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場迴流比為多少
污泥迴流是指二沉池的污泥迴流到生物處理構築物里(比方說活性污泥曝氣池)污泥迴流比為污泥迴流的流量比進水流量,而混合液迴流指的是曝氣池出水迴流至進水口與進水一起再次進入曝氣池反應,混合液迴流比為混合液流量比進水流量。
1、污泥迴流比是為了維持生化池內污泥的數量(濃度)而從二沉池沉澱污泥迴流的,迴流比是根據你生化池要維持的濃度和二沉池底泥濃度確定的,經驗數據是50%-100%。 污泥迴流比計算 是指沉澱池迴流到生化池A池的污泥流量與進入A池污水流量的比例。
2、混合液迴流比由曝氣池混合液迴流至厭氧池或者是缺氧池,主要作用是脫氮除磷。迴流比大約是100%-400%。
❷ 污水處理AO工藝內迴流一半多長時間
24小時,內迴流的話,這個根據你的迴流流速和工藝內的水量。一般內迴流控制在200~500%,具體看脫氮效果。了解更多可以找環保通。
❸ 污水的迴流比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
迴流水量或泥量除以進水量
迴流比與分離所需理論板數的關系(見圖回[理論板數與答迴流比的關系])表明:迴流比從最小值逐漸增大的過程中,所需理論板數起初急劇減少,設備費用亦明顯下降,足以補償能耗費用的增加;但當迴流比繼續增大時,所需理論板數減少趨勢緩慢 (其極限值是全迴流所需要的最少理論板數),此時設備費用的減少將不能補償能耗費用的增加。
在污水處理中,下列幾種情況為迴流:
1、利用污水廠的出水,或生物處理單元的出水稀釋進水的做法;
2、利用沉澱池的污泥來補充生物處理單元內活性污泥濃度(即微生物濃度)的做法。
若選取的迴流比太大,不僅使加熱蒸汽及冷卻水的消耗量增大,操作費增大,還可能影響塔徑,使設備投資費用也增大。而且迴流比太大使塔在操作時改變的難度加大,調節塔的分離能力的作用也大大減小。因此,無論從經濟上考慮,還是操作上考慮,在精餾設計或操作時都應選取適宜的迴流比。因而找到最佳迴流比在設計過程中很重要。
❹ 廢水處理工藝的迴流比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公式:來
R·源Q·Xr = (R·Q + Q)·X
式中:Xr——迴流污泥的懸浮固體濃度,mg/L。
R——污泥迴流比。
X——混合液污泥濃度,mg/L。
Q——流量
為了實現污泥迴流濃度及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的相對穩定和操作管理方便,控制污泥迴流的方式有三種:
1、保持迴流量恆定。
2、保持剩餘污泥排放量恆定。
3、迴流比和迴流量均隨時調整。
(4)污水廠ao工藝迴流泵的計算擴展閱讀
一、當迴流水質水量變化時,希望能隨時調整迴流比。污水在活性污泥中一般要停留8h以上,以迴流比進行某種調節後,其效果往往不能立即顯現,需要在幾小時之後才能反應出來。
因此,通過調節迴流比,無法適應污水水質水量的隨時變化,一般保持迴流比恆定。但在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通過調整迴流比作為應付突發情況是一種有效的應急手段。
❺ 如何計算AO工藝,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總量。
1、粗略計算是用池子中污泥濃度乘以池子中總水量
2、污泥中有部分不是微生物,要精確計算的話可根據微生物占污泥中的比例計算得力,這個比例一般都是經驗數據,在網上查文獻看一下,或者看一下《水污染控制工程》或者是廢水生物處理之類的書籍。
❻ 為什麼在AO工藝計算有效容積式不考慮迴流的污水量
你好!
硝化液迴流是進入反硝化用來處理氨氮,污泥迴流是保持池水內污泥量平衡。專
迴流水量的大小不影響容屬積,隻影響水的停留時間,間接地影響了污水處理效率。
說俗點就是你哪怕池水迴流變成水輪車,但總是那麼多水沒變啊。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❼ 請問在生物脫氮AO法工藝中,進水氨氮350,設計出水50,硝化液的迴流比如何計算,謝謝,請列出算式
一般消化液迴流比控制在100%—400%
❽ 污水處理三級AOO處理工藝,怎麼運行只有污泥迴流,沒有消化液迴流可以么迴流比,污泥濃度等,請詳解
你能不能把各單位構築物處理後出水指標,比如進水COD NH3-N TP PH等,單位構築物處理後的指標值都列出來,才能具體調試啊,這只有構築物是沒法說的
❾ 污泥迴流比的計算
二沉池
迴流的是污泥,因此污泥
迴流比
為200%
一般來說AO法的污泥迴流比控制在50~100%,而混合液的迴流比一般控制在100~400%
❿ 有關A/O工藝處理廢水問題(做水處理的進)
1 A如果是控制缺氧條件就有脫氮作用,如果控製成厭氧條件加上好氧就可以有除磷作用,如果控製成厭氧同時將水利停留時間控制在2.5小時的話就變成了水解酸化池。
所以技術顧問說的靈活性是有道理的。
2 對於生活廢水而言,BOD的去除率可以達到40%作用。
3 污泥迴流比是24h內二沉池污泥泵的迴流總量(不管是間隙的還是連續的)與進水流量(不包括各種迴流量)的比。100%就是相當了!
可以間隙抽泥的,不用24小時一直抽的;管材我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