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需一遍優化環境的文章(關於污水處理方面的)
前言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水環境污染、水資源緊缺日益嚴重,水污染控制、水環境保護已刻不容緩。我國現在新建城市或城區採用雨污分流制,但老城市或老城區大多仍然是雨污合流的排水體制,許多合流污水是直接排放到水體。而將舊合流制改為分流制,受現狀條件限制大,許多老城區建成年代較長,地下管線基本成型,地面建築擁擠,路面狹窄,舊合流制改分流制難度較大。合流污水的一大特點是旱季和雨季的水質、水量變化大,雨季污水BOD濃度低,不利於生化處理。國家提出,2010的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要求達到40%,因此,研究有效的合流污水處理方法,對加快城市污水處理步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合流污水處理的有關情況,談一些個人看法。
2 污水處理工藝要求
我國目前不少城市,新城區與老城區並存,合流制與分流制並存。因此,新建或擴建的污水處理廠,在滿足城市總體規劃和排水規劃需要的同時,還應能達到如下要求:
(1)具備接納舊城區合流污水的能力,具有較強的適應沖擊負荷的能力。污水處理廠污水來源包括兩部分:一是新城區分流污水 ;二是老城區合流污水。與合流污水相比,分流污水水質、水量變化幅度小得多,對污水處理廠調節緩沖的要求小得多。對於合流污水,降雨前期因雨水沖涮街區,合流污水較臟,但水量相對較小;降雨後期水量較大,但污水中有機物濃度相對較小。因此,降雨前期合流污水,可考慮與分流污水一起經預處理後進入污水處理構築物。降雨後期合流污水,除一部分與分流污水一起經污水預處理構築物進入污水處理構築物外,另一部分可考慮通過雨污溢構築物進入雨污溢流沉定池後排入附近水體。為了對進入污水處理構築物的合流污水高峰流量、水質波動進行緩沖調節,污水處理構築物前端可設緩沖調節池,以均衡水質、儲存水量。
(2)具有可靠的BOD、COD、SS去除功能及氮磷去除功能,保證最終出水水質穩定。通常情況下,城市污水中難降解有機物較少,BOD、COD去除比較容易實現,而氮磷去除則較復雜。我國現行的污水排放標准,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氮磷指標有嚴格的要求,故城市污水處理都必須達到氮磷的有效去除。在現行城市污水脫氮除磷工藝中,A2/0採用較為廣泛。針對A2/0工藝存在的問題,目前出現了許多改進工藝,每種工藝又都存在各自的特點和局限。由於合流污水引起的水質、水量波動較大,對污水廠各處理單元產生沖擊,為了適應受納水體的要求,為了使BOD、COD等指標進一步降
物業管理
環境保護
門窗型材
建築節能
燃氣管網
城市規劃
水處理
污水處理
房屋拆遷
建築工程
低,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細菌及氮、磷等植物性營養物質,在污水廠與受納水體之間可設氧化塘。
(3)具有靈活多變的運行方式,可根據收集的污水量、進水水質以及季節變化調整運行方式。常規A2/0工藝,很難做到靈活方便地調整運行方式。但A2/0工藝從構成原理上講,是在曝氣段前加厭氧段和缺氧段。這一原理用於氧化溝技術中,便可形成各種適應不同水質、水量、季節變化的運行方式。污水廠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兩個以上的氧化溝,每個溝設一定數量的水力推進器,池底均勻分布微孔爆氣器。通過調整氧化溝污水進水管閥門、曝氣器的開及關的區域、內迴流比大小、污泥迴流比大小及水力推進器運行個數,便可形成串聯、並聯等若干種運行方式,每種運行方式具有各自區域大小不同的厭氧段、缺氮段、曝氣段。當旱季污水量小,則採用串聯運行方式;雨季污水量大,則採用並聯運行方式。夏季溫度高,硝化反應速度快,則採用具有較小曝氣區域、較小硝化段的運行方式,相應反硝化區域增加、功能加強;冬季情況則正好相反。如進水碳源濃度較低,則採取串聯的、使後續反硝化段的碳源能得到補充的運行方式。
3 工藝流程選擇及特點說明
根據污水合流制與分流制並存的特點,及處理後污水排放水體的要求,採用工藝流程見圖1。
來自新城區的分流污水,經格柵處理後進入後續污水處理構築物;來自老城區的合流污水,平時直接進入污水處理系統。降雨時,前期的較臟、水量較小的合流污水,與分流污水一起經格柵後進入後續污水處理構築物;降雨後期的合流污水水量較大,主要含泥砂,一部分經雨污溢流構築物,在沉澱池作短暫停留,去除部分泥砂後,直接排放水體,另一部分則與分流污水一起經格柵後進入後續處理構築物。
格柵用以去除污水中的大塊懸浮物、漂浮物等污物,以消除大塊污物對後續處理系統的不良影響。曝氣沉砂池用以去除較大砂粒及其他無機污染物顆粒,以提高
污泥活性有機組分含量、減輕對管道設備的磨損、減輕後續沉澱池負荷、改善系統運行條件。初沉池主要用以去除SS,在初沉池中,根據進水水質情況,可適時外加碳源和氨氮,以保證有足夠量和適當比例的C、N、P來源,為後續生化反應正常運行創造條件。緩沖池主要作用是在合流污水高峰流量時均衡水質、儲存水量。
氧化溝是一種簡易、高效、經濟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近幾十年發展迅速。在流態上,它既是完全混合式,又具有推流式特徵。由於溝渠溶解氧濃度的遞減變化規律,通過適當安排進水口、出水口、迴流污泥入口位置,氧化溝可形成一個倒置A2/0工藝,見圖2、圖3:
根據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及好氧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在缺氧段,主要功能是脫氮,迴流污泥中反硝化菌以原水中有機物為碳源,以來自好氧段的硝化液中的硝酸鹽為電子受體,將硝態氮(NO-3-N)還原為氣態氮(N2)。在厭氧段,主要功能是釋磷,迴流污泥中聚磷菌分解釋放體內聚磷酸鹽,同時攝入污水中的有機物,以PHB及糖原等形式儲存於細胞內。對於缺氧段與厭氧段的過渡過區域,既非嚴格的厭氧狀態,而溶解氧濃度又低於缺氧段,脫氮與釋磷過程都將存在,但都不易取得競爭優勢。在好氧段,功能有三:一、好氧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使污水中有機物得到降解、去除,好氧微生物本身得以增殖,活性污泥得以增長;二、在亞硝化菌和硝化菌作用下,將污水中氨氮(NH+4-N)氧化成硝態氮(主要為NO-3-N);三、聚磷菌體內PHB氧化產生大量能量,一部分用於從污水中過量吸收磷酸鹽,並以聚磷的形式貯存於體內,一部分供給細菌合成和維持生命。與A2/0工藝相比,前置缺氧段不僅可優先從污水中獲得碳源,強化反硝化過程。同時,因先經歷反硝化過程,消除了硝酸鹽的大量存在對聚磷菌厭氧釋磷過程的不利影響。
通過對曝氣器的控制,溝渠內可形成區域大小適宜的缺氧段、厭氧段、曝氣段,在去除BOD的同時進行生物脫氮除磷,能取得較好的氮磷去除效果。特別是能夠
通過對曝氣區域大小和進出水管閥門的控制,形成靈活多變的運行方式,適應污水水量、水質、季節性的變化,具有廣闊的發展應用前景。
當水質波動幅度不大時,通過前述的預處理、生物處理後的污水,一般能排放水體,但由於各種不確定偶發因素的影響,這樣考慮處理水排放存在不小風險。當水質、水量大幅波動時,這種情況更為突出。由於水污染、生態破壞的嚴峻形勢,城市污水處理廠必須從技術上嚴格把關,從工藝上確保處理水安全排放水體。若在生物處理工藝之後設置熟化塘,不僅可在污水處理廠和受納水體之間起緩沖作用,還能通過藻類-動物性浮游生物-魚類等食物鏈和生態系統,使BOD、COD指標、細菌及氮磷等植物性營養物濃度進一步降低,具有良好穩定的處理效果。特別是在熟化塘系統中,通過塘內生態系中多條食物鏈的物質遷移、轉化和能量逐級傳遞、轉化,在去除污染的同時,以水產資源形式達到物質、能量的回收,將污水處理與利用相結合,實現污水資源化。
4 結語
(1)合流制污水水質、水量波動幅度大,技術工藝必須滿足緩和沖擊負荷的要求,設置緩沖池均衡水質、儲存水量比較適宜。
(2)通過多個氧化溝構成若干個串、並聯運行方式,在適應進水水質、水量、季節性變化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3)通過安排適當的進出水口位置、迴流污泥入口位置,氧化溝可形式一個倒置A2/0工藝,在去除BOD的同時,能取得較好的氮磷去除效果。
(4)熟化塘的應用,為處理水安全排放水體,能夠提供可靠的技術保證。熟化塘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管理維護方面、污水處理與利用相結合,在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環境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如果美化熟化塘表觀,設置噴泉等設施,形成供人們休閑、游樂的人工景點,協調城市建設中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那麼熟化塘佔地面積較大這一不足,就不會成為突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楊根權.舊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統的改造. 給水排水,2001,27(5):8~11.
[2] 鄭興爛等.《污水除磷脫氮技術》.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 鄭榮森等.四川城市污水處理示範工程- 一體化氧化溝. 給水排水,2001,27(4):1~4.
[4] 張波等.生物脫氮除磷工藝厭氧/缺氧環境倒置效應. 中國給水排水,1997,12(2):29~31.
[5] 王寶貞等. 生態塘-簡易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設計應用.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1998,11(2):1~5.
2. 關於綠化、美化、進化,建設江川高原水鄉的作文
在雲貴高原碧藍的長空下,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里風景如畫,魚米飄香,青銅文化享譽海內外,這就是古滇故里--江川。 江川是古滇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江川的李家山發掘出了5000多件青銅器,出土了著名的青銅傑作"牛虎銅案", 震驚了海內外。同時,江川縣又是滇中著名的魚米之鄉,縣境內不僅有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星雲湖,還有撫仙湖30%的水面。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江川成為名符其實的高原水鄉和魚米之鄉。12月25日聖誕節這天,江川將舉辦第四屆"開漁節",高原水鄉的美食盛宴,即將拉開帷幕。 一、 綜合治理大見成效,星雲湖水質明顯好轉 近年來,隨著湖濱帶的建立和環湖截污工程的實施,以及撫仙湖-星雲湖出流改道工程的峻工,星雲湖的水質明顯好轉,從劣五類上升為五類,這無疑是江川縣近年來星雲湖綜合治理取得的可喜成績。 星雲湖是江川縣的母親湖、生命湖,具有水產養殖、工農業用水、調蓄、防洪、旅遊、調節氣候等多種功能,是江川縣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它屬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的源頭湖泊,為滇中高原陷落性淺水湖,是撫仙湖上游的唯一湖泊,兩湖由一條長2.2公里的隔河相連,湖面面積34.7平方公里,當水位1722米時,最大水深9.5米,平均水深5.91米,湖泊容水量為1.84億立方米。 由於過度開發,1994年,星雲湖的水體開始惡化,富營養化進程加快,水體功能受到損害。星雲湖位居壩子的正中,每年排入湖中的生活污水達601萬立方米、工業廢水量約67萬立方米,還有大量農業徑流造成的面污染源。2000年,星雲湖水質監測結果表明:水質綜合類別為國家地面水標准(GB3838-88)Ⅳ類,主要污染指標為pH、非離子氨、CODcr和總磷,星雲湖水只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由於水質惡化,湖泊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星雲湖特有的"江川大頭鯉"已經非常稀有,大型水生生物急劇減少,種群結構向不良方向發展,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近年來大量消亡,藻類數量急劇增加,魚類品種單一,水體的生物調控能力下降,生態系統失衡,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對湖泊水功能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為了保護母親湖,江川縣委、政府進行科學診斷後,正視存在問題,進一步增強星雲湖綜合治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樹立綜合治理的信心和決心,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入湖河道治理工作,努力解決星雲湖面源污染問題。針對森林植被涵養能力差,水土流失嚴重、水生生態系統破壞嚴重、湖泊水體污染嚴重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以生態修復和環湖截污等為主的綜合治理。對面山進行綠化,在星雲湖的十多條入湖河道口修建了湖濱帶。以大街鎮和江城鎮為重點,突出抓好縣城的截污治污工作,加快星雲湖防洪大堤建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治等技術,減少農葯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機肥,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加快中溫沼氣站、漚肥池等項目建設,推進農村人畜糞便、秸稈、廢菜葉等的綜合利用。切實把 "兩湖"保護治理項目建設作為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的重要內容來抓。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加快推進 "十一五"目標責任書項目實施。圍繞"三湖一海"水污染綜合防治"十一五"目標責任書確定的江川縣建設的28個項目的實施計劃,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抓落實。截至2008年,已投資39058萬元,相繼完成了星雲湖-撫仙湖出流改道工程、撫仙湖西岸大馬溝至大沙咀湖濱帶恢復、撫仙湖還湖魚塘生態修復工程、螺螄鋪河污染控制及湖濱帶恢復工程、江川縣星雲湖李忠村農村集中養殖污染控制工程等8項工程。正在啟動建設的項目有:江川縣建子山垃圾處理廠、大庄村、小凹、海門村村村落污水治理工程、小庄農村集中養殖污染控制工程、小馬溝旅遊景區污水處理站管網配套、生活垃圾轉運站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工程等8個工程。目前,這些工程已近尾聲。 二是努力實施一批責任書外的重大項目建設。緊緊抓住出流改道工程竣工運行的歷史機遇,加快推進縣城截污治污步伐和"撫仙湖星雲湖生態建設與旅遊產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工作, 2008年4月啟動了投資18244.42萬元的江川縣縣城防洪及星雲湖截污工程和投資1316萬元的13公里長的污水管網配套工程,現在,這個工程已投資6400萬元,目前已基本完工。對縣城主城區的主要入湖河道做到了雨污分流。同時,積極啟動了投資38555萬元的星雲湖東南岸防洪截污堤工程建設,現已投資2460萬元,修建了從出流改道入水口至大凹渡河訓練場9700米防洪大堤路基和4公里的搶險應急通道。為減少農村、農業面源污染,從今年5月開始全面啟動了3000口農作物秸稈漚肥池建設工程,現已完成507口。 通過一系列生態修復和環湖截污工程的建設實施,星雲湖的水質明顯好轉,今年成功地由劣五類上升為五類,為實現三年改善星雲湖的水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 放養並舉恢復種群,土著魚數量快速回升 江川土著魚資源非常豐富,全縣共有魚類品種47種,其中有36種土著魚。土著魚類主要有:撫仙湖的魚康魚良魚(抗浪魚)、雲南倒刺魚巴(青魚)、撫仙金線魚巴(波羅魚)、撫仙四須魚巴(海心馬魚)、撫仙鯰(鯰魚)、星雲湖的大頭鯉、星雲白魚、烏鱧(黑魚)等;經濟魚類主要有草魚、鯉魚、鯽魚、鰱魚、 鱅魚、銀魚等; 雲南省的四大名魚,江川就有魚康 魚良魚、大頭鯉和金線魚巴三種。 以前,由於受過度捕撈和水體環境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撫仙湖和星雲湖所盛產的魚康 魚良 魚、大頭鯉、星雲白魚等土著經濟魚類資源逐年減少,有的甚至瀕臨滅絕。為發展特色漁業,江川縣把解決土著經濟魚類的人工繁育和養殖技術問題作為第一要務來抓緊抓實。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及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科技人員通過不斷探索和潛心鑽研,土著魚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早在1957年,江川就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四大家魚的人工繁殖基地--江川漁場,漁場面積192畝,孵化設施齊全。1960年開展鰱、 鱅、草魚的人工繁殖試驗工作。1967年,青魚人工繁殖又獲得成功,促進了全縣漁業的發展。八十年代初,率先在全省興起池塘養魚,在此後的十年間,培育的魚苗、魚種成為全省的緊俏貨。直至1997年前,江川漁場始終成為全省魚苗魚種重點生產基地,魚苗魚種除了滿足全縣池、壩塘、水庫成魚養殖、湖泊投放外,還大量銷往鄰縣。 2003年,漁場改制後,保留了池塘面積及部分必須辦公設施等固定資產。收歸政府後,由水利局代管,以租賃承包經營形式對外承租。 為開展保護土著魚類工作,1999年至2002年,玉溪市政府與昆明動物研究所開展了撫仙湖魚康 魚良魚人工增殖技術和種群恢復研究項目,出現了漁戶養殖魚康 魚良魚熱潮,玉溪市古生態抗浪魚研究中心在撫仙湖畔的江城鎮火焰山改造魚池46畝,建立了魚康 魚良魚的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基地。 2000年,江川縣水產技術推廣站與玉溪市水產站合作,在星雲湖東岸的螺螄鋪租用20畝池塘,建立了大頭魚原種站。 2005年,江川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在星雲湖東南岸的大凹跳魚溝修建了3畝的星雲白魚試驗基地。 以上苗種場的建立,為土著魚的恢復保護及江川漁業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為了進一步恢復土著魚類的種群,九十年代初,江川就開始收集受精卵進行人工孵化、苗種培育後投放撫仙湖的增殖放流工作,1999年至2002年,玉溪市與昆明動物研究所進行項目研究後,攻克了魚康 魚良魚的人工繁殖關,進行了人工馴養,已使魚康 魚良魚能進行池塘養殖,並對湖泊劃定了一類禁漁區和二類禁漁區,有效地保護了撫仙湖魚康 魚良魚的生活產卵環境。 目前,全縣抗浪魚的人工養殖面積已達200多畝,可年產夏花300多萬尾,成魚6噸多,撫仙湖江川境內放流抗浪魚苗100多萬尾;大頭魚的人工繁育也開花結果,已形成國家、集體、個體三方投資,保護與開發利用並存的局面。今年,全縣培育大頭魚夏花100多萬尾,至今年底,可產大規格魚種及成魚50噸。2008年,星雲湖投放大頭魚2763.8公斤,鯽魚4797.3公斤,鯉魚5220公斤,花白鰱92132公斤,青魚2052公斤,確保了星雲湖每年12月開漁節的穩產高產。 星雲白魚的人工繁殖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星雲白魚是星雲湖的著名土著魚種之一。上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星雲白魚曾占星雲湖魚產量的20%左右,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隨著星雲湖污染加劇,湖中水草銳減,星雲白魚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已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鑒於星雲白魚的生存現狀,江川縣政府及時啟動了拯救瀕危星雲白魚的工程。2005年在星雲湖東岸大凹"跳魚溝"建立專門苗種場,為星雲白魚提供了一個新家。今年,可培育出星雲白魚夏花5萬尾,有效的保護了這一瀕臨滅跡的物種。 在星雲湖內有計劃地人工放養鏈、鱅、鯉、鯽、大頭鯉、星雲白魚等,既可豐富星雲湖經濟魚類品種,增加魚產量,同時又可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控制星雲湖水質,達到生物治理的目的,一舉兩得。 目前江川有漁業水面積162016畝,其中星雲湖52000畝。全縣水面面積大於耕地面積,發展水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是全省的漁業重點縣之一,多年來,水產品總產量占玉溪市30%以上。全縣漁業產量從1998年的2800噸增至2007年的3550噸,產量最高的是2005年,漁產量達3855噸,其中僅星雲湖就達1925噸。 在眾多措施的助推和著星雲湖水質明顯改善的前提下,星雲湖土著魚種的種群不斷壯大,魚產呈現出明顯增加的態勢。 三、四面突圍內外開花,江川水產品享譽海內 由於內外合力,江川的魚文化終於四面開花,結出碩果。 對外,江川人以一口銅鍋為依託,把銅鍋魚文化傳播到了天南地北。江城鎮的明星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明星村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2217人,歷史以來,明星村是個半漁半農的村莊,湖裡捕魚,湖岸種糧,總體說是個靠湖吃飯的地方。盡管守在美麗的撫仙湖邊,明星村並不富裕,曾有民謠唱到:沒有魚兒,吃不成飯;看著湖水,種不了田。 隨著發展觀念的轉變,明星村雖不再單純依賴捕撈"吃湖",但充分發揮當地獨特的傳統漁文化優勢,把"明星銅鍋魚"做成餐飲品牌推向省內外更大市場。從1999年至今,該村先後有700多人勇闖北京、四川、貴州、廣西、西藏等地發展特色餐飲,每年的經營收入達3000多萬元。村民李七星更是經營"銅鍋魚"的受益人之一,先後在個舊、呈貢、玉溪開過店,至今他每月毛收入5萬元,雖然種的地少了,但日子比以前過得更加有聲有色。由於明星村推行"一口銅鍋闖市場",其"漁業"已從湖水裡拓展到陸地上,成功地把種植、漁業、旅遊三者結合起來,拓寬了全村的經濟發展空間。 在江川民間,水產品的加工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江川的鹽水魚、干咸魚、豆鼓魚、鹽水蝦已盡人皆知。尤其鹽水魚,已成為江川鮮魚加工的人大品牌。 與此同時,許多與漁業有關的休閑旅遊業也蓬勃發展起來,"車水捕魚"、"青魚陣"、"銅鍋魚"等等這些集傳說、知識、趣味、娛樂、休閑一體的漁業人文景觀和餐飲文化,迅速發展成為大眾廣泛參與的休閑活動。最有代表性的明星村,通過對湖岸三大景區景點經營模式的創新,對明星漁洞的承包方式進行改革,由分散承包改由村"兩委"實行統一發包管理,當年,漁洞承包費就實現翻番,承包費由80萬元猛增到186萬元;採取"引進來"的方式,將村集體所屬的垂釣樂園以230萬元一次性租賃給雲南大山公司50年,由大山公司投入資金改造旅遊設施,提升明星旅遊檔次。通過以上措施,僅一年的時間,全村先後盤活明星漁洞、碧雲寺公園、垂釣樂園三大集體企業,全部還清了448萬元的債務。從2005年至今,明星村不僅甩掉了債務,每年集體經濟收入達300多萬元。2007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3401萬元,私人存款達6000多萬元,擁有汽車50多輛,80%的農戶安裝了家用電話,多數群眾用上了手機。 今年,在省政府召開的全省漁業工作會上,有關領導指出:"今年要繼續重點開展魚康 魚良 魚、大頭鯉的增殖工作,使這兩種魚得到明顯恢復,實施品牌戰略,雲南省要爭取在魚康 魚良魚、土著鯉魚等系列水產品品牌上做出名堂,到2012年,打造3個以上中國名牌,9個以上雲南省名牌,今年要爭創一個魚康 魚良 魚產品的雲南省名牌。" 趨此東風,江川縣順勢而謀,抓住機遇,按照"生態立縣,環境優先,保護兩湖,秀美江川"的生態縣建設目標,緊緊抓住創建雲南省撫仙湖星雲湖生態建設與旅遊產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和出流改道工程竣工運行的歷史機遇,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市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治污為主、生態修復、水體置換、開發保護、監督管理"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環湖截污治污、環湖面源污染控制、環湖生態修復、環湖林業生態、入湖河道綜合治理、湖泊內源污染控制、兩湖流域環境監管"七大工程,加快"兩湖"保護治理工作,把發展魚康 魚良魚、大頭鯉、星雲白魚等土著魚作為江川的特色漁業,做強做大,力創名牌,加大魚康 魚良 魚的繁殖力度和大頭鯉的提純工作,強化湖泊放流,以市、縣水產站苗種繁育基地為依託,打造江川土著魚品牌,使江川的土著魚發展再上新台階。 聖誕之日,只有你行走在星雲湖邊,你就能感受到江川魚業資源的無窮魅力,讓視覺和味蕾都享受一場痛快淋漓的饕餮盛宴。
3. 以綠化創森,美化家園為主題寫一篇作文
美化家園人人都會說,但究竟又有多少人做得到。我認為,美化家園需要的不僅是口頭行動,而是實際行動。
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可是,河流與湖泊都被污染了,是什麼原因使水快速被污染呢?原來人們為了圖一時方便,順手將手中的垃圾丟入河流中,導致河流被污染。
我們需要吸收新鮮空氣.但是,最近的空氣都被污染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工廠排出的廢氣,汽車的尾氣使空氣被嚴重污染,所以我們吸收不到新鮮空氣。
許多地區出現沙塵暴,龍卷風等,那是為什麼?最近,很多人都在砍伐樹木,我想,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是人類受到大自然的襲擊吧!
對於上面的事例,我覺得我們應該採取一些措施:(一)多植樹。(二)建造幾個污水處理站。(三)建造幾個廢氣轉化站。(四)把汽車改造成太陽能汽車……
來吧,讓我們一起努力,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4. 污水廠可以種哪些大型樹木和綠化植物
三葉草
5. 關於描寫平陰縣污水處理廠的作文
今天,我們去商城路環保中學參加「水的循環利用」探究活動,首先我們先參觀了整個學校。接著,我們到階梯教室去了結了處理污水的全過程,處理污水靠的是一種微生物——原生動物。這些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小的細菌,給人們帶來了方便與幫助。它們會將水裡面的污漬全部吃掉,變得干凈了許多。
聽過了環保中學老師的講解,我們知道了生活污水還是工業廢水的一些處理方法。工業廢水各種各樣,沒有固定的處理流程。城市生活污水的水質比較固定—— 一些工業廢水可以經過適當處理後排入市政管道進入生活污水處理廠,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處理流程: 進水→初次沉澱池→生物處理構築物→二次沉澱池→出水
在初沉池進水口處有篩網等以除去粗大顆粒物,沉澱池有污泥排出。生物處理構築物根據所選工藝而不同,有的工藝沒有沉澱池,但有類似功能。目前對生活污水的處理都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生物處理方法。經過處理後的水達到排放標准後排出。如果還要用於沖廁、綠化等就要進一步處理,即三級處理。剩下的污泥,其處置是個難題,一般是衛生填埋,以免污染環境。消毒投氯是給水處理中的一步,生活污水處理中不需要這步。以地表水作為飲用水水源的處理流程:原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飲用水。
我們接著參觀了水處理生態園,了解了垃圾填埋系統,不僅如此,我們還自己處理並進行操作污水,使它變得透明,可以繼續使用。我們還製作了活性炭去味器。
在這一天的實踐與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如何處理污水,以及了解了這一方面的知識。
6. 污水處理廠綠化
前提要求:四季常綠,盡少落葉落花,觀樹型觀樹葉為主.
次要求:不要太高大.以便上空版的空氣流通權.
基本要求:不種有毒有害品種(夾竹桃屬有毒,大戟科和瑞香科的變葉木,紅背桂屬有害--致癌誘癌).
陰香,桂花,山茶花,柳葉榕,米蘭,假檳榔,小型竹類都是首選.
7. 關於污水處理廠綠化的幾點建議
1 的盡可能種植四季常綠的植物,如松樹
2 可以種植一些能有效吸收臭氣,有毒氣體的植物
3 種植一些生命力比較頑強的植物
8. 求個污水處理廠如何綠化
前提要求:四季常來綠,盡少落葉源落花,觀樹型觀樹葉為主;
次要求:不要太高大.以便上空的空氣流通.
基本要求:不種有毒有害品種(夾竹桃屬有毒,大戟科和瑞香科的變葉木,紅背桂屬有害--致癌誘癌)陰香,桂花,山茶花,柳葉榕,米蘭,假檳榔,小型竹類都是首選.
基本是植些草皮,稀疏的栽些樹。
草皮或是花卉都選用根系淺的,樹也是,選不抗旱的,樹栽得不要太靠近管道和其他地下設施,不要阻擋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