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業廢水化學處理方法
工業廢水的有害物質不同,採取的化學方法不同需要有水中有害物質含量分析表,針對不同物質投放不同化學試劑,消除水中有害物質。
2. 有機酸廢水處理如何處理
有機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機化合物。zui常見的有機物酸是羧酸,其酸性源於羧基(-COOH)。磺酸(-SO3H)、亞磺酸(RSOOH)、硫羧酸(RCOSH)等也屬於有機酸。在日化廢水中含有的有機酸,一般是甲酸、乙酸、長碳鏈脂肪酸、檸檬酸、草酸、芳香族羧酸以及二元酸等。
有機酸廢水處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蒸餾及蒸發法對於沸點較低的脂肪酸可以採用蒸發法將其回收處理。
(2)吸附和離子交換樹脂法活性炭對有機酸的吸附性能良好,可以用來吸附各種脂肪酸、芳香酸、氨基酸及其取代衍生物。含醋酸和苯酚的食鹽溶液,可以先用活性炭吸附回收,再用NaOH溶液淋洗,精製後的食鹽溶液可以用來生產燒鹼。賴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以及丙氨酸可以用鈉型或鈣型的膨潤土進行吸附,起吸附順序依次為:賴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
(3)萃取法苯可以用來萃取丙酸和丁酸,含10%的脂肪酸廢水可以用等體積的二甲苯在70度下萃取六次,萃取液可用NaOH回收脂肪酸,此法可以用來處理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的脂肪酸。
(4)膜技術用膜技術處理含羧酸的廢水,主要採用的方法是反滲透和電滲析,並以前者使用較多。
(5)沉澱法含芳香酸及其鹽的廢水可以用三價鐵鹽作為沉澱劑,調整pH,然後過濾除去。
(6)氧化法大多數含羧酸類廢水都可以用氧化法進行處理。個別羧酸如氯代苯氧乙酸及其衍生物還可以用還原法進行處理。
文章鏈接:中國環保在線http://www.hbzhan.com/company_news/detail/307080.html
3. 高鹽有機廢水處理 高濃度含鹽有機廢水比較好的處理方法
1、多效蒸發與結晶
對於高濃度的有機和無機廢水,可採用多效蒸發與結晶,進行進一步濃縮和結晶,達到固液分離、回收固體的目的、多效蒸發與結晶一般採用多台蒸發器、換熱器和冷凝器、結晶器組成.但是它的能耗大——蒸發每噸水好電15—16度,在大部分地區不是很經濟,而且冷凝水中含有大量的揮發性有機物,須進一步處理.
2、膜分離技術
人們對回用水質嚴格要求,促使人們對應用膜工藝產生興趣.膜工藝能從砂濾、活性炭吸附處理的出水水質為依據選用膜截留尺寸.膜過濾是一種嚴格的物質分離技術,它有以下特點:它是一種物理作用,不需加註葯劑;膜分離過程中,一種物質得到分離,一種物質被濃縮,不產生副產品,且不改變物質的屬性;膜工藝操作容易,易實現自動化;它在常溫下操作,適用范圍廣.
用這兩種技術結合,膜分離出來的濃縮液採用多效蒸發和結晶技術.
4. 求教有機肥廢水如何處理
技術解決方案:
一.如金環保專用益生菌活化流程:
用4公斤7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完全溶解1公斤原菌營養劑,加入4公斤冷水使溶液溫度降至30攝氏度左右,再加入1公斤原菌、混勻,密封保存(25—35攝氏度),夏季厭氧發酵24小時-48小時,冬季發酵72小時後使用,測量pH值4.0以下,有酸甜味,則製作成功一組(10公斤)。即營養劑:原菌:水=1:1:8。
二.明膠污水生化處理的技術方案
1、經過柵慮的明膠污水首先進入調節池,明膠採用一酸二鹼的工藝流程,所以需要進行酸鹼中和,控制pH值7.5-8.0。每天進水量大概有2000立方。
2、經過調節池調節之後的明膠污水,從出水口經過管道進入豎流沉澱池。在此過程中,需要在調節池出水口加入活化好的如金環保原液。每組活化好的原液10公斤可處理50立方污水。
3、進入豎流沉澱池的污水超過1000立方即可溢出通過管道進入回用池。2000立方的污水其中1200方回用,800立方進行無害化處理,進入生化池。回用池體積較大,接近8000立方體積。
4、生化處理池分為厭氧處理池和好氧處理池,污水首先進入厭氧處理池處理12小時,再進入曝氣池處理24小時,再迴流出來。
5、整個循環過程需要4天的時間,每天循環使用1200立方污水,處理達標排放800立方水。
5. 比較先進的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目前來市場上有機工業廢自水處理的方法有十多種:
多效蒸發結晶技術、生物法、SBR技術、MBR技術、電解法、離子交換、膜分離、鐵碳微電解技術、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磁分離技術、等離子水處理技術、電化學催化氧化、輻射技術、光化學催化氧化、超臨界水氧化技術
綜述:目前,處理工業廢水應用最廣泛的是多效蒸發工藝、生物法、SBR工藝和MBR工藝,因為理論成熟,處理效果好,經濟高效,北成環境擁有成熟的工業廢水處理工藝。
個人認為目前較為先進的是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即SCWO技術,SCWO反應速率快、停留時間短;氧化效率高,大部分有機物處理率可達99%以上;反應器結構簡單,設備體積小;處理范圍廣,不僅可以用於各種有毒物質、廢水、廢物的處理,還可以用於分解有機化合物;不需外界供熱,處理成本低;選擇性好,通過調節溫度與壓力,可以改變水的密度、粘度、擴散系數等物化特性,從而改變其對有機物的溶解性能,達到選擇性地控制反應產物的目的。
超臨界氧化法在美國、德國、瑞典、日本等歐美國家已經有了工藝應用,但中國的研究起步較晚,還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
6. 有機廢水處理
水量大,就得建污水處理場了,如果想脫色需建水解酸化或厭氧和好氧系統的,同時考慮酸性還得有中和池,你可以參考一下紡織染整廢水的治理技術規范去考慮,規范去環保部網站上能查到。
7. 請問各位老師,實驗室廢水如何處理呀
新聞報道關於對高校、科研機構、檢測機構和企業中的檢驗研究部門中的化學實驗室廢水由於越來越多,不但給水資源造成極大的污染,同時也破壞了生態的平衡,所以廢水的處理問題成為了首要解決的問題,搜科儀器信息網提出了凈化處理實驗室廢水方案,希望有效的解決目前實驗室污水的問題。
1、收集並分析化學實驗室廢水的主要成分:首先要了解本次實驗內容和所用葯品類型,確定雜質離子的種類。觀察廢水中是否有固體物質,是無機化學沉澱物還是有機物,然後再用實驗室現有的下口玻璃瓶作為廢水收集的容器,出水口在下方,有膠皮管和止水閥,便於取水。
2、調整廢水的pH值:想要確定酸鹼中和需要用廢酸廢鹼(以廢治廢)的量和濃度,拿出准備好pH試紙或酸度計測定廢水的pH值,以防腐蝕設備。
3、用化學沉澱法來分離廢水中的可溶性離子:根據廢水的成分分批處理。Ca2+,Ag+,Ba2+,SO42-,Cl-等離子容易轉變為沉澱和氣體,而K+,Na+,NO3-等可溶鹽離子用此法難以除掉。
4、化學污泥的沉澱和過濾:通過化學沉澱得到的固體沉澱,先將反應後的混合液靜置一段時間後,沉澱就會沉降到容器的底部而使溶液分層。若使用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幾分鍾內就能完成。再將分層後的上清液進行過濾,進一步除去沒有沉澱下來的固體。也可用真空抽濾器,幾分鍾內完成。
5、難沉澱的鈉離子、鉀離子、硝酸根等離子的電滲析:人造滲透膜(陰、陽離子交換膜)對要交換的離子具有選擇性和透過性,水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過。這種電滲析法膜處理技術,在現代工業水質凈化中應用很普遍,但對於高中生則很陌生。它適合處理濃度較小的廢水,否則會堵塞膜孔,影響出水水質甚至降低膜的使用壽命。它的優點是佔地面積很小,處理的水量卻很大,適合化學實驗室使用。
8. 有機廢水處理技術有哪些
兩大類:厭氧處理和好氧處理。其中厭氧處理工藝生物膜法生物轉盤等,好氧處理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等。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主要方法是過濾、沉澱、分離等。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主要方法是生物處理法。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9. 目前有哪些針對難生化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方法
針對難生化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應該採用預處理+生化處理的方法,而且關鍵在生化前的預處理上,通過預處理降低廢水中對生化有抑製作用的物質,把大分子的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常見的預處理方法有:
1、高級氧化(臭氧氧化、芬頓試劑氧化、雙氧水氧化等),將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直接氧化降解;
2、微電解工藝(如鐵碳微電解等),利用微電解產生的電子,將有機物的一些基團打開,分解成小分子物質,有利於後續的生化處理;
3、蒸餾工藝,將高濃度的含鹽類母液等進行蒸餾,減少廢水中的對生化細菌有抑製作用的無機鹽類等。
4、水解酸化,利用生物的厭氧發酵的前面兩個階段,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水解酸化成小分子物質,有利用後續的生化降解。
預處理後的生化系統有:
1、厭氧工藝(UASB、IC、普通厭氧工藝及其演變工藝等)
2、A/O(兼氧、好氧工藝)等。
江山海怡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改善環境 QQ:836714684
10. 有機廢水的常用處理工藝
1、絮凝體成型快,活性好,過濾性好。
2、不需加鹼性助劑,如遇潮解,其效果不變。
3、適應PH值寬,適應性強,用途廣泛。
4、處理過的水中鹽份少。
5、能除去重金屬及放射性物質對水的污染。
6、有效成份高,便於儲存,運輸。 ⒈城市給排水凈化:河流水、水庫水、地下水。
⒉工業給水凈化。
⒊城市污水處理。
⒋工業廢水和廢渣中有用物質的回收、促進洗煤廢水中煤粉的沉降、澱粉製造業中澱粉的回收。
⒌各種工業廢水處理:印染廢水、皮革廢水、含氟廢水、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造紙廢水、洗煤廢水、礦山廢水、釀造廢水、冶金廢水、肉類加工廢水、污水處理。
⒍造紙施膠。
⒎糖液精製。
⒏鑄造成型。
⒐布匹防皺。
⒑催化劑載體。
⒒醫葯精製
⒓水泥速凝。
⒔化妝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