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數據分析,如果出水COD的值遠大於BOD,說明那部分的處理不夠BOD大於COD又說明什麼問題
COD值遠大於BOD說明你的污水池裡的污泥沒有達到當前污水的處理量
如投加營養物的應立即停加,正常進水的應適當減少進水量
或者進水污水水質太差 需要進行預處理
污水廠 BOD是不可能大於COD的
B. 污水處理主要物理特性指標有哪些
污水水質指標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
其中:
(1) 物理性指標
① 固體物質(TS)
水中固體物質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將水樣蒸發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總量,也稱蒸發殘余物。按水中固體的溶解性可分為溶解固體(DS)和懸浮固體(SS)。溶解固體也稱「總可濾殘渣」,是指溶於水的各種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總和。在水質分析中,對水樣進行過濾操作,濾液在103~105℃溫度下蒸干後所得到的固體物質即為溶解固體。懸浮固體也稱作「總不可濾殘渣」,在水質分析中,將水樣經0.45微米濾膜過濾,凡不能通過濾器的固體顆粒物即為懸浮固體。
② 渾濁度
含有泥砂、纖維、有機物、浮游生物等會呈現渾濁現象。水體渾濁的程度可用渾濁度的大小來表示。所謂渾濁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質對光線透過時所產生的阻礙程度。在水質分析中規定,l L水中含有1gSiO2所構成的濁度為一個標准濁度單位,簡稱1度。目前濁度採用NTU單位。
③ 顏色
水的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於水中所含溶解物質或肢體物質所致,即除去水中懸浮物質後所呈現的顏色。表色則是由溶解物質、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共同引起的顏色。異常顏色的出現是水體受污染的一個標志。
水的物理性水質指標還有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2)化學指標
① 化學需氧量(COD)
② 生化需氧量(BOD)
③ 總有機碳(TOC)
④ 有機氮
⑤ pH值
⑥ 有毒物質指標
(3) 生物指標
生物指標主要有細菌總數、大腸菌數及病原菌等。細菌總數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種細菌的總數;大腸菌數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腸菌個數。
C. 下表列出二級污水處理廠含氮化合物廢水處理過程中各種形態氮化合物的分析數據,試計算總氮和有機氮的去除
總氮就是所有形態的含氮化合物的總和,凱氏氮只氨氮和有機氮的總和。
出水中凱氏氮8.2,氨氮9,好像有問題,凱氏氮應該大於氨氮。
總氮進水為40,出水為8.2+4+20=32.2,所以總氮去除率為19.5%。
有機氮為40-30=10,出水為8.2-9=???(問題數據)
演算法就是上面這樣的
D. 污水處理廠有哪些監測數據(七)
1.污水處理廠常見在線儀表種類
2.運行參數的監測指標
運行部根據生產需要以業務聯系單形式安排化驗指標類別、頻次。化驗室應對運行參數進行檢測分析。通過對運行參數的分析,判斷污水處理廠運行是否正常,並及時反饋給污水處理廠中心控制室,由中心控制室對污水處理廠的運行作必要的調整。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正常運行檢測的項目和周期應按國家建設部標准CJJ60-94執行。見表6-1,表6-2。對常規化驗項目的化驗數據,應於每天上午9:00之前以書面報告及電子報表形式反饋。對臨時增加的化驗項目數據應以書面形式及時呈報生產運行部以便分析工藝運行狀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早作預防措施。
3.采樣容器
采樣容器應由惰性物質組成,抗破裂、清洗方便、密封良好和啟閉容易。采樣容器必須確保樣品免受吸附、蒸發和外來物質的污染。
樣品瓶可用硬質(硼酸)玻璃瓶或高壓聚乙烯瓶。在選擇樣品瓶時應考慮水樣與容器可能產生的問題,以確定容器的種類和洗滌方法。
4.樣品採集
在采樣地點將採用容器(水桶或瓶子)浸入要取樣的廢水中,使注滿水或泥水混合物,取出後倒進事先准備的合適的樣品容器中即可。有時也可直接將樣品容器浸入水中取樣。取樣時,應注意不能混入漂浮於水面上的物質,正式采樣前要用水樣沖洗容器2~3次。洗滌完的廢水不得重新倒入溝渠中,以免攪起水中懸浮物。採集的樣品應及時貼上標簽。填寫采樣現場記錄單。若為用戶出口采樣應由被采樣單位有關人員簽字。
樣品採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對於性質穩定的污染物,可將分別採集的樣品混合後一次測定。對於不穩定的污染物,可在分別采樣和分別測定後,以平均值表示污染物濃度。廢水中某些組分的分布很不均勿,如油和懸浮物,某些組分在分析中很易變化,如溶解氧和硫化物等。
如果從全分析采樣瓶中取出一份廢水子樣進行這些項目的分析,必將產生錯誤的結果。因此,這類監測項目的水樣應單獨採集,有的還應在現場作固定,分別進行分析。采樣完成後應按要求填寫樣品現場數據表和樣品保存登記卡,水樣標簽要與以上兩樣表一致。
5.樣品保存
將水樣充滿容器至溢流並密封
為避免樣品在運輸途中的振盪,以及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對容器內樣品組分和待測項目的干擾,為對酸鹼度、BOD、DO等產生影響,應使水樣充滿容器至溢流並密封保存。但對准備冷凍保存的樣品不能充滿容器,否則水凍冰之後,因體積膨脹致使容器破裂。
冷藏:水樣冷藏時的溫度應低於采樣時水樣的溫度,水樣採集後立即放在冰箱或冰-水浴中,置暗處保存,一般於2~5℃冷藏,冷藏並不適用長期保存,對廢水的保存時間則更短。
冷凍(-20℃):一般能延長貯存期,但需要掌握熔融和凍結的技術,以使樣品在融解時能迅速地、均勻地恢復原始狀態。水樣結冰時,體積膨脹,一般都選用塑料容器。
加入保護劑(固定劑或保存劑):投加一些化學試劑可固定水樣中某些待測組分,保護劑應事先加入空瓶中,有些亦可在采樣後立即加入水樣中。
經常使用的保護劑有各種酸、鹼及生物抑制劑,加入量因需要而異。
所加入的保護劑不能幹擾待測成分的測定,如有疑義應先做必要的實驗。
所加入的保護劑,因其體積影響待測組分的初始濃度,在計算結果時應予以考慮,但如果加入足夠濃的保護劑;因加入體積很小而可以忽略其稀釋影響。
所加入的保護劑有可能改變水中組分的化學或物理性質,因此選用保護劑時一定要考慮到對測定項目的影響。如因酸化會引起膠體組分和懸浮在顆粒物上固態的溶解,如待測項目是溶解態物質,則必須在過濾後酸化保存。
對於測定某些項目所加的固定劑必須要做空白試驗,如測微量元素時就必須確定固定劑可引入的待測元素的量。(如酸類會引入不可忽視量的砷、鉛、汞。)
必須注意:某些保護劑是有毒有害的,如氯化汞(HgCl2)、三氯甲烷及酸等,在使用及保管時一定要重視安全防護。
6.化驗室安全
化驗室本身就存在著某些危險因素,但只要分析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無論做什麼實驗都要牢記安全第一,經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預防措施可靠,發生事故後處理得當,就可使損害減到最小程度。水質監測實驗室安全知識請參考《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中相關內容,以下是在日常化驗室工作中應遵循以下幾點安全規則:
加熱揮發性或易燃性有機溶劑時,禁止用火焰或電路直接加熱,必須在水浴鍋或電熱板上緩慢進行;可燃物質如汽油、酒精、煤油等物,不可放在煤氣燈、電爐或其他火源附近;當加熱蒸餾及有關用火或電熱工作中,至少要有一人值班管理,高溫電爐操作時要帶好手套;
電熱設備所用電線應經常檢查是否完整無損,電熱器械應有合適墊板;電源總開關應安裝堅固的外罩,開關電閘時,絕不可以濕手,並應注意力集中;劇毒葯品必須制定保管、使用制度,應設專櫃並雙人雙鎖保管;
強酸與氨水分開存放;稀釋硫酸時必須仔細緩慢的將硫酸倒入水中,而不能將水倒入硫酸中;用移液管吸取酸、鹼和有害物質時,不能用口吸,而必須用吸耳球吸取;倒用硝酸、氨水和氫氟酸等必須戴好手套,開啟乙醇和氨水等易揮發試劑瓶時,絕不可以使瓶口對著自己或他人,尤其在夏季當開啟時極易沖出,如不小心,會引起嚴重事故。
消解等產生有害氣體操作,必須在通風櫃內進行;操作離心機時,必須在完全停止轉動後才能開啟;壓力容器如氫氣鋼瓶等必須要遠離火源,並停放穩當;接觸污水和葯品後,應注意洗手,手上有傷口時不可接觸污水和葯品;化驗室應備有消防設備,如黃沙桶和四氯化炭滅火機等,黃沙桶內黃沙應保持乾燥,不可浸水;化驗室內應保持空氣流通,照明良好、環境整潔,私人物品以及與化驗室無關的物品不得存放在化驗室,每天工作結束,應進行水、電等安全檢查,在冬季,下班前應進行防凍措施檢查。
7.校準曲線的檢驗
線形檢驗:即檢驗曲線的精密度。對於以4~6個濃度單位所獲得的測量信號值繪制的校準曲線,一般要求其相關系數|r|≧0.9990,否則應找出原因加以糾正,重新繪制出合格的檢驗曲線。
截距檢驗:即檢驗校準曲線的精密度。在線形檢驗合格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線性回歸*,得出回歸方程y=a+bx。然後將所得截距a與0作t檢驗,當取95%置信水平、經檢驗無顯著性差異時,a可做0處理,方程簡化為y=bx,移項得x=y/b。在線性范圍內、可代替查閱校準曲線,直接將樣品測量信號經空白校正後,計算出試樣濃度。
當a與有顯著性差異時,即示代表校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的計算結果准確度不高,應找出原因並予以糾正後,重新繪制校準曲線並經線性檢驗合格,再計算回歸方程,經截距檢驗合格後投入使用。
回歸方程如不經上述檢驗和處理,即直接投入使用,必將給測定結果引入差值相當與截距a的系統誤差。
斜率檢驗:即檢驗分析方法的靈敏度。方法的靈敏度是隨實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在完全相同的分析條件下,僅由於操作中的隨機誤差所導致的斜率變化不應超出一定的允許范圍,此范圍因分析方法的精度不同而異。例如,一般而言,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要求其相對誤差小於5%;而原子分光光度法則要求其相對誤差值小於10%等等。
8.標准物質對比分析
量值傳遞:將實驗室配製的樣品或控制樣品等,通過與標准參考物的對比,檢查它們的濃度值的誤差並加以修正。
儀器標定:對於採用直接定量法的儀器,採用標准參考物對儀器進行標定。
對照分析:在進行試樣分析的同時,用相近濃度的標准參考物或其稀釋液進行分析,根據標准參考物的實測值與保證值的符合程度,能夠確定試樣分析結果的准確度是否可以接受。
質量考核:以標准參考物作為未知樣,考核實驗室內分析人員的技術水平或實驗室間分析結果的相符程度,從而幫助分析人員發現問題和保證實驗室間數據的可比性。
9.事故預案
應包括:事故報警、應急處理、事故調查、責任處理、事故預防(工程技術措施、教育措施、管理措施)、事故報告、事故信息傳達(在一定范圍內通報,吸取教訓,杜絕事故發生)。事故預案各步驟的參與者應在事故預案中有明確的規定(並應包含緊急聯系方式等),如事故調查由技術負責人和部門的負責人來完成。
E. 污水處理廠都用到哪些水質分析儀表
你是指什麼工藝上呢?像進水口的話氨氮,pH,COD;格柵一定要安裝液位差計;初回沉池和曝氣池一般答都裝溶解氧和污泥濃度,污泥界面儀;二沉池有污泥界面儀;出水氨氮,pH,總磷,總氮,COD,濁度什麼的。這個也是看當地環保局在這方面的規定,一般要是采購的話也差不多是這些。可以上網搜水質分析儀表,然後看看。
F. 急求污水監測方案
我這里有個範本,你可以參照這個去做你們的監測!污水處理監測方案為了加強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監督,掌握全國113個重點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放情況,根據國家環保總局「2006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環辦[2006]33號),組織對全國113個重點城市污水處理廠實施季度監測。一、監測范圍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污水處理廠。113個環保重點城市名單見本監測方案附表1。二、監測項目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出口監測項目為: 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物(SS)、動植物油、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總氮(以N計)、氨氮(以N計)、總磷(以P計)、色度(稀釋倍數)、pH、流量以及總汞、烷基汞、總鎘、總鉻、六價鉻、總砷、總鉛。城鎮污水處理廠進口監測項目為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物(SS)、氨氮、流量等五項。三、監測要求1、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監測由所在城市環境監測站負責。2、各省、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對轄區內城市污水處理廠抽測,年內抽測范圍覆蓋轄區內所有城市,抽測當季以省站監測結果為准上報數據。3、樣品的採集、保存、運輸、處理以及質量保證/質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HJ/T 91-2001》的規定執行。4、安裝自動監測儀器的污水處理廠,監測采樣時,同時記錄出水自動監測結果;並記錄上季度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廢水總量,連同當季監測結果一並上報。四、監測頻次從2006年第三季度起,每季度監測1次。五、監測分析方法城鎮污水處理廠控制項目的監測分析方法見表1。表1 城鎮污水處理廠控制項目的監測分析方法序號控制項目測定方法方法來源測定下限(mg/L)1化學需氧量(COD)重鉻酸鹽法GB11914-89302生化需氧量(BOD5)稀釋與接種法GB7488-8723懸浮物(SS)重量法 GB11901-89/4動植物油紅外光度法GB/T1648-19960.15石油類紅外光度法GB/T1648-19960.16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亞甲藍分光光度法GB7494-870.057總氮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0.058氨氮蒸餾和滴定法GB7478-870.29總磷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11893-890.0110色度稀釋倍數法GB11903-89/11pH值玻璃電極法GB6920-86/12總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68-870.0001雙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69-870.00213烷基汞氣相色譜法GB/T14204-9310ng/L14總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GB7475-870.001雙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1-870.00115總鉻高錳酸鉀氧化-二苯碳醯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6-870.00416六價鉻二苯碳醯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7-870.00417總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GB7485-870.00718總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GB7475-870.01雙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0-870.0119流量六、監測數據報告1、 報告格式按統一格式報告監測數據,各城市環境監測站將污水處理廠基本信息和季度監測結果報告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審核匯總後,將轄區內各城市污水處理廠監測數據匯總後統一報送總站。2、 報送時間:(1)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將轄區內各城市污水處理廠基本信息報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 每季度的最後一個月15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將轄區內各城市污水處理廠當季的監測結果審核匯總後報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3、 數據傳輸方式:通過PSTN訪問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伺服器,利用FTP方式進行傳輸。
G. 污水處理日常分析中的十二項指標是哪些
1 化學需氧量(COD) 2 生化需氧量(BOD5)3 懸浮物(SS) 4 動植物油 5 石油類 6 陰離子表面活專性劑7 總氮屬 (以 N 計)8 氨氮(以 N 計9 總磷
10 色度(稀釋倍數) 11 pH
12 糞大腸菌群數(個/L)
H. 怎樣分析處理城市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成分
首先用簡單的離子鑒定方法,例如用硫酸根,碳酸根,氯離子的沉積鑒定法鑒定出這些離子。專其次准確的屬測試需要用激光飛秒檢測技術,分析出裡面的常量和微量的成分和含量。一般來講,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徑流。生活污水占絕大部分,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廚房、部分雨水、商場、單位、洗車點等等 等等都會產生污水),通過排水管網輸送至集中地污水處理設施。
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為150—4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澱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生活污水同時也是低溫熱源和甲烷發生源。
I. 污水處理知識與技巧
1.開機前,檢查系統是否具備開機條件
2.粉碎型格柵應連續運行
3.及時清除雜物,定期對柵條校正;進水量增加時,增加清污次數。
4.對柵渣應及時處理或處置。
5.格柵運行中應定時巡檢,發現設備異常,應立即停機檢修。
6.對傳動機構應定期檢查,並應保證設備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7.對粉碎型格柵刀片組的磨損和松緊度應定期檢查,並及時調整或更換。
8.長期停止運行的粉碎型格柵,不得長期浸泡在污水池中,做好設備的清潔保養。
9.檢修格柵或人工清撈柵渣時,應切斷電源,並在有效監護下進行。
10.格柵間的除臭設置,應符合本規程第 6 章的有關規定。
11.應按工藝要求開啟格柵機的台數,污水的過柵流速宜為(0.6~1.0)m/s。
12.污水通過格柵的前後水位差宜小於 0.3m。
1.水泵開啟台數應根據進水量的變化和工藝運行情況調節。
2.多台水泵由同一台變壓器供電時,不得同時起動,應由大到小逐台間隔起動。
3.離心泵的冷卻油液位應定期檢查。
4.泵房集水池每年至少清洗一次,檢修水位標尺或液位計及其轉換裝置,按周期效驗硫化氫檢測儀表及報警裝置。
5.對葉輪、閘閥、管道的堵塞物應及時清除。
6.集水池的水位變化應定時觀察。
水泵在運行中,必須執行巡迴檢查制度,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觀察各種儀表顯示是否正常、穩定;
2.軸承溫升不得超過環境溫度 35℃或設定的溫度;
3.檢查水泵填料壓蓋處是否發熱,滴水是否正常,否則應及時更換填料;
4.水泵機組不得有異常的雜訊或振動。
5.水泵運行中發現下列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機:
6.水泵發生斷軸故障。
7.電機發生嚴重故障。
8.突然發生異常聲響或振動。
9.軸承溫升過高。
10.電壓表、電流表、流量計的顯示值過低或過高。
11.機房管線進(出)水管道、閘閥發生大量漏水。
潛水泵運行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觀察和記錄反映潛水泵運行狀態的信息 , 並應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 ;
2.定期檢查和更換潛水泵油室的油料和機械密封件,嚴禁損傷密封件端面和軸;
3.起吊和吊放潛水泵時,嚴禁直接牽提泵的電纜。
1.根據池組的設置與水量變化情況,調節進水閘閥的開啟度。
2.排砂時間和排砂頻率根據沉砂池類別、污水中含砂量及含砂量的變化情況設定。
3.空氣量根據水量的變化進行調節。
4.沉砂量記錄統計,定期對沉砂顆粒進行有機物含量分析。
5.排出的砂粒和清撈出的浮渣應及時處理或處置。
6.定期進行清池處理並檢修除砂設備。
7.電氣設備應做好防潮濕,抗腐蝕處理。
8.旋流沉砂池的攪拌器保持連續運轉,並合理設置攪拌器葉片的轉速。當攪拌器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停止向該池進水。
9.氣提式排砂的沉砂池,定期檢查儲氣罐安全閥、鼓風機過濾芯及氣提管,嚴禁出現失靈、飽和及堵塞的問題。
當採用機械除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除砂機械每日至少運行一次;操作人員應現場監視,發現故障 ,及時處理;
2.每日檢查吸砂機的液壓站油位,每月檢查除砂機的限位裝置;
3.吸砂機在運行時,同時在橋架上的人數,不得超過允許的重量荷載。
各類沉砂池運行參數
1.根據池組設置、進水量變化,調節各池進水量,使各池配水均勻。
2.根據污泥沉降性能、污泥界面高度、污泥量等確定排泥的頻率和時間。
3.沉砂池堰口保持出水均勻,不得有污泥溢出。
4.排出的浮渣應及時處理或處置。
5.採用靜壓排泥的,按相應的排泥時間和頻率排泥。
6.刮泥機運行時,不得多人同時在刮泥機走道上滯留。
7.根據運行情況應定期對斜板(管)和池體進行沖刷,並應經常檢查刮泥機電機的電刷、行走裝置、浮渣刮板、刮泥板等易磨損件,發現損壞應及時更換。
8.對斜板(管)及附屬設備應定期進行檢修。
9.每年排空 1 次,清理配水渠、管道和池體底部積泥並檢修刮泥機及水下部件等。
10.輻流式初沉池刮泥機長時間待修或停用時,應將池內污泥放空。
初沉池運行參數表
1.污泥泵的運行台數和排泥時間應根據運行工況確定。
2.在半地下式或地下式污泥泵房檢查維修時, 應保證工作間內良好的通風換氣。
1.根據設計能力、進水水量、池組數量確定運行方式。
2.通過剩餘污泥排放量調整污泥負荷、泥齡或污泥濃度。
3.根據不同工藝的要求,對溶解氧進行控制。好氧池溶解氧濃度宜為 2~4mg/l;缺氧池溶解氧濃度宜小於 0.5mg/l;厭氧池溶解氧濃度宜小於 0.2mg/l。
4.生物反應池內的營養物質應保持平衡。
5.運行管理人員每天掌握生物反應池的 pH、DO、MLSS、MLVSS 、SV、SVI、水溫等工藝控制指標,並通過微生物鏡檢檢測生物池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觀察活性污泥顏色、狀態、氣味及上清液透明度等,及時調整運行工況。
6.當發現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的狀況時,應分析原因 ,針對具體情況調整系統運行工況,應採取有效措施恢復正常。
7.生物反應池水溫較低時,應採取適當延長曝氣時間、提高污泥濃度、增加泥齡或其他方法,保證污水的處理效果。
8.根據出水水質的要求及不同運行工況的變化,應對不同工藝流程生物反應池的迴流比進行調整與控制。
9.當生物池中出現泡沫、浮泥等異常現象時,應根據感觀指標和理化指標進行分析,並應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
10.操作人員經常排放曝氣系統空氣管路中的存水,並應及時關閉放水閥。
11.觀察生物反應池曝氣裝置和水下推動(攪拌)器的運行和固定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
12.採用 SBR 工藝時,合理調整和控制運行周期,並應按照設備要求定期對潷水器進行檢查、清潔和維護,對虹吸式潷水器還應進行漏氣檢查。
13.對曝氣生物濾池,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周期反沖洗並控制氣、水反沖洗強度。
14.應定期對金屬材質的空氣管、擋牆、法蘭介面或絲網進行檢查,發現腐蝕或磨損,應及時處理。
15.較長時間不用的橡膠材質曝氣器,應採取相應措施避免太陽曝曬。
16.對生物反應池上的浮渣、附著物以及溢到走道上的泡沫和浮渣,應及時清除,並應採取防滑措施。
17.採用除磷脫氮工藝時,應根據水質要求及工況變化及時調整溶解氧濃度、碳氮比及污泥迴流比等。
生物反應池正常運行參數
未完待續~
歡迎大家聯系討論呢~
J. 污水處理廠數據分析
你這個數據中T-N試超標的,標準是15,總磷也是超標的(你這個肯定是06年前建設的吧),標準是0.5,SS也是超標的,標準是10.其他數據是沒什麼太大問題的。還有就是你這個VSS/SS 數值低,包括計算SVI以後,數值只有40,說明你污泥里無機物較多,有效成分較少。應該加大排泥了。從你的數據只能看到這些了,樓主別忘記給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