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砂型鑄造工藝流程
1、制圖
傳統方法是取得鑄造圖紙然後把圖紙送往鑄造廠。這一過程可以在報價中完成。如今,越來越多的客戶及鑄造廠商使用電腦輔助設計以代替。
2、模具
在砂型鑄造中模具是使用木頭或者其他金屬材料製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求我們的工程師,使模具尺寸略大於成品,其中的差額稱為收縮餘量。其中目的是熔化金屬向模具作用以確保熔融金屬凝固和收縮,從而防止在鑄造過程中的空洞。
3、制芯
制芯只要通過把樹脂砂粒置於模具中,以形成內部表面的鑄件。因此芯與模具之間的空隙最終成為鑄造。
4、成型
在熔煉成型過程中需要准備一付模具。成型通常涉及模具的支承構架,拉出模具使其在澆鑄過程中分離,在先前放置的芯在模具中融化然後關閉模具口。
5、清潔
清潔的目的是去除砂粒, 打磨以及鑄件中過剩的金屬。焊接, 除砂能夠改善鑄件表面外觀
被燒毀的砂土和規模都拆除,以改善表面外觀的鑄造。過量金屬及其他冒口被清楚。再近一步焊接打磨等步驟。最後檢查其缺陷及綜合質量。
6、整理
發運前,再加工。根據不同客戶的要求我們可以為其再做熱處理,表面處理,額外的檢查等。
② 鑄造用熱芯盒射芯機和冷芯盒射芯機的區別
熱芯和冷芯就不用,熱芯用覆膜砂,冷芯用原砂+粘結劑,你說能一樣么?
③ 樹脂砂型芯是怎麼製造的
樓上說得很對,這是一種砂模鑄造中型芯成型的設備,用型砂和樹脂砂製造各種型芯,這種型芯就叫樹脂型芯。型芯在芯盒內硬化後再將其取出,能保證型芯的形狀和尺寸的公差。根據硬化方法不同,樹脂砂芯的製造一般分為熱芯盒制芯、殼芯和冷芯盒制芯三種方法。①熱芯盒法制芯:50年代末期出現。通常以呋喃樹脂為芯砂粘結劑,其中還加入潛硬化劑(如氯化銨)。制芯時,使芯盒保持在200~300℃,芯砂射入芯盒中後,氯化銨在較高的溫度下與樹脂中的游離甲醛反應生成酸,從而使型芯很快硬化。建立脫模強度約需10~100秒鍾。用熱芯盒法制芯,型芯的尺寸精度比較高,但工藝裝置復雜而昂貴,能耗多,排出有刺激性的氣體,工人的勞動條件也很差。②殼芯採用覆模砂熱法制芯,砂芯強度高,質量好;③冷芯盒法制芯:60年代末出現。用尿烷樹脂作為芯砂粘結劑。用此法制芯時,芯盒不加熱,向其中吹入胺蒸汽幾秒鍾就可使型芯硬化。這種方法在能源、環境、生產效率等方面均優於熱芯盒法。70年代中期又出現吹二氧化硫硬化的呋喃樹脂冷芯盒法。
④ 鑄造用冷芯盒樹脂有參照的標准嗎
沒有具體標准。
類似於配方工藝,組分1和組分2比例加入,45%-55%之間。
在室溫下,通回過吹氣使砂芯在芯盒內答快速硬化的制芯方法叫冷芯盒法。 冷芯盒法包括:吹胺冷芯盒法、SO2冷芯盒法、鹼性酚醛樹脂吹甲酸甲酯冷芯盒法、水玻璃吹甲酸甲酯冷芯盒法、鹼性酚醛樹脂吹二氧化碳氣體冷芯盒法。
冷芯盒是一種高效制芯工藝,與熱芯盒、殼芯比較具有高效、節能、勞動條件好等優點,現已廣泛用於鑄造生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