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廠每日處理污水量怎麼算
就是按水來量的1-1.5%折算源,精細點的,可以根據SS的去除率折算污泥量+剩餘污泥量。
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 指城鎮居民每年排放的生活污水。用人均系數法測算。
測算公式為: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城鎮生活污水排放系數×市鎮非農業人口×365。
(1)污水處理廠常用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廠有害氣體中毒的防範
在污水管道和處理廠的各種構築物和井內,都有可能存在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這些有害氣體成分復雜、種類繁多,根據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將它們分為有毒有害氣體(窒息性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兩大類。
有毒有害氣體主要通過人的呼吸器官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進入人體內部後會抑制人體細胞的換氧能力,引起肌體組織缺氧而發生窒息性中毒。
易燃易爆氣體是遇到各種明火或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能引起燃燒甚至爆炸的氣體,比如沼氣、石油氣等,在污泥井、集水井(池)等氣體流通不暢或長時間沒有任何操作的地方,這些氣體容易積聚成害。
㈡ 污水處理控制排泥量各種計算公式
排泥量=(實測MLSS-維持MLSS)×好氧池體積/迴流污泥濃度
排泥量=(MLSS×好氧池容積-BOD5×流量/(F/M)}/迴流污泥濃度
排泥量=MLSS/RSS×曝氣池體積/SRT
㈢ 污水處理廠生產運行中各項能耗成本的計算公式
各項能耗/處理水量=單位消耗量
各項能耗費用/處理水量=單位能耗成本
各項能耗總費用/處理水量=單位總能耗成本
㈣ 污水處理廠主要污染物COD的去除量公式怎麼算
污水處理指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版
按污水來源分權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礦山污水。
㈤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量如何計算 最好詳細一些。
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數量,依污水水質與處理工藝而異。城市生活污水按每人每天產生的污泥量計算。例如,當沉澱時間為1.5h,含水率為95%,每人每天產生初沉池污泥量為0.4~0.5L/d·人。
也可通過物料平衡來推算,但實際上一般是通過經驗積累實測數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量按照南方的多個城市統計;1萬噸污水處理廠年平均值1噸/日絕干污泥,摺合含含水率80%,產污泥5噸。10萬噸污水處理廠含水率80%,產污泥50噸/日。一般夏季多一點,冬季略少一點。
(5)污水處理廠常用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分類
根據污泥從污水中分離的過程,可將其分為如下幾類:懸浮物濃度一般在1%~10%,低於此濃度常常稱為泥漿。由於污泥的來源及水處理方法不同,產生的污泥性質不一,污泥的種類很多,分類比較復雜。
1、按來源分
污泥主要有生活污水污泥,工業廢水污泥和給水污泥。
2、按處理方法和分離過程分
污泥可分為以下幾類:初沉污泥():指污水一級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沉澱物。
活性污泥(activitedsludge):指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二沉池產生的沉澱物;
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如生物濾池、生物轉盤、部分生物接觸氧化池等)污水處理工藝中二次沉澱池產生的沉澱物。
化學污泥:指化學強化一級處理(或三級處理)後產生的污泥。
3、按污泥的不同產生階段分
沉澱污泥(primarysettlingsludge):初次沉澱池中截留的污泥,包括物理沉澱污泥,混凝沉澱污泥,化學沉澱污泥。
生物處理污泥(biologicalsludge):在生物處理過程中,由污水中懸浮狀、膠體狀或溶解狀的有機污染物組成的某種活性物質,稱為生物處理污泥。生污泥(freshsludge):指從沉澱池(初沉池和二沉池)分離出來的沉澱物或懸浮物的總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泥產生量
㈥ 污水處理廠里總變化系數K怎樣計算
參見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㈦ 污水處理設計公式有哪些
1、格柵計算、沉澱池計算、高程
2、設計參數
1.設計流量:一般按Qmax計算,並用Qmin校核其過柵最小流速。
2.過柵流速:柵前渠道內水流速度一般嚴用O.4~0.9m/s;廢水通過柵條間隙的流速可
採用O.6~1.0m/s。應注意設計過流能力一般取格柵生產廠商提供最大過流能力的
80%以留有餘地。
3.水流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值:大型污水處理廠應通過計算決定。對於小型污水處理工
程(1×104m3/d以下)一般採用O.08~O.15m,柵後渠底應比柵前渠底相應降低O.08
~0.15m
4.有效過濾面積:按流速O.6~1.0s/m計算,但總寬度不小於進水管渠寬度的1.2倍,與篩網一起使用時可取1.8倍。
5.格柵的傾角:一般採用45°~75°,人工清除柵渣時取低值。
6.格柵上部需設置工作台,其高度應高出格柵前最高設計水位O.5m,工作台上應有安全和沖洗設施,工作台兩側過道寬度不小於O.7m;工作台正面過道寬度,當人工清除渣時,不應小於1.2m,當機械清除柵渣時,不應小於1.5m。
http://wenku..com/view/d0cf9738376baf1ffc4fad06.html
http://www.docin.com/p-96887513.html
㈧ 污水處理計算題
剩餘來污泥排放源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Qc=VX/[QwXw+(Q-Qw)Xe]
即
Qw=(V/Qc)*[X/(Xw-Xe)]-[Xe/(Xw-Xe)]*Q
Qw=(5000/4)*[2500/(4000-30)]-[30/(4000-30)*20000]=636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