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丙烯酸樹脂的配方
丙烯酸樹脂有很多種,最好說具體點。
Ⅱ 聚丙烯酸系列膠黏劑的合成與應用
聚丙烯酸系列膠黏劑的合成與應用
中商網訊 我國合成膠粘劑生產企業比較分散,約有2000多家,並有數百家專
門生產通用品種如脲醛樹脂膠粘劑、聚醋酸乙烯膠粘劑、聚丙烯酸樹脂膠粘劑等。
脲醛樹脂、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膠粘劑脲醛樹脂、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膠
粘劑主要用於木材加工行業。目前,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膠粘劑使用後的甲醛釋
放量高於國際標准。
聚丙烯酸樹脂此類膠粘劑主要用於生產壓敏膠粘劑,也用於紡織和建築領域。
近年來國內企業從國外引進數條壓敏膠粘製品生產流水線,推動了國內聚丙烯酸樹
脂生產技術的發展。
水溶性聚丙烯酸鈉的應用
聚丙烯酸鈉是近年來國內外廣泛研究開發的精細化工產品之一,其工業產品有白色(或淺黃色)塊狀或粉末產品;無色透明(或淺黃色)粘稠液體,易溶於水的產品。聚丙烯酸鈉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食品、飼料、紡織、造紙、水處理、石油化工、農林園藝、生理衛生等領域[1-5]
目前研究的聚丙烯酸鈉合成路線主要有以下兩種:
1. 丙烯酸聚合成聚丙烯酸再中和
1 水溶性聚丙烯酸鈉的應用
聚丙烯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從幾百至幾千萬以上,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聚丙烯酸鈉可以用作各種目的和用途。超低相對分子質量(700以下)的用途還未完全開發出來;相對分子質量低(1000-5000)時,主要起分散作用;相對分子質量中等(104~106)顯示有增稠性;相對分子質量高(106~107)的聚丙烯酸鈉主要做增稠劑和絮凝劑;超高相對分子質量(107以上)的聚丙烯酸鈉不再溶於水,在水中溶脹,生成水凝膠,主要用作吸水劑。
1.1 分散劑
聚丙烯酸鈉為陰離子型聚合電解質,當其為低分子時,由於低聚物離子不能吸附懸浮粒子,而是被懸浮粒子所吸附,吸附了低聚物離子的顆粒表面形成雙電層,改變了電荷狀態,在靜電荷作用下,顆粒相互排斥,這樣避免了顆粒碰撞而長大沉積,並相應地將顆粒分散在溶液中。
隨著工業用水量的日益增多,占工業用水80%以上的冷卻水需要循環使用,這已成為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措施。冷卻水的不斷循環,使水中礦物質不斷增加引起設備和管道的腐蝕和結垢。因此,需要在循環水中添加阻垢分散劑。原油在開采及運輸過程中,當流速較低時,原油中懸浮的大顆粒粘土在重力作用下不可避免地會沉降並附著堆積在管道的內壁,嚴重影響採油效率及原油的正常運輸。加入分散劑,可剝離分散粘土顆粒。在目前眾多的水處理
劑中,聚丙烯酸鈉類的分散性能是最優良的。阻垢分散用的聚丙烯酸鈉的重均相對分子質量最好為2000~5000的范圍。
據國外文獻[6]報道,目前分散效果較好的粘土分散劑分散效率(濃度為200X10-6)僅為75%左右。陳振江[7]等人研究合成的聚丙烯酸鈉粘土分散劑(濃度為200X10-6)分散效率可高達93%,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陳振興、李立[8]通過丙烯酸單體的催化聚合反應,製得阻垢分散性能優良的低聚丙烯酸鈉,用於氧化鋁熟料溶出料漿中進行的沉降及動態阻垢試驗,證實低聚物的最佳添加量約為18.5mg/L,此時沉降速度急劇減少,動態阻垢率達47.3%。尹寶霖[9]等人利用三種含有不同官能團的單體丙烯酸(AA)、丙烯醯胺(AM)和烯丙基磺酸鈉(ASA)合成了一種新型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分散劑(AA-AM-SAS),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對BaS04、Ca3(PO4)2有很強的阻垢性能。
1.2 增稠劑
增稠劑是用於提高水性塗料粘度和改善流變性的一種聚合物助劑。增稠機理是:利用聚合物結構中相當數量的羧基,在遇到鹼發生中和反應時,形成羧酸根離子,聚合物表面產生的靜電排斥作用,使得共聚物分子主鏈不斷擴張和伸展,由球狀分子變成棒狀分子,體積隨之膨脹成百上千倍,從而占據了連續的相空間,提高了體系中分子運動的阻力,引起粘度的增加和流動狀態的改變。
Robert L[10]採用過硫酸銨或過硫酸鉀作引發劑,在一定溫度下引發聚合丙烯酸鈉單體,當聚合度n達幾十萬以上時,其水溶液粘度很大,可以用作增稠劑。在塗料印花生產工藝中,用聚丙烯酸鈉作增稠劑可以很好地替代海藻酸鈉和天然澱粉[11]。戚銀城、劉寶龍[12]的研究表明對於丁苯或丙烯酸酯類乳膠只要加入極少量聚丙烯酸鈉就可以使體系的粘度增大。且隨著聚丙烯酸鈉用量的增多,粘度也相應增大。張軼東[13]採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高相對分子質量的丙烯酸(鈉)聚合物,將此聚合物直接用於蛋白質溶液或其它生物大分子提取液的濃縮,用該方法濃縮蛋白質具有效率高、濃縮劑用量少的優點,並且能夠更好地保持酶的活性。
1.3 絮凝劑
聚丙烯酸鈉是一種線狀、可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鏈上的羧基由於靜電相斥作用,使得曲繞的聚合物鏈伸展,促成具有吸附性的功能團外露到表面上來,由於這些活性點吸附在溶液中懸浮粒子上,形成粒子間的架橋,從而加速了懸浮粒子的沉降。
聚丙烯酸鈉是20世紀70年代末作為絮凝劑開始應用於赤泥沉降分離,其對赤泥的沉降速度通常比用澱粉高10倍。山田、興一[14]通過研究認為:聚丙烯酸鈉的絮凝效果受赤泥的種類影響較大,有些赤泥甚至不能與聚丙烯酸鈉形成絮凝物。在我國聚丙烯酸鈉中常用的絮凝劑品種是A-1000#。赤泥沉降過程中,為了降低絮凝劑與赤泥初聚體「架橋」時的空間效應,江新民[15]將採用NaOH改性處理的A-1000#絮凝劑用於拜耳赤泥分離和燒結法赤泥分離,其效果分別是未處理的A-1000#絮凝劑的3倍和1.88倍。
在氯鹼生產中,鹽水精製是一關鍵環節,它要求Ca2+、Mg2+含量低,沉澱速度快。因此,選用高效、速溶、便利的絮凝劑是關繫到鹽水澄清效果,保證鹽水質量,降低鹽水生產成本的關鍵。文獻[4,12,16,19]合成的聚丙烯酸鈉是有效的鹽水精製絮凝劑。黃民生、
朱莉[20]採用聚丙烯酸鈉作為主要絮凝劑預處理味精濃廢水,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預處理過程對COD、SS、SO42-的去除率分別達到69%、91%和41%。
1.4 洗滌助劑
在洗滌劑行業,磷酸鹽、硅酸鹽與碳酸鹽一直是重要的助洗劑,特別是三聚磷酸鈉(STPP),其顯著特點在於能與水中的Ca2+、Mg2+生成可溶性整合物,從而起到軟化硬水的作用,並且有分散、乳化、增溶污垢的能力。但隨著某些地區水體富磷,導致赤化的現象出現,無磷洗滌劑的呼聲越來越高,從而掀起了代磷助劑開發與應用高潮。
國外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製新的助洗劑——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酸鈉雖然對Ca2+、Mg2+的螯合能力弱,但它具有良好的分散污垢和防止污垢在織物上的再沉積能力以及優於STPP的抗酸能力等優點,被大量應用於低磷及無磷洗衣粉中。聚丙烯酸鈉相對分子質量的分布是影響助洗性能的決定因素,作為洗滌助劑的聚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分布
平均為5萬~8萬。凌愛蓮[21]初步考查了聚丙烯酸鈉對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和十二烷基醇硫酸鈉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助洗作用,試驗證實聚丙烯酸鈉的去污力可達到或超過單獨使用三聚磷酸鈉時的數值,是一種能夠部分或完全取代三聚磷酸鈉的聚合物洗滌劑。
為了改善丙烯酸均聚物對Ca2+、Mg2+螯合能力弱的缺點,人們開始研究在其分子鏈上共聚一些其它功能單體。目前採用較多的是馬來酸和丙烯酸的共聚物[22,23],聚合物分子中含有更多的-COO-Na+,其水溶性及螯合金屬離子的能力顯著增強。丙烯酸-馬來酸酐共聚物具有很好的整合性能和分散性能,應用在洗滌劑中能緩沖pH值,丙烯酸的含量越高,產物的螯合力越低,分散力越高;馬來酸酐的含量越高,產物的整合力就越高。按1:4的比例與4A沸石復配取代三聚磷酸鈉製得無磷洗衣粉,其去污指數超過標准粉。
2 結束語
近些年來,國內研究者對聚丙烯酸鈉的化學、物理性質、反應機理、優化生產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國內聚丙烯酸鈉的實際應用還遠不及國外,尤其是超低相對分子質量(700以下)的產品的應用還未完全開發。因此,可以根據市場需要生產出不同相對分子質量、具有多種用途的系列產品,滿足各行各業的需求,其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十分樂觀。
1.6聚丙烯酸醋乳液膠粘劑
聚丙烯酸醋乳液膠粘劑是我國so年代以來發展最快的一類膠粘劑,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長網。該膠原料來源廣泛,容易制備,成本低,基本上無毒無污染,粘結性能及應用范圍不遜色於其它膠種,是一種近乎理想的膠粘劑,主要用於建築、塗料、紡織以及包裝等行業。
目前此類膠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於研製高性能和特種功能的產品。在這方面,我國科研工作者做了許多工作,如:范和平等四在丙烯酸醋乳液中引人酞胺基和環氧基,合成了固化溫度低、耐焊性好的水基膠,有望替代目前FPC基材普遍使用的各種溶劑膠;王正平、陳興娟側合成了聚氨醋丙烯酸醋膠,可以利用紫外光和可見光進行固化,固化後膠層兼有聚丙烯酸醋和聚氨醋二者的優點,而且在減少污染及節省能源方面有極佳效果;楊琴等閱認為將環氧基團引人丙烯酸醋聚合體系,可提高乳膠的耐站污、耐沖擊和耐回粘性等,是無紡布生產中理想的專用膠粘劑,依此合成的環氧改性丙烯酸醋乳膠效果良好;俞曉薇Pl]採用活性乳化劑和耐水性單體與丙烯酸醋一起進行乳液共聚,特別適用於對耐水性有要求的對象的粘接,而張心亞等l32]則合成了有機硅交聯的水性單組分丙烯酸醋膠粘劑,顯著改善了膠粘劑的耐水性和濕態粘接力,並使其具有良好的貯存穩定性……
Ⅲ 丙烯酸樹脂配方是什麼
丙烯酸塗料由於具有很多突出的優異性能,如顏色淺、耐候性優異、裝飾性好、綜合性能、三防性能十分突出、品種多、用途非常廣泛、原料易得、價格適宜等,因此近幾年發展極為迅速。丙烯酸塗料之所以有上述極其鮮明的特點、性能,小編認為:主要是由於其所用丙烯酸樹脂的性能優異、全面。 丙烯酸樹脂配方設計的原則,要滿足用戶產品性能的要求首先必須明確,所用樹脂要滿足用戶的具體要求。如:配方設計的丙烯酸樹脂的種類是溶劑型還是水性,是熱塑性還是熱固性,是高固體分還是低固體分,是高酸值還是低酸還是中酸值,熱固性中什麼交聯劑固化,是烘烤型(單組分)還是自干型(雙組分)。 塗料,分散在物體表面形成薄膜而發揮裝飾、絕緣、保護、防銹以及掩飾產品缺陷等其他特殊作用,多為液體和固體材料。早期塗料主要應用食用油,因此又稱為油漆。塗料是高分子材料,具有絕大多數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優秀性能。 塗料的成分通常包括成膜樹脂、顏料、溶劑以及添加助劑。其中成膜物質主要為油脂及其副產物、纖維素及其衍生物、樹脂成分;助劑主要成為為消泡劑,流平劑,潤濕劑以及鈦白粉、碳酸鈣特殊功能的助劑;顏料包括著色顏料和填料兩種,如鈦白粉、碳酸鈣等;常用的溶劑有烴類、醇類、醚類、酮類和酯類物質,如礦物油、二甲苯等。 根據塗料使用成膜物質的種類來分,主要分為油性塗料、纖維塗料、合成塗料和無機塗料。 樹脂的選擇、配方的設計、其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塗料最終品質的優劣。如果樹脂的性能不好,做出的塗料性能就很差,特別是一些要求性能很高、特點很突出的塗料,如用於ABS電視機、手機、電腦產品的塗料專業品種,對其塗料性能要求就非常高,而且要求綜合性能、施工性能都非常全面,所以只有把這種專業塗料用樹脂做好,才能滿足上述要求。由此可見塗料用丙烯酸樹脂的配方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系統工程,即原則性很強,設計中影響因素很多,錯綜復雜。
Ⅳ 聚丙烯酸鈉的製作工藝
聚丙烯酸鈉簡稱PAANa,結構式為[-CH2-CH(COONa)]n-。是—種水溶性樹脂,分子量數百萬,無色或淡黃色粘稠液體,呈弱鹼性,能電離,有腐蝕性。在PH=4附近時,容易凝膠;在PH=2.5時,近於溶解。易溶於氫氧化鈉水溶液,但在氫氧化鈣、氫氧化鎂等水溶液中會沉澱。無毒。
分子式:[C3H3O2Na]n
分子量:Mw <10000
CAS號:9003-04-7
性質:水溶性直鏈高分子聚合物。白色粉末。無臭無味。遇水膨脹,易溶於苛性鈉水溶液。吸濕性極強。具有親水和疏水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緩慢溶於水形成極粘稠的透明液體,其0.5%溶液的粘度約Pa�6�1s,粘性並百因吸水膨潤(如CMC,海藻酸鈉)產生,而是由於分子內許多陰離子基團的離子現象使分子鏈增長,表現粘度增大而形成高粘性溶液。其粘度約為CMC、海藻酸鈉的15-20倍。加熱處理、中性鹽類、有機酸類對其粘性影響很小,鹼性時則粘性增大。不溶於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強熱至300度不分解。久存粘度變化極小,不易腐敗。因系電解質,易受酸及金屬離子的影響,粘度降低。遇二價以上金屬離子(如鋁、鉛、鐵、鈣、鎂、鋅)形成其不溶性鹽,引起分子交聯而凝膠化沉澱。pH4.0以下時聚丙烯酸產生沉澱。隨著分子量增大,自無色稀薄溶液至透明彈性膠體。性質、用途也隨分子量不同而有明顯區別。用作造紙塗布分散劑,塗料濃度在65%~70%時,仍可有良好流變性和熟化穩定性。分子量在1×103~3×103之間的,用作水質穩定劑和黑液濃縮時結垢控制劑。分子量在105以上的,用作塗料增稠劑和保水劑,可使羧基化丁苯膠乳、丙烯酸酯乳液等合成膠乳黏度增長,避免水分析出,保持塗料體系穩定。分子量在106以上的,用作絮凝劑。還可用作高吸水性樹脂,土壤改良劑,以及在食品工業中作增黏劑、乳化分散劑等。
溶解情況:遇水膨潤,經過透明的凝膠態而變成粘稠液體。易溶於苛性鈉水溶液,在氫氧化鈣、氫氧化鎂等水溶液中沉澱。
制備方法:丙烯酸或丙烯酸酯與氫氧化鈉反應得丙烯酸鈉單體,除去副生的醇類,經濃縮、調節pH值,以過硫酸銨為催化劑聚合而得。
毒性LD50(mg/kg):口服(鼠)LD50大於10000mg/kg。
用途:增稠劑。1.在食品中有如下功效:(1)增強原料麵粉中的蛋白質粘結力。(2)使澱粉粒子相互結合,分散滲透至蛋白質的網狀結構中。(3)形成質地緻密的面團,表面光滑而具有光澤。(4)形成穩定的面團膠體,防止可溶性澱粉滲出。(5)保水性強,使水分均勻保持於面團中,防止乾燥。(6)提高面團的延展性。(7)使原料中的油脂成分穩定地分散至面團中。2.作為電解質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改變蛋白質結構,增強食品的粘彈性,改善組織。3.應用舉例:(1)麵包、蛋糕、面條類、通心麵、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改善口感和風味。用量0.05%。(2)水產糜狀製品、罐頭食品、紫菜乾等,強化組織,保持新鮮味,增強味感(3)調味醬、番茄沙司、蛋黃醬、果醬、稀奶油、醬油,增稠劑及穩定劑。(4)果汁、酒類等,分散劑。(5)冰淇淋、卡拉蜜爾糖,改善味感及穩定性。(6)冷凍食品、水產加工品,表面膠凍劑(保鮮)。4.由於在水中溶解較慢,可預先與砂糖、粉末澱粉糖漿、乳化劑等混合,以提高溶解速度。5.作糖液、鹽水、飲料等的澄清劑(高分子凝聚劑)。水產加工石回收廢水中蛋白質;及凈化廢水。
貯存於陰涼、乾燥的庫房內。
Ⅳ 求教各位學化學的朋友,丙烯酸樹脂具體是怎麼反應生成的
CH2=CH-COOH與醇發生的酯化反應
酯化後再加聚
Ⅵ 丙烯酸樹脂製作工藝中常用溶劑有哪些
最常用的是二甲苯,常用的還有甲苯,丁酯,丁醇,S-100。
這些都是常用溶劑。
有的也根據客戶要求無苯 加入CAC和等溶劑。
看看你要求快乾或慢干,加入溶劑選擇合適的。
建議你買本塗料工藝,或者別的介紹溶劑的書,工具書對於做研究的人來說是必備的。
Ⅶ 請問丙烯酸樹脂的工藝流程大致是。。
醇酸樹脂工藝來流程簡述
以下為醇酸樹自脂合成主要採用溶劑法生產。溶劑法中常用二甲苯的蒸發帶出酯化水,經過分水器的油水分離後重新迴流反應釜,如此反復,推動聚酯化反應的進行,生產醇酸樹脂。
先將單體全部加入反應釜,加入少量抗氧劑,開慢速攪拌(先慢後快原則,使聚合平穩,順利進行),用2小時升溫到180℃;保溫1小時。然後用2小時升溫到200-220℃,保溫2小時,抽樣測酸值,達標可進行下一步,如不合格繼續保溫,每30分鍾抽樣復測。聚酯化易採取逐步升溫工藝,保持正常出水速率,應避免反應過於劇烈造成物料夾帶,影響單體配比和樹脂結構。保溫溫度及時間隨配方而定,而且與油品和油度有關。
達到終點後,停止加熱,冷卻後蔣兌稀溶劑緩慢加入反應釜中。聚酯反應要關注出水速率和出水量,並按規定時間取樣,測定酸值和粘度,達到規定後降溫,稀釋,經過過濾,製得漆料。
最後攪拌均勻,60-70℃過濾,收於貯罐。
醇酸樹脂合成主要設備
滴加罐→反應釜→冷凝器→分水器→過濾器→灌裝機
加熱系統:導熱油加熱,可選夾套反應釜/外盤管反應釜
冷卻系統:冷水冷卻
攪拌速度先慢後快,需要配變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