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柳河鎮的水源地在什麼地方,也就是居民飲用水是取自哪條河的水
8個地級城市的一個自治州,19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18個縣和3個縣
長春市朝陽區寬城區南大門,兩個綠色的圓圈雙陽區區委德國利益
吉林:吉林市昌邑區,船營區龍潭區,豐滿的磐石舒蘭市,樺甸市,蛟河市永吉縣
四平市鐵西區鐵東區雙遼市九台市榆樹市農安縣市公主嶺市犁樹伊通滿族自治縣
遼源市龍山區,西安東豐縣東遼縣
通化市東昌區二道江區梅河口市集安市市通化縣,柳河縣,輝南縣
白山市:8萬江區臨江市江源縣撫松縣靖宇縣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松原市寧江區扶余縣,長嶺縣蒙古族自治縣的干縣,縣前郭爾羅斯
白城市洮北區大安市洮南市鎮賚縣通榆縣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圖們市碼頭琿春龍井市,和龍市安圖縣,汪清
(省會長春市,吉林省)
總計:副省級城市1
地級城市自治州
市轄區19個縣級市,20個縣,18個自治縣
長春市(副省級) - 司法管轄區的6個市轄區,縣,縣級市主持召開了三次: BR />
朝陽區寬城區
二道區南關區
綠園區
玉樹雙陽區九台市
德惠市
農安縣(農安鎮)
吉林 - 四會市司法管轄區的地區之一,縣,代管4個縣級市:
船營區的
昌邑區
龍潭區
吉林市豐滿區
舒蘭市
樺甸市
蛟河市
永濟縣盤石(口前鎮)
四平市 - 個市轄區司法管轄區,縣,自治縣,以代替管兩個縣級市:
沉陽市鐵西區
鐵東區
公主嶺市市
雙遼市
梨樹縣(梨樹鎮)
伊拉克從滿族自治縣伊通鎮
遼源市 - 個市轄區,2個縣龍山區管轄:
西安區
:東遼縣(白泉)
東豐縣東豐鎮
通化市 - 市轄區,3個縣轄,舉辦了兩次縣級市:
東昌區
二道江區的
梅河口市
吉安
通化縣快大茂鎮
輝南縣(朝陽鎮)
白山市 - 下轄的一個市轄區,3個縣,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城市:
8萬江區
臨江市
靖宇縣靖宇鎮
撫松縣撫松鎮
江源縣(孫家堡子鎮)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長白鎮
松原市 - 一個市管轄的區,縣,自治縣:
寧江
干安縣干安鎮
長嶺縣(長嶺鎮)
扶余縣(三岔河鎮) BR />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前郭鎮
白城市 - 下轄的一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洮北區區
大安市的
洮南市
鎮賚縣鎮賚鎮
通榆縣(鎮)開幕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 轄6個縣級市,兩個縣,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延吉市:
延吉市城市
敦化市
龍井市,圖們江,
琿春
和龍市
安圖縣(明月鎮)
汪清縣汪清鎮
吉林省民政廳於2003年12月15日下發吉民行批[2003] 12文件同意其永吉縣口前鎮,將其行政區域的整建制合並到口前鎮。
「統計」長春市:鎮75街道辦事處55,39鄉,民族鄉4個;吉林市:鎮56個民族鎮街道辦事處65鄉38民族鄉,四平市:鎮,58個民族鎮2個街道辦事處25鄉25民族鄉,遼源市:鎮,22個街道辦事處14個鄉鎮14個民族鄉1,通化市:鎮64民族鎮街道辦事處18個鄉31個民族鄉6白山市:鎮45街道辦事處鄉鎮20個;松原市:鎮,42個街道辦事處13鄉61,缺少白城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鎮,51個街道辦事處,22個鎮14個民族鄉。
❷ 長春伊通河最終匯入哪裡伊通河形成時間
伊通河,滿語「波濤洶涌的大河」。古稱「益褪水」、「一禿河」、「易屯河」,皆為古女真語音譯。
源遠流長的伊通河,是長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松花江的二級支流,它發源於吉林省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流經伊通縣、長春市、德惠市、農安縣,在農安縣靠山鄉匯入飲馬河,全長342.5公里,被兩岸老百姓親切地稱為母親河。
伊通河上游有兩個源頭,一條支流。東源在省城南100公里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的老道洞附近,由滲出的泉水集流而成,向西流經大醬缸、板石廟、壽山屯至營城子與西源匯合;西源則出於東豐縣磨盤山西北石碑嶺通稱小伊通河,流向由南而北,其下游一段成為伊通與東豐兩縣的界河。主要支流為伊丹河,發源於伊通縣河源鄉流沙林夾槽子屯和葦塘溝,越過二道鄉石門水庫,流約百里,在朝陽區樂山鎮南與1933年為種植水稻而開辟的新開河匯流進入伊通河。流經伊通、長春、農安注入第二松花江。伊通河從源頭至營城子一段,穿行山谷之間,河床較深,水清流急,經常爆發山洪。過營城子後進入山間平川地帶,有雜木河、西葦河等先後流入,流速漸減,河谷漸寬。出縣城後接納了干溝子河、雙廟子河等支流。河道進入平原地帶,河谷寬闊,流量漸增。
伊通河為長春歷史上的第一大河。古時的伊通河水面寬廣,平時可載三丈五尺的大船。清康熙年間,在反擊沙俄入侵的雅克薩大會戰中,她為中華民族保家衛國的壯舉譜寫了光輝篇章。康熙帝下令南北延長伊通河道,溝通松花江和遼河;為確保雅克薩大會戰的勝利,下令在古吉林城造船百艘,每艘體長7.3丈,寬6尺,船腰寬9.8尺,後身寬6.6尺,每艘裝糧200石,船上載有土炮,每艘船可運兵135人。在以後的1681年至1690年間,由大小運輸船組成的糧草輜重船隊,以威武的長龍陣式浩浩盪盪地穿過伊通河,經古伊通邊門再向黑龍江璦琿城進發,為前線提供糧食輜重,為確保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做出過重大貢獻。古伊通河也因此載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歷史上的伊通河有過她的光榮與自豪,也有過痛苦與哀傷。在近代史上,每至雨季,大水泛濫十數里,周圍田地和村舍均遭水害,給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和痛苦。進入20世紀30年代後,由於年久淤塞,水土流失,加上1939年末,「京大」(註:指偽新京至大安)鐵路通車後,伊通河的水運作用大幅度降低,那時在她上面行駛的,主要為帆船,而不再是大船,長途水運也黯然失色,而由區域性水運取而代之。解放後,伊通河獲得了新生。1988年在她的上游興建了太平池水庫和新立城水庫,不但保證了市民生活用水,也大大增強了伊通河的防洪抗洪能力,但由於受上游水庫的限制,伊通河從此基本斷流。
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清時期,伊通河就是一條重要的運糧黃金水道。順治十二年(1658年),東遼河上游赫爾蘇驛東北秦家屯附近,是葉赫河、東遼河域糧食的集中地,一批批的蒙古馬隊將糧食運到烏蘇城(即今伊通縣城)河口和柳條邊伊通邊門。那時,每年春日,冰消雪化,開江開河之日,伊通河口人流車馬絡繹不絕。由於水陸交通的發展,伊通河流域的經濟空前繁榮。清光緒八年(1882年),清政府在伊通河渡口設立了州城。渡口附近的「箭亭子」不僅是聞名遐邇的商賈雲集之地,亦是滿族人習武、比箭的場所,繁盛一時,有「十個營城子,不如一個箭亭子」之說。
伊通河水最盛時,當在清同治年間,據《滿洲地誌》記載,1868年(同治七年)「伊通河中遊河幅三丁(即河寬327米),水深一丈,沿河兩岸林密如壁,水清見底;游魚如梭」。而在下游的農安縣伊通河沿岸,據民國初期縣署文件記載:伊通河兩岸從亮衣門到嗽叭營子,長200里,寬里許,每年夏季,水清柳綠,鳥語花香,景緻宜人。
作為千年運糧古道,伊通河不僅在東北運輸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里也匯集了有清以來東北重要的人文景觀。明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中,有葉赫和輝發兩部發祥地在伊通河畔的璋地。「璋」,滿語,意為兩山間的狹隘地帶;伊通河上游東西連接吉林西圍場和盛京圍場的一部分阿木巴克圍場,是過去供朝廷打獵的地方,如今圍場邊緣殘存邊牆,場內留有封堆、烽台、老營房等遺跡和時見飛禽走獸出沒的生態環境;橫跨伊通河有東北大御路和東北柳條邊。大御路又稱「大御道」,是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廷開設的一條由京師(北京)皇華驛經盛京(沈陽)至吉林烏拉的驛道,專為傳遞皇帝聖旨及官文用。其間設驛站37處。東北大御路及驛站反映了清廷交通文化及習俗,是伊通河流域重要的旅遊景觀。
近年來,由於人口猛增,粗放式農業無限發展,林地幾乎變為旱田,沼澤地全部變為水田,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水土流失日益嚴重,在長春以南,伊通河主流和支流上修建塘壩水庫,使涵養水源的資源嚴重匱乏,伊通河再沒有了往日迷人的風采。欣悉長春市投資3億元打扮母親河,我打心眼兒里高興,拯救母親河開始行動了。但是,僅長春市治理伊通河是遠遠不夠的,盡管對長春區段的伊通河治理有了大的動作,省城南100公里的源頭區怎麼辦?省城下游直至農安靠山的伊通河入江口區域又怎麼辦?近幾年我十餘次考察了全流域的伊通河,發現伊通河的兩個主要源頭,一個支流源頭,林木已砍伐殆盡,近年又雪上加霜盲目採集建築砂石,水土流失非常嚴重。伊通河最重要的支流伊丹河,每年都有數千萬立方米的土塌入河道,越來越寬的河道拱衛著一線淺淺的水流。全流域治理伊通河,特別是保護、培養和開發伊通河源頭至長春段,勢在必行。
重塑伊通河的輝煌,應從三個源頭開始,全面退耕還林,對源頭區實行局部封禁。源頭至省城100公里,立即停止盲目採集砂石,疏浚河道;兩岸各500米全部退耕還林,大面積栽種以柳樹為主的林木,依託當年皇家圍場的資源優勢,在林中建起各種動、植物試驗場地。伊通河流域文化歷史厚重,全流域治理伊通河是一項立體工程。在技術治理伊通河的同時,要兼治伊通河兩岸人文景觀。如著名的「七星落地」伊通火山群,要建立旅遊專線;要恢復橫跨伊通河的東北大御路大孤山驛站和建於康熙年間的伊巴丹大戲樓。同時,要重建柳條邊伊通邊門。二是提高認識,痛下決心,盡快立項,投入施工。第一,退耕還林還水,建議從上游各發源地開始,河兩岸各500米栽種以柳樹為主的林木,實行封閉管理,相信30年左右,伊通河將重現天藍野碧、水清魚翔的自然景象。第二,上游(新立城水庫以上)要四減:減少水田地,減少農業用地,減少工業項目,減少伊通縣人口,向長春移民。統籌上下游產業、人口布局,把伊通縣建成生態農牧區。第三,堅決控制向伊通河排污,建立雨水與污水兩個排放系統,建污水處理廠並保證正常運行。第四,制定修建長春市區繞城河規劃。其首尾與伊通河相接,形成循環流動水系。第五,是這項工程投資巨大,涉及長春、四平、遼源等市。要打破區域限制,由省里會同三家,聯合組成伊通河全流域治理管委會,或將伊通河流域統一劃歸長春市,不再出現「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的現象,讓河源河尾統歸長春市管轄並治理。
❸ 長春市雙區雙區到遼源多少公里
伊通河,滿語「波濤洶涌的大河」。古稱「益褪水」、「一禿河」、「易屯河」,皆為古女真語音譯。源遠流長的伊通河,是長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松花江的二級支流,它發源於吉林省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流經伊通縣、長春市、德惠市、農安縣,在農安縣靠山鄉匯入飲馬河,全長342.5公里,被兩岸老百姓親切地稱為母親河。伊通河上游有兩個源頭,一條支流。東源在省城南100公里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的老道洞附近,由滲出的泉水集流而成,向西流經大醬缸、板石廟、壽山屯至營城子與西源匯合;西源則出於東豐縣磨盤山西北石碑嶺通稱小伊通河,流向由南而北,其下游一段成為伊通與東豐兩縣的界河。主要支流為伊丹河,發源於伊通縣河源鄉流沙林夾槽子屯和葦塘溝,越過二道鄉石門水庫,流約百里,在朝陽區樂山鎮南與1933年為種植水稻而開辟的新開河匯流進入伊通河。流經伊通、長春、農安注入第二松花江。伊通河從源頭至營城子一段,穿行山谷之間,河床較深,水清流急,經常爆發山洪。過營城子後進入山間平川地帶,有雜木河、西葦河等先後流入,流速漸減,河谷漸寬。出縣城後接納了干溝子河、雙廟子河等支流。河道進入平原地帶,河谷寬闊,流量漸增。伊通河為長春歷史上的第一大河。古時的伊通河水面寬廣,平時可載三丈五尺的大船。清康熙年間,在反擊沙俄入侵的雅克薩大會戰中,她為中華民族保家衛國的壯舉譜寫了光輝篇章。康熙帝下令南北延長伊通河道,溝通松花江和遼河;為確保雅克薩大會戰的勝利,下令在古吉林城造船百艘,每艘體長7.3丈,寬6尺,船腰寬9.8尺,後身寬6.6尺,每艘裝糧200石,船上載有土炮,每艘船可運兵135人。在以後的1681年至1690年間,由大小運輸船組成的糧草輜重船隊,以威武的長龍陣式浩浩盪盪地穿過伊通河,經古伊通邊門再向黑龍江璦琿城進發,為前線提供糧食輜重,為確保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做出過重大貢獻。古伊通河也因此載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歷史上的伊通河有過她的光榮與自豪,也有過痛苦與哀傷。在近代史上,每至雨季,大水泛濫十數里,周圍田地和村舍均遭水害,給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和痛苦。進入20世紀30年代後,由於年久淤塞,水土流失,加上1939年末,「京大」(註:指偽新京至大安)鐵路通車後,伊通河的水運作用大幅度降低,那時在她上面行駛的,主要為帆船,而不再是大船,長途水運也黯然失色,而由區域性水運取而代之。解放後,伊通河獲得了新生。1988年在她的上游興建了太平池水庫和新立城水庫,不但保證了市民生活用水,也大大增強了伊通河的防洪抗洪能力,但由於受上游水庫的限制,伊通河從此基本斷流。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清時期,伊通河就是一條重要的運糧黃金水道。順治十二年(1658年),東遼河上游赫爾蘇驛東北秦家屯附近,是葉赫河、東遼河域糧食的集中地,一批批的蒙古馬隊將糧食運到烏蘇城(即今伊通縣城)河口和柳條邊伊通邊門。那時,每年春日,冰消雪化,開江開河之日,伊通河口人流車馬絡繹不絕。由於水陸交通的發展,伊通河流域的經濟空前繁榮。清光緒八年(1882年),清政府在伊通河渡口設立了州城。渡口附近的「箭亭子」不僅是聞名遐邇的商賈雲集之地,亦是滿族人習武、比箭的場所,繁盛一時,有「十個營城子,不如一個箭亭子」之說。伊通河水最盛時,當在清同治年間,據《滿洲地誌》記載,1868年(同治七年)「伊通河中遊河幅三丁(即河寬327米),水深一丈,沿河兩岸林密如壁,水清見底;游魚如梭」。而在下游的農安縣伊通河沿岸,據民國初期縣署文件記載:伊通河兩岸從亮衣門到嗽叭營子,長200里,寬里許,每年夏季,水清柳綠,鳥語花香,景緻宜人。作為千年運糧古道,伊通河不僅在東北運輸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里也匯集了有清以來東北重要的人文景觀。明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中,有葉赫和輝發兩部發祥地在伊通河畔的璋地。「璋」,滿語,意為兩山間的狹隘地帶;伊通河上游東西連接吉林西圍場和盛京圍場的一部分阿木巴克圍場,是過去供朝廷打獵的地方,如今圍場邊緣殘存邊牆,場內留有封堆、烽台、老營房等遺跡和時見飛禽走獸出沒的生態環境;橫跨伊通河有東北大御路和東北柳條邊。大御路又稱「大御道」,是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廷開設的一條由京師(北京)皇華驛經盛京(沈陽)至吉林烏拉的驛道,專為傳遞皇帝聖旨及官文用。其間設驛站37處。東北大御路及驛站反映了清廷交通文化及習俗,是伊通河流域重要的旅遊景觀。近年來,由於人口猛增,粗放式農業無限發展,林地幾乎變為旱田,沼澤地全部變為水田,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水土流失日益嚴重,在長春以南,伊通河主流和支流上修建塘壩水庫,使涵養水源的資源嚴重匱乏,伊通河再沒有了往日迷人的風采。欣悉長春市投資3億元打扮母親河,我打心眼兒里高興,拯救母親河開始行動了。但是,僅長春市治理伊通河是遠遠不夠的,盡管對長春區段的伊通河治理有了大的動作,省城南100公里的源頭區怎麼辦?省城下游直至農安靠山的伊通河入江口區域又怎麼辦?近幾年我十餘次考察了全流域的伊通河,發現伊通河的兩個主要源頭,一個支流源頭,林木已砍伐殆盡,近年又雪上加霜盲目採集建築砂石,水土流失非常嚴重。伊通河最重要的支流伊丹河,每年都有數千萬立方米的土塌入河道,越來越寬的河道拱衛著一線淺淺的水流。全流域治理伊通河,特別是保護、培養和開發伊通河源頭至長春段,勢在必行。重塑伊通河的輝煌,應從三個源頭開始,全面退耕還林,對源頭區實行局部封禁。源頭至省城100公里,立即停止盲目採集砂石,疏浚河道;兩岸各500米全部退耕還林,大面積栽種以柳樹為主的林木,依託當年皇家圍場的資源優勢,在林中建起各種動、植物試驗場地。伊通河流域文化歷史厚重,全流域治理伊通河是一項立體工程。在技術治理伊通河的同時,要兼治伊通河兩岸人文景觀。如著名的「七星落地」伊通火山群,要建立旅遊專線;要恢復橫跨伊通河的東北大御路大孤山驛站和建於康熙年間的伊巴丹大戲樓。同時,要重建柳條邊伊通邊門。二是提高認識,痛下決心,盡快立項,投入施工。第一,退耕還林還水,建議從上游各發源地開始,河兩岸各500米栽種以柳樹為主的林木,實行封閉管理,相信30年左右,伊通河將重現天藍野碧、水清魚翔的自然景象。第二,上游(新立城水庫以上)要四減:減少水田地,減少農業用地,減少工業項目,減少伊通縣人口,向長春移民。統籌上下游產業、人口布局,把伊通縣建成生態農牧區。第三,堅決控制向伊通河排污,建立雨水與污水兩個排放系統,建污水處理廠並保證正常運行。第四,制定修建長春市區繞城河規劃。其首尾與伊通河相接,形成循環流動水系。第五,是這項工程投資巨大,涉及長春、四平、遼源等市。要打破區域限制,由省里會同三家,聯合組成伊通河全流域治理管委會,或將伊通河流域統一劃歸長春市,不再出現「君住江之頭,我住江之尾」的現象,讓河源河尾統歸長春市管轄並治理。
❹ 遼源市對2021年新建養豬基地有什麼要求
首先你得去鄉、鎮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建造養豬基地,土地管理部門實地考察,在不影響其它村民的情況下,嚴格按照政府部門的要求建造豬舍。污水處理必須達標排放,有無害化處理設備,對病死的豬進行處理等等吧。
❺ 吉林省東豐縣沙河鎮有個富康澱粉廠新建的,誰有聯系電話啊
吉林省富康澱粉有限公司負責人
蘇麗敏
電話
0431-85099627
建設地點
東豐縣沙河鎮沙河村
建設規模
年產馬鈴薯澱粉2萬t
項目
審批部門
吉林省環境保護廳
總投資額
(萬元)
21459.07
環評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
建設項目概況
本項目總佔地面積47536m2,總建築面積49060.4m2,項目生產規模為處理鮮馬鈴薯140000t/a、生產馬鈴薯澱粉20000t/a,副產品馬鈴薯蛋白400t/a。項目總投資為21459.07萬元,資金來源為:申請北歐貸款和建設單位自籌。其中:申請北歐貸款15022萬元,其餘6437.07萬元為建設單位自籌。
主要環境影響及擬採取的防治措施
項目建成投產後主要環境問題包括:生活污水及生產廢水對區域水環境的影響;熱風爐煙氣、工藝粉塵及惡臭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各種泵類、鼓、引風機及各類生產設備等雜訊對聲環境的影響。上述各污染因素經採取有效措施後,可實現達標排放。廢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後外排;熱風爐煙氣通過水浴脫硫除塵器處理後能夠實現達標排放;惡臭氣體通過採取生物過濾的方式治理,不會對周圍環境空氣產生較大不利影響;雜訊通過設備選型、設置隔聲間、安裝消聲器及底座加減震墊可以使廠界雜訊達標;固體廢物均得到了合理的處置、處理,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因此,本項目所排放污染物不會給環境帶來太大的影響,能為環境所接受。
公聯
眾系
反方
饋式
信件反饋
郵編:130033
地址: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浦東路813號
收信單位:吉林省環保廳環評處
電話反饋
電話:0431-89963069
❻ 東豐縣三達水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東豐縣三達水務有限公司地址位於東豐鎮南站路污水處理及其他水務經營狀態:存續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成立日期:2007-07-20法定代表人:陳伯雷法人對外投資營業期限:2009-01-08-2037-07-19注冊資本:600.00萬人民幣發照日期:2016-06-12登記機關:東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陳伯雷
成立時間:2007-07-20
注冊資本:6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2042100000429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東豐鎮南站路
❼ 節能技改參會名單
"需參會企業名單"
"序號","項目名稱","年度","地區","上報情況"
1,"安圖縣生活垃圾處理場改造",2009,"安圖縣"
2,"安圖縣污水處理工程",2009,"安圖縣"
3,"白城通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產40萬立方米普通混凝土(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塊項目",2008,"白城市"
4,"白城市熱力總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白城市"
5,"吉林省白城中興熱力有限公司白城市市區集中供熱改造項目",2010,"白城市"
6,"白山虹橋紙業有限公司造紙節水與回用項目",2005,"白山市"
7,"金剛集團白山水泥有限公司純低溫余熱發電工程項目",2007,"白山市"
8,"吉林東聖焦化有限公司剩餘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2007,"白山市"
9,"白山市天達玻璃有限公司玻璃窯爐技術改造項目",2008,"白山市"
10,"白山市琦祥紙業有限公司生產過程能量系統優化項目",2008,"白山市"
11,"白山市琦祥紙業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技術改造工程",2008,"白山市"
12,"白山市污水處理工程",2008,"白山市"
13,"白山市江源區宏力供熱有限責任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江源縣"
14,"白山市城區污水管網工程",2009,"白山市"
15,"吉林隆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年產5000噸漂珠,10萬噸纖維紙漿,1500萬平方米FA纖維板項目",2010,"白山市"
16,"吉林森工白河刨花板有限責任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長白山"
17,"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同鑫熱力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長白縣"
18,"長春市熱力倉儲經營有限公司雙陽城區集中供熱鍋爐房改造項目",2007,"長春市"
19,"吉林奧來德材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有機半導體節能照明材料與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2008,"長春市"
20,"長春市同鑫熱力有限責任公司東光供熱廠燃煤鍋爐改造項目",2008,"長春市"
21,"長春建工集團吉林三鳴頁岩科技有限公司頁岩陶粒,陶砂,陶粒砌塊生產項目",2008,"長春市"
22,"長春市陽光供熱有限責任公司集中供熱改造項目",2009,"長春市"
23,"長春凈月潭供熱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長春市"
24,"長春市生活垃圾處理一期工程(蘑菇溝)",2009,"長春市"
25,"長春市伊通河上游及新立城水庫水環境治理工程",2009,"長春市"
26,"吉林省高等級公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再生利用廢舊瀝青混合料及微表處理技術節約石油瀝青項目",2010,"長春市"
27,"長春嘉路喜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年處理25000噸廢油再提煉項目",2010,"長春市"
28,"吉林省同心熱力有限責任公司長春市東湖生態經濟開發區集中供熱項目",2010,"長春市"
29,"長春市遠洋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玉米稈纖維塑料復合材料建設項目",2010,"九台市"
30,"長嶺縣宏寧熱力有限責任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長嶺縣"
31,"大安市宏達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大安市城市集中供熱項目",2009,"大安市"
32,"德惠市三道生活垃圾處理一期建設工程項目",2009,"德惠市"
33,"東豐縣宏宇供熱有限公司區域集中供熱節能改造項目",2010,"東豐縣"
34,"吉林創新板業有限公司新型石木地板等系列裝飾材料產品建設項目",2008,"東遼縣"
35,"東遼縣三龍空心磚廠年產8000萬塊(折標煤)煤矸石空心磚項目",2008,"東遼縣"
36,"東遼縣宇升二期供熱有限公司東遼縣城區集中供熱鍋爐房節能技術改造項目",2009,"東遼縣"
37,"吉林省大石頭林業局林產工業鍋爐改造項目",2006,"敦化市"
38,"敦化林業局燃煤工業鍋爐及江東區集中供熱節能改造項目",2007,"敦化市"
39,"吉林省敦化經濟開發實業總公司集中供熱供氣改造項目",2007,"敦化市"
40,"敦化市聚發物業有限責任公司敦化市鐵西區區域集中供熱燃煤鍋爐節能改造項目",2009,"敦化市"
41,"敦化市中興建築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5億塊(折標磚)混凝土多孔磚(砌塊)窯爐改造項目",2009,"敦化市"
42,"敦化振發熱力有限責任公司敦化市鐵東區供熱鍋爐改造項目",2009,"敦化市"
43,"敦化市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改擴建工程",2009,"敦化市"
44,"敦化市龍華供熱有限責任公司敦化市南湖區域集中供熱燃煤鍋爐節能改造項目",2010,"敦化市"
45,"扶余縣供熱有限責任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扶余縣"
46,"撫松縣峰塬熱力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撫松縣"
47,"撫松縣鑫鼎環保節能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8億塊粉煤灰蒸壓磚項目",2010,"撫松縣"
48,"公主嶺市宏達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燃煤鍋爐節能技術改造項目",2009,"公主嶺市"
49,"黃龍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能量系統優化項目",2009,"公主嶺市"
50,"公主嶺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項目",2009,"公主嶺市"
51,"和龍人造板有限公司年產難燃密度板18萬立方米建設項目",2010,"和龍市"
52,"吉林省騰飛新型環保牆體材料有限公司節能型油母頁岩,灰渣燒結磚生產建設項目",2008,"樺甸市"
53,"樺甸市吉隆新型牆體材料有限公司綜合利用油頁岩灰渣生產新型節能牆體材料(30萬立方米/年)建設項目",2009,"樺甸市"
54,"琿春森林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產95.6萬立方米粉煤灰混凝土多孔磚項目",2008,"琿春市"
55,"琿春森林狼木業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琿春市"
56,"琿春市城市垃圾處理項目",2009,"琿春市"
57,"吉林省輝南縣輝發城造紙廠污水處理改造及回用水處理項目",2008,"輝南縣"
58,"輝南縣朝陽鎮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2009,"輝南縣"
59,"吉林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粘膠纖維回收蒸發廢水再利用項目",2005,"吉林市"
60,"吉林鐵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煤氣余熱利用項目",2007,"吉林市"
61,"吉林市大地環保建築材料有限公司",2008,"吉林市"
62,"吉林市玲瓏傢具有限公司木材節約代用項目",2008,"吉林市"
63,"吉林市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廢塑料加工項目",2008,"吉林市"
64,"吉林山梨酸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工程項目",2008,"吉林市"
65,"吉林市龍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2009,"吉林市"
66,"吉林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2009,"吉林市"
67,"吉林市金珠污水處理工程項目",2009,"吉林市"
68,"吉林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余熱回收發電項目",2010,"吉林市"
69,"吉林市成信炭素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萬噸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生產線改造項目",2010,"吉林市"
70,"吉林市龍德基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億塊粉煤灰蒸壓磚及20萬立方米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項目",2010,"吉林市"
71,"吉林市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項目",2010,"吉林市"
72,"集安市仁隆房地產有限公司燃煤工業鍋爐改造工程",2006,"集安市"
73,"集安市利源黃金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金精礦粉回收有價金屬項目",2006,"集安市"
74,"集安市集中供熱有限責任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集安市"
75,"集安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項目",2009,"集安市"
76,"白山市江源區污水處理工程項目",2009,"江源區"
77,"吉林省邦田塑料製品有限公司木塑材料產業化項目",2008,"靖宇縣"
78,"靖宇縣宏業供熱有限公司靖宇縣城區集中供熱改造項目",2009,"靖宇縣"
79,"靖宇縣萬通節能建材有限公司年產20萬立方米新型牆體材料資源綜合利用項目",2010,"靖宇縣"
80,"吉林省嘉鵬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瀝青回用節油項目",2008,"九台市"
81,"九台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2009,"九台市"
82,"遼源市集中供熱建設管理處集中供熱節能改造項目",2007,"遼源市"
83,"遼源市吉東鎂廠窯爐改造項目",2008,"遼源市"
84,"遼源市集中供熱建設管理處鍋爐改造項目",2008,"遼源市"
85,"遼源宏鵬新型環保燃料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生物柴油項目",2008,"遼源市"
86,"吉林省德春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年產6萬噸稻殼炭棒節能項目",2008,"遼源市"
87,"遼源亞星綜合電控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年產500台QBZ-4礦用隔爆型變頻調速控制系統項目",2008,"遼源市"
88,"遼源市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井水再利用給水工程",2008,"遼源市"
89,"吉林正華新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煤矸石生產陶粒及高效節能輕質建築材料項目",2008,"遼源市"
90,"吉林省成邦新型牆體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4億塊煤矸石燒結空心磚生產線項目",2009,"遼源市"
91,"遼源利源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熔鋁爐,時效爐,加熱爐及煙氣余熱回收節能改造項目",2009,"遼源市"
92,"吉林省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發展有限公司余熱余壓利用技術改造項目",2009,"遼源市"
93,"遼源市巨峰生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遼源市"
94,"遼源經濟開發區友誼熱源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遼源市"
95,"遼源金剛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水泥生產線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2009,"遼源市"
96,"遼源市城市垃圾處理項目",2009,"遼源市"
97,"遼源市福星防盜門有限公司年產40萬樘新型環保內室門資源綜合利用項目",2010,"遼源市"
98,"吉林臨江鎂業集團東鋒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還原爐改造及余熱利用項目",2008,"臨江市"
99,"臨江市東峰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回轉窯余熱發電項目",2008,"臨江市"
100,"臨江市金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8,"臨江市"
101,"臨江市利臨供熱公司燃煤鍋爐節能技術改造項目",2009,"臨江市"
102,"臨江市建築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城市污水處理工程",2009,"臨江市"
103,"吉林森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臨江刨花板分公司生產過程能量系統優化項目",2010,"臨江市"
104,"臨江市寶健木業有限責任公司能量系統優化節能改造項目",2010,"臨江市"
105,"吉林省維普生野生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3000噸植物纖維聚合材料項目",2010,"臨江市"
106,"柳河縣藍天供熱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柳河縣"
107,"吉林紫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億支補腎安神口服液2億粒醒腦再造膠囊生產工藝節水改造項目",2009,"柳河縣"
108,"柳河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建設項目",2009,"柳河縣"
109,"柳河中海玄武岩加工廠年產15萬立方米加氣混凝土生產線項目",2010,"柳河縣"
110,"延邊晨鳴紙業有限公司工業節水綜合改造項目",2008,"龍井市"
111,"吉林中路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工業廢渣生產土質固化劑項目",2007,"農安縣"
112,"吉林省農安縣益興牆體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8億標塊頁岩燒結多孔(空心)磚項目",2008,"農安縣"
113,"長春黃龍實業有限公司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塊項目",2008,"農安縣"
114,"磐石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2009,"磐石市"
115,"吉林長山化肥集團長達有限公司燃煤鍋爐節能改造項目",2008,"前郭縣"
116,"吉安生化乾安酒精有限責任公司廢水深化治理項目",2008,"乾安縣"
117,"乾安萬億達亞麻紡織廠廢水深化治理工程",2008,"乾安縣"
118,"吉林森工金橋地板集團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省直"
119,"舒蘭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工程",2009,"舒蘭市"
120,"四平建隆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4000塊粉煤灰多孔燒結磚項目",2007,"四平市"
121,"四平金士百啤酒集團公司年產35萬噸啤酒節水,節能技術改造項目",2008,"四平市"
122,"吉林慧谷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四平)干法沼氣生物質循環利用示範建設項目",2008,"四平市"
123,"天成玉米開發有限公司能量系統優化項目",2009,"四平市"
124,"吉林吉春制葯有限公司生產工藝系統優化節能改造項目 ",2010,"四平市"
125,"四平市楓葉科技有限公司年產8000台(套)LED全自動轉換器及照明系統建設項目",2010,"四平市"
126,"松原吉安生化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8,"松原市"
127,"松原吉安生化丁醇有限公司能量系統優化",2009,"松原市"
128,"松原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江南垃圾處理場",2009,"松原市"
129,"松原市博潤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年產15萬立方米新型牆體材料項目",2010,"松原市"
130,"洮南市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2009,"洮南市"
131,"吉林省通化特種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年產3億塊新型節能燒結磚項目",2008,"通化市"
132,"通化經濟開發區恆源熱力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8,"通化市"
133,"通化市二輕工業建築有限公司窯爐改造項目",2008,"通化市"
134,"通化豐源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爐渣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2008,"通化市"
135,"通化市污水處理及截流干管工程",2008,"通化市"
136,"通化三友冶金爐料有限公司70萬噸/年冶金石灰燃煤工業窯爐改造項目",2009,"通化市"
137,"通化經濟技術開發區通源投資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通化市"
138,"通鋼集團通化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煤氣發電項目",2009,"通化市"
139,"通化市宏源建材有限公司石灰機立窯節能改造項目",2009,"通化市"
140,"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尿素系統節能工程項目",2008,"通化縣"
141,"通化宏信研磨材有限責任公司綠碳化硅微粉生產系統節能技術改造項目",2008,"通化縣"
142,"吉林省通化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2009,"通化縣"
143,"通榆縣益發合大豆製品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工程項目",2008,"通榆縣"
144,"通榆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2009,"通榆縣"
145,"通榆縣宏宇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城區集中供熱節能改造項目",2010,"通榆縣"
146,"圖們市城區污水處理工程",2009,"圖們市"
147,"汪清縣龍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陶粒及頁岩渣燒結磚生產線項目",2008,"汪清縣"
148,"汪清縣興達新型牆體材料廠年產10000萬塊(折標磚)混凝土多孔磚(砌塊)窯爐節能改造項目",2009,"汪清縣"
149,"汪清縣龍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羅子溝油母頁岩綜合開發利用項目",2009,"汪清縣"
150,"汪清東光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化成箔生產工藝優化項目",2009,"汪清縣"
151,"汪清縣汪清鎮垃圾處理工程",2009,"汪清縣"
152,"白河林業局年產15萬立方米刨花板綜合利用項目",2005,"汪清縣"
153,"延邊石峴白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工藝循環水及廢水回收技改項目",2006,"圖們市"
154,"延邊新時代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窯爐改造項目",2008,"延吉市"
155,"延吉市污水深度處理廠",2008,"延吉市"
156,"延邊大學後勤集團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延吉市"
157,"延吉市東晨環能供熱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延吉市"
158,"延吉市新區污水管網改擴建工程",2009,"延吉市"
159,"延吉市集中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延吉市集中供熱節能改造項目",2010,"延吉市"
160,"延吉銀球粉煤灰磚業有限公司年產6000萬塊粉煤灰蒸壓磚及年產10萬立方米粉煤灰加氣混凝土項目",2010,"延吉市"
161,"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二道嶺金礦",2007,"伊通縣"
162,"吉林伊興源飲品酒業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飲料節水技術改造項目",2008,"伊通縣"
163,"吉林省榆樹市江北污水處理一期工程",2009,"榆樹市"
164,"吉林省鎮賚縣新盛紙業有限公司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項目",2009,"鎮賚縣"
"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發展和改革局","qianguo","徐昊","212,283,013,843,868,992","0438-2122830","[email protected]"
"Sheet2"
"序號","項目名稱","年度","地區"
1,"白山虹橋紙業有限公司造紙節水與回用項目",2005,"白山市"
8,"金剛集團白山水泥有限公司純低溫余熱發電工程項目",2007,"白山市"
9,"吉林東聖焦化有限公司剩餘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2007,"白山市"
2,"白河林業局年產15萬立方米刨花板綜合利用項目",2005,"長白山"
4,"吉林省大石頭林業局林產工業鍋爐改造項目",2006,"敦化市"
11,"敦化林業局燃煤工業鍋爐及江東區集中供熱節能改造項目",2007,"敦化市"
12,"吉林省敦化經濟開發實業總公司集中供熱供氣改造項目",2007,"敦化市"
13,"吉林鐵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煤氣余熱利用項目",2007,"吉林市"
5,"集安市仁隆房地產有限公司燃煤工業鍋爐改造工程",2006,"集安市"
6,"集安市利源黃金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金精礦粉回收有價金屬項目",2006,"集安市"
14,"遼源市集中供熱建設管理處集中供熱節能改造項目",2007,"遼源市"
15,"吉林中路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綜合利用工業廢渣生產土質固化劑項目",2007,"農安縣"
16,"四平建隆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4000塊粉煤灰多孔燒結磚項目",2007,"四平市"
7,"延邊石峴白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工藝循環水及廢水回收技改項目",2006,"延吉市"
17,"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二道嶺金礦",2007,"伊通縣"
"Sheet3"
"序號","項目名稱","年度","地區"
1,"吉林省榆樹市江北污水處理一期工程",2009,"榆樹市"
2,"通榆縣宏宇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城區集中供熱節能改造項目",2010,"通榆縣"
3,"天成玉米開發有限公司能量系統優化項目",2009,"四平市"
4,"四平金士百啤酒集團公司年產35萬噸啤酒節水,節能技術改造項目",2008,"四平市"
5,"吉林長山化肥集團長達有限公司燃煤鍋爐節能改造項目",2008,"前郭縣"
6,"吉林森工金橋地板集團有限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省直"
7,"德惠市三道生活垃圾處理一期建設工程項目",2009,"德惠市"
8,"長嶺縣宏寧熱力有限責任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長嶺縣"
9,"長春市遠洋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玉米稈纖維塑料復合材料建設項目",2010,"九台市"
10,"白山市江源區宏力供熱有限責任公司鍋爐改造項目",2009,"江源縣"
❽ 伊通河的流經區域
伊通河(滿語yitu ula),是長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第二松花江的二級支流,它發源於吉林省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流經伊通縣、長春市、德惠市、農安縣,主要支流(由南往北)有小伊通河、干溝子河、雙廟子河、伊丹河、鹼草溝、小河沿子河、西河溝(繁榮路-南湖-動植物園-吉順明溝)、東新開河、四間河(即串庫)、新凱河、農安排水乾渠、兩家子河、小葦子溝、大葦子溝等。伊通河在農安縣靠山鎮靠山大橋下5公里與飲馬河匯合,從河源至匯合處流程343.5公里,因飲馬河在匯合處以上流程為368公里、比伊通河長20餘公里,按「河源唯長」原則,以飲馬河為幹流,該流域統稱飲馬河流域。兩河匯合後,向北繼續流經20公里注入第二松花江。
概況
年徑流量約3.5億-6億m³。
從源頭到新立城水庫大壩為上游,從新立城水庫大壩到新凱河口為中游,從新凱河口到靠山屯為下游。產流量從上游到下游逐漸遞減。
上游有兩個源頭,一條支流。東源在省城南100公里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的老道洞附近,由滲出的泉水集流而成,向西流經壽山水庫至營城子與西源匯合;西源則出於東豐縣磨盤山西北石碑嶺通稱小伊通河,流向由南而北,其下游一段成為伊通與東豐兩縣的界河。伊通河從源頭至營城子一段,穿行山谷之間,河床較深,水清流急,經常爆發山洪。過營城子後進入山間平川地帶,有雜木河、西葦河等先後流入,流速漸減,河谷漸寬。出縣城後接納了干溝子河、雙廟子河等支流。河道進入平原地帶,河谷寬闊,流量漸增。支流伊丹河,發源於伊通縣河源鄉流沙林夾槽子屯和葦塘溝,越過二道鄉石門水庫,流約80公里,在朝陽區樂山鎮南與1933年為種植水稻而開辟的新開河匯流進入伊通河。
新立城水庫大壩至新凱河口段區間支流雖較多,但除了小河沿子河外徑流都較狹淺、水量不足。包括小河沿子河在內的大部分支流都遭到半封閉式截流蓄水,旱季支流匯水均以生活污水為主。長春市北郊污水處理廠將處理過的大量污水排入伊通河,由於新立城水庫基本不放流、北郊污水處理廠排放的中水承擔起伊通河中游的灌溉任務。
最大支流新凱河口以下為下游,農安水文站枯季徑流主要為長春市北郊污水處理廠排放的中水,汛期新凱河流量對伊通河下游水位影響很大。由於一江二河在靠山鎮匯流,汛期第二松花江和飲馬河洪水對伊通河形成頂托作用、致使最下游的防洪任務每年雨季都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