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吸收池有圓形的嗎對應吸光度怎麼計算呢
對於較稀的溶液,吸光度和濃度成正比,兩者關系可用比爾-朗伯定律說明:A=alc l是光在樣本中經過的距離。 c是濃度 a是吸收系數,是材質的性質。 實驗中,吸光度或透光率可用色度計求得。主要看入射光在比色皿中的光程了、還是用方形的吧,圓的真不知道。
② 關於半透膜
半透膜實際上是因為滲透壓。
半透膜只容許水分子通過。
水由濃度低的地方流向濃度高的地方。
可以理解為相互平衡。低的變高,高的變低。
公式為II=cRT
所以c越大,滲透壓越大。高濃度的溶液中水分子不易流失。
所以相對而言,低濃度易流失。
-----
③ 2005版葯典 對乙醯氨基酚 用 百分吸收系數法 測定 含量,計算公式怎麼解釋
1、2005版葯典中,對乙醯氨基酚用百分吸收系數法測定含量,其計算公式為:含量=A/E(1%,1cm)×1/100×VD÷m
2、公式含義:A為吸光度,此處為分光光度計上的實際讀數;E(1%,1cm)為供試品中被測成分的百分吸收系數;V為供試品溶液稀釋前的初始體積ml ,此處為250ml;D為稀釋倍數,此處D=100/5=20;m為供試品取樣量,此處為0.004g。
(3)半透膜累計吸收度計算擴展閱讀:
對乙醯氨基酚的含量測定方法:
1、取本品約40mg,精密稱定,置250mL容量瓶中,其中稀釋倍數為加0.4%氫氧化鈉溶液50mL溶解後,加水至刻度後,搖勻。
2、精密量取5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0.4%氫氧化鈉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後,搖勻,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數為715計算,即得,
3、若樣品稱樣量為m(g) ,測得的吸收度為A,則含量百分率的計算式為含量=A/E(1%,1cm)×1/100×VD÷m
④ 葯典規定吸收系數法計算溶出度時乘以10怎麼回事
公式沒什麼問題啊,還有稀釋倍數是D=100/5=20,V是供試品溶液稀釋前的初始體積,也就是250ml,如果公式是:含量=A/E(1%,1cm)×1/100×D÷m,則D=250×100/5,E(1%,1cm)為供試品中被測成分的百分吸收系數,其他的應該明白了吧,都有標明了
⑤ 透光率與吸光度的計算
當一束平行光通過均勻的溶液介質時,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容器表面反射。設入射光強度為Io,吸收光強度為Ia,透射光強度為It,反射光強度為Ir,則
Io= Ia+It+Ir
在進行吸收光譜分析中,被測溶液和參比溶液是分別放在同樣材料及厚度的兩個吸收池中,讓強度同為Io的單色光分別通過兩個吸收池,用參比池調節儀器的零吸收點,再測量被測量溶液的透射光強度,所以反射光的影響可以從參比溶液中消除,則上式可簡寫為
Io=Ia+It
透射光強度(It)與入射光強度(Io)之比稱為透光率,用T表示,則有
現代岩礦分析實驗教程
溶液的T越大,表明它對光的吸收越弱;反之,T越小,表明它對光的吸收越強。為了更明確地表明溶液的吸光強弱與表達物理量的相應關系,常用吸光度(A)表示物質對光的吸收程度,定義為
現代岩礦分析實驗教程
A值越大,表明物質對光的吸收越強。T及A都是表示物質對光吸收程度的一種量度,透光率T常以百分率表示,吸光度A為量綱為一的物理量,兩者可通過上式互相換算。
⑥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計算問題,測出的吸收度系數怎麼計算求出吸光度
用已知含量的標准物質測出吸光度,然後再測出你分析樣品吸光度,換算後出來結果
⑦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怎麼由吸光度計算含量
根據朗伯比爾定律得出:當一束平行單色光通過一定液層厚度的有色溶液時,由於溶質吸收了光能,光的強度就會減弱。溶液濃度越大,液層越厚,入射光越強,光被吸收的就越多。
如果用公式表示的話,就可以表示為表示為:A=E*C*L(A為吸光度,C為溶液濃度,L為液層厚度)。E是物質在一定波長下的特徵
常數,與對光吸收的靈敏度呈正相關。該公式適用於有色溶液和均勻非散射的吸光物質(如:固、液、氣)。在進行含量測定的時候,我們往往選擇被測物質的最大吸收波長來作為使用波長,以防止外界干擾。於是,我們可以根據公式可以計算測定管中物質的含量,過程如下:
A1=E1*C1*L1 A2=E2*C2*L2
A1/(E1*C1)=A2/(E2*C2)
由於標准液和待測液中的物質相同,故E1=E2∴C2=(A2/A1)*C1因為標准液和待測液的體積相等,物質含量m=C*V*M(M為相對分子質量,V為體積)故m2=(A2/A1)*m1所以溶液中物質的含量m2。
(7)半透膜累計吸收度計算擴展閱讀: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比爾定律是一個有限的定律,其成立條件是待測物為均一的稀溶液、氣體等,無溶質、溶劑及懸濁物引起的散射;入射光為單色平行光。
導致偏離朗伯-比爾定律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可分為物理和化學兩個方面。物理方面主要是入射光的單色性不純所造成的;化學方面主要是由於溶液本身化學變化造成的。
比爾定律在有化學因素影響時不成立。解離、締合、生成絡合物或溶劑化等會對比爾定律產生偏離。離解是偏離朗伯-比爾定律的主要化學因素。溶液濃度的改變,離解程度也會發生變化,吸光度與濃度的比例關系便發生變化,導致偏離朗伯-比爾定律。
溶液中有色質點的聚合與締合,形成新的化合物或互變異構等化學變化以及某些有色物質在光照下的化學分解、自身的氧化還原、干擾離子和顯色劑的作用等,都對遵守朗伯-比爾定律產生不良影響。
來自出射狹縫的光,其光譜帶寬度大於吸收光譜帶時,則投射在試樣上的光就有非吸收。這不僅會導致靈敏度的下降,而且使校正曲線彎向橫坐標軸,偏離朗伯-比爾定律。非吸收光越強,對測定靈敏度影響就越嚴重。並且隨著被測試樣濃度的增加,非吸收光的影響增大。當吸收很小時,非吸收光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⑧ 紫外_可見分光光度法,用吸收系數法定量,公式是什麼
一、原理可見光、紫外線照射某些物質,主要是由於物質分子中價電子能級躍遷對輻射的吸收,而產生化合物的可見紫外吸收光譜。基於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分光光度法或稱吸收光譜法的分析方法。它是以朗伯──比耳定律為基礎。1朗伯—比耳定律A=lg—-=ECLT式中A為吸收度;T為透光率;E為吸收系數,採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義為當溶液濃度為1%(g/ml),液層厚度為1cm時的吸收度數值;C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測物質的重量(按乾燥品或無水物計算),g;L為液層厚度,cm。二、使用范圍凡具有芳香環或共軛雙鍵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根據在特定吸收波長處所測得的吸收度,可用於葯品的鑒別、純度檢查及含量測定。三、儀器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其應用波長范圍為200~400nm的紫外光區、400~850nm的可見光區。主要由輻射源(光源)、色散系統、檢測系統、吸收池、數據處理機、自動記錄器及顯示器等部件組成。本儀器是根據相對測量的原理工作的,即先選定某一溶劑(或空氣、試樣)作為標准(空白或稱參比)溶液,並認為它的透光率為100%(或吸收度為0),而被測的試樣透光率(或吸收度)是相對於標准溶液而言,實際上就是由出射狹縫射出的單色光,分別通過被測試樣和標准溶液,這兩個光能量之比值,就是在一定波長下對於被測試樣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本儀器可精密測定具有芳香環或共軛雙鍵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有色物質或在適當條件下能與某些試劑作用生成有色物的物質。使用前應校正測定波長並按儀器說明書進行操作。四、儀器的校正1.波長的准確度試驗以儀器顯示的波長數值與單色光的實際波長值之間誤差表示,應在±1.0nm范圍內。可用儀器中氘燈的486.02nm與656.10nm譜線進行校正。2.吸收度的准確度試驗3.雜散光的試驗4.波長重現性試驗5.解析度試驗五、測定方法1.對照品比較法(1)按各品種項下的方法,分別配製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對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測成分的量應為供試品溶液中被測成分標示量的100±10%,所用溶劑也應完全一致,在規定的波長測定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的吸收度後,按下式計算含量,即得。(2)計算式A樣×G對/稀釋倍數×100×1含量(%)=————————————--×100%A對×G樣/稀釋倍數×100×12.吸收系數法(1)按各品種項下的方法配製供試品溶液,在規定的波長處測定其吸收度,再以該品種在規定條件下的吸收系數計算含量。用本法測定時,應注意儀器的校正和檢定。(2)計算式A樣含量(%)=——————————————-×100%G樣/稀釋倍數×(E1%1cm)對×100×13.計算分光光度法採用計算分光光度法應慎重。本法有多種,使用時均應按各品種項下規定的方法進行。當吸收度處在吸收曲線的陡然上升或下降的部位測定時,波長的微小變化可能對測定結果造成顯著影響,故對照品和供試品測試條件應盡可能一致。若測定時不用對照品,如維生素A測定法,則應在測定時對儀器作仔細的校正和檢定。六、注意事項1.空白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必須澄清,不得有渾濁。如有渾濁,應預先過濾,並棄去初濾液。2.測定時,除另有規定外,應以配製供試品溶液的同瓶溶劑為空白對照,採用1cm的石英吸收池。3.在規定的吸收峰波長±2nm以內測試幾個點的吸收度,以核對供試品的吸收峰波長位置是否正確,除另有規定外,吸收峰波長應在該品種項下規定的波長±2nm以內;否則應考慮該試樣的真偽、純度以及儀器波長的准確度,並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長作為測定波長。4.一般供試品溶液的吸收度讀數,以在0.3~0.7之間的誤差較小。5.吸收池應選擇配對,否則要引入測定誤差。
⑨ 如何計算摩爾吸收系數
重鉻酸鉀的最大吸收波長為480nm,測定時選用光程b=1cm的吸收池,
配置重鉻酸鉀的溶液濃度為200ug/100ml,
重鉻酸鉀的摩爾質量為294g/mol,溶液濃度換算成以摩爾每升為200 乘0.000001/294/100/0.001=6.8乘0.000001。
在最大吸收波長下測定溶液的吸光度A=0.019。
根據朗伯比爾定律A=εcb,則摩爾吸收系數ε=A/cb=0.019/6.8/0.000001=2794L/mol.cm
(9)半透膜累計吸收度計算擴展閱讀:
1、摩爾吸光系數的影響因素
摩爾吸光系數的大小與待測物、溶劑的性質及光的波長有關。
待測物不同,則摩爾吸光系數也不同,所以,摩爾吸光系數可作為物質的特徵常數。
溶劑不同時,同一物質的摩爾吸光系數也不同,因此,在說明摩爾吸光系數時,應註明溶劑。
光的波長不同,其吸光系數也不同。單色光的純度越高,摩爾吸光系數越大。
2、朗伯比爾定律的適用條件
(1) 入射光為平行單色光且垂直照射。
(2) 吸光物質為均勻非散射體系。
(3) 吸光質點之間無相互作用。
(4)輻射與物質之間的作用僅限於光吸收,無熒光和光化學現象發生。
(5)適用范圍:吸光度在0.2~0.8之間。
⑩ 根據吸光度求濃度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波美度= 144.3-(144.3/比重); 比重=144.3/(144.3-波美度)
對於比水輕的:比重=144.3/(144.3+波美度)
吸光度求濃度的計算公式通常情況下,吸光度用A表示。A=abc,其中a為吸光系數,單位L/(g·cm),b為光在樣本中經過的距離(通常為比色皿的厚度),單位cm , c為溶液濃度,單位g/L。
(10)半透膜累計吸收度計算擴展閱讀:
lg(I0/I1)式中I0是通過均勻的液體介質的一束平行光的入射光的強度;It是透射光強度;T是透射比。A值越大,表示物質對光的吸收越大。根據比爾定律,吸光度與吸光物質的量濃度c成正比,以A對c作圖,可得到光度分析的校準曲線
在多組分體系中,如果各組分的吸光質點彼此不發生作用,那麼吸光度便等於各組分吸光度之和,這一規律稱吸光度的加和性。據此可以進行多組分同時測定及某些化學反應平衡常數的測定。在吸光度測定中;
為抵消吸收池對入射光的吸收、反射以及溶劑、試劑等對入射光的吸收、散射等因素,可選用雙光束分光光度計,並選光學性質相同、厚度相等的吸收池分別盛待測溶液和參比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