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環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水質或環境目標下,某水域能夠允許承納污染物的多少
一、轄區內水環境質量現狀及污染原因(一)水環境質量現狀1、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狀況:地表水域環境質量急劇惡化,流域污染嚴重,由北向南網路全境,並一直處於劣勢變化。按照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要求,我縣地表水質應符合三類水體功能,力爭控制在二類水體標准,水質應能滿足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的功能。將國家標准與我縣監測站近幾年來地表水監測數據對比分析,我縣嫩江幹流城鎮段面地表水質超過了國家標准中的四類標准限值,嚴重時達到五類標准限值,只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功能。城鎮內兩個排水口,其中城西氧化塘排水口是雨污合流排水口,2002年6月監測結果為:懸浮物超標13倍,化學需氧量超標18倍,生化需氧量超標51倍;喇嘛河排水口是承納縣內主要工業廢水的排水口,監測結果為:懸浮物達標,化學需氧量超標7毫克每升,生化需氧量超標2倍,氨氮超標10倍。轄區內嫩江幹流其他兩個斷面為三類水質,氨氮、高錳酸鹽指數、透明度、懸浮物等項目嚴重超標。嫩江水系各支流水質狀況更令人擔憂,其中一級支流窩里河呈四類水質,門魯河呈四類水質,卧都河超過五類水質;二級支流泥鰍河超過五類水質。2、地下水環境狀況:城區地下水體出現污染勢態,由於污染日益積累,已導致部分區域的地下水無法飲用。城區南部水位下降,東北部供水水源地水質渾濁、澀性、異味,部分家屬樓居民飲用水有絮狀沉澱和異味,西南部170餘戶居民飲用水被污染,垃圾場附近地下水水質惡化。(二)水污染原因1、城鎮居民生活污水。城區年產生居民生活污水360萬噸,由於我縣沒有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通過城市排水系統由城西排污口直接灌注嫩江幹流,惡化了水體生態環境。2、工業廢水。城鎮內喇嘛河是工業廢水和鐵東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點,雖通過了「一控雙達標」驗收,但排入喇嘛河入江口的污水每年仍有25.1萬噸。另外,各支流有窩里河年納采礦廢水10萬噸;泥鰍河、門魯河年納採金廢水101萬噸。3、水土流失。由於前些年的毀林開荒、開山採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內非法採金等野蠻行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壞,生態調節能力下降,加劇了水土流失。目前,全縣水土流失面積30.78萬公頃,是縣營面積的30%,土壤有機質下降了2%,流失的水土進入嫩江水系,造成了河流生化需氧量、化學耗氧量和氨氮的嚴重超標。4、城區內滲水井、公廁以及排水管線和部分化糞池滲漏,直接污染地下水,導致水體惡化。二、我縣在預防水質惡化方面採取的措施1、實行總量控制,積極治理重點污染源,鞏固達標成果。為保護水質和預防水質惡化,我縣在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同時,著重抓了重點污染源治理和達標後的鞏固工作。通過開展排污申報登記、發放排污許可證、採取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等措施,對排放污染物的工礦企業進行嚴格管理,查清了水污染源的水質、水量、種類和排污口的設置,在此基礎上分配總量控制指標,把轄區的工業廢水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2、實施生態保護工程。總體來看,我縣工業規模不大,經濟類型以農業為主,工業污染對水質影響較小。因此,縣政府把治理流域內的生態環境作為保護水質、水量和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來抓,相繼出台了《生態縣建設規劃》、《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嫩江上游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規劃》、《嫩江東岸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工程規劃》,通過一系列規劃、工程的組織實施,為恢復、保護縣域內嫩江流域自然環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3、實施重點工程項目推動戰略。近幾年,我縣將水污染防治工作納入了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每年都確定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專題推進水環境治理改善工作。為保護嫩江幹流水質,相繼組織實施了北江公園、城鎮排水管網、糖廠氧化塘泵站等建設項目,這些基礎設施對有效改善水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4、加強水環境監測網路建設。為保護水環境,我縣制定了《水環境功能保護區劃》,將轄區內嫩江幹流劃分為四段功能保護區,按照不同功能區劃,對照3個段面,設立了3個監測點。幾年來,通過對10個項目進行監視性監測,每年取得150個有效監測數據,及時、准確、全面地反映枯、平、豐3期水質狀況,為嫩江水系及各相關部門提供水質信息。在建立完善轄區內流域監測網路、實現優化監測布點的同時,設立了省級嫩江源頭生態監測站。5、依法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為切實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避免發生水污染事故,我縣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採取強制措施,對造成水污染的單位進行全面清理,做到該處罰的處罰、該整治的整治,決不姑息。作為砂金主采區,為規范砂金開采秩序,縣政府每年都組織有關部門對幹流上游及各支流的非法採金船進行清理整頓,對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破壞水體的採金船進行嚴肅查處,依法取締各種非法作業行為。此外,針對齊齊哈爾市瀏園水廠受到嫩江上游江水污染事件,我縣組織有關部門進行了全面清查,同時,為了能夠及時了解江面水污染狀況,組建了環保110聯動隊伍和環保志願者隊伍,建立完善了水污染公眾參與監督體系。三、以項目為依託,加快水污染防治進程我縣作為嫩江的水源發源地和主要涵養區,保護嫩江水系義不容辭。在水環境治理和城鎮水環境改善方面,應抓住國家振興東北區域經濟,加大投入保護松花江、保護母親河、保證尼爾基庫區水質安全的有利時機,用好區位優勢,以建設嫩江上游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區為載體,以環保項目為依託,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借勢借力加快推進水污染防治進程。一是嫩江上游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項目。《嫩江上游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規劃》現已編制完畢,該《規劃》將全縣生態功能區劃分為三個小區分別進行規劃建設,實施水保、治山、治荒三項工程,以保護流域涵養水源為主,控制水土流失,開展流域植被恢復與重建工程,重點營造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建立完善的流域防護體系。重點工程規劃實施預計費用8250萬元。二是金礦生態環境恢復項目。多年來,由於砂金開采造成嫩江流域內幹流及各支流生態環境破壞、水體污染。按省、市要求,2005年全省范圍內對砂金全面實行禁采。金礦生態環境恢復將是今後我縣實施國土整治工作的重點。在砂金過采區生態環境恢復計劃中,國土部門已按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把西斯閣砂金過采區確定為重點治理項目。該項目已報市計委立項,項目總投資775.2萬元。三是污水處理及排水管網建設項目。為徹底解決城鎮污水污染問題,2002年我縣提出籌建嫩江鎮污水處理廠,2003年開始運作,其可研報告已得到省計委批復。該項目應盡早啟動,以改善嫩江流域的水質環境。四是「東污西排」項目。我縣鐵路以東為主要工業區,目前其工業廢水排放去向是喇嘛河,喇嘛河每年承納的工業廢水為25萬噸,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污水的排放量將繼續增多。喇嘛河穿越東城區後直接排入嫩江幹流,是城鎮的第二污水排放口。應對喇嘛河進行綜合治理,同時鋪設管道,實施「東污西排」,使工業廢水經管網排入城西氧化塘,待污水處理廠建成後集中處理。經測算,管道泵站工程共需投資1000餘萬元。五是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多年來,我縣一直沒有正規的垃圾處理廠,現有的垃圾堆放場地是制磚取土形成的廢棄坑,底不防滲漏,且靠近居民區。目前,城鎮日產400噸的生活垃圾、生化垃圾和醫療垃圾全部堆放於此。為控制水環境污染,目前我縣急需籌建一處防滲漏、具備醫療垃圾處置功能的無害化垃圾處理廠。
㈡ 氧化塘和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有何異同
氧化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築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回自凈過程過程相似答。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並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於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
人工濕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其作用機理包括吸附、滯留、過濾、氧化還原、沉澱、微生物分解、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及各類動物的作用。
四川永沁環境
㈢ 污水處理COD,SS,BOD是什麼意思
COD代表的是化學需氧量:表示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
BOD代表的是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
SS代表的是懸浮物:指懸浮在水中的固體物質,包括不溶於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人工濕地適合處理純生活污水或雨污合流污水,佔地面積較大,宜採用二級串聯;生物濾池的平面形狀宜採用圓形或矩形。填料應質堅、耐腐蝕、高強度、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宜採用碎石、卵石、爐渣、焦炭等無機濾料。
地理環境適合且技術條件允許時,村莊污水可考慮採用荒地、廢地以及坑塘、窪地等穩定塘處理系統。用作二級處理的穩定塘系統,處理規模不宜大於5000m3/d。
處理方式:
村鎮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農業廢水組成。生活污水成分比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有機物,比較適合於細菌的生長,成為細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場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來灌溉農田。
農業廢水的成分則多種多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不同發展目標的村鎮,其廢水需要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在處理污水時,為減小污水排放量及其復雜程度,應結合國家正在大力推廣的沼氣池建設,將生活用水中的沖廁用水(黑水)和其他生活用水(灰水)分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污水處理
㈣ 氧化塘法在什麼地方有實際應用
實際應用的話,比較出名的就是北京市密雲水庫的流域生態治理,這是一個很宏觀的氧化塘。
㈤ 氧化塘和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有何異同
氧化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築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並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於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 人工濕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其作用機理包括吸附、滯留、過濾、氧化還原、沉澱、微生物分解、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及各類動物的作用。 四川永沁環境
㈥ 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需要氧化塘么
二級處理的排放標準是A標還是B標。如果排水不達標就需要氧化塘。如果達標就不需要建設。預留以後發展需要用地。
㈦ 污水處理廠氧化塘系統什麼意思
穩定塘舊稱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築物的總稱內。其凈化過程與自然容水體的自凈過程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並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於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
㈧ 氧化塘是什麼意思
氧化塘是一種依靠微生物生化作用來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天然池塘或經過一定人工修整的有機廢水處理池塘。氧化塘處理是自然處理方法中的一種,一個氧化塘就是一個小型污水處理廠。其處理污水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水體自凈的過程。在凈化過程中,既有物理因素(如沉澱、凝聚),又有化學因素(如氧化和還原)及生物因素。污水進入塘內,首先受到塘水的稀釋,污染物擴散到塘水中從而降低了污水中污染物的濃度,污染物中的部分懸浮物逐漸沉澱至塘底成為污泥,這也使污水污染物質濃度降低,隨後,污水中溶解的和膠體性的有機物質在塘內大量繁殖的菌類、藻類、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的作用下逐漸分解,大分子物質能轉化為小分子物質,並被吸收進微生物體內,其中一部分被氧化分解,同時釋放出相應的能量,另一部分可為微生物所利用,合成新的有機體。
㈨ 工業廢水的處理原則有哪些
1、廢水處理設備所處理的污水含有劇毒物質廢水,如含有一些重金屬、放射性物質、高濃度酚、氰等廢水應與其他廢水分流,以便於處理和回收有用物質。
2、一些流量大而污染輕的廢水如冷卻廢水,不宜排入下水道,以免增加城市下水道和污水處理廠的負荷。這類廢水應在廠內經適當處理後循環使用。
3、最根本的是改革生產工藝,盡可能在生產過程中杜絕有毒有害廢水的產生。如以無毒用料或產品取代有毒用料或產品。
4、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產生有毒的中間產物和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採用合理的工藝流程和設備,並實行嚴格的操作和監督,消除漏逸,盡量減少流失量。
5、成分和性質類似於城市廢水的有機廢水,如造紙廢水、製糖廢水、食品加工廢水等,可以排入城市污水系統。應建造大型污水處理廠,包括因地制宜修建的生物氧化塘、污水庫、土地處理系統等簡易可行的處理設施。與小型污水處理廠相比,大型污水處理廠既能顯著降低基本建設和運行費用,又因水量和水質穩定,易於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況和處理效果。
6、一些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毒廢水如含酚、氰廢水,經廠內處理後,可按容許排放標准排入城市下水道,由污水處理廠進一步進行生物氧化降解處理。
7、含有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廢水,不應排入城市下水道和輸往污水處理廠,而應進行單獨處理。
㈩ 什麼是氧化塘處理廢水的特點其降解和去除污染物的原理是什麼
氧化塘處理廢水的特點
穩定塘舊稱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築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並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於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
降解和去除污染物運行原理
穩定塘是以太陽能為初始能量,通過在塘中種植水生植物,進行水產和水禽養殖,形成人工生態系統,在太陽能(日光輻射提供能量)作為初始能量的推動下,通過穩定塘中多條食物鏈的物質遷移、轉化和能量的逐級傳遞、轉化,將進入塘中污水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最後不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產、水禽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凈化的污水也可作為再生資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處理與利用結合起來,實現污水處理資源化。
人工生態系統利用種植水生植物、養魚、鴨、鵝等形成多條食物鏈。其中,不僅有分解者生物即細菌和真菌,生產者生物即藻類和其他水生植物,還有消費者生物,如魚、蝦、貝、螺、鴨、鵝、野生水禽等,三者分工協作,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更有效地處理與利用。如果在各營養級之間保持適宜的數量比和能量比,就可建立良好多生態平衡系統。污水進入這種穩定塘其中的有機污染物不僅被細菌和真菌降解凈化,而其降解的最終產物,一些無機化合物作為碳源,氮源和磷源,以太陽能為初始能量,參與到食物網中的新陳代謝過程,並從低營養級到高營養級逐級遷移轉化,最後轉變成水生作物、魚、蝦、蚌、鵝、鴨等產物,從而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氧化塘的類型
按照塘內微生物的類型和供氧方式來劃分,穩定塘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好氧塘:好氧塘是一種菌藻共生的污水好氧生物處理塘。深度較淺,一般為0.3~0.5m。陽光可以直接射透到塘底,塘內存在著細菌、原生動物和藻類,由藻類的光合作用和風力攪動提供溶解氧,好氧微生物對有機物進行降解。
兼性塘:有效深度介於1.0~2.0m。上層為好氧區;中間層為兼性區;塘底為厭氧區,沉澱污泥在此進行厭氧發酵。兼性塘是在各種類型的處理塘中最普遍採用的處理系統。
厭氧塘:塘水深度一般在2m以上,最深可達4~5m。厭氧塘水中溶解氧很少,基本上處於厭氧狀態。
曝氣塘:塘深大於2m,採取人工曝氣方式供氧,塘內全部處於好氧狀態。曝氣塘一般分為好氧曝氣塘和兼性曝氣塘兩種。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類型的穩定塘:
深度處理塘——作用是進一步提高二級處理水的出水水質。
水生植物塘——在塘內種植一些纖維管束水生植物,比如蘆葦、水花生、水浮蓮、水葫蘆等,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對氮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生態系統塘——在塘內養殖魚、蚌、螺、鴨、鵝等,這些水產水禽與原生動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細菌、藻類之間通過食物鏈構成復雜的生態系統,既能進一步凈化水質,又可以使出水中藻類的含量降低。
由於穩定塘具有很多類型,所以可以組合成多種不同的流程來處理不同類型的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