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處理中常見的工藝原理及其主要的特點和運行參數。(如AAO、SBR、AB等)
倒置 A AO 工藝具有以下特點[4]:①缺氧區位於工藝系統首端,優先滿足反硝化碳源需求,強化了處理系統的脫氮功能;②所有的迴流污泥全部經過完整的厭氧釋磷與好氧吸磷過程,具有「群體效應」,同時聚磷菌經過厭氧釋磷後直接進人生化效率較高的好氧環境,其在厭氧狀態下形成的吸磷動力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處理系統的除磷能力;③通過取消初沉池或縮短初沉池停留時間,不僅增加了系
統脫氮除磷所需的碳源,而且提高了處理系統內的污泥濃度,強化了好氧區內的同步反硝化作用,進一步緩解了處理系統內的碳源矛盾,提高了處理系統
的脫氮除磷效率;④將常規AZ/O工藝的混合液迴流系統與污泥迴流系統合二為一組成了唯一的污泥迴流系統,工藝流程簡捷,運行管理方便,佔地面積減少;⑤與常規AZ/O工藝相比,倒置AAO工藝的流程形式和規模要求與傳統法工藝更為接近,在老廠改造方面更具推廣優勢。
運行參數如下:進水流量為132 00一148 80m 3/d,BO D污泥負
荷為0.08一0. 15 kgBOD,/(kgMLSS·d),泥齡為17.0 d ,M LSS為3.8擴L,好氧段DO為1.0一2.0mg/L,污泥迴流比為100%
SBR工藝是通過時間上的交替來實現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整個運行過程,它在流程上只有一個基本單元,將調節池、曝氣池和二沉池的功能集於一池,進行水質水量調節、微生物降解有機物和固、液分離等。經典SBR反應器的運行過程為:進水→曝氣→沉澱→潷水→待機。
運行參數:充水時間,一般取1~4h。 反應時間,一般在2~8h,Nv=0.1~1.3kgBOD5/(m3·d)
氧化溝:氧化溝法由於具有較長的水力停留時間,較低的有機負荷和較長的污泥齡。因此相比傳統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調節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還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溝能保證較好的處理效果,這主要是因為巧妙結合了CLR形式和曝氣裝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溝具有獨特水力學特徵和工作特性
運行參數:最低流速應為0.15m/s,不發生沉積的平均流速應達到0.3~0.5m/s。氧化溝的曝氣設備一般為曝氣轉刷和曝氣轉盤,轉刷的浸沒深度為250~300mm,轉盤的浸沒深度為480~ 530mm。
AB工藝的主要特徵是:
1.A級污泥負荷很高,B級污泥負荷較低。
2.A級和B級的微生物群體特性明顯不同,並通過互不相關的兩套迴流系統嚴格分開。
3.不設一沉池,使A級成為一個開放性的生物動力學系統。
4.A級可以根據污水組分的不同實行好氧或缺氧運行。
運行參數:
級別 F/M 水力停留時間h MLSS g/L 泥齡 DO
A級 2~6 0.5 2.0 4~10h 0.2~0.7
B級 0.10~0.30 2~4 3.5 15~20d 0.7~1.5
『貳』 污水處理的AO工藝基本流程是什麼
一、AO工藝的概述
AO工藝即缺氧好氧工藝(Anoxic Oxic),是一種改進型的採用活性污泥法(有時候也會採取添加填料的生物膜法的方式組合使用,例如:接觸氧化工藝)的污水處理工藝,不僅可以降解有機物,還具有一定的除磷脫氮效果。
A級生物池,在A級生物池段異養菌將污水中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在O級生物池段存在好氧微生物及消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在充足供氧條件下,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氧化為NO3-,通過迴流控制返回至A級生物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
二、 A/O法脫氮工藝的特點:
(a) 流程簡單,勿需外加碳源與後曝氣池,以原污水為碳源,建設和運行費用較低;
(b) 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後,設內循環,以原污水中的有機底物作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應充分;
(c) 曝氣池在後,使反硝化殘留物得以進一步去除,提高了處理水水質;
(d) A段攪拌,只起使污泥懸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採用強曝氣,後段減少氣量,使內循環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證A段的缺氧狀態。
三、 A/O法存在的問題:
1.由於沒有獨立的污泥迴流系統,從而不能培養出具有獨特功能的污泥,難降解物質的降解率較低;
2、若要提高脫氮效率,必須加大內循環比,因而加大運行費用。從外,內循環液來自曝氣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難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影響反硝化效果,脫氮率很難達到90%。
『叄』 誰能詳細的介紹一下AO污水工藝,謝謝啦
詳細?還是來要正確理解源?
AO,A代表厭氧,O代表好氧。
根據不同的用途分為脫氮工藝和除磷工藝。兩種都可以叫AO(細分AnO和ApO)。
1.脫氮情況是:O池好氧狀態氨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轉化為硝態氮,O池混合液迴流到A池,在A池缺氧狀態下,硝態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轉化為氮氣。
2.除磷的情況是:主要作用菌類為聚磷菌,聚磷菌在厭氧狀態下釋放P,好氧狀態下吸收磷,最後在好氧池排泥時將P排除系統外。
PS:如果說AO是用來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我就只能呵呵了。
『肆』 江蘇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AO工藝有懂得嗎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體化A/O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養殖污水,屠宰場污水都適合採用A/O工藝。
A/O工藝
AO工藝是污水處理比較常用的一種工藝。
工藝流程:集水池+調節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澱池+清水池,其中集水池和調節池是預處理階段。缺氧池(即A池)和好氧池(O池)是整個工藝段主要的處理工藝段。
1、集水池是沉澱污水大顆粒雜物並加以清除的構築物,上層清液流入調節池。
2、集水池上清液進入調節池,污水中的雜質進一步沉澱,調節池是為了均質均量,調節水量和水質,減輕水量不均勻給設備帶來的沖擊。
3、厭氧池內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來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一般應用中,往往會在厭氧池增加一個缺氧池,能夠明顯提高厭氧菌類的活性,增強污水凈化能力。
4、好氧池就是通過曝氣盤等鼓入空氣,適宜培養馴化好氧微生物生長繁殖,從而處理水中污染物質的構築物。
5、好氧池的上清液溢流到二沉池,投加消毒葯劑後達標排放。
6、在上述的各個處理步驟所產出的沉澱顆粒物,都需要經過污泥壓榨、脫水,形成泥餅。採用密閉容器外運,無害化處理後進行填埋。
以上是污水處理的A/O工藝流程,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歡迎採納點贊加關注。
『伍』 AAO是什麼污水處理方法
厭氧-缺氧-好氧法。
AAO法又稱A2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個字母的簡稱(厭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種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可用於二級污水處理或三級污水處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A2/O(厭氧-缺氧-好氧)工藝是在 20 世紀 70 年代,由美國的一些污水處理專家在厭氧-好氧(Anarerobic-Oxic)法脫氮工藝的基礎上,經歷了Wuhrmann工藝、改良Ludzack-Ettinger 工藝、Bardenpho工藝和 Phoredox 工藝幾個階段的基礎開發的,其宗旨是開發一項能夠同步脫氮除磷的污水處理工藝。
(5)ao污水處理工藝的特點擴展閱讀:
AAO法工藝特點
1、本工藝在系統上可以稱為最簡單的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總水力停留時間少於其他類工藝;
2、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條件下,絲狀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發生污泥絲狀膨脹,SVI值一般小於100;
3、污泥含磷高,具有較高肥效;
4、運行中勿需投葯,兩個A段只用輕輕攪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運行費用低。
AAO法解決問題
1、除磷效果難再提高,污泥增長有一定限度,不易提高,特別是P/BOD值高時更是如此;
2、脫氮效果也難再進一步提高,內循環量一般以2Q為限,不宜太高;(內循環范圍為2Q-4Q)
3、進入沉澱池的處理水要保持一定濃度的溶解氧,減少停留時間,防止產生厭氧狀態和污泥釋放磷的現象出現,但溶解氧濃度也不宜過高,以防循環混合液對缺氧反應器的干擾。
『陸』 什麼是AO污水處理工藝
AO污水處理工藝主要是用來處理高濃度COD廢水的處理工藝,樓主估計是要問A方O污水處理工藝,它是脫氮除磷去除COD的工藝。
缺氧池:去除大量COD;嗜磷菌釋放磷進去水體,水體中磷增加
厭氧池:去除COD;硝酸根經過反硝化作用最終轉變成氮氣,去除N
好氧池:進一步去除COD;水中氨氮進過硝化作用轉變成硝酸根,水進迴流進入厭氧池;嗜磷菌大量吸收水體中的磷,起到除磷效果
註:COD包含BOD,該方法可以去除高濃度COD和含氮磷廢水。A1O和A2O只是A方O中的一部分,是缺少一個厭氧池或缺氧池而已。
希望對你有用。
『柒』 AO水處理工藝的工藝特點
根據以上對生物脫氮基本流程的敘述,結合多年的焦化廢水脫氮的經驗,我們總結出(A/O)生物脫氮流程具有以下優點:
(1)效率高。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當總停留時間大於54h,經生物脫氮後的出水再經過混凝沉澱,可將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標也達到排放標准,總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貴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設置有脫固定氨的裝置後,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過程中產生的鹼度相應地降低了硝化過程需要的鹼耗。
(3)缺氧反硝化過程對污染物具有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機物的去除率分別為62%和36%,故反硝化反應是最為經濟的節能型降解過程。
(4)容積負荷高。由於硝化階段採用了強化生化,反硝化階段又採用了高濃度污泥的膜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濃度,與國外同類工藝相比,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5)缺氧/好氧工藝的耐負荷沖擊能力強。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污染物濃度較高時,本工藝均能維持正常運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簡單。通過以上流程的比較,不難看出,生物脫氮工藝本身就是脫氮的同時,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機物。結合水量、水質特點,我們推薦採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脫氮(內循環) 工藝流程,使污水處理裝置不但能達到脫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標也達到排放標准。
3. A/O工藝的缺點
(1)由於沒有獨立的污泥迴流系統,從而不能培養出具有獨特功能的污泥,難降解物質的降解率較低;
(2)若要提高脫氮效率,必須加大內循環比,因而加大了運行費用。另外,內循環液來自曝氣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難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影響反硝化效果,脫氮率很難達到90%。
(3)影響因素
水力停留時間 (硝化>6h ,反硝化<2h )污泥濃度MLSS(>3000mg/L)污泥齡( >30d )N/MLSS負荷率(<0.03 )進水總氮濃度( <30mg/L)
『捌』 AO工藝,氧化溝工藝,SBR工藝的優缺點對比
SBR 工藝和氧化溝工藝都比較適合於中小型污水廠,如果設計管理的好,都可以取得比較好的除磷脫氮效果。但是這兩種工藝又各有優缺點,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情況,在選定方案時需要仔細分析。
從基建投資看,SBR 工藝是合建式,一般情況下征地費和土建費較氧化溝低,而設備費較氧化溝高,總造價的高低則要視具體情況決定。
1) SBR 工藝由於採用合建式,不需要設置二沉地,同時由於採用微孔曝氣,可以採用的水深一般為4~6m,比一般氧化溝的水深(3 ~4m) 要深,因此在同樣的負荷條件下,SBR 工藝的佔地面積小,如果污水處理廠所在地的征地費用比較高,對SBR 工藝有利。
2) 進水BOD濃度高,反應容積與沉澱容積的比值高,對氧化溝有利;BOD濃度低,反應容積與沉澱容積的比值低,對SBR 有利。
3) SBR 工藝中一個周期的沉澱時間是由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速、MLSS濃度、水溫等因素確定的,渾水時間是由潷水器的長度、上清液的潷除速率等因素決定的,對於一個固定的反應系統,沉澱時間和潷水時間的和基本上是固定的,一般都不應小於2 小時,因此每個周期的時間短,反應時間所佔的比例就低,反應池的容積利用系數降低。對於污泥穩定要求不高的污水廠,選擇 SBR 工藝不利。( 合建式氧化溝工藝也有這個缺點) 。
4) SBR 工藝是靜態沉澱,氧化溝工藝是動態沉澱,因而SBR 的沉澱效率更高,出水水質更好。
5) SBR 工藝和交替式氧化溝需要頻繁地開停進水閥門,曝氣設備,潷水器等,因此對自控設備的要求比較高,目前某些國產設備的質量尚不過關,如果考慮進口,自控系統所佔的投資比例將增加而且將增大維修費用。
6) 在一些水量非常小的小城鎮,夜間幾乎沒有污水產生,這時候SBR 工藝和交替式氧化溝工藝有優越性,曝氣設備可以白天運轉,夜間停止運行。
7) 從運營費用看,SBR 工藝通常用鼓風曝氣,氧化溝工藝通常用機械曝氣。一般說來,在供氧量相同的情況下,鼓風曝氣比機械曝氣省電;第二方面,SBR 工藝是合建式,不用污泥迴流( 有的少量迴流) ,氧化溝工藝是分建式要大量迴流,電耗較大;第三方面,SBR 工藝是變水位運行,增大了進水提升泵站的揚程。綜合考慮,通常氧化溝工藝的電耗要比 SBR工藝大些,運營費要高些。
8) 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因為表面曝氣器會造成表面冷卻或者結冰,降低污水的溫度,而污水的溫度降低對生化反應尤其是硝化反應的影響較大,所以在寒冷地區採用氧化溝工藝需要採取一些特殊措施,如將氧化溝加蓋,而這些措施都使氧化溝工藝在和其它工藝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9)AO工藝法也叫厭氧好氧工藝法,A(Anacrobic)是厭氧段,用與脫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於除水中的有機物。
A/O法脫氮工藝的特點:
(a) 流程簡單,勿需外加碳源與後曝氣池,以原污水為碳源,建設和運行費用較低;
(b) 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後,設內循環,以原污水中的有機底物作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應充分;
(c) 曝氣池在後,使反硝化殘留物得以進一步去除,提高了處理水水質;
(d) A段攪拌,只起使污泥懸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採用強曝氣,後段減少氣量,使內循環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證A段的缺氧狀態。
A/O法存在的問題:
1.由於沒有獨立的污泥迴流系統,從而不能培養出具有獨特功能的污泥,難降解物質的降解率較低;
2、若要提高脫氮效率,必須加大內循環比,因而加大運行費用。從外,內循環液來自曝氣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難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影響反硝化效果,脫氮率很難達到90%
『玖』 污水處理設備中AAO工藝特點有了解的嗎
污水處理設備的AAO工藝是厭氧/缺氧/好氧工藝的簡稱,其實就是在AO工藝的前段增加了厭氧段,這樣就同時具備了脫氮和除磷的雙重功能。厭氧就是不做曝氣同時也沒有化合態氧,含氧量極低。缺氧是不曝氣但是有硝化液迴流,硝化液會附帶化合態氧以及一定量氧氣,因此氧含量會有所提升。
AAO工藝與AO工藝相比有3大優點:
1、去除難降解有機物的效果好;
2、可改善活性污泥的性能,生化系統穩定性高;
3、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適宜於處理生活污水、城市污水、以及工業上含氮、磷等污染物的污水。
雖然AAO工藝有脫氮除磷的效果,但是其效果也很難進一步的提高,通常是有一定限制的。另一個顯著缺點是:進入沉澱池的處理水要保持一定濃度的溶解氧,減少停留時間,防止產生厭氧狀態和污泥釋放磷的現象出現,但溶解氧濃度也不宜過高,以防循環混合液對缺氧反應器的干擾。
『拾』 ao工藝原理是什麼
ao工藝原理:A/O脫氮工藝是將前段缺氧段和後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溶解氧)不大於0.2mg/L,O段DO=2~4mg/L。
在缺氧段(A池)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代謝為NH3-N,在曝氣池中充足供氧條件下,在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氧化為NO3-(或NO2-)。
通過內迴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細菌在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優缺點
AO脫氮工藝中缺氧池(A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反硝化反應產生的鹼度可以補償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對鹼度的需求。好氧在缺氧池之後,可以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
BOD5的去除率較高可達90~95%以上,但脫氮效果稍差,脫氮效率70~80%。盡管如此,由於A/O工藝比較簡單,也有其突出的特點,目前仍是比較普遍採用的工藝。在高氨氮廢水中一般採取二級AO串聯的方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