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內污水處理池征房產稅嗎
不征。
2. 高層樓房的設備層在幾層
冷眼首先拋結論:設備層是沒有固定位置的,一般設計師根據建築需求進行設置,最常見出現樓層是頂樓、地下室、中間樓層這三個地方,購房者可以通過詢問售樓人員得到准確答案,也可以實地探訪。
設備層在各個物業類型中的位置是不一樣的,一般多層、小高層設備層位置不會影響住戶,高層、超高層會造成一定影響。
多層、小高層的住戶一般無需擔心,因為樓層不高設備層一般設置在地下室或者頂樓,基本上對住戶影響較少。高層設備層雖然一般也設計在頂樓或者地下室,但根據樓棟需求有可能在中間樓層設置一個設備層。超高層不但會在中間設置設備層,並且一定會中間設置一個設備轉換層,對住戶影響較大。
高層的設備層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樓層位置設計師根據樓棟需求實際情況來決定。
高層的設備層沒有固定的位置,設計師會綜合考慮整棟樓的使用功能、平米布置、電梯分布、公共空間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從而設置一個樓層,不存在哪個樓層一定是設備層的。
高層設備層如何設攔乎置在中間層,一般分布10-20層之間。 一般情況下,高層的設備層一般設置在屋頂、頂層、地下室三個位置,當樓層較高的時候會考慮在中間樓層設置一個設備層,一般分布在10層-20層之間,具體的位置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購房者如何想確定設備層的具體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詢問售樓人員進行確認,因為無法通過宣傳資料或者外立面情況確定設備層。如果房子已經建成,購房者可以通過層高來確定,一般設備層的層高是低於常規樓層的,通過實地調查,那層樓低於其他樓層一定就是設備層。
高層樓房的設備層一般在樓房的哪幾層,這還真是一個說法,不是專業人士對這些還真說不清。
高層樓房,如果從樓房的功能用途以及各類專業設施來分類的話機房的布置,大概有以下幾種類型;
高層樓房機房最核心以最關鍵的機房首先是配電室,是三層地下室的話,配電室一般布置在負二層、是兩層地下室的話配電室一般布置在負一層,但如如如何也絕對不允許設置在負三層,以防發生特大暴雨、雨水倒灌浸淹配電室。樓層配電間也就是專業電工通常所說的電井,應布置在樓房的每一層配電間。
生活水箱間與泵房應布置在地下室的最下一層,消防水池與消防泵站一般都布置在配電室的最下一層,污水泵站與污水水池以及污水處理機房也應布置在地下皇最底一層。
空肢衡友調機房空調機房控制電源配電屏以及空調機房泵站必須布置在地下室歷槐的負一層,如果是帶新風機組的商業樓與寫字樓,那麼新風機組機房布置在商業層的每一層。中央空調冷卻塔應該布置在樓頂,或者是裙樓的樓頂。
中控機房應該布置在樓層的第一層,電梯機房應該布置在樓頂,高位消防水箱也應該布置在樓頂,如果是超高層建築應該在樓的中部設有消防與生活用水中繼提升泵站。
這是很多人在買房中很少關注的一個點,那就是設備層。其實,不同年代的設備層,所處的位置不盡不同。不過這里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設備層。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設備層只要高層住宅才會有。因為這里分布著暖氣、自來水等管道和設施。
官方一點的說法是,設備層指高層建築中的某一處樓層,其有效面積全部用來作為空調、給水排水以及電氣和電梯機房等設備用於布置的地方。也就是說洋房一般情況下是沒有設備層的。
再來看設備層的分布情況。有四種,第一種出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式高層建築中,這種樓房往往單獨將其中一層作為設備層,比如十八樓的建築,設備層就有可能在十層上下。第二種情況也是在老式高層建築中經常出現的。不過這個時候已經不再單獨拿獨立的一層作為設備層了,而是將設備直接接到住宅層內。這個時候,設備層所處的住宅層,其層高就有可能加高。比如該住戶在正常情況下為兩點九米的凈層高,但因為加了設備層後,就變成了三米一二的樣子。第三種情況是,將設備層設置在樓頂的水箱間。第四種情況是,將設備層設置在地下室。其實第三種和第四種情況,目前依然多見。不過隨著住宅的規范化發展,現在的設備層的大多數設備都要安裝在公共空間的設備的管井內,因此業主就可以得到干凈純凈的私密空間了。
以上就是有關設備層的回答啦,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啦。
在購房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擔心設備層是不是在自己的樓上,畢竟設備運轉的時候還是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許多的煩惱。那麼對於現在最常見的高層建築來收設備層一般都在哪一層呢?
目前我國的建築分為多層、小高層、高層和超高層。在這幾類建築當中只有超高層會牽扯到一個設備轉換層的概念。因為高層建築的高度很高,需要有設備過渡一定高度以上的樓層運轉。因此多層、小高層和高層都是沒有設備轉換層的。
高層的設備層一般來說會在地下室、一層和屋面。除這基層之外一般都不會有設備在其他樓層的情況。地下室是高層建築設備最密集的地方,各類強電、弱點、生活水、消防水、污水處理等設備間都會在地下室。當然也有一些建築會將生活水箱間和消防水箱間設計在樓頂層。一層一般來收都會是一些小的機房、消控室之類的公共部分。
其實也有一些高層建築會有設備轉換層。這類設備轉換層往往是在兩個功能區之間的樓層轉換,一般都是在夾層實現的。比如說1-4樓為辦公商業,5樓以上是住宅。並且辦公商業的體量較大是一圈裙樓建築。那麼就有可能在4-5層的中間設計一個設備轉換層。滿足商業辦公部分的需要。
一般來說,設備的安置都不會影響到業主的正常生活,尤其是頂樓的住戶也很少會受到樓頂機房的影響,畢竟這些設備並不常啟。不過購房者需要注意的應該是帶有底商或者底部辦公的住宅裙樓頂部會有一些排風機,這些排風機的啟動會有較大的噪音,這是購房者選房的時候應該避開的一點。
一、住宅建築或者公共建築屋頂的設備間
比如有機房電梯的電梯設備間,消防水箱間(一般放在一個項目里最高的樓頂上),新的防排煙規范規定的排煙排風機的機房等等,均在屋頂布置。這一類是大家常見的,也是比較多的設備空間。這一類空間算作地上建築面積,會公攤在大家所買的商品房面積里!
二、地下建築附屬的設備間
一般設置在地下車庫或者地下最底的設備房,消防水泵房、生活給水泵房、熱力交換站、變配電站等,都是為小區正常運作服務的。
三、超高層建築中的避難層兼作設備層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中規定
5.5.23 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公共建築,應設置避難層(間)。避難層(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第一個避難層(間)的樓地面至滅火救援場地地面的高度不應大於50m,兩個避難層(間)之間的高度不宜大於50m。
4 避難層可兼作設備層。設備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應集中布置,設備管道區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3.00h的防火隔牆與避難區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0h的防火隔牆與避難區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向避難區;確需直接開向避難區時,與避難層區出入口的距離不應小於5m,且應採用甲級防火門。
四、專用設備房中,供電纜或者管道穿越以及檢修方便的設備夾層
這一種大家不常見,常存在於專業供配電室、特種設備下方,便於管線的穿插和檢修方便而設定的比較矮小的設備夾層。
我是設計院車工,從事建築設計,從建築師角度為您解疑答惑!歡迎關注。關注作者不迷路。 最後,碼字不易,多多支持。
你說的設備層應該指的的是避難層。
建築高度大於100米的公共建築,才用設置避難層。
避難的設置
:規范要求是第一個避難層的樓地面至滅火救援場地面的高度不大於50米,兩個避難層之間的高度不宜大於50米,大概就是沒50米一個避難層。
所以具體在幾層就要看整棟建築的層高了。
避難層可兼做設備層。
設備層,是指高層建築的某一樓層,其有效面積全部或大部分用來作為空調、給水排水、電氣、電梯機房等設備的布置。
建築高度在30m以下的建築,設備層通常設在地下室或頂層、屋頂。
建築物層數較多時,設備層通常設在建築物中間的某一層。
由於建築設備在運行中會產生聲音、震動等,如果隔音、減振措施不好,靠近設備層的房間容易受到雜訊、振動的影響。
所以買房時盡量不要買這附近的樓層,噪音污染大,而且對人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影響。
在頂層吧?我家總高33層,我親眼看到設備在頂樓
總體設備層都在地下層。電梯的頂層有電梯設施。一是供電供水供氣都是地下管道,在地下層接入公網方便,美觀,造價低,二是選擇最便宜的樓層放設備,貴的樓層賣出去,三是有利於封閉管理防止危險,四是防止對周邊用戶產生噪音和輻射等干擾,五是維護搶修和改造方便。
1
3. 居民污水處理池與居住房相隔多少距離為標准
您好,
300米
國家標准《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要求:城市污水處版理廠應與居住權區、公共建築保持一定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行業慣例將這一衛生安全防護距離確定為300
米,即約420 畝的土地是直接影響范圍,無法再利用。如果是地上式,除了污水處理廠本身佔地,也將影響周邊土地的利用。300
米范圍以外的附近周邊土地,至少會由於心理作用,而降低對使用者的吸引力,從而或多或少貶值,即不能實現其最高市場價值。如果是地下式污水處理廠,上部進行綠化造景處理後,不僅能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能夠提高觀賞價值,甚至可以設計為公園和運動場。國外的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甚至位於高檔住宅區,上部綠化後為周邊環境增色不少。污水處理廠設計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全封閉並達到零排放水平,可以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使周邊土地不會貶值,也不會影響周邊區域的未來發展。
4. 住房建在電鍍廠原址有害嗎想買一處的商品房,但是聽說那個地方在四五年以前,也就是商品放修建前是一
1.電鍍廠主要是重金屬污染和廢氣污染。過了四五年廢氣肯定沒了,你擔心的主要是重金屬污染。
2.一般大型電鍍廠都會陵孝汪有污水處理池,此步會去除大部分的重金屬,還有一小部分尺仔會隨廢水流走。
3.所以如果原來的電鍍廠如果有污水處理,那麼就不會污染土地。如果沒有進行污水處理,而是將電鍍污水直接排出滲入泥土裡慎罩面,那污染就會很大,即使建房子時有掩埋,也可能會通過地下水等間接污染人類。
5. 農村污水處理池離住宅多少米
慣例是300米,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污水處理廠環評文件中會提出安全防護距離的。
法律依據:《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4.4.4 污水處理廠應設置衛生防護用地,新建污水處理廠衛生防護距離,在沒有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前,根據污水處理廠的規模,可按表4.4.4控制。衛生防護距離內宜種植高大喬木,不得安排住宅、學校、醫院等敏感性用途的建設用地。
6. 庫房建在污水處理池上面可以嗎
答:
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為了騰出空地節約佔地,就是個創新的方法。
注意問題:
1、請專業人員計算一下承重安全。
2、設計庫房應預留一下清理污水處理的合適位置。
7. 居民污水處理池與房屋相隔多少距離為標准
最少150米。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4.4.4 污水處理廠應設置衛生防護用地,新建污水處理廠衛生防護距離,在沒有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前,根據污水處理廠的規模,可按表4.4.4控制。衛生防護距離內宜種植高大喬木,不得安排住宅、學校、醫院等敏感性用途的建設用地。
(7)商品房子污水處理池擴展閱讀:
1、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生活污水→化糞池→厭氧池→人工濕地(種植根系發達、喜濕、吸收能力強的美人蕉、水蔥、菖蒲等植物)經「過濾」後排放的改卜毀方法進行處理,主要適用於農村分散生活污水處理,建成後運行費用基本為零,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
2、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將城市生活污水輸送到城市周圍的農村,利用農村廣闊的土地來凈化城市生活污水。將是一勞永逸與一舉多得的好方法。以日供應生活用自來水100W立方弊鉛的大中型城市為例:普通的污水處理設施造價1000元/立方。
建設成本10億,年運營成本100W立方/天×365×0.5元/立方=1.8億。採用土壤凈化法建設成本1000元/立方,年運營成本100W立方/天×365×0.1元/立方=0.4億.同時年節約農用水資源3.6億立方,節約化肥約1萬噸/年,減少農葯核備用量5噸/年,綜合效益可觀。
3、生活污水處理新技術:分散式處理
生活污水分散式生物集成處理系統是針對生活污水的一種新型、經濟環保的處理系統。該系統具備設備投資少、運行成本低、安裝簡便等優勢,利用生物強化技術對污染物進行高效降解,可實現對生活污水就地、就近處理,並達到水資源循環再生利用的目的。
該系統作為傳統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的有效補充,逐步在城鎮居住社區、賓館酒店、旅遊景區、新農村社區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具有設備佔地面積小、無須鋪設管網、設備集成度高等特點,因此基礎設施費用及土建費用在整體投資中佔比較小,僅30%左右,而約有70%的投資主要用於對污水處理設備的采購和安裝。
8. 某自來水廠的絮凝沉澱池、清水池等的水池,屬於房屋建築工程還是市政工程,這個標准怎麼界定
市政工程,,因為污水處理池屬於城市(為城市公共設施)供水系統的組成部分。
醫院的污水處理工程只是醫院的排水設施,不是城市公共設施,所以屬於房屋建築工程
9. 房屋東邊山牆處有污水處理池影響風水嗎
東為五鬼污水池則是水正好一個水火不容,容易發口角脾氣暴躁。
10. 買新房子在客廳看見污水處理水池要不要得
估計要不得,這是有一定的問題的,所以朋友你還是要把這個程序搞清楚,而且了解這方面的處理方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