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具有多個輸出介面的顯卡,比如ATI的firepro V4800 ,接多個顯示器的時候顯卡是怎麼分配像素時鍾率的呢
可以不同介面,不同解析度,也可以同介面不同解析度,也可以都一樣。不過,一般情況都是用同樣介面同樣解析度(換句話說,就是買幾個一樣的顯示器)
『貳』 顯示器設置菜單里有個「時鍾相位|」,「時鍾」「相位」的調整是指什麼的調整,多少數值為好
時鍾(有的顯示器叫做時序)調整內部振盪頻率,改變垂直干擾用的,在畫專面出現干擾時需要設置。屬
相位,是調整內部相序差值,調到最大和最小,基本在顯示畫面上沒有變化,所以不用設置。
在顯示器正常顯示的情況下,這兩個值保持出廠值就可以,不用設置。
『叄』 請教高手顯示器的解析度和幀大小的關系
視頻電子標准協會制(VESA, 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對顯示器時序進行了規范.一個示例就是75Hz時1280×1024解析度顯示的VESA標准,在75Hz時,屏幕每13.33毫秒更新一次.這個標准制定了幀大小,用它來定義解析度和回掃次數之間的關系.對於解析度大小為1280×1024來說,幀的大小為1688×1066,這個大小與像素時鍾(Pixel Clock)有關,所謂像素時鍾就是對像素的刷新頻率.像素時鍾為1688×1066×75Hz或者135兆Hz(MHz)時,每個像素的刷新頻率也就是大約7.4納秒,那麼行頻就為75×1066=79,950行/秒,也就是用顯示器的幀率乘以掃描線數量.可以用幀大小得到縱向回掃次數,為了得到縱向同步長度(Sync Length),可以從縱向幀大小減去縱向解析度,也就是1066-1024=42.這樣,縱向回掃花費的時間和在屏幕上繪出42條線的時間相同,對於縱向回掃來說需要的時間為42×1688×7.4納秒(525微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