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潤河是建始境內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佔全縣總面積的40%
湘江發源於廣西東北部的海洋山,主要流經湖南東部地區,流域面積約占湖南總面積的40%,是湖南重要的河流.
故選:A.
B. 水資源在北京城市發展歷史上有什麼作用
北京建城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自金建中都成為全國政治中心的都城以來亦有800餘年。千百年來,都城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開發利用水源的努力。北京地區的水資源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基本條件。本文欲從800年來北京作為都城的發展變化與城市水源、水環境的開發之關系,談談首都建設現代化大都市過程中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衣管理方面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都城變遷與河湖水系的開發利用
北京是在永定河渡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春秋戰國時即是燕國、薊國都邑,後成為北方重鎮;遼代為陪都、金代為中都,元代建設大都,先後開鑿金口河和白浮瓮山河,奠定北京水系基礎。此後城市憑借水源、水環境而發展,城市的發展又為水源和水環境的開發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創造了新的條件。
(一)遼、金時期城市河湖及水源遼代升幽州為陪都,稱南京,城垣11.5公里,四周鑿有護城河,其水源主要來自蓮花河。金代將遼南京城擴建為中都城,將原南京城的南、西、東護城河和洗馬溝(蓮花河的一段)圈入中都城內,並在皇城內開挖了魚藻池、建設了同樂園。在新建的周長約18.5公里的城垣外,又挖掘了新的護城壕和閘河。其水源一是蓮花池泉水(包括廣安門外泉水),二是通過開鑿金口河引盧溝水(永定河水,未能成功),三是高梁河水(白蓮潭、紫竹院一帶泉水這一時期水利的特點是,由於城市水源缺乏,想利用今永定河水源,但由於當時技術條件不具備,開渠引水不易而未能實現。
(二)元大都城市河湖及水源元代在中都城東北利用白蓮潭水系(又稱積水潭)建大都城,大都「城方六十里」,在城內開鑿了大量水井,開發利用地下水;同時,開發利用地表水。元代對北京城市水系的開發利用,奠定了今日北京水系的基礎。當年水利科學家郭守敬所選定的金口引水線路和白浮瓮山河線路與現代人建設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線路基本吻合這一時期水利之特點是:首先,充分利用了白蓮潭水域;其次,水利專家郭守敬採用建溢流堰的辦法開鑿金口河引用盧溝水,並首次獲得成功,前後運用30年,漕運西山木石,為元大都的建設作出了貢獻;再次,郭守敬通過大量調查研究,提出修建白浮瓮山河,引昌平、海淀等地諸泉,為通惠河引來較為充沛的水源,使大都所需大批漕糧、物資,得以直抵北京城,方便了南北物資交流,減少了軍民陸挽之勞。
(三)明、清及民國期間北京城區河湖及水系明代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立,城市河湖的變化主要是:1.在將元大都城牆變動的同時,護城河的位置也有所變動。開挖了前三門護城河和南護城河;2.將通惠河的御河段圈進城內,在大通橋北岸開支河,漕船可達朝陽門、東直門。3.將白蓮潭加以改造向南擴挖,形成北海、中、南海三處水面。
明初,白浮引水工程湮廢,通惠河只剩西湖(瓮山泊)和玉泉山泉水水源
清襲明制,城區河道無大變化。清代定都北京後,諸旗軍多駐在清河鎮附近。為運軍糧供清河一帶駐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開會清河,起水磨閘,歷沙子營,至通州石壩止」開挖了清河。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對瓮山泊(今昆明湖)進行整修疏浚。據記載,疏浚之後,「浮漕利涉灌田,使漲有受而旱無虞」,「昔之城河水不盈尺,今則三尺矣。」不僅增加了城區河湖及大運河漕運的水量,且增加了海淀一帶稻田的灌溉用水。
京城西山一帶,有名泉30多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為匯集西山諸泉水以解決城區特別是昆明湖擴挖後對水的需求,修建兩條石槽:一條從香山櫻桃溝引水,入四王府廣潤廟內方池,另一條石槽由碧雲寺引水,亦至廣潤廟內方池,再會合玉泉水,復由池內引而東行,……入靜明園。出園後入香山引河(又稱東南泄水河或南旱河),注入玉淵潭釣魚台向東,沿三里河入西護城河
清光緒年間,北京城市工商業日趨發達,原有的土井已不能適應用水需要。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批准開辦京師自來水公司,至宣統二年(1910年)建成以溫榆河為水源的地表水供水廠,平均日供水3300立方米。永定河沿岸也開墾了一些面積不大的農用灌渠,著名的有城龍灌渠和石盧灌渠。
民國期間,城區河湖基本維持清朝狀態,僅對大明濠、龍須溝等部分溝渠改造成暗溝。城市地表水只有玉泉水系1立方米每秒的水量。自來水略有發展。從1940年起自來水廠停止使用河水,改用地下水,供水人口由幾千人增至60萬,仍不足城市人口的1/3用。1943年又鑿井9眼,建設安定門水廠,直至1949年北平市解放亦未能通水。
1919年,在石景山地區建成煉鐵廠和電燈公司(發電廠),其工業用水分別於三家店附近引永定河水。這是北京現代工業開發利用永定河水的開始。時因永定河上無調蓄工程,引水極不穩定,引水量均較小。
1939年,在宣武門建首座一次公共供水井,日供水能力1800立方米。此後又陸續修建一批供水井,日供水能力達1萬立方米以上。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城市河湖及水源新中國建立後,北京成為祖國的首都。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關懷下,北京市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水利工程及水環境建設。1949年,北平市人民政府提出了「服務於人民大眾,服務於生產,服務於中央人民政府」的首都建設方針。從1950年開始,在恢復、改造與發展生產的同時,迅速整修了下水道,疏挖了河湖水系,整治了龍須溝等8條大的臭水溝,使城市水環境面貌有了較大改觀。為增大城區河湖水源,這一年還在長河岸邊打井10眼,補進長河供城區河湖使用。1953年,在制定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時,提出了城市實行雨污分流的原則,並按此規劃開始了下水道干管和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1954年官廳水庫建成之後,又於1957年開挖永定河引水渠,將官廳水庫攔蓄的永定河水引進城區。從此,有30立方米每秒的永定河水供應城西工業區、城郊農業和城區使用。後經擴建,引水能力達60立方米每秒。1960年密雲水庫建成後,1960年和1966年,分兩期建成了京密引水渠,向城區供水的引水能力又增加了40餘立方米每秒。城區總引水能力達70立方米每秒以上。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及這一時期建設的其它灌渠,使郊區的農田灌溉面積達到500餘萬畝。到80年代中期,由於地表水水源緊缺,大部分灌區改用地下水。
在兩大引水渠的基礎上,70年代後期80年代初,通過建設補水渠、東水西調等渠道,又進一步實現了官廳水庫、密雲水庫、懷柔水庫、白河堡水庫分別攔蓄的永定河水、潮白河水等地表水聯合調度,城市地表水供水工程形成網路,提高了供水保障率,對促進城市發展、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為解決城市人民生活和工業用水,1949年新生的人民政權,立即著手改造安定門自來水廠,並於當年5月供水。此後,適應城市發展,陸續建設了自來水三廠、四廠、五廠、六廠和七廠。
1970年後,城市用水供需矛盾更為突出,市區地下水又已處於嚴重超采狀態,只能到遠郊的密雲、懷柔、順義三縣交界地下水較為豐富地區另闢水源,建設自來水八廠,共打井36眼,總計日供水能力達42.9萬立方米。此外,城區還有自備井2000餘眼,年開采量3.29億立方米。
1986年,興建以密雲水庫為水源的自來水九廠,至1995年,二期工程完成,日供水能力達100萬立方米。
到2000年,市區自來水水廠日供水能力達247萬立方米。供水范圍東至大郊亭,西至石景山老山居民區,北至清河,南到大紅門,年供水量穩定在8億多立方米,自來水年售水量穩定在7億多立方米。
到20世紀末,北京市區的供水具備了一定規模,有了一定保證。全市供水緊缺狀況雖有緩解,但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由於水資源先天不足,地表水水廠和配水管網建設滯後,常常造成供水緊張。
徹底解決市區供水緊缺狀況,保證北京向著國際化大都市發展,水資源在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C. 建始縣廣潤河上游是什麼水庫
四十二壩水庫位於海拔1725米的高山地區,是湖北恩施建始縣城的飲用水源地。那醉人的碧水藍天,此景只有天上有,難得人間幾處尋
D. 恩施引發內澇是怎麼回事
7月26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建始縣因降雨而出現內澇。7月25日20時至26日12時,湖北省建始縣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11時40分,城區廣潤河超警戒水位3.64米。
此次降雨來勢猛、強度大,突破歷史極值。26日,位於建始縣城區的國家基本氣象站日降水量257.1mm,超過自1959年有檔案資料以來極值(2016年7月19日,日最大降水量218.7mm)。洪水來勢迅猛,超百年一遇。
此次暴雨造成建始縣嚴重洪澇災害,廣潤河沿線水位暴漲,城區及長梁鎮隴里社區、龍坪集鎮、茅田鄉集鎮低窪地帶內澇嚴重,全縣道路多處中斷,城區內大面積停電。
(4)廣潤河河水處理樣本材料擴展閱讀
政府有關措施
7月26日凌晨1點暴雨紅色預警信息發出後,建始縣各級各部門迅速反應,組織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部分區域實行交通管制,及時調度水情。26日8時30分,啟動防汛I級響應。當地緊急轉移疏散受災群眾。
7月26日,建始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消息,對209國道長梁鎮隴里路段、茅田鄉刺竹路段、茅田鄉與龍坪鄉交界處(老84公里處)、465省道(天雲公路)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所有往返車輛禁止通行, 通行時間待搶修完成後另行通知。
7月26日晚,據恩施州建始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消息,城區廣潤河水位已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城市積水已全部排除,城市道路基本通暢,供水、供電及通信網路除部分地方外基本恢復,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全縣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目前,建始縣搶險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開展,現已基本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E. 我們的用水環境
我們的用水環境
1- -- 我國的自來水水質現狀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單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尤其是飲用水污染突出。目前自來水不安全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水源污染:國家環境部門統計:我國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我國七大水系中,不適合做飲用水的河段已接近4%;城市水域中78%的河段不適作、飲用水源;約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隨著現代工業的飛速發展,水體正受到工業廢水、汽車尾氣、農葯、石油化工等中的苯、酚等有器物的化學污染越來越嚴重。
(2) 自來水輸水管網的二次污染;自來水出廠後,經過漫長的熟睡管網及高樓水塔、水箱等設施、細菌等,他們已極其復雜的相互作用生成許多有毒及致癌物質。
(3) 城市高樓的水箱、水塔清潔維修工作不足,因此直接飲用不安全。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環境衛生監測表明,我國35個主要城市飲用水達標率僅為23%。
2.水質污染的危害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飲用水質的好壞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兒童死亡都與飲用水質不良有關。由於飲用不良水質導致的消化疾病、傳染病、各種皮膚病、糖尿病、癌症、結石病、心血管病等多達50多種;由於水質污染,全世界每年有5000萬兒童死亡,3500萬人患有心血管病;7000萬人患結石病,9000萬人患肝炎,3000萬人死於肝癌和胃癌。在我國。因為水質不好而引起的地方病也時有報導、而因為水質污染引起新發病種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健康用水解決之道
改善水質的途徑一般有:1.水源水保護;2.自來水廠工藝設備改造;3.管道分質供水;4家庭管網終端水質凈化.
水源保護或自來水廠的改造可從一定程度上提高自來水的質量,但不能從根本是解決問題,尤其是管道的二次污染問題.從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可以預見自來水廠\設備與技術的更新和自來水管網的整體改造在未來10~20年內是難以實現的.
即使是採用管道分質供水,其工程造價、設計施工、管道維護、水費收取、衛生指標及安全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另外,管道分質供水只能針對新建樓盤,對於我們現有的大量住宅小區,由於牽涉到管道的重新鋪設問題,水污染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國際衛生組織研究表明,享受健康用水最為有效的辦法是在市政供水的管網末端即家庭用水終端加一個水質凈化器,這樣能從根本上解決自來水管道二次污染問題,而且通過純利終端的深度處理,又正是對城市自來水處理工藝的補充和完善,從而整體上大提高自來水水質、不難可以滿足了家庭食用、洗浴 、洗條等諸多方面的需求。從工程角度來看,無論是造價、施工難度、管理維護、使用成本、衛生指標和安全度等各個方面,採用家庭終端凈水器都是解決水污染的最佳選擇。即使在自來水可以生飲用的西方發達國家,為避免輸送管網的二次污染,70%的家庭都安裝了家庭終端凈水器。
廣潤門桶裝水不錯,我一直在喝。另外該公司的純水機也不錯。有條件裝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