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asg工藝可以作為工業污水處理嗎
PASG工藝技術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對比較單一成分的生活污水進行厭氧處理的一種工藝,工業污水水質成分比生活污水復雜的多,濃度大於生活污水,單純的厭氧處理不能解決工業污水的負責成分。所以PASG工藝作為工業污水處理較為不妥,但對於工業污水廠的建設可以借鑒PASG技術園藝化的理念。
附PASG技術相關資料:
背景
1982-1984年,楊靖霞教授以四川大學公派訪問學者的身份前往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進行科學研究。期間通過交流得知以前的英國是一座被工業化重度污染的國家,經過英國人的努力將它變成了現在這樣一個環境優美的國度。此次交流對楊教授的影響很深,她立志回國後從事環境保護事業。
回國後,楊教授立即向校領導提交了建立環境科學和工程系的報告。1986年,在成都科技大學校長王建華教授和副校長何晉秋教授的領導下,楊靖霞教授、張世森教授、朱聯錫教授共同籌建了成都科技大學環境科學和工程系,隨後楊教授創建了成都科技大學環保科技研究所,並擔任所長。
PASG技術的誕生及發展
P(Plant):成套裝置;A(Anaerobic):厭氧為主;
S(Site):就地處理;G(Gardening):園藝化。
1993年,提出了工藝的技術思路,並進行了研究試驗;
1998年,完成了工藝系統的終試,並和園林專家一起提出了"建一座污水處理廠,還您一座花園"的理念;
2000年,PASG工藝完成第一個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實例應用,出水穩定達標;同年獲得第一個國家專利;
2000-2008年,完成了數十個工程應用實例,並對工藝進行了較大的提升;
2008年以後,對工藝進一步完善,並得到四川省環保廳科研的支持。
楊教授作為中國知名的環保專家,多次應邀出訪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多次邀請並接待多國來訪的專家教授,從事環保科技方面的國際交流活動。楊教授於1993年應邀訪美講學期間,曾考察了美國西部,北部及加拿大南部等地許多環保公司的污水處理項目。了解到當時美國環保界已從過去沿用傳統技術建造大型污水廠集中處理城鎮生活污水的經驗總結中認識到了就地分散處理生活污水的各種優越性,因而在數年前就已紛紛轉向經濟有效的(costeffective)就地分散處理技術的研究開發。
楊靖霞教授從這些國外技術考察中受到啟發,結合在廢水治理方面多年的經驗,客觀地綜合分析國內外現有技術優劣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的具體國情,就城鎮生活污水的處理,提出了有別於國內外現有傳統技術的技術路線。丁樹濤先生帶領技術團隊將該技術通過實驗研究至成套設備裝置系統集成到系統的完善、優化,實現了楊教授提出的技術路線。楊靖霞教授與園林專家一起交流、探討,創新的提出了「建一個污水處理廠,還您一座花園」的先進理念,命名為「生活污水就地分散兼園藝化技術」(簡稱PASG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