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蘇省綠色建築設計標准對於雨水回用系統設計的要求建築工程介紹
制定江蘇省綠色建築設計標準是為規范江蘇省綠色建築,提高綠色建築建設水平。江蘇省綠色建築設計標准適用於江蘇省新建、改建和擴建民用建築的綠色設計。其中,江蘇省綠色建築設計標准對於雨水回用系統設計的要求是如何的呢?下面是建築網帶來的關於江蘇省綠色建築設計標准對於雨水回用系統設計的要求的內容介紹以供參考。
結合本地降雨特性,充分利用場地空間,合理設置綠色雨水基礎設施,減少雨水地表徑流。
結合總圖景觀設計合理確定雨水入滲范圍,採取雨水入滲措施,入滲下墊面面積不少於項目除屋面面積之外的佔地面積的50%。
充分利用綠地、水體或場地空間合理確定雨水生物滯留設施的形式和規模。
採取與景觀相匹配的生態措施,對屋面等不透水下墊面雨水進行引導、調蓄和凈化,降低徑流污染。
場地雨水實行徑流總量控制,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宜低於55 %。
場地雨水外排設施的設計排水流量應按未設置「綠色雨水基礎設施」的條件進行校核,其排水能力不小於未設置「綠色雨水基礎設施」情況下的外排能力。
雨水回用系統方案及設計規模宜通過水量平衡和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
回用雨水的用途宜根據可回用水量、用水時間變化規律、水質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雨水回用系統水處理方案宜根據雨水收集范圍和回用雨水用途經技術經濟比較後合理確定。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Ⅱ 雨水收集利用技術措施有哪些
(1)完善各種集水面雨水收集系統,如採取源頭截污措施,初期雨水棄流或分流。
(2)合理設置調蓄池(塘)有條件時盡量減少多功能調蓄設施。
(3)各種滲透裝置及其配水系統。
(4)合理選擇處理凈化工藝和措施,有條件時重點選用雨水濕地,雨水生態塘、雨水花壇、自然生態處理措施。
(5)發展和建設人工水體自凈和水質保障系統,大力推廣植被淺溝技術。
(6)考慮雨水回用與景觀園林相結合(噴灌、綠化、噴泉等)。
(7)考慮雨水循環利用的可行性,並合理設置相應的提升系統和安全溢流系統等。
Ⅲ 雨水收集井有什麼要求
雨水收集井的要求。
塑料檢查井雨水收集口在整個雨水收集系統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設計應遵循下列規范:
1、塑料檢查井系統里,雨水收集口的形式、數量和布置,應按匯水面積所產生的流量、雨水收集口的泄水能力和道路形式確定。立箅式雨水口的寬度和平箅式雨水口的開孔長度、開孔方向應根據設計流量、道路縱坡和橫坡等參數確定。合流制系統中的雨水口應採取防止臭氣外逸的措施。
2、塑料檢查井雨水收集口和雨水連接管流量應為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計算流量的1.5~3.倍。
3、塑料檢查井雨水收集口間距宜為25~5m。連接管串聯雨水口不宜超過3個。雨水收集口連接管長度不宜超過25m。
4、道路橫坡坡度不應小於1.5%,平箅式雨水收集口的箅面標高應比周圍路面標高低3~5cm,立箅式雨水收集口進水處路面標高應比周圍路面標高低5cm。
5、當考慮道路排水的徑流污染控制時,雨水口應設置在源頭減排設施中。其箅面標高應根據雨水調蓄設計要求確定,且應高於周圍綠地平面標高。
6、當道路縱坡大於2%時,雨水收集口的間距可大於5m,其形式、數量和布置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計算確定。坡段較短時可在最低點處集中收水,其雨水口的數量或面積應適當增加。
7、塑料檢查井雨水收集口深度不宜大於1m,並根據需要設置沉泥槽。遇特殊情況需要淺埋時,應採取加固措施。有凍脹影響地區的雨水口深度,可根據當地經驗確定。
8、雨水收集口宜採用成品雨水收集口。
9、雨水收集口宜設置防止垃圾進入雨水管渠的裝置。
Ⅳ 安徽多大規模建築設計雨水回用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20000平方米以上新建建築物就要有雨水回收系統。
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系統標准為,每10000平方米規劃用地面積建設雨水調蓄設施的有效容積不小於100立方米。
雨水回用需配套建設雨水綜合利用設施的建築工程,其雨水綜合利用工程作為建築工程的組成部分,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Ⅳ 雨水可以回收利用嗎,
以往,雨水都是直排河道,常常會造成水位升高。雨水到底能不能實現回收利用呢?從浙江嘉興區住建局獲悉,位於秀洲新區的萬科金域緹香小區就有一套將雨水回收利用的系統,可以將路面、綠化帶、屋頂等區域的雨水回收,通過一定技術的處理達到回用、節水的效果。
就是將路面公共區域、綠化帶、屋頂的雨水通過收集管網匯流至初期雨水棄流裝置內,首先將降雨初期含泥沙顆粒較多的雨水截留去除,隨後的降雨則通過棄流池裝置進入蓄水池內儲存,通過提升泵進入高效氣浮設備中,降解雨水中的COD等污染物。
處理後潔凈的中水流入清水池中進行消毒,然後通過變頻泵加壓後輸送至各個用水點,主要是用於綠化澆灌。浙江嘉興萬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如果完全採用自來水作為綠化澆灌用水,按照自來水3.1元/噸計算,一年就要花費2403653.1=271560元,而水處理設備一年的運行費用在七八萬元,一出一進,差不多就可以節約近20萬元水費。
從區住建局了解到,這是秀洲區雨水利用示範工程項目的一個試點,也是低影響開發理念的實踐。通過自然生態的方法實現雨水的凈化利用,是一種削減徑流量、增加新水源、減輕污染和美化城市環境的生態技術。
小區在建設時,直接將雨水回收利用工程設計進去,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政府在大型污水處理廠、收集污水管線和擴建排洪設施上投入的資金,不僅解決雨季雨水四溢、旱季花錢買水的難題,還可以減輕污水處理廠負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又可以降低城市洪水壓力和節省封閉路面下的排水管網負荷。
新小區可以有雨水回收系統,那麼我們住在老舊小區的怎麼辦?我們住在頂樓,一到梅雨季節,屋頂上、牆面上或多或少都出現過雨漬斑點,這樣的問題可以解決嗎?針對雨水回用是否只能適用在新建小區等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區住建局相關專家表示,如何將雨水回收利用好,一直是秀洲區在低影響開發理念中的一個課題。對於老舊小區,我們可能會注重在屋頂集雨工程的建設。
與此同時,還會將這種低影響開發滲透到生態綠化道路的建設中來。既能加大路兩旁雨水滲透,補給淺層地下水,又可以起到凈化功能。此外,今年,嘉興作為浙江省唯一入選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城市,如何做好雨水的滲滯蓄凈用排?如何對示範區進行改造?秀洲區的具體實施方案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Ⅵ 小區雨水回收利用的過程
雨水回收利用的過程對最終處理過的雨水質量起著決定性影響。
第一步,要對小區居民的用水量進行調查,得出准確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作為決定收集、處理、利用雨水量的依據。
第二步,就是嚴格控制處理後的雨水質量,將小區內的雨水收集之後需進行處理,只有達到標准才能夠將其進行利用。對雨水驚醒回收利用能夠有效節約水資源避免浪費,也減少了雨水的排放量有效預防城市內澇,也滿足了綠色建築的要求。居民小區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統、雨水質量都與區域內的存在著差別,因此小區內的雨水可以根據來源分為不用的類別。如果是屋頂、廣場、路面等地受到污染較強的雨水可以進行回收利用作為居民用水的一部分,如果是受到嚴重污染的雨水可以用來沖廁所等,不能用於居民用水。
Ⅶ 2016雨水回收要求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水資源進行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綜合治理,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雨水作為一種不可忽視的重要水源,對其的開發利用已成為許多節約用水的新途徑,尤其是在城市小區中的雨水利用,受到普遍的關注。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淡水資源的匱乏問題更為突出,雨水收集利用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已經成為緩解水資源短缺、減少雨洪危害、提高廢水利用率的重要舉措之一。雨水收集利用是實現雨水資源化、陸液緩節約用水、涵養地下水、降低面源污染、減輕城市洪澇和排水系統壓力、改善和修復城市水環境的重要手段。
據了解,我國第一代雨水收集系統是樹脂收集模塊埋在地下,進行存水。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在材料領域研究取得成功,北京仁創科技集團研製出了一種透早模氣不透水的材料,利用這種材料可以非常好的存儲水源,並且可以長時間保持水質新鮮。製作這種透氣不透雨水收集所帶來的社會埋州效益主要體現在:
1.能有效緩解水資源緊缺壓力,改善城市水資源短缺的狀況,減輕城市生產及生活用水緊張的困擾。
2.有效補給城市地下水,改善目前地下水超採的狀況。--般情況下的地下水主要是靠自來水、中水或雨水補充,其中自來水或中水補充地下水的造價偏高,因此利用雨水補充地下水資源就成為最經濟的方法。
3.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現有存在的洪澇災害問題,減少洪澇災害對城市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4.能夠有效減輕因雨水所導致的城市防洪排法系統壓力。對雨水進行合理地收集和利用,可以減少地表雨水徑流量,還可以起到削減洪峰的作用,從總量上減少排入市政管網的雨水量,減輕城市管網壓力。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資源回收利用的意識增強,人們發明了雨水回收系統,其實在幾千年前人們就早已經有雨水收集的概念了,那時候每逢大雨,人們都會把自家的水缸等容器拿到院子里,將雨水存儲起來。只不過現在我們收集雨水的方式更科學更高效。
Ⅷ 雨水如何收集利用做綠化環衛用水
雨水收集利用主要有四個步驟:初期棄流--過濾---儲存---回用。雨水經過這四個步驟處理,就可以通過提升泵用做綠化環衛。
首先,由於降落地面的雨水水質復雜含有許多大顆粒雜物和油污,例如泥沙、樹葉、紙張、塑料廢棄物等。因此,需在雨水管道中設置棄截污掛籃裝置與棄流裝置,雨水經雨水管匯流後會首先經過截污掛籃裝置以及棄流裝置。截污掛籃裝置會攔截前期污染嚴重的城市垃圾,它有過濾網、提籃、外殼、掛鉤。這幾件設備巧妙的組合運用,能有效的攔截體積較大的垃圾,到時要注意的是要定時清理過濾網,不要因為過濾網垃圾過多而影響到截污掛籃裝置應有的功效。而棄流裝置它可以自動排放部分垃圾物,同時還可以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它主要由過濾網、不銹鋼球、收集管道組成,過濾網起到過濾功效,不銹鋼球可分泌污水然後通過收集管道排出。經過以上處理便可將初期較臟的部分棄流至城市污水管網,保證出水水質。
其次,為了進一步去除前處理中剩餘的懸浮物固體顆粒、膠體物質、濁度及有機物等, 提高出水水質,還需在雨水進入蓄水池前設置全自動過濾裝置。全自動過濾裝置是利用濾網攔截水中剩餘的懸浮物固體顆粒、膠體物質,從而降低雨水的渾濁度。
然後,雨水會流入蓄水池內,目前市面上運用比較多的是PP雨水收集模塊蓄水池,模塊採用的是PP環保再生材料,內壁比較光滑,不易滋生水藻、水草等微生物,可長時間保持雨水水質。為了不影響綠地周邊的景觀效果,蓄水池一般設置在地下。蓄水池的大小,可根據蓄水有效面積(該蓄水池四周路面或廣場)、降雨量、雨水蒸發量等因素來確定。
最後,在蓄水池下設置提升泵,當需要用水時將收集的雨水輸送到各個用水點。如果用戶對水質有更高要求,還需在水池出水口處增設一體化凈化機,它集加葯消毒、過濾、排污為一體,這樣就可確保水質的新鮮、清潔、安全,達到國家雜用水使用水質標准。用於綠化澆灌、小區沖廁、作景觀水體、道路清洗等。
Ⅸ 初期雨水收集15分鍾哪個規范
初期雨水(氮肥行業申請與核發規范中稱「污染雨水」)一般指下雨時的前15分鍾左右的雨水,因其含有較多污染物,必須經收集並處理後才能排放。根據《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標准》(GB 50483-2019),初期雨水指污染區域降雨初期產生的雨水。宜取一次降雨初期15min~30min雨量,或降雨初期20mm~30mm厚度的雨量。
初期雨水收集要求:
5.1裝置區
5.1.1應設置裝置區小圍堰或大圍堰(或收集明溝),小圍堰應滿足GB50160的設計要求;圍堰區內初期雨水收集後通過初期雨水管道收集到初期雨水儲存池或切換到生產污水系統收集。
5.1.2排水系統宜劃分且不限於生產污水、初期雨水和清凈雨水三個排水系統,各排水系統宜獨立設置。當裝置生產污水量少且沒有連續流時,生產污水與初期雨水的排水系統可合並設置,可在圍堰處設置生產污水和清凈雨水的切換閥。
5.1.3裝置區或多個裝置聯合區域宜設置初期雨水儲存池和生產污水儲存池,生產污水與初期雨水分別提升後去污水處理場;對於裝置受到條件限制時,生產污水與初期雨水可合並設置生產污水儲存池,生產污水與初期雨水一並提升後去污水處理場;在條件允許情況下,裝置區生產污水、初期雨水可通過生產污水管道系統收集重力輸送到污水處理場,但應符合GB/T50934的防滲要求。
5.1.4清凈雨水出裝置區時應設置切換設施,必要時可將圍堰外污染雨水或事故排水切換到初期雨水系統收集或生產污水系統收集。
5.2罐區
5.2.2罐區排水宜至少劃分生產污水和清凈雨水兩個排水系統,原油等需要收集浮盤初期雨水的罐區還應設置初期雨水系統。
5.2.3清凈雨水出罐區時應設置切換設施,必要時可將罐區初期雨水或事故排水切換到生產污水系統或初期雨水系統進行收集、儲存、轉運。
5.2.4罐區或多個罐區區域應設置生產污水儲存池,原油等需要收集浮盤初期雨水的罐區還應設置初期雨水儲存池,生產污水儲存池和初期雨水儲存池宜分別設置,提升後去污水處理場;對於罐區受到條件限制時,生產污水與初期雨水可合並設置生產污水儲存池,生產污水與初期雨水一並提升後去污水處理場;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罐區生產污水、初期雨水可通過生產污水管道系統收集重力輸送到污水處理場,但應符合GB/T50934的防滲要求。」
法律依據:《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准》(GB/T31962) 四、技術內容
4.1 一般規定
4.1.1 嚴禁排入腐蝕城市下水道設施的污水。
4.1.2 嚴禁向城市下水道傾倒垃圾,積雪,糞便,工業廢渣和排入易於凝集,造成下水道堵塞的物質。
4.1.3 嚴禁向城市下水道排放劇毒物質、易燃、易爆物質和有害氣體。
4.1.4 醫療衛生,生物製品,科學研究,肉類加工等含有病原體的污水必須經過嚴格消毒處理,除遵守本標准外,還必須按有關專業標准執行。
4.1.5 放射性污水向城市下水道排放,除遵守本標准外;還必須按GB 8703執行。
4.1.6 水質超過本標準的污水,按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預處理;不得用稀釋法降低其濃度,排入城市下水道。
4.2 水質標准
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水水質,其最高允許濃度必須符合表1的規定。
Ⅹ 建築污水再生回用及雨水利用
建築污水再生回用及雨水利用
了解全球及我國水資源危機以及水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問題,執行國家關於節水的標准、規范,開展提高用水效率與節流、分質供水;污水是重要的中水水源,將污水作為非傳統水源進行處理並回用是一種經濟、安全、合理的降低水耗的途徑,亦為社會公眾所接受。而雨水收集和處理作為生活雜用水或景觀用水要比回用生活污水更經濟、安全、可靠,部分省市已在國家節水方針指導下,展開雨水利用、污水再生回用工作。
了解全球及我國水資源危機以及水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問題,執行國家關於節水的標准、規范,開展提高用水效率與節流、分質供水;建築污水是重要的中水水源,將建築污水作為非傳統水源進行處理並回用是一種經濟、安全、合理的降低水耗的有效途徑。
社會產業的不斷發展帶動用水量不斷地增加,對現有水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開始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雖然我國幅員遼闊水資源比較豐富,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可利用的水資源就很少了,尤其是內陸不發達城市,節約用水迫在眉睫,光憑節約用水是遠遠不夠,關鍵在於怎麼樣把不可回收利用的廢水變成可回收利用的水。
建築污水是重要的中水水源,將建築污作為非傳統水源進行處理並回用是一種經濟、安全、合理的降低水耗的途徑,亦為社會公眾所接受。而雨水收集和處理作為生活雜用水或景觀用水要比回用生活污水更健康。
根據建築物性質不同建築可分為住宅、公共建築和工業建築,建築用水由室內用水和室外用水組成。按建築用水的用途又可分為生活用水、生產用水、消防用水、其他用水(景觀環境用水、綠化和澆灑道路用水、工藝設備用水、車輛沖洗和循環補充用水、不可預見用水等)。
工業建築的生產用水水量比較大,有時用完的廢水就直接排掉了,造成很大的浪費,其實很多生產用水都是無污染的,可以用來沖洗車間地面、洗車、澆灑綠地等,都可以作為非生活飲用水使用。有的生產廢水是高溫的,經降溫池降溫後可作為工人淋浴用水或者採暖的鍋爐使用。再生廢水還可作為工業循環水使用,用於冷卻生產設備。
很多國家在住宅區設置了一種家庭廢水回收利用裝置,它包括廢水水源、蓄水箱、坐便器水箱,蓄水箱內傾斜設置過濾網,下端設有排污閥,蓄水箱上端設有開啟式箱蓋,其特點是:在蓄水箱和坐便器水箱之間連接空心浮動塞式提水器。本實用新型不使用任何動力設施,無噪音、無污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用改變室內結構,成本低。這種裝置有效的利用了平時大家浪費的多餘的污水,為環保做出了一份貢獻。
在建築中建立水循環的概念。此時建議優先採用雨水,主要理由是:①經過就地收集處理後的雨水,特別是降雨歷時內中後期雨水水質相對建築中水較佳;②雨水就地收集處理,相對建築中水經濟性更優。但是,因降雨的時間不確定性,日常雨水水量利用是難點。
雨水的獲得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的,同時由於水質條件較好,因此被認為是最有利用價值的水資源。雨水利用是一種綜合考慮雨水徑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統、雨水截污與滲透系統、生態小區雨水利用系統等,將雨水用作噴灑路面、灌溉綠地、蓄水沖廁等城市雜用水的技術手段。由於對居住小區內的雨水進行了合理的規劃和充分利用,使得居住區內土壤中的含水率增大。雨水涵養地表水和地下水,調節小區氣候,降低了雨水管系容量負荷,即減少雨水管道系統的投資和運行費用,總而言之,雨水利用的益處是很多的。
建築雨水利用就是將水循環中的天空雨水以天然地形或人工方法收集、截流、儲存、處理回用,供建築及小區日常用水。雨水收集利用技術與住宅建設的結合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由於水資源日益枯竭而望天興嘆的生活。而隨著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主編、北京泰寧科創科技有限公司參編的《建築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國家標準的頒布實施,這一技術將會在全國得到快速普及,中國水資源日益枯竭、城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狀有望得到緩解。這些小區一般佔地面積大,綠化比例高,有噴泉水池等水景觀,並有完整的雨污分流系統,進行了一些雨水利用工程的改造。在較大面積的綠地及廣場等地下可以設置地下式蓄水池或蓄水滲透池,還可以利用人工水池、人工湖等雨季來臨,可以將雨水存入蓄水池中,經過簡單的處理如:沉澱、過濾、消毒等即可用作澆灑綠地、沖洗路面、沖廁所及洗車等耗水量大而又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用水項目。在一些工業區,將雨水進一步處理,作為冷卻循環用水節省小區或廠區內雨水管道的投資,在夏季即雨季用水高峰期緩解城市的供水壓力,在長時間無降雨的情況下,可以由市政給水管網供給,這些方面的工作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建築雨水利用的措施。
雨水利用分直接利用與間接利用,前者是將雨水收集後直接回用用於綠化、沖洗道路和停車場與汽車、景觀用水及建築工地用水,由於我國大多數地區降雨量全年分布不均,故直接利用往往不能作 為唯一水源滿足要求,一般需與其它水源一起互為備用;後者是將雨水簡單處理後下滲或回灌地下,補充地下水,改善生態環境,減輕城區水澇危害和水體污染等。在降雨量少而且不均勻的一些地區,如果雨水直接利用的經濟效益不高,可以考慮選擇雨水間接利用方案。雨水處理工藝簡單:雨水水質較之中水要好的多,處理工藝簡單,其雜質主要是由降水中的基本物質和流經匯水面而攜帶的外加雜質組成。加強水系綜合整治和水網建設,因地制宜地攔蓄、利用雨洪水。
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比較:雨水利用與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均可起到減少自來水用水量,降低城市引水、凈水的邊際費用的作用和環境保護的效果。而雨水利用還能更有效地減少向排水系統的排放量,節省了城市排水設施的運行費用;在城市暴雨時,能起到防洪減災的積極作用。制定相應的雨水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規。根據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忽視雨水回收設計與應用的實際問題,因此,城市污水資源化再利用是十分必要的,是消除缺水危機和解決環境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