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VC的硬度標准分為( )和( )
PVC硬度有兩種,一種是軟質PVC(單位是A),另一種是硬質PVC(單位是D)
聚氯乙烯,英文簡稱PVC,是氯乙烯單體在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發劑;或在光、熱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應機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統稱之為氯乙烯樹脂。
PVC為無定形結構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較小,相對密度1.4左右,玻璃化溫度77~90℃,170℃左右開始分解,對光和熱的穩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經長時間陽光曝曬,就會分解而產生氯化氫,並進一步自動催化分解,引起變色,物理機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實際應用中必須加入穩定劑以提高對熱和光的穩定性。
工業生產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萬~11萬范圍內,具有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隨聚合溫度的降低而增加;無固定熔點,80~85℃開始軟化,130℃變為粘彈態,160~180℃開始轉變為粘流態;有較好的機械性能,抗張強度60MPa左右,沖擊強度5~10kJ/m2;有優異的介電性能。
PVC曾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通用塑料,應用非常廣泛。在建築材料、工業製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磚、人造革、管材、電線電纜、包裝膜、瓶、發泡材料、密封材料、纖維等方面均有廣泛應用。
(1)pvc樹脂國家標准擴展閱讀:
根據應用范圍的不同,PVC可分為:通用型PVC樹脂、高聚合度PVC樹脂、交聯PVC樹脂。通用型PVC樹脂是由氯乙烯單體在引發劑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
高聚合度PVC樹脂是指在氯乙烯單體聚合體系中加入鏈增長劑聚合而成的樹脂;交聯PVC樹脂是在氯乙烯單體聚合體系中加入含有雙烯和多烯的交聯劑聚合而成的樹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PVC
『貳』 聚氯乙烯(PVC)的生產方面有哪些標准或者規程
聚氯乙烯(PVC)的生產方面有哪些標准或者規程
聚氯乙烯 試驗方法 國家標准目錄聚氯乙烯 試驗方法 國家標准目錄GB/T 2914-1999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揮發物(包括水)的測定GB/T 2915-1999 聚氯乙烯樹脂水萃取物電導率的測定GB/T 2916-1997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用空氣噴射篩裝置的篩分析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為主的共混物及製品在高溫時放出氯化氫和任何其它酸性產物的測定 剛果紅法GB/T 3400-2002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室溫下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GB/T 3401-1999 聚氯乙烯樹脂稀溶液粘數的測定GB/T 3402.1-2005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第1部分:命名體系和規范基礎 GB/T 4611-1993 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魚眼測試方法GB。 PVC樹脂可以用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本體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種基本工藝生產。聚合反應由自由基引發,反應溫度一般為40~70OC,。 想弄清楚,網路一下PP論壇,很多PVC薄膜的資料CAD-Forum,裡面有很多做PVC薄膜和印刷制袋的朋友,其中很多就是在第一線操作工,負責。
塑料可樂瓶回收做什麼用途,疑惑中 安防
廢舊塑料品種多樣,形態各異,在實踐中已創造出許多再生利用的方法,下面簡介一些實例供參考。 1,薄膜的加收 薄膜是塑料製品中的一大烊,種類繁多,使用壽命一般較短,是回收再生利用的主要品種之一,下按用途,形態簡介實例。 (1)農用薄膜,農用薄膜主要有地膜和棚膜,地膜主要為PE膜,棚模有PE,PE/EVA,PVC膜,在回收再生利用時,應將PE和PVC膜區分開來,農用薄膜一般較臟,且常夾帶有泥土,沙石,草根,鐵釘,鐵絲等,要除去鐵質雜質並清洗,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是造粒,如果,具人工分揀,清洗條件時,經清洗,乾燥後的廢膜即可直接用熱擠壓方法生產塑料製品,如盆,桶,塑料法蘭等。 廢農膜再生粒料用途。
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的簡單流程
氯乙烯分廠主要生產工藝為氯乙烯(VCM)工段,並以保全、冷凍等工段作為輔助生產工段。 氯乙烯(VCM)工段包括100單元、200單元和300單元。其生產工藝流程圖見圖2-5。 圖2-5 氯乙烯分廠工序流程圖 100單元的主要目的是用乙烯(C2H4)在低溫的環境下直接被氯氣(Cl2)氯化完成二氯乙烷的合成,並且通過精製為裂解爐單元提供合格純凈的二氯乙烷,以及為保護環境進行相應的廢水和廢氣的處理。 200單元生產主要目的是以氣相二氯乙烷(EDC)在500C左右的終端溫度下裂解,脫去HCl,生成氯乙烯(VCM),而後經HCl塔和VCM塔精鎦,分離出純凈的HCl和VCM,VCM即聚氯乙烯車間生產所需要的原料,而分離出的HCL還。
乙烯氧氯化法工業化生產聚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工業化生產聚。
C2H2+HCl 1)乙炔與HCl反應生成一氯乙烯(加成反應) 2)一氯乙烯聚合反應生成聚氯乙烯。
乙烯合成聚氯乙烯的步驟
1、 乙烯氧氯化法使用乙烯、氯化氫和氧氣反應得到二氯乙烷和水,二氯乙烷再經裂解,生成氯乙烯。副產品氯化氫再回收到氧氯化工段,繼續反應。2、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是將直接氯化和氧氯化工藝相結合。乙烯與氯反應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產生氯乙烯和氯化氫。氯化氫與乙烯和氧氣反應又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再產生氯乙烯和氯化氫。氯化氫回收後,繼續參與氧氯化反應。聚氯乙烯聚合工藝:在工業化生產氯乙烯均聚物時,根據樹脂應用領域,一般採用五種方法生產,即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懸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叄』 pvc排水管國標標准配方。樹脂100鈣粉多少酸蠟穩定劑等各多少
如果是鈣鋅來穩定劑源的話,也就包括硬酯酸鈣、硬酯酸鋅、B二酮、無毒亞磷酸酯、抗氧劑、水滑石PE蠟、OPE、EBS根據生產不同的液體和粉體復合鈣鋅,選擇略有差別的原料,比如粉體復合鈣鋅一般使用粉體類的無毒亞磷酸酯等,以粉體原料為主。生產液體類的鈣鋅一般選擇液體類的無毒亞磷酸酯等,以液體原料為主。
『肆』 PVC樹脂性質
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CH2CHCL]-n},典型的線型高分子聚合材料.由於N值決定聚合度,其分子屬於極內性分子,如果不加入容增韌劑,將十分容易破裂,PVC常用增韌劑為抗沖擊ACR,CPE,MBS等,另外,PVC分解溫度及有限制,超過一定溫度將會分解變黃,應該適當加入加工助劑ACR(軟製品為DOP),使其在盡量低的溫度下塑化,PVC製品加工溫度控制在微黃,將會把PVC製品的最大力學性能體現出來。
『伍』 PVc 等於pvc樹脂嗎
pvc樹脂是指無任何來添加以及加工的粉狀源pvc形態。這種狀態下的pvc一般情況下是無法直接使用的。但是您說pvc既包含pvc樹脂粉,也包括改性後的pvc塑料,經過改性後的PVC塑料能夠製成不同的產品,可以被直接使用。
『陸』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標准GB/T5761-2006
GB/T 5761-2006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385KB
GB/T 5761-2006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193KB
到易啟專標准網搜索後下屬載吧。
易啟標准網有這些全文電子版免費下載的. 上面是我幫您在易啟標准網搜索到的搜索結果列表,供您下載參考。
下載方法,先在Google谷歌和網路搜索到易啟標准網,打開網站免費注冊成為會員,登陸後搜索您要的標准或者書籍,然後下載.如有問題可參考這個網站的幫助文件的.
『柒』 聚氯乙烯為什麼不執行合成樹脂標准
聚氯乙烯為什麼不執行合成樹脂標准
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回,軟化時答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下是固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有機聚合物。廣義地講,可以作為塑料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稱為樹脂。樹脂是製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也用來制塗料(是塗料的主要成膜物質,如:醇酸樹脂、丙烯酸樹脂、合成脂肪酸樹脂,該類樹脂於長三角及珠三角居多,也是塗料業相對旺盛的地區,如長興化學、紐佩斯樹脂、三盈樹脂、帝斯曼先達樹脂等)、黏合劑、絕緣材料等,合成樹脂在工業生產中,被廣泛應用於液體中雜質的分離和純化,有大孔吸附樹脂、離子交換樹脂、以及一些專用樹脂。
PVC材料是樹脂的一種, 屬於合成樹脂:
合成樹脂是由人工合成的一類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樹脂最重要的應用是製造塑料。為便於加工和改善性能,常添加助劑,有時也直接用於加工成形,故常是塑料的同義語。合成樹脂還是製造合成纖維、塗料、膠粘劑、絕緣材料等的基礎原料。合成樹脂種類繁多,其中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和ABS樹脂為五大通用樹脂,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合成樹脂材料。
『捌』 聚氯乙烯樹脂粉規格型號分類問題
聚氯乙烯的規格型號是根據聚合度來定的。給你復制個標准,你對照一下: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of general purpose GB/T 5761-2006代替 GB/T 5761-1993 2006-09-14發布 2007-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前言 本標准對應於ASTMD 1755:1992(2001年確認)《聚氯乙烯樹脂規范》,與ASTMD 1755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准代替GB 5761-1993《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本標准與GB 5761-1993的技術差異為: ——對范圍進行了調整(1993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部分物化性能指標(1993年版的4.2;本版的4.2); ——修改了型式檢驗項目中抽檢項目的檢驗周期(1993年版的6.3.2;本版的6.3.2); ——取消了樣品保存期限 ——刪除了附錄B「白度(160℃,10min)試驗方法」; ——增加了附錄B「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准由中國[wiki]石油[/wiki]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SAC/TC 15/SC 7)歸口。 本標准委託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解釋。 本標准起草單位:錦西[wiki]化工[/wiki]研究院、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樂金大沽化學有限公司、青島海晶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東南電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滄州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陳沛雲、孫麗娟、趙陽、姜軍、張英民、諶紹銅、方向陽、孫文育。 本標准於1986年首次發布,1993年第一次修改。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應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本標准適用於以懸浮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本體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亦可參照採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改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 1250 極限熟知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913 塑料白度試驗方法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揮發物(包括水)的測定(GB/T 2914-1999,idt ISO 1269:1980) GB/T 2915 聚氯乙烯樹脂水萃取物電導率的測定方法 GB/T 2916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用空氣噴射篩裝置的篩分析(GB/T 2916-1997,eqv ISO 4610:1997) GB/T 2917.1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為主的共混物及製品在高溫時發出氯化[wiki]氫[/wiki]和任何其他酸性產物的測定 剛果紅法(GB/T 2917.1-2002,eqv ISO 182-1:1990) GB/T 3400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室溫下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GB/T 3400-2002,eqv ISO 4608:1998) GB/T 3401 聚氯乙烯樹脂稀溶液粘數的測定(GB/T 3401-1997,eqv ISO 1628-2:1988) GB/T 340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第1部分:命名體系和規范基礎(GB/T 3402.1-2005,ISO 1062-1:1998,MOD) GB/T 4611 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魚眼」[wiki]測試[/wiki]方法 GB/T 4615
『玖』 PVC樹脂粉,一型,二型,六型的編碼和使用范圍。
一是按國家標准GB/T5761,從SG-1到SG-8;
二是直接用聚合度表示(數字,800、1000等);
三是用專K值表示,如K60,K55等,是根屬據粘數換算出來的一個值,K57大概是700聚合度,K60是800的,K66大概是1000。一般在技術交流或資料上都習慣用K值,比較簡單明了。
PVC分類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