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化工廠建設在河流的上游,由於化工廠不斷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導致河流受到嚴重污染,下圖為該河流生態系
(1)光合 氧 (2)鰓 (3)形態結構 (4)A→B→C→D→E (5)E |
B. 排放污水進入河流
一般來說,在城鎮中,生活污水收集系統比較完善的話,我們生活中產生的洗澡排水、廚房用水、馬桶水、洗漱水、拖地水等,只要通過下水道排放的話,都是通過污水排放管道最終排入到生活污水處理廠,通過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系統處理達標後排放,一般來說都是進入到河道往下游而去。
會不會成為自己喝水的一部分,一般不會,都是排到下遊了。如果下游取河道水作為飲用水源的話,那麼這個還是可能的。當然,也不用太擔心,一方面地標徑流的匯入會稀釋污染物,另外,從河道取水後,凈水廠會進行深度處理,確保水適合日常使用。如果心裡還有疙瘩的話,可以自己安裝自來水過濾系統了。如果你比較不差錢的話,也可以喝桶裝水,不過桶裝純凈水一般也都是自來水經過幾層過濾後生產出來的。
當然,如果如果你居住在河道源頭,或者當地選的源頭水活著的地下水為水源的話,這塊就不用顧慮了。
C. 河流污染的污染狀況
我國主要河流的污染狀況 ? 中國擁有50000多條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絕大多數已經遭受到程度不同的水污染侵害,包括長江在內的七大水系無一倖免。
1 據國家環保總局數據顯示,七大水系劣V類水所佔比例為27.9%,比2003年下降了1.8個百分點,但這並不意味著水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七大水系I-V類水質類別比例分別為4.6%,20.9%,16.3%,21.6%,8.7%。
2 水資源匱乏的北方河流比水資源豐沛的南方河流污染嚴重,七大水系按水污染嚴重程度排序,劣V類水質比例最高者為海河的56.7%,其後是遼河的37.9%、淮河的32.6%、黃河的29.5%、松花江的24.4%、長江的9.6%和珠江的6.1%。 七大水系:長江,珠江,松花江,黃河,淮河,遼河,海河 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和太湖、巢湖、滇池
七大水系低於III類標準的水所佔比例竟高達58.2%,實在是觸目驚心,因為IV類水處理之後既不能作為安全的飲用水,也不能作為漁業水域和游泳區用水,V類水基本上喪失了功能,劣V類水屬於毫無用處的臭水,若將七大水系就這一比例進行一番比較的話——淮河的80.2%、松花江的78.1%、海河的74.6%、遼河的67.6%、黃河的63.6%、長江的27.9%和珠江的21.2%——就會沉痛地感受到水污染形勢的嚴峻性。
水質「差」的海河基本上就是「死河」;水質「較差」的遼河、淮河、黃河和松花江是「病河」,有的甚至已「病入膏肓」,而前三者根本就沒有I類水;水質「較好」的長江和珠江,其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絕對是「今不如昔」了。
中國水體污染相當嚴重,部分城市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在46個重點城市中,有45.6%的城市水質較差,而農村的飲用水安全則更令人擔憂,其衛生合格率僅為62.1%。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約有3.6億人喝不上干凈水,因此保障中國百姓喝上干凈水的問題成為了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第一要務。 城市基礎設施是工業建設的載體,制約著工業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建設不恰當地把基礎設施建設的載體地位降低為工業的一般附屬物地位,基礎設施的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和工業建設不協調,導致基礎設施長期超負荷承載。特別是城市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僅僅在近幾年才開始興建。全國絕大多數城市的污水處理能力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要。
隨著人口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產生量大幅度增長。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量的比例已接近持平。但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一般情況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周期為3年。從當下的建設進度看,實現「九五」期間國家提出的全國50萬人口的城市都要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裝置的要求,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以淮河為例,按規劃,到2000年,淮河流域四省需要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52座,總投資60.8億元,形成污水處理能力352萬l/d。到1999年6月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只有3座,污水處理能力僅為44萬l/d。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緩慢的原因,除了資金短缺外,現行管理和運行機制的掣肘也使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陷於困境。由於沒有真正落實「污染者負擔」的政策,地方財政因無力支付污水處理費用,常常使建成後的污水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行,環境保護投資不能有效發揮環境效益。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污染防治資金以國家預算內資金為主。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環境已經不能奏效。但是,由於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環境經濟政策體系尚未建立,多元化的環境保護投資體制難以形成。作為促進污染防治的重要經濟手段排污收費制度,還很不完善。主要問題是,排污收費標准過低,不能發揮刺激污染防治的作用。超標排放污水收費作為排污收費的主體,其收費額不足污染處理設施運行成本的一半;污水排放收費最高不超過0.5元/l;排污收費項目不全,主要對象是大中型企業和部分事業單位,城市污水處理費僅在少數城市開征,而且收費標准較低,「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沒有充分體現;排污費的轉移支付機制尚未建立,流域內上下游之間缺乏利益補償政策,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不協調,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九五」期間我國環境保護投資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別是國家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擴大內需中把環境保護作為重點投資領域,一些水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得到國債資金的支持。但是,由於環境保護資金渠道狹窄,投資量小,污染治理資金短缺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按計劃,「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約需資金1260億元,但是已經落實的資金與需求相差甚遠。1998年國家增發財政債券和銀行貸款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分配給淮河流域10億元財政債券資金用於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但是,這些資金僅為淮河城市污水處理廠總投資的16.5%,而且投資項目達34個之多。由於地方配套資金不足,開工的項目不少,卻因缺乏資金施工建設進度緩慢,很多工程至今投資尚無著落。
D. 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會產生大量污水,這些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後,會產生嚴重的污染。那麼該如何來處理這
1)初步處理時,讓污水流經沉澱槽,使一些較大的顆粒沉入底部形成礦泥。在這一處理中,應該讓污水的流速_________慢______________(填「快」或「慢」)一些。
(2)用於再處理的處理槽底部有一層厚厚的沙,這樣可以除去一些不溶於水的物質,這種方法被稱作______________過濾吸附________法。
E. 河流輕度污染後消除污染的途徑
(1)在該河流的BC段上,藻類爆發的主要原因是有機物分解後形成大量的無機鹽離子,有利於藻類的大量繁殖.
(2)統計該河流周邊土壤中小動物的豐富度,常採用目測估計法和記名計演算法.
(3)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其中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功能有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
(4)若該河流生態系統受到生活污水輕微污染,則可以通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微生物分解生物多樣性等途徑消除污染,如果受到重度污染,則有可能造成河流生態系統銳減.
(5)鯉魚屬於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因此調查該河流中的鯉魚種群密度採用標志重捕法.
故答案為:
(1)有機物分解後形成大量的無機鹽離子,有利於藻類的大量繁殖
(2)記名計演算法
(3)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 信息傳遞
(4)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微生物分解生物多樣性
(5)標志重捕法
F. 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江河裡嗎
如果城市有較完善的市政污水管網系統,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後外排到河流水系。其中有一部分處理成中水,回用作為綠化、消防、清掃或生產用水。 如果無污水管網、無污水處理廠或者管網不完善,污水直排進入納污河流或者水體。 不管是哪種方式,生活污水都最終回到循環中,進入的方式不同,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同。
G. 某化工廠建設在河流的上游,由於化工廠不斷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導致河流受到嚴重污染,下圖為該河流生態系
(1)圖中的浮游藻類植物是生產者,能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回,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來答源;藻類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同時釋放氧氣,滿足水生生物生命活動的需要. (2)魚適於水中生活的特徵有:體表被鱗,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等. (3)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並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等特徵進行科學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因此,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等方面的特徵. (4)由食物鏈的概念可知:食物鏈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存在的一種吃與被吃的關系,起點是生產者,終點是消費者,中間用箭頭表示,箭頭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圖中構成的食物鏈為:A→B→C→D→E (5)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環境中一些有毒物質(如重金屬、化學農葯等),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的過程.因為這些有毒物質化學性質穩定,在生物體內是難以分解、無法排出的,所以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危害最大的是這一食物鏈的最高級消費者即大魚; 故答案為: (1)光合 氧(2)鰓 (3)形態結構 (4)A→B→C→D→E (5)大魚 |
H. 水體污染問題是目前是人們十分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下圖是某河流受到城市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機物)的輕度
(來1)水體自身凈化自即讓污染物逐漸減少,氧氣溶解量則先因被消耗而減少後又逐漸恢復,故水中DO變化曲線為C,故答案為:C;
(2)含磷物質的排放會增加水生植物所需的營養,產生水華、赤潮等現象,稱之為「水體富營養化」,故答案為: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水華、赤潮等均可);
(3)水體的污染源主要是工業生產尤其是化工廠排放的廢水,農業上使用的化肥、農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等,所以應取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區的水樣,
故答案為:化工廠周圍河流;城市圍河;農村河道;
(4)①比色法顯然類似pH試紙的原理,銨或氨的濃度高,加檢測試劑後其顏色就深,故答案為:其顏色深淺與氨、氮含量成正比;
②氨的含量異常偏高,NO2-和NO3-含量略偏高,因為NO2-和NO3-是NH3經逐步氧化產生的,故答案為:BC.
I. 某化工廠建設在河流的上游,由於化工廠不斷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導致河流受到嚴重污染。下圖為該河流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