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醫院污水處理設計方案(詳細講解步驟,要求和規格)
1、設計依據
·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 GBJ15-188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 給水排水標准規范實施手冊;
·室外排放設計規范(GBJ14-87);
·環境雜訊標准(GB5096-93);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 20922-2007);
·我公司所完成同類工程所取得的實際經驗和實際工程參數;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准、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
2)選用先進、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佔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採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採用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採用污泥前置迴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
3、設計范圍
醫療污水處理設備系統從調節池出水口至排放出水口內的工藝、結構、設備、電氣與自控等。不包括土建工程的施工、處理站外輸送管道、裝飾工程、暖通和消防等。我廠提供土建基礎設計方案圖紙資料。
污水處理站的設計主要分為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及處置兩大部分。
a)污水處理
調查研究污水的水質水量變化情況,選擇技術成熟、經濟合理、運行靈活、管理方便、處理效果穩定的方案。
b)污泥處理與處置
通常小型的污水處理站污泥處理有兩種方法:一是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二是污泥干化處理。考慮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業主投資大,而污泥濃縮干化處理對周圍衛生有影響。由於本工藝中設有污泥消化系統,產生污泥量極少,為此,本工程產生的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只作簡單的濃縮處理後,採用糞車抽吸外運。
第三章 污水來源、性質、水量、水質排放標准及設計規模
1、污水來源
本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主要來源醫療廢水及生活廢水。該廢水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後,排放到城市管網。
2、污水性質
典型的醫院綜合醫療和生活污水。
3、污水水量
根據院方提供的資料,最大污水排放量大於等於30T/D,處理能力按1.5 m3 / h設計。
B. 醫院環境保護驗收應參照哪些標准要注意哪些問題
項目在建設過程中,要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和環評報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
1.廢水排放符合《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2.鍋爐外排廢氣中煙塵和SO2、NOX的排放濃度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
3.污水處理站周邊大氣氨、硫化氫排放濃度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4)固體廢棄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醫療垃圾屬危險固廢,如何處理在環評中有體現。看是否有自己的焚燒爐還是有專用貯存場所。
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污水處理站應急預案》、《醫療廢物處理的應急預案》及《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
C. 居民污水處理池與房屋相隔多少距離為標准
最少150米。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4.4.4 污水處理廠應設置衛生防護用地,新建污水處理廠衛生防護距離,在沒有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前,根據污水處理廠的規模,可按表4.4.4控制。衛生防護距離內宜種植高大喬木,不得安排住宅、學校、醫院等敏感性用途的建設用地。
(3)醫院污水處理站周邊擴展閱讀:
1、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生活污水→化糞池→厭氧池→人工濕地(種植根系發達、喜濕、吸收能力強的美人蕉、水蔥、菖蒲等植物)經「過濾」後排放的方法進行處理,主要適用於農村分散生活污水處理,建成後運行費用基本為零,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
2、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將城市生活污水輸送到城市周圍的農村,利用農村廣闊的土地來凈化城市生活污水。將是一勞永逸與一舉多得的好方法。以日供應生活用自來水100W立方的大中型城市為例:普通的污水處理設施造價1000元/立方。
建設成本10億,年運營成本100W立方/天×365×0.5元/立方=1.8億。採用土壤凈化法建設成本1000元/立方,年運營成本100W立方/天×365×0.1元/立方=0.4億.同時年節約農用水資源3.6億立方,節約化肥約1萬噸/年,減少農葯用量5噸/年,綜合效益可觀。
3、生活污水處理新技術:分散式處理
生活污水分散式生物集成處理系統是針對生活污水的一種新型、經濟環保的處理系統。該系統具備設備投資少、運行成本低、安裝簡便等優勢,利用生物強化技術對污染物進行高效降解,可實現對生活污水就地、就近處理,並達到水資源循環再生利用的目的。
該系統作為傳統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的有效補充,逐步在城鎮居住社區、賓館酒店、旅遊景區、新農村社區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具有設備佔地面積小、無須鋪設管網、設備集成度高等特點,因此基礎設施費用及土建費用在整體投資中佔比較小,僅30%左右,而約有70%的投資主要用於對污水處理設備的采購和安裝。
D. 醫用污水處理站與居民樓的距離多遠合適 以及它的危害
看看項目環評報告,上面有距離。污水站的危害主要是噪音和臭味,另外消毒用的設備是二氧化氯,操作不好有危險。
E. 醫院氧氣站或者液氧站能不能與污水處理站和垃圾房放一起
醫院氧氣站或者液氧站不能與污水處理站和垃圾房建在一起,原因是污水版處理過程中,常常在污水處理權站周圍有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氣體中還含有病菌和病毒,即吏污水處理站設計全面,管理周到,也存在潛在的及大風險,這是一。二是垃圾房更不能與醫院氧氣站或者液氧站建在一起,因為垃圾中成分復雜,特別受蒼蠅、蚊子、老鼠的厚愛,也有空氣傳播菌毒的及大風險,因此垃圾房與醫院氧氣站或者液氧站建在一起是不嚴肅,也不負責任的。
醫院是病人集中的場所,醫院污水和醫療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病毒,並且成分復雜,有的病菌和病毒是通過空氣傳播,例如2003年我國SARS流行,據說傳染途徑,就是通過空氣傳染。如果將醫院氧氣站或者液氧站與污水處理站和垃圾房建在一起,一旦發生類似於2003年我國SARS流行,將會帶來不可想像的後果,因此,我國不提倡醫院污水處理站和氧氣站或者液氧站以及垃圾房合建在一起。
F.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安裝離民房多遠.我家離污水處理的便池只有一牆之隔,這樣合理嗎
醫院污水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要產生廢氣、這些有毒的廢氣不利於身心健康,加上廢氣外排過程內中夾帶病容菌和病毒,特別是類擬於空氣傳播非典病毒影響居住環境,因此醫院污水處理距民房不得少於10米,並且有完善的尾氣凈化設備.,因此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與居民一牆之隔,這樣的污水處理是不合理的。
G. 醫用污水處理站與居民樓的距離多遠合適以及它的危害
1、參考《村鎮規劃衛生標准(GB18055-2000
)中「鎮(鄉)醫院、衛生院」衛生防護距離(衛回生防護距離系指產答生有害因素的企業、場所的主要污染源的邊緣至住宅建築用地邊界的最小距離)為100米,建議醫院污水處理站與居民樓的距離為100米。採用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其集中排氣口另設,則不在此范圍內。
2、參照《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466-2005),其廢水中含糞大腸菌群、腸道致病菌、腸道病毒、COD、BOD、SS等,外排廢氣中有:氨、硫化氫、臭氣、氯氣、甲烷等
,以及風機、水泵等設備的雜訊
H. 醫院污水處理安全防護
醫院污水主要由醫療廢水和醫護人員的生活廢水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微生物內、致病菌也容可能存在精神、麻醉廢棄葯品不小心混入到廢水中的情況。(正常情況是精神、麻醉等葯品和醫療廢物單獨進行收集、處理);應加強醫院污水處理過程的安全防護工作,避免對人群健康和周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應採取以下幾方面措施:
1.採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醫院廢水處理工藝,加強設備維護檢修,保證污水處理設備運行良好;
2.優化工程設計滿足醫院污水處理水量和處理規模要求。
3.醫院污水處理設施設置防滲層、周邊設置事故池,在主要處理設備周邊設置圍堰,設置能夠切斷和轉換醫院廢水處理裝置與外環境聯系的裝置,防止因設備故障和其他原因造成污水外溢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4.加強對水處理設施進水、出水、的水質、水量的監測,保證達標排放。
5.設立污水處理設施管理制度,專人管理。
I. 莊稼地被醫院 污水污染了找對方怎麼處理
首先,先收集證據:
①、拍攝醫院污水總排放口;
②、拍攝醫院的排污許可證;
③、拍攝醫院污水處理站近期水質第三方監測報告,是否達到水質相關要求。
④、無污水處理站的,直接向當地生態部門反映,要求現場考察。
了解醫院污水排放方式:醫院的生活污水以及醫療污水有一個總排口,一般來說,直接接到醫院自建的污水處理站,然後接到市政管道的進入市政污水廠的。
這其中少一步都是不允許的,有些醫院在建設期間周邊市政管網不健全的,就會根據規范要求提高自建污水處理站處理標准並取得排污許可證後方可直接排放,而且排放的水體不能是是農田灌溉渠道。
題外話,一般來說,不會出現醫院污水排放會污染莊稼的,醫院污水的水質趨向於生活污水,除非傳染病醫院,含少量重金屬,而且正規醫院一定會建污水處理站的,這是國家規定的,不建會被生態部門責令建設的,不然無法投入運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二次修正)》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一條 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
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四節 農業和農村水污染防治 第五十八條 禁止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工業廢水或者醫療污水。
J. 污水處理廠對周圍居民有影響嗎
一、污水處理廠對周圍居民有那些影響:1、對生態的影響。2、惡臭的影響。3、雜訊的影響。4、污泥的影響。
二、污水處理廠的建立,讓我們不再擔心水質污染問題,可是隨著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我們發現污水處理過程中,對我們的居住環境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1、對生態的影響
由於污水處理廠通常建在郊區,從城區收集的污水需要通過輸送的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方可送到污水處理廠,輸送管道的建設會破壞土地、河流等生態系統。在城區的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中,施工過程的雜訊、粉塵、施工廢水對城區居民產生影響,產生的棄土對佔用土地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2、惡臭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惡臭主要來源於格柵、泵房、沉砂池、反應池、污泥池等,由於廢水中含有氮、硫、氯、磷等污染物,隨著廢水的腐殖發酵形成惡臭。
3、雜訊的影響
污水處理過程中,風機、水泵等設備都會產生噪音。雖然污水處理廠選址離居民區比較遠,對周圍居民沒什麼影響,但對於設備的操作人員傷害很大。長期處於強雜訊的工作環境中可能導致耳聾,並對人體的中樞神經、植物神經產生損害。
4、污泥的影響
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污泥,污泥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微生物、寄生蟲、病菌及有機物,還含有汞、鉻、鎘、鉛等重金屬,處理不當將對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產生影響。
以上內容就是污水處理廠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雖然污水處理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但是污水處理也改善了水環境,可以說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利大於弊。我們不能對這些問題聽之任之,要想辦法解決這些難題,從而讓污水處理廠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