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是怎樣算的
一、負荷定義:
1、負荷:一般說負荷有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兩種,分別指一定時間(天)內一定量污泥(kg)去除COD的量(kg),和一定時間(天)內一定反應體積(立方米)去除COD的量(kg)。
2、沖擊負荷:在污水處理運行當中,污泥量一般都會保持在一定水平,反應器(曝氣池、厭氧反應器等)容積當然也不會發生變化。但是如果進水水質發生很大變化(COD飆升或大幅下降),就會使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發生很大變化,對污泥微生物帶來影響,就是所謂的沖擊負荷。
3、在一些處理工藝中(特別是一些迴流量特別大或者完全混合類型的),由於一些水力或其他方面的設計,使工藝對沖擊負荷的耐受能力比較強。即使有負荷升高的現象,也不至於馬上崩潰,並可以比較快恢復。即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二、關於污水系統負荷的理解計算
1、運行負荷率=每日實際進水量/每日設計處理量。一般要求運行負荷率不低於60%,2010年,雖然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平均運行負荷率已接近80%,有的甚至超過100%,但國家規定運行負荷率不能超過設計處理量的120%。
2、BOD負荷=(進水BOD×進水量)/(V池容×MLSS)這是MLSS負荷BOD負荷=(進水BOD×進水量)/(V池容×MLVSS)這是MLVSS負荷。
3、污泥體積:濃度為1%的污泥其體積可以認為和水一樣1噸/立方米濃度為5%的污泥其體積可以認為和水一樣1噸/立方米濃度為1%的污泥是指每噸污泥中有10公斤固體物質濃度為5%的污泥是指每噸污泥中有50公斤固體物質所以污泥含水率為99%,降低至95%也就是5噸污泥變成一噸污泥. 就是說污泥的體積會減少5倍。
含水率為99%的活性污泥,濃縮至含水率97% 其體積將縮小多少?
干物質守恆,密度近似為1V99×ρ×(1-99%)=V97×ρ×(1-97%)V97/V99=1/3所以體積從3縮到1,大概縮了66%
4、沉澱池、出水堰負荷:沉澱池的表面負荷和出水堰負荷屬於水力負荷,與生物處理沒多大關系了。都屬於設計上的一些參數。沉澱池的表面負荷:當一個顆粒在理論停留時間內通過一段恰好等於池深的距離時而沉澱,其沉降速度稱作溢流率或表面負荷率。量綱為單位時間每平方米若干立方米,即單位時間若干米。沉澱池的效率通常以表面負荷率為基礎,以每平方米水面面積每天流過水量的立方米數表示。就是水量除以沉澱池面積出水堰負荷:即一定長度的堰出水流量,即流量除以堰長。
5、有機負荷率是進水有機物量與反應器中污泥量的比值。
6、污泥齡是指在反應系統內,微生物從其生成到排出系統的平均停留時間,也就是反應系統內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的時間。在穩定條件下,就是曝氣池中工作著的活性污泥總量與每日排放的剩餘污泥數量的比通常污泥齡長,菌種多樣性就多,有機負荷率相對可提高。但也不是絕對的。
從動力學的角度講,保持池內生物量濃度MLVSS、進水流量、不變的前提下(請注意這個前提條件),負荷升高(提高進水COD濃度)會導致出水COD濃度的提高,污泥生長變快,為保持MLVSS,排泥更快,即泥齡變小。反之亦然。但是這個動力學反應有一個范圍的。
依據的反應如下:u=1/SRT=umax*Se/(Se+Ks)------MonodNs=Q*So/(V*X)-----有機負荷 對於實際工程中進水負荷增加及應對措施以及樓上engineerxia所言「有機負荷率相對可提高。但也不是絕對的。」可以這樣分析:對於一個已有的系統而言,調節停留時間、改變構築物大都是行不通的,能夠改變的就是污泥濃度、排泥量控制。為了保證出水水質(Se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微生物生長和吸收污染物的速度是不變的),勢必需要提高MLVSS來實現增加負荷的吸收,實際的操作是減少排泥量,然後MLVSS提高,出水達標後,逐步增加排泥量,最終的平衡是MLVSS比負荷增加前要大,絕對排泥量也增大的。最後穩定的條件下,Ns並沒有變化,SRT也沒變化,只是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點!
7、表面負荷單位時間內通過沉澱池單位表面積的流量,稱為表面負荷或溢流率,常用q表示,q=Q/A(即流量與表面積的比值)
8、污泥負荷 曝氣池內每公斤活性污泥單位時間負擔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數。其計量單位 通常以kg/(kg·d)表示。
污泥負荷(Ns)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負荷在微生物代謝方面的含義就是F/M比值,單位kgCOD(BOD)/(kg污泥.d)
在污泥增長的不同階段,污泥負荷各不相同,凈化效果也不一樣,因此污泥負荷是活性污泥法設計和運行的主要參數之一。一般來說,污泥負荷在0.3~0.5kg/(kg.d)范圍內時,BOD5去除率可達90%以上,SVI為80-150,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澱性能都較好。
污泥負荷的計算方法: Ns=F/M=QS/(VX) 式中 Ns ——污泥負荷,kgCOD(BOD)/(kg污泥.d); Q ——每天進水量,m3/d; S ——COD(BOD)濃度,mg/L; V ——曝氣池有效容積,m3; X ——污泥濃度,mg/L。
9、滿負荷污水的處理負荷一般是指污水處理系統對於進入的污水能夠穩定達標的前提下,所處理的污水量,或污染物的總量。譬如某污水廠設計2000m3/d,進水COD1000mg/L,而實際上來水是1000m3,來水COD2000多,如果處理出水穩定達標,也可以說該系統已達到了滿負荷。當然這個滿負荷是相對的,設計人員設計說明上會提一下污水處理單元中微生物的有機負荷是多少,池內微生物的濃度是多少,如果你在運行中,通過管理,提高了池內的生物量,提高了它的處理能力,也完全可以超負荷運轉。一般的設計指標都是運行比較穩定的參數,再高或者低一些,也未嘗不可。在負荷的提高過程中,逐漸提高生物量,以及單元去除能力,逐漸增加處理污水量,這個過程就是調試的過程。這個調試的指標是出水水質合格,出水穩定,就可以慢慢增加污水負荷,直到滿負荷運轉。
㈡ 污水處理什麼叫低復荷
負荷這個概念有很多,污泥負荷、體譽舉肢積負荷、BOD5去除負荷等等,可參見相關論文。
低負荷 就是該數值低的意思,拿污泥負荷來說N=F/M 即食微比,F就是污染物的多少,M就是微生物量,慶世此處低負荷的意思就表示,污染物少,生物量多,一般來說,適當的低負荷可使出水水質較好,同時剩餘污泥量減少。
也可從單答豎位上面去理解,污泥負荷的單位是kgBOD5/kgMLVSS
㈢ 「工況」是什麼意思
工況,是指設備在和其動作有直接關系的條件下的工作狀態。發動機在燃料消耗率最低時的運行狀態稱「經濟工況」;在負荷超過額定值時的運行狀態稱「超載工況」皮攔。
內燃機在某一時刻的運行狀況簡稱工況,以該時刻內燃機輸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軸轉速表示。曲軸轉速即為內燃機轉速。
㈣ 如何計算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率
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率一般可以分兩個層次理解,一是指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負荷(如設計處理能力為2萬噸每天的污水處理廠,實際進水為1萬噸每天,那麼它的處理率為50%),二是指污水中各污染因子的去除率。第一層次的問題比較簡單,下面就第二層次問題表述如下:
污水處理廠污水中污染因子的去除率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的因素較多,我們平時看到的處理率大多都是在正常工況下常年平均處理率。
具體到你的問題:
1、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率計算分兩種情況:其一是污水處理廠設計時設定的處理率;其二是污水處理廠運行後實測的處理率。
2、污水處理廠設計時設定的處理率是依據選定的進、出水水質標准而設定的,如COD 值進水設計值為500毫克升,出水要達到100毫克升,那麼污水處理效率便要求高於80%。
3、污水處理廠運行後實測的處理率一般為范圍值,具有一定波動性,管理水平較高的處理廠波動可能較小。實測處理率是利用國家認可的(或國際通用的)水質監測方法測得的污水指標值,計算得到的處理率,如用重鉻酸鉀法測得污水處理廠進水COD值為475毫克升,出水COD值為50毫克升,那麼該污水廠COD值去除率為為89.47%。當然這個處理率會因為進水水質變動、工藝參數控制、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存在變化,也可能與第2點表述的原始設定處理率值有所偏差,這些都屬正常現象。
4、以上幾點都是針對整個污水處理廠進行的表述,具體到各個處理工藝段處理率的設計計算原理基本一致,具體計算過程依據不同的污染因子可能涉及到沉澱理論、生物處理理論等,具體請參考工具書,在此不再贅述。
最後,建議剛進入水處理行業的朋友抽空看看《排水工程》孫慧修主編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里邊的講述內容詳實,條理清晰,對新人應該會有所幫助。
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QQ 群11934950共同提高。
㈤ 工況是什麼意思
工況是指生產裝置和設施生產運行的狀態。即監測時企業的生產狀況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百分數。
原環保部: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技術要求(試行)中有規定
1、根據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的規定:
( 1)工業生產型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保證的驗收監測工況條件為:試生產階段工況穩定、生產負荷達75%以上(國家、地方排放標准對生產負荷有規定的按標准執行)、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
( 2)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分期委託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環境監測站對已完工的工程和設備進行驗收監測。
對無法短期調整工況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75%以上負荷的建設項目中,可以調整工況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75%以上負荷的部分,驗收監測應在滿足75%或75%以上負荷或國家及地方標准中所要求的生產負荷的條件下進行。
(3)對無法短期調整工況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75%或75%以上負荷的建設項目中,投入運行後確實無法短期調整工況滿足設計生產能力的75%或75%以上的部分。
驗收監測應在主體工程運行穩定、應運行的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的條件下進行,對運行的環境保護設施和尚無污染負荷部分的環保設施,驗收監測採取註明實際監測工況與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5)廢水處理工況負荷指什麼擴展閱讀
生產負荷達到設計負荷的75%以上是指生產工況,而不是環保設施的工況,除非該設施是獨立的污染治理設施排放源,比如污水處理廠。
對於鍋爐和爐窯來說常以負荷表示,比如裝機容量300MW的電廠鍋爐,但其出力達240MW時,其鍋爐負荷為80.0% 。生產工況通常採取核查主要生產設備數量(運行數)、原/輔材料用量、單周期產品產量來確定。
㈥ 工況和標況是什麼意思
標況:是物理學與化學的理想狀態之一。高中課本以273開爾文和1大氣壓(約為101.325kPa)下為標准仿伍狀況;工況沖瞎:指設備在和其動作有直接關系的條件下的工作狀態。發動機在燃料消耗率最低時的運行狀態稱「經濟工況」;在負荷超過額定值時的運行狀態稱「超載工況」。
兩者的條件不同:
1、標況(即標准狀況)的條件:溫度為0℃(273.15k)和壓強為101.325千帕(1標准大氣壓,760毫米汞柱)。
2、工況的條件:標准工況的條件為△T=64.5℃,是指供暖系統中供水溫度為95℃、回水溫度70℃、室內溫度18℃。二次工況的條件為△T=52.5℃,是指供暖系統中供水溫度為85℃、回水溫度60℃、室內溫度18℃散大空。
㈦ 廢水處理中根據負荷怎麼計算池子的大小
負荷:一般說負荷有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兩種,分別指一定時間(天)內一定量污泥專(kg)去除COD的量(屬kg),和一定時間(天)內一定反應體積(立方米)去除COD的量(kg)。 這個要測進出水的cod的量得到去除量。
已知設計流量和停留時間,就算出池子的體積。一般情況,首先確定設計規模,設計流量和停留時間是已知的。
㈧ 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是怎樣算的
計算:水力負荷 = (體積/時間)/面積 = 流量/面積,體積/時間 = 流量
單位時間內,內通過單位面積容的水體叫水力負荷。單位是立方米(廢水)/立方米(濾料)·日或立方米(廢水)/平方米(水池)·日。是沉澱池、生物濾池等設計和運行的重要參數。
例如,每小時,通過每平方米地表面,排出去(滲透下去的)水量。
或每天,通過每平方米地表面,排出去(滲透下去的)水量(立方米)。
(8)廢水處理工況負荷指什麼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意義:將污水進行處理之後,可以對其進行循環使用,為我國的生產減少水資源的消耗。水處理技術利用相關的技術手段對污水進行凈化,使其可以繼續使用,所以污水處理極為重要。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
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
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
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
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
㈨ 水污染負荷是什麼意思
呵呵,通俗的講就是水體對污染物的承受量,就是說還能接受多少污染物的意思。具體量根據水體功能區劃分、流量和水體現狀而定
㈩ 污水處理中表面負荷是由經驗值選取的嗎
表面負荷指向幾類,我就常用的沉降物化池和生化池做解說吧.
沉降物化的表面負荷的選擇有兩種,一種是在燒杯實驗時,通過對沉降流速的觀測記錄,再乘以經驗系數,確定表面負荷.第二種是純粹的經驗數值,通過設計者在接觸不同廢水的沉降泥水分離過程中,觀測到不同廢水在不同面積的沉澱池中,上升流速變化對處理效果的影響再乘以安全系數,作為同類廢水的表面負荷選值棗敏譽.
生化池的表面負荷有三種:一種是濃度已知時測定BOD/COD比值,或者碳氮磷比值,或者在已知廢水成分時查找物質可凳段生化降解表,確定廢水的可生化性質與程度,再選定表面負荷.第二種是根據經驗或設計規范,按照不同的水種及對應的處理工藝段進行表面負荷的選值.第三種是直接進行生化降解實驗,即在已培菌的實驗容器中,倒入樣品水,曝氣一段時間或僅攪拌後密封一段時間測處理效果,再確定表面負荷.
我謙語水處理設備經營部可根據您的水量和處理標准以及對水處理拿首設備的要求及場地規劃等實際情況,可為您提供全面水處理技術服務並為您量身定製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