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工程
污水處理是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是指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的工程項目。
常用工藝
處理生活污水的工藝有厭氧濾池,射流曝氣,接觸氧化,氧化塘,潛流人工濕地等工藝。
厭氧濾池工藝 這種工藝的原理是將厭氧微生物大量固定在濾池的填料上,利用厭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將有機物分解為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達到凈化作用。
折疊厭氧濾池工藝
此種工藝無需電力,適用於供電困難的地區。
工藝處理能力預測為COD和BOD去除率約為50~70%,SS去除率約為50~80%,氨氮去除率約為20~50%。
SBR工藝 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與傳統污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採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定生化反應替代穩態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澱替代傳統的動態沉澱。它的主要特徵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於一池,無污泥迴流系統。SBR工藝具有流程簡單,運行方式靈活多變,可形成多種工藝路線,空間上完全混合,時間上理想推流,耐沖擊,凈化效率高,出水水質好和防止污泥膨脹等顯著特點。而強化生物吸附作用等,則是它更為重要的優點。因此,受到廢水生物處理技術領域的重視,並有了較大的發展和較廣泛的應用。SBR處理垃圾滲濾液有成功實例。
折疊SBR工藝
接觸氧化工藝 接觸氧化工藝又稱"淹沒式生物濾池"、"接觸曝氣法"、"固著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種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創的污水處理技術,其技術實質是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折疊接觸氧化工藝
生物接觸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特點,池內的生物固體濃度(5~10g/l)高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可達2.0~3.0kgBOD5/m3.d),另外接觸氧化工藝不需要污泥迴流,無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較活性污泥法簡單,對水量水質的波動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是一種典型的好氧處理手段,具有曝氣量大,處理程度高,自動化控制的優點。
該工藝處理能力預測為COD和BOD去除率約為80~95%,SS去除率約為70~90%,氨氮去除率約為80~90%。
氧化塘工藝 氧化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築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並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於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在我國,特別是在缺水乾旱的地區,是實施污水的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所以穩定塘處理污水成為我國著力推廣的一項新技術。
折疊氧化塘工藝
潛流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系統是在一定長寬比及底面坡度的窪地中,填充一定的填料(如土壤、礫石等)形成填料床,在床表面種植具有處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強、生長周期長、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如蘆葦等)而構成的一個獨特的動植物生態系統。
折疊潛流人工濕地
生長在人工濕地的植物通過根系把廢水中的營養物質吸收到體內,在光合作用下把該類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部分。水中的大部分氮磷等富營養化物質被轉移到植物體內,使污水資源轉化為植物體內的有用資源。水中的大量微小懸浮物流經生態模塊時,被模塊中的"土壤"攔截,從而污水得到凈化。該處理單元處理效果預測如下:COD和BOD去除率約為50~80%,SS去除率約為70~80%,氨氮去除率約為50~70%。
1990年以來,全球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間,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長率的2.9倍。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高速增長。2000年-2004年,我國污水處理消費量從188萬噸增長到447萬噸,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長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達到225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污水處理消費大國。同時,污水處理進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國污水處理進口100萬噸,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處理進口國。2004年與1998年比,污水處理進口增長幅度年均達到27.14%。預計2005年,中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將達到500萬噸,進口仍將保持在300萬噸左右。
伴隨著污水處理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污水處理產量也結束了長期徘徊的局面,實現了高速增長。我國污水處理產量從2000年的46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236萬噸,年平均增長率在82.6%,占國內市場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污水處理產量則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長。
㈡ 如圖,某污水處理廠要在一個矩形污水處理池(ABCD)的池底水平鋪設污水凈化管道( 是直角 頂點)來處理
![]() ㈢ 污水處理是怎麼回事
污水處理: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㈣ 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
針對於現階段的污水處理,總結出以下幾點方法。 ㈤ 污水處理的原理圖
污水處理原理圖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回凈化的過程. ㈥ 廢水處理包括哪些方面 按處理程度,廢水處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一般可分為三級(三個方面)。
三級處理是高級處理的同義語,但兩者又不完全一致。三級處理是經二級處理後,為了從廢水中去除某種特定的污染物,如磷、氮等,而補充增加的一項或幾項處理單元;高級處理則往往是以廢水回收、復用為目的,在二級處理後所增設的處理單元或系統。三級處理耗資較大,管理也較復雜,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有少數國家建成了一些污水三級處理廠。 廢水處理(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就是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使廢水凈化,減少污染,以至達到廢水回收、復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㈦ 簡述一個污水處理工藝 膜生物處理技術(MBR)污水處理工藝的流程: 原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生物反應器→循環泵→膜組件→消毒裝置→中水貯池→中水用水系統 污水經格柵進入調節池後經提升泵進入生物反應器,通過PLC控制器開啟曝氣機充氧,生物反應器出水經循環泵進入膜分離處理單元,濃水返回調節池,膜分離的水經過快速混合法氯化消毒(次氯酸鈉、漂白粉、氯片)後,進入中水貯水池。 反沖洗泵利用清洗池中處理水對膜處理設備進行反沖洗,反沖污水返回調節池。通過生物反應器內的水位控制提升泵的啟閉。 膜單元的過濾操作與反沖洗操作可自動或手動控制。當膜單元需要化學清洗操作時,關閉進水閥和污水循環閥,打開葯洗閥和葯劑循環閥,啟動葯液循環泵,進行化學清洗操作。 (7)污水處理某一處理單元擴展閱讀 膜生物處理技術應用於廢水再生利用方面,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能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分離工藝簡單,佔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一般不須經三級處理即可回用。 (2)可使生物處理單元內生物量維持在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同時膜分離的高效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的縮短,生物反應器的佔地面積相應減少。 (3)由於可防止各種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於生長速度緩慢的細菌(硝化細菌等)的生長,從而使系統中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 (4)使一些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的停留時間變長,有利於它們的分解。 〔5〕膜處理技術與其它的過濾分離技術一樣,在長期的運轉過程中,膜作為一種過濾介質堵塞,膜的通過水量運轉時間而逐漸下降有效的反沖洗和化學清洗可減緩膜通量的下降,維持MBR系統的有效使用壽命。 (6)MBR技術應用在城市污水處理中,由於其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實現全自動運行管理。 與污水處理某一處理單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揚子凈化器要怎麼使用
瀏覽:755
除垢劑洗完有異味
瀏覽:323
飲水機一體桶怎麼拆
瀏覽:348
什麼是共沸混合物用蒸餾法
瀏覽:312
沁園凈水全屋什麼時候換
瀏覽:134
100噸h反滲透膜的價格
瀏覽:72
凈水器安裝是通過什麼方式
瀏覽:506
大捷龍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530
怎麼把逃脫樹脂和植物合起來
瀏覽:599
小米甲醛空氣凈化器怎麼用
瀏覽:627
超濾膜pvdf性能
瀏覽:899
凈水機怎麼安裝漏水點
瀏覽:854
化妝品廢水怎麼辦
瀏覽:799
純水機ro膜取不出來
瀏覽:446
用醋酸除水垢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瀏覽:890
鍋爐用水水質標准回用可行性
瀏覽:553
純凈水和蒸餾水哪個電解更好
瀏覽:399
生活污水清理請示報告
瀏覽:541
日本地坪環氧樹脂漆
瀏覽:95
治污水治垃圾小品
瀏覽: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