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國演義113回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林
姜維斗陣破鄧艾
東吳孫林廢孫亮而立孫休,孫休與老將丁奉合謀殺孫林,劉禪派人作賀,吳主派人還禮,吳使薛羽跟吳主說,蜀國大廈將焚,要完蛋了。
姜維第六次伐魏,在祁山安寨,與鄧艾斗陣,將鄧艾圍在垓心,二次斗陣,鄧艾欲從後刺殺,都被姜維識破,最後被姜維大敗。
司馬望與鄧艾派人讓中常侍黃皓散布姜維對劉禪有怨言,並且要投靠魏國的流言,於是劉禪召姜維回來,伐魏功敗垂成。
② 三國演義里,姜維九伐中原這九次分別在哪幾回里
一百七回姜維兵敗牛斗山;一百十回姜維背水破大敵;一百十一鄧士載智敗伯約;一百十二取長城伯約鏖兵;一百十三姜維斗陣破鄧艾;一百十四姜維棄糧勝魏兵;一百十五托屯田姜維避禍;
③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一回
卻說姜維退兵後,屯駐在鍾提,魏軍屯兵在狄道城外。王經迎接陳泰和鄧艾入城,拜謝解圍之恩,設宴款待犒賞三軍。陳泰把鄧艾的功勞申奏給曹髦,曹髦加封鄧艾為安西將軍、假節,領護東羌校尉,和陳泰屯兵在雍、涼等處。
鄧艾上表謝恩完畢,陳泰擺設宴席對鄧艾祝賀說:「姜維夜間逃遁,軍力已竭,我想他是不敢再出擊了。」鄧艾笑道:「我料定蜀軍必定還要出擊。」陳泰詢問其中緣故。
鄧艾說:「蜀軍雖然退兵,終究還是乘勝之勢,我軍前段時間剛剛戰敗,這是其一必出;蜀軍都是諸葛亮教演訓練過的精銳之兵,很容易調遣,我方將領調換太過頻繁,軍兵又缺乏訓練,這是其二必出;蜀軍這幾次都靠船隻前進,我軍都走旱路,勞逸程度不同,這是其三必出;狄道、隴西、南安、祁山四處都是守戰之地,蜀軍或者聲東擊西,或者指南攻北,我軍必須要分兵守把,蜀軍則合兵一處攻來,以一路軍兵沖擊我四路,這是其四必出;如果蜀軍自南安、隴西攻出,那麼就可以爭取羌人的穀物作為軍糧。如果兵出祁山,則有麥子可以就近取食,這是其五必出。」
陳泰嘆服道;「鄧將軍料敵如神,蜀軍何足為慮!」陳泰和鄧艾結成忘年之交。鄧艾率領雍、涼等處的軍兵每天加緊操練,各處隘口都設立營寨,以防備蜀軍來攻。
卻說姜維在鍾提大宴眾將,商議伐魏之事。令史官樊建勸諫道:「將軍屢次出兵都沒有獲得大勝,這次洮西之捷,魏軍已服將軍威名,為什麼還要再出兵討伐?萬一戰事不利,前功盡棄。」姜維說:「你們只知道魏國地寬人廣,急切不能攻取,卻不知我們攻魏有五勝。」
眾人詢問,姜維答道:「他們剛剛經歷洮西一敗,挫盡了銳氣,我軍兵雖然退回,卻沒有損兵折將,現在如果趁勢進兵,這是其一可勝;我軍兵船載行進,不太勞困,他們軍兵都從旱地來迎擊,這是其二可勝;我們軍兵久經訓練,他們都是烏合之眾,調度起來沒有法度,這是其三可勝;我們軍兵出祁山,可以抄掠秋谷作為軍糧,這是其四可勝;他們軍兵必須分兵守備,軍力分散,我軍兵一處殺去,他們不能夠集中兵力來迎擊,這是其五可勝。不在這時伐魏,還要等待何時?」
夏侯霸說:「鄧艾雖然年齡不大,卻是機謀深遠,近日剛剛被封為安西將軍之職,必定會在各處作積極准備,形勢非同往日了。」姜維厲聲說道:「我難道會怕他們嗎?你們不要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我意已決,必定先取攻隴西。」眾將不敢再勸諫。姜維率領前部軍兵,命令眾將隨後前進。蜀軍離開鍾提,殺奔祁山而來。
探馬報告說魏軍已經先在祁山前紮下九個寨柵。姜維不信,就帶領著幾名騎兵憑高觀望,果然看到祁山九寨勢如長蛇,首尾相顧。姜維回顧左右說:「夏侯霸說的話確實不假。這些營寨地勢絕妙,只有我的老師諸葛丞相能夠擺出,現在看鄧艾所為,並不在我老師之下。」
姜維回到本寨,召集眾將說:「魏軍既然有所准備,必定是料到我軍會來。我料定鄧艾必在其中,你們可以虛張我的旗號,占據谷口下寨,每天命令一百多騎兵出去打探,每出去打探一次,更換一次衣甲、旗號,按照青、黃、赤、白、黑五方旗幟相互調換。我卻悄悄領大軍出董亭,直襲南安。」姜維命令鮑素屯兵到祁山谷口,姜維親率大軍朝南安進發。
卻說鄧艾得知蜀軍兵出祁山,就早早和陳泰紮寨准備,看到蜀軍連日不來搦戰,一天五次探馬出寨,或十里或十五里就退回。鄧艾憑高遠望後,忙入帳對陳泰說:「姜維不在這里,他必定是去攻打董亭襲取南安了。出寨探馬只是這幾匹,他們每天在更換衣甲,往來打探,其人馬就會睏乏,主將必定是無能之輩。玄伯將軍可帶領一支軍兵進攻,其寨易破。破了寨柵後,便領兵襲取董亭,要切斷姜維後路。我先帶領一支軍兵去援救南安,直取武城山。如果我們先佔了武城山頭,姜維必定攻取上邽。上邽有一山谷名叫段谷,地狹山險,正好可以埋伏。他們攻取武城山時,我先埋伏兩支軍兵在段谷中,必定能夠擊破姜維。」陳泰說:「我守衛隴西二三十年,還沒有能夠這樣明察地理。聽鄧將軍所說,真是神算!你可速去,我親自攻打這里的寨柵。」
鄧艾帶領軍兵連夜倍道前行,來到武城山紮下營寨完畢,蜀軍還沒有來到。鄧艾命令兒子鄧忠和帳前校尉師篡,各帶領五千名軍兵先到段谷中埋伏,如此如此而行,兩人受計前去。鄧艾下令偃旗息鼓,靜待蜀軍。
卻說姜維從董亭載南安而來,趕到武城山前,姜維對夏侯霸說:「臨近南安有一座山名叫武城山,如果我們先攻得了,可奪佔南安地勢。只恐怕鄧艾多智謀,必定先行提防。」
正商議之間,忽然山上一聲炮響,喊殺聲大震,鼓角齊鳴,旌旗遍豎,到處都是魏軍,中央飄起一黃旗,大書「鄧艾」字樣。蜀軍大驚。山上數處精兵殺下,勢不可擋,前軍大敗。姜維急忙率領中軍人馬前去救援,魏軍卻已經退回。姜維趕到武城山下搦戰鄧艾,山上魏軍卻並不下來,姜維命令軍士辱罵。到了晚上正想退軍時,山上鼓角齊鳴,卻又看不到魏軍下來。姜維想要沖上山去,山上卻是箭石防守嚴密,不能前進。
僵持到三更時姜維想返回,山上鼓角又鳴,姜維命令移兵下山屯紮。剛剛下令軍搬運木石,正想豎立為寨,山上鼓角又鳴,魏軍一起殺到,蜀軍大亂,自相踐踏,只好退回舊寨。
第二天,姜維命令軍士運糧草車輛來到武城山,穿連排定,想要立起寨柵,作為屯兵之計。這夜二更,鄧艾命令五百名軍兵各執火把,分兩路下山,放火燒著車輛。兩軍混戰了一夜,姜維的營寨還是立不起來。
姜維只好領兵退後,和夏侯霸商議說:「南安不能攻得,我們不如先攻取上邽。上邽是南安屯糧所在地,如果攻取了上邽,南安自然危急。」
姜維留下夏侯霸屯紮武城山,帶領精兵猛將直取上邽。行了一宿快要天明時,看到山勢狹峻,道路崎嶇,忙問向導官:「這個地方叫什麼名字?」向導官回答:「這里叫做段谷。」姜維大驚說道:「這個名字很不吉利,段谷聽起來像是斷谷。倘若有人切斷谷口,我們應當怎麼應付?」
正在猶豫未決時,忽然前軍來報告說:「山後塵頭大起,肯定有伏兵。」姜維急忙下令退兵。師篡、鄧忠兩軍殺出,姜維且戰且退,前面喊殺聲大震,鄧艾領兵殺到,三路夾攻,蜀軍大敗。幸虧夏侯霸領兵殺到,魏軍這才退回。
夏侯霸救出了姜維,姜維想再回祁山。夏侯霸說:「祁山大寨已經被陳泰攻破,鮑素陣亡,全寨人馬都退回漢中去了。」姜維不敢再攻取董亭,只好找山僻小路返回。後面鄧艾急追,姜維命令諸軍前進,自己負責斷後。正行進之間,忽然山中一支軍兵殺出,正是魏將陳泰。魏軍一聲喊起,把姜維困在中心。姜維人馬睏乏,左沖右突,卻不能沖出。盪寇將軍張嶷聽說姜維被困,帶領著幾百騎兵殺入重圍,姜維才得以乘機殺出,張嶷卻被魏軍亂箭射死。
姜維逃脫重圍後返回漢中,因感念張嶷忠勇,按照王侯之禮厚葬,上表呈請加封張嶷子孫。蜀中將士很多陣亡的,都歸罪於姜維。姜維按照武侯街亭戰敗的舊例,上表自貶為後將軍,仍然行大將軍事。
卻說鄧艾看到蜀軍退盡,就和陳泰設宴慶賀,大賞三軍。陳泰上表奏報鄧艾功勞,司馬昭派遣使臣持節,加封鄧艾官爵,賜印綬,並加封其子鄧忠為亭侯。
曹髦改正元三年為甘露元年(公元256年)。司馬昭自任天下兵馬大都督,出入常帶三千鐵甲驍將,前後簇擁作為護衛,一應事務根本不再奏報曹髦,而是在相府中自行裁處,從此以後司馬昭常懷篡逆之心。
他有一名心腹人姓賈名充,字公閭,是已故建威將軍賈逵的兒子,在司馬昭府中任長史。賈充對司馬昭說:「現在主公掌握權柄,四方人心必定不會服氣,要先去暗中察訪,然後徐圖大事。」司馬昭說:「我正想這樣,你先去替我東行。只推託說是慰勞出征軍士,趁機打探一下消息。」
賈充領命後直到淮南,去見鎮東大將軍諸葛誕。諸葛誕字公休,他是琅琊南陽人,諸葛亮的族弟,原來在魏國為官時,因為諸葛亮在蜀國為相,所以不得重用。後來諸葛亮去世後,諸葛誕在魏國歷任重職,封為高平侯,總督兩淮軍馬。
這天,賈充託名勞軍,到淮南去見諸葛誕。諸葛誕設宴款待。酒至半酣時,賈充故意用言語挑撥諸葛誕說:「近來洛陽很多賢士都認為主上懦弱,不能再為君王。司馬大將軍三輩輔國,功德彌天,可以禪代魏統,不知道將軍鈞意如何?」諸葛誕大怒說道:「你是賈豫州之子,世食魏祿,怎敢說出這樣的胡言亂語!」賈充謝罪說:「我只是把他人所說告訴諸葛將軍。」諸葛誕說:「如果朝廷有難,我要以死報效。」
賈充默然無語,第二天辭別而回,見到司馬昭詳細匯報這事。司馬昭大怒說道:「鼠輩膽敢如此!」賈充說:「諸葛誕在淮南深得人心,久後必定成禍患,要速速鏟除。」
司馬昭一面暗中派人送一封密信給揚州刺史樂綝,一面派遣使臣帶詔書征調諸葛誕到朝任司空之職。諸葛誕接了詔書後,已經知道是賈充告發,就捉來使臣拷問。使臣說:「這事樂綝知道。」諸葛誕說:「他怎會知道?」使臣說:「司馬將軍已經派人到揚州送密信給了樂綝。」諸葛誕大怒,喝令左右斬了使臣,隨後點起部下一千多名軍兵,殺奔揚州而來。來到場州南門時,城門關閉,吊橋拽起。
諸葛誕在城下叫門,城上並沒有一人回答。諸葛誕大怒說道:「樂綝匹夫,膽敢如此!」下令將士攻城。手下十多名驍騎,下馬渡壕,飛身上城,殺散軍士後大開城門。諸葛誕領兵入城,乘風放火,一直殺到樂綝家中,樂綝慌忙到樓上躲避。諸葛誕提劍上樓,大喝道:「你的父親樂進當年受魏國大恩,你不思報效,反倒想歸順那司馬昭!」樂綝來不及回答,被諸葛誕一刀斬殺。
諸葛誕一面派人上表申奏曹髦,歷數司馬昭罪責,一面大聚兩淮屯田戶口十多萬人,加上揚州降兵四萬多人,積草屯糧,准備進兵,又派長史吳綱,送兒子諸葛靚入吳為作人質請求支援,務必要合兵誅殺司馬昭。
這時東吳丞相孫峻病亡,他的兄弟孫綝輔政。孫綝字子通,為人殘暴,他殺了大司馬滕胤、將軍呂據、王惇等人後大權獨攬。吳主孫亮雖然聰明,卻也是無可奈何。
吳綱帶著諸葛靚來到石頭城,到相府拜見孫綝,孫綝詢問其中緣故。吳綱說:「諸葛誕是蜀漢諸葛武侯的族弟,原來效忠魏國。現在看到司馬昭欺君罔上,廢主弄權,想要興師討伐,恐怕力量不足,所以特地前來歸降。空口無憑,專門送兒子諸葛靚作為人質,希望吳國能夠發兵相助。」
孫綝點頭同意,便派遣大將全懌、全端為主將,於詮為後軍,朱異、唐咨為先鋒,文欽為向導,起兵七萬,分三隊前進。吳綱回到壽春報告了諸葛誕,諸葛誕大喜,陳兵進行准備。
卻說諸葛誕的表章送到洛陽後,司馬昭看到後大怒,想要親自前往討伐。賈充勸阻說:「主公接替父兄基業,恩德還沒有遍布於四海,現在舍棄天子而去,如果朝廷有變,悔之何及?不如奏請太後和天子一起出征,可保無憂。」司馬昭大喜說道:「先生所說正合我意。」
司馬昭入宮奏報太後:「諸葛誕謀反,臣和文武官僚商議停當,請太後和天子御駕親征,以繼承先帝之遺願。」太後心中害怕,只得聽從。
第二天,司馬昭呈請曹髦起程。曹髦說:「大將軍總督天下軍馬,軍兵任你調遣,何必讓朕也前往?」司馬昭說:「陛下說得不對。當年武祖縱橫四海,文帝、明帝有包攬宇宙之志,並吞八荒之心,凡遇到大敵,必須親自平定。陛下正應當追配先君,掃清故孽,為什麼自己先膽怯了?」曹髦不敢不從。
司馬昭替曹髦下詔,盡起兩都之兵二十六萬,命令鎮南將軍王基為正先鋒,安東將軍陳騫為副先鋒,監軍石苞為左軍,兗州刺史州泰為右軍,保護車駕,浩浩盪盪殺奔淮南而來。
東吳先鋒朱異領兵迎敵。兩軍對圓處,魏軍中王基出馬,朱異來迎戰。戰不到三個回合,朱異敗回。唐咨出馬,戰不到三個回合,也是大敗而回。王基驅兵掩殺,吳軍大敗,敗退五十多里紮下大寨,有人報到壽春城中。諸葛誕親自領本部精銳之兵,會合文欽和他的兩個兒子文鴦、文虎,帶領雄兵數萬,前來迎敵司馬昭。
黃其軍
2018年11月12日作於濟南(古歷十月初五)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九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八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七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六回
④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至一百回內容梗概是什麼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遭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劉備不聽趙雲、秦宓、孔明之勸發兵七十五萬伐吳。張飛鞭撻末將范疆、張達,范、
張割張飛首級獻東吳。先主出征,吳班為先鋒,關興,張苞護駕。孫權使諸葛謹說劉
備與東吳和好共討曹丕。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諸葛謹勸劉備罷征而不得,回江南。孫權差中大夫趙咨見魏帝丕,丕欲坐觀虎鬥,封
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劉備大敗吳兵,從巫峽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口,七百餘里結連
四十餘寨。
第八十三回 戰虎亭先主得仇人 奪江口書生得大將
黃忠私自出戰斬吳將史跡,後中埋伏中箭回營身亡。先主大戰虎亭。關興斬潘璋首級
而歸,糜芳、傅士仁來降被剮。孫權求和不得,築支拜陸遜為大都督,遜令諸將堅守
勿戰。先主求戰不得,移寨於山林樹木間避暑。
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周泰等請戰,陸遜以前面山路有伏兵不讓出擊,三日後,伏兵不得其便果出。陸遜等
其兵疲意困,後發制人;吳主領兵應,曹丕派兵襲東吳。孔明命馬良速叫劉備改屯諸
營,但已為時晚矣。陸遜先使淳於丹探險明蜀兵虛實,夜裡借東南風放火,劉備敗走,
被趙雲救入白帝城。陸遜追備,誤入八陣圖之死門,諸葛亮岳父黃承彥引其出生門。
陸遜懼魏裘吳,不敢深入西川。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魏主出三路兵伐吳,皆被擊敗。先主把白帝城館驛改為永安宮,染病不起,託孤於孔
明。孔明於劉備死後立劉禪為帝。曹丕趁備亡用五路大兵夾攻之。後主親往相府請孔
明理事,孔明言四路兵皆已退,唯余吳一路,又秦明後主,派鄧芝往結東吳,消除舊
怨,共拒操魏。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鄧芝不懼油煎往說吳主決意與蜀通好,吳主派張溫同鄧芝赴蜀。張溫至蜀甚傲,秦宓
席間難之,溫不能對,孔明以善言解之,又令鄧芝與張溫同去吳答禮吳蜀通好。曹丕
親自伐吳,大敗而回。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孔明不顧勸阻,堅意南征。孔明先使反間計,破三路蠻兵。馬謖建議孔明攻心為上,
攻城為下。孔明使魏延、趙雲深入蠻地,戰敗孟獲三洞元帥,孟獲親自出戰。被魏延
活捉,孔明盡釋其將士,待來日再決雌雄。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孔明命前來送解署葯並糧草的馬岱引三千軍去瀘河下游渡河截糧,軍士因中毒半渡而
死,後知半夜水冷毒散方渡無事。馬岱於夾山峪奪了蠻糧。二洞主擒孟獲見孔明,獲
不服,孔明再釋。孟獲教弟孟優以詐降進寶於孔明以里應外合,孔明用葯麻翻孟優,
孟獲被扮做蠻兵的馬岱所捉。孟獲不服,孔明放回,謂眾將三擒三縱,「誠欲服其心,不欲滅其類也」。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孔明於多洱河畔設寨,堅守不出,待獲兵疲乏而四擒四縱。禿龍洞洞主以的毒之四泉
(啞泉,滅泉,黑泉,柔泉)敗蜀兵。孟獲之兄孟節為蜀兵解毒,蜀兵掘地得水。蠻
方二十一洞主楊鋒擒孟獲獻孔明,孔明五縱之去。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蜀軍士壘土越牆得三江城。孔明計擒孟獲妻子祝融夫人,換回被俘蜀將。孔明驅敗巨
獸孟獲,孟獲詐降欲擒孔明,被孔明識破後擒獲,六縱而去。孔明設計誘烏戈國之藤
甲兵至盤蛇谷中盡燒之,孟獲被馬岱生擒活捉。孟獲拜服,孔明讓其自治。
第九十一回 祭滬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孔明祭瀘水入師回成都。曹丕崩,曹睿立。司馬懿被封為驃騎大將軍,提督雍、涼等
處兵馬。孔明根據參軍馬謖建議使反間計,曹睿把司馬懿削職回鄉。孔明上表伐魏,
譙周諫阻不聽。曹睿封夏侯淵之子夏侯楙為大都督,司徒王朗諫勸不聽。楙率兵二十
余萬,星夜到長安。
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孔明不用魏延長驅直入之計,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趙雲殺死西涼大半韓德
父子五人,大敗魏軍,楙退入南安郡。諸葛亮計取南安郡和安定都,擒夏侯楙。
第九十三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天水太守馬遵部下姜維,破孔明計並使趙雲中計。孔明設計得姜維、得天水、上圭、
冀成,前山祁山,兵臨渭水。曹睿命曹真為大都督,與蜀軍戰。軍師王朗被孔明罵死
陣前,曹真郭淮亦被殺敗。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魏軍與西羌結連,西羌鐵車兵大敗蜀兵。孔明乘天降大雪,誘西羌鐵車兵陷入坑塹而
大敗之。曹真兩路先鋒被趙雲、魏延所斬,上表乞授。鍾繇保舉司馬懿,曹睿加懿為
平西都督,使由宛城赴長安。司馬懿得孟達造反信,不奏朝延,先予征除,後見曹睿,
舉張合為先鋒,往破蜀兵。
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琥侯彈琴退仲達
司馬懿要取漢中之咽喉街亭和列柳城。馬謖自告奮勇守街亭,他不聽王平之勸,於山
上林木深處下寨。懿領兵圍山,謖下山而逃。懿先於郭淮得列柳城,後兵出箕谷。孔
明見街亭、列柳城已失,安排退兵之計。司馬懿引兵襲西城,諸葛亮只得演空城計,
懿兵退後離西城往漢中而走。司馬懿嘆不如孔明。
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尚書孫資建議曹睿分兵守險要,養精蓄銳,以圖吳蜀,曹睿駕回洛陽。趙雲不少一將
一卒而歸,孔明賞賜。孔明揮淚斬馬謖.孔明上表後主,自求貶丞相之職,讓諸將「勤攻吾之闕,責吾之短」。東吳鄱陽大守周魴詐降曹魏,乞兵征伐,司馬懿領兵助曹休南
下,曹休被賺入石亭,被陸遜打敗。
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孔明再上表伐魏。使陳倉守將郝昭同鄉靳祥兩番說郝來降,郝斷然拒絕。孔明幾次攻
城不下,向姜維求計。姜維詐降曹真,費耀替曹真出征,中計自刎,蜀兵三至祁山。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司馬懿深識諸葛亮之法,認為蜀兵利在速戰,魏兵則宜久守。孔明雖然以火攻大敗魏
軍,但還是安排退軍之計,等到曹真知曉,蜀兵已去二日。魏延受諸葛密計,斬追將王雙。東吳孫權稱帝,後主聽孔明言,齎禮作賀,陸遜虛張聲勢以伐魏。孔明出漢中,
奪取陳倉,三出祁山,魏帝封司馬懿為大都督抗蜀。
第九十九回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司馬懿派郭淮、孫禮速戰,諸葛早有防備;當晚司馬懿派人劫蜀寨,卻又中了諸葛亮
之計。張苞身死,孔明回成都養病。司馬懿班師。建興八年秋七月,睿即拜曹真為大
司馬、征西大都督,司馬懿為大將軍、征西副都督,劉曄為軍師。引四十萬大兵,來
取漢中。大雨連降三十日,馬無草料,死者無數,軍士怨聲不絕,司馬懿退兵。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孔明四齣祁山。魏延、陳式不聽孔明「防魏伏兵,不可輕進」的命令,領兵出箕谷,
被魏兵殺敗。蜀兵劫曹真寨,司馬懿救曹真。孔明斬陳式留魏延。又作書送曹真,曹
真見書疾重而亡。孔明與懿斗陣,大敗魏軍。後主中司馬懿反間計,召孔明回成都。
孔明增灶減兵而退,魏兵不敢追。
⑤ 《三國演義》六十三回到一百二十回簡介(概括)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器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玄德防決水,斬冷苞。
龐統不聽孔明勸告,不思回軍,催備進兵。統至落鳳坡,被劉璋部將張任伏兵亂箭射死。
玄備哭祭龐統,派關平請孔明,孔明囑關公「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張飛使真假張飛計活捉嚴顏,以禮待之。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嚴顏使所管關隘守將盡降張飛。
劉備欲攻雒城,劫張任寨而敗歸。
孔明用計活捉張任,欲取雒城。劉璋接法正勸降書,怒罵法正,使人求張魯相助。
馬超兵敗入羌,又被冀城參軍楊阜打敗,與龐德、馬岱投張魯,魯大將楊柏與兄楊松不容馬超。
楊松又聽黃權之言,欲助劉璋敵打備。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馬超自告歷勇,攻葭萌關捉劉備。
孔明用計敗李嚴,李嚴說費觀降備,備得綿竹。
張飛與馬超連戰不分勝負。
孔明趕到葭萌關,連施計謀,先使魯罷兵,又使超降備。馬超願與弟岱取成都。
劉璋出降。備自領益州牧。
玄德聽趙雲勸阻,不把成都有名田宅賜諸官。
孔明治蜀法重,但對法正之橫不責,法正自斂。
雲長欲入川與馬超比試武藝,孔明以書安撫之。
●第六十六回
關雲和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孫權命諸葛謹赴成都討荊州。孔明設計使謹奔波無獲而回,孫權請雲長於陸口寨外臨江亭上赴宴,企圖殺之。
雲長領周倉及八九個關西大漢赴宴,換和上船而歸。
操欲起兵南征,從諫作罷,王粲等人慾尊操為「魏王」,荀攸反對,操言其欲效荀(yu) ,荀攸憤疾而死。
操殺與獻帝謀已的伏後、伏完、穆順。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操派兵抄追殺曹兵的楊昂、楊任之後,勝得陽平關,又得南鄭。
操計收龐德又得東川。
西川人聞操至,皆懼,孔明以書與孫權,交割荊州三郡,教權領兵攻打合肥,操提兵殺奔濡須塢來。
●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凌統奉權命欲敗操銳氣,與張遼斗不分勝負。孫權部將甘寧帶一百人夜至操中軍左沖右突,不折一人而回,權深贊之。
甘寧射中樂進面門,救出凌統,凌統與甘寧結為生死之交。
二處交兵,權傷亡甚大;雙方講和罷兵。
崔琰因阻操為魏王而死。操從賈詡計,立長子曹丕為王世子。
操於鄴郡築魏王宮。左慈以妖術戲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喪命
管輅為曹操卜,皆靈驗。
耿紀、韋蛸、金韋、太醫吉平之子趁許都正月十五慶賞元宵佳節之際欲討曹操,不成皆亡。
曹洪,張合領兵到漢中,初戰告勝。
●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
巴山張飛以飲酒誘張合劫寨,大敗之。合奔瓦口隘。
張飛再次打敗張合,與魏延領兵奪瓦口關,張合敗回南鄭。曹洪令取葭萌關。
孔明派黃忠,嚴顏往葭萌關打敗張合,黃忠、嚴顏使計得天盪山,張合等奔定軍山。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操親出征,至藍田,看望蔡邕女蔡琰,試楊修才。
黃忠從法正步步為營、「反客為主」之計,打敗駐守定軍山的夏侯淵,俘夏侯尚。
黃忠在法正幫助下,先奪得定軍山西一山頭,以逸待勞,殺了夏侯淵,奪了定軍山。
黃忠燒操糧草,被圍,趙雲救出,據漢水打敗操追兵。玄德,孔明贊子龍一身都是膽。
操命徐晃從斜谷小路取漢水,王平往助。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徐晃不聽王平意見,被黃忠,趙雲打敗,王平降玄德。
操被劉備打敗,回到南鄭,魏延、張飛已得南鄭,操走陽平關。亮以疑兵勝操。
操親領兵戰,備兵大敗曹兵,操棄陽平關而逃至斜谷界口,進退兩難,殺了楊修,次日出兵大敗回京兆。
●第七十三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諸葛引法正等人慾尊玄德為帝,玄德不從。孔明建議暫為漢中王,玄德應允,築壇於沔陽,時位漢中王。
操派滿寵為使,說權攻荊州。
關公大敗曹仁,得襄陽,至樊城。
●第七十四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操令於禁解樊城之危,龐德為先鋒。
龐德造一櫬,抬赴樊城,與妻子生死離別,以表破關公之決心。關公與龐德戰百餘回不分勝負,龐德一箭射中關公左臂,於禁恐其成,鳴金收兵。
於禁兵屯罾口川 ,關公放襄江水淹七軍,於禁投降,龐德被擒不降而死。
關公被曹仁兵放箭射中右臂。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關公不顧箭傷,只要取樊城。
華佗為關公刮骨療毒 ,公全無懼色。
操連東吳,夾攻關公。
孫權拜呂蒙為大都督,夜襲荊州。
孫權放於禁歸。傅士仁、糜芳投降孫權。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徐晃大敗關平、廖化、關公。關公攻打荊州。荊州土人皆無戰心,關公敗走麥城,廖化向上庸守將劉封,孟達求救而不得。
諸葛謹往說關公報降,公不降。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公欲棄麥城投西川,路遇伏兵,被潘璋部將馬忠所獲,孫權斬關公、關平。
權送關公首級與操,操厚葬關公於洛陽南門,贈為荊王。
備聞關公敗亡,昏絕於地。
●第七十八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劉備要為關公報仇,孔明勸阻,教他按兵不動,且與關公發喪,待吳、魏不和,乘時而伐。曹病,華佗欲為手術,曹操疑其為關公報仇,下於獄中而死。
孫權與操書,勸其「早正大位」,操不上當,封孫權宮爵,令拒備。
操死,立其子曹丕為繼。
●第七十九回
兄逼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獻帝在華歆、曹洪、曹休等威逼下讓帝位於曹丕,國號大魏,丕自許昌幸洛陽。
孔明設計使劉備為帝。備欲起傾國之兵伐吳,趙雲諫曰不可。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遭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劉備不聽趙雲、秦宓、孔明之勸發兵七十五萬伐吳。
張飛鞭撻末將范疆、張達,范、張割張飛首級獻東吳。
先主出征,吳班為先鋒,關興,張苞護駕。
孫權使諸葛謹說劉備與東吳和好共討曹丕。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諸葛謹勸劉備罷征而不得,回江南。
孫權差中大夫趙咨見魏帝丕,丕欲坐觀虎鬥,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
劉備大敗吳兵,從巫峽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口,七百餘里結連四十餘寨。
●第八十三回
戰虎亭先主得仇人
奪江口書生得大將
黃忠私自出戰斬吳將史跡,後中埋伏中箭回營身亡。
先主大戰虎亭。關興斬潘璋首級而歸,糜芳、傅士仁來降被剮。
孫權求和不得,築支拜陸遜為大都督,遜令諸將堅守勿戰。
先主求戰不得,移寨於山林樹木間避暑。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周泰等請戰,陸遜以前面山路有伏兵不讓出擊,三日後,伏兵不得其便果出。陸遜等其兵疲意困,後發制人;吳主領兵應,曹丕派兵襲東吳。
孔明命馬良速叫劉備改屯諸營,但已為時晚矣。
陸遜先使淳於丹探險明蜀兵虛實,夜裡借東南風放火,劉備敗走,被趙雲救入白帝城。
陸遜追備,誤入八陣圖之死門,諸葛亮岳父黃承彥引其出生門。陸遜懼魏裘吳,不敢深入西川。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魏主出三路兵伐吳,皆被擊敗。
先主把白帝城館驛改為永安宮,染病不起,託孤於孔明。孔明於劉備死後立劉禪為帝。
曹丕趁備亡用五路大兵夾攻之。
後主親往相府請孔明理事,孔明言四路兵皆已退,唯余吳一路,又秦明後主,派鄧芝往結東吳,消除舊怨,共拒操魏。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鄧芝不懼油煎往說吳主決意與蜀通好,吳主派張溫同鄧芝赴蜀。
張溫至蜀甚傲,秦宓席間難之,溫不能對,孔明以善言解之,又令鄧芝與張溫同去吳答禮吳蜀通好。
曹丕親自伐吳,大敗而回。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孔明不顧勸阻,堅意南征。
孔明先使反間計,破三路蠻兵。
馬謖建議孔明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孔明使魏延、趙雲深入蠻地,戰敗孟獲三洞元帥,孟獲親自出戰。被魏延活捉,孔明盡釋其將士,待來日再決雌雄。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孔明命前來送解署葯並糧草的馬岱引三千軍去瀘河下游 渡河截糧,軍士因中毒半渡而死,後知半夜水冷毒散方渡無事。馬岱於夾山峪奪了蠻糧。
二洞主擒孟獲見孔明,獲不服,孔明再釋。
孟獲教弟孟優以詐降進寶於孔明以里應外合,孔明用葯麻翻孟優,孟獲被扮做蠻兵的馬岱所捉。
孟獲不服,孔明放回,謂眾將三擒三縱,「誠欲服其心,不欲滅其類也」。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孔明於多洱河畔設寨,堅守不出,待獲兵疲乏而四擒四縱。
禿龍洞洞主以的毒之四泉(啞泉,滅泉,黑泉,柔泉)敗蜀兵。
孟獲之兄孟節為蜀兵解毒,蜀兵掘地得水。
蠻方二十一洞主楊鋒擒孟獲獻孔明,孔明五縱之去。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蜀軍士壘土越牆得三江城。孔明計擒孟獲妻子祝融夫人,換回被俘蜀將。
孔明驅敗巨獸孟獲,孟獲詐降欲擒孔明,被孔明識破後擒獲,六縱而去。
孔明設計誘烏戈國之藤甲兵至盤蛇谷中盡燒之,孟獲被馬岱生擒活捉。
孟獲拜服,孔明讓其自治。
●第九十一回
祭滬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孔明祭瀘水入師回成都。
曹丕崩,曹睿立。司馬懿被封為驃騎大將軍,提督雍、涼等處兵馬。
孔明根據參軍馬謖建議使反間計,曹睿把司馬懿削職回鄉。
孔明上表伐魏,譙周諫阻不聽。
曹睿封夏侯淵之子夏侯(木+矛+木)為大都督,司徒王朗諫勸不聽。(木+予+木)率兵二十餘萬,星夜到長安。
●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孔明不用魏延長驅直入之計,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
趙雲殺死西涼大半韓德父子五人,大敗魏軍,(木+予+木)退入南安郡。
諸葛亮計取南安郡和安定都,擒夏侯(木+予+木)。
●第九十三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天水太守馬遵部下姜維,破孔明計並使趙雲中計。
孔明設計得姜維、得天水、上圭、冀成,前山祁山,兵臨渭水。
曹睿命曹真為大都督,與蜀軍戰。軍師王朗被孔明罵死陣前,曹真郭淮亦被殺敗。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魏軍與西羌結連,西羌鐵車兵大敗蜀兵。
孔明乘天降大雪,誘西羌鐵車兵陷入坑塹而大敗之。
曹真兩路先鋒被趙雲、魏延所斬,上表乞授。鍾繇保舉司馬懿,曹睿加懿為平西都督,使由宛城赴長安。
司馬懿得孟達造反信,不奏朝延,先予征除,後見曹睿,舉張合為先鋒,往破蜀兵。
●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琥侯彈琴退仲達
司馬懿要取漢中之咽喉街亭和列柳城。
馬謖自告奮勇守街亭,他不聽王平之勸,於山上林木深處下寨 。
懿領兵圍山,謖下山而逃。
懿先於郭淮得列柳城,後兵出箕谷。
孔明見街亭、列柳城已失,安排退兵之計。
司馬懿引兵襲西城,諸葛亮只得演空城計,懿兵退後離西城往漢中而走。司馬懿嘆不如孔明。
●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尚書孫資建議曹睿分兵守險要,養精蓄銳,以圖吳蜀,曹睿駕回洛陽。
趙雲不少一將一卒而歸,孔明賞賜。
孔明揮淚斬馬謖.
孔明上表後主,自求貶丞相之職,讓諸將「勤攻吾之闕,責吾之短」。
東吳鄱陽大守周魴詐降曹魏,乞兵征伐,司馬懿領兵助曹休南下,曹休被賺入石亭,被陸遜打敗。
●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孔明再上表伐魏。使陳倉守將郝昭同鄉靳祥兩番說郝來降,郝斷然拒絕。
孔明幾次攻城不下,向姜維求計。姜維詐降曹真,費耀替曹真出征,中計自刎,蜀兵三至祁山。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司馬懿深識諸葛亮之法,認為蜀兵利在速戰,魏兵則宜久守。
孔明雖然以火攻大敗魏軍,但還是安排退軍之計,等到曹真知曉,蜀兵已去二日。
魏延受諸葛密計,斬追將王雙。
東吳孫權稱帝,後主聽孔明言,齎禮作賀,陸遜虛張聲勢以伐魏。
孔明出漢中,奪取陳倉,三出祁山,魏帝封司馬懿為大都督抗蜀。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孔明四齣祁山。
魏延、陳式不聽孔明「防魏伏兵,不可輕進」的命令,領兵出箕谷,被魏兵殺敗。
蜀兵劫曹真寨,司馬懿救曹真。
孔明斬陳式留魏延。又作書送曹真,曹真見書疾重而亡。
孔明與懿斗陣,大敗魏軍。
後主中司馬懿反間計,召孔明回成都。
孔明增灶減兵而退,魏兵不敢追。
●第一百一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合中計
孔明回成都追殺散布流言之宦官,孔明復回漢中,從楊儀計,分兩路軍兵,輪流荼魏。
孔明至祁山,糧米不到,孔明使人盡割隴上之麥,送赴鹵城打曬。
郭淮獻計攻鹵城,被孔明伏兵四面殺敗;淮又獻計調雍、涼諸郡人馬業,自己奇襲劍閣,截蜀兵歸路,亦被蜀兵擊敗。
永安李嚴書至,言東吳連魏伐蜀,孔明退兵,於劍閣木門道理伏,射殺追來的張合。
孔明與後主謫妄言東吳連魏蜀李嚴為庶人。
孔明養軍三年,不顧勸陰,又要伐魏。
●第一百二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太史譙周以種種異兆為由要丞相「只宜謹守,不可妄動」孔明發誓六齣祁山,剿滅漢賊,鞠躬盡誶,死而後已 。
孔明星夜至漢中,聞關興亡,放聲大哭。引三十萬兵,姜維、魏延為先鋒,分五路至祁山。
司馬懿薦夏侯淵四子為先鋒,行軍司馬,又令郭淮,孫禮總督西兵馬,於北原下寨,不予出戰。
孔明虛攻北原,暗取渭濱,司馬懿識破而用兵,蜀兵大敗。
懿派鄭文詐降孔明,被孔明識破,魏兵劫寨大敗。
孔明在上方谷(葫蘆谷)作木牛流馬,搬運糧草;司馬懿依樣製造,搬運糧草,被孔明所劫。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吳主分三路兵伐魏敗歸 。
孔明故意把木牛流馬讓魏劫去,又教兵士多次被俘,以示無備,賺懿出戰,誘入上方谷中,雷炸火燒,忽大雨傾盆,火滅雷啞,懿父子三人逃回。
司馬懿堅守不出,孔明以巾幗女衣並侮辱之書信送司馬懿,懿本怒,卻不出戰。
孔明聽說吳兵無功而還,昏倒於地。
●第一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象魏都督喪膽
孔明授兵書於姜維,強支病體,遍觀各營,喟然長嘆。
孔明54歲身故,閏維、楊儀不敢舉哀,安置翕中。魏延不服楊儀,口出不遜之言。
司馬懿追兵至,姜維推出孔明木象,懿嚇退。
●第一百零五回
孔明預伏錦膏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魏延和楊儀分別秦明後主,言對方背反。後主知魏延反,派董允好言撫慰。
馬岱假意願助魏延取西川,與姜維、楊儀按孔明錦囊妙計殺魏延。
楊儀不服蔣琬,後主罷為庶人。
曹睿大興土木,建造宮殿,怨聲不絕,又欲長生不老,派馬鈞赴長安拆取柏梁台上之銅人、承露盤,眾官上表諫諍不聽。
●第一百六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睿派司馬懿伐遼東造反的公孫淵,淵敗被殺。
睿亡芳繼,兵權盡歸曹爽,司馬懿推病不出。故作老之將死之態,乘曹爽和曹芳出城居謁高平陵之機率二子謀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司馬懿奪曹爽兵權並斬之。
曹芳封懿為丞相,加九錫。
夏侯霸後,敗於郭淮與陳泰後投漢中降秉維。姜維以霸為向導官伐魏,在牛頭山被郭淮打敗,飛奔陽平關,司馬懿長予司馬師欲奪關,姜維用武侯臨終時所傳「連弩」之法,一弩發十矢而敗師。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姜維領敗兵回漢中。
司馬懿病逝,次子司馬昭趁孫權新亡南征東吳,東吳諸葛恪派丁奉往戰,大敗魏兵,諸葛恪一面發書求姜維進兵攻魏,一面驅兵至新城,被城中守將用緩兵之計擊退。
孫峻與吳主孫亮請諸葛恪赴宴,峻就席間殺之,權歸孫峻。
蜀姜維得諸葛恪書,發兵伐魏。
●第一百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姜維在董亭與徐質交兵大敗,姜維造木牛流馬運糧誘殺了徐質,又於鐵籠山圍住了司馬照 ,但被郭淮使來的降魏羌兵殺敗,於路用郭淮射來之箭射死郭淮,敗回漢中。
曹芳欲圖司馬師、司馬昭,被師所廢,立曹髦為帝。
●第一百十回
文鴦單騎退追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揚州都督母丘儉與剌史文欽討伐司馬師,文欽子文鴦於魏營左沖右突,司馬師眼珠迸出。
母丘儉兵敗入慎縣,被縣令宗白所殺。
司馬師付印授弟司馬昭,眼珠迸出而亡,從此大小事皆歸於昭。
蜀將姜維趁魏內亂興師伐之,於洮水背水一戰大破魏兵,又勒兵取狄道城,被鄧艾設計殺敗。
●第一百十一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姜維又出師伐魏,被鄧艾打敗。上表自貶其職。
魏諸葛誕送子質於吳,與吳會合,共同討伐司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諸葛誕戰敗而亡,吳將降魏者多,敗兵放回。
姜維又欲伐魏,中散大夫譙周作仇國論一篇,勸阻姜維,維不聽。
姜維先大勝,後被鄧氏父子與關中兵三面夾擊;又傳東吳兵敗,姜維只得退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林
姜維斗陣破鄧艾
東吳孫林廢孫亮而立孫休,孫休與老將丁奉合謀殺孫林,後主派人作賀,吳主派人還禮,吳使薛羽謂吳主蜀之大廈將焚。
姜維六次伐魏,於祁山安寨,與鄧艾斗陣,將艾圍在垓心,二次斗陣,鄧艾欲從後刺殺,都被姜維識破而大敗之。
司馬望與鄧艾派人接連中常侍黃皓散布姜維怨上投魏流言,後主召姜維回。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姜維揭穿後主聽信小人之言,後主令姜維再回漢中,伺機伐魏。
司馬昭與賈亮合謀篡位,賈事成濟刺死曹髦。
司馬昭立曹璜為帝,璜改名奐,封昭為相國、晉公。
姜維以昭弒君之名出師伐魏,分三路出祁山。
魏參軍王[]詐降姜維,約鄧艾里應外合被姜維識破而敗之,艾雜於軍中而逃;王[]投黑龍江死。
●第一百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辟禍
姜維八議計伐中原,譙周、廖化勸阻不聽。
鄧艾使計,先鋒夏侯霸被射死城下,姜維也被鄧艾、夏侯望殺敗,但又在救助攻打祁山的張翼時,打敗魏兵。
後主信黃皓讒言,召姜維回成都,維請殺黃皓,後主引皓拜姜維,秘書郎谷正要姜維去隴西沓中屯男避禍。
司馬昭趁蜀國腐敗,派鍾會伐蜀。
●第一百十六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鍾會約鄧艾伐蜀。
後主聽信黃皓讒言,不準姜維出兵拒魏之奏,瞎信師婆虛妄之說,只在宮中飲宴歡樂。
鍾會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漢中人民,出城拜迎。
姜維等大敗,奔劍閣。
●第一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鍾會與鄧艾不和,鄧艾偷度陰平、摩天嶺,兵到江由涪城,軍民俱降。
後主從正之言,召孔明之子諸葛瞻,使拒魏兵,瞻子尚為先鋒,瞻、尚父子俱戰死綿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後主令譙周作降書至雒城請降,鄧艾重待降使。後主來日出降;其子劉諶割妻並三子頭至昭烈廟中,大哭,眼出血自刎。
姜維聞後主降、大驚;設計假降鍾針,間其與鄧艾關系。
昭疑艾後,封鍾會以監鄧艾;又假計鄧艾實防鍾會,與曹奐出師長安。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鍾會收鄧艾。與姜維謀反。會被射死,姜維自刎,鄧艾父子被田續所斬。
司馬昭封劉禪為安樂公。
魏主奐封昭為晉王,昭立司馬炎為世子。昭死後,炎以與漢家報仇為由。效曹丕廢帝之事,奐捧傳國玉璽登壇授炎。
●第一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東吳孫休亡,立孫皓為主,皓義暴無道,殺忠臣四十餘人,魏羊祜上表讓伐吳,炎為許,後悔之,祜死前薦杜預。
杜預上表請伐吳,晉主許之。東吳孫皓撥匠工於江邊造鐵鎖、鐵錐,以御晉軍,晉軍勢如破竹,直至石頭城下,孫皓降。
⑥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斗陣破鄧艾
卻說姜維恐救兵到,先將軍器車仗,一應軍需,步兵先退,然後將馬軍斷後。細作報知鄧艾。艾笑曰:“姜維知大將軍兵到,故先退去。不必追之,追則中彼之計也。”乃令人哨探,回報果然駱穀道狹之處,堆積柴草,准備要燒追兵。眾皆稱艾曰:“將軍真神算也!”
遂遣使齎表奏聞。於是司馬昭大喜,又加賞鄧艾。卻說東吳大將軍孫綝,聽知全端、唐咨等降魏,勃然大怒,將各人家眷,盡皆斬之。吳主孫亮,時年方十六,見綝殺戮太過,心甚不然。一日出西苑,因食生梅,令黃門取蜜。須臾取至,見蜜內有鼠糞數塊,召藏吏責之。藏吏叩首曰:“臣封閉甚嚴,安有鼠糞?”亮曰:“黃門曾向爾求蜜食否?”藏吏曰:“黃門於數日前曾求蜜食,臣實不敢與。”亮指黃門曰:“此必汝怒藏吏不與爾蜜,故置糞於蜜中,以陷之也。”黃門不服。亮曰:“此事易知耳。若糞久在蜜中,則內外皆濕,若新在蜜中,則外濕內燥。”命剖視之,果然內燥,黃門服罪。亮之聰明,大抵如此。雖然聰明,卻被孫綝把持,不能主張,綝令弟威遠將軍孫據入蒼龍宿衛,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干、長水校尉孫闓分屯諸營。
一日,吳主孫亮悶坐,黃門侍郎全紀在側,紀乃國舅也。亮因泣告曰:“孫綝專權妄殺,欺朕太甚;今不圖之,必為後患。”紀曰:“陛下但有用臣處,臣萬死不辭。”亮曰:“卿可只今點起禁兵,與將軍劉丞各把城門,朕自出殺孫綝。但此事切不可令卿母知之,卿母乃綝之姊也。倘若泄漏,誤朕匪輕。”紀曰:“乞陛下草詔與臣。臨行事之時,臣將詔示眾,使綝手下人皆不敢妄動。”亮從之,即寫密詔付紀。紀受詔歸家,密告其父全尚。尚知此事,乃告妻曰:“三日內殺孫綝矣。”妻曰:“殺之是也。”口雖應之,卻私令人持書報知孫綝。綝大怒,當夜便喚弟兄四人,點起精兵,先圍大內;一面將全尚、劉丞並其家小俱拿下。比及平明,吳主孫亮聽得宮門外金鼓大震,內侍慌入奏曰:“孫綝引兵圍了內苑。”亮大怒,指全後罵曰:“汝父兄誤我大事矣!”乃拔劍欲出。全後與侍中近臣,皆牽其衣而哭,不放亮出。孫綝先將全尚、劉丞等殺訖,然後召文武於朝內,下令曰:“主上荒淫久病,昏亂無道,不可以奉宗廟,今當廢之。汝諸文武,敢有不從者,以謀叛論!”眾皆畏俱,應曰:“願從將軍之令。”尚書桓彝大怒,從班部中挺然而出,指孫綝大罵曰:“今上乃聰明之主,汝何取出此亂言!吾寧死不從賊臣之命!”綝大怒,自拔劍斬之,即入內指吳主孫亮罵曰:“無道昏君!本當誅戮以謝天下!看先帝之面,廢汝為會稽王,吾自選有德者立之!”叱中書郎李崇奪其璽綬,令鄧程收之。亮大哭而去。後人有詩嘆曰:“亂賊誣伊尹,奸臣冒霍光。可憐聰明主,不得蒞朝堂。”
孫綝遣宗正孫楷、中書郎董朝,往虎林迎請琅琊王孫休為君。休字子烈,乃孫權第六子也,在虎林夜夢乘龍上天,回顧不見龍尾,失驚而覺。次日,孫楷、董朝至,拜請回都。行至曲阿,有一老人,自稱姓干,名休,叩頭言曰:“事久必變,願殿下速行。”休謝之。行至布塞亭,孫恩將車駕來迎。休不敢乘輦,乃坐小車而入。百官拜迎道傍,休慌忙下車答禮。孫綝出令扶起,請入大殿,升御座即天子位。休再三謙讓,方受玉璽。文官武將朝賀已畢,大赦天下,改元永安元年;封孫綝為丞相、荊州牧;多官各有封賞;又封兄之子孫皓為烏程侯。孫綝一門五侯,皆典禁兵,權傾人主。吳主孫休,恐其內變,陽示恩寵,內實防之。綝驕橫愈甚。
冬十二月,奉牛酒入宮上壽,吳主孫休不受,綝怒,乃以牛酒詣左將軍張布府中共飲。
酒酣,乃謂布曰:“吾初廢會稽王時,人皆勸吾為君。吾為今上賢,故立之。今我上壽而見拒,是將我等閑相待。吾早晚教你看!”布聞言,唯唯而已。次日,布入宮密奏孫休。休大懼,日夜不安。數日後,孫綝遣中書郎孟宗,撥與中營所管精兵一萬五千,出屯武昌;又盡將武庫內軍器與之。於是,將軍魏邈、武衛士施朔二人密奏孫休曰:“綝調兵在外,又搬盡武庫內軍器,早晚必為變矣。”休大驚,急召張布計議。布奏曰:“老將丁奉,計略過人,能斷大事,可與議之。”休乃召奉入內,密告其事。奉奏曰:“陛下無憂。臣有一計,為國除害。”休問何計,奉曰:“來朝臘日,只推大會群臣,召綝赴席,臣自有調遣。”休大喜。奉同魏邈、施朔掌外事,張布為內應。
是夜,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將老樹連根拔起。天明風定,使者奉旨來請孫綝入宮赴會。孫綝方起床,平地如人推倒,心中不悅。使者十餘人,簇擁入內。家人止之曰:“一夜狂風不息,今早又無故驚倒,恐非吉兆,不可赴會。”綝曰:“吾弟兄共典禁兵,誰敢近身!倘有變動,於府中放火為號。”囑訖,升車出內。吳主孫休忙下御座迎之,請綝高坐。
酒行數巡,眾驚曰:“宮外望有火起!”綝便欲起身。休止之曰:“丞相穩便。外兵自多,何足懼哉?”言未畢,左將軍張布拔劍在手,引武士三十餘人,搶上殿來,口中厲聲而言曰:“有詔擒反賊孫綝!”綝急欲走時,早被武士擒下。綝叩頭奏曰:“願徙交州歸田裡。”
休叱曰:“爾何不徙滕胤、呂據、王惇耶?”命推下斬之。於是張布牽孫綝下殿東斬訖。從者皆不敢動。布宣詔曰:“罪在孫綝一人,余皆不問。”眾心乃安。布請孫休升五鳳樓。丁奉、魏邈、施朔等,擒孫綝兄弟至,休命盡斬於市。宗黨死者數百人,滅其三族,命軍士掘開孫峻墳墓,戮其屍首。將被害諸葛恪、滕胤、呂據、王惇等家,重建墳墓,以表其忠。其牽累流遠者,皆赦還鄉里。丁奉等重加封賞。
馳書報入成都。後主劉禪遣使回賀,吳使薛珝答禮。珝自蜀中歸,吳主孫休問蜀中近日作何舉動。珝奏曰:“近日中常侍黃皓用事,公卿多阿附之。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有菜色。所謂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焚者也。”休嘆曰:“若諸葛武侯在時,何至如此乎!”於是又寫國書,教人齎入成都,說司馬昭不日篡魏,必將侵吳、蜀以示威,彼此各宜准備。姜維聽得此信,忻然上表,再議出師伐魏。時蜀漢景耀元年冬,大將軍姜維以廖化、張翼為先鋒,王含、蔣斌為左軍,蔣舒,傅僉為右軍,胡濟為合後,維與夏侯霸總中軍,共起蜀兵二十萬,拜辭後主,徑到漢中。與夏侯霸商議,當先攻取何地。霸曰:“祁山乃用武之地,可以進兵,故丞相昔日六齣祁山,因他處不可出也。”維從其言,遂令三軍並望祁山進發,至谷口下寨。時鄧艾正在祁山寨中,整點隴右之兵。忽流星馬報到,說蜀兵現下三寨於谷口。艾聽知,遂登高看了,回寨升帳,大喜曰:“不出吾之所料也!”原來鄧艾先度了地脈,故留蜀兵下寨之地;地中自祁山寨直至蜀寨,早挖了地道,待蜀兵至時,於中取事。
此時姜維至谷口分作三寨,地道正在左寨之中,乃王含、蔣斌下寨之處。鄧艾喚子鄧忠,與師纂各引一萬兵,為左右沖擊;卻喚副將鄭倫,引五百掘子軍,於當夜二更,徑從地道直至左營,於帳後地下擁出。
卻說王含、蔣斌因立寨未定,恐魏兵來劫寨,不敢解甲而寢。忽聞中軍大亂,急綽兵器上的'馬時,寨外鄧忠引兵殺到。內外夾攻,王、蔣二將奮死抵敵不住,棄寨而走。姜維在帳中聽得左寨中大喊,料道有內應外合之兵,遂急上馬,立於中軍帳前,傳令曰:“如有妄動者斬!便有敵兵到營邊,休要問他,只管以弓弩射之!”一面傳示右營,亦不許妄動。果然魏兵十餘次沖擊,皆被射回。只沖殺到天明,魏兵不敢殺入。鄧艾收兵回寨,乃嘆曰:“姜維深得孔明之法!兵在夜而不驚,將聞變而不亂:真將才也!”次日,王含、蔣斌收聚敗兵,伏於大寨前請罪。維曰:“非汝等之罪,乃吾不明地脈之故也,”又撥軍馬,令二將安營訖。卻將傷死身屍,填於地道之中,以土掩之。令人下戰書單搦鄧艾來日交鋒。艾忻然應之。次日,兩軍列於祁山之前。維按武侯八陣之法,依天、地、風、雲、鳥、蛇、龍、虎之形,分布已定。鄧艾出馬,見維布成八卦,乃亦布之,左右前後,門戶一般。維持槍縱馬大叫曰:“汝效吾排八陣,亦能變陣否?”艾笑曰:“汝道此陣只汝能布耶?吾既會布陣,豈不知變陣!”艾便勒馬入陣,令執法官把旗左右招颭,變成八八六十四個門戶;復出陣前曰:“吾變法若何?”維曰:“雖然不差,汝敢與吾八陣相圍么?”艾曰:“有何不敢!”
兩軍各依隊伍而進。艾在中軍調遣。兩軍沖突,陣法不曾錯動。姜維到中間,把旗一招,忽然變成長蛇卷地陣,將鄧艾困在垓心,四面喊聲大震。艾不知其陣,心中大驚。蜀兵漸漸逼近,艾引眾將沖突不出。只聽得蜀兵齊叫曰:“鄧艾早降!”艾仰天長嘆曰:“我一時自逞其能,中姜維之計矣!”忽然西北角上一彪軍殺入,艾見是魏兵,遂乘勢殺出。救鄧艾者,乃司馬望也。比及救出鄧艾時,祁山九寨,皆被蜀兵所奪。艾引敗兵,退於渭水南下寨。艾謂望曰:“公何以知此陣法而救出我也?”望曰:“吾幼年游學於荊南,曾與崔州平、石廣元為友,講論此陣。今日姜維所變者,乃長蛇卷地陣也。若他處擊之,必不可破。吾見其頭在西北,故從西北擊之,自破矣。”艾謝曰:“我雖學得陣法,實不知變法。公既知此法,來日以此法復奪祁山寨柵,如何?”望曰:“我之所學,恐瞞不過姜維。”艾曰:“來日公在陣上與他斗陣法,我卻引一軍暗襲祁山之後。兩下混戰。可奪舊寨也。”於是令鄭倫為先鋒,艾自引軍襲山後;一面令人下戰書,搦姜維來日斗陣法。維批回去訖,乃謂眾將曰:“吾受武侯所傳密書,此陣變法共三百六十五樣,按周天之數。今搦吾斗陣法,乃班門弄斧耳!但中間必有詐謀,公等知之乎?”廖化曰:“此必賺我斗陣法,卻引一軍襲我後也。”
維笑曰:“正合我意。”即令張翼、廖化,引一萬兵去山後埋伏。
次日,姜維盡拔九寨之兵,分布於祁山之前。司馬望引兵離了渭南,徑到祁山之前,出馬與姜維答話。維曰:“汝請吾斗陣法,汝先布與吾看。”望布成了八卦。維笑曰:“此即吾所布八陣之法也,汝今盜襲,何足為奇!”望曰:“汝亦竊他人之法耳!”維曰:“此陣凡有幾變?”望笑曰:“吾既能布,豈不會變?此陣有九九八十一變。”維笑曰:“汝試變來。”望入陣變了數番,復出陣曰:“汝識吾變否?”維笑曰:“吾陣法按周天三百六十五變。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奧乎!”望自知有此變法,實不曾學全,乃勉強折辯曰:“吾不信,汝試變來。”維曰:“汝教鄧艾出來,吾當布與他看。”望曰:“鄧將軍自有良謀,不好陣法。”維大笑曰:“有何良謀!不過教汝賺吾在此布陣,他卻引兵襲吾山後耳!”望大驚,恰欲進兵混戰,被維以鞭梢一指,兩翼兵先出,殺的那魏兵棄甲拋戈,各逃性命。卻說鄧艾催督先鋒鄭倫來襲山後。倫剛轉過山角,忽然一聲炮響,鼓角喧天,伏兵殺出:為首大將。乃廖化也。二人未及答話,兩馬交處,被廖化一刀,斬鄭倫於馬下。鄧艾大驚,急勒兵退時,張翼引一軍殺到。兩下夾攻,魏兵大敗。艾捨命突出,身被四箭。奔到謂南寨時,司馬望亦到。二人商議退兵之策。望曰:“近日蜀主劉禪,寵幸中貴黃皓,日夜以酒色為樂。
可用反間計召回姜維,此危可解。”艾問眾謀士曰:“誰可入蜀交通黃皓?”言未畢,一人應聲曰:“某願往。”艾視之,乃襄陽黨均也。艾大喜,即令黨均齎金珠寶物,徑到成都結連黃皓,布散流言,說姜維怨望天子,不久投魏。於是成都人人所說皆同。黃皓奏知後主,即遣人星夜宣姜維入朝。卻說姜維連日搦戰,鄧艾堅守不出。維心中甚疑。忽使命至。詔維入朝。維不知何事,只得班師回朝。鄧艾、司馬望知姜維中計,遂拔渭南之兵,隨後掩殺。
正是:樂毅伐齊遭間阻,岳飛破敵被讒回。未知勝負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⑦ 《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三回中,姜維斗陣大破魏軍,魏將鄧艾和司馬望商議了什麼退兵之策
反間計。司馬望對鄧艾說:「近日蜀主劉禪,寵幸中貴黃皓,日夜以酒色為樂。可用反間計召回姜維,此危可解。」鄧艾就派襄陽人黨均攜帶大量的金銀珠寶賄賂黃皓,並散布流言,說姜維怨恨天子,不久將要降魏,黃皓向後主進讒言,後主就派人連夜召回姜維,魏兵得以解脫。
⑧ 《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三回簡介
丁奉用計斬孫綝,姜維布陣勝鄧艾。 與姜維用黃牛辱鄧艾是三國演義哪一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歸哪個部門
瀏覽:46
閥門除垢劑
瀏覽:88
液接電勢半透膜
瀏覽:939
燃氣壁掛爐地暖過濾器
瀏覽:320
沁園250左邊是什麼濾芯
瀏覽:40
污水井潛水用的什麼氧氣
瀏覽:549
飲水機壓力桶沒水是怎麼回事
瀏覽:45
真離子交換樹脂耐溫
瀏覽:107
廢離子交換樹脂主要危廢特性
瀏覽:243
農村建設污水處理設施
瀏覽:964
凈水器黃色顆粒是什麼
瀏覽:92
水處理樹脂的再生
瀏覽:143
凈水時活性炭可以用什麼代替
瀏覽:152
溴水分離為什麼要用蒸餾
瀏覽:580
污水集中處理站
瀏覽:232
城市污水處理公司年終總結
瀏覽:601
賓館的廢水排水量
瀏覽:237
污水池護欄安裝多少錢一米
瀏覽:943
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品牌
瀏覽:847
有機樹脂類廢物主要危害成分
瀏覽: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