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乙醯乙酸與環氧樹脂反應

乙醯乙酸與環氧樹脂反應

發布時間:2025-08-29 17:48:10

① 什麼是橡膠發泡劑主要用途是什麼

(1)二氧化碳發泡劑

一種是異氰酸酯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發泡)作為發泡劑,另一種是液體二氧化碳。
目前主要用於對絕熱性要求不高的供熱管道保溫、包裝泡沫塑料和農用泡沫塑料等領域;液體二氧化碳發泡優缺點與水發泡相同,目前主要用於聚氨酯軟泡。
(2)氫化氟氯烴(HCFC)發泡劑
分子中含有氫,化學特性不穩定,比較容易分解。
目前商業上可以替代CFC-11最成熟的產品為HCFC-14LB,它與多元醇和異氰酸酯的相溶性好,在不增加設備的條件下可以直接用HCFC-14LB代替CFC-11,在達到同樣密度和相近的物理特性泡沫體時用量要少於CFC-11。HCFC-141B的缺陷在於原料價格較高,對某些ABS和高抗沖擊性聚苯乙烯具有溶解性,且其導熱系數比CFC-11高,因此需要得到的泡沫體密度較高,才可以達到隔熱效果。
(3)烴類發泡劑
用於聚氨酯發泡劑的烴類化合物主要是環戊烷,特別是環戊烷的硬泡體系具有導熱系數較低和抗老化性能,ODP值為零等優點,常被用於冰箱、冷庫和建築的隔熱保溫等領域,已經成為我國硬泡CFC-11替代品的首選。
(4)氫化氟烷烴(HFC)發泡劑
HFC類化合物ODP值為零,在軟質PU泡沫生產中是CFC-11理想的替代產品,早期的HFC類發泡劑主要是HFC-134A和HFC-152A,這兩種發泡劑具有低分子量和低沸點,達到相同密度和相近物理特性泡沫體時,用量比CFC-11用量少,並且性能比較穩定,但是它們的缺陷在於導熱系數比較高,且在一般多元醇中的溶解度較低,加工含有HFC-134A和HFC-152A的組合聚醚相對比較困難,另外需要發泡設備以滿足加工要求。
化學發泡劑
化學發泡劑又稱分解性發泡劑。它們能均勻地分散於樹脂中,受熱分解,可產生至少一種氣體。可分為無機發泡劑和有機發泡劑兩類。有機發泡劑是塑料中使用的主要發泡劑,主要是偶氮類、亞硝基類和磺醯肼類。另外還有一些發泡劑組成物,其發泡氣體是通過兩個組分間的吸熱反應而釋放出來的。
1
偶氮類
桔黃色結晶粉末,相對分子質量116.1,相對密度1.65,細度(200 目通過)≥99.5%,水分≤0.1%,灰分≤0.1%。溶於鹼,不溶於醇、汽油、苯、吡啶等一般有機溶劑,難溶於水。分解溫度190~205℃,不易燃。發氣量為200~300ml/g,主要是氮氣、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室溫貯存穩定,有自熄性,但在120℃以上時因分解產生大量氣體,在密閉容器中易發生爆炸。
用途:適用於PE、PVC、PS、PP、ABS 等。其分解產物無毒、無臭、不污染,可以製得純白的泡沫體。本品分解溫度高,產生的氣泡均勻、緻密。適用於閉孔泡沫體、常壓或加壓發泡體,厚的或薄的發泡體等各種發泡製品。如PVC和增塑糊發泡體,聚烯烴的壓延和模塑發泡體,發泡人造革等。
2
2,2'-偶氮二異丁腈
白色結晶粉末,相對密度1.1,揮發分1%,甲醇不溶物0.1%,熔點>99℃。溶於甲醇、乙醇、丙醇、乙醚、石油醚等有機溶劑,不溶於水。分解溫度98~110℃,放出氮氣,發氣量130~155ml/g。室溫下緩慢分解,30℃下貯存數月後顯著變質,故本品應在10℃以下存放。
用途:特別適用於PVC,還可用於環氧樹脂、PS、酚醛樹脂及橡膠等。分解發熱量低,約125.6~167.5J/mol,故使用量高達40%也不致使製品燒焦,可製得潔白製品。本品分解溫度低,可用於普通的PVC 糊。毒性較大,這大大限制了其應用。近年來,其作為發泡劑應用已日漸縮小,主要用作聚合引發劑。
3
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
橙色油狀液體,相對分子質量202,凝固點2.4℃,沸點75.5℃(33.31Pa),單獨加熱時,240℃下仍然穩定。使用鉛鹽、有機錫化合物、鎘皂和鋅皂等熱穩定劑可以使其活化,降低分解溫度。在100~200℃內的發氣量為200~350ml/g。溶於常見的增塑劑。
用途:液體發泡劑,適用於PE、PP、PVC 等。在塑料中易分散,泡孔結構均勻緻密,分解產物無臭、無毒、無色、不污染,可以製造色澤極淺的泡沫塑料。調整配方和加工條件,可製得閉孔或開孔泡沫體。
4
偶氮二甲酸鋇
亮黃色粉末,相對分子質量253.37,相對密度1.67,分解溫度240~250℃。發氣量170~175ml/g,分解產生氮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鋇等。在普通溶劑中不溶。
用途:高溫發泡劑。分解溫度高,加工安全性好。適用於軟化點高的聚合物,特別是PP。作為尼龍樹脂的注塑成型和擠塑成型用發泡劑也有良好的效果。還可用於硬質和半硬質PVC、ABS 等。
5
偶氮二甲酸二乙酯
紅色無氣味的油狀液體。相對分子質量174.16。分解溫度110~120℃。發氣量190ml/g。溶於增塑劑。貯存穩定。對硫化促進劑無反應。對水分和pH 變化敏感。金屬鹽(Cu、Fe、Co、Pb、Al、Sn 等金屬)可促進分解。
用途:PVC及其共聚物、PE、聚酯、環氧樹脂、PS、橡膠的發泡劑。用量為0.5~10%。
6
偶氮胺基苯
黃棕色結晶,有特殊氣味。相對分子質量197.24。熔點96~98℃,分解溫度150℃。發氣量113ml/g。貯存穩定。易從製品表面析出結晶,在酸性介質中會在較低溫度下分解,屬於污染性發泡劑。
用途:可作為PVC 及其共聚物、PS、PE、酚醛樹脂、環氧樹脂、生膠和橡膠、硅酮聚合物的發泡劑。用量0.1~5%。
7
亞硝基化合物類
淡黃色結晶粉末,本身無臭,在潮濕狀態下有甲醛味。相對分子質量186.18。相對密度:1.45。溶解度(室溫,g/100g 溶劑):甲乙酮1.6、吡啶1.8、乙醯乙酸乙酯2.6、乙腈5.6、嗎啉2.0、1-硝基丙烷1.4、二甲基甲醯胺14.7。在水、乙醇、苯、乙醚、丙酮中的溶解度約為1。分解溫度190~205℃(空氣中)、130~190℃(樹脂中或使用分解助劑)。發氣量260~270ml/g。分解氣體主要是氮氣,有少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本品易燃,與酸或酸霧接觸會迅速起火燃燒,故不能與這些物質共同存放,並應嚴禁明火。
用途:作為發泡劑多用於PVC。發氣量大,發泡效率高。使用水楊酸、己二酸、鄰苯二甲酸等有機酸或尿素為發泡助劑,可以降低分解溫度(通常調節在90~130℃)。分解時發熱量大,易造成厚製品的「芯燒」,且分解產物有惡臭。並用尿素後可消除臭味。本品在PVC中的用量約為7~15%。
8
N,N'-二甲基-N,N'-二亞硝基對苯二甲醯胺
商品化產品中有效成分為70%。黃色粉末,相對分子質量250.21,相對密度1.2。空氣中分解溫度為105℃,樹脂中為90~105℃,發氣量為126ml/g,分解氣體主要是氮氣。純品為爆炸物,對沖擊和摩擦敏感,故商品中充入惰性填料以增加安全性。
用途:可用作PVC 發泡劑,特別適用於PVC 糊,不使用發泡助劑即可製得開孔和閉孔的泡沫體。分解生熱小,可用於厚製品,分解殘余物無污染,但在塑料中會噴霜。
9
磺醯肼類——苯磺醯肼
淡黃色或白色細微粉末,相對分子質量172.20。相對密度1.43~1.48,熔點99℃。空氣中分解溫度>95℃,塑料中分解溫度為95~100℃。發氣量為130ml/g,分解氣體中主要是氮氣,有少量水蒸氣。
用途:可用於PVC、酚醛樹脂、聚酯發泡劑。分解過程伴有發熱,使製品內部溫度升高,故最好與碳酸氫鈉混合使用。本品分解後產生的含硫化合物具有臭味。
10
對甲苯磺醯肼
白色結晶細微粉末。相對分子質量186。相對密度1.40~1.42。熔點100~110℃。易溶於鹼,溶於甲醇、乙醇、甲乙酮,微溶於水、醛類,不溶於苯和甲苯。分解溫度100~110℃,放出氮氣和少量水,發氣量為110~125ml/g。在熱水中水解產生磺酸,並放出氮氣。常溫下無吸濕潮解現象,化學性質穩定。本品為可燃性物質,但遇酸不著火。
用途:本品為低溫發泡劑,適用於PVC 等多種塑料和橡膠。發生的氣體和分解殘渣無毒、無臭、不污染。本品產生的泡孔結構細密均勻,製品收縮率小,撕裂強度大,特別適合於製造閉孔泡沫塑料和海綿膠。本品用於PVC 可製得白色泡沫體,但在此場合模具表面必須鍍鉻。由於本品分解溫度較低,捏煉加工時應避免溫度過高(一般低於80℃),以防提前發泡。使用本品時可不用發泡助劑。本品不能與發泡劑H 並用,因這兩種發泡劑反應產生大量熱量,可導致製品內部燒焦。本品也不宜與鉛鹽並用,以免產生黑色硫化鉛沉澱。
11
4,4』-氧化雙苯磺醯肼
白色或淡黃色結晶粉末。相對分子質量358.39。相對密度1.52。分解溫度140~160℃,放出氮氣和水蒸氣,發氣量約為120ml/g。溶於環己酮、乙二醇、乙醚,微溶於乙醇和溫水,不溶於苯和汽油。
用途:本品為適應性極廣的發泡劑,有萬能發泡劑之稱。可用於PVC、PE、PP、ABS 樹脂等,也可作為塑料與橡膠的共混物及各種合成橡膠的發泡劑。其結構中雖然含有醚鍵,但非常穩定。在樹脂中的分解溫度為120~140℃。使用碳酸氫鈉可使其活化,降低分解溫度。泡孔結構細微均勻,分解氣體和殘余物無毒、無臭、不污染製品。適用於製造PE發泡電線電纜絕緣材料,微孔PVC 糊泡沫體等各種泡沫塑料。本品加工安全性高,在100℃以內無提前發泡之虞。但本品在分解發泡時放出水,故對於忌水場合不適用。
12
3,3』-二磺醯肼二苯碸
灰白色粉末。相對分子質量406.45。相對密度1.60。在空氣中的分解溫度為148℃,在乙烯基塑料中的分解溫度為135~145℃。發氣量110ml/g。無毒。
用途:本品主要作為軟質PVC 發泡劑,也可用於硬質PVC 和PE。發泡時分解生成的氣體無惡臭,無毒,但殘余物有污染性,可使製品帶色。
13
1,3-苯二磺醯肼
商品形式為50%本品與50%氯化石蠟的混合物,是含有灰白色細微粒子的膏狀物,相對分子質量266.29,相對密度1.5。在空氣中的分解溫度約為150℃,在塑料中的分解溫度為115~130℃,發氣量300ml/g。
用途:本品可作為橡膠和塑料用發泡劑,主要用於橡膠。加工安全性高,提前發泡的危險性小。鹼性物質可降低其分解溫度。分解產生的氣體主要是氮氣。
14
對甲苯磺醯氨基脲
白色細微粉末。相對分子質量229.25。溶於二甲基亞碸、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濃氫氧化銨和鹼水,不溶於乙酸、丙酮、四氯化碳、乙二醇、異丙醇、石油醚、甲苯和水。在空氣中的分解溫度為230℃,在塑料中的分解溫度為213~225℃。放出的氣體主要是氮氣和二氧化碳(約2:1)。分解後的固體殘余物主要是對二甲苯二硫化物和對甲苯磺酸銨,前者可溶於苯,後者可溶於水。本品在室溫下有良好的貯存穩定性,但應避免靠近蒸汽管道、火源和陽光直曬。
用途:本品為高溫氮氣發泡劑,特別適用於高溫加工的塑料,如ABS 樹脂、尼龍、硬質PVC、HDPE、PP、PC 等。加工安全性好,無提前發泡的危險。本品也可用於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的發泡。
15
4,4』-氧代雙(苯磺醯氨基脲)
本品為高溫發泡劑,分解溫度為210~220℃,發氣量約為145ml/g。放出的氣體主要是氮氣和二氧化碳。
用途:適用於硬質PVC、HDPE、高軟化點PP、PC、ABS 樹脂等加工溫度高的塑料。
16
三肼基三嗪
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相對分子質量171.61。分解溫度235~275℃。發氣量約為247ml/g。放出的氣體主要是氮氣和二氧化碳。
用途:本品為高溫發泡劑,適用於硬質和半硬質PVC、PP、PC、ABS 樹脂、聚醯胺等加工溫度高的塑料。加工安全性好。
17
5-苯基四唑
液體狀物。相對密度1.105(50℃)。
用途:本品為高溫發泡劑,適用於PC、聚醯胺等熔融溫度高的聚合物。
18
聚硅氧烷-聚烷氧基醚共聚物(發泡靈)
黃色或棕黃色油狀粘稠透明液體。酸值<0.2mgKOH/g。相對密度1.04~1.08。粘度0.15~0.5Pa· s(50℃)。
用途:本品是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料一步法生產中用的泡沫穩定劑。也可作為聚氨酯類、丙烯酸酯類塗料的流平劑。在彩色膠片防光暈層的塗布方面也有應用。

② 用什麼官能團來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使其附著力明顯提高

從合成技術上解決:
1.乙醯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 (AAEM)——針對丙烯酸樹脂、不回飽和聚酯樹脂進行改性答。
2.雙丙酮丙烯醯胺 (DAAM)——針對水性丙烯酸樹脂進行改性。
以聚氨酯預聚物改性環氧樹脂(A組分)與自製的固化劑(B組分)按10∶1~1∶1(重量比)的比例配製成耐高溫、韌性好、反應活性大的固化體系。其中聚氨酯預聚物為端羥基聚硅氧烷和二異氰酸酯按一定比例在一定條件下反應製成異氰酸酯基團封端的聚硅氧烷聚氨酯預聚物,再採用此聚氨酯預聚物對環氧樹脂進行改性處理。而自製的固化劑由二元胺、咪唑類化合物、硅烷偶聯劑,無機填料以及催化劑組成。此改性環氧樹脂膠粘劑可室溫固化,在200℃下可長期使用,或-5℃固化耐溫150℃;粘接強度達15-30MPa;T型剝離強度達35-65N/cm,具有優異的耐油、耐水、耐酸、鹼、耐有機溶劑的性能,可粘接潮濕面,油麵及金屬、塑料、陶瓷、硬質橡皮、木材等。

③ 丙酮的特性及用途是

中文名稱: 丙酮
中文同義詞: 2-丙酮;醋酮;二甲(基)酮;二甲基酮;二甲酮;木酮;乙酮;丙酮
英文名稱: Acetone
英文同義詞: ACETONE ALCOHOL;GRAMS DECOLORIZER;GRAM STAIN NO 3;(CH3)2CO;2-Propanon;aceton;aceton(german,tch,polish);Acetone oil
CAS號: 67-64-1
分子式: C3H6O
分子量: 58.08
EINECS號: 200-662-2
相關類別:滅鼠劑及其中間體;溶劑和助溶劑;食品加工助劑;食品添加劑
丙酮 性質
熔點 -94 °C(lit.)

沸點 56 °C760 mm Hg(lit.)

密度 0.791 g/mL at 25 °C(lit.)

蒸氣密度 2 (vs air)

蒸氣壓 184 mm Hg ( 20 °C)

折射率 n20/D 1.359(lit.)

FEMA 3326
閃點 1 °F

儲存條件 Store at RT.
水溶解性 soluble
Merck 14,66
BRN 63580
CAS 資料庫 67-64-1(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學物質信息 Acetone(67-64-1)
EPA化學物質信息 2-Propanone(67-64-1
丙酮 用途與合成方法
概述 丙酮也稱作二甲基酮、二甲基甲酮、二甲酮,或稱醋酮、木酮,是飽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簡單的酮。熔點-95℃,沸點56℃,密度:在25時比重0.788,為一種有特殊氣味的無色可燃液體。在常溫下為無色透明液體,易揮發、易燃,有芳香氣味。與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和吡啶等均能互溶,能溶解油、脂肪、樹脂和橡膠等,也能溶解醋酸纖維素和硝酸纖維素,是一種重要的溶劑。丙酮對人體沒有特殊的毒性,但是吸入後可引起頭痛,支氣管炎等症狀。如果大量吸入,還可能失去意識。日常生活中主要用於脫脂,脫水,固定等等。在血液和尿液中為重要檢測對象。有些癌症患者尿樣丙酮水平會異常升高。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療法減肥的人血液、尿液中的丙酮濃度也異常地高。丙酮以游離狀態存在於自然界中,在植物界主要存在於精油中,如茶油、松脂精油、柑橘精油等;人尿和血液及動物尿、海洋動物的組織和體液中都含有少量的丙酮。糖尿病患者的尿中丙酮的含量異常地增多。蒸氣與空氣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 2.55%~12.8%(體積)。丙酮的羰基能與多種親核試劑發生加成反應,例如催化氫化生成異丙醇,還原生成頻哪醇;與氨衍生物、氫氰酸、炔化物、有機金屬化合物反應等。丙酮還能進行α氫的反應,例如與鹵素發生取代反應,自身或與其他化合物發生類似羥醛縮合反應等。
分子結構 丙酮分子中羰基上的C原子以sp2雜化軌道成鍵,甲基C原子以sp3雜化軌道成鍵。
極限參數 自燃點:465℃ 爆炸極限:2.6%~12.8% 最大爆炸壓力:87.3牛/平方厘米 最易引燃濃度:4.5產生最大爆炸壓力濃度:6.3% 最小引燃能量:1.15毫焦(當4.97%濃度時) 燃燒熱值:1792千焦/摩爾(液體,25℃) 蒸氣壓:53.33千帕(39.5℃)。
純化與除水方法 普通丙酮常含有少量的水及甲醇、乙醛等還原性雜質。其純化方法有:
⑴於250mL丙酮中加入2.5g高錳酸鉀迴流,若高錳酸鉀紫色很快消失,再加入少量高錳酸鉀繼續迴流,至紫色不褪為止。然後將丙酮蒸出,用無水碳酸鉀或無水硫酸鈣乾燥,過濾蒸餾,收集55~56.5℃的餾分。用此法純化丙酮時,須注意丙酮中含還原性物質不能太多,否則會過多消耗高錳酸鉀和丙酮,使處理時間增長。 ⑵將100mL丙酮裝入分液漏斗中,先加入4mL10%硝酸銀溶液,再加入3.6mL1mol/L氫氧化鈉溶液,振搖 10min,分出丙酮層,再加入無水硫酸鉀或無水硫酸鈣進行乾燥。最後蒸餾收集55~56.5℃餾分。此法比方法⑴要快,但硝酸銀較貴,只宜做小量純化用。
作用 在化工、人造纖維、醫葯、油漆、塑料、有機玻璃、化妝品等行業中作為重要的有機原料,是優良的有機溶劑,可溶解許多有機產物如樹脂、醋酸纖維、乙炔等,也是製造硝化棉的溶劑。在工業上丙酮主要作為溶劑用於炸葯、塑料、橡膠、纖維、製革、油脂、噴漆等行業中,丙酮也可作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異戊二烯橡膠、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環氧樹脂等物質的重要原料。在精密銅管製造行業中,丙酮經常被用於擦拭銅管上面的黑色墨水。
常見用途舉例:
溶劑:例如卸除指甲油的去光水中的主要(或唯一)成份就是丙酮。也是實驗室常備的洗滌用溶劑。
試劑:丙酮在合成上是一種C3合成子,可以用於有機合成。另外丙酮也是一種保護基前體,通過生成縮酮來保護1,2-二醇,或者1,3-二醇。
冷劑:丙酮與乾冰的混合物可當冷劑(攝氏:-50℃)。
制備方法 丙酮的生產方法主要有異丙醇法、異丙苯法、發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業生產以異丙苯法為主。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丙酮是制備苯酚的副產品,是異丙苯氧化後的產物之一。該技術目前主要的專利生產商有Kellogg Brown & Root公司、三井化學公司和UOP公司。
Solutia公司開發了一種用氮氧化物氧化苯生產苯酚的技術,但是該公司去年取消了採用該工藝建廠的計劃,因為採用該項技術毛利水平太低。日本的研究人員最近還開發了一種採用銪-鈦催化劑以苯為原料的一步法生產苯酚和丙酮的生產工藝。
干餾法:在異丙苯法尚未發明之前,早期丙酮多由乙酸鈣的干餾製得。
發酵法:用丁醇酵母發酵可以獲得丙酮。此法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哈伊姆·魏茨曼所發展,但不久就因產率極低而被放棄。
異丙苯氧化合成法:用石油工業產品異丙苯在硫酸的催化下被空氣氧化重排成丙酮,副產物苯酚。該法產生的廢品很少,稱為「一箭雙雕」法。

毒性與危害 丙酮主要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濃度接觸對個別人可能出現肝、腎和胰腺的損害。由於其毒性低,代謝解毒快,生產條件下急性中毒較為少見。急性中毒時可發生嘔吐、氣急、痙攣甚至昏迷。口服後,口唇、咽喉燒灼感,經數小時的潛伏期後可發生口乾、嘔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暫時性意識障礙。丙酮對人體的長期損害,表現為對眼的刺激症狀如流淚、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潤等,還可表現為眩暈、灼熱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代謝:丙酮經肺、胃腸道、皮膚等途徑吸收後,由於水溶性強,易吸收入血液,迅速分布於全身。其排出取決於劑量,大劑量時以原形主要經肺和腎,極少量經皮膚排出;小劑量時大部分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排出。丙酮在血液中的生物學半衰期,大鼠為5.3 h,狗為11 h,人為3 h。丙酮在人體的代謝大多是分解為乙醯乙酸和轉變為糖原的三羧酸循環中間體。
1、吸入:濃度在500ppm以下無影響,500~1000ppm之間會刺激鼻、喉,1000ppm時可致頭痛並有頭暈出現。2000~10000 ppm時可產生頭暈、醉感、倦睡、惡心和嘔吐,高濃度導致失去知覺、昏迷和死亡。
2、眼睛接觸:濃度在500ppm會產生刺激,1000ppm會有輕度、暫時性刺激。液體會產生中毒刺激。
3、皮膚刺激:液體會有輕度刺激,通過完好的皮膚吸收造成的危險很小。
4、口服:對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進大量會產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狀。
5、皮膚接觸會導致乾燥、紅腫和皸裂,每天3小時吸入濃度為1000ppm的蒸氣,在7~15年會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暈、乏力。高濃度蒸氣會影響腎和肝的功能。
急救與防護 消防:
高度易燃性,有嚴重火災危險,屬於甲類火災危險物質。在室溫下蒸氣與空氣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用乾粉、抗溶泡沫滅火劑、鹵素滅火劑或二氧化碳來滅火。用水來冷卻暴露於火中的容器,並驅散丙酮蒸氣。
人身防護:
1、吸入:如蒸氣濃度不明或超過暴露極限時,應佩帶合適的呼吸器。
2、皮膚:如果需要,應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適的材料是丁基橡膠。在直接工作的場所應備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
3、眼睛:戴化學放濺眼鏡,必要時可佩帶面罩。
急救:
1、吸入:脫離丙酮產生源或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如呼吸停止應進行人工呼吸。
2、眼睛接觸:眼瞼張開,用微溫的緩慢的流水沖洗患眼約10分鍾。
3、皮膚接觸:用微溫的緩慢的流水沖洗患處至少10分鍾。
4、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給患者飲水約250ml。
5、一切患者都應請醫生治療。
含量分析 於一內盛水20ml的燒瓶中准確稱取試樣約1g,加水至1000ml。取該液10ml放人一具玻塞燒瓶中,加氫氧化鈉試液(TS-224)25ml,靜置5min。加0.1mol/L碘液25ml,加塞,於冷的暗處放置10min,加1mol/L硫酸30ml。用0.1mol/L硫代硫酸鈉滴定剩餘的碘,用澱粉試液(TS-235)作指示劑。按試樣量作相同的空白試驗並作必要校正。每ml0.1mol/L碘相當於C3H6O 0.9675mg。
毒性
ADI GMP為限(FAO/WHO,2001)。
LD503000mg/kg(小鼠,經口)。
對人的急性致死量為50ml/人。
使用限量
FDA§173.210(2000):香辛料油樹脂中的限量為30mg/kg。
FEMA(mg,/kg):軟飲料5;冷飲5;糖果8;焙烤食品8;布丁類5;塗抹食品5。
食品添加劑最大允許使用量最大允許殘留量標准 添加劑中文名稱 允許使用該種添加劑的食品中文名稱 添加劑功能 最大允許使用量(g/kg) 最大允許殘留量(g/kg)
丙酮 食品 食品用香料 用於配製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過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許使用量和最大允許殘留量
丙酮 食品 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 / 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一般應在製成最後成品之前出去,有規定食品中殘留量的除外

④ 如何提高丙烯酸酯膠粘劑對pp的附著力

中午好,丙烯酸酯就單體而言沒有特殊催化條件時無論你如何搞都不會增加與PP的附著力的,因為它們兩者之間完全不相溶。如果你使用的是502這樣的氰基乙酯,它的固化機理是DCM揮發加上氰基與水分反應硬化,這兩種都與PP的非極性相斥——如果是MMA、MEA等甲基丙烯酸酯雖然極性減小但依然與高非極性的PP不相溶的。物理層面你可以考慮在你的丙烯酸酯里添加2%-5%的CPE或者CPP,氯化聚乙/丙烯,它是目前比較有效對PP有附著力的中間料之一(或者超低分子量的LDPE,300以下的溶解於芳香烴),再添加少量KH-570和納米玻璃珠,我們測試過可以有效粘接PP。另一種就是想辦法接枝含有聚丙烯單體的直鏈到甲基丙烯酸酯的主鏈上,也就是我之前說的難度比較大,成本高產量很小,通常都是在甲基丙烯酸酯中加入一部份uv固化的丙烯酸單體來硬抓PP底,只適合平面PP粘接如果是PPR管材或者弧形面就不好說因為有溫差造成的應力開裂。建議使用CPE、CPP是目前最實惠的選擇,本身它在製造業用途就很廣泛,比如汽車保險杠PP做底塗的吸墨層就是用PP水噴塗上的,也就是CPP的10%甲苯溶液,效果很好請參考(CPP有苯溶和酯溶兩種改性,丙烯酸酯建議使用後者,主溶劑可以用環保的乙酸甲酯代替DCM和酮類)。

⑤ 橡膠海綿使用哪種成核劑好

(1)二氧化碳發泡劑

一種是異氰酸酯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發泡)作為發泡劑,另一種是液體二氧化碳。
目前主要用於對絕熱性要求不高的供熱管道保溫、包裝泡沫塑料和農用泡沫塑料等領域;液體二氧化碳發泡優缺點與水發泡相同,目前主要用於聚氨酯軟泡。
(2)氫化氟氯烴(HCFC)發泡劑
分子中含有氫,化學特性不穩定,比較容易分解。
目前商業上可以替代CFC-11最成熟的產品為HCFC-14LB,它與多元醇和異氰酸酯的相溶性好,在不增加設備的條件下可以直接用HCFC-14LB代替CFC-11,在達到同樣密度和相近的物理特性泡沫體時用量要少於CFC-11。HCFC-141B的缺陷在於原料價格較高,對某些ABS和高抗沖擊性聚苯乙烯具有溶解性,且其導熱系數比CFC-11高,因此需要得到的泡沫體密度較高,才可以達到隔熱效果。
(3)烴類發泡劑
用於聚氨酯發泡劑的烴類化合物主要是環戊烷,特別是環戊烷的硬泡體系具有導熱系數較低和抗老化性能,ODP值為零等優點,常被用於冰箱、冷庫和建築的隔熱保溫等領域,已經成為我國硬泡CFC-11替代品的首選。
(4)氫化氟烷烴(HFC)發泡劑
HFC類化合物ODP值為零,在軟質PU泡沫生產中是CFC-11理想的替代產品,早期的HFC類發泡劑主要是HFC-134A和HFC-152A,這兩種發泡劑具有低分子量和低沸點,達到相同密度和相近物理特性泡沫體時,用量比CFC-11用量少,並且性能比較穩定,但是它們的缺陷在於導熱系數比較高,且在一般多元醇中的溶解度較低,加工含有HFC-134A和HFC-152A的組合聚醚相對比較困難,另外需要發泡設備以滿足加工要求。
化學發泡劑
化學發泡劑又稱分解性發泡劑。它們能均勻地分散於樹脂中,受熱分解,可產生至少一種氣體。可分為無機發泡劑和有機發泡劑兩類。有機發泡劑是塑料中使用的主要發泡劑,主要是偶氮類、亞硝基類和磺醯肼類。另外還有一些發泡劑組成物,其發泡氣體是通過兩個組分間的吸熱反應而釋放出來的。
1
偶氮類
桔黃色結晶粉末,相對分子質量116.1,相對密度1.65,細度(200 目通過)≥99.5%,水分≤0.1%,灰分≤0.1%。溶於鹼,不溶於醇、汽油、苯、吡啶等一般有機溶劑,難溶於水。分解溫度190~205℃,不易燃。發氣量為200~300ml/g,主要是氮氣、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室溫貯存穩定,有自熄性,但在120℃以上時因分解產生大量氣體,在密閉容器中易發生爆炸。
用途:適用於PE、PVC、PS、PP、ABS 等。其分解產物無毒、無臭、不污染,可以製得純白的泡沫體。本品分解溫度高,產生的氣泡均勻、緻密。適用於閉孔泡沫體、常壓或加壓發泡體,厚的或薄的發泡體等各種發泡製品。如PVC和增塑糊發泡體,聚烯烴的壓延和模塑發泡體,發泡人造革等。
2
2,2'-偶氮二異丁腈
白色結晶粉末,相對密度1.1,揮發分1%,甲醇不溶物0.1%,熔點>99℃。溶於甲醇、乙醇、丙醇、乙醚、石油醚等有機溶劑,不溶於水。分解溫度98~110℃,放出氮氣,發氣量130~155ml/g。室溫下緩慢分解,30℃下貯存數月後顯著變質,故本品應在10℃以下存放。
用途:特別適用於PVC,還可用於環氧樹脂、PS、酚醛樹脂及橡膠等。分解發熱量低,約125.6~167.5J/mol,故使用量高達40%也不致使製品燒焦,可製得潔白製品。本品分解溫度低,可用於普通的PVC 糊。毒性較大,這大大限制了其應用。近年來,其作為發泡劑應用已日漸縮小,主要用作聚合引發劑。
3
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
橙色油狀液體,相對分子質量202,凝固點2.4℃,沸點75.5℃(33.31Pa),單獨加熱時,240℃下仍然穩定。使用鉛鹽、有機錫化合物、鎘皂和鋅皂等熱穩定劑可以使其活化,降低分解溫度。在100~200℃內的發氣量為200~350ml/g。溶於常見的增塑劑。
用途:液體發泡劑,適用於PE、PP、PVC 等。在塑料中易分散,泡孔結構均勻緻密,分解產物無臭、無毒、無色、不污染,可以製造色澤極淺的泡沫塑料。調整配方和加工條件,可製得閉孔或開孔泡沫體。
4
偶氮二甲酸鋇
亮黃色粉末,相對分子質量253.37,相對密度1.67,分解溫度240~250℃。發氣量170~175ml/g,分解產生氮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鋇等。在普通溶劑中不溶。
用途:高溫發泡劑。分解溫度高,加工安全性好。適用於軟化點高的聚合物,特別是PP。作為尼龍樹脂的注塑成型和擠塑成型用發泡劑也有良好的效果。還可用於硬質和半硬質PVC、ABS 等。
5
偶氮二甲酸二乙酯
紅色無氣味的油狀液體。相對分子質量174.16。分解溫度110~120℃。發氣量190ml/g。溶於增塑劑。貯存穩定。對硫化促進劑無反應。對水分和pH 變化敏感。金屬鹽(Cu、Fe、Co、Pb、Al、Sn 等金屬)可促進分解。
用途:PVC及其共聚物、PE、聚酯、環氧樹脂、PS、橡膠的發泡劑。用量為0.5~10%。
6
偶氮胺基苯
黃棕色結晶,有特殊氣味。相對分子質量197.24。熔點96~98℃,分解溫度150℃。發氣量113ml/g。貯存穩定。易從製品表面析出結晶,在酸性介質中會在較低溫度下分解,屬於污染性發泡劑。
用途:可作為PVC 及其共聚物、PS、PE、酚醛樹脂、環氧樹脂、生膠和橡膠、硅酮聚合物的發泡劑。用量0.1~5%。
7
亞硝基化合物類
淡黃色結晶粉末,本身無臭,在潮濕狀態下有甲醛味。相對分子質量186.18。相對密度:1.45。溶解度(室溫,g/100g 溶劑):甲乙酮1.6、吡啶1.8、乙醯乙酸乙酯2.6、乙腈5.6、嗎啉2.0、1-硝基丙烷1.4、二甲基甲醯胺14.7。在水、乙醇、苯、乙醚、丙酮中的溶解度約為1。分解溫度190~205℃(空氣中)、130~190℃(樹脂中或使用分解助劑)。發氣量260~270ml/g。分解氣體主要是氮氣,有少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本品易燃,與酸或酸霧接觸會迅速起火燃燒,故不能與這些物質共同存放,並應嚴禁明火。
用途:作為發泡劑多用於PVC。發氣量大,發泡效率高。使用水楊酸、己二酸、鄰苯二甲酸等有機酸或尿素為發泡助劑,可以降低分解溫度(通常調節在90~130℃)。分解時發熱量大,易造成厚製品的「芯燒」,且分解產物有惡臭。並用尿素後可消除臭味。本品在PVC中的用量約為7~15%。
8
N,N'-二甲基-N,N'-二亞硝基對苯二甲醯胺
商品化產品中有效成分為70%。黃色粉末,相對分子質量250.21,相對密度1.2。空氣中分解溫度為105℃,樹脂中為90~105℃,發氣量為126ml/g,分解氣體主要是氮氣。純品為爆炸物,對沖擊和摩擦敏感,故商品中充入惰性填料以增加安全性。
用途:可用作PVC 發泡劑,特別適用於PVC 糊,不使用發泡助劑即可製得開孔和閉孔的泡沫體。分解生熱小,可用於厚製品,分解殘余物無污染,但在塑料中會噴霜。
9
磺醯肼類——苯磺醯肼
淡黃色或白色細微粉末,相對分子質量172.20。相對密度1.43~1.48,熔點99℃。空氣中分解溫度>95℃,塑料中分解溫度為95~100℃。發氣量為130ml/g,分解氣體中主要是氮氣,有少量水蒸氣。
用途:可用於PVC、酚醛樹脂、聚酯發泡劑。分解過程伴有發熱,使製品內部溫度升高,故最好與碳酸氫鈉混合使用。本品分解後產生的含硫化合物具有臭味。
10
對甲苯磺醯肼
白色結晶細微粉末。相對分子質量186。相對密度1.40~1.42。熔點100~110℃。易溶於鹼,溶於甲醇、乙醇、甲乙酮,微溶於水、醛類,不溶於苯和甲苯。分解溫度100~110℃,放出氮氣和少量水,發氣量為110~125ml/g。在熱水中水解產生磺酸,並放出氮氣。常溫下無吸濕潮解現象,化學性質穩定。本品為可燃性物質,但遇酸不著火。
用途:本品為低溫發泡劑,適用於PVC 等多種塑料和橡膠。發生的氣體和分解殘渣無毒、無臭、不污染。本品產生的泡孔結構細密均勻,製品收縮率小,撕裂強度大,特別適合於製造閉孔泡沫塑料和海綿膠。本品用於PVC 可製得白色泡沫體,但在此場合模具表面必須鍍鉻。由於本品分解溫度較低,捏煉加工時應避免溫度過高(一般低於80℃),以防提前發泡。使用本品時可不用發泡助劑。本品不能與發泡劑H 並用,因這兩種發泡劑反應產生大量熱量,可導致製品內部燒焦。本品也不宜與鉛鹽並用,以免產生黑色硫化鉛沉澱。
11
4,4』-氧化雙苯磺醯肼
白色或淡黃色結晶粉末。相對分子質量358.39。相對密度1.52。分解溫度140~160℃,放出氮氣和水蒸氣,發氣量約為120ml/g。溶於環己酮、乙二醇、乙醚,微溶於乙醇和溫水,不溶於苯和汽油。
用途:本品為適應性極廣的發泡劑,有萬能發泡劑之稱。可用於PVC、PE、PP、ABS 樹脂等,也可作為塑料與橡膠的共混物及各種合成橡膠的發泡劑。其結構中雖然含有醚鍵,但非常穩定。在樹脂中的分解溫度為120~140℃。使用碳酸氫鈉可使其活化,降低分解溫度。泡孔結構細微均勻,分解氣體和殘余物無毒、無臭、不污染製品。適用於製造PE發泡電線電纜絕緣材料,微孔PVC 糊泡沫體等各種泡沫塑料。本品加工安全性高,在100℃以內無提前發泡之虞。但本品在分解發泡時放出水,故對於忌水場合不適用。
12
3,3』-二磺醯肼二苯碸
灰白色粉末。相對分子質量406.45。相對密度1.60。在空氣中的分解溫度為148℃,在乙烯基塑料中的分解溫度為135~145℃。發氣量110ml/g。無毒。
用途:本品主要作為軟質PVC 發泡劑,也可用於硬質PVC 和PE。發泡時分解生成的氣體無惡臭,無毒,但殘余物有污染性,可使製品帶色。
13
1,3-苯二磺醯肼
商品形式為50%本品與50%氯化石蠟的混合物,是含有灰白色細微粒子的膏狀物,相對分子質量266.29,相對密度1.5。在空氣中的分解溫度約為150℃,在塑料中的分解溫度為115~130℃,發氣量300ml/g。
用途:本品可作為橡膠和塑料用發泡劑,主要用於橡膠。加工安全性高,提前發泡的危險性小。鹼性物質可降低其分解溫度。分解產生的氣體主要是氮氣。
14
對甲苯磺醯氨基脲
白色細微粉末。相對分子質量229.25。溶於二甲基亞碸、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濃氫氧化銨和鹼水,不溶於乙酸、丙酮、四氯化碳、乙二醇、異丙醇、石油醚、甲苯和水。在空氣中的分解溫度為230℃,在塑料中的分解溫度為213~225℃。放出的氣體主要是氮氣和二氧化碳(約2:1)。分解後的固體殘余物主要是對二甲苯二硫化物和對甲苯磺酸銨,前者可溶於苯,後者可溶於水。本品在室溫下有良好的貯存穩定性,但應避免靠近蒸汽管道、火源和陽光直曬。
用途:本品為高溫氮氣發泡劑,特別適用於高溫加工的塑料,如ABS 樹脂、尼龍、硬質PVC、HDPE、PP、PC 等。加工安全性好,無提前發泡的危險。本品也可用於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的發泡。
15
4,4』-氧代雙(苯磺醯氨基脲)
本品為高溫發泡劑,分解溫度為210~220℃,發氣量約為145ml/g。放出的氣體主要是氮氣和二氧化碳。
用途:適用於硬質PVC、HDPE、高軟化點PP、PC、ABS 樹脂等加工溫度高的塑料。
16
三肼基三嗪
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相對分子質量171.61。分解溫度235~275℃。發氣量約為247ml/g。放出的氣體主要是氮氣和二氧化碳。
用途:本品為高溫發泡劑,適用於硬質和半硬質PVC、PP、PC、ABS 樹脂、聚醯胺等加工溫度高的塑料。加工安全性好。
17
5-苯基四唑
液體狀物。相對密度1.105(50℃)。
用途:本品為高溫發泡劑,適用於PC、聚醯胺等熔融溫度高的聚合物。
18
聚硅氧烷-聚烷氧基醚共聚物(發泡靈)
黃色或棕黃色油狀粘稠透明液體。酸值<0.2mgKOH/g。相對密度1.04~1.08。粘度0.15~0.5Pa· s(50℃)。
用途:本品是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料一步法生產中用的泡沫穩定劑。也可作為聚氨酯類、丙烯酸酯類塗料的流平劑。在彩色膠片防光暈層的塗布方面也有應用。

閱讀全文

與乙醯乙酸與環氧樹脂反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科選牌凈水機多少錢 瀏覽:868
日產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43
水星污水處理 瀏覽:434
濰坊牙科污水處理設備 瀏覽:800
污水排水閥放哪裡 瀏覽:258
卡羅拉空氣濾芯正面在哪裡 瀏覽:840
輪胎樹脂膠 瀏覽:713
沈丘污水處理廠單位 瀏覽:186
鈉離子交換器設計計算 瀏覽:939
空氣濾芯為什麼會著火 瀏覽:35
水龍頭凈水器反滲透 瀏覽:664
污水處理廠停車位多少錢 瀏覽:462
鎮污水廠a20是什麼工藝 瀏覽:203
環衛污水巡檢是做什麼 瀏覽:6
138樹脂價格 瀏覽:1
雨污水平面圖怎麼生成縱斷面 瀏覽:448
離子交換樹脂原材料 瀏覽:420
純水的orp大概是多少 瀏覽:378
熔噴布過濾檢測儀排名 瀏覽:309
用離子交換樹脂精製柴油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