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處理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污泥迴流的目的主要是保持曝氣池中內 ( ) 。
A.容MLSS B.DO C.MLVSS D.SVl
2. 注冊環保工程師資格考試的考試內容
基礎考試考試內容包括17個科目:公共基礎部分(十一個科目,共計120題,均為單選題,每題一分)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工電子技術、工程經濟、信號與信息技術、法律法規。
專業考試考試內容(共9個科目):環境法規與標准、水污染防治工程技術、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工程實踐、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技術、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實踐、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技術、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實踐、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實踐。
基礎考試分2個半天進行,各為4小時;基礎考試上午為統一試卷,下午為分專業試卷。專業考試分專業知識和專業案例兩部分內容,每部分內容均分2個半天進行,每個半天均為3小時。
專業考試均分為2天,第一天為專業知識考試,成績上、下午合並計分;第二天為專業案例考試,成績上、下午合並計分。考試時間每天上、下午各3小時。專業考試為非滾動管理考試,考生應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考試。
3. 工業廢水處理試卷怎麼樣工業廢水處理
(一)優先選用無毒生產工藝代替或改革落後生產工藝,盡可能在生產過程中杜專絕或減少有毒屬有害廢水的產生。
(二)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產生有毒中間產物和產品過程中,應嚴格操作、監督,消除滴漏,減少流失,盡可能採用合理流程和設備。
(三)含有劇毒物質廢水,如含有一些重金屬、放射性物質、高濃度酚、氰廢水應與其它廢水分流,以便處理和回收有用物質。
(四)流量較大而污染較輕的廢水,應經適當處理循環使用,不宜排入下水道,以免增加城市下水道和城市污水處理負荷。
(五)類似城市污水的有機廢水,如食品加工廢水、製糖廢水、造紙廢水,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統進行處理。
(六)一些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毒廢水,如酚、氰廢水,應先經處理後,按允許排放標准排入城市下水道,再進一步生化處理。
(七)含有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廢水,應單獨處理,不應排入城市下水道。工業廢水處理的發展趨勢是把廢水和污染物作為有用資源回收利用或實行閉路循環。
4. 職業技能鑒定初級污水處理工理論考試試卷 請問試卷答案有嗎
有答案啊 報名污水處理工時會發幾份試題給你的,上面有標准答案,我是08年報考的
5. 注冊環保工程師基礎考試成績保留幾年
1、可以保留一年的成績, 一年考過專業考試前都有效的。
2、參加註冊環保工程師考試的人員,須在1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
3、考試內容:
(1)、為加強對環境工程專業設計人員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管理,國家對從事該領域技術業務的技術人員實行執業資格制度。納入國家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制度統一規劃。
(2)、國家環境保護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專業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環境保護工程師資格的審查、注冊和管理工作。
(3)、注冊環保工程師資格考試由基礎考試和專業考試兩部分組成。
4、基礎考試:
(1)、注冊環境工程師資格基本考試採取閉卷考試的形式,一天四小時,上午四小時,下午四小時。
(2)、考試內容包括:高等數學、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工電子技術、工程經濟、工程流體力學、流體機械。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評價與環境規劃、污染防治。
(3)、《技術職業規程》共有15門科目,其中前9門為公共基礎(上午),共120門;後6門為專業基礎(下午),共60門。試題結構為四選一單選題。
5、專業考試:
(1)、注冊環境工程師專業資格考試採取開卷考試的形式,考試時間為2天,每天3小時,下午3小時。
(2)、審查內容包括:環境法規標准、水污染防治工程技術、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實踐、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技術。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實踐、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技術、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實踐、物理污染防治工程技術、材料。污染控制工程實踐共有9門課程。
6、第一天是專業知識考試。
7、上午和下午有70道題,前40道是單選題,後30道是多選題。專業知識考試不分專業方向,第二天為專業案例考試,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四個專業方向。物理污染防治。每個專業方向下午有25個問題。
8、考生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上午和下午進行選擇。選擇25個與答案同一專業方向的問題,多個或跨專業方向無效。
9、第二天,專業案例考試要求考生在答題卡上選擇正確答案的同時,寫下詳細的答題過程。
(5)污水處理設計試卷擴展閱讀:
1、崗位職責:識別獲取適用的環境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並貫徹落實;進行法律法規合規性評價。
2、對本工區項目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和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策劃;制定環境保護工作計劃;針對本項目的施工特點和主要存在的環境保護問題,制定詳細可行的防控措施;對可能發生環境污染或破壞事件的場所要制定應急預案。
3、負責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教育培訓、信息交流工作。
4、負責本工區項目的環境管理監督檢查,配合上級對本項目環境管理監督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措施,並將整改結果上報。
5、組織、督促落實各項應急准備工作,對發生的環境污染事故要及時向上級領導、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有關部門報告;參加上一級單位組織的檢查和事故調查工作;落實事故處置方案的實施。
6、負責環保水保記錄資料的管理。
7、進行環境審計監察,作出環境評估,多所發現的環境問題提出治理建議。
8、通過口頭介紹,書面文件,專題討論會,會議和公開聽證會傳達評估結果和治理建議。
9、制定並修改環境技術標准,指南,政策和規章。
10、對企業和公共存在的環境問題提供技術指導與支持,檢測環境規劃方案。
11、修訂與環境相關的法律資料和管理的命令,承擔判決的技術證據部分。
12、調查報道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事故情況。
13、監督環境技術專家和技術,進行環境審計監察,作出環境評估,對所發現的環境問題提出治理建議。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注冊環保工程師資格考試
6. 污水處理考試題
一、判斷題
對 1.活性污泥法是對城市污水及經預處理的有機工業廢水最有效的生物處理法。
錯 2.參與廢水生物處理的生物種類很多,主要及常見的有細菌類、原生動物,沒有藻類和後生動物。
對 3.生物膜法的凈化機理主要有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的脫落以及生物膜的構造與凈化機理。
錯 4.與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產泥量多,有機物去除率高等優點。
錯 5.活性污泥法要求水中營養鹽的比例為COD:N:P=100:5:1
錯 6.被吸附有機物的氧化作用是指微生物利用氧化所獲得的能量,將有機物合成為新的細胞組織
錯 7.MLSS代表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溶解氧濃度
錯 8.生物濾池運營中,當有機物濃度過低時,易造成填料空隙被生物膜堵塞的現象
對 9.同好氧生物法相比,厭氧生物處理產生的污泥量少
對 10.曝氣池供氧的目的主要是供給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所需的氧
對 11.MLSS是表示曝氣池內活性污泥數量多少的指標
錯 12.二次沉澱池是用來去除在生物反應器中增殖的生物細胞物質
錯 13.硝化作用是指硝酸鹽經硝化細菌還原氨和氮的作用
錯 14.在溫度高的夏季,生物膜的活性受到抑制,處理效果受到影響;而在冬季水溫低,生物處理效果最好
對 15.膜法掛膜工作宣告結束的標志是,出水中亞硝酸下降,並出現大量的硝酸鹽
錯 16.推流式曝氣池比完全混合曝氣池中更易發生污泥膨脹
錯 17.生物膜法與活性污泥法相比,參與凈化反應的微生物種類少
對 18.活性污泥培養初期,曝氣池中出現白色泡沫是正常現象
錯 19.生物膜中的食物鏈一般比活性污泥短
錯 20.二沉池污泥腐敗上浮,此時應增大污泥迴流量
對 21.硫化物的積累會導致活性污泥發黑
對 22.如果緩慢地提高有毒物的濃度,讓微生物在這種環境中逐漸適應馴化,是可以讓微生物承受一定高濃度的有毒物的
錯 23.污水的生物膜處理法是一種污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對 24.絲狀菌的過度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脹
對 25.生物膜處理污水時,生物膜厚度介於1-3mm較為理想
錯 26.容積負荷是指曝氣池內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接受的有機物的數量
對 27.接觸氧化無需設置污泥迴流系統,也不會出現污泥膨脹現象
對 28.好氧生物處理對溫度,pH值的適應范圍較寬,而厭氧生物處理對溫度、pH值和無氧環境要求較高,是運行控制的關鍵
對 29.MLVSS表示的是污泥中有機物的含量,又稱為灼燒減量
對 30.污泥馴化的目的是選擇適應實際水質的微生物,淘汰無用微生物
對 31.風機的主要工作參數為流量、風壓、轉速和功率
錯 32.氧轉移效率與水溫無關
錯 33.污泥指數越高說明污泥沉降性能越好
錯 34.VSS為懸浮固體
對 35.污水中pH表示酸鹼度
錯 36.空氣攪拌適合於任何廢水的水質調解池
對 37.沉澱池懸浮物的去除率是衡量沉澱效果的主要指標
對 38.MLSS是表示曝氣池內活性污泥量多少的指標
錯 39.污泥指數的單位是mg/L
錯 40.硝化作用是指硝酸鹽經硝化細菌還原氨和氮的作用
對 41.污水的生物膜處理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樣是一種污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對 42.如果緩慢地提高有毒物的濃度,讓微生物在這種環境中逐漸適應和馴化,是可以讓微生物承受一定高濃度的有毒物的
錯 43.污水的生物膜處理法是一種污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對 44.絲狀菌的過多繁殖可引起活性污泥膨脹
錯 45.氮、磷對人類形成直接毒害作用
錯 46.一般冬季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濃縮性能變差,所以迴流活性污泥降低,迴流比較夏季低
對 47.採用傳統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曝氣池的曝氣時間一般控制在6-8h
對 48.鼓風曝氣池的溶解氧可以由曝氣池上設置的閥門來調節
對 49.對一定MLSS來說,二次沉澱池表面水力負荷越小,固液分離效果越好,二次沉澱池出水的水質越好
對 50.生物接觸氧化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與生物濾池兩者之間的生物處理技術,兼具兩者的優點
51. 離心泵是靠離心力來工作的,啟動前泵內充滿液體是它的必要條件( √ )
52. 泵揚程是指泵進口到泵出口的能量增值(靜壓、速度、幾何位能等),不應簡單的理解為液體輸送能達到的高度( √ )
53. 揚程是指吸水口到出水面的距離( × )
54. 水泵盡可能處在效率最高的工況點處( √ )
55. 集水井吸水口液位過低時容易導致離心泵發生氣蝕現象( √ )
56.離心式水泵啟動時需先灌水(√)
57. 通過改變閘閥的開啟度可以改變水泵性能,開啟度越大,流量和揚程也越大( ×)
58. 相同型號水泵並聯時,流量增加,揚程不變(√)
59. 泵的效率同設計製造好壞有關,與使用維修好壞無關( × )
60. 當壓力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羅茨風機的輸出流量也是變化的( X )
61. 風機的主要工作參數為流量、風壓、轉速、功率(√)
62. 潷水器是一種收水裝置,是能夠在進排水時隨著水位升降而升降的浮動排水工具(√) 63. 影響帶式壓濾機脫水的主要因素有:助凝劑的種類和用量、帶速、壓榨壓力和濾帶沖洗(√)
64. 格柵和吸水管安裝在集水池內(√)
65. 自灌式泵房埋深增大,增加造價,啟動方便(√)
66. 污水泵房的主要作用將來水提升至後續處理單元所要求的高度(√)
67.電動機銘牌上標注的額定功率是指電動機輸出的機械功率(√)
68. 電動機運行中,如果電網電壓下降到額定電壓的85%時,電動機會出現「堵轉」現象,此時應採用自鎖控制線路避免事故發生(√)
69. 照明電路中,火線必須進開關 (√)
70. 微型計算機的硬體系統包括: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
71. 柵渣量只與柵條間隙的大小有關,而與地區特點、廢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統的類型無關。( X )
72. 空氣攪拌適合於任何廢水的水質調節池( X )
73. 在溫度一定的條件下,平衡吸附量是一個常數,與吸附質的平衡濃度無關。( X )
74. 石灰干法投加法具有葯劑制備與投配容易、衛生條件較好,投資少等優點,因此廣泛在廢水處理中應用。( X )
75. 格柵去除的對象是廢水中的膠體(1~100nm)和細微懸浮物(100~10000nm)。( X ) 76. 為了能夠使混凝劑與廢水充分混合,達到較好的混凝效果,應在較長時間里保持較高的攪拌強度。( X )
77. 石灰來源廣泛,價格便宜、反應迅速、沉渣量少、易脫水,因此是一種常用的酸性廢水中和劑。( X )
78. 沉澱池懸浮物的去除效率是衡量沉澱效果的主要指標。(√)
79. 物理法是指凡是藉助物理作用或通過物理作用使廢水發生變化的處理過程。(√)
80. 格柵後應設置工作台,一般應低於格柵上游最高水位0.5m( X )
81. 重力式濾池一般用於小型水廠或工業廢水處理( √ )
82. 一般聚合鹽混凝劑的投加量大體為普通混凝劑的1/2~1/4( X )
83. 中和的方法可處理任何酸性或鹼性廢水( √ )
84. 當廢水量較小時,可採用平流式或輻流式沉澱池(√ )
85. 氣水反沖洗常用於細濾料濾池的沖洗( X )
86. 在污水深度處理中,濾池濾層的膨脹率越高,沖洗效果越好。( X )
87. 影響消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是廢水的性質( √ )
88. 電動機運行中,如果電網電壓下降到額定電壓的85%時,電動機會出現「堵轉」現象,此時應採用自鎖控制線路避免事故的發生。(√ )
7. 污水處理試題
DBCC
5ABCD
6BCD
7ABCD
8對
9錯
10錯
8. 高分求幾個數學論文(人選其一)
數學中的測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一、創設教學情景,使「數學教學生活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創設教學情境是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興趣,開發思維。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呢?我認為可這樣做:
1、運用實例創設情境。如教學循環小數概念時,我給學生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從前,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老和尚說:從前山上有座廟……」,通過實例初步感知「不斷重復」,再舉出自然現象「水→汽→雲→水」的循環變化,引出「循環」的概念。
2、運用實物(掛圖)創設情境。「圓的認識」教學時,我這樣引入:出示一幅顏色鮮艷的用正方形做輪子的自行車,問同學們這自行車漂亮嗎?喜不喜歡?為什麼?學生們回答:「不喜歡。因為這車雖然漂亮但踩不動。」我把正方形車輪換成橢圓後再問學生喜不喜歡,同學們還是說不喜歡,因為騎這樣的自行車,即使是在平坦大路上也象在顛跛不平的路上騎一樣,我再把橢圓形車輪換成圓形,學生才滿意。
3、動手操作創設情境。在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時,我讓學生准備幾個平行四邊形,鼓勵他們動手操作,通過畫、剪、移、拼等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變成我們學過平面圖形——長方形,觀察拼成的長方形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系,然後推導出: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學生在操作時,通過觀察、思考概括而來,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快樂,不但能掌握知識,更能培養他們的信心和興趣。
4、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具體、生活化的特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使抽象概念具體化,使難理解的問題容易化。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我運用電腦平移兩個面和相應的棱,使學生看見兩個相對的面完全重合,相對的棱完全相等,從而達到具體,直觀的效果。
5、 模擬生活創設情境。如教學兩步加減的應用題時,要求每個小組的同學可以邀請別組的同學參加,小組人數可以比原來的人數多也可以比原來的少。
第一小組:我這組原來6人,走了2人,來了4人,現在有8人。
問:誰能把第一小組人員變化情況列成式子?6-2+4=8(人)
又問:誰把它編成求「現在有多少人?」的應用題。
第二小組:我這組原來6人,先來了2人,後面又來了3人,現在有11人。……
通過若干個小組的匯報訓練,學生在活動中完成了兩步加減的應用題學習。
創設生活化的情景,讓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式的過程。 如我在教三年級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就安排了這樣一個游戲:先請上男、女學生各一名站在講台前,然後,我拿出4個月餅,請其餘學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要求大家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我邊分邊說:「我有4個月餅,平均分給蔡偉和熊嫻,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學生很快伸出2個手指。我接著問如果只有一個月餅,要平均分給蔡偉和熊嫻,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著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麼意思,回答說,因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我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慾望,這樣創設了一個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景,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
二、研究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知識是前人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或是揭示出的規律,而教學目標是為了掌握規律及學習發現規律的方法。我們老師如果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那就是把學生頭腦當成了知識的容器,「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因此,教學中必須讓學生了解知識發生的過程,但40分鍾畢竟有限,因此我們老師要引導學生善於去捕促、獲取、積累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生活資源。我以小學數學第十冊舉三個例。例1:數據的收集,要求學生在上放學途中遇到紅燈時,數一數另一方向經過的大客車、小汽車、摩托車各是多少輛?例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要求學生模仿家庭中長方體和正方體用硬紙板動手做一個長方體和正長體。例3:質數和合數,分解質因數,布置作業,想一想班上每個同學的學號是質數還是合數,並把合數分解質因數。
其次,要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教學。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既可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最佳途徑。低年級學生數一數客廳的資磚、光碟等數量,比一比身高、體重,認一認周圍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中高年級觀察數學美,如形體的美、結構美等。
三、設計「數學生活化」的練習,幫助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通過練習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
1、在練習過程中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進行還原和再創造,將數學練習融合於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練習為我所用。如我教《求平均數》(第八冊)時,練習中有一題是給出一組學生身高數據,算出平均身高,來鞏固平均數=總數÷個數的這種方法。我是這樣做的:先給出我省十歲兒童的平均身高是140cm,問「我們組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還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本組平均身高,再讓學生統計本小組8個人的身高,最後通過計算,得出小組的平均身高,與140cm進行比較。同樣是計算學生平均身高的練習,但這樣的練習設計不但鞏固了求平均數的方法,還讓學生明白了算平均數的必要性,也體會到生活中需要平均數;還學會了算平均數的這些數據是怎樣來的;從平均數
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等等。我覺得這樣的教學就達到了目標。
2、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上,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做數學練習,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的東西。如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的練習拓展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題目,我們的教室由於使用時間過長,比較成舊,需要重新粉刷,泥工師傅要按平方受取工資,總務處胡老師想要大家幫他算一算:我們教室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請同學們明天作個答復。接著我讓同學們討論:要算出這個教室的粉刷面,需要找到那些數據,同學們准備怎麼辦?然後,讓大家課後完成,可以合作。通過老師的點撥,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動手實踐,學生興趣高漲,積極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真正地把數學知識用到了生活當中。
總之,我們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加強知識與實際聯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力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已有的知識,盡可能地創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富有生活氣息的情景和練習,使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人人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對「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點滴嘗試
9. 江蘇省泰州市高一至高三的教材,哪兒有賣
語文:穩中有變 關注生活
難度系數★★★
■考生感受
現代文閱讀考了小說
昨天中午12點,在南京29中高中部,奮戰了三個小時的文科考生們終於走出考場。「沒想到今年的現代文閱讀考了小說。」在人群中,記者聽到最多的是考生對今年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考題的議論。顯然,考生對今年的考題感到很意外。兩名並肩走出考場的女生告訴記者,往年高考現代文閱讀的文體多是議論文、說明文和散文,今年考了一篇小說,感覺有些不適應。因為復習時,小說閱讀練習做得比較少。
作文要出彩很難
今年作文以「好奇心」為題,看上去好寫,而不少考生反映思路打不開。記者連續采訪了5位考生,讓人驚訝的是,這5位考生都選擇議論文文體。一位考生採用辨證思路,討論存在好奇心的正面效應和負面效應。很多考生感覺這樣的作文要出彩很難。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女兒出考場第一句話就是,『好奇害死人』。她說這個題目從小就寫過,大家很容易往一塊想,要讓評卷老師眼前一亮太難了。」
附加題考閱讀面
首次面對附加題,考生們反映是沒有想像中的難。「前面兩題考了名著。第一題是分別解釋《紅樓夢》中『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含義。第二題是考查魯迅文集《吶喊》。要求根據人物寫出文章名稱。比如潤土是哪篇文章中的人物。第三題是一道材料分析題。」一位考生一口氣報出了三道附加題。他表示,難度不太大,特別是第二題和第三題。第一題大概知道兩個詞的意思,拿全分恐怕有點難。也有考生提到,用簡短的語言講清楚林黛玉和賈寶玉在天時神瑛與絳珠的前緣有點難。
■名師點評
穩中有變,附加題力挺課改
點評老師:貝學問 洪澤縣第二中學校長 中學高級教師
總體評價:整張試卷難度不大,貼近實際。除選考、附加外,試卷在結構、長度、題型、賦分上與去年基本相同。
特點詳析:1、語言運用題新穎鮮活。第4題在一個經典性的定義中提取三個關鍵詞,這既是篩選與概括能力的考察,更是貼近社會的一種導向,研究論文中的關鍵詞、政府行文中的關鍵詞等等,此類現象比比皆是。第5題就社會上家長接送學生的現象,發表「贊成」(兩個陳述句)及其「質疑」(兩個反問句)的意見,則更是要考生們關注社會,解決問題,需要考生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和的心理素質。
2、這張試卷多選、附加題力挺課改。第六大項現代文閱讀,論述類和實用類任選一題。附加題以附加試卷的形式,在主卷考試結束後,對選修歷史的考生單獨發放。其內容仍體現平穩過渡的原則,文言斷句選自《夢溪筆談》,文字並不艱深,而「黃老」和「六經」歸屬什麼「流派」等考題反映了注重積累,注重語文素養的核心;中外名著閱讀的兩個簡答題一是說出單四嫂等一組文學形象(女性)出自什麼名著,一是解釋《紅樓夢》中的「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只要注重積累,有一定的語文素養,上述題目應該能答,只是語言表述的問題了。最後的概括分析題應該有難度,體現了由易到難的命題趨勢。
平中見奇,關注生活
點評老師:張本良 泰州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
總體評價: 嚴格遵循《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試題在設計形式、難度及題量等方面,與往年相比,都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性。
特點詳析:一、 語音題、成語題、語病題都在意料和情理之中,不偏不怪。文言文閱讀題依然選擇了人物傳記——《後漢書·吳漢傳》,屬淺易文言文的范疇。文學作品閱讀題選擇了江蘇高郵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說《侯銀匠》,著重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情節、人物形象、思想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的能力。
二、試卷總體結構勻稱、節奏流暢。從知識類題目到能力型題目,跳躍的台階不大,較好地呈現出平易、較難、綜合的若干梯度、層次。
三、試卷的目標取向是考生的語文素養,命題者的取材視野開闊,關注社會、關注考生,表現出一定的地方特色。比如試題涉及奧運火炬登頂珠峰、禁止使用塑料購物袋等素材。
四、關於文科附加題。
1.嚴格遵循大綱,考查了「文言短篇理解與句讀」、「名著名篇閱讀」、「文本材料的歸納、分析與鑒賞」等三方面的能力。2.「文言短篇理解與句讀」題選擇了沈括《夢溪筆談》中關於班固《漢書》中一則事件的評說,淺顯易懂。3.「名著名篇閱讀」的覆蓋面很廣,目的在於引導中學生閱讀作品,用名著名篇來滋養我們中學生的心靈。
數學:靈活多變 體現應用
難度系數★★★★
■考生感受
附加題好難
在金陵中學考點考試的大多是理科生,大部分考生反映這次數學考卷的難度和二模考試難度相當,但後面的大題目尤其是附加題難度較大。張同學來自南京市第四中學,他介紹,「最難的是第二道附加題必做題,考的是立體幾何,蠻難的,我做了好長時間也只做出了一半。」除了附加題外,其他的題目難度都比較正常,但是題型比較靈活。「這些都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題目,都有些彎彎繞。還有後面的大題目,計算起來還是很費時間的。」但是從整張試卷來看,難度與二模差不多,考生們還可以接受。
文科考生大呼「抓狂」
「太難了,太難了,比一模、二模所有模擬考試都要難。」在二十七中考點,考生們幾乎是大喊著走出校門,迎接孩子的家長們臉上立即愁雲一片。第一批走出校門的學生中,一位男生告訴記者,數學考試選擇題還比較簡單,自己做下來沒有什麼問題,但後面的大題卻幾乎讓人崩潰,「最後兩道題目我一動也沒動,三十多分就這么沒了。」兩位文樞中學的女生告訴記者,出教室時她看見監考老師查卷子,「一個教室幾乎所有卷子最後兩題都是一片空白,反正我難大家也難,就那樣吧,急也沒用!」
■名師點評
能力立意,平穩過渡
點評老師: 楊鶴雲 楊子聖 泰州市學科帶頭人,泰州中學高三數學把關教師
總體評價:2008年江蘇高考數學試卷與前幾年的試卷相比,結構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必做部分取消了選擇題,加大了填空題的考查,總分也由原來的150分增至160分。為關注學生個性發展,試卷附加題部分增加了選做題。試卷內容上體現新課程理念,貼近中學數學教學,堅持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改革和創新,最後兩題對學生的能力有較高要求。
特點詳析:1.體現課標理念,實現平穩過渡。試卷緊扣江蘇考試大綱,新增內容的考查主要是對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運算的考查,難度不大。對傳統內容的考查在保持平穩的基礎上進行了適度創新。
2.關注通性通法,仍以能力立意為主旋律。試卷淡化了特殊的技巧,全面考查通性通法,體現了以知識為載體,以方法為依託,以能力考查為目的的命題要求。
3.體現數學應用,關注社會生活。第19題以污水處理為背景,體現試卷設計問題背景的公平性,對推動數學教學中關注身邊的數學起到良好的導向。
4.附加題部分,前四道選做題對知識點的考查單一,方法清晰,學生入手較易。兩道必做題對數學符號、數學語言以及數學思想方法有較高的要求,相對較難。
區分度好,題目較活
點評老師:朱洪春 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高級教師
總體評價:全卷體現一個「活」字,總體難度與去年大致相當,應有較好的區分度。
特點詳析:1.考查了新課程中新增加的知識點。像演算法與統計、幾何概型、復數等均有考查,許多試題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
2.填空題先易後難。前8題比較常規,從第9題開始難度加大,第13、14題較難,其中第13題應用解析法解較好,一般學生不易想到。
3.加強應用意識,體現現實聯系。第17題考查的是與最小距離有關的一個實際問題,重點考查考生對現實問題的數學理解。
4.綜合能力要求高。比如第13題,第14題,第19題第一問中的第二小問,第19題、20題兩題的第二問難度大,考生難於理解。這幾道題重點考查了考生進一步學習的潛能,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
5.突出考查了學科主幹知識。試題從學科整體意義的高度考慮問題,注重知識之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以檢驗考生能否形成一個有序的網路化知識體系。
必答題難度降低了
點評老師:楊文舉 江蘇省淮安中學高級教師
總體評價: 與我省往年高考試題相比,必答題的難度稍有降低。同時,試卷也滲透許多時代氣息。
特點詳析: 1、試題重基礎,雖然靈活多變,但總體平穩。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第(Ⅰ)卷難度還比較適中。應當說大約有120分基本題,但有些題考生易錯,中檔題和高難題比例也較合理。試卷的題型主要感覺一是新穎,二是靈活。
2、附加題的考查較公平,選做題易,必做題難。兩道必答題分別考查了空間向量和二項式定理、組合數性質等。不過必答題第26題雖然是老題新編,但能與時俱進,把導數知識與之相結合,利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去解決,具有很強的創新性。
10.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考試主要考什麼內容
1 工廠的安全規范、操作手冊,
2污水處理工藝原理:主要是微生物方面的
3設備操作知識:看看風機、水泵
4 污水化驗:COD、NH3-N、TP的測試,看看國家標准。
5 建議找本污水操作工的書看看,很薄的書。
6面試時記一下領導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