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活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人員構架
教科書上的說法:
一個日處理污水3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需要配備的人員包括:化內驗室人員3~容5人,機械修理人員6~8人,門衛3~5人(可與警衛同用),電器修理配套設施檢測人員3~5人,自動化檢測系統維護人員1~2人,辦公室人員3~5人,財務人員2~3人,采購、倉庫管理2~3人,司機2~3人,機械操作工人10~15人,後勤人員5~8人,一般情況下總人數在40~62之間。
現在BOT項目多,企業的成本控制的厲害,加上自控程度提高,5萬噸的處理量,人員可以控制在20-30左右!10萬噸的人員增加5-10人,主要是機械維護、工藝管理的工人
⑵ 一個縣城裡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大概需要幾個員工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⑶ 一個25噸/d的污水處理廠,採用SBR工藝,運營人員需要多少個,上班時間怎麼安排
試問下是25W噸/天還是抄25噸/天,現在都自動化了,我們廠目前領導都算上超不過30個人,中控室三班倒,10個人足夠(我們廠新建號的,其他廠可能要加葯脫泥事情多,也可以加點人),化驗室兩個人就夠了,辦公室後勤財務保安全部算上再加廠長
其實主要就中控室操作工要的人多點(我們廠設計的是20W噸/天,但是現在還沒建好,只有6W)
25噸的話只要中控幾個人就行了,8個人三班倒夠了(工人也是人,周六周日要休息的),兩個人一班
⑷ 日處理一萬方的污水處理廠人員配置需要多少人
摘要 按常規算,中控8人,化驗4人,機修6人,脫泥3人,財務1人,食堂2人,門衛2人,其餘中控班長1人,生產主管1人,廠長1人,其中機修、脫泥、化驗要按實際工作量來算,在這個基礎上調整下。這個處理量已經很大了,大致30人吧。政府管理的話,會加上安全員、司機、其他主管啥的,四十人都不算多,企業會相應減少點。您可以按此推算或根據現場情況而定。
⑸ 日處理污水80000噸水廠需要多少人
污水處理廠最低不少於27人(國家單位可以加到30人以上)
廠長、副廠長、技術主任專各1名;財務(兼運行核算)屬、辦公室、化驗室各2名;門衛4人;
值班長1人,4個運行班8人、維修2人,脫水車間2人。食堂1人.
以上是我在污水處理廠(BOT)的人員組成。
⑹ 十萬人的鄉鎮建多大規模的污水處理廠
一期15000噸/日,二期15000噸/日,三期(好多年後)30000噸/日。
按200L/人.日計算,居民生活用水量為20000噸/日,再考慮本地的工業用水就可以了,通常分期建設,一期15000噸/日,二期15000噸/日,三期(好多年後)30000噸/日。
⑺ 一個日處理量為25000m³的污水處理廠大概有多少人
假設:城市污復水處理廠,八制小時工作制
保安:4人,四班倒。
中控:4人;
操作:4人;
電工:2人;
機修:1人;
脫泥:2人;
辦公室:2人;
財務:2人(兼倉管);
食堂:3人(加保潔);
廠長:1人;
副廠長(工程師):1人;
技術員:1人;
班長:1人;
司機:1人。
綠化,大件維修外包,總計29人。
工業廢水處理廠,往上加幾個人;
BOT的,少幾個人,政府的,加幾個人。
OK!
⑻ 70萬人的縣城污水處理廠規模要多大
這個和人均綜合生活用水量,經濟發達程度有關。
經濟發達地區縣城(縣城人口那麼多,想必生活水平也很高)可取每人每天300l或更多,污水產生量可以按照用水量的70%~80%估計,城市建設對污水收集的考慮,新城區的污水收集系統及老城區的收集系統的情況等需要在污水收集率中考慮,一般收集率可以考慮70~90%。
綜上,能收集的生活污水可能接近20萬t/d,產生的污泥與你採用的處理工藝有關,大約200t/d左右,工業廢水單獨調查考慮。
⑼ 一個縣城裡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大概需要幾個員工
純水一號水處理為您解答:
除了相關規定的文件外,也要看處理量。我見過只有十幾個人的縣級污水處理廠,而且還是三班制調整。照樣也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