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京大學環境工程好不好啊我是13的,想知道大約要多少分才進復試,網上那個應該沒那麼低吧
建議浙大吧,南大比較偏重理論的研究,浙大更注重點實用。兩個學校難考程度差不多!
B. 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的科研平台及成果
省環科院持有國家甲級環境影響評價證書(國環評證甲字第1902號)、環境工程甲級設計證書(廢水、廢氣、固廢,A132020220號),形成了環境科研、管理支撐、環境咨詢等業務特色。環境科研方面:建成國家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省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研究中心,先後主持完成省級以上課題百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部、環保部課題20餘項,主持完成的國家級課題數量在全國省級環保科研院所里名列前茅;在有機毒物控制與資源化研究、湖泊富營養化控制與治理技術研究、飲用水安全保障研究、環境風險與應急預警研究等領域已形成學科特色。建院以來,省環科院獲得省部級科學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優秀工程咨詢及省軟課題成果獎10項,申請及授權專利30餘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百篇,專著數十部。管理支撐方面:省環科院緊緊圍繞全省環保中心工作,先後在太湖流域入湖河流綜合整治、淮河流域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沿海地區開發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主動參與政府宏觀決策,積極為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管理決策以及江蘇生態省建設提供戰略性、前瞻性技術支撐。環境咨詢方面:「十一五」以來,省環科院共完成環評、規劃等咨詢項目數千項,其中重點項目環境影響評價400多項、規劃環評40多項、生態工業園及循環經濟建設規劃30多項;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項目200多項;完成工程設計項目100多項,開展了工程環境監理、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等工作。
近年來,省環科院獲國家環保部「全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優秀甲級單位」、「清潔生產優秀試點單位」,江蘇省「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機關工委先進黨支部」,省環保廳系統「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和「全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優秀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自1997年起,連續12年被省科技廳和省工商管理局評定為省AAA級信譽咨詢機構。
C. 國家 污泥成分 標准
一般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為含水量在75~99%不等的固體或流體狀物質。其中的固版體成分權主要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及絮凝所用葯劑等組成,是一種以有機成分為主,組分復雜的混合物,其中包含有潛在利用價值的有機質、氮(N)、磷(P)、鉀(K)和各種微量元素。
石灰的投入會使污泥的pH值升高到12左右,通過化學過程會達到良好的除臭效果,如果同時投入酸性硫酸鐵鋁可調制pH值10左右,適合作為肥料改良土壤,達到了資源化的目的;pH值和溫度的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抑制與殺菌作用,保證了利用或處置過程中的衛生安全性,同時達到了穩定化和無害化的目的。
(3)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擴展閱讀:
石灰與部分游離水發生放熱反應,致使污泥溫度增高,由此導致另一部分游離的水被蒸發,含水率可由80%-85%降低到20%-65%。
雖然增加了石灰量,但通過物理化學的雙從作用總體上達到污泥減量化和穩定化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如果同時向污泥中投入酸性硫酸鐵鋁粉末,對污泥溫度的迅速提升會起到更積極的效果(視運行情況而定),短時間內溫度可達到100℃左右;
D. 江蘇南大戈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簡介
公司自2002年4月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立足自主創新。公司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全興教授憑借其多年樹脂合成和離子交換與吸附技術研究的基礎,率領公司技術團隊圍繞支撐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重要課題,堅持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推進自主知識產權開發。2004年經江蘇省科技廳和環保廳批准,公司聯合南京大學和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組建了「江蘇省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於2007年5月圓滿通過評審驗收。2008年7月經國家環境保護部批准,組建了「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構建了從應用基礎研究(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環境工程重點實驗室)—成果孵化(江蘇省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成果推廣(南戈環保)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
公司先後自主開創了樹脂吸附法處理數十種有毒有機化工廢水及其資源化技術,十多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核心技術在市場中具有相對壟斷性和獨占性。公司先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近70餘項,獲准國家發明專利40項;公司技術團隊先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中國發明家特等獎1項、中國石油與化工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其他科技成果獎14項;成功取得「國家工程設計乙級證書」、「國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格乙級證書」和「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等資質。成為國家科技部批準的《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的執行單位,在國家公布的260項「國家鼓勵發展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技術」中,公司共有5項技術被列入其中。公司繼2004年被認定為「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後,2006年又被批准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全國二萬二千多家環保企業中專業從事有機毒物治理與資源化技術研發、孵化、集成、轉化和推廣的重要基地。
公司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建立了遍及全國的客戶網路和示範工程,業務范圍涉及化工、印染、農葯、冶金、醫葯、食品、輕工、市政、電力等數十個行業,為客戶提供從環保咨詢、工藝開發、工程設計、施工、調試到運營的完整的環保問題解決方案。核心業務包括有毒有機廢水、廢氣和固廢的治理與資源化、化工園區綜合污水處理與源頭整治、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城鎮生活污水的處理及回用、工業用水的脫鹽除鹽及回用、生活飲用水微污染的凈化、新型及常規樹脂的研發與生產、特種水處理設備的設計與製造、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咨詢與環保工程方案論證、環保工程的總承包和BOT運營。
通過幾年努力,公司自主創新技術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環境效益方面,每年治理有毒有機廢水 300多萬噸,年削減有毒有機物引起的COD 約2.5萬噸;在經濟效益方面,每年回收化工原料7萬多噸,直接經濟效益近2億元;在社會效益方面,幫助全國近50家精細化工企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為長江、淮河、太湖等流域的水環境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生態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為相關行業廢棄物資源化起到了示範作用,促進了沿江經濟帶新一輪開發,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促進作用。
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是一項歷史責任與社會責任,南戈環保公司在前進的道路上,將以「艱苦創業,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為激勵,不斷加快自主知識產權開發和應用步伐,力求成為國內外知名環保品牌,為社會發展和客戶需求貢獻才智。
E. 駕道科技有限公司經營什麼
駕道科技有限公司經營機動車排放檢測和維修診斷新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公司生產的「機動車簡易工況法高端智能檢測設備」 產品是世界最先進的在用機動車檢測新技術,已形成八大系列,二十多種型號的核心技術產品;產品覆蓋和應用於我國環保檢測機構、交通維修機構、新車製造廠,政府行政機構、科研院所等;能為我國從新車出廠到使用報廢的一整套車輛數據採集、分析、匯總、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能為我國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車輛使用管理、車輛交易、新車技術創新等提供技術保障。
相關介紹:
駕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注冊資本1.665億,蒞於中關村核心區海淀園;2010年榮獲環保優秀知名企業;全國首創的檢測與網路智能一體化雲檢測系統和智能簡易瞬態工況法(VMAS)獲得了環保部技術依託企業。公司目前擁有「簡易工況法」系列17項技術專利和產品;機動車排放檢測雲系統軟體著作權;在用機動車「簡易工況法」檢測八大系列,二十多種型號產品,公司汽車尾氣檢測產品是通過國家認證、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主專利產品,是行業中唯一獲得國家環保總局認可的產品。
公司目前已在山東省和海南省成立了檢測運營公司,與現有檢測機構進行優勢互補合作經營,將實現直接面對車主的檢測服務和粘性發展,雲系統的應用在協助政府治理空氣污染方面起到了有效、簡便、快速的顯著作用。
F.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中心名單
序號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名稱 依託單位 1 變流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 2 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重慶融海超聲醫學有限公司 3 油氣勘探計算機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油油氣勘探軟體公司 4 工業環境保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冶集團建築研究總院 5 煉焦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唯煉焦技術公司 6 煉油工藝與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7 基本有機原料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8 合成纖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 9 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10 聚烯烴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11 粉末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南大學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12 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公司 13 煤層氣開發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14 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科正陽信息安全技術公司 15 光碟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所 16 表面活性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日用化學工業研究院 17 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等 18 動物用生物製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所等 19 木材工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20 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礦業大學、淮南礦業集團 21 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22 高檔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 23 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等 24 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所 25 高性能均質合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26 光電子器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27 纖維基復合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28 移動通信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7所 29 通信軟體與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4所 30 新型電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8所 31 輸配電及節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32 耐火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院 33 連鑄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達連鑄技術公司 34 橡塑模具計算機輔助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鄭州大學 35 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大學 36 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大學 37 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雲南農業大學 38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昆明理工大學 39 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0 半導體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1 西部植物化學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楊凌西部植物化學公司 42 水煤漿氣化及煤化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兗礦魯南化肥廠 43 稀有金屬材料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44 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瑞特快速製造公司 45 電站鍋爐煤的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46 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 47 光纖通信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48 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公司 49 水泥節能環保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等 50 電氣傳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電氣傳動設計研究所 51 精餾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大學 52 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昂賽細胞基因工程公司 53 衛星導航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合導航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54 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邦膜技術公司 55 感測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 56 染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57 農葯沈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58 抗體葯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中信國健葯業有限公司等 59 船舶設計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中船船舶設計技術公司 60 葯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現代葯物制劑有限公司 61 生物晶元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生物晶元有限公司 62 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輕合金精密成型公司 63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納米技術及應用公司 64 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 65 船舶運輸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交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6 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華明高技術集團 67 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國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68 工業過程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 69 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公司等 70 清潔高效煤電成套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院等 71 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城市污染控制有限公司 72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公司 73 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公司 74 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等 75 光碟系統及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 76 工業鍋爐及民用煤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 77 農葯天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開大學 78 視像音響數字化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熊貓數字化開發有限公司 79 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80 中葯制葯工藝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海陵中葯制葯工藝公司 81 煤礦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 82 中葯固體制劑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中醫葯大學 83 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華潤生化玉米開發公司 84 大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東創大豆科技發展公司 85 微生物農葯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 86 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 87 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公司 88 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華南理工大學 89 製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華工製造裝備數字化公司 90 微生物葯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華北制葯集團新葯公司 91 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科力遠新能源公司等 92 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海利惠霖生命科技公司 93 經濟領域系統模擬技術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航天科工模擬技術公司 94 小衛星及其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 95 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海爾科化工程塑料公司 96 高效焊接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哈爾濱焊接研究所 97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哈爾濱工業大學水資源有限公司 98 發電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哈電發電設備有限公司 99 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計算機病毒中心、北京瑞科等 100 電力系統自動化-系統控制和經濟運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電網公司、南京自動化院 101 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廣州華新科實業有限公司 102 中葯提取分離過程現代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廣州漢方現代中葯公司 103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廣東中大南海海洋生物公司 104 基因工程葯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廣東暨大基因葯物公司 105 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福州大學 106 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東南大學 107 計算機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東北大學 108 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109 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連船舶製造有限公司 110 船舶導航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連船舶導航系統有限公司 111 手性葯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成都凱麗手性技術有限公司 112 中葯復方新葯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中研同仁堂醫葯公司 113 蛋白質葯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正旦國際科技公司 114 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微谷生物醫葯有限公司 115 無污染有色金屬提取及節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116 高效軋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學 117 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凱因生物技術公司 118 軌道交通運行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交通大學等 119 製造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 120 精密成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機電研究所 121 大規模集成電路CAD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華大九天軟體有限公司 122 電子政務應用基礎設施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電標所等 123 精密超精密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工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124 電子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 125 生物晶元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博奧生物晶元公司 126 軟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北大軟體工程公司 127 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豐原發酵技術有限公司江南大學等
G. 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年,注冊資金7500萬元人民幣,是一家集環保研發、設計、施工、運營管理、設備製造、售後服務及環境咨詢為一體的高科技環保企業。2005年公司在南昌建立起研發基地,主要從事環保領域新技術的開發與研究,並實現核心專利技術向實際應用的轉化。
公司持有「國家環境工程廢水專項工程設計甲級」、「國家環境保護設施運營三甲(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工業固體廢物)」、「國家生態建設與環境工程咨詢甲級」及建築業企業環保工程專業承包等多項工程資質,先後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環保品牌影響力企業、全國環保優秀品牌企業、中國環保產業骨幹企業、廣東省環保產業科技創新先進單位及深圳市自主創新龍頭企業,為國家環境保護電子電鍍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
公司長期致力於環境污染防治工程,具有豐富的廢水、廢氣、雜訊污染治理和系統運營管理經驗,特別是在電子、線路板、半導體、食品飲料、皮革、印染廢水及生活污水的處理及回用方面更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迄今為止已完成各類環保治理工程逾八百項,其中多項工程獲得國家、省級以及市級環境保護示範工程稱號。從2002年至2009年,共有12項榮獲「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範工程」。
公司堅持走科技興企之路,長期與北京環科院、清華大學等科研單位保持合作關系,積極致力於各類廢水處理技術、污水資源化、水體功能修復、土壤修復及節能減排、低碳排放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先後承擔了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20餘項,其中包括「十一五」國家重大水專項、863計劃等;獲專利技術成果72項,多項技術先後被評為「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獲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等在內各省部級獎項十餘項。
與此同時,公司十分注重高科技環保設備的開發,先後研製了以太陽能膜技術污水處理器、JDL—太陽能攜帶型凈水器、一體化中水回用設備等為代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設備,其中部分設備經鑒定達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公司自主創新的分散式污水處理及回用一體化設備——JDL—膜技術污水處理器(原名金牌中水器),先後被授予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等稱號,且列入2008-2009年度國家火炬計劃,獲歐盟CE認證,出口至歐盟。
為更好地改善人類生存環境,金達萊將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條件及優勢,繼續推行「承建一項工程,打造一項精品,鑄就一個典範」的方針,確保每項工程技術領先、管理領先、服務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