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中,自來水管可以和污水管道可以共槽鋪設嗎
施工中,自來水管可以和污水管道可以共槽鋪設,
因為只要符合規定的最小間距國家標准規范是允許自來水管和污水管道可以共槽鋪設,
它們之間的最小間距是自來水管或稱給水管道直徑小於等於200時應當大於等於1.0米水平間距,
自來水管或稱給水管道直徑大於200時大於等於1.5米水平間距,
詳細參見GB 50289-2016表4.1.9。
2. 污水管與給水管交叉,而且給水管在下面,按照規范要求怎麼處理
按要求是污水管是不能在給水管上方、如在下方間距不小於一米、且給水管在交叉部位不能有接頭,給水管的污水管需做防護、加套管。
3. 室外污水管道與給水管道的水平距離是多少啊
給水管道室外埋地引入管,其管頂覆土厚度不宜小於0.7M,並應敷設在凍土線以下0.2m處。建築專內埋地管在無活荷載屬和凍土影響時,其管定離地面高度不宜小於0.3m。
生活污水接戶管埋設深度不得高於土壤冰凍線以上0.15m,且覆土厚度不宜小於0.3m。
(3)供水管道污水管道擴展閱讀:
一、室外排水管道工程的主要分項工程
1、管道土方工程及基礎工程。就是為了埋設排水管道而開挖地溝及管道敷設完後的同填等,以及作墊層和管道基礎。
2、排水管道的安裝敷設。管道一般採用鑄鐵管,但也有採用鋼管或鋼筋混凝土管道的。
3、排水管道檢查井:包括管道連接井、雨水井,分為磚砌、鋼筋混凝土井和磚砌鋼筋混凝土井圈等。
4、化糞池工程:包括磚砌、石砌和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化糞池。
二、地下燃氣管道埋設的最小覆土厚度:
1、埋設在車行道下時,不得小於0.9m。
2、埋設在非機動車車道(含人行道)下時,不得小於0.6m。
3、埋設在機動車不可能到達的地方時,不得小於0.3m。
4、埋設在水田下時,不得小於0.8m。
4. 污水管道於給水管道設計有什麼不同
一個是排水 一個是進水
設計方面走線不一樣,水流方向不一樣。
兩種管道的材質,薄厚 造價都不同,需要以市場價為准。
5. 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間的最小距離是多少
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於1m。
1、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於0.5m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於0.15m。
2、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於排水管管徑的3倍。
3、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及位置裝設伸縮節容。如設計無要求時,伸縮節間距不得大於4m。
4、高層建築中明設排水塑料管道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5)供水管道污水管道擴展閱讀: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第2.4.6條:生活給水引入管與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凈距不宜小於1.0m。
第2.4.7條:建築物內給水管與排水管之間的最小凈距、平行埋設時應為0.5m;交叉埋設時應為0.15m、且給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第2.4.10條:給水管道與其他管道同溝或共架敷設時、宜敷設在排水管、冷凍管的上面或熱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給水管不宜與輸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體或氣體的管道同溝敷設。
第2.4.11條:管道井的尺寸、應根據管道數量、管徑大小、排列方式、維修條件、結合建築平面和結構形式等合理確定。管道井當需進入檢修時、其通道寬度不宜小於0.6m。
6. 室外給水管,排水管,消防管,暖氣管的距離規范
摘要 排水規范規定:
7. 市政設計中給水、污水、廢水和雨水分別常用什麼管材
各種管線在道路下的埋深,合理安排好各管線平面位置後還應合理控制各管線高程。一般來說,從上至下管線順序依次為電力管(溝)、電訊管(溝)、煤氣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電力、電訊一般設置管溝。 根據各自管線的技術要求及本地區的氣候、水文特點,管線埋設一般如下:
雨水管道:不小於1m;污水管道:不小於2m;
給水管道:
DN150~DN200 0.8m~1.0m
DN200~DN300 1.0m~1.5m
DN400~DN500 1.5m~2.0m
DN600~DN1200 2.0m~2.5m
各種管線的優先原則
①、壓力管(自來水、煤氣)避讓重力管(雨、污水管),壓力管上方覆土不夠時,可從下方繞行。
②、同類小管徑避讓大管徑。
③、支管避讓干管。
④、軟管(電力線、通訊線)避讓壓力管(自來水、煤氣管)。
⑤、管道相互交叉時,其相互之間的垂直凈距離不小於0.15m。個別管線如電力管溝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距離為0.5m。
給水排水管線距離的平面及立面距離
①、給水管道與建築物、鐵路和其它管道的水平凈距,應根據建築物基礎的結構、路面種類、衛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徑、管材、施工條件、管內工作壓力、管道上附屬構築物的大小及有關規定等條件確定,一般不得小於(左頁)下表中的規定:
②、給水管應設在污水管上方,且不應有介面重疊;當給水管道敷設在下方時,應採用鋼管或鋼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長度每邊不得小於3m,套管兩端採用防水材料封閉。給水管道相互交叉時,其凈距不應小於0.15m。當給水管與污水管平行設置時,管外壁凈距不應小於1.5m。管道穿越河流時,可採用管橋或河底穿越等形式。
8. 給排水管道如何區別
給排水管道與工業管道之間的區別,用途不同。
1、給排水管道版
建築給水系統根據用途的不權同,可分為生活、生產和消防給水系統,這三個給水系統不一定單獨設置,常常是兩者或三者並用的聯合系統。建築排水系統是將建築內部人么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使用過的水收集起來,及時排出室外,按照系統排出的污水性質不同,建築內部排水可分為生活污水、生活廢水、工業廢水、屋面雨水,生活污(廢)水、工業廢水、雨水分別設置管道排放,稱為分流制;將兩類以上合並在一種管道內排放,稱為合流制;採用何種形式應根據水質情況以及地方的不同要求並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
2、工業管道
工業建設項目中的生產用管道均屬工業管道。工業管道又可細分為工藝管道和動力管道兩種。工藝管道一般是指直接為產品生產輸送主要物料(介質)的管道,又稱物料管道;動力管道是指為生產設備輸送動力媒介質的管道,如蒸汽管道、空壓氣管道、氮氣管道、環戊烷管道、氧氣管道等等。動力管道影響生產的正常運轉。
9. 什麼叫給水管和排水管怎麼區分
排水管是用來排水用的,主要用於房地產項目上的排水,雨水,小區排水等,對管材本身沒有壓力和衛生指標要求,區別管材的質量好壞主要看韌性,拉伸等。
給水管是用來做給水用的,也有部分用於農田灌溉,與排水管最大的區別就是需要能承受壓力,如果是給水工程上還需要有衛生指標,無毒無污染等檢測指標。目前PVC給水管的市場份額在縮小,被質量性能更為優越的PE管材所取代。
1、壓力:給水管與排水管都有壓力要求,所以也不完全說可以用壓力區分。(體現在高層立管上)
2、管材:如一位網友所說,對於小管,管材可能都是PPR,但大管,尤其市政大管就有不同的要求。只要體現在,排水管衛生條件可適當降低,排水管道有靜音的構造(排水管道多為非滿管流)
3、管徑:排水管道最小一般為DN50,給水管道最小為DN15,普遍市政管道,排水管道比給水管道大得多
管材:清水和污水對管道都有腐蝕作用,只是污水來得強烈些;用於輸送生活飲用水的管道,需要達到飲用水衛生標准。,一般來說,給水管輸水採用滿管流,(大概是因為水是由低處輸送到高處,如果管道與大氣相通,就沒辦法輸水了)。出於衛生方面的考慮,設計時排水管的流態採用非滿管流,但排水管也並非完全不承壓。就拿建築物排水過程來說,當污水從立管轉向橫管時,會出現「水躍」現象),橫管就有可能出現滿管流而承壓。
有很多用戶在選擇PVC管的時候分不清排水管和給水管,容易混淆,認為他們都可以相互替代,沒有什麼區別的,其實不然。
第1:PVC排水管就是用來排水用的,如房地產項目上排水、雨水、小區排水等。PVC排水管管材本身沒有壓力,不承壓,而且對衛生指標沒有什麼要求,如果想要區別管材的質量好壞,那就要看其韌性、拉伸性能等了。
第2:PVC給水管,不言而喻就是用來做給水用的,當然也有部分用於農田灌溉,與排水管較大的區別就在於需要能承受壓力,如果是針對給水工程而言,還需要有衛生指標,無毒無污染等檢測指標。
10. 排污管,排水管,給水管是哪些,怎麼區分
排水管主要承擔雨水、污水、農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務。排水管分為混凝土管(CP)和鋼筋混凝土管(RCP)。
排水管規格有管內徑DO(100mm——3000mm),長度LO(1m——20m) 壓力指數,Ⅰ級 Ⅱ級 Ⅲ級 口徑分為:平口、企口、承插口、雙插口、鋼承口。
生產鋼筋混凝土排水管設備:攪拌系統、管模(平口、企口、承插口、雙插口、鋼承口)、成型設備(離心機、懸輥機、立
式軸向擠壓成型機、立式徑向擠壓成型機、芯模振動液壓成型機、立式徑向擠壓成型機,芯模振動液壓成型機、振動成型裝置)、喂料機、鋼盤骨架滾焊機、水壓
機、外壓機等。
排水管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
添加其它助劑而形成的外型呈波紋狀的新型滲排水塑料管材,透水波紋管是通過在凹槽處打孔,管外四周外包針刺土工布加工而成。根據波紋管類型可分為單壁透水
波紋管和雙壁透水波紋管。由於該產品的管孔在波谷中且為長條形,有效的克服了平面圓孔產品易被堵塞而影響排水效果的弊端,針對不同的排水要求,管孔的大小
可為10mm×1mm-30mm×3mm,並且可以在360度、270度、180度、90度等范圍內均勻分布,廣泛用於公路、鐵路路基、地鐵工程、廢棄物
填埋場、隧道、綠化帶、運動場及含水量偏高引起的邊坡防護等排水領域,以及農業、園藝之地下灌溉、排水系統。它與軟式透水管、塑料盲溝已成為我國土木工程建設(滲水、排水)中三大主要產品。市政排水管網視排水壓力大小,可選用雙臂波紋管與直壁管。直壁管壓力承受能力較強,可用於大型排水排污管網的專用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