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反滲透出水包括產水和濃水,濃水是經過濃縮後的水,目前處理難度較大,處專理的結果也不是很徹底屬,所以濃水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其次,我的理解,反滲透系統設備是指預處理後的回用系統,即精密過濾系統,高壓系統,反滲透本體,管閥件,計量系統。狹義的反滲透設備就是指反滲透本體,也就是支架,膜殼,膜元件,管道(ss304/ss316)流量計,儀表等。
綜上,濃水處理設備和反滲透設備不是一個概念
㈡ 我公司上一套水處理設備是超濾+二級反滲透+EDI,請問除碳器是否需要用的原水是自來水
可不必設置除碳器。一級反滲透出水中投加強鹼,使游離態CO2轉變為HCO3¯,從而在內下一級裝置容中除去,另外加鹼也有利於SiO2、TOC的去除。根據pH與HCO3¯、CO2的關系,投加的強鹼量以保證下一級裝置進水中pH在8.3左右,這時水中CO2幾乎都轉變成HCO3¯二級裝置出水中游離態CO2 僅為進水的1%~2%, 這樣CO2殘余濃度對後續工藝影響不大了
㈢ 水處理設備RO膜如何清洗,一定注意保養
常規先EDTA4鈉5%清洗,再檸檬酸2%進行酸洗,沖干凈即可!
㈣ 純水處理設備和反滲透設備有什麼區別
純水處理設備簡單的說其主要的設備就是反滲透RO(當然也包括反滲透前的預處理),只能說RO是純水處理的一部分吧
㈤ 什麼叫二級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啊什麼情況下需要用這種設備呢我想采購一台,所以幫忙給點意見啊!謝謝了
二級反滲透就是一級反滲透出水後再經過一套(組)反滲透設備處理,在什麼情況用內嘛,得看你容對出水水質的要求了,工業上如果後續設備是離子交換器一般不需要使用,如果是EDI,其對進水要求較高,一般使用二級反滲透處理。
㈥ 水處理設備到底是怎麼工作的
水處理設備是一種專門對工業、化工和生活用水進行處理,使其符合一定的使專用標准然後屬進行再利用的設備。任何物質都有自己固有的頻率,水垢屬於無機鹽類,一般設備的外殼都是金屬材料製作,水垢和金屬材料的振盪頻率不同。
1.工作原理 當水流經高壓、高頻電磁場時,水中的重碳酸鹽中的鈣、鎂離子和各重碳酸根離子會在高壓、高頻電磁場的作用下,失去化學性、物理性和相互吸引的能力,逐漸形成晶體團沉入底部,隨排污排出,從而達到防垢的目的。
2.特點 不改變水的化學性質,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除垢效果明顯;設備體積小,安裝簡單方便,可長期無人值守使用;水流經設備以後,可使水變成磁化水,而且對於水中細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殺滅作用;不腐蝕設備,可延長伺服設備的使用壽命。
㈦ 水處理設備反滲透好還是超濾好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這倆設備之間的區別:
超濾,過濾精度0.001-0.1微米,基本上除了回水中的離子,其餘的膠體答、有機物、病菌大都能去除,不需要額外的驅動力,比較節能節水。
反滲透,利用膜的滲透原理,過濾精度更高,0.0001微米左右,除了超濾能去除的雜質,還能去除水中95%~97%的離子,這些是反滲透的優勢。但是反滲透需要配備高壓泵增壓,並且一般回收率不高於75%,也就是說至少要產生1/4的廢水。
主要還是要看你對水質的要求,如果要求不高,可以使用超濾,如果要求比較高一些,就用反滲透。
㈧ 軟化水處理設備與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工藝上有什麼不同呢
反滲透是使用RO膜的反滲透效應,在進水側加壓大於溶液的滲透壓導致水中的溶內劑向容膜的另一側遷移,而溶質離子截留在進水側形成濃水的一種膜效應,同時由於膜孔徑的大小可以過濾一部分細菌物質及TOC物質,因此反滲透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離子的處理方法。軟化水通常是採用Na型陽離子樹脂,進水中的鈣鎂離子通過樹脂,與樹脂上的鈉離子進行交換取代,從而降低水中鈣鎂離子濃度即硬度的處理方法,但是由於鈉離子被鈣鎂離子取代後會進水水中,因此軟化對水中離子的去除並無效果。
㈨ 反滲透膜不用泡在水裡行嗎 因為更換設備,要加大水處理,原來的就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進行保存時,都不能使膜處於乾燥狀態。可以用純水或反滲透產內水配置濃度500~1,000ppm、容pH3~6的亞硫酸鈉(食品級)保護液浸泡元件。也可以採用濃度(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2~0.3%甲醛溶液作為保存溶液。甲醛是比亞硫酸氫鈉更強的微生物殺傷劑,並且成分中不含有氧。
㈩ 鍋爐只用反滲透水處理設備能達到要求嗎
正常情況下是能達到要求的,嚴格意義上講,反滲透的方法要比其它方法(離回子復合交換答法)要好得多。其不足點就是消耗太高、維護費用也較高。但是,有一些工業鍋爐房使用反滲透時卻出現效果很差的現象?這主要是兩點,一是操作不當;二是供貨商提供的膜管規格不正確。
如果你控制不了這兩個環節,建議你還是使用交換器,這樣安全一些。
回答補充問題:這個現象在使用反滲透設備處理鍋爐給水中經常出現,大致有幾種因素:1、檢驗葯劑標定不準確;2、取水樣(反滲透水)是單一點位,而不是出水總管,一旦有膜管滲漏,使未處理的水混合於給水中;3、膜管選擇不當,孔徑過大;4、其它管道因操作不當使硬水混入給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