兩個人可退曹兵?」孔明說:「我在隆中時,就聽曹操在漳河畔建一銅雀台,極其壯麗。他聽說江東喬公有二女,叫大喬、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揚言:『我一願掃平四海,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他提兵百萬下江南,就是為此二女。將軍何不去尋喬公,用千金買二女獻給曹操。」周瑜問:「你有什麼根據?」孔明說:「曹操的幼子曹植,字子建,曾作《銅雀台賦》,說他家該當天子,誓取二喬。」周瑜問:「你能記下來嗎?」孔明說:「我愛它文字精美,能背下來。」就把賦背誦一遍。其中有一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其實,賦中所指為連接玉龍、金鳳三台的兩座飛橋,孔明故意借諧音曲解其意,把「二橋」說成「二喬」,以激怒周瑜。果然,周瑜勃然大怒,指著北方大罵:「老賊欺我太甚!」孔明說:「當年漢天子許公主與匈奴和親,將軍何惜民間二女?」周瑜說:「先生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將軍的夫人,小喬是我妻子。」孔明故作惶恐,連連賠禮:「我實在不知,胡說八道,死罪死罪!」周瑜說:「我與老賊誓不兩立!」孔明又將他一軍:「此事要三思,以免後悔。」周瑜說:「我受孫伯符臨終重託,哪有屈身降曹的道理?我早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也不會改變主意。請孔明助我一臂之力。」
次日孫權升堂,左邊站三十餘名文官,右邊站三十餘員武將。周瑜入見,孫權慰問後,周瑜先問孫權對曹操南侵的看法。孫權說有勸他降的,有勸他戰的,他還沒拿定主意。周瑜就先讓張昭把降的理由說一遍,然後加以批駁,最後列舉了曹兵的四大忌:第一,曹操親率大軍南征,馬騰、韓遂占據西涼,是後患;第二,北軍不習慣水戰,與擅長水戰的東吳爭衡;第三,時值隆冬,馬匹缺少飼草;第四,中原的士兵不服南方的明首水土,生病的很多。曹操犯了兵家的四大忌禁,雖多必敗。他願領精兵進駐夏口,大破曹軍。孫權站起身,立誓說:「孤與老賊,誓不兩立!」周瑜說:「我願為將軍決一死戰,就怕將軍猶豫不決。」孫權拔佩劍砍掉奏案的一角,說:「諸官再有說要投降的,這案子就是榜樣!」說罷,他封周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把劍賜給周瑜,不論文臣武將有不聽號令的,可立即用此劍殺死。周瑜收了劍,對眾官說:「我奉主公的命令,率領大家破曹,明天都到江畔我的行營聽令,如遲到者,按七禁令五十四斬處罰!」
周瑜回到住處,請孔明來議事,說:「今天孫將軍已決心抗曹,請先生為我出謀獻策。」孔明說:「孫將軍還有疑慮,不可決策。」周瑜不信,孔明讓他立即見孫權。周瑜見了孫權,孫權果然還有疑慮。周瑜就把曹兵的實力再作分析,以充分的證據證實曹操自稱百萬大軍,其實不過四五十萬人馬,而且久戰疲乏,雖多並不可怕,他只要五萬精兵就足以破曹。孫權才下定決心,讓周瑜盡快進軍,他帶領人馬支援,若不能取勝,他親自與曹操決戰。周瑜退出,暗忖,孔明計謀高我一籌,是江東的大患,我必殺他。就連夜命人請來魯肅,商量如何殺孔明。魯肅勸不下他,就提議讓諸葛瑾去勸孔明投東吳。次日天剛放亮,周瑜坐在中軍帳,聚集文官武將聽令。程普是孫堅的老將,對周瑜官比他大很不高興,就推說生病,讓大兒子程咨代他去。周瑜指揮得當,調度有方。程咨回家跟父親一說,程普才佩服周瑜是真正的將才,忙去行營請罪。諸葛瑾請弟弟到家,還沒來得及勸他投東吳,孔明早看出哥哥的意圖,先勸哥哥投劉備。諸葛瑾無言以對,只好作罷。

閱讀全文

與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