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工藝是怎樣的
養殖污水是出了名的「三高」廢水。有機物濃度、COD、氨氮濃度高。有機物濃度極高的廢水首選生回物處理技術。答生物處理技術又包括很多公益。對於出水水質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採用A2O工藝出水水質可以達到一級B。如果對於水質要求較高的場所則建議採用深度過濾處理或者MBR膜工藝可以達到一級A。
2. 污水處理工藝的適用條件
2.1 氧化溝
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型, 其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形, 其曝
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形, 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環流動, 並因此
而得名。又稱 "循環曝氣池"、"無終端的曝氣系統"[2]。
氧化溝具有獨特的工藝特點, - 般不設初沉池, 通常採用延時曝氣。
污泥負荷和污泥齡的選取要考慮污水硝化和污泥穩定化兩個因素, 一般
污泥齡為 l0d 一 30d, 污泥負荷在 0.05- 0.10kgBOD5/(kgMLSS.d)之間。氧
化溝對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很高, 其不同工藝組合還具有除磷脫氮功能。
近年來, 隨著氧化溝專用設備的開發研製, 在技術裝備和運行控制上有
了一整套技術, 如荷蘭 DHV 公司與美國 EMICO 公司合作推出的 Car-
rousel2000 氧化溝、丹麥 Kruger 公司推出的交替工作式氧化溝、美國 En-
virex 公司推出的 Orbal 氧化溝、德國 Passavant 公司推出的轉刷曝氣氧化
溝等。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牛口峪污水處理廠曾對氧化溝進行了工程測
試, 該廠主要接納工業廢水及少量生活污水, 結果表明, Orbal 氧化溝處
理效果很好, 出水各項指標均遠遠低於設計值, COD、氨氮的去除率都
超過 90%[3]; 重慶建築大學鄧榮森等[4]應用側渠式氧化溝與厭氧處理方
法相結合, 對高濃度有機廢水(屠宰)進行處理, 研究表明, 組合式氧化溝
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是完全可行的, 厭氧組合有助於提高出水水質, 側
渠合建能實現無泵污泥自動迴流; 目前, 氧化溝以其流程簡單、管理方
便、處理效果好等優點, 在我國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廠中得到廣泛應用。
2.2 SBR 法
SBR 法是間歇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 它集曝氣、沉澱池於
一體, 不需設二次沉澱池, 省去了污泥迴流及設備; 該工藝具有工藝流程
簡單, 布置緊湊, 佔地節省, 運行方式靈活, 除磷脫氮效果較好等一系列
優點, 缺點是對自控要求高, 管理較復雜。
近年來, 自控技術的迅速發展為 SBR 法再度得到深入研究和廣泛
應用, 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先決條件。如今, SBR 法已發展為一種簡單可
靠、經濟有效、頗具競爭能力的城市污水處理技術, 並且以其為基礎出現
了許多變型工藝, 如間歇進水間歇曝氣的 CAST(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工藝、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藝、連續進水間
歇曝氣的 ICEAS(Inten'nittent Cyclic Extended Aeration System)工藝等。
和占龍、唐永明等[5]採用 SBR 工藝處理獼猴養殖場廢水, 結果出水水質
各項指標優於 GB8978- 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二級排放標准, 達到動
物飼養場廢水達標排放標准; 袁忠等[6]用 SBR 發處理甲醇廢水, 結果表
明, 處理效率高, 沉降效果好, 污泥產量低, 活性污泥不容易發生膨脹; 黃
明等[7]利用 SBR 發去除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屬, 結果表明: 對 Cu 和 Zn
的去除率達 78.3%和 77.7%, 對 Cd 的去除率接近 99% , 瀝濾處理後污泥
中的殘余重金屬含量符合污泥農用的國家標准。
2.3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厭氧生物處理是利用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在無氧條件下降解
有機污染物的處理技術。因其效率高、成本低而成為現代先進的廢水處
理技術之一。
厭氧方法適合處理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同時, 採用厭氧生物處理技
術時, 每去除 1 kg COD 能產主 0.35m3 的甲烷[8].因此.廢水厭氧處理在
食品釀造和製糖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強志民等[9]利用好氧污泥轉厭氧
馴化的方法在厭氧復合床(結合了缺氧生物濾池和 UASB 的優點)內接種
培養, 處理含酚 l g/L 左右的廢水, 處理效果明顯, 苯酚去除率達 98.7%,
COD 去除率達 98.3% 。
厭氧工藝處理城市污水最大的缺點是出水水質通常達不到排放標
准, 因為厭氧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裡的 COD, 使得出水水中氨氮和硫化
物濃度較高, 一些感官性指標如色度、氣味也較重。對於處理後出水裡的
BOD、TSS、N、P 和病原體/ 致病微生物等可採取一些生物方法 ( 如穩定
塘) , 物理化學方法( 如石灰投加法等) 和化學方法( 如加入 O3 等去除) 。
在用厭氧處理污水的時候, 值得注意的是污水的處理溫度和濃度, 溫度
會影響溶解性有機物的降解, 在溫度低於 20℃時有機物的水解過程會受
到抑制[10], 而污水的濃度則影響厭氧微生物的生長速度。
2.4 天然凈化系統
自然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繁殖的微生物處理廢
水的技術。其主要特徵是工藝簡單、建設與運行費用都較低, 但凈化功能
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主要的處理技術有土地處理法、人工濕地和穩定塘
等。下面主要介紹土地處理和人工濕地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2.4.1 土地處理法
土地處理法是利用土壤一微生物一植物組成的生態系統對污水中
的污染物進行物理、化學和生物凈化, 並通過系統營養物質和水分的循
環利用, 使綠色植物生長繁殖, 從而實現污水的資源化、無害化和穩定
化, 是一種高效、節能、經濟並符合生態原理的污水處理系統。
污水土地處理技術有 5 種基本類型: 慢速滲濾、快速滲濾、地下滲
濾、地表漫流和濕地系統。各種類型適用的污水處理范圍見表 1[11]。
土地處理系統工藝類型的選擇, 主要是根據土壤性質、透水性、地形、種
植作物種類、氣候條件和對廢水處理程度的要求等來選擇的。
2.4.2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人工濕地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它是一種利用濕地
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協同作用, 通過過濾、吸附、共沉、
離子交換、植物吸附和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廢水的高效凈化的污水處理
方法[12]。
人工濕地去除污染物的范圍很廣泛 ,包括 N ,P ,SS、有機物、微量元
素、病原體等。彭超英等[13]人對某地人工濕地進行探討和檢測 ,結果表
明 ,其 CODCr 去除率可達 83% ,總氮去除率達 45% ;李亞治[14]等採用水
葫蘆一水草人工濕地系統對再生漿造紙廢水進行了處理。結果表明:
BOD5, CODCr, SS的 去除率分別達到 98%, 93%和 89% ,而且系統性能穩
定。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准且可用於農灌。
3. 小結
(1)氧 化溝工藝和 SBR 工藝是城市污水處理的首選工藝 ,首先其
基建費用明顯低於常規活性污泥法、A/O、A2/O 法, 且處理效果又相對
很好 ;(2)厭 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低成本、低能耗、污泥產量低的技術,
且把廢水處理與能源的回收利用相結合 ,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發展中
國家的首選技術 ;(3)天 然凈化系統作為一種古老的污水凈化系統 ,由於
具有其它污水處理技術所不能比擬的優越性 ,在世界范圍內一直得到廣
泛重視 ,尤其在中小城鎮的污水處理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 養殖廢水處理該怎麼做
工藝流程
本工程採用ABR/缺氧/好氧為主體的生化法工藝處理養殖廠廢水。
主要處理單元
(1)初沉池:1座,尺寸為2.5 m×1.0 m×2.5 m,HRT 為1.5 h,為地下式鋼砼結構。設污泥提升泵1 台,型號為40WQ5-10-0.55。
(2)調節池:1座,尺寸為2.5 m×2.0 m×2.5 m,HRT 為24 h,有效水深2.0 m,為地下式鋼砼結構。設污水提升泵2 台,1 用1 備,型號為32WQ3-12-0.37;曝氣系統LWBQ-80,1 套,為PVC 材質。山東北成環境專業處理養殖廢水。
(3)ABR 池:1 座,尺寸為6.0 m×2.5 m×4.0 m,HRT 為5 h,有效水深3.5 m,COD 負荷為2.0kg/(m3·d),為半地下式鋼砼結構。設組合填料1 套,體積為30 m3,型號為ZV-Φ150-100;污泥迴流泵1 台,型號為40GW5-10-0.55;循環泵1 台,型號為40GW10-10-0.75;折流板3 塊,尺寸為2.5 m×3.5 m;沼氣收集系統1 套;布水裝置1 套。
(4)缺氧池:1 座,尺寸為4.0 m×2.0 m×4.0 m,COD 負荷為1.2 kg/(m3·d),為半地下鋼砼結構。設組合填料1 套,體積為20 m3,型號為ZV-Φ150-100;潛水攪拌機1 台,型號為QJB-1.1。
(5)中沉池:1 座,尺寸為2.0 m×2.0 m×4.0 m,水力表面負荷為1.0 m3/(m2·h),為半地下鋼砼結構。設污泥迴流泵1 台,型號為40GW5-10-0.55。
(6)好氧池:1 座,尺寸為6.5 m×4.0 m×4.0 m,COD 負荷為0.60 kg/ (m3·d ),氨氮負荷為0.10kg/(m3·d),為半地下鋼砼結構。設組合填料1 套,體積為72 m3,型號為ZV-Φ150-100;硝化液迴流泵2 台,1 用1 備,型號為40GW5-10-0.55;高效曝氣盤80 套,型號為LWKBBQ-215;風機3 台,1 用2 備,型號為RT-50,功率為2.2 kW。
(7)二沉池:1 座,尺寸為0.8 m×2.5 m×4.0 m,水力表面負荷為1.0 m3/(m2·h),為半地下鋼砼結構。設進出水裝置1 套,型號為LWCD-40;污泥迴流泵1 台,型號為40GW5-10-0.55。
(8)混凝沉澱池:1 座,尺寸為2.5 m×2.5 m×4.0 m,水力表面負荷為0.6 m3/(m2·h),為半地下鋼砼結構。設混凝沉澱系統1 套;污泥泵1 台,型號為40GW5-10-0.55;中心導流筒及出水堰各1 套。
(9)污泥濃縮池:1 座,尺寸為2.5 m×2.5 m×4.0 m,為半地下鋼砼結構。設螺桿泵2 台,1 用1 備,型號為G30-1;板框壓濾機1 台,型號為XAY35/800-UB;中心導流筒及出水堰各1 套。
4. 養殖場污水處理流程圖 養殖場污水如何處理
根據養殖污水的特點,先去除懸浮物與色度,採用混凝沉澱工藝,而污水中的有機回物、氨氮、有機答磷等污染物濃度高,可採用生化處理,從成本及處理效果考慮,採用厭氧+好氧處理工藝。養殖場污水處理具體工藝流程:
首先,污水經過收集進入格柵,去除大顆粒的懸浮物,然後進入物化反應沉澱池,去除懸浮物、色度及部分COD。初沉池出水進入厭氧池,主要是將大分子有機污染物降解成小分子污染物,小分子污染物在接觸氧化池內徹底降解。二沉池出水進入清水消毒池,通過消毒達到殺菌效果。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5. 養殖廠的廢水處理的工藝有哪些
畜禽養殖廢水一般需要多種處理技術的結合。從治理技術來看,要實現去除CODcr、的同時,再脫氮除磷的效果,厭氧工藝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國畜禽養殖廢水的治理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厭氧-自然處理模式,適用於中小型規模化養殖場;另一種是厭氧-好氧利用模式,適用於大中型畜禽養殖場或養殖區。
(1)厭氧+自然處理技術。
厭氧處理特點是造價低,佔地少,能量需求低,還可以產生沼氣;而且處理過程不需要氧,不受傳氧能力的限制,因而具有較高的有機物負荷潛力,能使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進行有機物降解。厭氧常用的方法有完全混合式厭氧消化器、厭氧接觸反應器、厭氧折流板反應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流化床、升流式固體反應器等。
自然處理法是利用天然水體、土壤和生物的物理、化學與生物的綜合作用來凈化污水。這類方法投資省、工藝簡單、動力消耗少,但凈化功能受自然條件的制約。自然處理的主要模式有氧化塘、土壤處理法、人工濕地處理法等。
(2)厭氧+好氧處理技術。
厭氧處理技術在前面已進行分析,在此不再敘述。
好氧處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同時合成自身細胞。在好氧處理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最終可被完全氧化為簡單的無機物。該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SBR、A/O及氧化溝等。
6. 養殖污水如何處理淺談養殖污水處理工藝
我國的污水處理發起步晚、發展快,養殖污水處理主要採取生化處理設備或生化處理工藝。污水生化處理主要有接觸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溝、SBR、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舊污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技術前瞻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在不加大投資的前提下,使處理後的污水優於排放標准,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技術前瞻性。
(2)、工藝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過程。整個運行沒有閑置。 因此工藝創新性。
(3)、工程投資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並將兩個曝氣池、兩個沉澱池、兩個過濾池合為一體,因此,工程投資經濟性。
(4)、處理效果穩定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沒有污泥膨脹之慮,不受水力負荷的沖擊,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性。
(5)、處理流程簡化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能將污水理後,在不用深度處理設施和設備的條件下,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處理流程性簡化。
(6)、運轉費用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利用濾料切割、阻擋、細碎氣泡,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大大提高充氧率,減小耗電功率,因此運轉費用經濟性。
(7)、操作管理簡單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採用PLC實現程式控制運行,即通過通過液位感測與設備連鎖,做到有污水自動開機,無污水自動停機;通過溶氧測定儀變頻器連鎖,實現曝氣量調節;通過無錢傳輸,實現遠程監控,達到水質監控、故障判等目的,因此操作管理簡單性。
(8)、脫氮除磷典型性
通過內錐的下部、和外錐的上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等,使氨氮被兩次硝化,能將氨氮脫到3mg/L以下,最低的小於0.068mg/L,因此脫氮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除磷,是在內錐、和外錐這兩個好氧段產生的聚磷菌,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並且通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錐底沉降後,很順暢的排泥,因此出水中的磷一般小於0.5mg/L,最低的達到0.08mg/L,因此除磷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有效解決了BAF(曝氣生物濾池)、脫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的技術難題。同時還解決了A2/O在二沉池中N2附著污泥上浮,沉澱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不盡人意等技術難題。
(9)、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能在1
7. 養殖場廢水處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養殖場廢水處理物理處理法
利用格柵,化糞池或濾網等再生廢水深度回用處理措施進行簡單的物理處理。經過該步驟可去除40%一65%的懸浮物。廢水流人化糞池,經12—24h後,其中的雜質下沉為污泥,流出的廢水則排人下水道。污泥在化糞池內應存放3—6個月,進行厭氧發酵。假如沒有進一步的處理舉措措施,還需進行葯物消毒。
養殖場廢水處理化學處理法
依據廢水中的污染物質化學性質,採用化學葯品除去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混凝沉澱:用三氯化鐵,硫酸鋁,硫酸亞鐵等混凝劑,使廢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沉澱而達到凈化目的。化學消毒:消毒的方法良多,以用氯化物消毒法最為利便有效,經濟實用。
養殖場廢水處理氧化溝
該方式是一種簡易的廢水處理方法。在狹長的溝中設置一曝氣轉筒。曝氣轉筒兩端固定,順水流方向滾動,渠中曝氣作。用在轉筒四周發生,轉筒旋轉使廢水和渠內活性污泥混合,從而使廢水凈化。
8. 養殖污水處理的方法有哪些呢
有小球藻污水處理
9. 獼猴養殖場的廢水會污染河流嗎
養殖場廢水COD、BOD和氨氮、磷都很高,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會污染水體,導致水體富營養化。
#綠日環保#用心解決污水處理問題。
10. 養殖污水怎麼處理
。。減少污水產出
養殖場污水處理成本昂貴,處理的污水越多投入資金就越多,這讓很多養殖場疲於應對。其實很多養殖場在處理污水的時候忽視一個問題,減少污水的產出。很多養殖場出於成本控制、管理疏忽或養殖習慣,導致大量本該可以遏制的污水產生。
1.改善維護飲水設備:有些養殖場飲水設備老舊、年久失修,飲水設備存在跑水、漏水、冒水、滴水等情況,飲水設備漏水問題是造成雞場污水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污水問題老養殖場飲水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是要走的程序。平時要做好飲水設備的巡查、維護,如有發現漏水、跑水情況,應及時修護。
2.改變沖洗雞舍習慣:有些養殖場清掃雞舍內糞污時會用清水沖洗,雖說這樣清洗的很乾凈,卻產生了大量污水。盡量減少用水沖洗雞舍的頻次,雞場預算不足時,可在雞舍地面鋪上墊料(含有發酵菌種),這樣既能減少清洗雞舍的麻煩,減少污水產生,也能使雞糞便發酵,便於後續的處理。如果雞場資金預算充足的話,可安裝自動清糞設備—刮糞機,同樣可以減少污水的產生。
3.改善排水系統:雞場要做好雨污分流,排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要分開建設,互不影響,可有效減少污水的產生。
二、解決養殖場污水處理問題第二步:多管齊下,層層凈化
養殖場污水需要凈化處理到國家制定的標准才能排放到外部環境,需要處理的物質包含有機質、含氮化合物、重金屬離子、葯殘等,處理以上物質不是一道兩道工序就能完成的,需要多種處理工藝層層凈化,才能解決污水處理問題。
1.物理處理法:利用格柵、濾網或化糞池進行前期的物理處理,去除懸浮物和沉澱,這到工序可有效過濾掉污水中50%以上的固體物質。
2.化學處理法:利用化學反應原理,通過加入一些制劑,例如三氯化鐵、硫酸鋁、硫酸亞鐵等混凝劑使污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沉澱而達到處理污水的目的。
3.微生物在污水中加入含有細菌、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同時往污水中加入空氣,活性泥通過物理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來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也可使用生物膜法來處理污水,由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等組成,工作原因是使污水通過一層表面充滿生物膜的濾料,通過大量微生物的降解氧化,來處理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