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處理廠受限空間安全警示

污水處理廠受限空間安全警示

發布時間:2021-12-23 04:26:26

污水處理廠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水處理廠的安全隱患有:
1、安全設施配備數量不足,消防器材有些已過期、有專些未年檢,屬需要更換;
2、部分設備電纜接線頭裸露,電纜地溝內有積水影響用電安全;
3、部分構築物圍欄損壞、缺失,安全警示標志不全;各廠未進行全面的應急預案演練;
4、安全持證上崗情況較差;
5、未進行廠區安全危險源評估等問題。
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污水處理廠,又稱污水處理站。

Ⅱ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有哪些注意事項

1、受限空間外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或安全警示線。

2、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作業;進入受限空間如涉及用火、高處、臨時用電等作業時,必須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

3、作業前要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使之清楚作業存在的危害、風險及注意事項。

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應針對作業內容,對受限空間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安全應急處置措施和配置必要的救援設施和消防器材等。

5、作業前半小時應對受限空間氣體進行采樣分析,分析合格後方可進入。

6、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採取上、中、下部位取樣。

(2)污水處理廠受限空間安全警示擴展閱讀: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必須採取以下危害預防行動:

1、評估進入之前和進入期間潛在的危害的程度;

2、制定措施消除、控制或隔離在進入之前和進入期間的危害;

3、在進入之前和進入期間檢測受限空間中的氣體環境;

4、保持安全進入的條件;

5、預測在受限空間里的活動以及可能產生的危害;

6、預測空間外活動對受限空間內條件的潛在影響 。

Ⅲ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有哪些注意事項

1、受限空間外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或安全警示線。

2、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作業;進入受限空間如涉及用火、高處、臨時用電等作業時,必須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

3、作業前要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使之清楚作業存在的危害、風險及注意事項。

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應針對作業內容,對受限空間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安全應急處置措施和配置必要的救援設施和消防器材等。

5、作業前半小時應對受限空間氣體進行采樣分析,分析合格後方可進入。

6、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採取上、中、下部位取樣。

其它安全要求:

1、在受限空間作業時應在受限空間外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2、受限空間出入口應保持暢通。

3、多工種、多層交叉作業應採取互相之間避免傷害的措施。

4、作業人員不得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中不得拋擲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5、受限空間外應備有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應急用品。

6、嚴禁作業人員在有毒、窒息環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7、難度大、勞動強度大、時間長的受限空間作業應採取輪換作業。

8、在受限空間進行高處作業應按 AQ××××-××××《化學品生產單位高處作業安全規范》的規定進行,應搭設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3)污水處理廠受限空間安全警示擴展閱讀:

物理條件符合以下條件的稱之為受限空間:

物理條件:(同時符合以下3條)

a)有足夠的空間,讓員工可以進入並進行指定的工作;

b) 進入和撤離受到限制,不能自如進出;

c) 並非設計用來給員工長時間在內工作的。

危險特徵:(符合任一項或以上)

a) 存在或可能產生有毒有害氣體;

b) 存在或可能產生掩埋進入者的物料;

c) 內部結構可能將進入者困在其中(如,內有固定設備或四壁向內傾斜收攏);

d) 存在已識別出的健康、安全風險。

Ⅳ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檢查有哪些

1、作業現場消防通道、行車通道應保持暢通;影響作業安全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2、作業現場的梯子、欄桿、平台、蓋板等設施應完整、牢固,採用的臨時設施應確保安全;
3、作業現場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溝、孔洞等應採取有效防護措施,並設警示標志,夜間應設警示紅燈;需要檢修的設備上的電器電源應可靠斷電,在電源開關處加鎖並加掛安全警示牌;

Ⅳ 污水處理廠哪些構築屬於有限空間

Ⅵ 污水處理站或設備警告標志有哪些

1微有機體 污水處理廠的職工暴露於污水和污泥中的微有機體面前,有可能被感染而導致疾病。下表顯示了暴露於污水和污泥的生物性健康威脅。生物引起的污水處理職業病表類型獲得情況甲型肝炎病毒與原污水和初級污泥接觸者獲得機會較大微螺旋體病毒泵站及水收集系統工人易感染寄生蟲感染泵站及水收集系統工人易感染其他病毒感染高度暴露的工人易感染胃腸道疾病剛參加工作的員工與泥堆積有關鼻子,耳朵,皮膚異常污水處理設施上產生的霧氣,水氣等都能傳播細菌和病毒。感染可能由於直接吸入氣體或間接由沾到皮膚或衣服上的水滴感染。曝氣池,出水堰,灌溉的噴水口,鼓風機房,脫水機房等都會凝結這種氣體。在水氣高度凝結的地方,使用薄紗型呼吸器會減少有毒物質的吸入。避免所有的起因是不可能的,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的免疫保護都會減少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機會。防禦細菌和病毒感染最好的辦法是具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下面幾點可以指導工做人員具有正確的衛生習慣。
1.手和手指遠離鼻子,嘴,眼睛和耳朵。
2.清洗泵,處理污水,處理格柵,排除污泥,或做其他直接接觸污水和污泥時都要戴膠皮手套。
3.手被劃傷,燒傷或皮膚破損時,要戴手套工作。
4.吃東西,抽煙和工作完成後,要用熱水和香皂徹底洗手。
5.指甲要短,要用小刷子洗掉指甲上的異物。
6.把干凈衣服,上下班衣服與用過的工作服分開放置。
7.工作時受傷應及時上報並接受緊急處理。
8.每天工作後淋浴。2化學物質(氣體和化學葯品)氣體和蒸汽產生於細菌活動,工業釋放的溶解到水中的氣體及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的蒸發。這些氣體如果大量存在,很有可能引起燃燒,爆炸,有毒或導致呼吸者生病。特別是空氣不流通,缺少大氣稀釋的特定空間可能聚集有毒氣體。
化學葯品主要針對污水的化學處理部分。運行應當遵守一定的操作規則,規章和法令。管理者應具備識別潛在化學有害物及危害程度的能力。管理者還應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控制有害物質的釋放。大多數化學物質能被安全地存儲,處理,人們也知道它們潛在的危害性,採取適當的預防和防護措施是防止有害化學物質危害的有效方法。
為防止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化學葯品從其購買到被使用,必須受到嚴格的監管。必須識別所有的化學危險品,獲得安全數據,使用程序和預防措施。供應者應提供詳細的化學特性,危險及關於健康,急救,安全等其他信息。材料安全數據單包括以下信息:
1.化合物組成,分子式,分子量。
2.關於沸點,凝固點,熔點,比重,溶解度和氣體壓力等的物理參數。
3易分解和產生聚合物的可能。
4.直接暴露於葯品的人身危害性(急性或慢性),允許暴露的限制及警告信號。
5.其毒性對環境的影響。
6.個人保護措施和其他控制方法。
7.使用,儲藏,常規清潔和廢物處理的工作經驗。
8.處理溢出,著火和爆炸的緊急程序。
9.急救程序。
這些化學葯品可以通過改變過程,變換裝備來消除,或者使用工程式控制制,工程式控制制中的基本設施包括通風,隔離,密封和工作間設計。通風初步控制空氣中的有害物(灰塵,煙氣,蒸汽或霧氣)。隔離和密封是將危險與員工分開。下列工作程序可以幫助保護員工:
1.個人保護性設備的應用。
2.適當的管理和貯存程序。
3.清潔工作區和化學存儲區。
4.工作中或易爆區禁止吸煙。
5.將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險品與食具,洗具分開。
6.容器的標簽,標明使用和急救等信息。
7.貼有警告標志如禁止吸煙,警告員工所處的危險條件。
8.貼有重要操作的緊急提示。
9.化學危險品安全使用的訓練和訓練記錄。
10.幫助完成運行維修任務的工作安全分析結果。
污水處理廠中的死亡,受傷和職業病多數是由於在特定空間內缺乏氧氣或暴露於有毒氣體中。特定空間至少有三個特性中的一個:(1)進出口的通道狹窄。(2)不能通風良好的空間。(3)容納有限的工人工作。
進出口通道小,人和設備很難進出,特別是進入存在有毒氣體空間必須攜帶如呼吸器,救生等保護性設備。而有的頂端開口通道需要梯子,吊車等設備,出現緊急情況很難逃離。特定空間如果通風不好,裡面會產生致命的有毒氣體,如硫化氫等,特別是儲存過污泥或化學物質的地方。或者雖然其中氧氣能維持生命,但如遇火源會引起爆炸。特定空間的危害有:
1.缺乏氧氣,氧氣含量低於19。5%,工作者必須使用呼吸器。
2.易燃氣體,化合物分解釋放的甲烷等氣體,及汽油等化學品遇火源可能引起爆炸。
3.有毒氣體,如硫化氫等。
4.極限溫度,如有蒸汽聚集會傷害工作人員。
5.噪音,特定的空間會放大噪音,破壞工作人員聽力,干擾同外界的交流。
6.光滑或潮濕的表面會造成人員傷亡,潮濕的表面在電路,設備,工具被使用時增加了電擊的可能性。

Ⅶ 污水處理警示標識是什麼圖案

上面的是污水的標示,不是污水處理的標示吧~~~

Ⅷ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應採取哪些安全措施

1、企業現場安全負責人應對現場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應該包括相關的安全法律法規;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應採取的安全措施;勞保用品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事故應急處置救援和自救知識;相關事故的經驗和教訓。

2、制定安全應急預案或安全措施,應該包括監護人與作業人員約定聯絡信號、作業人員緊急狀況時的逃生路線和救護方法、現場應配備的救生設施和滅火器材等。

現場作業人員應熟知應急預案內容,在受限空間外的現場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材,比如空氣呼吸器、供風式防護面具、救生繩、滅火器材等。保證其暢通無阻,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便於出入和搶救疏散。

3、當受限空間狀況改變時,作業人員應立即撤出現場,並在入口處設置警告牌「嚴禁入內」,並封閉受限空間入口防止誤入。處理後需重新辦理許可證方可進入。

4、通風措施,可採用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管道送風前應對風源進行分析確認,嚴禁向內充氧氣。作業人員每次進入受限空間工作時間不宜過長,應輪換作業或休息。

5、帶有攪拌器等轉動部件的受限空間,應在停機後切斷電源,並在開關上掛「有人作業、嚴禁合閘」警示牌,,必要時派專人監護。

6、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應使用安全電壓和安全行燈。進入金屬容器和特別潮濕、工作場地狹窄的非金屬容器內作業,照明電壓不大於12 V。

潮濕環境作業時,作業人員應站在絕緣板上,同時保證金屬容器接地可靠。當用電電壓大於12 V時,應按規定安裝漏電保護器,其接線箱嚴禁帶入容器內使用。

7、作業環境原來盛裝易燃易爆氣體、液體等介質時,應使用防爆電筒或電壓不大於12 V的防爆安全行燈,行燈變壓器不得放在容器內或容器上;應穿戴防靜電服裝,使用防爆工具,嚴禁攜帶手機等其他非防爆器材。

8、作業前 30 min 內,應根據受限空間設備的工藝條件對受限空間進行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氧含量進行檢查,檢測分析合格後方可進入。作業中斷時間超過1小時,應重新進行檢測分析。

氣體濃度檢測儀器必須校驗有效期內,使用前應保證其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9、受限空間容積較大時,應對受限空間上、中、下各部位分別取樣檢測分析,保證受限空間內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氣體濃度和氧含量合格(有毒有害物質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車間空氣中有毒物質最高容許濃度」指標;受限空間內溫度應在常溫左右。監測結果如有1項不合格,應立即停止作業。

10、作業人員進入受限空間要佩戴攜帶型氣體濃度報警儀,作業中應定時監測,至少每2 h監測一次,如監測分析結果有明顯變化,則應加大監測頻率。

對可能釋放有害物質的受限空間,應連續監測,氣體濃度報警儀報警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人員,對現場進行處理,分析合格後方可恢復作業。

11、對盛裝過產生自聚物的設備容器,作業前應進行工藝處理,採取蒸煮、置換等方法,並作聚合物加熱等試驗。

12、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作業人員所帶的工具、材料須登記,禁止與作業無關的人員和物品工具進入受限空間。

13、在特殊情況下,作業人員可戴供風式面具、空氣呼吸器,必要時應拴帶救生繩等。使用供風式面具時,必須安排專人監護供風設備。

1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期間,在相關工序操作平台掛牌警示,嚴禁同時進行各類與該受限空間有關的試車、試壓或試驗。

(8)污水處理廠受限空間安全警示擴展閱讀:

為了規范作業人員受限空間作業內的作業行為,保障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及公司的設備財產安全,為公司營造安全作業的文化氛圍,特製定本操作規程。

受限空間是指工廠的各種設備內部(爐、塔釜、罐、倉、池(泡菜)、槽車、管道、煙道等)和城市(包括工廠)的隧道、下水道、溝、坑、井、池、涵洞、閥門間、污水處理設施等封閉、半封閉的設施及場所(船艙、地下隱蔽工程、密閉容器、長期不用的設施或通風不暢的場所等),以及農村儲存紅薯、土豆、各種蔬菜的井、窖等。通風不良的礦井也應視同受限空間。

總之,一切通風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氣體積聚和缺氧的設備、設施和場所都叫受限空間(作業受到限制的空間) ,在受限空間的作業都稱為受限空間作業。

受限空間作業涉及的領域廣、行業多,作業環境復雜,危險有害因素多,容易發生安全事故,造成嚴重後果;作業人員遇險時施救難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當,又容易造成傷亡擴大。

受限空間作業不僅具有較大的危險性,而且具有事故的易發性及其後果的嚴重性等特點。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落實各項保障措施,避免事故發生。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方面,應遵循以下十大原則。

1.方案原則 凡是涉及到某處受限空間作業的,不論大小均需做出方案,方案做出前必須組織人員對此處的危險因素進行識別,並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方案的簡易程度視具體作業內容而定,且包含作業方案和安全預防及控制方案,方案要發到作業人員和監督人員手中且必須讓其明確。

2.培訓原則 對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監督監護人員進行日常的或作業前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必須包括危險源的識別、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防護、應急處置及相關的作業原則等,受限空間作業的風險常見有中毒、窒息、著火、爆炸、機械傷害、觸電、砸傷或拆件損傷設備和盲目施救等,所以在對人員的培訓上必須講全講細,且要求人員必須具備相應作業風險的應急處置能力。

3.應急處置原則 受限空間作業的有關人員具備了相應的應急處置能力後,還應參加應急處置的模擬演練,以鍛煉他們實際操作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4.作業票原則 在方案具備、人員到位、技術交底清楚、所有作業條件均滿足時,由相應的安全管理人員到現場確認後開具作業票,一旦作業,所有相應人員必須在作業票上簽字認可,作業票的制定必須規范,內容及風險防範措施必須清楚且到位。

5.中止交接原則 因作業人員交換、或與其它工種操作對象銜接或配合而暫停後作業時,必須進行人員間的技術交底、重新過程檢查、重新監測分析和再次簽訂作業票據。

6.監督監護原則 本原則應貫穿始終,無論是作業時,還是前後檢查處理時,均需要監督檢查,監督監護必須到位且不得離開現場,監督監護時與作業人員保持一定距離。商定好聯絡信號或手勢,並定時聯絡。

7.標志原則 在受限空間作業處、與該受限空間相連接的管道控制點、通道處、風道處或交叉作業處等,均應懸掛上明確的警示標志,同時控制閥門,警示標志旁應說明作業地點,尤其是作業點與控制點不在同一處更應特別注意,以免其它人員未見施工而亂動操作,從而引發事故。

8.防護原則 作業人員、監護人員必須正確選擇、檢查和佩戴好勞保防護用品或報警儀器,不得錯過和使用失效防護用品,在選擇、檢查和佩戴過程中要相互檢查合格後方可實施作業。

9.檢查處理原則 作業前的檢查處理,檢查與受限空間作業相連的工藝管道是否處於有效盲斷、隔離和拆除。檢查與受限空間作業的通道是否暢通。

檢查警示標志是否正確到位。檢查應急設施、物品是否到位。作業後的檢查處理,檢查作業點是否達到作業技術要求。檢查作業現場是否存在遺漏的工具、雜物或拆卸物。

10.監測分析原則 對受限空間作業的有毒有害物質及氧含量必須進行監測分析,如在作業過程中,裡面條件隨時發生變化和終止作業後,必須定時或重新監測分析,將數據結果及時傳達到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根據技術規范判斷分析並處理現場的有限空間程序。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_受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邵東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_受限空間作業安全「十大原則」

Ⅸ 深7米的污水處理池周邊安全防護措施怎麼寫

1、張貼相關警示標示(防止溺水、安全生產、注意滑到等)
2、走道位置安裝安全防護欄
3、配電箱、配電櫃做好防雨措施,張貼有點危險、當心觸電等安全標示。

Ⅹ 污水站受限空間應急救援有哪些

建議咨詢污水處理工藝工程師。

北京中天恆遠提示,污水專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屬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廠受限空間安全警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商用濾芯哪裡有 瀏覽:595
小米空氣凈化器怎麼重置密碼 瀏覽:443
過濾式凈水器什麼牌子好 瀏覽:801
過濾器和凈水器哪個有廢水 瀏覽:715
玻璃鋼除垢 瀏覽:180
反滲透凈化器出水小怎麼解決 瀏覽:243
反滲透膜鹼洗PH掉的很快 瀏覽:989
凈水器750多少錢一個 瀏覽:312
離子交換水處理工藝設備 瀏覽:360
什麼冷凝管用於蒸餾沸點高於130 瀏覽:648
污水中離子怎麼測 瀏覽:23
農村新修的房子廁所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661
什麼是天然的凈化器 瀏覽:51
2019污水處理行業的利潤 瀏覽:808
腎過濾網破損 瀏覽:494
直飲水機水質怎麼調整 瀏覽:115
三菱空調濾芯怎麼保養 瀏覽:599
餐飲一定有廢水嗎 瀏覽:658
換個濾芯要多少錢 瀏覽:39
凈水機服務站屬於哪個類型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