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微生物的特點在污水處理中

微生物的特點在污水處理中

發布時間:2023-04-08 08:02:04

Ⅰ 微生物是怎樣凈化污水

目前,廢水處理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而用微生物處理廢水的生物方法以效率高、成本低受到了廣泛關注。

能除掉毒物的微生物主要是細菌、黴菌、酵母菌和一些原生動物。它們能把水中的有機物變成簡單的無機物,通過生長繁殖活動使污水凈化。

有種芽孢桿菌能把酚類物質轉變成醋酸吸收利用,除酚率可以達到99%;一種耐汞菌通過人工培養可將廢水中的汞吸收到菌體中,改變條件後,菌體又將汞釋放到空氣中,用活性炭就可以回收。

有的微生物能把穩定有毒的DDT轉變成溶解於水的物質而解除毒性。

每年在運輸中有150萬噸的原油流入世界水域使海洋污染,清除這些油類,真菌比細菌能力更強。在去毒凈化中,不同的微生物各有「高招」!枯草桿菌、馬鈴薯桿菌能清除體內酷胺;溶膠假單孢桿菌可以氧化劇毒的氰化物;紅色酵母菌和蛇皮癬菌對聚氯聯苯有分解能力。

用微生物處理廢水常用生物膜法。所有的污水處理裝置都有固定的濾料介質如碎石、煤渣及塑料等,在濾料介質的表面覆蓋著一層由各類微生物組成的黏狀物稱為生物膜。

生物膜主要是由細菌菌膠團和大量真菌菌絲組成,在表面還棲息著很多原生動物。當污水通過濾料表面時,生物膜大量地吸附水中各種有機物,同時膜上的微生物群利用溶解氧將有機物分解,產生可溶性無機物隨水流走,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氫氣等釋放到大氣中,使污水得到凈化。

Ⅱ 微生物在水處理中具體有哪些作用 微生物在水處理中的作用是什麼呢

1、微生物在水處理中主要是固著和降解兩方面的作用。微生物可以將大顆粒物質吸附在其表面從而達到固著,還可以將有害物質分解。

2、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

Ⅲ 跪求:在污水處理中,微生物的種類和作用.務必詳細阿!

污水具備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因而微生物能從污水中獲取養分,同時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因此微生物可在污水凈化和治理中得到廣泛應用,造福人類。 微生物能降解和轉化污染物主要是因為微生物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個體微小,比表面積大,代謝速率快;種類繁多,分布廣泛,代謝類型多樣;具有多種降解酶;繁殖快,易變異,適應性強;共代謝作用等。 利用微生物處理污水實際就是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微生物能從污水中攝取糖,蛋白質,脂肪,澱粉及其它低分子化合物。微生物新陳代謝類型有需氧型和厭氧型兩種,因此,凈化方法分為好氧凈化和厭氧凈化.
1、好氧凈化 氧存在條件下,許多好氧微生物通過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和物質礦物化,在把有機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等過程中,獲尋C源、N源、P源、S和能量。污水的微生物好氧凈化就是模擬上述原理,把微生物置於一定的構築物內通氣培養,高效率凈化污水的方法。 2、厭氧凈化 微生物在嚴格厭氧條件下,有機物發酵或消化過程中,大部分有機物被解生成H2、CO2、H2S和CH4等氣體。污水的生物厭氧凈化就是根據污水經厭氧發酵後既到凈化,又獲得了生物能源CH4的原理。微物細胞能量轉移的電子受體,由好氧條件下分子氧改變為厭氧條件下的有機物。在厭氧件下,不溶於水而難分解的大分子有機污物,被微生物的胞外酶降解為可溶性物質,再由產甲烷厭氧細菌和產氫細菌降解成低分子有酸類和醇類、並放出H2和CO2;有機酸類和類經產甲烷菌降解成H2、CO2和CH4。甲烷菌還可利用H2還原CO2,形成CH4。
微生物凈化過程: Ⅰ.有機污染物的濃度由高變低 Ⅱ.異養細菌迅速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而大量繁殖,然後是以細菌為食料的原生動物出現數量高峰,再後是由於有機物礦化,利於藻類的生長,而出現藻類的生長高峰。 Ⅲ.溶解氧濃度隨著有機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而大量消耗,很快降到最低點,隨後,由於有機物的無機化和藻類的光合作用及其他好氧微生物數量的下降,溶解氧又恢復到原來水平。 這樣,在離開污染源相當的距離之後,水中的微生物數量,有機物,無機物的含量,也都下降到最低點。於是,水體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微生物處理優點:微生物具有來源廣,易培養,繁殖快,對環境適應性強,易變異的特徵在生產上較容易的採集菌種進行培養繁殖,並在特定條件下進行馴化,使之適應不同的水質條件,從而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使有機物無機化。加之微生物的生存條件溫和,新陳代謝時不需要高溫高壓,它是不需要投加催化劑的.生物法具有廢水處理量大、處理范圍廣、運行費用相對較低,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比其他方法要少的多。在污水生物處理的人工生態系統中,物質的遷移轉化效率之高是任何天然的或農業生態系統所不能比擬的。 三.污水中微生物種類變化與凈化的關系 污水性質和污染程度不同,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就會有很大差別。在處理系統中,好氧微生物的優勢種群組成和數量也相應的發生變化。例如,當含纖維素較多的廢水進入反應系統,則纖維素分解菌就會大量繁殖,當蛋白質大量進入該系統,就會使微生物群落中的氨化菌種群占優勢。 原生動物中有的種類及數量對水質因素(如氧溶量、pH值等)的變化較敏感,故可以作為鑒定污水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如草履蟲、小口鍾蟲、腎狀豆形蟲、板殼蟲等大量出現於受重污染和有機物很多的水中。在中度污染和有機污物較多的水中,原生動物種類及數量最多。水清澈有機污物又很少的則種類也少。污水中原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與凈化處理的效果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原生動物可以作為凈化情況的指示生物,可由它們對凈化處理效果作出預報。一般說來,游動鞭毛蟲類或自由生活的纖毛蟲類占較大優勢時,往往說明凈化效果較差,或廢水處於培育活性污泥初期。當發現有固著纖毛蟲類時,活性污泥已經形成。輪蟲有自凈作用。如活性污泥中有大量輪蟲和多種纖毛蟲出現,說明有機污物含量很少,凈化度較高,污水處理效果好。水蚯蚓對污水也有自凈作用,其種類與數量隨污染的減輕而減少。在凈化效果較好的污水中,還會出現線蟲、顫蚯蚓等後生動物。

Ⅳ 微生物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有什麼優勢

生物處理法是來利用自然環境源中微生物來氧化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和某些無機毒物(如氰化物、硫化物),並將其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無機物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污水生物處理方法是建立在環境自凈作用基礎上的人工強化技術,其意義在於創造出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良好環境,增強微生物的代謝功能,促進微生物的增殖,加速有機物的無機化,增進污水的凈化進程。該方法具有投資少、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等優點

Ⅳ 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有什麼優勢

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有什麼優勢
1 微生物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1.1 固定化微生物技術
眾所周知,用物理的方法(如打撈)雖可清除部分污染物,但對氨氮、亞硝酸鹽等化學污染物以及禽畜糞便等的處理難以奏效,用化學的方法則易造成二次污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吃」污的微生物控制污染技術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並在污水處理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固定化微生物技術是指通過採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游離微生物細胞定位於限定的空間區域內,使其成為不懸浮於水但保持活性,並可反復使用。
唐鳳舞等[2]用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對城市污水進行污染物降解處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pH值為8.0、固定化顆粒與污水的質量比例為16%,溫度為25℃時,硝基苯去除率達97.9%,COD去除率達89.2%,出水水質穩定。
龐勝華等[3]用PVA包埋固定化微生物顆粒處理抗生素廢水,活性微生物為經抗生素廢水以l0%濃度增幅馴化75d後的活性污泥。結果表明:廢水濃度(COD)為2000mg/L、曝氣為20h、溫度在10~45℃、pH值7~10,COD的去除率可達到80.57%。
1.2 生物膜技術
生物膜技術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纖維)為載體,在其表面形成一種特殊的生物膜,為微生物提供附著表面,有利於加強對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李健等[4]採用厭氧生物濾池(AF)—好氧生物接觸氧化(BCO)聯合工藝,並在AF的濾料中掛上生物膜,對合成洗滌劑(LAS)廢水進行處理試驗。結果表明,AF反應器在HRT=24h、溫度(32±2)℃、pH為7~8、營養母液質量濃度5mg/L條件下;出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規定的一級排放標准。
張鳳君等[5]採用中空纖維膜作為無泡供氧及生物膜載體,採用包埋固定化技術進行掛膜及污水處理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採用PVA作為包埋劑,且包泥量為1∶1的情況下,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別穩定在90%和80%左右。
1.3 復合微生物技術
復合微生物技術是指利用現代微生物技術選育優勢菌種,構建基因工程菌以提高生物處理系統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能力。
高雲超等[6]篩選並制備了復合微生物制劑(CMP)並用於豬場污水處理。研究表明,光合細菌非曝氣處理和CMP曝氣處理對污水的處理效果較好,處理2d後污水的COD值分別降低35.5%和74.1%。CMP接種量為0.1%、1%和10%,CMP對高濃度污水具有較好的處理作用。
2 微生物技術在環境修復中的應用
2.1 微生物技術在土壤修復中的應用
王麗萍等用菌根真菌-植物對石油污染土壤進行修復。結果表明:在石油污染濃度(石油的質量分數)0.2%和2%條件下,石油烴降解率與菌根侵染率、玉米根乾重和植株乾重均呈現相關性。接種叢枝菌根真菌處理的菌根侵染率、玉米生長量和石油烴降解率均遠高於對照處理。
齊建超用4種菌劑與多種有機肥聯合修復石油污染土壤。結果表明,腐植酸、諾沃肥和生物有機鈣等有機肥和菌劑(4%處理)的加入使土壤鹽鹼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土壤pH穩定於6.9;4%菌劑處理與有機肥聯合作用修復效果最顯著,石油烴降解率可達到73%。
2.2 微生物技術在水體修復中的應用
李秋芬等使用有益菌復合菌劑對大菱鮃養殖廢水的凈化效果明顯好於單獨使用某一種有益菌的效果,復合菌的COD去除率為68.4%~73.1%,高於單株菌Lt7222的60.8%,氨氮的降解率為80%,高於A3的25.3%和Y1的77.4%,且有害中間產物亞硝酸氮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
趙宇等用復合光合細菌法對養蝦廢水作研究,其中CODcr的去除率能達到63%,NH3-N的去除率也能達到92.5%。季民等提出了通過投加以光合細菌為主的復合細菌群來強化湖泊水體生物自凈能力,改善湖泊體水質的方法。
3 微生物技術在有害有機污染物治理中的應用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廢棄有機物排放到我們所處的環境中,空氣,土壤,水源,嚴重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國內外專家學者一直在研究解決有害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其中,微生物方法以其高效,無二次污染等優點成為研究的熱點,楊彬等通過富集培養,獲得了降解對硝基苯胺的混合培養微生物,並用於降解硝基苯胺。結果表明,在培養液中添加110gPL葡萄糖和110gPL酵母粉,36h內對硝基苯胺去除率可達97%以上,對硝基苯胺降解速率可達411mgPL·h。

Ⅵ 為什麼微生物能凈化污水

世界的人口在不斷的增多,資源的消耗也越來越多,尤其是水之源越來越緊缺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消費水品的提高,人們每天產生的污水排入江河,漸漸的污染了河流。可是為什麼微生物能凈化污水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隨著全球人口的膨脹,水資源越來越緊缺。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我們日常生活,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污水。如果直接將這些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那麼僅僅依靠自然界的自凈能力是不行的,因此需要將這些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傳統的污水處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其中最為神奇的無疑是生物法,也就是利用微生物進行污水的凈化。

微生物生長快,數量多,再加上幾十億年來進化所取得的豐富「經驗」和「積累」,使得微生物具備了極其豐富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不僅表現在形態、種類上,更表現在它們獲取營養和進行代謝的能力上。微生物幾乎能將所有類型的有機物作為能量來源「吃」漏戚下去,不少微生物還能以無機物和光作為能量來源。正是微生物這種強大的營養代謝能力,決定了它在污水處理中幾乎「無所不能」。

微生物可以分為好氧性和厭氧性兩種,它們處理污水的辦法截然不同。在好氧處理過程蠢盯中,人們需要不斷將氧氣鼓入污水池中,這稱為「曝氣」。充足的氧氣使污水中本來存在的各種微生物能夠大量生長起來,這些臭烘烘的污泥對微生物來說是可口的「美食」,它們在「大吃大喝」的.過程中將污水內的各種物質轉化為自己身體的組成部分,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等無害氣體排出體外,使水體中溶解的營養成分逐漸減少。「吃飽了」的菌體們會聚集在一起,緩慢下沉到池底,成為「活性污泥」。處理過的水經沉澱分離「活性污泥」後,可以除去90%左右的有機物,水也就變清了。

自然界中還有許多微生物是躲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中生長的,它們同樣具有分解各種物質的能力,許多有機物就是在海底、河床的淤泥層中被逐漸分解的,厭氧生物處理就是人工模擬這個過程。與好氧處理不同,厭氧處理需要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也不用鼓風加氧。污水流入時會帶入一些氧氣,但這些氧氣會很快就被入水口附近的好氧微生物消耗殆盡,然後水體就進入無氧狀態,各種厭氧微生物便大展拳腳,逐漸分解各種有機物,使污水澄清。與好氧處理法相比,厭氧處理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氣體,可以作為能源。用厭氧法可以處理的污染濃度范圍也更廣,但缺點在於處理周期較長。

由於不同來源的污帶搜和水含有的污染成分和濃度不同,常常把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結合起來。有時候,對一些含有特殊的有毒物質或難以降解的物質的污水,還需要採取特別的工藝流程,分離培育特殊的菌種和專門的活性污泥,以達到理想的污水處理目的。

Ⅶ 微生物在環境污染控制中有哪些作用

1. 個體微小、分布廣泛
微生物的大小用微米甚至納米來表示,從零點幾微米到幾百納米不等。由於微生物個體微小而且輕,故可通過風和水的散播而廣泛分布。江、河、湖、海、高山、陸地、人體等,甚至寒冷的北極冰層中也發現有微生物的存在。
2. 種類繁多、代謝旺盛
據統計,已發現的微生物有十幾萬種。而且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謝方式,能用各種各樣的有機物和無機物作為營養物質,使之分解和轉化。同時,又能將無機物合成復雜的有機物。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 繁殖快速、易於培養
微生物在最適宜的條件下具有高速繁殖的特性。尤其是細菌,其細胞一分為二,即裂殖。大多數微生物都能夠在常溫常壓下,利用簡單的營養物質生長繁殖,這就使我們容易培養微生物,特別是獲得純種微生物。
4. 容易變異、利於應用
微生物技術的發展
微生物學本身就是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並伴隨著其他學科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也是在不斷深入以及實踐需要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
19世紀初,人們開始注意到污水中細菌的存在及其對環境的影響,1913年英國的費拉開創了活性污泥法,並隨著歐美各國一些城市先後建立和發展了自來水廠。
20世紀50年代,英美法一些國家的學者陸續發表了研究報告。
20世紀60—70年代,由於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人類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污染控制技術有了許多突破性發展,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法更加完善,污染控制微生物有了很大發展。微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的結合,誕生了遺傳工程。
20世紀80年代以後,污染控制微生物日臻成熟。
微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微生物在循環經濟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處理者。幾乎所有的污水處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處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種有害物質,此外,還要靠微生物進行除臭。污水與污物的處理速度、處理效果取決於微生物的種類和功能。
應用領域
微生物技術的前景
微生物作為一個生物界別,它的開發前景是不可限量的。當今和未來世界的發展中,微生物工程技術是「生產-經濟-資源-環境-社會-保健」大系統中佔有極重要地位和快速見效的重大技術。
中國是生物資源、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幅員遼闊,地跨寒溫至熱帶,內陸海拔高差-155至8848米,地形復雜、環境多變,生物資源豐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擁有動植物、微生物約26萬種,其中植物3萬種、動物20萬種、微生物3萬種,是世界生物資源、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發展生物技術及其產業,中國有著雄厚的資源基礎。
在20世紀最後20年裡,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為了依靠科技,推動21世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生物技術已成為中國研究開發經費投入最多的領域,我國的生物技術產業必將蓬勃發展並迅速崛起。

Ⅷ 生物法處理廢水是利用生物的什麼特點

生物法處理重金屬廢水最大的特點是在運行過程中微生物能不斷地增殖,生物質去除金屬離子的量隨生物質量的增加而增加。生物法在應用上具有很多優點,如綜合處理能力較強,使廢水中的銅、六價鉻、鎳、鋅、隔、鉛等有害金屬離子得到有效的去除;處理方法簡便實用;過程式控制制簡單;污泥量少,二次污染明顯減少。然而生物法處理重金屬廢水存在著功能菌繁殖速度和反應速率慢,處理水難以回用的缺點。目前一些微生物已經應用於含銅電鍍廢水的凈化,生物吸附是利用一定種類的生物群積聚廢水中的重金屬,生物群可以被認為是生物吸附的離子交換劑。微生物有機體屬於不同的種屬,如細菌、真菌、酵母菌、藻類等,這些天然的、豐富的、價廉的微生物可以用作有效的生物吸附劑選擇性地去除廢水中的銅離子,有關利用微生物去除銅離子的報道很多[18-20]。雖然活性微生物的吸附量和吸附效率高於非活性微生物,通常仍選用非活性微生物,主要是非活性微生物不受環境毒性、營養物、生長介質的限制,解吸容易,微生物可以再利用,過程式控制制簡單,生物體停留時間較長,生物吸附迅速。採用微生物處理重金屬廢水的研究已成為熱點。

Ⅸ 微生物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有機污染物的處理:利用微生物,微生物它需要營養,它就在有機物裡面汲取營養,然後微生物自己就繁殖。利用微生物來處理污水,就是讓微生物把有機物當作它的食料分解掉,然後微生物成長以後,再把微生物分解出來再來處理污泥,微生物就是懸浮的了。

Ⅹ 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是什麼

污水處理過程的微生物包括厭氧菌、好氧菌、兼氧菌、硝酸鹽菌、產酸菌、甲烷菌、等不同的菌類所起作用不同、都是降低水中的污染物、使受污染的水最好的COD/氨氮等指標達到合格

閱讀全文

與微生物的特點在污水處理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