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地基及回填土需怎麼處理,需要用什麼回填
儲罐一般用於化工產品、油類的存放,因此安全是第一因素,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常採用的就是埋入地下。防沉降、防腐、防泄漏是重要的把關措施之一。 在建築材料中,具有阻水功能的材料,價廉功能符合要求的首選灰土,正因灰土具有較強的強度和阻水功能,因此在地基換填中、道路基層、橋墩後背回填中被廣泛使用。 結論:樓主的答案是選用3:7灰土,分層碾壓、分層環刀檢測密實度。
Ⅱ 擋土牆後理想的回填土宜選用什麼材料
一般來說,礫石、卵石、粗砂、中砂最為理想;較軟的粘土、膨脹土和耕種土等不能用作回天
Ⅲ 施工回填土的資料怎麼做應該都做些什麼內容
因施工場地、施工機械、特殊施工技術要求等原因,一般採取人工夯實方法或機械壓實方法。
1.1 人工夯實方法
1)機械壓實不到之處和小面積回填土採取人工夯實辦法。
2)採用蛙式打夯機等小型機具夯實時,一般填土厚度不宜大於25cm,每層壓實遍數3遍~4遍,打夯之前對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機依次夯打,均勻分布,不留間隙。
3)在打夯機工作不到的地方用人力打夯,虛鋪厚度不大於20cm,人力打夯前應將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錯,分層夯打。夯實基槽及地坪時,行夯路線應由四邊開始,然後夯向中間。
4)回填管溝時,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並從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採用機械回填夯實。
1.2 機械壓實方法
1)為保證填土壓實的均勻性及密實度,避免碾輪下陷,提高碾壓效率,在碾壓機械碾壓之前,宜先用輕型推土機推平,低速預壓4遍~5遍,使平面平實;採用振動平碾壓實碎石土,應先靜壓, 而後振壓。
2)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應控制行駛速度,一般平碾和振動碾不超過2km/h,並要控制壓實遍數。壓實機械與基礎管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將基礎、管道壓壞或使之位移。
3)用平碾壓路機進行填方壓實,應採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填土(素土、灰土、碎石土)厚度均不應超過25cm~30cm,每層壓實遍數6遍~8遍,碾壓方向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碾輪每次重疊寬度約15cm~25cm,避免漏壓。運行中碾輪邊距填方邊緣應大於500mm,以防發生溜坡倒角。邊角、邊坡邊緣壓實不到之處,應鋪以人力夯實或小型夯實機具配合夯實。壓實密實度除另有規定外,一般應壓至輪子下沉量不超過1cm~2cm為度。
4)平碾碾壓一層完後,應用人工或推土機將表面拉毛,土層表面太干時,應灑水濕潤後繼續回填,以保證上、下層結合良好。
2.填土壓實方法
大量實驗和工程實踐證明:土基壓實後,路基的塑性變形、滲透系數、毛細水作用及隔溫性能均有明顯改善。填土壓實方法有:碾壓法、夯實法及振動碾壓法。
2.1 碾壓法
碾壓法是利用機械滾輪的壓力壓實土壤,使之達到所需的密實度。碾壓機械有平碾及羊足碾等。平碾(光碾壓路機)是一種以內燃機為動力的自行式壓路機,重量6~15t。羊足碾單位面積的壓力比較大,土壤壓實的效果好。羊足碾一般用於碾壓粘性土,不適於砂性土,因在砂土中碾壓時,土的顆粒受到羊足較大的單位壓力後會向四面移動而使土的結構破壞。鬆土碾壓宜先用輕碾壓實,再用重碾壓實,效果較好。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行駛速度不宜過快,一般平碾不應超過2kmPh;羊足碾不應超過3kmPh。
2.2 夯實法
夯實法是利用夯錘自由下落的沖擊力來夯實土壤,使土體中孔隙被壓縮,土粒排列得更加緊密。夯擊式中除人工使用的石夯、木夯外,機動設備中有夯錘、夯板、風動夯及蛙式夯等。夯實法適用於粘性土、濕陷性黃土、碎石類填土地基的深層加固。
2.3 振動壓實法
振動壓實法是將振動壓實機放在土層表面,在壓實振動作用下,土顆粒發生相對位移,而達到緊密狀態。在正常條件下,對於砂性土的壓實效果,振動式效果較好。
Ⅳ 樓房基礎回填用什麼材料,用砂子可以嗎
回填土的材料要求
(1)碎石類土、砂土(使用細、粉砂時應取得設計單位同意)和爆破石渣,可用作表層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每層鋪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動輾壓時),含水率應符合規定。
(2)粘性土應檢驗其含水率,必須達到設計及施工規范規定要求方可使用。
(3)鹽漬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得含有鹽晶、鹽塊或含鹽植物的根莖,並符合《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的可以使用。
(4)回土用什麼材料擴展閱讀
地基是建房之本,建築之源,如果基礎回填土方時沒做好,不僅會導致地面不均勻沉降、地面凹陷,還會在牆體產生裂縫,房屋發生沉降,所以,基礎回填土很重要。
基礎回填土方是建築工程的填土,主要有地基填土、基坑(槽)或管溝回填、室內地坪回填、室外場地回填平整等。回填方法有人工填土方法、機械填土方法、壓實方法,壓實土方又包括碾壓法、夯實法和振動壓實法。
注意事項:
(1)基底為耕植或鬆土時,先將基底碾壓密實後再進行回填;
(2)如果基底為軟土,可採用換土或拋石擠淤等方法,或軟土層厚度較大時,採用砂墊層進行加固;
(3)回填土建議用房屋周圍的同類土回填,不能採用含有生活垃及和腐蝕性成分,含水量很大的土回填;
(4)填好土如果遇到水浸,把稀泥鏟除後,土含水量不大於10%,符合要求後再進行壓實施工;
(5)冬季回填土方時,每層鋪設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25%,粒徑不大於150mm,不得有凍土塊。
Ⅳ 土方回填對填土土料有哪些要求
1、含有大量有機物、石膏和水溶性硫酸鹽(含量大於5%)的土以及淤泥、凍土、膨脹土等,均不應作為填方土料。
2、以粘土為土料時,應檢查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含水量大的粘土不宜作填土用。
3、一般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渣可作表層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每層鋪墊厚度的2/3。
4、填土應按整個寬度水平分層進行,當填方位於傾斜的山坡時,應將斜坡修築成1:2階梯形邊坡後施工,以免填土橫向移動,並盡量用同類土填築。
(5)回土用什麼材料擴展閱讀
土方回填施工方法
因施工場地、施工機械、特殊施工技術要求等原因,一般採取人工夯實方法或機械壓實方法。
1、人工夯實方法
機械壓實不到之處和小面積回填土採取人工夯實辦法。人力打夯前應將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錯,分層夯打。
2、機械壓實方法
為保證填土壓實的均勻性及密實度,避免碾輪下陷,提高碾壓效率,在碾壓機械碾壓之前,宜先用輕型推土機推平,低速預壓4遍~5遍,使平面平實。
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應控制行駛速度,一般平碾和振動碾不超過2km/h,並要控制壓實遍數。壓實機械與基礎管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將基礎、管道壓壞或使之位移。
Ⅵ 土建回填土需要做哪些資料
擊實試驗報告、土方回填檢驗批、土及灰土現場試驗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土方回填,是建築工程的填土,主要有地基填土、基坑(槽)或管溝回填、室內地坪回填、室外場地回填平整等。
簡介
磚基礎砌築前,應先檢查墊層施工是否符合質量要求,然後清掃墊層表面,將浮土及垃圾清除干凈。砌基礎時可依皮數桿先砌幾皮轉角及交接處部分的磚,然後在其間拉准線砌中間部分。
若磚基礎不在同一深度,則應先由底往上砌築。在磚基礎高低台階接頭處,下檯面台階要砌一定長度(一般不小於500mm)實砌體,砌到上面後和上面的磚一起退台。
毛石混凝土一般用在基礎工程的多。如毛石混凝土帶形基礎、毛石混凝土墊層等。也有用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為了減少水泥用量減少發熱量對結構產生的病害,在澆築混凝土時加入一定量毛石。
Ⅶ 路基開始回填土需要做什麼資料 回填的時候做什麼資料 回填完了做什麼資料.謝謝
路基開始填築的時候需要按照規范對路基進行區段的劃分整理出高程,比如高速公路,0-80CM為96區,80-150cm為94區,150cm以下為93區,路基填築主要檢測路基壓實度,高程,平整度,橫坡,寬度,填築完成後檢測彎沉。你的路基開始與回填對於你做資料的都是一致的,你需要檢測的項目檢測完成對照現場施工員提供的時間填寫時間就是了!主要高程的分區分層涉及壓實度,需要安排好時間,或者按照試驗室出具檢測報告時間來做你的質檢資料。
Ⅷ 回填土材料
混凝土可以作為回填材料,也即是素混凝土墊層,一般用於基礎超挖回填,但是大多數用碎石墊層。
回填土和回填材料是兩個不同概念,回填土一般除了膨脹土 飽和粘性土 淤泥質土 易腐蝕變性的工業廢渣都可以作為回填土,回填土用壓實度 或密實度 作為驗收標准
Ⅸ 建築回填土土質有什麼要求
回填土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一般不能用淤泥和淤泥質土、膨脹土、有機質物含量大於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鹽大於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壓實要求的黏性土。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適宜。在氣候乾燥時,須採取加速挖土、運土地、平土和碾壓過程,以減少土的水分散失。當填料為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時碾壓前應充分灑水濕透,以提高壓實效果。
選擇何種土,需要做實驗確定,滿足壓實系數的需要,最佳含水量調整,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要不也是驗收不了的。
(9)回土用什麼材料擴展閱讀:
計算規則:
(1)溝槽、基坑回填土體積以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物(包括基礎墊層、基礎等)體積計算。
溝槽、基坑回填土工程量=挖土體積—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墊層等所佔的體積
(2)房心回填土,按主牆之間的面積乘以回填土厚度計算。房心回填土是指室外地坪以上至室內地面墊層之間的回填,也稱室內回填土。
房心回填土工程量=主牆之間的凈面積 * 回填土厚度
=(底層建築面積—主牆所佔面積)* 回填土厚度
=(S1-L中 * 外牆厚度-L內 * 內牆厚度) * 回填土厚度
式中 回填土厚度——設計室外地坪至室內地面墊層間的距離。
(3)管道的溝槽回填土體積按挖方體積減去管徑所佔體積計算。管徑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佔體積;管徑超過500mm以上時,按下表規定扣除管道所佔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