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樹脂是什麼
樹脂什麼材料
松香、安息香等是天然樹脂,酚醛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等是合成樹脂。樹脂是製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也用來制塗料(成膜物質,如廣東三盈樹脂等系列產品)、黏合劑、絕緣材料等。
調研發現樹脂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指由簡單有機物經化學合成或某些天然產物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
樹脂的種類及樹脂的用途
1、按樹脂合成反應分類
按此方法可將樹脂分為加聚物和縮聚物。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應製得的聚合物,其鏈節結構的化學式與單體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縮聚物是指由縮合聚合反應製得的聚合物,其結構單元的化學式與單體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樹脂、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等。
2、按來源
樹脂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指由簡單有機物經化學合成或某些天然產物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如酚醛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等,其中合成樹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3、按樹脂分子主鏈組成分類
按此方法可將樹脂分為碳鏈聚合物、雜鏈聚合物和元素有機聚合物。
碳鏈聚合物是指主鏈全由碳原子構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雜鏈聚合物是指主鏈由碳和氧、氮、硫等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構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醯胺、聚碸、聚醚等。元素有機聚合物是指主鏈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鋁、鈦、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構成,如有機硅。
❷ 有機硅是樹脂類嗎
有機硅的某一個產品是歸為樹脂類的 但並不是指有機硅就是樹脂類
❸ 什麼是樹脂材料
樹脂一般認為來是植物組織的正常源代謝產物或分泌物,常和揮發油並存於植物的分泌細胞,樹脂道或導管中,尤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心材部位的導管中。由多種成分組成的混合物,通常為無定型固體,表面微有光澤,質硬而脆,少數為半固體。不溶於水,也不吸水膨脹,易溶於醇,乙醚,氯仿等大多數有機溶劑。加熱軟化,最後熔融,燃燒時有濃煙,並有特殊的香氣或臭氣。分為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兩大類。
❹ PAM指的是什麼物質
PAM是聚丙烯醯胺,絮凝劑
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醯胺(Polyacrylamide)簡稱PAM,由丙烯醯胺單體聚合而成,是一種水溶性線型高分子物質。單體丙烯醯胺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在雙鍵及醯胺基處可進行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採用不同的工藝,導入不同的官能基團,可以得到不同電荷產品: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兩性離子聚丙烯醯胺。PAM的平均分子量從數千到數千萬以上沿鍵狀分子有若干官能基團,在水中可大部分電離,屬於高分子電解質。根據它可離解基團的特性分為陰離子型(如--COOH,--SO3H,--OSO3H等)陽離子型(如--NH3OH,--NH2OH,-CONH3OH)和非離子型。產品外觀為白色粉末,易溶於水,幾乎不溶於苯,乙醚、酯類、丙酮等一般有機溶劑,其水溶液幾近透明的粘稠液體,屬非危險品,無毒、無腐蝕性,固體PAM有吸濕性,吸濕性隨離子度的增加而增加,PAM熱穩定性好;加熱到100℃穩定性良好,但在150℃以上時易分解產中氮氣,在分子間發生亞胺化作用而不溶於水,密度(克)毫升23℃1.302。玻璃化濕度153℃,PAM在應力作用下表現出非牛頓流動性。
使用特性
1)絮凝性:PAM能使懸浮物質通過電中和,架橋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
2)粘合性:能通過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作用,起粘合作用。
3)降阻性:PAM能有效地降低流體的摩擦阻力,水中加入微量PAM就能降阻50—80%。
4)增稠性:PAM在中性和酸條件下均有增稠作用,當PH值在10以上PAM易水解。呈半網狀結構時,增稠將更明顯。
PAM的作用原理簡介
1)絮凝作用原理:PAM用於絮凝時,與被絮凝物種類表面性質,特別是動電位,粘度、濁度及懸浮液的PH值有關,顆粒表面的動電位,是顆粒阻聚的原因加入表面電荷相反的PAM,能速動電位降低而凝聚。
2)吸附架橋:PAM分子鏈固定在不同的顆粒表面上,各顆粒之間形成聚合物的橋,使顆粒形成聚集體而沉降。
3)表面吸附:PAM分子上的極性基團顆粒的各種吸附。
4)增強作用:PAM分子鏈與分散相通過種種機械、物理、化學等作用,將分散相牽連在一起,形成網狀,從而起增強作用。
❺ pam聚丙烯醯胺對PPR材質的影響
聚丙烯醯胺(PAM)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體之間的摩擦阻力,按離子特性分可分為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和兩性型四種類型。(註:聚丙烯醯胺不同於丙烯醯胺)
聚丙烯醯胺本身及其水解體沒有毒性,聚丙烯醯胺的毒性來自其殘留單體丙烯醯胺(AM)。丙烯醯胺為神經性聚丙烯醯胺致毒劑,對神經系統有損傷作用,中毒後表性出肌體無力,運動失調等症狀。
ppr材料為聚丙烯,是另一種樹脂材料,與pam完全不同,它是沒有毒的。
❻ 聚丙烯醯胺與陰離子樹脂的區別
聚丙烯醯胺分類聚丙烯醯胺產品簡介:聚丙烯醯胺(PAM)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專溶於大多數有屬機溶劑,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體之間的摩擦阻力,按離子特性分可分為非離子、陰離子、陽離子和兩性型四種類型。(註:聚丙烯醯胺不同於丙烯醯胺)。
離子交換樹脂一般呈現多孔狀或顆粒狀,其大小約為0.1~1mm,其離子交換能力依其交換能力特徵可分:強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弱鹼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對陰離子的吸附。
❼ 聚丙烯醯胺屬於樹脂嗎,求高手指教!
不是的,是水處理上用的混凝劑!
❽ 樹脂是酯嗎
不是,酯是指羧酸和醇(酚)反應的產物。酚醛樹脂只是有酯的結構,但不是酯
❾ 聚丙烯醯胺(PAM)有毒嗎
聚丙烯醯胺本身基本無毒,因為它在進入人體後,絕大部分在短期內排出體外,很少被消化道吸收入。多數商品也不刺激皮膚,只有某些水解體可能有殘余鹼,當反復、長期接觸時會有刺激性。美國食品及葯物管理局認為,PAM及其水解體是低毒或無毒的。PAM的毒性來自殘留的丙烯醯胺單體和生產過程 夾帶的有毒金屬。丙烯醯胺為神經性致毒劑,對神經系統有損傷作用,中毒後表性出肌體無力,運動失調等症狀。因此各國衛生部門均有規定聚丙烯醯胺工業產品中殘留的丙烯醯胺含量,一般為0.5%---0.05%。應用於水的一般凈化處理時,丙烯醯胺含量0.2%以下,用於直接飲用水處理時,需在0.05%以下。國際健康衛生組織1985年出生的聚丙烯醯胺標准指出:PAM中殘留AM量控制在0.05%以下並控制用量時,處理後水中的含量將低於0.25ug/L,符合大多數國家的飲用水標准。目前歐美主要國家一般規定,飲用水處理及食品用PAM中殘留AM含量在0.05%以下,並控制PAM用量。
某些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的情況就復雜得多,這是因為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引入的氨基類等基團,其毒性往往數十至數百倍地高於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他們的慢性毒性正進一步研究中。
對應用於飲用水處理的絮凝聚,應使用食品級的產品為合適。在《給水排水標准規范實施手冊》水處理標准中,明確規定聚丙烯醯胺使用的非經常使用下>0.1mg/L,在經常使用下<0.1mg/L。在水處理工藝助凝應用中,其使用量可取上述標准值為最大投加量,選購食品級質優、低殘值的聚丙烯醯胺產品,則可保證飲用水的衛生安全。如某水廠使用聚丙烯醯胺助凝,最大投加量為0.09mg/L,使用的是化工部廣州聚丙烯醯胺工程中心的食品級、濾池出水和出廠自來水均無發現有丙烯醯胺單體。故認為僅要能控制好使用產品的質量和投加量,則採用聚丙烯醯胺助凝工藝,對飲用水衛生而言是安全的。
近期展望,我國應用聚丙烯醯胺類有機產品作水處理劑,將會隨水質性缺水的范圍擴大、國民對飲用水要求的提高而逐步擴大。如某供水公司97年與99年相比,用量已增約8倍,使用水廠從一家增加至6家。使用范圍有混凝、助凝、助濾。據介紹,在過濾前投加聚丙醯胺0.015---0.05mg/L可增濾周,提高產生能力10--16%,但在增加濾周時,水頭損失亦同時增加,反沖時間和強度亦要相應增加,但相比之下,投加聚丙烯醯胺助濾在經濟是合算的,投加聚丙烯醯胺助濾,可防止藻類穿透濾池,在突發事故處理時,可確保濾後水水質,國內已有供水水廠應用其助濾工藝,收到良好的效果。聚丙烯醯胺類有機產品在水處理工藝的使用中,其強化絮凝、提高濾池過濾能力、提高水質,增加水量、節約成本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供水企業所樂意接受,聚丙烯醯胺在飲用水處理領域的應用正在不斷被研究開發,其前景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