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浦東的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待遇怎麼樣請問誰知道嗎我是即將畢業的學生!謝謝
和各個污水廠比是很不錯的
❷ 污水處理廠葯劑采購要怎樣招標
給你一條復法律 招投標法第十二條制 招標人有權自行選擇招標代理機構,委託其辦理招標事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為招標人指定招標代理機構。
招標人具有編制招標文件和組織評標能力的,可以自行辦理招標事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其委託招標代理機構辦理招標事宜。
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自行辦理招標事宜的,應當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備案。
你只要表明你們是沒有編制招標文件和組織評標能力的,就委託招標代理機構做吧。
如果你們廠長必須要叫你弄招標 ,建議網上下載個葯劑公開招標模板,更改下參數時間等就可以了。
❸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的企業文化
上海市文明單位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上海市金杯單位
上海市先進單位
上海市模範職工之家
上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上海市五四青年組織獎章集體 競賽活動
2011年城建院「啟明星」評選活動 2011-6-24
2011年城建院立功競賽動員表彰大會 2011-6-23
2011年城建集團三八國際婦女節101周年頒獎大會 2011-6-22
2011年市立功競賽頒獎大會 2011-6-22
2010年紅旗黨支部評比表彰大會 2011-6-21
2010年巾幗集體獎、五一勞動獎頒獎現場 2011-6-21
2010年市立功競賽表彰大會 2011-6-20
2010年五四青年交流表彰大會 2010-4-28
文娛活動
2011城建總院慶祝建黨90周年歌詠比賽 2011-6-27
2011城建總院慶祝建黨90周年表彰大會 2011-6-27
2011年城建院三八婦女節女職工福州之旅 2011-6-24
2011年城建院迎春聯誼會 2011-6-23
城建院世博攝影展 2011-6-22
2010年城建集團職工文化藝術節 2011-6-21
第五屆亞洲建築師杯足球友誼賽 2011-6-20
拔河比賽 2011-6-17
5·20為愛而跑-城建集團運動比賽 2011-6-16
黨建活動
城建院幫困助學 愛心相傳 2011-6-22
城建院火災消防演練 2011-6-22
城建院為玉樹地震捐款 2011-6-22
城建院與川沙鎮柴場村結對幫扶 2011-6-22
七一西藏南路隧道志願者服務 2011-6-22
為革命老區微山湖南陽鎮無償設計兩座橋 2011-6-22
院工會組織農民工家屬游上海 2011-6-22
院領導高溫慰問外業職工 2011-6-22 序 所獲獎項 獲獎內容 獲獎時間
1 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准 2009
2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新江灣城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研究 2006
3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延安路高架道路中段工程設計技術研究 2003
4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上海竹園第一污水廠處理污水處理工藝優化研究 2003
5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大型節段梁拼裝法、鋼箱梁滑移法在高架橋應用技術 2004
6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延安路高架道路東段工程(石門一路~中山東一路) 2000
7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延安東路隧道復線實時監視控制管理系統 1998
8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吳淞江大橋改建工程 1994
9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穿越建築群的鋼筋砼管頂管施工技術研究 1993
10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等級道路交通監控模擬系統(FTSC)項目 1992
11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理論、方法、參數研究項目 1988
12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地鐵盾構下穿建(構)築物的微擾動控制技術 2009
13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上海軟土地層地鐵車站路面蓋挖法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 2008
14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軌道交通7號線 2010
15 中國測繪科技進步二等獎 基於無線網路的沉管隧道浮運 2008
16 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 軟弱地層地鐵車站連續自控化氣壓沉箱技術研究 2009
17 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二等獎 纖維增強橋面粘結防水層的開發與應用 2009
18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軌道交通高架區間U型梁試驗研究 2008
19 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 復雜環境中城市超高立交橋梁設計施工與研究 2009
20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與信息管理系統技術研發與應用 2008
21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預制節段混凝土橋梁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 2003
22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遠東大道~迎賓大道立交工程設計技術研究 2003
23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軟土地基高速賽道路基路面關鍵技術研究 2005
24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新型隧道襯砌管片結構研究 2005
25 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 上海市排水系統的數據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研究 2005
26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高效生物菌和生物帶固定技術在夏長浦河道污染就地治理中的研究與應用 2007
27 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 基坑施工對下卧運營地鐵隧道的保護技術研究 2008
28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城市出入口與高速公路交通信息化和應用研究 2005
29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虹口港、楊浦港污水截流工程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 2004
30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浦東國際機場主進場路及航站區道路工程設計技術研究 2003
31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M2泵站設計關鍵技術研究 2003
32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深基坑開挖地層流變特性研究 1996
33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奉浦大橋45000KN抗震型盆式橡膠固定支座試驗研究 1997
34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銑削鋼纖維預拌砼在道面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1998
35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OVM型錨具和低鬆弛予應力鋼絞線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1993
36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浦東新區城市綜合管道可行性研究 1994
37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漕溪路、中山路、滬杭鐵路立交 1994
38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養路費徵收微機管理系統 1995
39 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設計輔助系統 2007
40 1979年度上海市科研重大成果三等獎(等同於1985年後的科技進步獎) 靜力觸探予估打入樁單樁承載力研究 1980
41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奉賢縣庄胡公路 1986
42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纖維增強橋面粘結防水層的開發與應用 2008
43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開口式正交異性鋼板梁在現代懸索橋上的應用研究 2008
44 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 開口式正交異性鋼板梁在現代懸索橋上的應用研究 2009
45 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 新型連續梁用抗震支座(力分布式)的研究、設計和實施 2011 1 全國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上海市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工程、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0
2 全國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中新天津生態城綜合交通規劃 2009
3 全國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軟弱地層地鐵車站連續自控化氣壓沉箱技術研究 2009
4 全國優秀工程咨詢三等獎 上海市黃浦江魯班路越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2
5 全國優秀工程咨詢三等獎 上海市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可研報告 2003
6 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三等獎 上海世博會交通專業咨詢 2010
7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 2007
8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珠海仁恆拱北項目交通影響分析研究 2007
9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南北通道工程概念設計投標文件 2007
10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浦東張江有軌電車項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8
11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中環線浦東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8
12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北翟路(輔助快速路~中環線)改建工程工可報告 2008
13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龍耀路越江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8
14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上海市軌道交通徐家匯樞紐站實施性方案專題研究 2007
15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7
16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中新天津生態城綜合交通規劃 2009
17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A15公路(浦東段)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9
18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A15公路(浦東段)南進場路段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9
19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福廈鐵路泉州火車站綜合客運交通樞紐站工程 2009
20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虹橋樞紐仙霞西路工 2009
21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嘉閔高架路及地面道路新建工程(南翔編組站段)可行性研究 2009
22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南京市濱江大道雨花段、江寧段新建工程工可報告 2009
23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泉州市火車站站前大道工程 2009
24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世紀大道(江南路~洪鎮支線)快速交通方案 2009
25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上海市城鎮排水污泥處理處置規劃 2009
26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軟弱地層地鐵車站連續自控化氣壓沉箱技術研究 2009
27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上海市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工程、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0
28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天津西站交通樞紐配套市政公用工程北廣場地下及進站高架平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0
29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上海市竹園污泥處理工程可行性研究 2010
30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北京軌道交通房山線南關站及周邊用地一體化設計項目 2010
31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奉賢區綜合交通策略研究 2010
32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天津市文化中心地下交通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 2010
33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一等獎 金昌路(嘉松北路~金迎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0
34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滬閔路~滬杭公路地方交通越江工程可行性研究 2010
35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打浦路隧道復線工程 2010
36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蘇州河綜合整治三期工程――蘇州河截污治污工程 2010
37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虹口區排水系統管網評價報告――管徑部分 2010
38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地下空間規劃研究 2008
39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2010年上海世博會浦西配套道路工程預可行性研究 2008
40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上海新客站北廣場綜合交通及配套路網工程預可行性研究 2008
41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申江路(華夏中路北~高科中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8
42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上海市短歷時暴雨強度公式與設計雨型研究 2008
43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楊浦區楊浦公園改造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8
44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軌道交通高架區間U形梁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2008
45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210國道包頭城區段綜合改造工程 2009
46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基於預測和模擬技術的世博園區人流控制系統研究 2009
47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嘉閔高架路(北翟路-A11)及地面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9
48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京滬高鐵配套工程-滬青平公路改建工程 2009
49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山東省壽光市城區排水規劃 2009
50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上海市污水治理白龍港片區南線輸送干線完善工程 2009
51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鐵路上海站北廣場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2009
52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武漢東湖卓刀泉道口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 2009
53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浦西世博軸及臨時高架人行平台工程 2009
54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新江灣城排水管道評價與修復咨詢報告 2009
55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11號線南段工程技術標准研究(系統制式、車輛、越行方案及車站配線) 2009
56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常州市高架道路二期工程 2009
57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寧波市世紀大道北延期一期工程 2010
58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兩港公路北段(大治河~拱極路)新建工程 2010
59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工程(越江段) 2010
60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上海市浦東新區城鎮雨水排水系統專業規劃 2010
61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合肥市濱湖新區塘西河再生水廠工程 2010
62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上海市青浦區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程可行性研究 2010
63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盧灣區環衛中轉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0
64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京滬高鐵鎮江站站場地區方案設計 2010
65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上海世博園區交通專業咨詢(2008年) 2010
66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天津市津塘二線快速路工程方案研究 2010
67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天津濱海新區核心區交通改善研究 2010
68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路網配套方案研究 2010
69 上海市優秀工程咨詢二等獎 延安西路道路整治工程 2010 1 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銀獎 滬青平道路改建工程 1996
2 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銀獎 上海盧浦大橋工程 2006
3 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銅獎 上海市延安路高架道路中段工程(內環線~石門一路) 2002
4 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銅獎 上海市浦東國際機場一期市政基礎工程 2002
5 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銅獎 上海城市外環線(浦東段)工程環東一大道、環東二大道 2004
6 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銅獎 延安東路隧道南線工程 2000
7 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銅獎 上海市延安路高架道路東段工程 2000
8 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銅獎 上海市黃浦江奉浦大橋工程 1999
9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二期工程 2004
10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 2002
11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上海市滬閔路高架工程(二期)--橋梁專業 2006
12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蘇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南段)道路工程 2010
13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蘇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南段)道路工程 2009
14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柳州市紅光大橋工程 2009
15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常州市高架道路工程 2009
16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上海盧浦大橋工程 2005
17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上海市延安路高架道路中段工程(內環線~石門一路) 2002
18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外環線(浦東段)環東一、二大道工程 2004
19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上海市浦東國際機場一期市政基礎工程 2002
20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上海市延安路高架道路東段工程 2000
21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上海市黃浦江奉浦大橋工程 2011
22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A2(滬蘆高速)公路南段工程 2009
23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蘇州河中下游水系截污工程 2009
24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勝辛南路(寶安公路~薀藻浜橋)新建工程 2010
25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工程 2009
26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上海市污水治理三期工程(虹口、楊浦區污水總管工程) 2010
27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滬閔路高架道路二期工程 2006
28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東方路~張揚路下立交工程 2006
29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上海市城鎮雨水排水系統專業規劃(2020年) 2006
30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蘇州河支流污水截流工程 2004
31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嘉瀏高速公路 II 期工程 2004
32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上海市城市外環線一期工程(北段) 2000
33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上海市滬閔高架路一期工程 2000
34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上海市內環線工程西南段 2011
35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合肥市五里墩立交工程 2011
36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上海市中環線--虹梅路立交工程 2009
37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滬青平高速公路(中段)工程 2009
38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桃林公園(豆香園)工程 2009
39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亭楓及郊環(南段)高速公路工程勘察 2009
40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亭楓及郊環(南段)高速公路工程測量 2009
41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天津開發區泰達大街京山橋改建工程 2010
42 部級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 滬青平高速公路西段工程 2010
43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柳州市紅光大橋工程 2007
44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蘇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南段)道路工程 2007
45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A2(滬蘆高速)公路南段工程 2007
46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蘇州河中下游水系截污工程 2007
47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桃林公園(豆香園)工程 2007
48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廣州市新機場互通立交工程 2005
49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滬閔路高架二期工程 2005
50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工程 2005
51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上海盧浦大橋工程 2005
52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外環線(浦東段)環東一、二大道工程 2003
53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蘇州河支流污水截流工程 2003
54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主進場路及航站區道路系統工程 2001
55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延安路高架道路中段工程 2002
56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遠東大道迎賓立交工程 2002
57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延安路高架道路東段工程(石門一路~中山東一路) 1999
58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滬閔高架一期工程(柳州南路~滬杭鐵路) 1999
59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黃浦江奉浦大橋 1998
60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合肥市五里墩立交工程 1998
61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滬蘆高速公路南段工程測量 2007
62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常州市高架道路工程 2009
63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A15公路(浦東段)南進場路工程 2009
64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工程 2009
65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 上海市軌道交通申松線(軌道交通9號線R4線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2009
66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蘇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南段)京杭運河斜拉橋工程 2007
67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上海市中環線虹梅路立交工程 2007
68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滬青平高速公路(中段)工程 2007
69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220KV新江灣電站進線段電力隧道工程 2007
70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上海市肇嘉浜路地區排水系統改造工程 2007
71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天津開發區泰達大街京山橋改建工程 2009
72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勝辛南路(寶安公路~薀藻浜橋)新建工程 2009
73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上海市污水治理三期工程—虹口、楊浦區污水總管工程 2009
74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中環線(浦西段)工程 2009
75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亭楓及郊環(南段)高速公路工程勘察 2007
76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亭楓及郊環(南段)高速公路工程測量 2007
77 市級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滬青平高速公路西段工程 2009
❹ 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權需要公開招投標嗎 案例
需要。(本問題由中國房采網回復1)
隨縣城區污水處理工程特許經營權項目招標資格預審公告
1.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隨縣城區污水處理工程特許經營權項目已由有關部門批准建設,項目業主為
隨縣九龍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建設資金來源為 以企業自籌為主,由獲取本項目特許經營權的中標企業全額投資,建設、經營一體化,禁止轉讓。招標人為
隨縣九龍城市排水有限公司,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襄樊金麗爾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隨州分公司受隨縣九龍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委託,現對該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擇優選定投標人。中標人將成立項目公司,負責隨縣城區污水處理廠項目的融資、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在規定的特許經營期滿後,項目公司將隨縣城區污水處理廠的全部資產無償移交給隨縣人民政府。特邀請有興趣的潛在投標人(以下簡稱申請人)提出資格預審申請。
2.項目概況與招標范圍
2.1本次招標項目共為1個標段。
2.2招標項目的名稱:隨縣城區污水處理工程特許經營權項目;
2.3工程地址:隨縣星炬社區
2.4總投資額:6439.04萬元;
2.5投資方式及投資額:隨縣城區污水處理工程特許經營權項目採用BOT方式進行投資,投資額概算為
6439.04萬元;
2.6本次招標范圍:本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管理與項目移交(BOT)之特許經營權。特許經營期為30年(含1年建設期)。
2.7招標規模:2012年為2萬噸/日,2020年4萬噸/日。
2.8資金來源:以企業自籌為主。由獲取本項目特許經營權的中標企業全額投資,建設、經營一體化,禁止轉讓。
2.9工程質量要求達到國家驗收規范行業標准。
3.申請人資格要求
3.1依法注冊的企業法人,持有合法有效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3.2投標申請人應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具有能滿足本項目建設的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
3.3投標人必須具有乙級及以上污水運營資質;運營污水處理設施總處理規模不低於1萬噸/日(含)的工程業績;
3.4專業運行能力:具有污水處理業務所需的運營管理能力、水質檢測能力、應急處理能力;
3.5有相應數量的技術、財務、經營等關鍵崗位人員;有切實可行的經營方案;
3.6本項目不接受以聯合體方式提交的投標申請;
3.7地方性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3.8各申請人在滿足相應條件下,可就上述招標項目提出資格預審申請。
4.資格預審方法
本次資格預審採用合格制。
5.資格預審文件的獲取
5.1請申請人於2011 年 6 月29日至 2011年 7 月5日(節假日休息),每日上午8:30 至 11:30 ,下午14:30 至17:00
(北京時間,下同),持法定代表人證書或委託書和本人身份證在隨縣綜合招標投標中心代理室(隨縣大同街姚家巷257號,隨縣社會福利院院內)報名並購買資格預審文件。在此時間、地點以外的報名將被拒絕。
5.2資格預審文件每套售價300元,售後不退。
5.3本資格預審文件不允許郵購。
6.資格預審申請文件的遞交
6.1遞交資格預審申請文件截止時間(申請截止時間,下同)為2011年7月8日(上午)10
時0分,地點為:隨縣綜合招標投標中心一樓開標大廳(隨縣大同街姚家巷257號,隨縣社會福利院院內)。
6.2逾期送達或者未送達指定地點的資格預審申請文件,招標人不予受理。
8.聯系方式
招標人:隨縣九龍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聯系人:何先生
招標代理機構:襄樊金麗爾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隨州分公司
聯系人:李先生
❺ 污水處理廠BOT項目必須招標么
你好:
首先需要明確一下 BOT項目 的含義和相關運作方式。
什麼是BOT
1、基礎設施特許權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通常直譯為「建設-經營-轉讓」。這種譯法直截了當,但不能反映BOT的實質。BOT實質上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一種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並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政府對該機構提供的公共產品或服務的數量和價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證私人資本具有獲取利潤的機會。整個過程中的風險由政府和私人機構分擔。當特許期限結束時,私人機構按約定將該設施移交給政府部門,轉由政府指定部門經營和管理。所以,BOT一詞意譯為「基礎設施特許權」更為合適。
以上所述是狹義的BOT概念。BOT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為了適應不同的條件,衍生出許多變種,例如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BOO(Build-Own-Operate),BLT(Build-Lease-Operate)和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等等。廣義的BOT概念包括這些衍生品種在內。人們通常所說的BOT應該是廣義的BOT概念。「建設-經營-轉讓」一詞不能概括BOT模式的發展。
2、BOT的歷史
近些年來,BOT這種投資與建設方式被一些發展中國家用來進行其基礎設施建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引起了世界范圍廣泛的青睞,被當成一種新型的投資方式進行宣傳,然而BOT遠非一種新生事物,它自出現至今已有至少300年的歷史。
17世紀英國的領港公會負責管理海上事務,包括建設和經營燈塔,並擁有建造燈塔和向船隻收費的特權。但是據羅納德·科斯(R. Coase)的調查,從1610年到1675年的65年當中,領港公會連一個燈塔也未建成。而同期私人建成的燈塔至少有十座。這種私人建造燈塔的投資方式與現在所謂BOT如出一轍。即:私人首先向政府提出准許建造和經營燈塔的申請,申請中必須包括許多船主的簽名以證明將要建造的燈塔對他們有利並且表示願意支付過路費;在申請獲得政府的批准以後,私人向政府租用建造燈塔必須佔用的土地,在特許期內管理燈塔並向過往船隻收取過路費;特權期滿以後由政府將燈塔收回並交給領港公會管理和繼續收費。到1820年,在全部46座燈塔中,有34座是私人投資建造的。可見BOT模式在投資效率上遠高於行政部門。
同許多其他的創新具有共同的命運,BOT在其誕生以後經歷了一段默默無聞的時期。而這段默默無聞的時期對BOT來講是如此之長以致於人們幾乎忘記了它的早期表現。直到本世紀80年代,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將BOT捧到經濟舞台上時,許多人將它當成了新生事物。
3、BOT的特點
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引入了強有力的國家干預。同時經濟學在理論上也肯定了「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市場經濟逐漸演變成市場和計劃相結合的混合經濟。BOT恰恰具有這種市場機制和政府幹預相結合的混合經濟的特色。
一方面,BOT能夠保持市場機制發揮作用。BOT項目的大部分經濟行為都在市場上進行,政府以招標方式確定項目公司的做法本身也包含了競爭機制。作為可靠的市場主體的私人機構是BOT模式的行為主體,在特許期內對所建工程項目具有完備的產權。這樣,承擔BOT項目的私人機構在BOT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的行為完全符合經濟人假設。
另一方面,BOT為政府幹預提供了有效的途徑,這就是和私人機構達成的有關BOT的協議。盡管BOT協議的執行全部由項目公司負責,但政府自始至終都擁有對該項目的控制權。在立項、招標、談判三個階段,政府的意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履約階段,政府又具有監督檢查的權力,項目經營中價格的制訂也受到政府的約束,政府還可以通過通用的BOT法來約束BOT項目公司的行為。
BOT的運作方式和風險分擔
1、BOT的主要參與人
一個典型的BOT項目的參與人有政府、BOT項目公司、投資人、銀行或財團以及承擔設計、建設和經營的有關公司。
政府是BOT項目的控制主體。政府決定著是否設立此項目、是否採用BOT方式。在談判確定BOT項目協議合同時政府也占據著有利地位。它還有權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對必要的環節進行監督。在項目特許到期時,它還具有無償收回該項目的權利。
業主是BOT項目的執行主體,它處於中心位置。所有關繫到BOT項目的籌資、分包、建設、驗收、經營管理體制以及還債和償付利息都由業主負責。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通常專門設立項目公司作為業主,同設計公司、建設公司、製造廠商以及經營公司打交道。
銀行或集團通常是BOT項目的主要出資人。對於中小型的BOT項目,一般單個銀行足以為其提供所需的全部資金,而大型的BOT項目往往使單個銀行感覺力不從心,從而組成銀團共同提供貸款。由於BOT項目的負債率一般高達70-90%,所以貸款往往是BOT項目的最大資金來源。
投資人是BOT項目的風險承擔主體。他們以投入的資本承擔有限責任。盡管原則上講政府和私人機構分擔風險,但實際上各國在操作中差別很大。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BOT項目中分擔的風險很小,而發展中國家在跨國BOT項目中往往承擔很大比例的風險。
2、BOT項目實施過程
BOT模式多用於投資額度大而期限長的項目。一個BOT項目自確立到特許期滿往往有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時間,本文將這整個期間分為立項、招標、投標、談判、履約五個階段加以分述。
立項階段。在這一階段,政府根據中、長期的社會和經濟發展計劃列出新建和改建項目清單並公諸於眾。私人機構可以根據該清單上的項目聯系本機構的業務發展方向做出合理計劃,然後向政府提出以BOT方式建設某項目的建議,並申請投標或表明承擔該項目的意向。政府則依靠咨詢機構進行各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根據各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決定採用何種方式。
招標階段。如果項目確定為採用BOT方式建設,則首先由政府或其委託機構發布招標廣告,然後對報名的私人機構進行資格預審,從中選擇數家私人機構作為投標人並向其發售招標文件。
對於確定以BOT方式建設的項目也可以不採用招標方式而直接與有承擔項目意向的私人機構協商。但協商方式成功率不高,即便協商成功,往往也會由於缺少競爭而使政府答應條件過多導致項目成本增高。
投標階段。BOT項目標書的准備時間較長,往往在6個月以上,在此期間受政府委託的機構要隨時回答投標人對項目要求提出的問題,並考慮招標人提出的合理建議。投標人必須在規定的日期前向招標人呈交投標書。招標人開標、評標、排序後,選擇前2-3家進行談判。
談判階段。特許合同是BOT項目的核心,它具有法律效力並在整個特許期內有效,它規定政府和BOT項目公司的權力和義務,決定雙方的風險和回報。所以,特許合同的談判是BOT項目的關鍵一環。政府委託的招標人依次同選定的幾個投標人進行談判。成功則簽訂合同,不成功則轉向下一個投標人。有時談判需要循環進行。
履約階段。這一階段涵蓋整個特許期,又可以分為建設階段、經營階段和移交階段。業主是這一階段的主角,承擔履行合同的大量工作。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良好的特許合約可以激勵業主認真負責地監督建設、經營的參與者,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BOT項目中的風險
英文風險(risk)一詞指的是未來情況的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而將來實際發生的情況可能比預期的情況糟,但也有可能比預期的情況好。「風險」一詞並非單指不利的一面,但穩健的投資者更重視避免不利的情況發生。
BOT項目投資大,期限長,且條件差異較大,常常無先例可循,所以BOT的風險較大。風險的規避和分擔也就成為BOT項目的重要內容。
BOT項目整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有五種類型:政治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融資風險和不可抵抗的外力風險。
政治風險。政局不穩定,社會不安定會給BOT項目帶來政治風險,這種風險是跨國投資的BOT項目公司特別考慮的。投資人承擔的政治風險隨項目期限的延長而相應遞增,而對於本國的投資人而言,則較少考慮該風險因素。
市場風險。在BOT項目長長的特許期中,供求關系變化和價格變化時有發生。在BOT項目回收全部投資以前市場上有可能出現更廉價的競爭產品,或更受大眾歡迎的替代產品,以致對該BOT項目的產出的需求大大降低,此謂市場風險。通常BOT項目投資大都期限長,又需要政府的協助和特許,所以具有壟斷性,但不能排除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帶來的市場風險。此外,在原材料市場上可能會由於原材料漲價從而導致工程超支,這是另一種市場風險。
技術風險。在BOT項目進行過程中由於制度上的細節問題安排不當帶來的風險,稱為技術風險。這種風險的一種表現是延期,工程延期將直接縮短工程經營期,減少工程回報,嚴重的有可能導致項目的放棄。另一種情況是工程缺陷,指施工建設過程中的遺留問題。該類風險可以通過制度安排上的技術性處理減少其發生的可能性。
融資風險。由於匯率、利率和通貨膨脹率的預期外的變化帶來的風險,是融資風險。若發生了比預期高的通貨膨脹,則BOT項目預定的價格(如果預期價格約定了的話)則會偏低;如果利率升高,由於高的負債率,則BOT項目的融資成本大大增加;由於BOT常用於跨國投資,匯率的變化或兌現的困難也會給項目帶來風險。
不可抗拒的外力風險。BOT項目和其他許多項目一樣要承擔地震、火災、江水和暴雨等不可抵抗而又難以預計的外力的風險。
4、BOT風險的規避和分擔
應付風險的機制有兩種。一種機制是規避,即以一定的措施降低不利情況發生的概率;另一種機制是分擔,即事先約定不利情況發生情況下損失的分配方案。這是BOT項目合同中的重要內容。國際上在各參與者之間分擔風險的慣例是:誰最能控制的風險,其風險便由誰承擔。
政治風險的規避。跨國投資的BOT項目公司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政治風險問題。而這種風險僅憑經濟學家和經濟工作者的經驗是難以評估的。項目公司可以在談判中獲得政府的某些特許以部分抵消政治風險。如在項目國以外開立項目資金帳戶。此外,美國的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PIC)和英國的出口信貸擔保部(ECGD)對本國企業跨國投資的政治風險提供擔保。
市場風險的分擔。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由於新技術的出現帶來的市場風險應由項目的發起人和確定人承擔。若該項目由私人機構發起則這部分市場風險由項目公司承擔;若該項目由政府發展計劃確定,則政府主要負責。而工程超支風險則應由項目公司做出一定預期,在BOT項目合同簽訂時便有備無患。
技術風險的規避。技術風險是由於項目公司在與承包商進行工程分包時約束不嚴或監督不力造成的,所以項目公司應完全承擔責任。對於工程延期和工程缺陷應在分包合同中做出規定,與承包商的經濟利益掛鉤。項目公司還應在工程費用以外留下一部分維修保證金或施工後質量保證金,以便順利解決工程缺陷問題。對於影響整個工程進度和關系整體質量的控制工程,項目公司還應進行較頻繁的期間監督。
融資風險的規避。工程融資是BOT項目的貫穿始終的一個重要內容。這個過程全部由項目公司為主體進行操作,風險也完全由項目公司承擔。融資技巧對項目費用大小影響極大。首先,工程過程中分步投入的資金應分步融入,否則大大增加融資成本。其次,在約定產品價格時應預期利率和通脹的波動對成本的影響。若是從國外引入外資的BOT項目,應考慮貨幣兌換問題和匯率的預期。 不可抵抗外力風險的分擔。這種風險具有不可預測性和損失額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是毀滅性損失。而政府和私人機構都無能為力。對此可以依靠保險公司承擔部分風險。這必然會增大工程費用,對於大型BOT項目往往還需要多家保險公司進行分保。在項目合同中政府和項目公司還應約定該風險的分擔方法。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中,政府可以分擔BOT項目中的不可抵抗外力的風險,保證貨幣兌換,或承擔匯率風險,其他風險皆由項目公司承擔。
西方國家的BOT項目具有兩個特別的趨勢值得中國發展BOT項目借鑒。其一是大力採用國內融資方式,其優點之一便是徹底迴避了政府風險和當代浮動匯率下尤為突出的匯率風險。另一個趨勢是政府承擔的風險愈來愈少。這當然有賴於市場機制的作用和經濟法規的健全。從這個意義上講,推廣BOT的途徑,不是依靠政府的承諾,而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加強法制建設。
以上是對於BOT項目 的相關介紹。
BOT實質上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一種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並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政府對該機構提供的公共產品或服務的數量和價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證私人資本具有獲取利潤的機會。整個過程中的風險由政府和私人機構分擔。當特許期限結束時,私人機構按約定將該設施移交給政府部門,轉由政府指定部門經營和管理。
是一種基礎設施特許權 。
招標投標法: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下列工程建設項目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必須進行招標:
(一)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項目;
污水處理廠BOT項目是一種基礎設施特許權 。
因此,是必須招標的。
河南 曹律師
❻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後簡介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位於浦東新區合慶鎮朝陽村,是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9月升級改造工程全部建成投產,處理規模達200萬立方米/d,是亞洲最大的污水處理廠,也是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廠之一,處理能力占上海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的1/3左右。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背後的事實給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它每天最多可處理172萬立方米的污水,為271.7 平方公里區域內的 356 萬人口提供服務。白水港地區的強勁增長使日污水處理能力必須加倍,即達到 210 萬立方米。
為滿足以去磷和達到國家 II 級排放標准為目標的污水處理要求,方案的第一步是採用物化結合處理方法,第二步則是執行充氣生物過濾工藝。由於所牽涉的處理廠區域有限,因此採用物化結合處理方法時使用了高效的沉澱池,以便並行執行混合、絮凝和沉澱工藝。
但到2007年,隨著國家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要求進一步提高,而白龍港污水收集片區水量日益增長,白龍港廠的處理工藝、處理規模已難以滿足要求。於是,上海市政府決定再度升級擴建改造,提升處理水平,提高處理能力。
污水升級改造和擴建工程從2006年立項,於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白龍港污水處理廠達到了200萬噸規模,工程總投資為22億元,成為亞洲最大規模的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的污水處理廠。與污水處理同時上馬的還有80萬噸污泥處理項目,該項目利用部分世行貸款,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污泥消化干化處理工程。
白龍港的擴建善於利用已有條件。其首先從已有的高效沉澱池前每天分流60萬噸,再進入新建的生物反應沉澱池,與高效沉澱池出水混合並一起消毒後,達到國家排放水二級標准。
與先前的擴建相比,200萬噸處理能力不僅規模增大,而且工藝先進。其採取了多模式A/A/O生物反應沉澱池,與傳統模式相比,其能夠擁有更大的處理負荷,並能多次脫氮除磷。
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改造升級採用AAO生物處理工藝,污水由日處理120萬立方米的一級加強處理提升到日處理200萬立方米的二級生化處理,出水水質達國家二級排放標准後,經深水排放系統排入長江口,項目總投資22.22億元,建成後所處理污水佔到上海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總量的1/3,處理能力躋身於亞洲第一、全球領先的污水處理單體工廠之列。
自改擴建工程試運行以來,升級部分削減化學需氧量15011噸,擴建部分削減化學需氧量3144噸;與原來的一級加強處理工藝相比,多削減化學需氧量5374噸。
❼ 污水處理廠招標承包維護運營招標文件
我這有個《銅山縣新城污水處理廠委託運營項目招標文件(上卷)》
委託運營招標公告
為提高銅山縣新城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效率,銅山縣人民政府授權縣建設局(以下簡稱招標人),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專業運營商,運營、維護銅山縣新城污水處理廠。
一、項目概況
銅山縣新城污水處理廠項目,位於銅山新區二堡村西即楚河和津浦鐵路交匯處。總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水2萬噸,主要處理銅山城區的生活污水及部分工業廢水,已於2005年10月正式投入運行。計劃於2009年8月底完成市場化經營。
污水廠採用A2O工藝,設計出水水質標准為《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96)一級標准。
二、 招標主要內容
通過公開競爭機制選擇運營方,轉讓銅山縣新城污水處理廠的經營權。中標人須在銅山縣設立項目公司,具體負責污水處理廠的運營和維護,並於經營期滿後將項目設施經營權無償移交給政府或其指定機構。
委託運營期限為3~5年,具體期限以招標文件為准。
三、 投標人的資格條件
投標人應為獨立法人實體,本項目拒絕聯合體投標。投標人應具備下述條件:
1、必須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注冊並有效存續的獨立企業法人,其注冊資本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
2、有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乙級以上(含乙級)資質證書,有相應數量的技術、財務、經營等關鍵崗位人員。
3、有良好的銀行資信、財務狀況及相應的償債能力,投標人截至2008年底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
4、截止本公告日,投標人至少運行過兩個不低於3萬噸/日規模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
5、投標人在近三年內沒有發生過重大安全和質量事故及重大投訴。
四、 投標人提交報名材料的要求
1、企業法定代表人、法人授權委託書及本人身份證等證明材料及復印件;
2、企業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的副本及其復印件;
3、資產負債及財務狀況說明(附最近三年的財務報表和獨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
4、企業業績:近三年內完成的污水處理廠運營情況及相關材料(附運行紀錄、工程所在地環保部門的水質監測報告等證明材料,並加蓋公章);
5、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正式有效的環境保護設施運營資質證書及其復印件;
6、投資人認為可證明企業實力的其他資料。
五、 報名有關事宜
1、報名時間
2009年7月17日至2009年7月23日(不含法定節假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30。
2、報名地點
(1)徐州銅山縣建設局城鄉科
地址:銅山城區人防大廈13樓
(2)北京金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核桃園西街36號北方長城光電大廈412室
有參與意向並符合上述資格條件的單位可於報名時間之內,通過面呈或者郵寄方式提交報名材料至指定報名地址。購買標書的時間、地點將另行通知。
下載地址:http://www.ep360.cn/qita/201609/3678.html
❽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的基本內容
上海市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位於浦東新區合慶鄉東側長江岸邊,該處已建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新廠擴建位於預處理廠北側長江邊,總用地面積120 hm2。 1.1處理廠位置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位於浦東新區合慶鄉東側長江岸邊,該處已建白龍港預處理廠,新廠擴建位於預處理廠北側長江邊,總用地面積120 公頃。
1.2污水收集系統
主要包括市中心區、閔行區及浦東新區,這些地區部分為合流制,部分為分流制。上海污水二期系統已建成輸送管道,預處理廠以及污水排放管,其規模為172萬立方米/d,服務面積271.7 平方公里,人口355.76萬,考慮近期污水系統完善尚待時日,故白龍港污水廠近期處理水量為120萬立方米/d。按照2001年全年污水規劃,本廠遠期處理水量為210萬立方米/d。
1.3處理廠尾水排放點
上海市污水二期工程已建成白龍港污水排放管,直徑4.2 m,距岸1.6 km,分點擴散排放。經處理後尾水達標排入已建污水擴散管,擴散自凈。
業主單位:上海水環境建設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
施工單位:分9個標 ,部分標段還在競爭性招標中。 近期(本期設計):平均旱流污水量120萬立方米/d;
旱季高峰污水量18.06 立方米/秒,
旱季最小污水量8.33 立方米/秒,
雨季流量21.85 立方米/秒,
現狀污水量80萬~100萬 立方米/d。
按照2001年上海市污水規劃,本廠遠期:污水設計流量為旱季平均210萬 立方米/d,旱季高峰30.6 立方米/秒,雨季流量 33.6 立方米/秒。
2.2污水水質
本系統為部分合流制,部分分流制,進處理廠污水水質與出廠水質見表1。 表1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 項目 COD(mg/L) BOD(mg/L) SS(mg/L) NH3-N(mg/L) TP(mg/L)
進水 320 130 170 30 5
出水 ≤180 ≤70 ≤40 ≤30 ≤1
2.3 污泥處理及處置目標
採用儲泥池、脫水、衛生填埋,最終作綠化介質土,達到綜合利用目的。
2.4 污水處理主要技術參數
為滿足近期以除磷為目標的污水處理要求,同時考慮遠期達到國家規定的二級排放標准,經方案比較推薦採用近期物化法,遠期再增加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由於處理廠用地面積有限,故物化法選用高效沉澱池布置方案。把混合、絮凝、沉澱3個工序合並在一個構築物內,其主要參數如下。
混合時間:64 s,投葯量PAC 86 mg/L,PAM 0.5 mg/L;絮凝時間:14 min;高效沉澱池:表面負荷17 立方米/(平方米·h),停留時間50 min,污泥迴流比 4%。產生污泥量197 t/d,含水率97%,污泥量6930 立方米/d。
2.5高效沉澱池
高效沉澱池近期設3組,每組6隻池。遠期增加2組。每組處理水量約42萬 立方米/d(見圖2) 。
每組具有獨立反應單元,由混合區、絮凝區、推流反應區、沉澱區及污泥濃縮區組成。單池長25.9 m,寬17 m,水深8.3 m,容積2 407 立方米,停留時間64 min。在沉澱區上部設斜板,單池斜板面積170 平方米,混凝池單池容積140 立方米,尺寸6 m×3.2 m×7.3 m。
混合區配置Ф500混合攪拌機18套,絮凝區配置Ф3600絮凝攪拌機18 套,濃縮區配置Ф17 m濃縮刮泥機18套,剩餘污泥泵18用6備,迴流污泥泵18用6備。另外,設投葯系統,包括混凝劑化解、稀釋、配比及投加,用PLC控制。
2.6污泥處理與處置
近期污泥處理量為197 t/d,經方案比較後採用污泥儲存→脫水→衛生填埋+綜合利用方案 (近期實施物化法)見圖1。
主要污泥處理構築物:
(1)污泥儲存池。分6格,每格13 m×13m,水深4.5 m,每格設潛水攪拌機2台,污泥先進儲存池再進脫水機房。
(2)污泥脫水機房。平面尺寸13.3 m×27 m,二層式,設離心脫水機4用1備,單機容量2 600 kg/h,每天工作20 h,另有投葯設備3套。經離心脫水污泥,含水率約65%,運往污泥填埋場處置。
(3)污泥堆棚。平面尺寸36 m×27 m,可堆脫水泥約7 d。
(4)污泥填埋場。利用廠區圍堤內空白地塊作為污泥填埋場,廠內面積約27 公頃,廠外約16 公頃,廠內及廠外填埋場分別各劃分為6個填埋區域,最大一個填埋區約5.5 公頃 ,用土堤分隔,隔堤上修單行車道,便於運送污泥。填埋場設垂直防滲帷幕,並設垂直與水平滲濾液收集系統及填埋氣收集系統。每單元填滿後採用封場作業。封場作業由45 cm植被層,PVC 防水膜,30 cm排泥層組成。經過約5年堆置,該污泥腐熟化後,重新挖出作綠化用土,空餘體積再埋填污泥,這樣重復循環,達到污泥綜合利用的目的。
2.7中水回用
本廠經一級加強處理後的污水,確定2500 立方米/d規模作為中水回用,採用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處理後達到中水水質標准,供廠內使用。 3.1工程造價
初設工程投資概算61586.15萬元,單位處理成本0.28 元/立方米。
3.2工程進度
2001年4月通過「上海市白龍港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總體方案設計徵集」,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和上海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中標,承擔工程設計。
2001年12月編就上海市白龍港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2年4月上海市計劃委員會批准可行性研究。
2002年5月編就上海市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初步設計。
2002年6月上海市建設與管理委員會批准初步設計。
2002年6月開始編制施工階段競爭性招標文件。
2002年7月開工,計劃在2003年底試運轉。
2008年9月升級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