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吸附鎵用什麼型號離子交換樹脂

吸附鎵用什麼型號離子交換樹脂

發布時間:2022-09-27 20:20:52

⑴ 研究海洋的沉積物樣本,主要使用什麼工具

海底沉積物檢測是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無論是海洋資源勘查還是海洋環境影響評價都離不開對海底沉積物的分析測試,由於形成海洋環境的特殊性,海底沉積物化學組成及性質與陸地同類沉積物相比,也有其特殊性。如海底沉積物由於受海水影響,含鹽分高,吸水性強;同時大量氯根的存在,對某些項目的測定也產生影響。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專業的儀器、設備,進行測定分析,根據得到的數據,更好的指導我們監測海洋生態環境,從而有效的開發、利用、研究海洋環境。

海底沉積物是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沉積物測試成分樣品要求具有穩定性、均勻性及定值准確性,這是評定分析方法的重要依據,也是質量檢測的主要控制手段。在對海洋沉積物的檢測中,也涉及到配製標准溶液、繪制標准曲線、測量儀器校準、分析方法評估、分析人員技術考核、分析數據質量評估、實驗室分析質量控制、仲裁分析等等步驟,這都需要負責檢測分析的第三方機構,具有豐富的檢測經驗。

⑵ 陽離子交換分離-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測定主、次痕量元素

取樣100mg,用硝酸和逆王水分解,通過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柱,用不同的淋洗液淋洗,分離出鍺、硒、碲、鉈、鉬、砷、鉍、磷、鎘、銻、鎵等元素,用ICP-AES法測定。

另取樣100mg,灼燒,用酸分解,泡塑吸附Au、Ag,再用硫脲溶液解脫,ICP-AES法測定Au和Ag。

主元素鐵和硫仍用化學法測定,鐵也可以另取樣酸溶後直接用ICP-AES法測定。

詳見第21章硫鐵礦和自然硫分析中21.22.7陽離子交換分離-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測定硫化礦石中主、次痕量元素。

⑶ 你們公司回收貴金屬用的是哪種技術,有沒有用到螯合離子交換樹脂

在濕法冶金廢水、電鍍廢水及電子酸洗液中回收貴重金屬工藝中,根據PH范圍可採用螯合樹脂。螯合樹脂的特點是雙羧酸基,其抓取吸附重金屬離子能力比普通離子交換樹脂強,但相對洗脫難度也會相應增加。由於螯合樹脂價格較高,目前國內在一些廢水中回收貴金屬更多採用了離子交換樹脂(更多的是一些小型回收工藝設備系統),比如氰化金工藝採用大孔弱鹼陰樹脂,一些首飾加工廢水中回收金也有採用凝膠強鹼陰樹脂,電鍍廢水除銅、鎳也有採用大孔強酸或弱酸陽樹脂。目前市場上的螯合樹脂使用一般是在普通離子交換樹脂處理能力難以承受時選用的。國外市場很多直接使用螯合樹脂。如有需要可以進一步溝通,詳見附件資料。

⑷ 東方希望有金屬鎵產品嗎

東方希望澠池鎵業4N金屬鎵產銷兩旺
東方希望澠池鎵業自2009年9月試生產以來,設備運行正常,截止2010年8月,累計生產4N金屬鎵已經突破15000公斤、累計銷售近10000公斤,實現產銷兩旺。
東方希望澠池鎵業的4N金屬鎵產品質量可靠,經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國鋁業河南分公司研究院、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對多個批次產品的檢測,完全符合國標GB/T 1475-2005中4N鎵的質量標准。
金屬鎵產品面世以來,位於上海浦東的總部重工貿易部積極開拓市場、聯系客戶,金屬鎵銷往北京、鄭州、南京、上海、深圳以及韓國和日本等地,通過加工商、最終用戶的反映,產品優良的質量得到了一致好評,多數用戶有意簽訂長期購銷合同,部分用戶提議開展鎵產品深加工方面的合作。
東方希望澠池鎵業在一年時間里,就取得了產銷兩旺的良好開局,為集團在鎵產業做大做深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鎵是很好的半導體生產材料和高新技術原材料,與鋁為同族元素,在氧化鋁生產過程中伴生有鎵。根據我集團鋁業公司目前氧化鋁生產狀況,採用「離子交換法」,通過鰲合樹脂將母液和赤泥中的鎵吸附後富集,經蒸發濃縮、電解得到鎵。拜耳法分解母液經回收鎵後,分解母液繼續返回氧化鋁生產流程,不僅不會對氧化鋁生產工藝造成影響,還可提高氧化鋁產品的純度。而樹脂經淋洗後可反復使用,不新增污染,澠池鎵業已經成為國內分解母液和赤泥綜合利用技術含量較高的一條生產線,在提倡節能降耗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⑸ 分離和富集

鈾在礦石中含量都很低,大量的伴生元素往往妨礙鈾的測定。因此,大部分測定鈾的方法都需先行分離或富集。分離鈾的方法很多,有沉澱法、螯合物形成法、萃取法、色層法、離子交換法和汞陰極電解法等。

65.1.2.1 沉澱分離法

鈾沉澱分離的方法很多。在沒有碳酸鹽、檸檬酸、酒石酸及氟化物存在的適當介質中,用氨水、吡啶或六次甲基四胺都能將鈾沉澱成重鈾酸銨,與鹼金屬、鹼土金屬以及銅、鎳、鈷、鋅、錳等元素分離,鐵、鋁、鋯、鈦、稀土等與鈾一起被沉澱。氟化物、碘酸鹽或草酸鹽在適當的酸性介質中可以沉澱鈾(Ⅳ),而鈾(Ⅵ)不沉澱,可藉此用於分別測定鈾(Ⅳ)和鈾(Ⅵ)。用氟化物作沉澱劑,由於生成水合四氟化鈾,將與很多伴生的陽離子形成復鹽,而使鈾(Ⅳ)與鐵、鋁、鋯、鈦、鈮、和鉭等元素分離。磷酸鹽在(2+98)~(4+96)HCl溶液中,能定量地沉澱鈾(Ⅳ)成UO2HPO4,鋯、釷、鉍等也同樣被沉澱,沉澱溶解於過量的磷酸或其他強酸中,此法在分析中主要用作鈾與釩分離。某些有機試劑亦能沉澱鈾(Ⅳ),如銅鐵試劑可在強硫酸或鹽酸介質中沉澱鈾(Ⅳ),鐵、鋯、鈦、釩、鈮、膽、錫等同時被沉澱。鹼金屬、鹼土金屬、鈾(Ⅵ),以及鋁、磷、鎳、鋅等不被沉澱。鈷試劑(α-亞硝基-β-萘酚)則在弱酸或弱鹼性溶液中沉澱鈾(Ⅵ),鈷、鐵、鎳等同時被沉澱,而鋁、鋅、鹼土金屬等不被沉澱。

65.1.2.2 配位分離法

鈾形成配合物分離,最典型的方法是鈾和碳酸鈉形成Na4UO2(CO3)3配合物進入溶液與鐵、鈦、鈷、鎳、錳、鋅、鈹和鹼土金屬分離。

65.1.2.3 萃取分離法

萃取分離的方法也很多。在0.05~0.5mol/LHNO3中可用乙醚萃取硝酸鈾醯,部分釷、鈰、鐵、釩亦同時被萃取。在(1+9)H2SO4中可用三氯甲烷或乙醚萃取鈾的銅鐵試劑配合物與鋁、氫氧化銨組、鹼土金屬及硫化銨組的其他元素分離。TBP萃取鈾主要在硝酸介質中進行,萃取分配比在5~6mol/LHNO3中達到最大值;但在有大量硝酸鹽存在下,即使硝酸濃度低於1mol/L,鈾也能定量被萃取。常用的鹽析劑有:硝酸鋁、硝酸鈣、硝酸鈉和硝酸銨,同時被萃取的有釷、鈧、釔和金等。在4mol/LHNO3溶液中也可用(2+8)磷酸三丁酯-苯萃取鈾。也有在pH2~3的硝酸介質中,以硝酸鈉作鹽析劑,用磷酸三丁酯萃取鈾(Ⅵ),釷、鋯和稀土元素同時被萃取。

三烷基氧膦(TRPO)和三辛基氧膦(TOPO)都是鈾的有效萃取劑。二者萃取鈾的酸度基本相同,均為0.5~3mol/LHNO3,同時被萃取的有鐵、鈰、釩、鋯、釷和鉬(均為高價)。

65.1.2.4 色層分離法

目前,用於萃取色層分離鈾的萃取劑有:胺類萃取劑N263(氯化三辛基甲基胺)、N235(三正辛胺)、N1923(國產胺型萃取劑);中性配位劑P350(甲基磷酸二甲庚酯)、TBP(磷酸三丁酯)、C1-TBP萃淋樹脂;酸性配位劑P507(2-乙基己基磷酸單2-乙基己酯);亞碸類萃取劑DOSO(二正辛基亞碸)等結合載體聚三氟氯乙烯粉、聚四氟乙烯粉、硅膠、硅烷化硅球、DA201大孔吸附樹脂(二乙基苯-丙烯腈共聚物)、X-5型大孔吸附樹脂(聚二乙烯苯)、交聯聚甲基丙烯酸型樹脂和泡沫塑料(聚氨酯或聚醚酯)等作載體組成的固定相,均能達到在一定濃度的硝酸或鹽酸溶液中富集分離的目的。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是P350萃取色層、Cl-TBP萃淋樹脂。用DOSO-交聯聚甲基丙烯樹脂組成的固定相,可在1.5mol/LHClO4中定量富集鈾,同時被富集的還有金、鈀、汞等。CL-TBP萃淋樹脂,可在!(HNO3)=12%~50%介質中萃取鈾,同時被萃取的有金、釷、釔、鈧。在!(HNO3)=6%~35%介質中可用P350與DA201或者X-5型聚二乙烯苯組成的萃取色層定量富集鈾,在有鹽析劑硝酸鋁存在下可降低酸度為!(HNO3)=2%,鈾也能定量被萃取,同時被萃取的還有釷。在0.5~3mol/LHCl-2.5~3mol/LNaCl體系中P350也能定量萃取鈾,同時被萃取的還有鎵、鉈、金等。

65.1.2.5 離子交換樹脂分離法

離子交換樹脂的方法也適用於微量鈾的分離,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是大孔陽離子交換樹脂D235,是在4mol/LHCl中(或者在含有100g/LNaCl存在下交換酸度可降至為1mol/LHCl)進行交換分離釷,稀土、鋯、鈦、釩等干擾元素。

在硫酸或高氯酸溶液中,用汞陰極電解法,鈾被還原為四價(部分為三價)留在溶液中鋅、鎘、鐵、鉻、鉈、鈷、鎳、錳、銦、鉛、錫、銻、銅、鉍、金、銀等元素以金屬析出而與鈾分離。稀土、鋯、鈮、鉭等元素與鈾共存於溶液中。

⑹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發展現狀

轉載:《分析測試網路網》
我國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技術的發展

摘 要:論述了我國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技術1963年以來的發展狀況,引用參考文獻163篇。
關鍵詞:火焰原子吸收光譜 發展 分析技術

Development of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n China

Deng Bo
(Department of Chemistry,Qinghua University,Beihing)

Abstrac: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of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n China sice 1963 is reviwed with 163 references.▲

1 引 言
1955年澳大利亞的A.Walsh〔1〕以及荷蘭的C.T.J.Akemade和J.M.W.Milatz〔2〕開創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1959年前蘇聯學者Б.В.Львов〔3〕發展了石墨爐電熱原子化法,為表彰A.Walsh和Б.В.Львов對發展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技術的傑出貢獻,1991年在挪威卑爾根召開的第27屆國際光譜學大會和1997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的第30屆國際光譜學大會(CSI)上分別授予他們第一屆和第二屆CSI獎。
自1961年美國Perkin-Elmer公司推出了世界上首台原子吸收光譜商品儀器後,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作為測定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十分廣泛的應用。
1963年黃本立〔4〕和張展霞〔5〕分別著文向國內同行介紹了原子吸收光譜法。1964年黃本立等〔6,7〕用火焰光度計改裝了一台簡易原子吸收光譜裝置,並開展了早期的研究工作。1965年吳廷照等〔8〕組裝成功了實驗室型原子吸收光譜儀器。1970年我國第一台單光束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在北京科學儀器廠(北京瑞利儀器公司的前身)問世。接著馬詒載等將石墨原子化器及其控制電源等研究成果應用於WFD-Y3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商品儀器上,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獎。這些早期的研究工作對我國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發展起了先導作用。
30年來,我國在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的設計、生產、基礎理論研究、分析技術以及應用領域開拓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進展。本文僅就30年來我國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技術方面的進展做一簡要的回顧。

2 進樣技術
進樣方法直接影響原子化效率,一種好的進樣方法應能高效率、可重復地將有代表性的樣品引入原子化器。氣動霧化進樣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分析(FAAS)最廣泛使用的進樣方法,超聲霧化是正在發展中的進樣方法〔9,10〕。對於貴重和來源稀少的樣品來說,氣動或超聲霧化進樣的共同缺點是消耗試樣量大。因此,微量進樣技術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微量進樣法是E.Sebastiani等〔11〕在1973年首先提出來的。其特點是用樣量少,減少了高含鹽量樣品堵塞噴霧系統的現象。
盧志昌等〔12〕研製了一種簡便的微量進樣器,不注樣時,有機溶劑連續進入火焰,打開磨口塞注樣時,有機溶劑自動停止進入火焰,既保持了火焰的穩定性,又提高了靈敏度。郭小偉等〔13〕設計了一種簡便的雙脈沖微量進樣器,重現性達到2.1%。孫漢文等〔14〕使毛細管在一定長度處曲折,造成節流,採用節流脈沖進樣測定了人發中的Mg、Cu、Fe、Mn、Ca、Zn等,方法簡便,不需要專門的微量進樣器。閻正等〔15,16〕使用微量注射器,以間斷的小體積噴霧取代連續噴霧,測定了30例健康兒童耳血和全血中的鋅和銅。尚素芬等〔17〕進樣10μL同時測定了耳血中Cu、Zn、Ca、Mg、Fe等5種元素,方法快速。郝愛國等〔18〕測定了血漿和紅細胞中的Cu、Fe和Zn。李紹南等〔19〕用微量注樣直接測定了金基和銀基合金硝酸消解液中的Cu和Mn。肖緒華〔20〕測定了鋁合金中的Cu、Mg、Mn和Zn。
近年來,流動注射技術的發展,使微量進樣技術進入了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在載流速度恆定與注樣前後保持一致的條件下,可以獲得穩定可重復的信號。方肇倫等〔21-23〕在在線富集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其出色的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的專著〔24〕,受到了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重視。張素純等〔25〕用FI-AAS測定土壤和植物中的Cu、Zn、Fe、Mn、K、Na、Ca、Mg,測定速度最高可達514次/h,RSD為1%。侯賢燈等〔26〕用FIA-FAAS單標准連續稀釋校正法,測定了水樣中的鎂,免除了標准系列的配製,提高了分析速度。魏繼中等〔27〕在FIA-AAS中,用十二烷基硫酸鈉乙醇溶劑作載流,比水溶劑載流增敏7.6倍,測定了鋼樣中的鉻,分析速度為100次/h。

3 火焰原子化技術
原子化方法直接影響測定的檢出限、靈敏度和准確度。在火焰原子化技術方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翁永和等〔28〕提出了採用富氧空氣-乙炔火焰,操作簡便,耗氣量小,火焰穩定,且不易回火;測定鋁的特徵濃度達到2.5μg/mL,加入苯環上含有鋁分析功能團的有機試劑,如鋁試劑和鉻天青S等對鋁有增感效應,特徵濃度可達到1.2μg/mL。富氧空氣-乙炔火焰,溫度在2300~2950℃范圍內可調,可用於高溫元素測定,1997 年北京瑞利儀器公司在WFX-110/120型儀器上採用了這一技術。
馮秀文等〔29〕設計了一種高靈敏的氣-樣分進雙通道燃燒器,測定Zn、Cu、Co、Pb、Mg、Fe、Cd、K的靈敏度比常規氣-樣混進單通道燃燒器有較大提高。

4 原子捕集技術
原子捕集通過在火焰中濃集被測原子和延長自由原子在石英管測量光路中的停留時間,增大了管內原子密度,是提高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分析靈敏度的有效途徑。
黃淦泉等〔30-32〕採用貧焰捕集、富焰釋放測定鋅,特徵濃度達到9.1×10-5μg/mL/1%,用10mg/mL鋁溶液噴塗石英管,靈敏度提高5倍,用此法成功地測定了高純鋁,血清和水中的鋅、鉛,人發、超純鋁和水中的鎘。李銀玉等〔33〕用此法測定銀,靈敏度比常規法提高1090倍。劉立行等〔34〕通過在石英管壁表面噴塗鋁鹽和重鉻酸鉀溶液形成薄膜,使原子捕集效率分別提高了26和208倍。魏繼中等〔35〕用原子捕集法測定鉛,比常規法提高148倍。用X-衍射分析證實,PbO和SiO2結合為硅酸鉛富集於石英管外壁,富集作用有一定的飽和性,噴入NH4HF2,可使鉛的釋放速度加快。張明英等〔36〕測定了蒜頭、茶葉和大米中的硒,靈敏度提高4倍。郭明等〔37〕用雙縫式原子捕獲石英管-FAAS測定了火葯煙暈中的微量銻和鉛,靈敏度分別提高了9.1和4.2倍。錢沙華等〔38〕用石英縫管捕集技術FAAS測定了地表水、茶水和人發中的Pb、Cu和Cd等,靈敏度比常規FAAS分別高110、39和150倍。
孫書菊等〔39〕用不銹鋼縫管原子捕集法測定了血清中的Cu和Zn,靈敏度分別提高了3倍和2倍。趙進沛等〔40〕測定鎘,靈敏度比常規火焰法提高了116倍,特徵濃度達到1.52×10-4μg/mL/1%。劉永銘等〔41〕考察了縫式原子捕集管的性能,比較了14個元素的測定靈敏度,各元素靈敏度均有提高,鉍和鐵提高1.3倍,鉛和鎘提高4.4倍,精密度亦有改善。
其他富集技術與原子捕集技術相結合,可以使測定靈敏度進一步提高。劉志民等〔42〕將黃原酯棉富集與石英縫管技術結合起來,測定了環境水中的鉛,靈敏度提高35倍,該法可用於野外作業。劉立行等〔43-45〕聯合使用離子交換和原子捕集技術測定水中的鎘和鎳,離子交換富集倍數為40,原子捕集靈敏度提高近81倍。使用離子交換和噴塗鋁鹽的石英捕集管(管壁上形成Al2O3層)測定水中的銅,捕集效率提高192倍,總靈敏度提高7463倍。徐子剛等〔46〕在pH=9和pH=1條件下用APDC-MIBK分別萃取Sb(Ⅲ)和總銻,加入氯化銅反萃取之後,縫管捕集測定Sb(Ⅲ)和Sb(Ⅴ),靈敏度比常規火焰法提高2.6倍,富集系數達到100。檢出限為2.0ng/mL。熊遠福等〔47,48〕用DDTC-CCl4和DDTC-CHCl3分別萃取Te(Ⅳ)和As(Ⅲ),結合縫管捕集技術成功地分析了Te(Ⅳ)和Te(Ⅵ)及As(Ⅲ)和As(Ⅴ)。
燕慶元等〔49〕研究了Zeeman效應石英縫管捕集技術,採用外徑4mm、內徑2~2.5mm、縫寬和縫長各為0.8mm和 9mm的單縫微捕集管,測定了Ag、Au、Cd、Cu、Ga、Ni、Pb、Zn等,靈敏度比常規火焰原子吸收法高1.1(Ga)到3.5倍(Au),與非塞曼單縫微捕集法的文獻值相比,Au、Cd、Zn的靈敏度均有提高,但其他幾個元素的靈敏度低。用正交設計優化水冷石英管捕集條件,測定礦石中的金,檢出限達到0.0087μg/mL,測定Ga,靈敏度提高17.5倍。
謝鳳宏等〔50〕用電熱T型開縫石英管捕集氫化物,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銅鎳渣中的鍺,檢出限為2.4ng(S/N=2)。
楊海燕等〔51〕用X-衍射分析詳細研究了縫管原子捕集和釋放機理,Ag和Bi以金屬形式捕集,直接從熔融物蒸發原子化;鎘、銅、銦、鎳、銻、鋅以CdO、Cu2O、In2O3、NiO、Sb6O11、ZnO形式捕集,鈷和鎵以Co2SiO4和GaSiO4形式捕集,鉛以Pb12O19或Pb2SiO4形式捕集,捕集物在乙炔流量突然增大的瞬間在高溫氣體撞擊下濺射原子化,或在高溫升溫的瞬間化學鍵斷裂原子化。使用5%乙醇或丙酮及Al2O3塗層管,能使大多數元素的靈敏度提高。使用Al2O3塗層管檢出限和精密度得到改善。元素在捕集管延遲時間tA與捕集物溶點(鋅除外)或元素熔點之間(銦除外)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作者認為,高效捕集和瞬間釋放是縫管原子捕集法獲得高靈敏度的關鍵。解離能大於4.2eV的氧化物,難於在捕集溫度下解離,因此不適合用縫管原子捕集法測定。

5 增感效應和增感技術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應用表面活性劑增感受到普遍重視。范健等〔52〕在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存在下測定三氧化鉬和金屬鉻中的錳,靈敏度提高50%,特徵濃度分別達到0.031μg/mL/1%和0.032μg/mL/1%。
張展霞等〔53〕詳細探討了表面活性劑對Cr(Ⅵ)的增感效應,認為表面張力降低導致氣溶膠粒子細化雖然也是增感的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荷正電的膠束與Cr2O2-7生成離子對化合物,引起氣溶膠粒子的再分配(類似於金屬離子的富集作用)和向外擴散速度減慢,火焰中心待測元素濃度增大,以及離子對化合物利於鉻的原子化均產生增感效應。因此,增感效應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汪福意等〔54,55〕研究了表面活性劑對錳的增感效應,發現只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對Mn2+有增感效應,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cmc之前,表面活性劑的單體分子與Mn2+電荷引力將Mn2+吸引富集到氣溶膠的表面產生增感,在cmc之後,表面活性劑膠團與Mn2+形成膠團化合物,保護Mn2+,使之不能形成難解離或難熔化合物,在表面活性劑燃燒產生的強還原性氣氛中直接還原,提高了原子化效率而增感。陽離子和中性表面活性劑沒有增感效應,增感效應與表面活性劑電荷類型有關。表面活性劑的效應表現在三方面:再分配富集作用;提供強還原性氣氛;改變試液的提升效率。張悟銘等〔56〕認為,在霧化過程中,表面活性劑分子的疏水端積聚在空氣-水界面,分析離子由於電荷作用,靠近表面活性劑分子的親水端,當氣溶膠細化時,表面活性劑在分析離子周圍形成微環境,進入火焰時,產生還原性氣氛,提高了原子化效率,產生增感效應。
魏繼中等〔57〕研究了42種有機試劑對測定鐿的增感效應,發現三苯甲烷類、變色酸偶氮類、羥基羧酸類和氨羧絡合劑均具有增感效應,增感十幾倍到二十幾倍,鉻天菁S增感最高達到26.5倍。增感的原因是形成絡合物,改變了化合物的熱分解方式,此外有機試劑燃燒提高了火焰溫度,增強了火焰的還原性。周志瑞等〔58〕考察了幾種螯合劑對FAAS測定銅的增感效應,用離子交換洗脫實驗證實,增感效應是由於形成了螯合物,其電子對配位鍵比一般的化學鍵熱穩定性低,銅螯合物比銅氧化物釋放銅原子的解離能小,提高了原子化效率。
周執明等〔59,60〕研究了有機絡合劑對Yb的增感效應。有機絡合劑的作用在於改變了金屬元素在溶液中存在狀態,從而改變了熱分解和原子化過程,這種增感效應稱為絡合增感。根據雙絡合劑增感效應的不同,可分為三類:競爭增感效應(增感大小隻取決於其中一種絡合劑,而與另一種絡合劑存在與否無關);加合增感效應(增感效應等於兩絡合劑單獨存在時增感效應之和);協同增感效應(總的增感效應大於兩絡合劑單獨存在時增感效應之和)。此外,有機絡合劑燃燒能提高火焰溫度,有利於原子化,增強火焰的還原性,保護自由原子不再被氧化。吳德懷等〔61〕考察了37種有機絡合劑對FAAS測定Yb的增感效應,增感最顯著的是酚類和芳香羥基羧酸類化合物,抑制分析信號最嚴重的是胺類和多元醇。在絡合劑的結構因素中,鍵合原子的種類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增感效應實際上是各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吳德懷等〔62〕研究了20多種芳香族對Yb吸光度的影響,有機試劑的磺酸基增感的原因在於增加了有機試劑及其相應絡合物的溶解度,以及磺酸基中的氧為鍵合原子的有機試劑與Yb形成絡合物提供了條件,改變了原子化歷程,有利於原子化。
孫漢文等〔63〕以氯化銅為增感劑,導數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了銅中的微量鉛,檢出限為0.021μg/mL,比常規法檢出限0.15μg/mL低得多,靈敏度提高17倍。

6 氫化物發生技術
自從1969年W.Holak〔64〕提出氫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以來,該方法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宣維康等〔65〕用磷酸鈉為增敏劑,提高了氫化物發生法測定鍺的靈敏度,並比較了5種原子化方法,電熱石英管原子化靈敏度最低,氬氫火焰測定鍺獲得的靈敏度最高,為0.035μg/mL/1%。韓恆斌等〔66〕用自行設計的帶預原子化的電熱石英爐,氫化物發生法測定了環境標准參考物質中的砷和硒。張佩瑜等〔67〕研究了多種氧化物體系對氫化物發生的影響,K3〔Fe(CN)6〕和亞硝基R鹽並非強氧化劑,難於將Pb2+氧化為Pb4+,而K2Cr2O7是強氧化劑,能將Pb2+氧化為Pb4+,然而在HCl-K3〔Fe(CN)6〕和HCl-亞硝基R鹽體系中測定鉛的靈敏度最高。作者推測在酸性條件下,K3〔Fe(CN)6〕和亞硝基R鹽使Pb2+氧化為Pb4+後形成了絡合物,有利於形成PbH4,並用這種方法測定了地球化學樣品中的鉛。王秀等〔68〕用HGAAS-FIA測定了大米、土壤、污水和五味子酒中的砷,檢出限為4.0×10-11g。張佩瑜〔69〕用氫化物發生石英爐AAS測定了地球化學樣品中的As、Sb和Bi,特徵濃度分別為0.083、0.090和0.088μg/mL/1%。張素純等〔70〕用氣體擴散流動注射冷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土壤和糧食中的痕量汞,改進了Andrade的方法,讓Hg0滲透過襯有100目尼龍網的聚四氟乙烯微孔氣體擴散膜,進入吸收池進行測定,檢出限由1.4μg/L降低到0.06μg/L,分析速度由110樣次/h提高到200樣次/h。陳恆武〔71〕發現,半胱氨酸對砷有三種作用:還原作用、提高信號強度和減少干擾。在低酸度和室溫下,半胱氨酸將As(V)還原為As(Ⅲ)的速度很慢,可以在As(Ⅴ)存在下測定As(Ⅲ),如果預先將As(Ⅴ)還原為As(Ⅲ),可以提高信號強度。
過去一般認為氫化物發生法只適用於周期表第四、五和六族的副族元素Ge、Sn、Pb、As、Sb、Bi、Se、Te等8個元素。1982年I.S.Busheina等〔72〕發現用硼氫化物還原可以測定In,但靈敏度低,僅為0.3μg。嚴杜等〔73〕作了改進,將靈敏度提高到0.13μg,並將硼氫化物還原法擴展到用於測定T1,靈敏度達到0.12μg。他們還發現,加入適量的元素Te,可以加速鉈氫化物的生成。郭小偉等〔74〕用硼氫化鉀(鈉)在水溶液中還原鎘,生成揮發性化合物,用冷蒸氣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了Cd,特徵質量為16pg,檢出限達到20pg/ml(3s),並將該法成功地用於環境和生物標准物質的分析。
丘德仁等〔75〕提出了氫化物發生的鹼性模式,證實所有氫化物發生元素在鹼性介質中均可發生氫化物。因為鐵分族、鉑分族和銅分族元素不能以可溶性鹽類存在於鹼性介質中,因此不會干擾在鹼性介質中氫化物發生元素的測定,這是一個突出的優點。Te(Ⅳ)在酸性和鹼性介質中,與硼氫化物反應都能形成氫化物,而Te(Ⅵ)在酸性介質中,不與硼氫化物反應生成氫化物,郭小偉等〔76〕發現在鹼性介質中Te(Ⅵ)能形成氫化物,利用這一差異,使用斷續流動氫化物發生器建立了氫化物發生法分析Te(Ⅵ)和Te(Ⅳ)形態的方法。
陳恆武等〔77〕試驗了22種螯合劑對產生鉛氫化物的影響,PAN-S(1-(2吡啶基偶氮)-2-萘酚)是能提高分析信號最有效的螯合劑之一,其原因可能是螯合的Pb(Ⅱ)比自由的Pb(Ⅱ)更易還原,測定鉛的特徵濃度為1.3ng/mL,並發現PbH4能直接從螯合的Pb(Ⅱ)產生,而不是從亞穩態的Pb(Ⅳ)產生,這為探索高效發生氫化物體系開辟了一條新途徑。金澤祥等〔78〕將MIBK萃取銻的APDC絡合物轉入氫化物發生器,加入0.5%NaBH4乙醇溶液,在非水介質中發生氫化物,測定銻的檢出限為6.8×10-10g。
劉永銘等〔79〕設計了一套氯化物發生器,優化了測定Cd、Pb、Ni的條件,測定靈敏度分別達到了7×10-10、7×10-9、2×10-9g/1%。利用氯化物發生法可以測定的元素達數十種。郭小偉等〔80〕提出了斷續流動氫化物發生法,這是一種介於連續流動和流動注射之間的技術,其主要特點是采樣量靈活可變,能使用單一標樣和不同的采樣時間建立校正曲線,反應條件穩定,效率高,此外它還具有設備簡單,節省試劑和樣品,便於實現自動化等優點。陳甫華等〔81〕建立了氫化物發生-冷阱捕集-色譜分離-原子吸收測定天然水中四種主要砷形態的方法,檢出限分別為:As(Ⅴ) 0.51ng,As(Ⅲ) 0.43ng,MMA 0.38ng,DMA 0.67ng。用此法分析了天津港海水、海河水等,結果表明,表層河水、湖水和海水中以As(Ⅴ)為主,地下水中As(Ⅲ)含量增高,有機砷含量降低。
對於氫化物原子化機理,文獻中有兩種觀點:熱解原子化和自由基碰撞原子化。趙一兵等〔82,83〕考察了砷、硒、錫和鉛氫化物原子化的機理,認為在石英爐內是一個表面過程,而在石墨爐內,原子化主要是熱解作用。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氫化物的形成和原子化是不同的,經常是以某種作用為主,兩種作用同時存在。有時存在更復雜的表面和氣相反應。鄭衍生等〔84〕研究了石英管中AsH3和SeH2的原子化過程,證實AsH3的原子化是H基碰撞所致,而SeH2的原子化是以熱分解為主。

7 聯用技術
元素不同形態的生物效應差別很大,決定了它們在生態環境中和生物體內的行為和歸宿。色譜-原子吸收光譜聯用綜合了色譜高分離效率和原子吸收光譜檢測專一性的優點,是分析元素化學形態的有效手段。
1966年B.Kolb等〔85〕提出用氣相色譜-火焰原子吸收光譜聯用技術分析汽油中的烷基鉛,此後我國學者在聯用技術方面進行了許多研究工作,發展了多種聯用技術。蔣守規和國外同行〔86,87〕用超低溫捕獲阱採集大氣樣品,首次在生態環境中追蹤到了硒的甲基化合物,從而發現在生態環境中存在硒的甲基化過程。蔣守規〔88〕還測定了大氣中的烷基硒,使用在氬氣流中加氫的方法克服了遠紫外區基體和雜質的嚴重干擾,檢出限為0.2ng/m3。作者還研究了二甲基二硒的熱穩定性。白文敏等〔89-93〕建立了多種聯用系統測定大氣和汽油中的烷基鉛,分析了烷基鉛,(CH3)4Pb、(C2H5)4Pb、(CH3)2(C2H5)2Pb、(CH3)3(C2H5)Pb、(C2H5)3(CH3)Pb五種化學形態,得到了很好的分離,最小檢出量達到30pg,測定大蒜油中(CH3)2Se和(CH3)2Se2,最小檢出量分別為0.3ng和0.04ng。
吳奇藩等〔94〕將平流泵壓力提高,實現了離子色譜柱與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的聯用,利用雙重網離子交換樹脂,pH=4.0~5.0,以硫酸銨為洗脫液,實現了Cr(Ⅲ)與Cr(Ⅳ)的分離和電鍍液中Cr(Ⅲ)與Cr(Ⅳ)的同時測定。何濱等〔95〕用石英毛細管色譜柱-不銹鋼原子化器聯用技術,測定了水貂皮和毛發中的有機汞,氯化甲基汞、氯化乙基汞和氯化苯基汞的檢出限分別為0.1ng、0.09ng和0.1ng。

8 分離富集技術
化學分離和富集雖然煩瑣,有時也容易引起污染和損失,但卻是減少和消除干擾,提高測定靈敏度的有效方法。在化學分析中最常採用的分離富集方法,如沉澱、萃取和離子交換等,同樣能有效地用於火焰原子吸收。
陳友�等〔96〕用N-正辛基苯胺-間二甲苯萃取,有機相直接進樣,測定了礦物中的痕量金、鈀和鉑,檢出限分別為0.05mg/t、0.1mg/t和0.5mg/t。沈振天等〔97〕在六次甲基四胺存在下,pH=7.2,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醯基吡唑啉酮(PMBP)-MIBK同時萃取Ca和Mg,用含鈉和鑭的鹽酸溶液反萃取後,測定了Ca和Mg。候永根等〔98〕通過控制pH和加入KSCN配位劑,生成Cr(Ⅵ)-TBP-Cl-和Cr(Ⅲ)-TBP-SCN-溶劑化合物,分別進行萃取和測定Cr(Ⅵ)和Cr(Ⅲ),檢出限為0.0005μg/mL。張勇〔99〕等用鄰菲羅啉為金屬螯合劑,高氯酸鈉為配體,用1, 2-二氯乙烷萃取富集,測定了動物骨骼中的微量Cu、Zn、Cd和Fe。陳中蘭〔100〕用2-巰基苯並咪唑螯合纖維素同時富集水樣中的鉛、鎘、銅、鎳,用1mol/L HNO3洗脫,FAAS測定,富集倍數達到50,富集和洗脫速度快。
林大泉等〔101〕使水通過D301大孔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Cr(Ⅵ),分離Cr(Ⅲ),再用還原性反洗液將柱上的Cr(Ⅵ)還原為Cr(Ⅲ)溶出,加以富集,用FAAS分別測定Cr(Ⅲ)和Cr(Ⅵ)。洪正隆等〔102〕用國產001號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和201×7號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分別交換吸附水中的Cr(Ⅲ)和Cr(Ⅵ),過濾後,在濾液中加入硫酸鈉,分析Cr(Ⅲ)和Cr(Ⅵ),靈敏度達到0.0038μg/mL/1%,方法簡便。

朋友可以到行業內專業的網站進行交流學習!
分析測試網路網這塊做得不錯,氣相、液相、質譜、光譜、葯物分析、化學分析、食品分析。這方面的專家比較多,基本上問題都能得到解答,有問題可去那提問,網址網路搜下就有。

⑺ 化學史上的突破

化 學 大 事 年 表
約50萬年前
「北京人」已知用火

公元前5000~前3000年
中國已開始製作陶器

公元前4000年
中國已知釀酒

公元前3000年
埃及人採集金、銀制飾物

公元前2000年
中國齊家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中有鑄紅銅器

公元前1400年
小亞細亞的赫梯人已知煉鐵

公元前10世紀
埃及人已開始製作玻璃器皿

公元前5世紀~前3世紀
中國提出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

公元前4世紀
希臘德謨克利特提出樸素的原子論

希臘亞里士多德提出四元素(火、氣、土、水)說

公元前2世紀
中國《神農本草經》成書

中國煉丹術興起

中國西漢時已有利用膽水煉銅的記載

公元60年左右
羅馬老普林尼提出分離金銀的火試金法

公元105年
中國蔡倫監造出良紙

公元2世紀
中國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

約公元360年
中國葛洪著《抱朴子內篇》

公元656~666年
中國頒布葯典《新修本草》

公元808年
中國唐代出版的《太上聖祖金丹秘訣》所載「伏火礬法」乃是原始火葯的配方

公元10世紀
阿拉伯阿維森納著《醫典》

公元1163年
中國吳悞著《丹房須知》中有較完整的蒸餾器圖

公元1450年
德意志B.瓦倫丁發現鉍

公元16世紀
瑞士帕拉采爾蘇斯提出三要素說

公元1556年
德意志G.阿格里科拉的《坤輿格致》出版

公元1596年
中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成書
比利時J. B.van海爾蒙特作「柳樹試驗」

公元1637年
中國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出版,記載了用爐甘石制「倭鉛」(金屬鋅)的方法

公元1661年
英國R.玻意耳的《懷疑派化學家》出版,提出化學元素的科學定義

公元1663年
英國R.玻意耳用植物色素作指示

公元1679年
德意志L.J. von孔克爾發明吹管分析

公元1703年
德意志G.E.施塔爾提出燃素說

公元1729年
法國C.J.日夫魯瓦最早使用容量分析法

公元1750年
法國V.G.弗朗索瓦用指示劑進行酸鹼滴定

公元1751年
瑞典A. F.克龍斯泰德發現鎳

公元1755年
英國J.布萊克發現「固定空氣」(即二氧化碳)

公元1766年
英國H.卡文迪什發現氫

公元1769~1785年
瑞典C.W.舍勒離析了多種有機酸

公元1772年
英國D.盧瑟福發現氮

公元1773年
瑞典C. W.舍勒發現氧
法國G. F.魯伊勒發現脲

公元1774年
瑞典C. W.舍勒發現錳,製得氯

公元1775年
瑞典T.O.貝格曼提出化學親合力論

公元1777年
法國 A.-L.拉瓦錫證明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定律,提出燃燒的氧化學說

公元1780年
瑞典T.O.貝格曼的《礦物的濕法分析》出版,提出重量分析法

公元1781年
瑞典C. W.舍勒發現鎢

公元1782年
瑞典P. J.耶爾姆發現鉬

公元1786年
法國A. -L.拉瓦錫發現酒精經氧化轉變成乙酸

公元1790年
英國W.格雷哥爾發現鈦

公元1797年
法國N. -L.沃克蘭發現鉻

公元1798年
法國N. -L.沃克蘭發現鈹

公元1799年
法國 J.-L.普魯斯特提出定比定律
法國 C.-L.貝托萊指出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與參與反應的物質的量有關;化學反應可達到平衡

公元1800年
義大利A.伏打製成電堆

公元1801年
西班牙A. M.Del里奧發現釩

英國C.哈切特發現鈮

公元1802年
瑞典A. G.厄克貝里發現鉭

公元1806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發現同分異構現象

公元1803年
英國J.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和倍比定律

英國W.H.渥拉斯頓發現鈀和銠

英國W.亨利提出亨利定律

公元1807年
英國H.戴維製得金屬鉀和鈉

公元1808年
法國J.-L.蓋-呂薩克提出氣體化合體積定律
法國J.-L.蓋-呂薩克和L.-J.泰納爾分別製得單質硼
英國H.戴維製得金屬鈣、鎂、鍶、鋇

公元1811年
義大利A.阿伏伽德羅提出分子假說

法國B.庫圖瓦發現碘

公元1812年
法國A. -M.安培發現氟

公元1814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提出化學符號和化學方程式書寫規則

公元1817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發現硒

瑞典J.A.阿弗韋聰發現鋰

公元1819年
法國 P.-L.杜隆和A.T.珀替提出原子熱容定律

法國P.-J.佩爾蒂埃和J.-B.卡芳杜發現萘

公元1820年
法國P.-J.佩爾蒂埃分離出奎寧

公元1824年
英國M.波拉尼提出催化反應的吸附理論

瑞典J.J.貝采利烏斯製得單質硅

法國A.J.巴拉爾發現溴

法國J.-L.蓋-呂薩克用容量分析法測定銀

法國S.卡諾提出卡諾定理

公元1825年
英國M.法拉第發現苯

丹麥H.C.奧斯特發現鋁

公元1826年
法國J.-B.-A.杜馬根據蒸氣密度測定原子量

公元1827年
俄國Г.В.奧贊發現釕

公元1828年
德意志F.維勒合成脲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發現釷

公元1829年
德意志J.W.德貝萊納提出「三元素組」的元素分類法

公元1830年
德意志 J.von李比希建立有機物中碳氫定量分析法和提出取代學說

公元1832年
德意志 J.von李比希和F.維勒提出基的概念

公元1833年
英國M.法拉第提出電解定律

法國J.-B.-A.杜馬建立有機物中氮的定量分析法

德意志E.米切利希從苯甲酸脫羧製得苯

公元1834年
德意志F.F.龍格從煤焦油分離出苯胺、喹啉、苯酚

公元1835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提出催化概念

公元1839年
美國C.古德伊爾發明橡膠硫化法

法國J.-B.-A.杜馬提出有機化合物分類的類型論

公元1840年
俄國G.H.蓋斯發現熱總量守恆定律

公元1841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的《化學教程》出版

德意志C.R.弗雷澤紐斯的《定性化學分析導論》出版,提出簡明的陽離子系統定性分析法

公元1843年
法國 C.-F.熱拉爾提出同系列概念

公元1845年
德意志C.F.舍恩拜因製得纖維素硝酸酯

公元1847年
德意志 H.von亥姆霍茲提出「力之守恆」,後發展為熱力學第一定律

美國J.W.吉布斯提出熱力學勢概念,後經美國G.N.路易斯改稱自由能

公元1848年
法國L.巴斯德發現酒石酸鹽結晶的旋光性,提出光學活性是由於分子不對稱產生的

英國開爾文提出熱力學溫標和絕對零度是溫度的下限

公元1850年
德意志L.F.威廉密提出動態平衡概念。開創了化學動力學的定量研究

德意志R.克勞修斯根據法國S.卡諾研究成果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

公元1852年
英國E.弗蘭克蘭提出原子價概念

德意志A.比爾提出光的吸收定律

公元1853年
法國 C.-F.熱拉爾把有機化合物分為水型、氫型、氯化氫型、氨型四大類型

公元1854年
法國M.貝特洛從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

公元1856年
法國M.貝特洛合成甲烷和乙烯

英國W.H.Jr.珀金合成苯胺紫

公元1857年
德意志F.A.凱庫勒提出碳原子的四價學說

德意志E.施魏策爾發明銅銨纖維

公元1858年
德意志F.A.凱庫勒和英國A.S.庫珀分別提出原子價鍵概念

公元1859年
法國G.普朗忒研製出鉛酸蓄電池

德意志R.W.本生和G.R.基爾霍夫發明光譜分析儀

公元1860年
國際化學會議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召開

義大利S.坎尼扎羅確證分子學說

德意志R.W.本生和G.R.基爾霍夫發現銫

公元1861年
英國W.克魯克斯發現鉈

德意志R.W.本生和G.R.基爾霍夫發現銣

俄國А.M.布特列洛夫提出化學結構理論

英國T.格雷姆提出膠體概念

公元1862年
法國M.貝特洛合成乙炔

公元1864年
挪威C.M.古爾德貝格和P.瓦格提出質量作用定律

美國J.W.吉布斯用電解分析法測定銅

公元1865年
英國J.A.R.紐蘭茲提出元素八音律

德意志F.A.凱庫勒提出苯的環狀結構學說

德意志P.許岑貝格爾製得纖維素乙酸酯

法國G.勒克朗謝研製出第一隻實用干電池

德意志R.克勞修斯提出熵概念

公元1867年
瑞典A.B.諾貝爾發明達納炸葯

公元1869年
俄國Д.И.門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

德意志C.格雷貝等合成茜素

美國J.W.海厄特製成賽璐珞

瑞士J.F.米舍爾發現核酸

公元1873年
俄國А.M.布特列洛夫發現異丁烯的聚合反應

公元1874年
荷蘭J.H.范托夫和法國 J.-A.勒貝爾分別提出立體化學概念和碳的四面體構型學說

公元1875年
德國F.W.G.科爾勞施提出當量電導概念

法國 P.-E.L.de布瓦博德朗發現鎵

公元1876年
美國J.W.布吉斯發現相律

公元1880年
瑞士J.C.G.de馬里尼亞克發現釓

德國A.von拜耳合成靛藍

公元1881年
英國J.J.湯姆孫提出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粒子流,1897年測定了它的質荷比,並命名為電子

公元1884年
荷蘭J.H.范托夫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出版

公元1886年
德國C.溫克勒爾發現鍺

法國H.穆瓦桑製得單質氟

荷蘭J.H.范托夫建立稀溶液理論

公元1887年
瑞典S.A.阿倫尼烏斯提出電離理論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與荷蘭J.H.范托夫創辦德文《物理化學》雜志

法國 F.-M.拉烏爾提出拉烏爾定律

公元1888年
德國 A.von拜耳提出幾何異構概念

法國 H.-L.勒夏忒列提出勒夏忒列原理

公元1889年
德國W.H.能斯脫提出電極電勢與溶液濃度的關系式

瑞典S.A.阿倫尼烏斯提出活化分子和活化熱概念

公元1890年
德國E.費歇爾合成果糖和葡萄糖

公元1892年
日內瓦國際化學會議確定有機化合物系統命名法

英國C.F.克羅斯和E.J.比萬製成粘膠纖維

公元1893年
瑞士A.韋爾納提出絡合物的配位理論

公元1894年
英國W.拉姆齊和瑞利發現氬

公元1895年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提出催化劑概念

英國W.拉姆齊發現氦

公元1896年
法國H.貝可勒爾發現鈾的放射性

法國P.薩巴蒂埃用鎳為催化劑進行催化氫化反應

公元1898年
法國M.居里和英國G.C.N.施密特分別發現釷鹽的放射性

法國M.居里和P.居里創建放射化學方法並發現釙和鐳

英國W.拉姆齊和M.W.特拉弗斯發現氖、氪、氙

公元1899年
英國R.B.歐文斯和E.盧瑟福發現氡220
法國A.-L.德比埃爾內發現錒

公元1900年
英國E.盧瑟福和法國M.居里發現鐳輻射由α、β、γ射線組成

德國F.E.多恩發現氡222

美國M.岡伯格發現三苯甲基自由基

公元1901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逸度概念

法國 F.-A.V.格利雅發明格利雅試劑

公元1902年
法國M.居里和P.居里分離出90毫克氯化鐳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對催化下了確切的定義

公元1903年
英國E.盧瑟福和F.索迪提出放射性嬗變理論

公元1906年
俄國M.С.茨維特發明色譜分析法

德國H.費歇爾提出蛋白質的多肽結構並合成分子量為1000的多肽

公元1907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活度概念

公元1909年
美國L.H.貝克蘭製成酚醛樹脂

德國F.哈伯合成氨試驗成功

公元1910年
俄國C.B.列別捷夫製成丁鈉橡膠

公元1911年
英國E.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模型

公元1912年
奧地利F.普雷格爾建立有機元素微量分析法

德國W.H.能斯脫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德國M.von勞厄發現晶體對X射線的衍射

瑞典G.C.de赫維西和德國F.A.帕內特創立放射性示蹤原子法

德國F.克拉特和A.羅萊特製成聚乙酸乙烯酯

公元1913年
丹麥N.玻爾提出量子力學的氫原子結構理論

英國W.L.布喇格和俄國Г.В.武爾夫分別得出布喇格-武爾夫方程

英國F.索迪提出同位素概念

美國K.法揚斯發現鏷234

英國H.G.J.莫塞萊證實原子序數與原子核內的正電荷數相等

德國M.博登施坦提出化學反應中的鏈反應概念

英國J.J.湯姆孫和F.W.阿斯頓發現氖有穩定同位素氖20和氖22

公元1916年
德國W.科塞爾提出電價鍵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共價鍵理論

美國I.朗繆爾導出吸附等溫方程

荷蘭P.德拜和瑞士P.謝樂發明 X射線粉末法

公元1919年
英國F.W.阿斯頓製成質譜儀

英國E.盧瑟福發現人工核反應

公元1920年
德國H.施陶丁格創立高分子線鏈型學說

公元1921年
德國O.哈恩發現同質異能素

公元1922年
捷克斯洛伐克J.海洛夫斯基發明極譜法

公元1923年
丹麥J.N.布倫斯惕提出酸鹼質子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路易斯酸鹼理論

英國P.德拜和德國E.休克爾提出強電解質稀溶液靜電理論

公元1924年
德國W.O.赫爾曼和W.黑內爾製成聚乙烯醇

法國 L.-V.德布羅意提出電子等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說

公元1925年
美國H.S.泰勒提出催化的活性中心理論

公元1926年
奧地利E.薛定諤提出微粒運動的波動方程

丹麥N.J.布耶魯姆提出離子締合概念

公元1927年
蘇聯H.H.謝苗諾夫和英國C.N.欣謝爾伍德分別提出支鏈反應理論

德國H.戈爾德施米特提出結晶化學規律

公元1928年
印度C.V.喇曼發現喇曼光譜

英國W.H.海特勒、F.W.倫敦和奧

地利E.薛定諤創立分子軌道理論

德國O.P.H.狄爾斯和K.阿爾德發現雙烯合成

公元1929年
英國A.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德國A.F.J.布特南特等分離並闡明性激素結構

公元1930年
英國C.N.欣謝爾伍德提出催化中間化合物理論

公元1931年
美國H.C.尤里發現氘(重氫)

美國L.C.鮑林和J.C.斯萊特提出雜化軌道理論

公元1932年
英國J.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中國化學會成立

公元1933年
美國L.C.鮑林提出共振論

E.春克爾製成丁苯橡膠

公元1934年
法國F.約里奧-居里和I.約里奧-居里發現人工放射性
英國E.W.福西特等製成高壓聚乙烯
英國E.盧瑟福發現氚
W.庫恩提出高分子鏈的統計理論

公元1935年
美國H.艾林、英國J.C.波拉尼和A.G.埃文斯提出反應速率的過渡態理論
美國W.H.卡羅瑟斯製成聚己二醯己二胺
英國B.A.亞當斯和E.L.霍姆斯合成離子交換樹脂

公元1937年
義大利C.佩列爾和美國E.G.塞格雷人工製得鍀
德國O.拜爾製成聚氨酯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軟質聚氯乙烯

公元1938年
德國P.施拉克製成聚己內醯胺
德國O.哈恩等發現鈾的核裂變現象

公元1939年
法國M.佩雷發現鈁
美國P.J.弗洛里提出縮聚反應動力學方程

公元1940年
美國E.M.麥克米倫和P.H.艾貝爾森人工製得鎿
美國G.T.西博格和E.M.麥克米倫等人工製得鈈
美國D.R.科森和E.G.塞格雷等發現砹

蘇聯Г.Н.弗廖羅夫和К.А.彼得扎克發現自發裂變

公元1941年
英國J.R.溫菲爾德和J.T.迪克森製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公元1942年
義大利E.費密等在美國建成核反應堆
美國P.J.弗洛里和M.L.哈金斯提出高分子溶液理論

公元1943年
美國S.A.瓦克斯曼從鏈黴菌中析離出鏈黴素

公元1944年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L.O.摩根人工製得鎇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A.吉奧索人工製得鋦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奎寧鹼
美國G.T.西博格建立錒系理論

公元1945年
瑞士G.K.施瓦岑巴赫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進行絡合滴定
S.魯賓研究出扣式電池
美國J.A.馬林斯基和L.E.格倫丁寧等分離出鉕

公元1949年
美國S.G.湯普森、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錇

公元1950年
美國 S.G.湯普森、K.Jr.斯特里特、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鐦
蘇聯В.А.卡爾金提出非晶態高聚物的三個物理狀態(玻璃態、高彈態、粘流態)

公元1952年
美國A.吉奧索等從氫彈試驗後的沉降物中發現鎄和鐨
日本福井謙一提出前線軌道理論
英國A.T.詹姆斯和A.J.P.馬丁發明氣相色譜法
美國L.E.奧格爾提出配位場理論

公元1953年
美國J.D.沃森和英國F.H.C.克里克提出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聯邦德國K.齊格勒發現烷基鋁和四氯化鈦可在常溫常壓下催化乙烯聚合

公元1953~1954年
聯邦德國K.齊格勒和義大利G.納塔發明齊格勒-納塔催化劑

公元1954年
聯邦德國E.G.維蒂希發現維蒂希試劑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番木鱉鹼
義大利 G.納塔等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製成等規聚丙烯

公元1955年
美國A.吉奧索、S.G.湯普森、G.T.西博格等人工製得鍆
英國F.桑格測定了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美國杜邦公司製成聚醯亞胺
澳大利亞A.沃爾什發明原子吸收光譜法

公元1956年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活性染料

公元1957年
英國J.C.肯德魯測定了鯨肌紅蛋白的晶體結構
英國A.凱勒製得聚乙烯單晶並提出高分子鏈的折疊理論

公元1958年
美國A.吉奧索等和蘇聯Г.Н.弗廖洛夫等分別人工製得鍩
聯邦德國R.L.穆斯堡爾發現穆斯堡爾譜
美國古德里奇公司製成順式-聚異戊二烯

公元1950~1959年
美國R.B.伍德沃德、英國R.羅賓森、英國J.W.康福思和美國W.S.約翰森等完成膽甾醇、可的松、表雄酮和睾丸酮等的全合成

公元1960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葉綠素
美國R.S.耶洛等提出放射免疫分析法
P.B魏斯用分子篩做擇形催化劑·P.B.哈密頓用液相色譜法分離氨基酸

公元1961年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通過12C=12的原子量基準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鐒
美國C.S.馬維爾等製成聚苯並咪唑

公元1962年
英國N.巴利特合成六氟合鉑酸氙
美國R.B.梅里菲爾德發明多肽固相合成法

公元1963年
美國R.G.皮爾孫提出軟硬酸鹼理論

公元1964年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4號元素

公元1965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和R.霍夫曼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中國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製成聚苯醚

公元1967年
美國菲利普斯公司製成聚苯硫醚

公元1968年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104 號元素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5號元素

公元1969年
比利時I.普里戈金提出耗散結構理論

公元1970年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105 號元素

公元1973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全合成維生素B12
美國杜邦公司合成聚對苯二甲醯對苯二胺

公元1974年
蘇聯Г.Н.弗廖洛夫等和美國A.吉奧索等分別人工製得 106號元素

公元1976年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7號元素

公元1981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7號元素

公元1982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9號元素

公元1984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8號元素

⑻ 離子交換分離法

將含有鎳的9mol/LHCl溶液,流經氯型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柱,由於鐵、鈷、銅、鋅、內鉍等金屬離子在鹽酸溶液中形容成相應的配陰離子,而被吸附在陰離子交換樹脂柱中。鎳在此條件下不形成配陰離子,因而不被樹脂所吸附,仍留在溶液中,由此可與上述金屬離子得到分離。與鎳一起進入溶液的有鹼金屬,鹼土金屬以及鈦、釩、錳等。

AG50W陽離子交換樹脂從6mol/LHCl-丙酮介質中吸附分離鎳,鎳的分配系數可達227。在同一條件下,易形成氯配陰離子的一些元素分配系數在1以下,而鐵、鈷、銅、鋅、鎘、汞、鉛、鉍、錳、鉬、釩、鎵、銦、鈾等的分配系數不超過4;因此,鎳可與上述元素得到完全分離。

⑼ 飲用水裡汞超標怎麼辦

找專業人員清理。

汞是化學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稱水銀。還有「白澒、奼女、澒、神膠、元水、鉛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子明」等別稱。

元素符號Hg,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6周期、第IIB族,是常溫常壓下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從嚴格的意義上說,鎵(符號Ga,31號元素)和銫(符號Cs,55號元素)在室溫下(29.76℃和28.44℃)也呈液態)。汞是銀白色閃亮的重質液體,化學性質穩定,不溶於酸也不溶於鹼。汞常溫下即可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慢性)。汞使用的歷史很悠久,用途很廣泛。 在中世紀煉金術中與硫磺、鹽共稱煉金術神聖三元素。

閱讀全文

與吸附鎵用什麼型號離子交換樹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提升泵自動報警 瀏覽:521
飲水機蓋子不好打開怎麼辦 瀏覽:305
夢見家老宅有好多污水是什麼意思 瀏覽:18
提升泵712075 瀏覽:302
污水不小心進耳朵了怎麼辦 瀏覽:342
廢水分析 瀏覽:599
一般看電影要多久時間 瀏覽:358
工業用油煙凈化器為什麼漏油 瀏覽:136
改性離子篩濾芯有什麼作用 瀏覽:869
污水總鹼度的標準是多少 瀏覽:305
黃銅水龍頭水垢清洗 瀏覽:497
海爾排水泵過濾器清洗 瀏覽:497
流放之路33裝備過濾器 瀏覽:939
免費日本和韓國好看電影推薦 瀏覽:726
健帆血灌器用Ha樹脂是獨家嗎 瀏覽:832
九陽飲水機怎麼接礦泉水 瀏覽:566
金馬三輪車汽油濾芯怎麼換 瀏覽:47
邵氏武打片全部電影 瀏覽:892
食品級除垢劑品牌 瀏覽:491
美的凈水機濾芯ro膜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