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油的處理方法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含油污水處理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是將含油污水注入集水罐並曝氣;曝氣後的含油污水進行磁化處理;磁化後的含油污水中添加破乳劑進行破乳;對經過加葯的水進行混合反應;釋放混合後產生的絮凝產物;將釋放過絮凝產物的水進行過濾得到最終處理好的凈水。本發明提供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通過在經過磁化後再進行破乳處理,之後才進行過濾,進而能夠徹底解決了濾料板結的問題,同時提高了過濾精度和除油效果,節省了能耗和水耗,使污水中的油可以不被分解而排出系統,使污水中的油能夠進行再次利用,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摘要附圖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含油污水注入集水罐並曝氣;曝氣後的含油污水進行磁化處理;磁化後的含油污水中添加破乳劑進行破乳;對經過加葯的水進行混合反應;釋放混合後產生的絮凝產物;將釋放過絮凝產物的水進行過濾得到最終處理好的凈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對釋放過絮凝產物的水進行過濾時,使用微濾罐進行過濾。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對釋放過絮凝產物的水進行的過濾為至少兩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釋放混合後產生的絮凝產物後,通過提升泵將水位提高,以便於進行多次過濾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對經過加葯的水進行混合反應的容器為超聲波混合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破乳後,先使用PAC將水中的膠體進行絮凝後,再使用PAM將反應後的細小繁花進行團聚,之後再進行混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經過加葯的水進行混合反應後,先使用PAC將水中的膠體進行絮凝後,再使用PAM將反應後的細小繁花進行團聚,之後再進行釋放混合後產生的絮凝產物。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含油污水進入到集氣罐之前先進行強氧化處理。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釋放混合後產生的絮凝產物的同時,在水中進行曝氣。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對含油污水進行磁化處理在管道型磁化器中進行。
說明書
一種含油污水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含油污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含油污水的范圍包括了油田污水處理,也包括了油田用於回灌到地下保持地層壓力的回注水處理。相比之下,回注水處理技術要求最高,而且處理的目的是將原油與水進行有效分離,同時對懸浮物的去除要求也最高。
傳統的油田回注水處理一般採用的工藝為:
1、來水-聚合氯化鋁-沉降-核桃殼-一級石英砂-出水
2、來水-聚合氯化鋁-沉降-核桃殼-一級石英砂-二級石英砂-出水
3、來水-生化-超濾膜
4、來水-預處理-陶瓷膜
聚合氯化鋁的作用在於凝聚溶解性膠體和細小懸浮物,核桃殼的作用在於吸附油,石英砂過濾的作用在於濾出懸浮物,一般過濾精度大於10μm。
傳統的油田回注水處理一般採用的工藝存在的問題是:
1、僅僅添加聚合氯化鋁或相類似的通用性葯劑,對於去除水中溶解性膠體類物質作用有限,其原因在於很多含油污水裡面含有不同離子型膠體,通用葯劑對此沒有作用或作用有限。
2、採用核桃殼吸附油工藝具有普遍性,也確實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對於油田污水,因為所含油為原油,非常粘,類似鋪設馬路的瀝青。因此很容易將核桃殼粘連在一起,用水很難清洗,後來人們採用添加各種除油劑進行脫附,以期希望恢復吸附原油的能力,而事實上很難做到這一點,也就是沒有長期穩定吸附油的能力,反沖洗效果有限,原油粘連核桃殼是老大難問題。
3、石英砂過濾是水處理行業普遍應用的設備,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因其結構簡單價格便宜而延續至今,但是石英砂過濾也不是萬能的,在油田使用中已經普遍表現為不適應,具體為:
反沖洗水量大,一般為產水量的20%左右;反沖洗耗電大,例如直徑3米的石英砂過濾罐,反洗水泵一般為55KW;反洗效果有限,流量逐漸衰減;濾料板結粘連,使得過濾功能逐漸失效;過濾精度低,一般高於10微米,過濾出水懸浮物指標大於10mg/L,難以達到油田中後期普遍希望的高指標,既出水懸浮物5mg/L,粒徑中值2微米的要求,更難以達到出水懸浮物1mg/L,粒徑中值1微米的要求。
來水-生化-超濾膜工藝可以達到回注水最高標准,存在的問題是生化耗能較高,實際上是用耗電催生微生物,然後用微生物分解油,這樣得不償失,因為電和油都是能源,因此而造成很大浪費,特別是超濾膜的壽命有限,一般為2-3年,這樣就需要不斷的重復投資。
來水-預處理-陶瓷膜工藝也可以達到回注水最高標准,但是致命的缺陷是流量衰減太快,一般在6個月左右流量會衰減50%左右,投資和運行費用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含油污水處理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將含油污水注入集水罐並曝氣;曝氣後的含油污水進行磁化處理;磁化後的含油污水中添加破乳劑進行破乳;對經過加葯的水進行混合反應;釋放混合後產生的絮凝產物;將釋放過絮凝產物的水進行過濾得到最終處理好的凈水。
進一步的,對釋放過絮凝產物的水進行過濾時,使用微濾罐進行過濾。
進一步的,對釋放過絮凝產物的水進行的過濾為至少兩次。
進一步的,在釋放混合後產生的絮凝產物後,通過提升泵將水位提高,以便於進行多次過濾操作。
進一步的,對經過加葯的水進行混合反應的容器為超聲波混合罐。
進一步的,在破乳後,先使用PAC將水中的膠體進行絮凝後,再使用PAM將反應後的細小繁花進行團聚,之後再進行混合。
進一步的,在經過加葯的水進行混合反應後,先使用PAC將水中的膠體進行絮凝後,再使用PAM將反應後的細小繁花進行團聚,之後再進行釋放混合後產生的絮凝產物。
進一步的,在含油污水進入到集氣罐之前先進行強氧化處理。
進一步的,在釋放混合後產生的絮凝產物的同時,在水中進行曝氣。
進一步的,對含油污水進行磁化處理在管道型磁化器中進行。
本發明提供的含油污水處理方法,通過在經過磁化後再進行破乳處理,之後才進行過濾,進而能夠徹底解決了濾料板結的問題,同時提高了過濾精度和除油效果,節省了能耗和水耗,使污水中的油可以不被分解而排出系統,使污水中的油能夠進行再次利用,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㈡ 含油廢水處理的主要處理方法
含油污水的其他處理方法
重力分離法是典型的初級處理方法,是利用 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靜止或 流動狀態下實現油珠、懸浮物與水分離。分散在 水中的油珠在浮力作用下緩慢上浮、分層,油珠上 浮速度取決於油珠顆粒的大小,油與水的密度差, 流動狀態及流體的粘度。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 Stokes和Newton等定律來描述。
橫向流除油器
橫向流含油污水除油設備是在斜板除油器的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由含油污水的聚結區和分 離區兩部分組成。含油污水首先經過交叉板型的 聚結器,使小分散油珠聚並成大油珠,小顆粒固體 物質絮凝成大顆粒,然後聚結長大的油珠和固體 物質通過具有獨特通道的橫向流分離板區,而從 水中分離出來。在進行油水、固體物質分離的同 時,還可以進行氣體(天然氣)的分離。
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
波紋板除油原理主要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 使油珠浮集在板的波峰處而分離去除,其關鍵是 在於藉助哈真淺池沉澱原理,製成波紋板變間距 變水流流線,過水斷面是變化的,水流呈擴散、收 縮狀態交替流動,產生了脈動(正弦)水流,使油珠 之間增加了碰撞機率,促使小油珠變大,加快油珠 的上浮速度,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
聚集型油水分離器
奧地利費雷公司在世界上率先開發了CPS 一體化波紋板式重力加速聚集型油水分離器。該 波形板是費雷公司的專利產品,以聚丙烯為基礎 材料,內含多種添加劑,使其具有親油而不粘油、 抗老化是特點。波紋板一塊一塊地疊加起來的, 間距一般為6 mm(當水中懸浮物含量較高時,可 採用間距12 mm的設計)。
高效仰角式游離水分離器
將卧式和立式游離水分離器相結合,採用仰 角設計,克服了立式容器內油水界面覆蓋面積小 和卧式容器油水界面與水出口距離短,分離時間 不充分的缺點。來液進口位於管式容器的上行 端,水中油珠能聚結並爬高上行至頂端油出口,而 水下沉至底端水出口排出。該設備仰角小於12°, 長18.3 m,直徑為1 372 mm和914 mm兩種規格。 含油量在30毫克/升以下,並含有其他需要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質時,才考慮使用,一般不只是為了除油。石油煉制廠的含油廢水,經物理法除油後,就具備用生物法處理的條件。
化學法
化學法主要用於處理廢水中不能單獨用物理法或生物法去除的一部分膠體和溶解性物質,特別是含油廢水中的乳化油。包括混凝沉澱、化學轉化和中和法。
物理化學法
油田污水物化處理法通常包括氣浮法和吸附法兩種。
氣浮法是將空氣以微小氣泡形式注入水中,使微小氣泡與在水中懸浮的油粒粘附,因其密度小於水而上浮,形成浮渣層從水中分離。常投加浮選劑提高浮選效果,浮選劑一方面具有破乳作用和起泡作用,另一方面還有吸附架橋作用,可以使膠體粒子聚集隨氣泡一起上浮。 含油廢水的處理流程,一般是先經初步油水分離(如用隔油地)後,再進行第二步油水分離(上浮或混凝)。這種工藝既可防止處理裝置被油品堵塞,又可更好地發揮各個裝置的除油性能。在流程中若在用泵提升前先進行一次除油,可以減少乳化程度。
對於油水比重差較小的廢水,或回用經過處理的水時,應使用過濾裝置。對於粒度大、凝固點高的含油廢水,在處理裝置中應有加熱、保溫設備,在處理裝置的選材上,要考慮溫度的影響。
㈢ 如何有效處理含油廢水
你好,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含油廢水的處理方式有哪些,謝謝
含油廢水處理性能特內點
⑴安容全、可靠、方便、有效去除及回收含油污水中的分散油和乳化油,使處理後的排放水達到或超過國家一級排放標准(含油量小於5mg/L)。
⑵結構合理、造型美觀、佔地面積小。
⑶全物理法處理含油污水,不加葯、無需反沖洗、不產生二次污染。
⑷可回收浮油,增加收益,降低運行成本。
⑸濾芯納污容量大,使用壽命長。
⑹自動化水平高,可實現無人值班操作,勞動強度小。
㈣ 油水分離器的處理能力是多少
油水分離器的處理能力是多少?要看選擇的是什麼設備,不同設備的處理能力都是不同的。而設備的選型時要根據工藝的具體需求。需喚掘大求不同,選型也散攔不同和豎的。比如說乳化程度大的話就比較難分離,這時候選擇聚結工藝更好。
㈤ 石油污水三級處理
使用碳濾好。這個結論是根據沙濾和碳濾的處理原理得出的。
1:石英沙的處理原理是過濾,而過濾的處理效果是根據原水中雜質的粒徑決定。石英沙的過濾效果由石英沙的粒徑和沙層厚度(厚度與過濾效果的關系呈線性,超過一定厚度後對過濾效果的影響開始呈現指數減少)決定,所有在水中的雜質都有粒徑,但沙濾效果隨石英沙粒徑有上限值,對於溶解/半溶解性極小粒徑雜質,可以通過沙粒間的縫隙流走,幾乎沒有處理效果。即使有效果也需要通過反沖或換沙等工作維持處理。
2:活性炭的處理原理是吸附,將水中的雜質吸附到活性炭,從而從水中分離達到處理效果。活性炭的處理有一定針對性,如過含鹽水基本沒有處理效果,但對含有機物廢水有良好處理效果。需要定期換碳或再生維持處理效果。
3:使用膜的處理原理是在沙濾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過濾孔徑,達到將極小粒徑雜質濾除的效果。使用膜法處理則建造成本高於活性炭處理的建造成本,只是運行維護成本比活性炭的略低,具體的工藝選擇根據貴公司的計劃投入資金進行選擇。
4:加葯氣浮是針對較高濃度廢水選用,主要原因由氣浮的處理特性決定,因為氣浮的處理雜質量較大而去除徹底性不高。另外氣浮的建造成本並不比膜法處理低多少,而膜法處理的建造費用高主要是膜處理工藝的預處理等配套設施建造費用高,1隻1噸每天的國產超濾膜購買費用出廠價也不過百多。針對低濃度廢水的處理,氣浮的運行費用和建造費事實際上比膜法處理工藝還高。
5:其他工藝如曝氣生物濾池工藝,人工濕地工藝,氧化劑處理COD工藝等都能適用樓主提出的處理要求,本人推薦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和人工濕地工藝。
6:樓主看完後覺得有幫助請給分,以上所說的各種工藝本人均有設計資料和去除率報告,部分有應用報告,如有需要可給分後再與本人索取。
曝氣生物濾池有作為二級處理使用的,但就生化處理的去除徹底性而言,曝氣生物濾池效果是最高的,但建造費用也是最高的,適用於低濃度高排放標準的污水生化處理。另外很多人有個誤區就是將曝氣生物濾池當作接觸氧化,實際上無論使用的填料,運行管理還是流程布置都不相同,處理的原理也有不同,說簡單一點曝氣生物濾池可以近似看做是接觸氧化跟石英沙過濾處理的結合體。
人工濕地工藝不僅南方試用,在北方也一樣適用,當然氣候對人工濕地的處理效果有一定影響,但可以採取搭建大棚等方式彌補修正,山東某造紙廠就有採用人工濕地工藝用於污水處理方向的循環經濟體系的建設,網上此類資料也很多。人工濕地工藝也有很多人有認識誤區就是人工濕地工藝的處理主要靠植物的吸收方式將雜質移除,其實是附著在植物根系以及生長在濕地填料/水體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共同作用的結果,另外冬季植物的枯萎會對人工濕地工藝的處理有一定影響,但實際上植物枯萎的部分主要是地面部分,植物的根系等部分有相當種類的濕地植物依然有生物活性即處理效果的。
我手頭上有人工濕地和曝氣生物濾池的應用研究報告,而且我以前接觸過的兩個曝氣生物濾池都是在生活污水處理後回用的,產水COD基本穩定在25左右,BOD10左右。
㈥ 含油污泥處理
從上述國家及各大油田的相關規定不難看出,我國含油污泥無害回化控制指標即為:處答理後土壤中含油量≤3‰。目前國內外含油污泥無害化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焚燒技術、固化處理技術和微生物處理技術等。
你可以了解一下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技術的優勢:
微生物修復技術是傳統的生物處理方法的發展,與物理、化學修復含油污泥技術相比較,具有許多優點:
(1)可在現場進行處理,減少了運輸費用和人類直接接觸污染源的機會,不僅對人和環境造成影響小,並且處理費用僅為傳統物化法處理費用的30%~50%;、
(2)不破壞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環境;
(3)微生物處理使含油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為CO2和H2O,能永久消除污染物,不存在其他安全隱患問題;
(4)處理效果好,對低分子質量的污染物去除率非常高;
(5)微生物處理技術對污染場所的干擾或破壞非常小,操作簡單等。因此,微生物修復技術將成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最有價值和最具生命力的處理技術。
㈦ 污水處理廠中污水處理指標有哪些
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總氮(TN),總磷(TP),pH值,重金屬。
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TDS指標高於1000以上)。
化學性指標
一、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二、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 BOD。一般BOD/COD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三、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CO₂、H₂O、NO、SO₂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四、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五、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六、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七、pH值。
八、重金屬。
生物性指標
一、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二、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7)污水處理含油量要求擴展閱讀:
生活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以及製革、洗毛、屠宰業和醫院等排出的廢水,常含有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寄生蟲。水體受到病原體的污染會傳播疾病,如血吸蟲病、霍亂、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歷史上流行的瘟疫,有的就是水媒型傳染病。
如1848年和1854年英國兩次霍亂流行,死亡萬餘人;1892年德國漢堡霍亂流行,死亡750餘人,均是水污染引起的。受病原體污染後的水體,微生物激增,其中許多是致病菌、病蟲卵和病毒,它們往往與其他細菌和大腸桿菌共存,所以通常規定用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指數及菌值數為病原體污染的直接指標。
病原體污染的特點是:
⑴數量大;
⑵分布廣;
⑶存活時間較長;
⑷繁殖速度快;
⑸易產生抗葯性,很難絕滅;
⑹傳統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加氯消毒後,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
常見的混凝、沉澱、過濾、消毒處理能夠去除水中99%以上病毒,如出水濁度大於0.5度時,仍會伴隨病毒的穿透。病原體污染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一旦條件適合,就會引起人體疾病。
㈧ 對於含油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1 混凝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含油污水中的微小的懸浮油粒以及膠狀油粒分離的方法,首先,我們應在含油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學葯品,使其發生充分的化學反應,之後就會逐漸凝結成絮狀或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混合體;之後,我們便會將混凝劑加入到污水之中,這樣原來污水中的膠狀油粒就不再是負電荷了,而是呈電中性,絮狀的聚合物或是穩定的混合體就會慢慢下沉。在實際的處理過程中,我們常使用三氯化鐵、鹼式氧化鋁、硫酸鋁以及硫酸亞鐵等混凝劑,加速澄清池則通常被用來當做構築物。
2 過濾法。所謂的過濾法就是指在濾膜的作用下將含油污水中的顆粒物攔截下來,從而使油水分離開來,達到理想的凈化效果。一般情況下,過濾法應是混凝法和上浮法的下一級處理方法,在形成聚合物或是穩定的混合體後,採用過濾法就可以取出污水中的膠狀油漬。採用這樣的處理方法,最後處理完成的含油污水的含油量不超過10mg/l,壓力濾池和普通快濾池通常被當做構築物。採用過濾法的管理過程是有一定難度的,應進行熱水反洗或是空氣反向曝氣的操作,否則就容易出現濾料堵塞的問題。
3 氣浮法。這種方法主要應用在去除含油污水中的乳化油和較小油粒的工作中,採用此方法處理後的含油污水的含油量不超過30mg/l,其工作原理為:先向含油污水中灌入一定量的空氣,這樣污水中就會出現大量的氣泡,氣泡同樣也會上浮,這時就形成了一個由氣泡、水和油共同組成的不均勻體系,氣泡會與密度更為接近的油相結合並逐步的向上運動,也就達到了油水分離的效果,根據其產生氣泡方式的不同,我們又可以將上浮法分為以下幾種:
(1)溶氣氣浮法。這種方法實現油水分離的方式是從飽和的含油污水中析出氣泡,在溶氣罐中分別加入含油污水和空氣並逐步的加壓,確保空氣已經很好的溶解在了污水中,溶解時間約為4分鍾,之後將污水送入到上浮池中,空氣突然減壓時就會出現很多細小的氣泡,氣泡與油粒一起上浮,此方法最大的優點就是污水和空氣之間能夠充分的融合;
(2)布氣氣浮法。這種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將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剪碎,常用葉輪氣浮、水泵吸水管吸氣浮、擴散板曝氣浮以及射流氣浮等設備,這種方法易於操作和管理,並且耗能減小,但是無法准確控制氣泡的破碎程度,上浮的效果就可能會受到影響;
(3)電氣浮法。這種方法也叫做電解凝聚氣浮法,其工作原理為在含油污水中安裝一個正負電極,這樣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就會發生電解作用同時陰極還會產生氣泡,油粒同樣會與氣泡逐步的結合並向上浮動,最後實現含油污水的油水分離。
㈨ 污水中的含油量,都用什麼分析方法
含油廢水主要來自於石油,石化,鋼鐵,焦化,煤氣站,機械加工回等工業部門。廢水中的油污答染物,除了至少為1.1重量焦油的相對密度,小於1油物質的廢水中的相對密度的其餘部分通常是三種狀態。 (1)浮動油滴尺寸大於100微米,從廢水中容易地分離。 (2)分散的油。間10液滴直徑100μm左右,肯浮在水面上。 (3)乳化油,液滴尺寸小於10微米,容易從廢水分離。由於在工業部門中含油污水的濃度差排出大,如在煉油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中石油大約為1501000mg / L時,焦化約500廢水焦油含量為800mg到/ L,廢水排放氣體站高達2000的焦油含量為3000mg / L。因此,含油廢水處理的應先用隔油,浮油或重油回收,60%的處理效率,以80%的油在水中的約100至200毫克/ L,廢水的乳化油和分散油更難以治療,應該防止或減輕乳化。一種方法是要注意減少油浪費在製造過程中的乳化;第二,在此過程中,以最小化的次數,泵提升的廢水,以免增加乳化程度。處理方法常用的浮選法和破乳。
㈩ 含油廢水特點有哪些,如何進行治理
含油污水主要來源於石油、石油化工、鋼鐵、焦炭、煤氣發生站、機械加工版等工業部門。權
廢水中油類污染物的相對密度小於1,但重焦油除外,重焦油的相對密度大於1.1。油通常以三種狀態存在於廢水中。
(1)浮上油。油滴粒徑大於100μm,易於與廢水分離。
(2)分散油。油滴的粒徑在10到100μm之間,它們漂浮在水中。
(3)乳化油。油滴粒徑小於10μm,難以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由於不同工業部門排放的廢水(如煉油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中油的濃度差異很大,含油量約為150-1000毫克/升,焦化廢水中焦油含量約為500-800毫克/升,發氣站排放的廢水中焦油含量可達2000-3000毫克/升.
因此,含油廢水的處理應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處理效率為60%-80%,出水含油量約為100-200毫克/升;廢水中乳化油和分散油難以處理,應防止或減少乳化現象。方法之一是減少生產過程中廢水中油的乳化。其次,在處理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泵提升廢水的次數,以避免增加乳化程度。處理方法通常採用氣浮法和破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