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一沉澱池有浮泥,怎麼回事啊
沉澱池沒有污泥 就不是沉澱池了 說明沉澱池起了沉澱的作用
2. 污水處理沉澱池泥多為什麼
問這個干什麼 需要處理嗎 我們公司就做這個!
3. 污水處理廠二沉池為什麼會翻泥
1、原水中有有毒物質,破壞了污泥絮體或者降低了污泥的沉降性能,應控制進水水質。專
2、污泥由於缺乏屬營養(氮、磷等)導致污泥活性和沉降性能下降,應補充營養鹽。
3、進水水量過大,超過了二沉池設計表面負荷導致二沉池沉澱作用下降,應控制進水水量。
4、二沉池底部泥層過高,應增強排泥
5、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反硝化菌會使硝酸鹽轉化成氨和氮氣,在氨和氮逸出時,污泥吸附氨和氮而上浮使污泥沉降性降低。 解決辦法:減少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時間,及時排泥,增加迴流比。
6、好氧池負荷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污泥絮體的大小,從而影響沉澱,應控制好氧池污泥負荷。
樓主針對你廠情況,分析下是以上哪種原因。
4.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脫泥
脫泥是為了保證污水處理設備能夠運行穩定,如果泥量過多會出現污泥膨脹的問題、影響後續的水質處理
5. 污水處理泥從何來
從上述來討論中知道,你是想知道自自己污水處理工藝中污泥量很少。首先要知道這些污泥是什麼?這些所謂的「污泥」其實就是多種細菌,所有細菌的生成都是在不同環境下而繁衍的。所以,細菌對環境的要求是具有「單一選擇性的」。也就是說,你們工藝中的污水在一些關鍵成分上肯定是有很多變化的,並且還是很大。細菌對環境的適應時間,也稱作「馴化」時間一般要大於4周,而且在30——40攝氏度的溫度下是最活躍的。
不知道你們這個工藝污水中是不是能夠滿足上述條件?如果沒有那就要進行調節。
另外,有一種叫做「低溫低濁」的污水一直都是很難通過常規的的方法能夠處理的。 污水就是在表面上看似很清澈,同時溫度很低。這種污水的特點是重金屬含量較高(毒性大)、有機物含量很低(也就是細菌沒有「吃」的),同時溫度很低,這種條件恰恰不適合細菌的繁衍。
6. 污水處理為什麼會產生污泥
由於活性來污泥中的微生物源不斷地消耗著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被消耗的有機物質中,一部分有機物質被氧化以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機物質則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新的細胞質,從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陳代謝的同時,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產生了剩餘污泥。
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7. 污水廠投泥的目的
一.實習目的:生產實習是學生大學學習很重要的實踐環節。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的必修課,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生產實習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了解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並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具體內容:實習地點:秦皇島污水治理廠.實習時間:*****.污水廠概況;秦皇島污水處理廠污水主要來源於城市污水收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業廢水,所有污水經過活性污泥法A/O工藝處理後,採用秦皇島淹沒排放方式排入長江,日排放量計劃為64萬噸(雨季),年平均為58萬噸。該項目加氯間為密封式,加氯量按5mg/l考慮60萬噸/日污水總投氯量125kg/h,設置真空加氯系統一套,59 kg/h加氯機2用1備。加氯間安裝有自控報警系統。在城市發生較大范圍疫情時,經防疫部門要求,環保部門批准,該廠對生化處理後的水進行加氯處理排入長江,平時處理水不加氯直接排放。該項目一期工程地面雜訊源主要有格柵機、鼓風機、污泥脫水機和排放泵等。高雜訊設備設有減振降噪部件,遠離廠界。水下雜訊源有污水潛水泵、曝氣機等。該污水處理廠固體廢棄物主要來自格柵沉渣和剩餘污泥脫水後的泥餅。根據工藝的設計參數推算,污泥量為55.8噸/天(含水率為75%),其中格柵沉渣為20噸/天(含水率60%)。此污泥運到秦皇島電廠焚燒發電。2.工藝流程:進水泵房—機械格柵槽—暴氣沉砂池—配水井—輔流沉澱池—生物池—配水井—二沉池—提升泵房—排放泵房—水體。3.處理工藝秦皇島污水處理廠採用A/O活性污泥法工藝,。污水處理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污水處理方法分類: (1). 物理處理法。如過濾法、沉澱法。 (2). 物理化學法。如混凝沉澱法。 (3). 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來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活性污泥法是生物處理法的一種。4.主要構築物及其作用(1)預處理階段a. 格柵間格柵間用於去處污水中粗大漂浮或懸浮雜物,以保護後續處理設施不被磨損或堵塞。所以說在預處理過程中,格柵間是尤其重要的構築物。秦皇島污水處理廠共有兩組十台,垂直放置,鋼絲繩牽引。b. 曝氣沉砂池暴氣沉砂池一共有六組,利用水與無機顆粒物的比重不同從而達到沉澱目的。裡面的水比較臟,有漂浮物和水泡。格柵間有四台格柵。初沉池裡的水也比較臟,漂著好多黑色的水泡,有一直徑刮泥機。高壓鼓風機也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處理效果。二沉池採取的是一為周邊進水中間出水,也有中間進水周邊出水c. 配水井其作用是將曝氣沉砂池流過來的污水進行均衡分配和緩沖,確保兩套工藝的過水兩相同,且穩定的進行污水處理。d. 初沉池是一個幅流式的沉澱池以除去污水中的大部分泥渣,其刮泥採用的是半橋式周邊傳動刮泥機,泥渣經刮泥機推入池底中心處的污泥斗再輸送到貯泥間。(2)生化處理階段a. A/O生化池它是缺氧——好氧活性污泥除磷工藝的主要組成部分,分為五個廊道,兩段(A級、B級)。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進入A/O生化池,首先進入A級缺氧段,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這兒先釋放磷,並且繁殖。當進入B級好氧段時,由於氧氣充足,微生物大量吸收水中的磷和有機物,達到處理的目的。b. 二沉池主要將A/O生化池的水和泥沉澱分開,底部的泥渣由刮吸泥機吸入後由污泥泵打到污泥泵池,處理後的污水經溢流堰流出到排水井直接排到水體。c. 鼓風機房A/O生化池的供氣最重要的部分,對活性污呢的培養有重要作用(3) 水的排放和污泥處理系統a. 水的排放系統經二沉池出來的水進入提升泵房後再由排放泵房直接排入長江。b. 污泥處理系統污泥投配池—污泥濃縮及控制間—污泥消化池—沼氣鍋爐房—脫硫塔—沼氣火炬—貯氣罐—污泥脫水機房—迴流污泥泵房。控制間加的絮凝劑PAM,消化池採用的是中溫缺氧處理(31-35度), 投加消化污泥,易產生甲烷。在污泥脫水時分別採用離心和帶式脫水機,加入PAM絮凝劑溶液。出廠污泥如黑炭色,含水75%,運往秦皇島電廠焚燒發電。5秦皇島污水出理廠平面圖 6.實習總結此次在秦皇島污水處理廠的實習,使我在學生階段能夠最大程度深入學習活性污呢法的處理工藝.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處理城市和工業污水普遍採用的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工藝流程較為簡單,處理成本低,而處理效果好,BOD/COD去除率高,因而能得到廣泛的青睞.另外,這次實習也讓我對污水處理廠的流程及基本操作有了一個大致了解.
8. 污水處理出水帶泥是什麼原因
污泥在沉澱池停留時將太長,造成反硝化和厭氧反應,這個不好解決。有兩種可內能容,產生氣體托住污泥絮體上升隨出水排出,如果是普通小型沉澱池,超過設計負荷、水量太大,可以改造成斜板沉澱池增加處理能力。控制泥齡,在出水堰設置隔離裝置。
9. 污水處理生化處理,養泥是怎麼個養法,養泥流程。
以下是我自已總結的一點經驗,可供參考。
一、接種菌種:
1、菌種的選擇:
對於厭氧菌種應選擇當地已有厭氧工程的厭氧污泥或沼氣池、魚塘、護城河清淤污泥等。對於好氧菌種最好選擇當地的污水處理廠脫泥機房當天脫水的活性污泥,如果當地沒有污水處理廠則要考慮用生活污水進行自曝氣培養菌種。自曝氣培養選用的接種水主要為糞便水,具體步驟如下:將將經過過濾的濃糞便水投入曝氣池中,再用生活污水或有機廢水將其稀釋至BOD含量300mg/L左右,稀釋後污水的總量大約為反應池有效容積的一半,然後連續悶曝,當水溫20度以上時,大約3-5天就會發現池中出現細小的活性污泥絨絮。
2、接種量:
厭氧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於池容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污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於池容的5%。
二、啟動過程中的參數控制:
1、pH控制
好氧池pH值應維持在6.5~8.5之間,若進水pH值急劇變化,在pH<5或pH值>10.5時,將引起生物膜脫落,這時應在調節池內投加化學葯劑予以中和,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圍。
三、活性污泥培養馴化:
1、進原水
進原水水量控制在池容的10%以,用清水或污染較輕的河、湖水注入曝氣池內,使總水量達到池容的60%左右。啟動風機進行預曝氣,曝氣24小時後投加污泥菌種(從當地污水廠拉來的活性污泥),投加量為池容的10%(根據污泥含水率和廢水水質情況確定)。
悶曝(不進水連續曝氣)8h後,停止曝氣靜置沉澱0.5h,再繼續悶曝,以後曝氣每隔8h可停止曝氣靜置沉澱0.5h然後繼續曝氣。
2、悶曝
悶曝氣1d後用1000ml量筒取曝氣池泥水混合樣1000ml觀察,污泥外觀呈土黃色且絮體較大、呈均勻懸浮態存在,靜沉30分鍾後觀察污泥沉降比應在10%以上。此後可少量多次進水,直到注滿整個曝氣池。當曝氣池被注滿後,繼續進行間歇曝氣,至靜置時發現上清液清澈透明可以排放時,則進行排水(排水時停止曝氣並連續進水)每次排水不要超過1小時,然後將進水和排水同時停止,再進行間歇曝氣-靜置-排水,如此反復大約6到7天。如果沒有量筒可用娃哈哈純凈水瓶代替進行取樣觀察。
3、曝氣過程式控制制
在曝氣過程中要控制生化池中溶解氧含量在2~4mg/l之間,並每隔1小時測試污泥沉降比,若該值逐漸減少,說明這些污泥已粘附在填料上,但如果沉降比低於5%則需補充污泥菌種。
4、馴化與培菌
兩者為同時進行,掛膜速度很快,一般一周後在填料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有很薄的一層膜,可取樣做鏡檢觀察,應能看到少量鍾蟲、累枝蟲等微生物體。
5、掛膜
若微生物膜增殖正常,約7d後,生物接觸氧化池出水一部分可流入沉澱池,一部分仍然迴流至調節池。即可連續進水、迴流。大約20d後,填料上將掛上一層橙黑色生物膜,可按設計水量進水。
6、運行監測
在此情況下能穩定運行1個月左右,這時掛膜基本完成,微生物開始大量繁殖。此時應密切注意監測水質變化情況,避免負荷突變對生化池造成沖擊。
7、穩定運行
隨著時間的延長,生物膜開始新陳代謝,老膜開始剝落,出水中出現懸浮物,標志著掛膜階段結束,可進入正常運行。
10.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中為什麼要加填料
投加填料以後,可以增加生化區的污泥量,提高系統的處理效率。應用了填料工藝以後,生化池對COD的降解率在原來基礎上提高20%左右。
在生化區布置填料有利於硝化菌的附著,自養菌在這樣的環境下需要較長的停留時間,與其他的異養菌比起來就不那麼有優勢。所以需要為它提供負載的載體,來提高整個系統的消化。從下面的圖也可以看到,投加了填料以後系統對總氮去除效果在原來基礎上提高30%左右。
在投加填料以後,整個系統耐沖擊的能力會有明顯的增強,因為生物填料上微生物群落的食物鏈比較長,所以加了填料的處理,它的產泥量與普通的活性污泥比起來會少很多。
泓濟環保的固定床平板填料主要的優勢在於比表面積比較大,孔隙面積高,利於微生物在上面附著,利於提高生化池的驅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