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廠沉降比超標怎麼排泥
先處理沉降比的問題,當沉降比正常後再進行排泥處理
異常的污泥結構鬆散,沉澱性能差,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數很大,在二沉池固液分離效果差,造成污泥流失,這種現象叫做污泥膨脹。不同污水發生污泥膨脹的SVI限值差別較大,一般認為SVI>200為污泥膨脹。
一.活性污泥系統沉降性較差(污泥膨脹)的原因:污泥膨脹分為絲狀菌膨脹和非絲狀菌膨脹兩種,絲狀菌膨脹最為普遍。
1.絲狀菌膨脹
目前,人們對絲狀菌膨脹的認識尚不完全統一,一般認為絲狀菌和菌膠團細菌的優勢競爭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水質:水質是造成污泥絲狀菌膨脹的最主要原因。污水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低分子糖類和有機酸等)含量高時,有利於絲狀菌生長,導致污泥膨脹;污水中硫化物含量高時,有利於硫化細菌生長,而發生污泥膨脹;污水的PH值低(pH<6)時,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水缺乏氮和磷(C,N,P比例失調)時,絲狀菌比表面積大,與菌膠團細菌競爭氮和磷而優勢生長,也導致污泥膨脹。
溫度:菌膠團細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8——30℃,浮游球衣菌的生長溫度為15——30℃,最適溫度為25——30℃。如果水溫為25——28℃,易造成浮游球衣菌優勢生長,導致污泥膨脹。水溫低於15,一般不發生污泥膨脹。
溶解氧:溶解氧的影響比較復雜,過低和過高的溶解氧都會引起污泥膨脹。在排除其他因素後還不能解決污泥膨脹的問題就要通過調節曝氣系統改善溶解氧的含量進行處理。
有機負荷:有機負荷低時,營養物缺乏,絲狀菌在營養競爭中優勢生長,導致污泥膨脹;有機負荷很高時,溶解氧濃度迅速降低,絲狀菌優勢生長,引起絲狀菌膨脹。常溫下城市污水污泥負荷很低{0.1kgBOD5/(kgMLSS·d)}或很高{超過2.5kgBOD5/(kgMLSS·d)}時,都會發生絲狀菌膨脹。
工藝方法:實踐證明,完全混合式比推流式易發生污泥膨脹;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最不容易發生污泥膨脹;有沉砂池,但沒有設初沉池的工藝不易發生污泥膨脹;葉輪曝氣比鼓風曝氣易發生污泥膨脹;射流曝氣能有效地避免浮游球衣細菌引起的污泥膨脹。
2.非絲狀菌膨脹
活性污泥系統沉降性較差(污泥膨脹)時,鏡檢找不到大量絲狀菌,這種膨脹叫做非絲狀菌膨脹口非絲狀菌膨脹主要發生在水溫較低而污泥負荷較高的場合。
詳細的解決方案查看http://www.nmgjlscl.com/Item/Show.asp?m=1&d=2938
2. 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後,出水氨氮過高,一值降不下來,污泥沉降比是15不知是什麼原因
1、污泥沉降比15,不清楚貴單位污泥濃度多少,氨氮負荷多少。
2、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2~4mg/L,是否溶解氧偏低。
3、是否進水中含有有毒物質,致使細菌死亡。
4、硝化細菌污泥齡不宜低於4天。
3. 污水處理廠2個月左右沒進水,活性污泥沉降比2%左右,採用增加營養的辦法能讓污泥恢復么,能的話要多久
找別的運營中的污水廠,運剩餘污泥過來培養。
4. 名詞解釋 污泥沉降比
污泥沉降比(SV)是指將混勻的曝氣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進1000ml量筒中至滿刻度版,靜置沉澱30分鍾後,則沉權淀污泥與所取混合液之體積比為污泥沉降比(%),又稱污泥沉降體積(SV30)以mL/L表示。 因為污泥沉降30分鍾後,一般可達到或接近最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時間作為該指標測定的標准時間。也可以15分鍾為准。 污泥沉降比SV30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通過觀察沉降比可以發現污泥性狀的很多問題,上清液是否清澈,是否含有難沉懸浮絮體,絮體粒徑大小及緊湊程度等等。
5. 哪位高手知道簡述污泥沉降比、污泥濃度和污泥指數在活性污泥法運行中的意義
【污泥沉降比(SV)】:是指將混勻的曝氣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進1000mL量筒中至滿刻度,靜置沉澱30分鍾後,則沉澱污泥與所取混合液之體積比為污泥沉降比(%),又稱污泥沉降體積(SV30)以mL/L表示。污泥沉降比大致反映了反應器中的污泥量,可用於控制污泥排放。
【污泥濃度(MLSS)】:是指 1L曝氣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適宜的污泥濃度和污泥年齡可以有效的防止污泥發生絲狀膨脹,如果污泥濃度過小,可能達不到廢水處理的預想效果,如果污泥濃度過大,可能引起污泥過於鬆散,易於發生絲狀膨脹,因此,控制好活性污泥法中污泥濃度,是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棄物和廢水的關鍵之一。
【污泥體積指數(SVI)】: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 相應的1g干污泥所佔的容積(以mL計),即 SVI=混合液30min靜沉後污泥容積(mL)/污泥乾重(g) ,即SVI=SV30/MLSS。
SVI值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標,能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鬆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50~120之間,SVI值過低,說明污泥活性不夠,可能是水體中營養元素缺失導致。SVI過高的污泥,,說明可能發生污泥膨脹,可通過停止曝氣,讓污泥沉降缺氧厭氧硝化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因絲狀菌過度繁殖所致,則應投加相應的消毒劑,必要時要抽干好氧池重新培養好氧污泥等。
6.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標有哪些處理城市污水時正常的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指數(SI)分別為多少
評價活性污泥的幾個指標
(1)、(Mixed Liquid Suspanded Solid)
指1L曝氣池混合液中所含懸浮固體乾重,它是衡量反應器中活性污泥數量多少的指標。它包括微生物菌體(Ma)、微生物自生氧化產物(Me)、吸附在污泥絮體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機物(Mi)和無機物(Mii)。由於MLSS在測定上比較方便,所以工程上往往以它作為估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數量的指標。在進行工程設計時,希望維持較高的MLSS,以縮小曝氣池容積,節省佔地和投資,但MLSS濃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會導致氧氣供應不足。一般反應器中污泥濃度控制在2000~6000mg/L。
(2)、MLVSS(Mixed Liquid Volatile Suspanded Solid)
指1L曝氣池混合液中所含揮發性懸浮固體含量,它只包括微生物菌體(Ma)、微生物自生氧化產物(Me)、吸附在污泥絮體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機物(Mi),不包括無機物(Mii)。所以MLVSS能比較確切地反映反應器中微生物的數量。一般情況下處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比值在0.75左右,對於工業污水,則因水質不同而異,MLVSS/MLSS比值差異較大。
(3)、SV%
污泥沉降比,曝氣池混合液在量筒中靜止30min後,污泥所佔體積與原混合液體積的比值。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30min後,可接近其最大的密度,故在正常運行時,SV%大致反映了反應器中的污泥量,可用於控制污泥排放。一般曝氣池中SV%正常值為20%~30%。SV%的變化還可以及時反映污泥膨脹等異常情況。所以SV%是控制活性污泥法運行的重要指標。
(4)、SVI
污泥體積指數,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靜止沉降後1g干污泥所佔的體積,單位為ml/g。
SVI=混合液30min沉降後污泥容積/污泥乾重
=(SV%×100)/MLSS
SVI反映了污泥的鬆散程度和凝聚性能,SVI過低,說明污泥顆粒細小緊密,無機物多,微生物數量少,此時污泥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SVI過高則說明污泥結構鬆散,難於沉澱分離,即將膨脹或已經發生膨脹。
(5)、SDI
即污泥密度指數,指100ml混合液靜止30min後所含活性污泥的g數。單位為g/ml。
一般地, SVI<100 污泥沉降性能較好
100<SVI<200 污泥沉降性能一般
200<SVI 污泥沉降性能差
城市生活污水水質較穩定,其SVI控制在50~150左右。而工業污水水質相差較大,如某些工業污水中COD主要為溶解性有機物,極易合成污泥,且污泥灰份少,微生物數量多,所以雖然其SVI偏高,但卻不是真正的污泥膨脹。反之,如果污水中含無機懸浮物多,污泥的密度大,SVI低,但其活性和吸附能力不一定差。
(6)、污泥負荷
污泥負荷是反應器設計和運行的一個重要參數,它指單位活性污泥所能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單位是kgBOD5/kgMLSS。進行工程設計時,對於污泥負荷的選擇需要考慮預期運行的處理效率和出水效果、曝氣量、泥齡等參數。根據污泥負荷的大小可分為三種情況
低污泥負荷 0.1-0.25kgBOD5/kgMLSS BOD去除率90~95%
常污泥負荷 0.3-0.6kgBOD5/kgMLSS BOD去除率85~98%
高污泥負荷 1-5kgBOD5/kgMLSS BOD去除率50~60%
對於城市生活污水生物處理,低污泥負荷法和常污泥負荷法之間無明顯的分界,而常污泥負荷法和高污泥負荷法之間則分界明確,根據污水處理廠的一些運行資料,污泥負荷在0.6kgBOD5/kgMLSS到1.0kgBOD5/kgMLSS之間時,絲狀菌有相對的生長優勢,而絲狀菌的生長使污泥結構鬆散,最終導致污泥發生膨脹。但是當污泥負荷高於1.5kgBOD5/kgMLSS時,反應器中食料充足,非絲狀菌也能獲得足夠的營養而生長,所以污泥又不易膨脹。
表9-1 某些有機污水生物處理實例概況
工廠 污水性質 池型 BOD去除率(%) 污泥濃度MLSS(g/L) 污泥負荷(kgBOD5/kgMLSS)
焦化廠 含酚污水 吸附再生 〉90 4.0 0.45
織襪廠 印染污水 合建式完全混合 95 5.0 0.2
污水站 城市污水 合建式完全混合 90 2.5 0.72
污水站 城市污水 吸附再生 90 1.5 0.40
電石廠 含酚污水 吸附再生 87 2.8~3.5 /
印染廠 染色污水 分建式完全混合 90 5.5 0.48
(7)污泥齡:污泥齡是指污泥在反應器中的平均停留時間。其單位是d。
污泥齡=反應器中污泥總量/每d排放的剩餘污泥量(d)
污泥齡和污泥負荷有關,當有機負荷低時,有機物大部分被完全氧化成CO2和水,只有少部分用於合成微生物菌體,所以剩餘污泥量小,污泥齡較長。當有機負荷高時,污泥合成較快,剩餘污泥量大,污泥齡就較短。
7. 污水處理,做污泥沉降比時,十分鍾開始,部分污泥漂浮起來,部分下沉
污水處理指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專。
按污水屬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礦山污水。
8. 污泥沉降比低至1%,還能處理污水嗎
污泥沉降比低至1%可以處理污水,污泥沉降比的大小與能否處理污水無關。
污泥沉降比的含義:污泥沉降比是指取曝氣池混合液在一定量的量筒中,靜置沉降一定時間後,沉降污泥與混合液的體積比,它是評定活性污泥特性的重要指標之一。
污泥沉降比在處理污水方面的應用:
在以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的處理站,影響廢水處理工藝運行效果的因素很多,在缺乏經驗數據和相關檢測設備支持情況下,運行管理人員通常是以沉降比作為指導運行的主要工藝參數,根據沉降比來判斷曝氣池工藝運行情況,為工藝調整提供科學依據,從而控制廢水處理效果。這不僅是因為它具有操作簡單、歷時短的特點;
運行管理人員、工藝工程師可以通過測量污泥沉降比隨時觀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澱過程,肉眼觀察可以直觀地反映出系統的運行情況,了解活性污泥特性。
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活性污泥沉降過程發現問題,從污泥沉降比大小的突變、活性污泥顏色及靜置後上浮情況,了解污泥性質及曝氣供氧情況,沉降比還可以很直觀地反映污泥濃度,然後可以間接地反映出負荷,對於調整負荷,控制F值(有機物),M值(微生物)有一定的意義。
運行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觀察污泥沉降比來確定剩餘污泥的排放量,從而控制曝氣池中污泥濃度的大小,使曝氣池污泥負荷處於沉降區,確保出水水質。
9. 工業污水處理中污泥沉降比(SV)是什麼
污泥沉來降比(SV)是指曝自氣池內混合液在100毫升量筒中,靜止沉澱30分鍾後,沉澱污泥與 混合液之體積比(%),因此有時也用SV30來表示。一般來說生化池內的SV在20-40%之間 。污泥沉降比測定比較簡單,是評定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常被用於控制剩餘污泥的 排放和及時反時污泥膨脹等異常現象。顯然,SV與污泥濃度也有關系。
武漢格林環保在污水處理方面有著不錯的工藝和經驗,可以多了解一下。
10. 污泥沉降比控制在多少最合適
不同污水處理場的SV值差別很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正常SV值一般在%~30%之間。污泥沉降比 sludge settling velocity簡稱SV。是指廢水好氧生物處理中,曝氣池混合液在量筒內靜置30 min後所形成的沉澱污泥容積占原混合液容積的比例,以%表示。
由於SV值測定簡單快速,故常用於評定活性污泥濃度及質量。SV能反映曝氣池正常運行時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SV值越小,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通過SV值變化可以判斷和發現污泥膨脹現象的發生。SV值的大小與污泥種類、絮凝性能及污泥濃度等有關。
(10)污水處理廠污泥沉降比的意義擴展閱讀
控制排泥:
SV30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污泥的沉降濃縮性能,又反映污泥濃度的大小,當沉降性能較好時,SV30較小,反之較高。當污泥濃度較高時,SV30較大,反之則較小。當測得污泥SV30較高時,可能是污泥濃度增大,也可能是沉降性能惡化,不管是哪種原因,都應及時排泥,降低SV30值。
採用該法排泥時,應逐漸緩慢地進行,一天內排泥不能太多。例如通過排泥要將SV30由50%降至30%時,可利用3~5天逐漸實現每天排出的污泥均勻地增加,切不可忽大忽小,避免造成整個活性污泥系統被破壞或者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