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坑降水的方法有哪些
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輕型井點降水、噴射井點降水、電滲井點降水、深井井點降水等等。各種降水方法有其特點和適用情況,比較如下:
1,輕型井點降水,輕型井點降水是國內應用很廣的降水方法,它比其他井點系統施工簡單、安全、經濟,特別適用於基坑面積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場合。
2,噴射井點降水,噴射井點系統能在井點底部產生250mm水銀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m范圍。它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與輕型井點一樣,一般為0.1-50m/d。但其抽水系統和噴射井管很復雜,運行故障率較高,且能量損耗很大,所需費用比其他井點法要高。
3,電滲井點降水,電滲井點適用於滲透系數很小的細顆粒土,如粘土、亞粘土、淤泥和淤泥質粘土等。這些土的滲透系數小於0.1m/d,用一般井點很難達到降水目的。 在電滲井點降水過程中,應對電壓、電流密度和耗電量等進行量測和必要的調整,並做好記錄,因此比較繁瑣。
4,管井井點降水,管井井點適用於滲透系數大的砂礫層,地下水豐富的地層,以及輕型井點不易解決的場合。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達到50-100m3/h,土的滲透系數在20-200m/d范圍內,降低地下水位深度約3-5m。這種方法一般用於潛水層降水。
5,深井井點降水,深井井點是基坑支護中應用較多的降水方法,它的優點是排水量大、降水深度大、降水范圍大等。
由於基坑周圍的水位降落曲線隨降水要求、降水方法和具體方案的不同而差別較大,因此不要提出過高的降水深度,在滿足基本降水要求的前提下,對各種降水方法應分析和比較,篩選最佳的降水方案。
在降水井點與重要建築物之間設置回灌井、回灌溝,降水的同時降水回灌其中,使靠近基坑的建築物一側地下水位降落大大減小,從而控制地面沉降。 減緩降水速度,使建築物沉降均。在鄰近建築物一側將井點間距加大以及調小抽水設備的閥門等,減小出水量以達到降水速度減緩的目的。
基坑降水--網路
Ⅱ 有哪些基坑降水的方法
1、明溝加集水井降水
明溝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種人工排降法。它具有施工方便,用具簡單,費用低廉的特點,在施工現場應用的最為普遍。在高水位地區基坑邊坡支護工程中,這種方法往往作為阻擋法或其他降水方法的輔助排降水措施,它主要排除地下潛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
2、輕型井點降水
輕型井點降水(一級輕型井點)是國內應用很廣的降水方法,它比其他井點系統施工簡單、安全、經濟,特別適用於基坑面積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場合。
3、噴射井點降水
噴射井點系統能在井點底部產生250mm水銀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m范圍。它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與輕型井點一樣,一般為0.1-50m/d。但其抽水系統和噴射井管很復雜,運行故障率較高,且能量損耗很大,所需費用比其他井點法要高。
4、深井井點降水
深井井點是基坑支護中應用較多的降水方法,它的優點是排水量大、降水深度大、降水范圍大等。
5、管井井點降水
管井井點適用於滲透系數大的砂礫層,地下水豐富的地層,以及輕型井點不易解決的場合。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達到50-100m3/h,土的滲透系數在20-200m/d范圍內,降低地下水位深度約3-5m。這種方法一般用於潛水層降水。
Ⅲ 基坑降水有哪些方法怎樣選取最好的方法
基坑降水有管井降水、輕型井點降水、真空降水、明溝集水坑排水等技術措施,具體參見《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沒有最好,只有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才是降水目的。在選用降水技措時,應統籌考慮地下水位、水文地質情況、土壤透滲水情況、地下水蘊藏條件、補給匯水情況、基坑降水對周圍建構築物的影響、排放下游、排水設施對後續施工的影響等。該項施工,其施工方案需進行專家論證。需要指出的是,結合目前我國淡水資源緊缺,地下水過度開采、已造成大范圍的降水漏斗,地表沉降,在選用降水措施是需要審慎,結合實際情況可採用止水帷幕、冰凍法等施工。
Ⅳ 基坑降排水措施有哪些
根據工程的不同特點具體有以下幾種措施:
1、明溝排水:所謂明溝排水就是把流入溝槽內或基坑內地下水匯集到集水井內,然後用水泵抽走。當開挖基礎不深或水量不大的溝槽或基坑時,通常採用明溝排水的方法。從坑壁、坑底滲出的地下水,經排水溝匯集到排水井內,並由水泵排出坑外。
2、滲排水:所謂滲排水是將水層滲出的水,通過散水管集中至集水井內,而後採用水泵等機械排水。滲排水的集水管依據排水大小、價格等可選用有砂混凝土管或硬塑管。滲排水的散水管設計坡度一般不大於1%,間距為5~10m。
3、盲溝排水:盲溝一般設在建築物或構築物四周,由砂和卵石組成。盲溝與基坑開挖時就施工的排水明溝應盡量聯合。盲溝的間距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確定。
4、集水井降水:屬重力降水,一般沿坑底周圍開挖排水溝,另每隔一定距離設集水井,然後用水泵排出基坑。
5、井點降水法: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以及管井法和深井泵法。
(4)基坑降水回用方法擴展閱讀:
組織保證措施:
①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施工協調會,按施工進度計劃中制定的控制節點,檢查實施的情況;協調各工點施工隊伍、各工種、工序間的關系,及時制訂、調整下一個節點的實施要求,以達到預期的施工進度計劃目標,實行施工進度計劃動態管理。
②根據項目部施工總計劃及時調整施工進度安排,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將工期目標分解到各部門及負責人。
③實行獎懲制度,簽定質量、安全、工期責任狀,責任目標與個人經濟利益掛鉤,使工作人員以最大的工作熱情去實施進度計劃,保證進度計劃目標。
④成立勞務人員服務中心,輸送合格的施工用勞務人員。
技術保證措施:
①組織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質量檢查人員學習招標文件、規范規程,准確掌握整個工程對降水施工要求的標准與管理程序;
②詳細分析設計文件,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對圖紙中有疑問的地方,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解決;
③搞好各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材料試驗、施工工藝試驗等工作;
④合理安排施工,並通過對關鍵工序、特殊工序的控制,達到保證質量,加快進度的目的。
Ⅳ 基坑降水有哪些方法介紹
基坑降水方法,相關建築人士還是比較陌生的,基坑降水有哪些方法?常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有哪些呢?以下就是中達咨詢為建築人士整理相關基坑降水方法基本資料,具體內容如下:
中達咨詢小編整理相關內容,整理相關基坑降水的方法的內容,基本情況如下:
現階段常用的基坑降水的辦法有明溝排水、輕型井點降水、電滲井點降水、管井降水、輻射井點降水、自滲井點降水等辦法,建築網以明溝排水為例,具體內容如下:
明溝排水
明溝排水方法及適用條件 明溝排水是指在基坑內設置排水明溝或滲渠和集水井,然後用水泵將水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明溝排水(簡稱明排)一般適用於土層比較密實,坑壁較穩定,基坑較淺,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會產生流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選用明排降水時,應根據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基坑開挖方法及邊坡支護形式等綜合分析確定。
明溝排水 優點
採用明溝排水,具有施工方法簡單,抽水設備少,管理方便和成本費用低等優點。
明溝排水 缺點
由於地下水沿基坑坡面或坡腳或坑底湧出,易使基坑軟化,甚至泥濘,影響地基強度和施工;特別是當降水段內夾有粉、細砂層時,易產生地下水潛蝕、邊坡失穩以及地面沉降等危害;還會使基坑的土方開挖受到影響。由於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下的距離較小,容易發生水位回升而浸泡基坑,因此必須備有雙套電力供應和備用水泵,由專人嚴格管理。
中達咨詢總結,依據各項工程的施工特點,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建築工程施工作業。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