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性漆有味道嗎
水性漆沒有味道,作業時沒有危險性,也沒有強烈的刺激氣味。
以水作溶劑,節省大量資源;消除了施工時火災危險性;降低了對大氣污染;僅採用,少量低毒性醇醚類有機溶劑,改善了作業環境條件。一般的水性塗料有機溶劑(占塗料)在5%~15%之間,而陰極電泳塗料已降至1.2%以下,對降低污染節省資源效果顯著。
水性漆的優點:
1、水性塗料在濕表面和潮濕環境中可以直接塗覆施工,耐水、耐候性好;對材質表面適應性好,塗層附著力強。
2、以丙烯酸和水性聚氨酯的復合物為主要原料,塗裝工具可用水清洗,大大減少清洗溶劑的消耗,並有效減少對施工人員的傷害。
3、電泳塗膜均勻、平整。展平性好;內腔、焊縫、稜角、棱邊部位都能塗上一定厚度的塗膜,有很好的防護性;電泳塗膜有最好的耐腐蝕性,厚膜陰極電泳塗層的耐鹽霧性最高可達1200h。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水性漆
2. 生活中有哪些化學洗滌劑它們會帶來什麼危害
1、 洗滌機的泡沫污染水源
合成洗滌劑開發後廣泛用於洗滌業,並逐漸取代肥皂。70年代以前洗滌機中有表面活性劑主要為支鏈烷基苯磺酸納(ABS),不易生物降解,洗滌機中的大量泡沫就是由這些支鏈烷基苯璜酸鈉在水中聚集所引起的。目前,我國洗滌機工業中已基本上採用LAS表面活性劑代替ABS,解決了泡沫對水體的污染問題。
2、 洗滌機中磷對水體污染
洗滌機中除了有表面活性劑,還要加上助劑,其中三聚磷酸鹽(STPP)是合成洗滌劑最理想的助劑,自它引入合成洗滌劑配方後,洗滌機的性能得到了大大提高,從而使洗滌工業有了一個大的飛躍。
3、 洗滌類化學品的環境毒理學效應
A、直鏈烷基苯類化合物(LAS)
是一種主要的洗滌劑用表面活性劑,目前我國用量約25~30萬噸,排放環境中的活性物相當可觀。自70年代起,LAS取代溶解性差、不易生物降解的支鏈十二烷基類化合物(ABS)。一項重要技術研究開發是LAS的毒性效應和環境降解作用,發現LAS的生物降解和分解產物與人類健康安全十分密切,對其代謝物磺基苯單羧酸鈉的生物降解最終產物進行環境危害性評價。經多種試驗結果表明,LAS的生物降解程度約98%,無機化度>90%,但LAS的異構體和同系物較多,其降解速度和進度也各有差異,從LAS的
健康毒理學指標及生態環境的保護角度,用LAS取代ABS在合成洗滌劑工業技術發展歷程中是一個飛躍。從理論上講,LAS在環境中基本可生物降解,對生態環境是安全的,但在其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大劑量接觸對人體健康還是有一定危險的,尤其是它的異構體品種較多,還有生殖毒性效應更值得重視,因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開始開發和使用更加安全的替代性化學品。
B、氮川三乙酸鈉(NTA)
氮川三乙酸鈉(NTA)是美國開發出的用於替代洗滌劑中的磷酸鹽的替代品,它具有很好的鈣鎂和其它重金屬離子的螯合能力,因而成為一種很合適的磷助劑而被洗滌劑生產者所採用,且在加拿大等國已有正常使用的歷史。但70年代末,美國發現使用NTA會引起皮膚過敏,經進一步的毒理學研究表明,NTA對胎兒有致畸性的懷疑。NTA本身是一種水溶性的氮化物,氮也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物質,因此,氮化物來替代磷酸鹽是不合適的。因此。1980年美國環保局正式宣布在洗滌劑中停止使用NTA,確定4A沸石作為磷酸鹽的替代品,為洗滌劑助劑。在此提醒我國洗滌劑行業在選擇無磷助劑時應引以為戒。
C、醇醚類化合物
八十年代以來,洗滌劑行業開發生產的新型活性脂肪醇醚類化合物,由於其優良的生物降解性,源於大自然植物油作原料,毒性低而受到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廣泛重視,醇醚類洗滌劑被認為是一種有前途的「綠色」產品。但研究表明,在進行醇醚類化合物硫酸化時會產生1,4一二烷,從毒性數據看,二烷屬致癌有毒化學品,在工廠生產過程中應必須盡量減少其產生量。
D、助劑
在一般合成洗滌劑中,除表面活性劑外,還有大部分的洗滌助劑。表面活性劑只佔洗滌劑的20%~25%,助劑可占洗滌劑的70%~80%。主要有磷酸鹽、芒硝、熒光增白劑、鉀劑、硫酸銨、香精等。我國市售洗滌劑種類很多,添加劑類別及原料來源各不相同,洗滌劑使用時主要溶於水,除前面已談到的磷酸鹽會使水體富營養化外,在污水中洗滌劑的生物效應更為復雜,洗滌劑中各種化學物質本身有其固有的毒性,此外,還有經過生物降解或代謝方面對生物的毒害效應,以及各化學物質之間還有增強、協作或拮抗作用,目前洗滌劑用量越來越大,因此,研究洗滌劑中各種成份對人體健康影響,對生態環境,尤其是對水生態環境影響更具有重要意義。
二、對洗滌劑化學品的幾點建議
1、 加強洗滌劑行業環境管理與立法工作,確保我國洗滌劑行業盡快進入商業全球化進程。
從世界范圍來看,當今的洗滌劑工業已經是一個高度集中的產業,全球商業化課題是洗滌劑結構要適應公眾對產品的環保和健康要求。我國應根據國情在適應洗滌劑發展的國際大趨勢形勢中盡快制定我國有關洗滌劑工業的環境保護與健康等法規,不僅對主體洗滌成份要有規定,對各種佔70%~80%的添加劑也同樣要有規定,同時並加強科研檢測隊伍的力量,不斷提高科研、檢測水平,發展我國的安全性洗滌劑,如無磷化洗滌劑、生物天然原料洗滌劑等,限用或禁用目前性能或安全性不佳的洗滌類化學品,杜絕偽劣產品在市場上出現。這不僅能保護我國廣大消費者及生態環境的安全性,還可開拓廣闊的國際市場,爭取良好的國際聲譽。
2、 積極推進洗滌劑無磷化進程為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作貢獻。
由於洗滌劑用後的廢水多數都通過下水道排入江、河、湖、海,因此更直接對水體產生富營養化。近年來,我國長江口,珠江水質含氮、磷量增高,內陸的太湖、西湖、東湖、滇池、巢湖等城市飲用水源地也因含磷、氮等營養成分超標造成水藻過量繁殖,水體發臭,使飲用水質量降低,影響人們身體健康。因此,我們必須把洗滌劑無磷化提高到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戰略高度來認識,技術監督部門提出無磷洗滌劑標准,同時生產部門積極做好磷酸鹽的代用品開發、研製、生產等工作,加快發展無磷和低磷洗滌劑的步伐,特別是在我國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內積極推廣無磷洗滌劑產品,防止湖泊加劇富營養化,保護自然生態。
3、 為了人類身體健康,應加強對洗滌劑化學品的環境毒理學研究。
洗滌劑問世以來,它給人類帶來極大方便,為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由於洗滌劑等產品與人們日常生活最為密切,因此也最易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洗滌劑產品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洗滌劑產品在給人們帶來諸多方便的同時,也要求產品對環境質量的保護,要求產品對人體無毒,對環境無害。從本世紀六十年代至今,洗滌劑發展歷程來看,洗滌工業在環境安全性保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較大成績。隨著人們認識水平不斷提高,科研力量不斷加強,研究手段不斷革新,在以前我們認為是安全的某些洗滌劑化學品可能會提出新的見解,如上述的「三致」及雌性化問題,已經向我們發出警燈。為了人類健康,為了使洗滌劑更加安全,應接受這個挑戰,積極行動,加強科研力度,使洗滌劑更加日臻完善,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
3. 水性漆環保嗎
水性漆特點
1.環保:水性漆為無公害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無廢渣、廢氣、廢水排放,不存在環境污染。在使用中無毒無味,無苯系物,重金屬含量大大低於國家環保限量標准,對人體無危害,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新一代綠色產品。
2.經濟:塗刷面積是一般油漆的兩倍以上;帶銹防銹漆可直接在銹層上塗刷(需去浮漆和油污)。
3.安全:阻燃、防爆,可在常溫、常壓下進行生產、運輸、儲存和使用。
4.快捷:漆膜乾燥速度快,在常溫下是普通油漆的1/5。
5.方便:直接用自來水稀釋即可,可以同其它油漆配套使用,施工方便、安全,施工後用具、設備極易清洗。最環保的漆理所當然是水性漆了,據了解德國都芳水性漆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品牌。
4. 油性亞力克樹脂能用天那水作溶劑嗎請詳細分析下,謝謝。
天那水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用途是越來越廣泛了,它的用途廣泛體現在哪裡呢?廢天那水回收介紹有很好的去看待這樣的一個問題嗎?通過下面的介紹我們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它存在我們生活中的意義體現在哪裡了?你想要更清楚的了解它嗎?那就細細的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什麼是天那水?天那水的用途?
天那水又名香蕉水,主要成分是二甲苯,揮發性極強易燃易爆有毒,是危險品,主要是因為有較濃的香蕉氣味,所以叫香蕉水。
將乙酸乙酯、乙酸了酯、苯、甲苯、丙酮、乙醇、丁醇按一定重量百分組成配製成混合溶劑,稱之為香蕉水。純香蕉水是無色透明易揮發的液體,有較濃的香蕉氣味,微溶於水,能溶於各種有機溶劑,易燃,主要用作噴漆的溶劑和稀釋劑。
什麼是廢天那水?廢天那水怎麼處理?
廢天那水一般指變質過期、清洗完東西,所產生的廢水,因為不能達到工業要求所以不能再用,但這並不是說毫無用處,恰恰相反其有這很大的價值,和其他廢品可以回收加工再利用,廢天那水與其他非化工廢品不同,他具有易燃、有毒等特性,所以不能隨便處理。許多企業不能自己處理廢天那水必須交給專業的化工回收公司或環保公司,廢天那水所具有的價值是一筆很大的財富,不管是廢天那水處理方,還是回收方,都是贏家,真正的達到了雙贏。所以廢天那水一般處理給廢天那水回收商。
什麼是化工原料?什麼是有機化工原料?
化工原料種類繁多,用途極其廣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化學品在全世界有500~700萬種之多,在市場上出售流通的已超過10萬種,而且每年還有1000多種新的化學品問世,且其中有150~200種被認為是致癌物。
化工原料一般可以分為有機化工原料和無機化工原料兩大類化工原料可以分為烷烴及其衍生物、烯烴及其衍生物、炔烴及衍生物、醌類、醛類 、醇類、酮類 、酚類、醚類、酐類 、酯類、有機酸、羧酸鹽、碳水化合物 、雜環類、腈類 、鹵代類 、胺醯類、其它種類
廢天那水回收介紹無機化工原料可以分為無機酸、無機鹼、無機鹽、氧化物、單質、工業氣體和其它種類。
中國化工廢料網所指的化工廢料回收,主要指的是有機化工原料。
天那水等有機溶劑的用途
有機溶劑之主要用途
盧 春 火
公共衛生碩士 醫 事 檢 驗 師
工礦衛生技師 工業安全技師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技術人員
一,定義(1)
(一)溶劑 (二)容液
(三)溶質 (四)溶媒
(五)混合物 (六)化合物
(七)V/W,%,ppm,ppb
一,定義(2)
溶劑:
廢天那水回收為用以溶解其他物質之物質.
為將一物質轉為特殊用途目的之型態.
如:水,氨水,酸,鹼,清潔劑等.
一,定義(3)
溶液:
二種或多種物質混合之液體,
具均勻之化學及物理特性;如
食鹽水,糖水,稀釋劑等.
溶液之組成,包括溶劑與溶質.
一,定義(4)
有機溶劑:
指正常溫度或氣壓下
為揮發性之液體,且
具有溶解其他物質特
性之有機化合物.
一,定義(5)
廢天那水回收的混合溶劑:二種以上溶劑混合物,且仍具溶劑 性
能者.
溶解作用:溶劑之分子滲入溶質,使溶質分子間
之內力減少而分離,擴散.
同性互溶:溶劑與溶質之化學親和力相似性愈大
或化學組成相同者,其相互溶解度愈
大.包括極性溶劑與非極性溶劑.
非極性溶劑:組成分子(原子) 間不形成電應力.
極性溶劑:組成分子(原子) 間會形成電應力.
一,定義(6)
溶解力:
(一)苯胺點Aniline Point
(二)K-B值(Kauri-Butanol Value)
蒸發速度:
溶劑之乾燥蒸發速度關繫到表層膜面的
平滑度,故需以溶劑之蒸發乾燥速度為
基準來選用合適之溶劑.
粘度:粘度愈大,溶解度愈小,溫度增
加溶解度隨之成正比.
二,有機溶劑之分類方式
(一)物理性質區分
1.溶劑沸點區分 2.蒸發速度區分
(二)化學結構區分
烷,烯,醚,醇,酮,酯,酸,芳香族
(三)使用特性區分
真溶劑,助溶劑,稀釋劑
(四)依毒性區分
法規之區分: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
三,廢天那水回收介紹有機溶劑之來源(1)
(一)煤原料系列:
1. 醇類,二硫化碳,氯化烴
2. 苯,甲苯,二甲苯,煤焦油精
3. 酚,萘
4. 加氫溶劑—
環己醇,環己酮
三,有機溶劑之來源(2)
(二)石油系列
1. 石油精,礦油精,石油醚
芳香族烴類,二甲苯,正己烷
2. 脂肪族烴類,醇類,醚類,酯類,
酮類,乙二醇醚類,鹵化烴類,硝
基烷.
3. 含氟溶劑(脂肪族烴類)
三,有機溶劑之來源(3)
(三)玉蜀黍穗軸:糠醛,麩醇.
(四)木材:
硬木:甲醇
松木:松節油
(五)糖蜜,穀物:
醇類,酯類,
酮類
有機溶劑之用途
部份塗料稀釋劑成分:
(一)脂肪族烴類:調合漆,防綉漆,油性磁漆,
油性凡立水,酚樹脂漆.
(二)芳香族烴類:油性凡立水,快乾凡立水,酚
樹脂漆,硬化胺基樹脂塗料.
(三)醇類:白洋乾漆,氯化乙烯樹脂漆.
(四)酮類:氯化乙烯樹脂漆.
(五)醚類:酸硬化胺基樹脂塗料.
(六)一般稀釋劑:芳香族烴類,脂肪族烴類,醇
類,酮類,醚醇類,乙酸酯類.
有機溶劑之用途
(三)第三種有機溶劑:
1.汽油 Gasoline (C6-C12)
2.煤焦油精 Coal tar naphtha
3.石油醚 Petroleum ether (C6-C8)
4.石油精 Petroleum naphtha (C7-C10)
5.輕油精 Petroleum benzin (C6-C7)
6.松節油 Turpentine
7.礦油精 Mineral spirit
貳,有機溶劑之毒性
一,廢天那水回收引言
(一)毒性之定義
1.凡能引起生物細胞產生結構之改辨惑影響其功能之任何現象,稱之為毒性.
2.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十九條:
本規則所稱「有害物」,系指致癌物,毒性
物質,劇毒物質,生殖系統致毒物,刺激物
,腐蝕性物質,致敏感物,肝臟致毒物,神
經系統致毒物,賢臟致毒物,造血系統致毒
物及其他造成肺部,皮膚,眼,黏膜危害之
物質,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
二,國內列管有害物之法規
(一)勞工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
(二)危險物有害物通識規則
(三)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
(四)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
(五)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
(六)特定化學物質危害預防標准
(七)鉛中毒預防規則
(八)粉塵危害預防標准
(九)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准
三,有機溶劑職業災害案例
(一)電子工廠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中毒:五死五重傷
(二)油漆工廠新進勞工以二甲苯洗衣,中毒致死.
(三)浴室內以三氯乙烷洗衣,急性中毒.
(四)二氯甲烷儲桶之蒸氣噴出,19人中毒送醫.
(五)印刷廠以四氯化碳清洗機台油脂,三人中毒.
(六)碳纖球拍勞工手腕,頸項溶劑過敏職業病.
(七)球類工廠正己完調膠及貼膠之末梢神經炎病變.
(八)鞋類工廠之黏膠及硬化劑之二甲苯中毒.
(九)防水處理時環氧樹脂溶劑(甲苯,丁醇)中毒死亡
(十)稀釋液任意排放導致廠外其他單位勞工中毒.
四,中毒途徑
(一)食入
(二)皮膚或黏膜
吸收
(三)吸入
(四)其他
四,中毒途徑(2)
(一)食入:
1.有機溶劑甚少直接從口腔進入人體,除非刻
意喝下或誤食.
2.進入體內之有機溶劑,大部在胃內就開始被吸收進入血液中.
3.作業勞工應養成作業場所中不飲食,喝水,吸煙,嚼食檳榔或口香糖等之衛生習慣,並應於休息時先洗手後再飲食.
四,中毒途徑(3)
(二)接觸或皮膚,黏膜之滲透進入
1.眼睛粘膜容易吸收有機溶劑蒸氣.
2.皮膚表層之油脂易被有機溶劑清洗去除,導致有機溶劑滲透進入體內,皮膚亦會有過敏,紅腫及角質化等病變.
3.作業過程中,皮膚大面積的流汗現象,會增加有機溶劑滲透度,導致中毒.
4.作業員工最佳的防護就是:帶防護手套及護目鏡,隨時保持皮膚之清潔.
四,中毒途徑(4)
(三)呼吸進入
1.90%以上的中毒案件都是吸入性中毒.
2.人類正常的呼吸數據:
◎一分鍾呼吸12-18次,平均16次
◎每次呼吸量:進500 ㏄ , 出500 ㏄.
◎基本條件:一大氣壓,氧氣21%,氮氣79%
◎正常人每分鍾氧氣需求量約250 ㏄.
◎氧氣每降低1%,呼吸頻率就要增加50%.
◎有機溶劑蒸氣會排擠空氣中的氧氣濃度.
◎進入血液後,約一分鍾就會擴散到全身.
有機溶劑之毒理(1)
(一)化學物質未被完全吸收,或人體之吸收程
度較低,未達到對人體產生危害之濃度劑
量,故未發生毒性作用機轉.
( toxicity mechanism )
(二)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尚未到達標的器官或
組織(target organs or tissue )就被其他組織
系統濃縮降解 (Granding )排除,或減低毒
性 ( Decreasing toxicity ),故未發生毒性作
用機轉.
有機溶劑之毒理(2)
有機溶劑之用途
01.輪胎翻修:橡膠溶劑,正己烷.
02.染整清洗:三氯乙烷,三氯乙烯.
03.農葯製造:二甲苯,苯,氯仿,CS2.
04.零件清洗:香蕉水,稀釋液,天那水.
05.油脂萃取:正己烷.
06.橡膠工業:橡膠溶劑,甲苯,三氯乙烯.
07.聚酯樹脂:苯乙烯,乙酸酯類,甲苯.
08.鉛焊軟焊:甲苯,異丙醇.
09.印刷工業:甲苯,丁酮,乙酸酯類.
10.鞋業黏劑: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
有機溶劑之用途
11.陶瓷描繪:松節油,稀釋劑,去漬油.
12.噴漆烤漆:芳香族烴,脂肪族烴,酯,酮.
13.水型塗料:乙二醇醚類.
14.檢驗實驗:醚,酮,醇,酯,CS2,甲苯.
15.臨床醫學:甲醇,丙酮,異丙醇,乙醚.
16.玻璃纖維:苯乙烯.
17.塑膠塗料:甲苯,二甲苯,丁酮,醇醚類.
18. P U 製造:甲苯,丁酮,二甲基甲醯胺.
19.香精萃取:正己烷,乙醚,甲醇,異丙醇
20.化妝顏料:二氯甲烷,乙酸酯類,丙酮.
21.車輛燃料:汽油,烷烴類,芳香族烴類
有機溶劑之用途
(一)第一種有機溶劑:
(1) 三氯甲烷 Trichloromethane
(2) 1.1.2.2.-四氯乙烷 1.1.2.2.-Tetrachloroethane
(3) 四氯化碳 Tetrachloromethane
(4) 1.2.-二氯乙烯 1.2.-Dichloroethylene
(5) 1.2.-二氯乙烷 1.2.-Dichloroethane
(6) 二硫化碳 Carbon disulfide
(7) 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有機溶劑之用途
(一)塗料:如表面塗敷漆,亮光漆,透明漆.
(二)潤滑:脂肪烴類.
(三)抗凍:脂肪烴類.
(四)萃取:脂肪烴類,醇類,正己烷.
(五)稀釋:醇醚類,芳香族烴,烷烴類.
(六)調味: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
(七)防腐:甲醇,異丙醇.
(八)黏劑:芳香族烴類.
(九)清洗:脂肪族氯化烴類.
請參看講義P.6 表1-2:不同工業使用之溶劑種類
有機溶劑之用途
(二)第二種有機溶劑
丙酮,異戊醇,異丁醇,異丙醇,乙醚,乙二
醇乙醚,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乙二醇丁醚,乙
二醇甲醚,鄰-二氯苯,二甲苯( 含鄰,間,對
異構物 ) ,甲酚,氯苯,乙酸戊酯,乙酸異戊
酯,乙酸異丁酯,乙酸異丙酯,乙酸乙酯,乙
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苯乙烯,二氧
陸圜,四氯乙烯,環己醇,環己酮,1-丁醇,
2-丁醇,甲苯,二氯甲烷,甲醇,甲基異丁酮
,甲基環己醇,甲基環己酮,甲丁酮,1.1.1三
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丁酮,二甲基甲醯胺
,四氫砆喃 ,正己烷 .(合計41種)
(三)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經過生化轉換程序
(biotransformation)後之代謝物(metabolites)
比原來的物質更具組織器官毒害性.
(四)低毒性或幾乎無毒性之化學物質於進入人
體後,因其他器官組織之快速濃縮或轉化
作用 (rapidly concentration ),因而對標的
器官發生強烈的毒害性.
有機溶劑之毒理(3)
相加作用(Addtive effect):
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與他種化學物質會合後對
人體之生理機能影響情況為該兩種物質各自
產生危害之總和.(1+1=1+1)
相乘作用(Synergistic effect)
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與他種化學物質會合後對
人體之生理機能影響情況為該兩種物質各自
產生危害之總和倍數以上.
【 1+1 = (1 + 1) × 5~10 】
有機溶劑之毒理(4)
協力作用(Potentiation effect):
某種化學物質單獨進入人體時不會產生人體
生理機能危害現象,但與他種化學物質會合
後會加大該種物質對人體之生理機能影響之
危害.(1+1=0+4)
拮抗作用(Antigonism effect):
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與他種化學物質會合後會
降低對人體之生理機能影響,其危害為該兩
種物質各自產生危害之相減.(3+3=1+1)
生理之毒性反應(Physiologic Effect)
(一)過敏反應
(二)特質性反應
(三)即時毒性與延遲毒性反應
(四)可逆性與不可逆性反應
(五)局部性與系統性毒性
毒性物質之轉化(1)
第一型酵素轉換反應
(Phase I enzyme reaction)
系於原物質之結構中,引加入一個功
能基(function group) ,如 OH,NH2
SH...等),使該物質轉變為具較大極
性而無活性之新陳代謝產物,順利排
出體外.
毒性物質之轉化(2)
第二型酵素轉換反應
(Phase II enzyme reaction)
系指經Phase I reaction 後之代謝產物
,仍為不具水溶性之物質,故再與體
內之有機物( glucuronic acid, sulfuric
acid, acetic acid, amino acid…)結合,
使之轉化為具水溶性後隨尿液排出.
毒性效應(Toxic Action)
(一)干擾或抑制細胞接受器之作用
(二)干擾或抑制細胞膜功能作用
(三)干擾或抑制細胞之能量
(四)抑制生物分子功能
(五)導致激素失衡或生育缺陷
劑量-效應( Dose-Response )
(一) ACUTE LETHALITY(急致死性)
(二) IRRITATIONS(黏膜刺激性)
(三) SENSITIVITY REACTION(過敏性)
(四) SUBACUTE(亞急性)
(五) CHRONIC (慢性)
(六) MUTAGENICITY (致突變性)
各系統器官之中毒現象(1)
◎有害物質在人體內之代謝轉換,以肝臟之負荷
量最大,其次為肺,腎,小腸;其他相關之組
織僅具微量之生物代謝功能.
◎長期暴露有害物質之情況下,很容易先造成肝
臟之急,慢性危害(如化學性肝炎) .
◎此也是大部分作業勞工實施定期或特殊健康體
檢時,肝功能檢查被列為必須檢測項目之原因
各系統器官之中毒現象(2)
◎血液系統:
所有外來物質最大的接觸與涵納系統,
進入循環系統之外來物質都可能隨著血
液之循環傳輸到身體各處細胞組織進行
轉化與儲存;由於其物性化性之不同,
可能短暫存在於血球或血清蛋白中,隨
著血液循環 系統排出體外或儲存.
各系統器官之中毒現象(3)
◎呼吸系統:
通常有害性氣體或蒸氣被吸入肺部後,一部份會隨著肺動脈輸出量與肺濾泡細胞之氣體交換量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大部分氣態物質仍是混存於呼吸氣體中進出呼吸道,另有部份氣態物質則於肺腔中形成滯留現象,繼而造成侵犯細胞之後續危害.
各系統器官之中毒現象(4)
◎泌尿系統:
人體之新陳代謝產物系依賴腎盂及腎小球來執行過濾與排除之功能,故進入血液循環中之所有物質,皆必須經過泌尿系統,將所有新陳代謝產物濾後,以尿液型態排出體外,若腎盂,腎小球因該外來物質的毒性產生病變(如蛋白質病變,細胞壞死,組織纖維化等),則血液中之新陳代謝產物無法排出,終將致生腎功能衰竭或尿毒症等疾病.
各系統器官之中毒現象(5)
1. 中樞神經麻醉(感覺神經,運動神經)
2. 抑制自主神經功能.
3. 抑制呼吸.
4. 肝功能損壞.
5. 血液系統危害.
6. 腎臟機能危害.
7. 皮膚過敏及刺激性紅疹.
8. 致癌性.
9. 致畸胎.
有機溶劑之主要為害(1)
(一)脂肪族烴類
刺激皮膚,黏膜,產生麻醉作用.
(二)芳香族烴類
毒性較強,造血系統功能障礙.
(三)氯化烴類
呼吸道刺激性危害,損壞肝臟與循環系統
(四)醇類
麻醉性,肝毒性.
(五)酯類
中度麻醉性
有機溶劑之主要為害(2)
(六)酮類
上呼吸道刺激性及皮膚過敏性
(七)乙二醇醚類
具麻醉性,神經毒性及血液系統危害性.
(八)醚類
強烈麻醉性,中毒性.
(九)醛類
強烈刺激性,蛋白質危害性,強毒性.
有機溶劑之主要為害(2)
影響中毒之相關因素:
(一)劑量與濃度.
(二)接觸時間之久暫.
(三)溶劑作業時之物理狀態.
氣態,液態,塗敷,噴布,高溫,低溫
(四)感受性或敏感性.
作業人員對於溶劑之耐受性,種族特性.
(五)其他因素:工作習慣,環境條建,防護具.
中毒及危害預防措施(1)
(一)取代
◎以較低毒性之溶劑取代高毒性之溶劑.
◎以較安全之製程取代原有製程.
◎以機械自動化取代人工操做.
(二)隔離
◎消費大量溶劑之作業場所予以隔離.
◎密閉溶劑發生源,回收溶劑蒸氣.
(三)移除
◎利用局部排氣裝置將溶劑蒸氣移除.
中毒及危害預防措施(1)
(四) 作業人員配備必要之呼吸防護具.
◎濾毒罐型呼吸防護具.
◎自攜式呼吸具或輸氣管面罩.
(五)作業勞工健康檢查.
◎一般健康檢查.
◎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健康檢查.
(六)作業現場之電扇,吊扇,應完全清除,不
得使用.(僅具攪拌空氣功能,無法排除有
害氣體)
5. 廢水處理廠經常進行的是什麼性質的商事活動
LZ好,甲醚
【中文名稱】甲醚;二甲醚;氧代雙甲烷
【英文名稱】dimethyl ether;methoxymethane
【CAS 登錄號】115-10-6
【結構或分子式】
CH3-O-CH3
所有C、O原子均以sp3雜化軌道形成σ鍵。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46.07
【分子式】C2H6O
【密度】相對密度1.617(空氣=1)
【熔點(℃)】-138.5
【沸點(℃)】-24.5
【閃點(℃)】-41.4
【蒸氣壓(Pa)】663(-101.53℃);8119(-70.7℃);21905(-55℃)
【性狀】
無色可燃性氣體或壓縮液體,有乙醚氣味。
【溶解情況】
溶於水和乙醇。
【用途】
用作溶劑、冷凍劑等。
【制備或來源】
由甲醇脫水而得,也可由原甲酸在三氯化鐵的催化下分解而得。
【其他】
臨界溫度128.8℃。臨界壓力5.32兆帕。凝固點-138.5℃。液體密度0.661
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 -
危險性類別:
侵入途徑:
健康危害: 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麻醉作用弱。吸入後可引起麻醉、窒息感。對皮膚有刺激性。
環境危害: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膚接觸:
眼睛接觸: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險特性: 易燃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觸熱、火星、火焰或氧化劑易燃燒爆炸。接觸空氣或在光照條件下可生成具有潛在爆炸危險性的過氧化物。氣體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有害燃燒產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 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 -
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 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 -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防化學品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 未制定標准
前蘇聯MAC(mg/m3): 未制定標准
TLVTN: 未制定標准
TLVWN: 未制定標准
監測方法:
工程式控制制: 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
呼吸系統防護: 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 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 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 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無色氣體,有醚類特有的氣味。
pH:
熔點(℃): -141.5
沸點(℃): -23.7
相對密度(水=1): 0.66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62
飽和蒸氣壓(kPa): 533.2(20℃)
燃燒熱(kJ/mol): 1453
臨界溫度(℃): 127
臨界壓力(MPa): 5.33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無資料
閃點(℃): 無意義
引燃溫度(℃): 350
爆炸上限%(V/V): 27.0
爆炸下限%(V/V): 3.4
溶解性: 溶於水、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作致冷劑、溶劑、萃取劑、聚合物的催化劑和穩定劑。
其它理化性質:
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
穩定性:
禁配物: 強氧化劑、強酸、鹵素。
避免接觸的條件:
聚合危害:
分解產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
急性毒性: LD50:無資料
LC50:308000 mg/m3(大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變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
生態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無資料。
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 -
廢棄物性質:
廢棄處置方法: 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
廢棄注意事項:
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 -
危險貨物編號: 21040
UN編號: 1033
包裝標志:
包裝類別: O52
包裝方法: 鋼質氣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紋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 採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並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並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禁止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規信息 -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2.1 類易燃氣體。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
參考文獻:
填表部門:
數據審核單位:
修改說明:
其他信息:
【補充】
二甲醚又稱甲醚,簡稱DME,在常壓下是一種無色氣體或壓縮液體,具有輕微醚香味。相對密度(20℃)0.666,熔點-141.5℃,沸點-24.9℃,室溫下蒸氣壓約為0.5MPa,與石油液化氣(LPG)相似。溶於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種有機溶劑。易燃,在燃燒時火焰略帶光亮,燃燒熱(氣態)為1455kJ/mol。常溫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動氧化,無腐蝕、無致癌性,但在輻射或加熱條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
二甲醚是醚的同系物,但與用作麻醉劑的乙醚不一樣,毒性極低;能溶解各種化學物質;由於其具有易壓縮、冷凝、氣化及與許多極性或非極性溶劑互溶特性,廣泛用於氣霧製品噴射劑、氟利昂替代製冷劑、溶劑等,另外也可用於化學品合成,用途比較廣泛。
二甲醚作為一種新興的基本化工原料,由於其良好的易壓縮、冷凝、汽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葯、燃料、農葯等化學工業中有許多獨特的用途。如高純度的二甲醚可代替氟里昂用作氣溶膠噴射劑和致冷劑,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和臭氧層的破壞。由於其良好的水溶性、油溶性,使得其應用范圍大大優於丙烷、丁烷等石油化學品。代替甲醇用作甲醛生產的新原料,可以明顯降低甲醛生產成本,在大型甲醛裝置中更顯示出其優越性。作為民用燃料氣其儲運、燃燒安全性,預混氣熱值和理論燃燒溫度等性能指標均優於石油液化氣,可作為城市管道煤氣的調峰氣、液化氣摻混氣。也是柴油發動機的理想燃料,與甲醇燃料汽車相比,不存在汽車冷啟動問題。它還是未來製取低碳烯烴的主要原料之一。
二甲醚還可以替代柴油作為燃料,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二甲醚對塑料物質的腐蝕和柴油發動機油路的改裝。
目前二甲醚(DME)的主要用途是用作拋射劑、製冷劑和發泡劑。其次是用作化工原料,生產多種有機化學品。如硫酸二甲酯、烷基鹵化物、N,N-二甲基苯胺、乙酸甲酯、醋酐、碳酸二甲酯、二甲基硫醚、乙二醇二甲醚系列醚化物等。
二甲醚易壓縮、易貯存、燃燒效率高、污染低,可替代煤氣、LPG作民用燃料。同時,二甲醚具有較高的十六烷值,可直接用作汽車燃料替代柴油。二甲醚作為清潔燃料方面的發展前景潛力巨大,已經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1 國內外市場分析
1.1 國外市場分析
目前世界上二甲醚的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德、荷蘭和日本等國,2002年世界(不包括中國,下同)總生產能力為20.8萬噸/年,產量為15萬噸,開工率為72%。國外二甲醚的主要生產廠家有美國Dopnt公司、荷蘭AKZO公司、德國DEA公司和United Rhine Lignite Fuel公司等,其中德國DEA公司的生產能力最大,生產能力為6.5萬噸/年。
世界二甲醚的主要生產廠家
序號 廠家名稱 生產能力(萬噸/年)
1 Dopnt (美國) 3.0
2 DEA (德國) 6.5
3 United Rhine Lignite Fuel (德國) 3.0
4 AKZO (荷蘭) 3.0
5 Sumitomo (日本) 1.0
6 DEA(澳大利亞) 1.0
7 Mitsui toatsu (日本) 0.5
8 Kang Sheng (日本) 1.8
9 NKK (日本) 1.0
合計 20.8
由於二甲醚的市場需求潛力十分巨大,在世界范圍內,二甲醚的建設已經成為熱點,一些大型二甲醚裝置已在籌建之中。
二甲醚開發公司(由道達爾菲納埃爾夫公司和日本8家公司組成的財團)計劃建設能力為2500噸/天的商業化二甲醚裝置。日本東洋工程公司完成了在中東建設單系列250萬噸/年二甲醚裝置的可行性驗證,預計該裝置可望於2005-2006年建成。BP公司、印度天然氣管理局、印度石油公司將投資6億美元建設180萬噸/年商業化二甲醚生產廠,用以替代石腦油、柴油和LPG,建設工作已於2002年開始,定於2004年投產。日本財團(三菱瓦斯化學公司、日揮公司、三菱重工公司和伊藤忠商事)組成的合資公司將在澳大利亞建設140-240萬噸/年的大規模二甲醚裝置,定於2006年投產。
目前二甲醚的主要消費領域是作溶劑和氣霧劑的推動劑,其它方面的消費不多。2002年全世界二甲醚的消費量為15萬噸/年,預計到2005年需求量在20萬噸/年左右。
二甲醚是一種性能優良、安全清潔的化工產品,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種新型、清潔的民用和車用燃料,被看作是柴油或LPG/CNG的優秀替代品,其作為燃料的市場需求增長將會是非常驚人的。
2000年全世界有400萬輛LPG汽車、400萬輛乙醇汽車、1百萬輛CNG汽車,還有部分甲醇汽車。以美國為例,2000年美國使用替代燃料的汽車為42萬輛,預計,到2005年美國使用代用燃料(LPG和CNG)的汽車將達到110萬輛,2010年為330萬輛,2015年達到550萬輛。
目前美國替代燃料的消費量摺合為當量汽油的話大約為100萬噸(352×106加侖當量汽油),約占當年全部燃料消費量的0.2%。如果美國代用燃料的比例提高到5%的話,其需求量將達到2500萬噸,可見代用燃料的市場前景是相當可觀的。
亞洲地區是世界上柴油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據國外研究機構預測,二甲醚作為替代燃料,2005年亞洲地區的年需求量達3000萬噸。可見,由於二甲醚具有其它代用燃料不可比擬的優勢,將會成為柴油的主要替代燃料,具有難以估量的市場前景。
1.2 國內市場分析
近年來,我國二甲醚的生產發展迅速,目前共有十幾家生產企業,2002年總生產能力為3.18萬噸/年,產量約為2萬噸左右,開工率較低,約為63%。
我國二甲醚主要生產廠家及能力(單位:噸/年)
序號 廠家名稱 生產能力
1 江蘇吳縣合成化工廠 2000
2 廣東中山凱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5000
3 成都華陽威遠天然氣化工廠 2000
4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800
5 江蘇崑山 1000
6 陝西新型燃料燃具公司 5000
7 安徽省蒙城縣化肥廠 2500
8 浙江諸暨新亞化工公司 1000
9 廣東江門氮肥廠 2500
10 浙江義烏光陽化工實業有限公司 2500
11 上海申威氣霧公司 1000
12
山東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000
13 湖北田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500
合計 31800
近年來國內二甲醚的建設已經形成熱潮,有數家公司擬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引進技術建設大型二甲醚生產裝置。
主要在建或擬建項目如下:
2001年4月份陝西新型燃料燃具有限公司與美國兆運資源有限公司簽訂聯合開發「煤基一步法合成20萬噸/年二甲醚超潔凈燃料」工程協議書,工程總投資20.3億元,美方投資90%。
寧夏83萬噸/年煤基二甲醚項目,計劃投資47.8億元,計劃利用國外資金,已與加拿大麥耐特聯合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書,並依託美國空氣動力公司的技術。
四川瀘州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兩步法工藝已經建成1萬噸/年二甲醚裝置,第二套10萬噸/年二甲醚裝置,也已經開工建設。
山東臨沂魯明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設3萬噸/年二甲醚裝置,採用自主開發的液相兩步法工藝技術。
山東華星集團年產3萬噸/年二甲醚項目於2004年8月開始動工,該裝置採用兩步法工藝。
山東兗州礦業集團公司計劃建設60萬噸二甲醚裝置,擬引進國外一步法二甲醚工藝技術。
另外,國內還有很多地方提出建設二甲醚裝置,如:西南石油天然氣管理局、新疆、黑龍江雙鴨山、大慶油田、陝西、蘭州、安徽等。
國內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作為氣溶膠、氣霧劑和噴霧塗料的推動劑,每年消耗二甲醚 1.8萬噸。由於我國氣霧劑行業的發展較快,預計到2005年需二甲醚約3萬噸,2010年為4萬噸左右。另外我國二甲醚用於合成硫酸二甲酯等多種化工產品的消費量約為1.1萬噸。
由於二甲醚的性質與液化氣相近,易貯存、易壓縮,因而可替代天然氣、煤氣、LPG作民用燃料。2002年我國LPG的表觀消費量為1620萬噸,同時中國自1990年開始大量進口LPG,2002年LPG進口量為626萬噸。如果二甲醚的價格合適,假設二甲醚替代進口的LPG,以目前的進口量計算,需要燃料級二甲醚約1000萬噸。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民用燃料的需求量將會有較大的增長,特別是對天然氣、二甲醚、LPG等清潔能源的需求一定會有很大的增長,因此,二甲醚作為民用燃料的發展前景十分光明。
由於二甲醚具有優良的燃料性能,方便、清潔、十六烷值高、動力性能好、污染少、稍加壓即為液體易貯存,作為車用柴油的替代燃料,有液化汽、天然氣、甲醇、乙醇等不可比擬的綜合優勢。
2002年我國柴油的消費量為7662萬噸,柴油消費的增長很快,預計2005年消費量將達到8290萬噸左右,2010年將達約10100萬噸。二甲醚作為良好的柴油替代燃料,按其對柴油的替代率為5%計算,2005年約需二甲醚約553萬噸左右,2010年需674萬噸左右。
綜上所述,預計2005年我國二甲醚作為氣霧劑和化工等方面的需求量將達到的需求量約為5-6萬噸。二甲醚作為代用燃料方面的消費主要取決於二甲醚的供應,如果二甲醚的價格降到能與柴油或LPG相競爭的水平,相信二甲醚作為燃料的消費增長速度會很快,市場規模也是相當驚人的。
2 工藝技術分析
二甲醚的生產方法有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是指由原料氣一次合成二甲醚,二步法是由合成氣合成甲醇,然後再脫水製取二甲醚。
● 一步法
該法是由天然氣轉化或煤氣化生成合成氣後,合成氣進入合成反應器內,在反應器內同時完成甲醇合成與甲醇脫水兩個反應過程和變換反應,產物為甲醇與二甲醚的混合物,混合物經蒸餾裝置分離得二甲醚,未反應的甲醇返回合成反應器。
一步法多採用雙功能催化劑,該催化劑一般由2類催化劑物理混合而成,其中一類為合成甲醇催化劑,如Cu-Zn-Al(O)基催化劑,BASFS3-85和ICI-512等;另一類為甲醇脫水催化劑,如氧化鋁、多孔SiO2-Al2O3、Y型分子篩、ZSM-5分子篩、絲光沸石等。
● 二步法
該法是分兩步進行的,即先由合成氣合成甲醇,甲醇在固體催化劑下脫水制二甲醚。國內外多採用含γ-Al2O3/SiO2製成的ZSM-5分子篩作為脫水催化劑。反應溫度控制在280~340℃,壓力為0.5-0.8MPa。甲醇的單程轉化率在70-85%之間,二甲醚的選擇性大於98%。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沒有甲醇合成的中間過程,與兩步法相比,其工藝流程簡單、設備少、投資小、操作費用低,從而使二甲醚生產成本得到降低,經濟效益得到提高。因此,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是國內外開發的熱點。國外開發的有代表性的一步法工藝有:丹麥Topsφe工藝、美國Air Procts工藝和日本NKK工藝。
二步法合成二甲醚是目前國內外二甲醚生產的主要工藝,該法以精甲醇為原料,脫水反應副產物少,二甲醚純度達99.9%,工藝成熟,裝置適應性廣,後處理簡單,可直接建在甲醇生產廠,也可建在其它公用設施好的非甲醇生產廠。但該法要經過甲醇合成、甲醇精餾、甲醇脫水和二甲醚精餾等工藝,流程較長,因而設備投資較大。但目前國外公布的大型二甲醚建設項目絕大多數採用兩步法工藝技術,說明兩步法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力。
2.1 國外主要工藝技術
(1)Topsφe工藝
Topsφe的合成氣一步法工藝是專門針對天然氣原料開發的一項新技術。該工藝造氣部分選用的是自熱式轉化器(ATR)。自熱式轉化器由加有耐火襯里的高壓反應器、燃燒室和催化劑床層三部分組成。
二甲醚合成採用內置級間冷卻的多級絕熱反應器以獲得高的CO和CO2轉化率。催化劑用甲醇合成和脫水制二甲醚的混合雙功能催化劑。
二甲醚的合成採用球形反應器,單套產能可達到7200噸/天二甲醚。Topsφe工藝選擇的操作條件為4.2MPa和240~290℃。
目前,該工藝還未建商業裝置。1995年,Topsφe在丹麥哥本哈根建了一套50kg/d的中試裝置,用於對工藝性能進行測試。
(2)Air procts的液相二甲醚(LPDMETM)新工藝
在美國能源部的資助下,作為潔凈煤和替代燃料技術開發計劃的一部分,Air procts公司開發成功了液相二甲醚新工藝,簡記作LPDMETM。
LPDMETM工藝的主要優勢是放棄了傳統的氣相固定床反應器而使用了漿液鼓泡塔反應器。催化劑顆粒呈細粉狀,用惰性礦物油與其形成漿液。高壓合成氣原料從塔底噴入、鼓泡,固體催化劑顆粒與氣體進料達到充分混合。使用礦物油使混合更充分、等溫操作、易於溫度控制。
二甲醚合成反應器採用內置式冷卻管取熱,同時生產蒸汽。漿相反應器催化劑裝卸容易,無須停工進行。而且,由於是等溫操作,反應器不存在熱點問題,催化劑失活速率大大降低了。
典型的反應器操作參數為:壓力2.76~10.34MPa,推薦5.17MPa;溫度200~350℃,推薦250℃。催化劑量為礦物油質量的5%~60%,最好在5%~25%之間。該工藝用富CO的煤基合成氣比天然氣合成氣更具優勢。但以天然氣為原料也可獲得較高收率。 Air procts公司已在15噸/天的中試工廠對該工藝進行了測試,結果令人滿意,但還沒有建設商業化規模的大型裝置。
(3)日本NKK公司的液相一步法新工藝
除Air procts公司外,日本NKK公司也開發了用漿相反應器由合成氣一步合成二甲醚的新工藝。
原料可選用天然氣、煤、LPG等。工藝的第一步首先是造氣,合成氣經冷卻、壓縮到5~7MPa,進入CO2吸收塔脫除CO2。脫碳後的原料合成氣用活性炭吸附塔脫除硫化物後換熱至200℃進入反應器底部。合成氣在反應器內的催化劑與礦物油組成的淤漿中鼓泡,生成二甲醚、甲醇和CO2。出反應器產物冷卻、分餾,將其分割為二甲醚、甲醇和水。未反應的合成氣循環回反應器。經分餾,從塔頂可得到高度純凈的二甲醚產品(95%~99%),從塔底則可得到甲醇、二甲醚和水組成的粗產品。採用NKK技術已在新潟建成1萬噸/年合成氣一步法生產二甲醚的半工業化裝置。
2.2 國內工藝技術及科研情況
我國90年代前後開始氣相甲醇法(兩步法)生產二甲醚工藝技術及催化劑的開發,很快建立起了工業生產裝置。近年來,隨著二甲醚建設熱潮的興起,我國兩步法二甲醚工藝技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工藝技術已接近或達到國外先進水平。
山東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臨沂魯明化工有限公司)開發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相法復合酸脫水催化生產二甲醚工藝,已經建成了5000噸/年生產裝置,經一年多的生產實踐證明,該技術成熟可靠。該公司的第二套3萬噸/年裝置也將投產。
山東久泰二甲醚工藝技術已經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鑒定,被認定為已達國際水平。特別是液相法復合酸脫水催化劑的研製和冷凝分離技術,針對性地克服了一步法合成和氣相脫水中提純成本高、投資大的缺點,使反應和脫水能夠連續進行,減少了設備腐蝕和設備投資,總回收率達到99.5%以上,產品純度不小於99.9%,生產成本也較氣相法有較大的降低。
2003年8月由瀘天化與日本東洋工程公司合作開發的兩步法二甲醚萬噸級生產裝置試車成功。該裝置工藝流程合理,操作條件優化,具有產品純度高、物耗低、能耗低的特點,在工藝水平、產品質量和設備硬體自動化操作等方面均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近年來,我國在合成氣一步法制二甲醚方面的技術開發也很積極,而且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學都取得了較大進展。
蘭化研究院、蘭化化肥廠與蘭州化物所共同開展了合成氣法制二甲醚的5mL小試研究,重點進行工藝過程研究、催化劑制備及其活性、壽命的考察。試驗取得良好結果:CO轉化率>85%;選擇性>99%。兩次長周期(500h、1000h)試驗表明:研製的催化劑在工業原料合成氣中有良好的穩定性;二甲醚對有機物的選擇性>97%;CO轉化率>75%;二甲醚產品純度>99.5%;二甲醚總收率為98.45%。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採用復合催化劑體系對合成氣直接制二甲醚進行了系統研究,篩選出SD219-Ⅰ、SD219-Ⅱ及SD219-Ⅲ型催化劑,均表現出較佳的催化性能,CO轉化率達到90%,生成的二甲醚在含氧有機物中的選擇性接近100%。
清華大學也進行了一步法二甲醚研究,在漿態床反應器上,採用LP+Al2O3雙功能催化劑,在260-290℃,4-6MPa的條件下,CO單程轉化率達到55%~65%,二甲醚的選擇性為90-94%。
目前,國內的浙江大學、山西煤化所、西南化工研究院、華東理工大學等單位也都致力於合成氣一步法制二甲醚的研究工作。
杭州大學採用自製的二甲醚催化劑,利用合成氨廠現有的半水煤氣,在一定反應溫度、壓力和空速下一步氣相合成二甲醚。CO單程轉化率達到60%~83%,選擇性達95%。該技術現巳在湖北田力公司建成了年產1500噸二甲醚的工業化裝置。該裝置既可生產醇醚燃料,又可生產99.9%以上的高純二甲醚,CO轉化率70%-80%。這是國內第一套直接由合成氣一步法生產高純二甲醚的工業化生產裝置。
對於兩步法二甲醚工藝技術,無論是氣相法還是液相法,國內技術均已經達到先進、成熟可靠的水平,完全有條件建設大型生產裝置。
由國內開發的合成氣一步氣相法制二甲醚技術基本成熟,並已建成千噸級裝置。但對於建設大型二甲醚裝置,國內技術尚需實踐驗證。
3 結論及建議
二甲醚作為清潔的替代燃料已經得到國內外廣泛的關注,特別是其替代煤氣、LPG和柴油方面所具有的巨大的市場潛力,對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環境保護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甲醚工藝技術是國內外工藝技術開發的熱點之一,一步法工藝流程簡單、設備少、投資小、操作費用和生產成本較低,但由於合成反應和分離過程復雜,目前尚未完全工業化。二步法工藝是目前國內外二甲醚生產的主要工藝,產品純度高,工藝成熟,裝置適應性廣,綜合競爭力強,但也有流程較長,設備投資較大的弱點。
目前推廣和應用是二甲醚發展的關鍵,二甲醚作為清潔替代能源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幫助。建議國家應統籌規劃,在沒有油氣資源而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大型二甲醚生產基地。以二甲醚替代煤氣、LPG作為市場推廣的先導,同時大力加強二甲醚替代柴油方面的研究,全面促進二甲醚的生產和使用,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二甲醚必將成為我國能源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25737希望對你有幫助!
6. 水溶性丙烯酸樹脂含有醇醚類溶劑環保嗎
晚上好,水溶性丙烯酸樹脂作為助劑,含有一部份醇醚類有機溶劑比如作為分散劑的PM(丙二醇甲醚)和ECS(乙二醇乙醚)等等,它們對人體低毒,少量添加時作為成膜分散中不可或缺的部份,相對於溶劑型丙烯酸樹脂來說是環保的,請參考。
7. 水性漆怎麼樣,環保嗎
水性漆為油漆的一種,是相對於傳統的油漆命名的。傳統油漆的成分有油料、樹脂、顏料等,這些物質大多為有機物,為了使它們混合均勻,還需要加入有機溶劑,這其中就可能溶解了甲醛、苯等有害人體的物質。我們都知道,房間塗刷油漆之後需要晾一段時間後再入住。有人認為晾到沒有油漆味就安全了,其實不然,人們聞到的油漆味主要是甲醛造成的,甲醛揮發了不代表其它有害物質也揮發走了,比如少量的苯、游離TDI等物質,它們的揮發性不如甲醛好,要徹底揮發干凈需要很久,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而水性漆則是以水做溶劑,將油漆中樹脂等主要成分做了改性,使原來不溶於水的物質有了親水性,同時也會加入一些重要的輔助劑以及少量毒性小的醇、醚類有機物幫助溶解,氣味很小,相對於傳統油漆確實環保了很多。
從功能性上看,在使用時,水性漆相對於傳統的油漆有一些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由於水性漆存在大量水,可能會對容器、輸送管路等易受潮部位造成一定的腐蝕。而且,水性漆屬於聚合物分散體系,水對顏料的分散效果有時也不如傳統油漆。另外,由於水的表面張力較大,污物會使塗膜產生縮孔,影響外觀,所以,使用水性漆時對物體表面清潔度的要求更高。水性漆經過多年的發展,有的品牌也開發出了新的技術克服這些問題,無論從性能還是環保方面來看都優於傳統油漆。
8. 為什麼焦磷酸鈉具有漂白作用
焦磷酸鈉具有漂白作用
一、衣物水洗使用的清洗劑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曾經用過多種物質作衣物清洗劑。
1.鹼劑
古代人們除了用清水去除沾附在衣物上的泥砂之外,為了去除衣物上的油性污垢最早使用的洗劑是草木灰。草木灰是燃燒木頭、柴禾剩餘的炭灰。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於水的碳酸鉀,其鉀元素的含量可達11.7%。由於草木灰顯鹼性,對動植物油脂和蛋白質污垢都有良好的去除能力。
另一種被利用作清洗劑的是天然礦物碳酸鈉,碳酸鈉又叫純鹼。在降雨量稀少的乾旱或沙漠邊緣地區的湖泊中含有這種天然礦物。但產量不多,直到1791年法國人發明以食鹽為原料的制鹼法,碳酸鈉產量有了迅速提高,它才被廣泛用做清洗劑i在肥皂被大量使用之前,純鹼(Na2C03·10H2O)和小蘇打(NaHCO3)草葯曾是家庭中用的主要清洗劑,但它們的去污力比肥皂差,而且碳酸鈉的鹼性太強,不適合對羊毛、絲綢進行洗滌。在當前合成洗滌劑被廣泛使用的情況下,家庭洗衣早已不單獨使用鹼劑作清洗劑,但在洗衣店中為了節約成本,在清洗白色棉織物時仍加入一定量的純鹼,而在大工業清洗領域,由於鹼有很強的脫脂能力,所以以碳酸鹽、磷酸鹽、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鹼性脫脂清洗劑仍在廣泛使用,在配製合成洗滌劑時,鹼劑仍是重要的助洗劑。
2.月巴皂
(1)肥皂應用的歷史 肥皂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最古老的化學製品之一。對於肥皂的起源有多種不同說法。從公元前2500年人類文化發源地之一的美索不達美亞平原挖掘出的古跡中發現當時人們已用類似肥皂的物質清洗羊毛和衣物。
在古羅馬時代在祭神的聖壇上奉獻的生獸肉燒烤時,肉中的脂肪滴落到下邊灼熱的草木灰中形成了肥皂,被當時缺乏科學知識的人認為是「有魔法的土」並用於洗滌;
在古羅馬的博物志牛記載著用油脂、草木灰和石灰混合製成肥皂的方法,並特別指出用羊油和山毛櫸樹的灰製成的肥皂質量最好,而且記載著加入食鹽可以得到較硬的肥皂適合洗頭發和用於美容。中世紀在地中海沿岸許多城市已小規模生產肥皂。16世紀法國馬賽已成為制皂業中心,至今還有馬賽皂的提法。
雖然製造肥皂的原料之一脂肪很豐富,但是由於純凈狀態的純鹼很難找到,所以肥皂的生產受到限制。直到1791·年以食鹽為原料制備碳酸鈉的路布蘭制鹼法發明之後大量提供碳酸鈉,並進一步制備出氫氧化鈉,才使大量生產價廉質硬的脂肪酸鈉(肥皂)成為可能,近代用電解食鹽水生成氫氧化鈉之後進一步推動了肥皂的生產。
目前使用的肥皂是動植物油與氫氧化鈉發生皂化反應得到的高碳脂肪酸鈉鹽的混合物。包括C12~C18。的飽和脂肪酸鹽的硬質肥皂和油酸、亞油酸(十八碳二烯酸)鹽的軟質肥皂。早期人們是用橄欖油作油脂原料的,由於橄欖油是葯用和食用的優質油i價格較高,後來逐漸被價格便宜的各種動植物油代替,特別是熱帶的椰子油等植物原料油的使用,使肥皂的質量大為提高。在日本鯨油被大量用於製造肥皂,經過適當氫化處理,可以去除其腥味。在美國由於油脂價格便宜被大量用於製造肥皂,牛脂與10%~15%的椰子油配合製成的肥皂有豐富的泡沫、水溶性好可在冷水中使用而且較耐硬水。
利用鹽析的方法,即在皂化形成的產品混合物(肥皂、甘油及水溶性雜質等)中加入食鹽,可利用密度的差別使水溶性雜質溶於食鹽水中而與甘油及肥皂分離,提高了肥皂的純度,也可將有用的化工原料甘油回收,肥皂固化成型乾燥後使用更方便。
(2)肥皂的洗滌性能 肥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鹽是強鹼弱酸形成的鹽,在水中呈弱鹼性,由於含有少量皂化反應時帶人的雜質鹼,它的水溶液pH值在10左右。肥皂中含的游離鹼量過多時會損傷羊毛和絲織物。而在酸性媒液中肥皂會形成不溶性脂肪酸從溶液中分離出來使肥皂的清洗力減弱,所以不宜在酸性介質中使用。
肥皂耐硬水能力差是它的主要缺點。在硬水中肥皂形成鈣皂後不僅洗滌去污力降低,而且生成的鈣皂不溶於水,粘附在清洗衣物表面很難被清除。因此肥皂洗衣物時要配合鈣皂分散劑使用。肥皂對衣物的清洗力不如合成洗滌劑,而且有時用肥皂洗過的衣物會泛黃。這是由於肥皂易於在衣物上吸附殘留而不易被沖洗去除的緣故。肥皂中含有的不飽和酸成分,在空氣中發生氧化所以造成泛黃現象。
洗衣店用肥皂做洗滌劑時,通常加入鹼劑配合,一方面提高去污能力,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成本。肥皂中含飽和脂肪酸鹽成分越多,在水中溶解性越差;通常含飽和脂肪酸鹽成分多的肥皂要在70℃較高溫度下使用。
在酸性浴中使用肥皂時要加入適量的助劑氟硅酸鈉(Na2SiF6),以防止形成鈣皂影響清洗效果和沾污衣物。
但是從環保角度看,肥皂毒性小,生物降解性好,有利於環境保護。肥皂脫脂力較差有時又成為它的優點,因為使用肥皂清洗皮膚時,比使用合成洗滌劑脫脂作用小,對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肥皂一直被保留作皮膚清洗劑。
3.合成洗滌劑
合成洗滌劑是20世紀隨著化學工業特別是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最初生產的合成洗滌劑i如拉開粉BX(二丁基萘磺酸鈉)、土耳其紅油(蓖麻泊硫酸酯)洗滌性能都不好,只能作紡織工業中的勻染劑,分散劑或纖維油劑。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表面活性劑的生產主要是以煤和油脂為原料,所生產的表面活性劑洗滌劑是以高級脂肪醇的硫酸酯鹽(AES)為主的。這類表面括性劑有耐酸、耐鹼、耐硬水的性能、去污力強適合做洗滌劑,缺點是以天然油脂為原料生產的脂肪醇價格高,影響了它的普遍使用。在二次大戰前後,表面活性劑的生產轉向擬石油產品為基礎,由於石油產品原料豐富,價格便宜,使表面活性劑的生產得到迅速發展。首先開發出烷基苯磺酸鈉(ABS)這種價格低廉、清洗性能優良的合成洗滌劑,繼而改為生產生物降解性好的同類產品直鏈烷基苯磺酸鹽(LAS)。接著開發出α—烯基磺酸鹽(AOS),烷基硫酸鹽(AS),仲烷基磺酸鹽(SAS)等陰離子洗滌劑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PO)等非離子合成洗滌劑。它們有優良的去污能力使表面活性劑成為衣物洗滌劑中最重要的成分。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環保意識的加強,對合成洗滌劑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開發和使用脂肪酸甲酯磺酸鹽(MES),烷醇醯胺烷基苷(APGS)等不僅去污力強,化學穩定性好而且具生物降解性能,對人體無毒和刺激性低的新品種。
以石油為原料的陰離子洗滌劑合成路線示於圖12—1。
圖12—1 以石油為原料的陰離子洗滌劑合成路線
組 成 質量分數/%
西歐 日本 美國
含磷 不含磷 含磷 不含磷 含磷 不含磷
陰離子:烷基苯磺酸鹽
脂肪醇硫酸鹽
醇醚硫酸鹽
α烯烴磺酸鹽
非離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控泡劑:肥皂,硅油,烴
增泡劑:脂肪酸烷醇醯胺
螯合劑:三聚磷酸鈉
離子交換劑:4A沸石,聚丙烯酸
純鹼
助洗劑:NTA,檸檬酸鈉
漂白劑:過碳酸鈉,過硼酸鈉
漂白活化劑:四乙醯基乙二胺
漂白穩定劑:EDTA,磷酸鹽
柔軟劑 5~10
1~3
—
—
3~11
0.1~3.5
0~2
20~40
2~20
0~15
0~4
10~25
0~5
0.2~0.5
— 5~10
—
—
—
3~6
0.1~3.5
—
—
20~30
5~10
—
20~25
0~2
0.2~0.5
— 5~15
0~10
—
0~15
0~2
1~3
—
10~20
0~2
5~20
—
0~5
—
—
— 5~15
0~10
—
0~15
0~2
1~3
—
—
10~20
5~20
—
0~5
—
—
0~5 0~15
—
0~12
—
0~17
0~1.0
—
23~55
—
3~22
—
0~5
—
—
0~5 0~20
—
0~10
—
0~17
0~0.6
—
—
0~45
10~35
0~5
—
—
0~5
組 成 質量分數/%
西歐 日本 美國
含磷 不含磷 含磷 不含磷 含磷 不含磷
抗再沉積劑:纖維素醚
酶:蛋白酶,脂肪酶
增白劑
防腐蝕劑:硅酸鈉
香精
顏料
西文助劑
填充料和水:硫酸鈉 0.5~1.5
0.3~0.8
0.1~0.3
2~6
餘量 0.5~1.5
0.3~0.8
0.1~0.3
2~6
餘量 0~2
0~0.5
0.1~0.8
5~15
+
+
餘量 0~2
0~0.5
0.05~0.25
5~15
+
+
餘量 0~0.5
0~2.5
0.05~0.25
1~10
+
0~1.0
餘量 0~0.5
0~2.5
0.05~0.25
0~25
+
0~10
餘量
在配製洗滌劑時還要加入洗滌助劑和添加劑使表面活性劑的性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並賦予洗滌劑其他一些性能。具體情況下面將詳細介紹。
二、衣物洗滌劑的配製
1.重垢衣物洗滌劑
重垢衣物洗滌劑是洗內衣、衫衣、罩衫、工作服、兒童衣物、襪子及被褥里、床單等與皮膚直接接觸或污垢較多的衣物所用的洗滌劑。從外觀狀態看,重垢洗滌劑可分為粒狀、液狀、棒狀、管狀及片狀等5種形式。通常製成粉狀形式(洗衣粉),近年也較多採用液體形式。
重垢洗滌劑具有較高鹼性和較強的去污力,是衣物洗滌劑中最主要的品種。
(1)粒狀重垢洗滌劑 表12—1列有國外著名合成洗滌劑生產廠生產的幾種重垢洗衣粉的典型配方。表12—2列有重垢粉狀洗滌劑配方。
由配方可以看出,重垢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劑是由幾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或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復配而成,因此具有較強的洗滌去污能力。同時還含有數量較多的洗滌助劑,根據助洗劑中是否含有三聚磷酸鈉而分為含磷型和無磷型兩類。
(2)重垢液體洗滌劑 近年來在市場上出現液體重垢洗滌劑。這是為適應現代生活節奏變快,要求減輕家務勞動負擔而出現的新產品。重垢液體洗滌劑具有無需事先溶解,便於准確計量,使用方便的優點,也無產生粉塵和結塊的弊病。並且液體洗滌劑生產不需要高塔噴霧成型設備,能耗低,設備投資少,所以更適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出現許多生產重垢湘體洗滌劑的廠家。但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仍以粉狀產品為主。在中國重垢液體洗滌劑還見在試驗研究階段。表12—3和表12—4分別列有重垢液體洗滌劑的參考配方以及重垢液體洗滹劑與固體洗滌劑參考配方的比較。
表12—3 重垢液體洗滌劑配方
組 成 質量分數/%
西歐 日本 美國
有助劑 無助劑 有助劑 無助劑 有助劑 無助劑
陰離子:烷基苯磺酸鈉
肥皂
醇醚硫酸鹽
非離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抑泡劑:肥皂
增泡劑:脂肪酸烷醇醯胺
酶:蛋白酶
助洗劑:焦磷酸鉀
檸檬酸鈉,硅酸鈉
西文助劑:二甲苯磺酸鈉,乙醇,丙二醇
增白劑
穩定劑:三乙醇胺,螯合劑
柔軟劑
香精
顏料
水 5~7
—
—
2~5
1~2
0~2
0.3~0.5
20~25
—
3~6
0.15~0.25
—
—
+
+
餘量 10~15
10~15
—
10~15
3~5
—
0.6~0.8
—
0~3
6~12
0.15~0.25
1~3
—
+
+
餘量 5~15
10~20
5~10
4~10
—
—
0.1~0.5
—
3~7
10~15
0.1~0.3
1~3
—
+
+
餘量 —
—
15~25
10~35
—
—
0.2~0.8
—
—
5~15
0.1~0.3
1~5
—
+
+
餘量 5~17
0~14
0~15
5~11
—
—
0~1.6
—
6~12
7~14
0.1~0.25
—
0~2
+
+
餘量 010
—
0~12
15~35
—
—
0~2.3
—
5~12
0.1~0.25
—
0
+
+
餘量
表12—4 重垢液體洗滌劑與重垢洗衣粉二般配方比較
組成 液體後果垢洗滌劑含量/% 重垢洗衣粉含量/%
表面活性劑
聚磷酸鹽及螯合劑
低碳醇或偶合劑
其他(羧甲基纖維素、增白劑、香精)
水
碳酸鈉 22~35
5~10
1.5~5.0
1~5
40~60
— 15~25
35~60
—
2~7
—
0~15
為適應洗衣機的需要,要用低泡沫或抑泡型的重垢洗滌劑,其典型配方如表12—5所示;
表12-5 重垢洗滌劑典型參考配方
原料成分 組成/% 原料成分 組成/%
直鏈烷基苯磺酸鈉
肥皂
三聚磷酸鈉
硅酸鈉 10~15
2.5
40
5.0
羧甲基纖維素(CMC)
硫酸鈉
熒光增白劑
水 0.5~1.0
23.6~32.1
0.4
10
其中肥皂有抑泡作用。
2.輕垢衣物洗滌劑
由於在鹼性介質中,羊毛、絲綢等蛋白質纖維易受損傷,因此在家庭中洗滌羊毛、絲綢等織物時應使用中性洗滌劑並用手輕輕搓洗。適應這種需要配製的洗滌劑叫輕垢衣物洗滌劑。它的特點是低鹼性或中性,對皮膚刺激性低,適合以輕薄、貴重的絲、毛、麻等污垢少的織物為洗滌對象。這類輕垢洗滌劑也可用於與人體不直接接觸污垢主要是灰塵的衣物洗滌、手洗餐具及水果蔬菜。
表12—6列舉輕垢液體衣物洗滌劑典型配方
成 分 組成/%
Ⅰ Ⅱ Ⅲ Ⅳ
直鏈烷基苯碘酸鈉(LAS)
十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13)
月桂醇硫酸酯單乙醇胺
椰子油醯二乙醇胺
硫酸鈉或氯化鈉
色料、香料
水 6
6
—
6
—
1
適量
適量
餘量 —
—
12
8
—
1.5
適量
適量
—
—
—
—
24
12.5
適量
適量
—
20
—
12
—
2
適量
適量
表12-6 輕垢液體衣物洗滌劑典型參考配方輕垢洗衣粉一般含有20%一40%的表面活性劑,其餘為惰性添加劑、硫酸鈉,有時添加少量,三聚磷酸鈉、硅酸鈉及熒光增白劑。
輕垢衣物洗滌劑主要由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復配形成不含任何顯鹼性的洗滌助劑。這類衣物洗滌劑屬於專用型洗滌劑,用量較少。通常配成液體形式。
當前重垢衣物洗滌劑朝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無磷化 三聚磷酸鈉是重垢衣物洗滌劑配方中最重要的助洗劑。有些配方中磷酸鹽含量可高達40%。但是隨著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一些工業發達國家越來越關注磷酸鹽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含有磷酸鹽的廢水排放造成江河湖水的富營養化,使藻類過度生長消耗水中氧氣造成魚蝦死亡,許多國家已立法限制或禁止使用磷酸鹽做助洗劑。生產無磷衣物洗滌劑是今後發展的必然趨勢,尋找合適的磷酸鹽代用品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課題。一種美國無磷重垢洗衣粉配方示於表12—7。
(2)濃縮化 洗滌劑提高表面活性劑有效含量,減少硫酸鈉等填料含量製成的超濃縮洗滌劑具有去污力高、用量少:節省包裝、降低儲運費用等優點。也是今後的一種發展方向。超濃縮重垢洗滌劑配方示於表12-8。
表12-7 一種美國無磷重垢洗衣粉參考配方表
原料成分 組成/% 原料成分 組成/%
直鏈烷基苯磺酸鈉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
牛油脂肪醇硫酸鈉
人造沸石 8~12
4~8
2~5
15~25
熒光增白劑
硅酸鈉
香料、顏料
硫酸鈉 0.05~0.1
1~3
適量
餘量
表12-8 超濃縮重垢洗滌劑參考配方
原料成分 組成/% 原料成分 組成/%
歐洲 日本 歐洲 日本
1 2 3 1 2 3
LAS
AOS
AES
AS(FAS)
肥皂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聚乙二醇
NaBO3·H2O 7
—
3
—
—
8
—
16 26
—
2
—
2
6
—
6 15
10
—
—
4
7
2
— 25
2
—
7
3
3.5
2
— 四乙醯基乙二胺
Na2SO4
Na2SiO3
K2CO3
Na2CO3
RA沸石
添加劑
水 4
4
5
—
14
28
8
餘量 —
12
13
—
5
20
4
餘量 —
4
5
10
10
20
餘量
餘量 —
4
15
5
22
餘量
餘量
餘量
(3)加酶 重垢洗滌劑中加入酶制劑使洗滌劑在低溫洗滌中能有效去除蛋白質、脂肪等污垢,提高無磷洗滌劑的去污能力。因此加酶洗滌劑是適合形勢發展需要的產品。中國生產的加酶洗衣粉典型配方示於表12—9。
表12-9 中國生產的加酶洗衣粉典型參考配方
原料成分 組成/% 原料成分 組成/% 原料成分 組成/%
直鏈烷基苯磺酸鈉
三聚磷酸鈉
硫酸鈉
硅酸鈉 25
22~28
20~25
7~10 乙醇
羧甲基纖維素鈉
熒光增白粉
酶[蛋白酶、澱粉酶(1萬u/g) 1~2
1.5
0.05~0.10
1u
對甲苯磺 酸鈉
碳酸鈉
香料
2
2~5
0.1
(4)功能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減輕家務勞動負擔,對洗滌劑的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洗滌劑具有洗凈、柔軟、抗靜電、漂白等多種功能,所以在配方中要加入,柔軟劑、抗靜電劑、漂白劑、抗沉澱劑等。
近年來國內外開發出多種具有漂白性能的洗衣粉,可去除織物上各種色澤污垢,並賦予織物良好性能,如北京日化二廠生產的燈塔牌防塵柔軟洗衣粉,既有漂白性能又有柔軟消除化纖織物靜電的性能,使衣物洗後色澤鮮艷、膨鬆柔軟手感好。其配方示於表12—10。
表12-10 北京日化二廠燈塔牌肪塵柔軟洗衣粉參考配方
原料成分 組成,% 原料成分 組成,% 原料成分 組成,%
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
C16~C18烷醇聚氧乙烯醚(EO=20)
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單酯鈉和
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二酯鈉 10
8
8
羧甲基纖維素鈉鹽
熒光增白劑
硅酸鈉(Na2O:SiO2=1:2)
香料 1.5
0.3
5
0.2
過硫酸鉀
過硫酸鈉
硫酸鈉
2
8
餘量
(5)低溫洗滌效果好 隨著節約能源的要求日益突出,要求洗滌劑具有更好的去污效果,適合在較低的溫度下使用也是今後發展的趨勢。適合低溫洗滌的液體重垢洗滌劑配方如表12—11所示。
表12-11 適合低溫洗滌的液體重垢洗滌劑參考配方
原料成分 組成/% 原料成分 組成/%
直鏈烷基苯磺酸鈉(LA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
羥乙基纖維素 7
5
2.55
熒光增白劑
水
0.5
84.95
其中含量較多的陰離子—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復配產物LAS/AE在低溫下有較強的去污力,羥乙基纖維素有抗污再沉積性能,是屬於無洗滌助劑的無磷重垢液體洗滌劑。
三、洗衣店的水洗技術
幾乎每個人都有在家裡洗衣服的經驗,過去人們習慣用手洗,在洗衣機普及的今天,為了減輕家務勞動負擔,人們普遍用洗衣機洗,而把需要特殊清洗的衣服送到洗衣店去洗。因此當今洗衣技術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在家庭中洗衣服使用自動洗衣機和性能優良的合成洗滌劑,使家庭洗衣越來越方便,另一方面發展起有專門技術和設備的洗衣店,人們把不宜』在家庭里洗滌的衣物送到洗衣店可以得到很好的服務。洗衣店也承擔著賓館、飯店大宗床單、窗簾、桌布及衣物的洗滌任務。在過去肥皂是唯一強有力的洗滌劑,纖維品種又以棉麻為主的時代,商業洗衣店與家庭洗衣的操作過程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洗衣店提供的主要是勞務服務,但是隨著面料的高級化和使用纖維材料的多樣化,要求洗滌過程既要考慮經濟性又要考慮纖維的耐熱、耐酸、耐鹼、耐化學葯品腐蝕的特性。這就要求洗衣店必須掌握專門的知識和技術。因此通過對洗衣店洗衣技術的介紹,幫助讀者了解衣物水洗技術的全貌。
水洗的衣物分為兩類:一是未經染色的白色織物,包括棉、麻及滌綸等合成纖維等材料的織物,這類織物的特點是可以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水洗又稱為白物洗滌);另一類是可以進行水洗的有顏色的織物(稱為色物洗滌)。
洗衣店的水洗操作是在專業洗衣機中進行的,這種洗衣機是旋轉滾筒式,構造如圖12—2所示。
洗衣機主要由水平方向放置的圓筒狀的金屬內筒和外筒組成。外筒與洗衣機整體固定在一起,內筒與旋轉軸連在一起,在機械轉動力的作用下可以轉動。在內筒的筒壁上有許多細孔,洗液可以通過這些細孔由內筒流到外筒中。在內筒的筒壁上安有四根柵條,當內筒旋轉時,柵條帶動衣物一起旋轉。在洗滌過程中,織物被旋轉上升脫離水面,洗液與衣物分離,當衣物旋轉至最高點時,由於重力作用又落人洗液中,使衣物循環反復地受到機械的沖擊力。機械力大小是靠衣物在旋轉中下落的距離,即靠液面的高度來調節的。洗液面越低,衣物受到的機械力作用越大。加人的洗液及沖洗用水的數量是以外筒的半徑為測量標準的。把外筒半徑分為10等分,從底邊向上算起,當液體深度達到半徑的l/lo定為1度,如加入的洗液達到半徑上第四個刻度(4/10半徑),則稱水位為4。
圖12—2 洗衣機的構造
1.白物的洗滌
一般洗白色衣物用鹼性比較高的洗滌劑(如含碳酸鈉、硅酸鈉等),而且使用溫度較高。各國採用的洗滌操作程序及條件都已達到標准化,如美國和日本採用的標准就基本一致。
預洗的目的是把砂土、灰塵等沾附在衣物表面上的污垢除去,並促使衣物的纖維膨潤,污垢易於解離。
洗滌是利用碳酸鈉、硅酸鈉、肥皂等洗滌劑在熱和機械力作用下使污垢脫落的操作。
漂白工序中加人次氯酸鈉等漂白劑對衣物進行脫色漂白。
沖洗工序是利用洗液把污垢沖洗去除。
酸化工序是加人醋酸等無機酸或氟硅酸鈉(Na2SiF)把衣物纖維上殘留的鹼類和鈣皂加以中和並去除的操作。
增白工序中加入熒光增白劑或上藍劑等使衣物白度增加,獲得白度更佳的洗滌效果。
由於熱是最經濟有效的能源,高溫水溶液很容易得到,所以為發揮洗液的高效能,在洗床單、被罩等大件較厚的棉織物時常控制水溫近乎沸騰的溫度的高溫洗滌方式。
以往的白物洗滌,以高溫及較強鹼性為特色。近年來由於耐鹼性較差的化學纖維及與棉滌纖維混紡的材料製成的白色衣物逐漸增多,所以用鹼量逐漸減少而改用合成洗滌劑,溫度也逐漸降低,傳統的有色衣物與白色衣物洗滌方法的差別也變得越來越不明顯了。洗滌白色滌棉混紡織物程序與表12—12所列相似。
表12-12 白物洗滌標准程序(高溫、棉布)
序號 操作 水位 溫度/℃ 時間/min 使用的化學葯劑
1
2
3
4
5
6
7
8
9 預洗
洗滌
洗滌
漂白
沖洗
沖洗
沖洗
酸化
增白 5
4
4
4
8
8
8
4
8 55
70
80
70
55
常溫
常溫
常溫
常溫 5
10
10
7
3
3
3
3
5 鹼劑
肥皂加鹼劑
肥皂加鹼劑
次氯酸鈉
氟硅酸鈉
上藍劑,熒光增白劑
各工序的目的與表12—12相同,不再重復。只是多一項上漿工序,目的是在衣物上施加漿料以使衣物有硬挺的效果。
2.有色衣物的洗滌
洗衣店洗滌的有色衣物指有顏色的衣物或耐熱性、耐鹼性差,物理強度差的纖維製成的紡織品,本該用乾洗法洗滌,但由於污垢不多,而採用價格便宜的水洗法。
與白色衣物洗滌以強鹼性和高溫為特點不同,洗滌有色衣物時是用中性或弱鹼性的合成洗滌劑,在溫度為40℃以下進行短時間的洗滌,其程序與中溫白物洗滌基本相似(見表12—13)。
表12-13 中溫洗滌白色衣物的程序(棉布—滌綸纖維混紡品物)
序號 操作 水位 溫度/℃ 時間/min 使用的化學葯劑
1
2
3
4
5
6
7
8 洗滌
洗滌
漂白
沖洗
沖洗
沖洗
酸化
上漿 4
4
7
7
7
7
7
3 55
60
60
50
40
常溫
40
常溫 15
15
10
5
5
5
5
8 肥扛加鹼液
過硼酸鈉(0.3%)
由於色物的構成纖維種類多,在洗滌之前對每件衣物應進行認真檢查,對染料染色牢度差的和纖維材料耐化學葯品性能差的衣物要分揀出來單獨進行洗滌。
使用中性合成洗滌劑時,洗滌程序中不需用酸洗工序。是否需要漂白或熒光增白要具體分析決定。
色物洗滌也是在自動洗衣機中進行。衣物洗凈之後,用離心機甩干脫水,在乾燥機中通熱風進行乾燥,最後進行熨燙加工。
對於強度差的有色衣物,在洗滌之前,應在洗液中浸泡一段時間使污垢膨潤,盡量減少機械力的作用,減少纖維脆化和染料脫落的機會。對於污垢濃重的部分在洗滌之前用刷子蘸取洗液進行刷洗,可以減少洗滌工藝的負荷。在某些情況下為防止纖維損傷可改用手洗。
3.水洗使用的洗滌劑
洗衣店最早使用的洗滌劑是肥皂,特別是洗滌白色衣物時,由於棉麻等纖維的耐鹼性強,使用弱鹼性的肥皂與其他鹼性助劑配合,往往能取得最佳的洗滌效果,而且價格便宜。
但是洗衣店使用的肥皂情況與家用的不同,主要在於與肥皂配合使用的助劑不同。洗衣店是根據實際具體需要決定使用助劑的種類和數量,而不像家庭用肥皂是事先按固定配方加好的。洗衣店使用的肥皂洗滌劑中有時助劑含量很少,甚至用純粹的肥皂,常用的肥皂呈粉末狀,因為這樣保存、稱量和溶解都很方便。
由於洗衣店洗滌衣物可在高溫到低溫的不同溫度條件下進行,所以根據使用的肥皂在水中溶解性能也分為。三類,以便與使用溫度相適應。
(1)高溫溶解型肥皂 是在70~80℃高溫下洗滌白色衣物用的,是牛油脂肪皂化的產物,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鈉(C17H35COONa)。
(2)中溫溶解型肥皂 是在50一60℃附近中溫條件下洗滌使用的,是少量牛油脂肪和椰子油皂化產物配合組成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鈉和棕櫚酸鈉(C17H25COONa)。
(3)低溫溶解型肥皂 是在常溫甚至在冷水中使用的肥皂,主要用於耐鹼性差的纖維和有色織物洗滌。主要成分是棕櫚酸鈉和油酸鈉(C11H25COONa)。但最近洗衣店在低溫條件下多使用中性合成洗滌劑,對這類低溫溶解型肥皂的需求量已逐漸減少。
在使用肥皂作主要洗滌劑時要適當配合鹼性助劑一同使用。在使用中性合成洗滌劑時也要根據纖維的性質不同配合使用各種助劑,並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加減用量。洗衣店使用的中性合成洗滌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種類與前面介紹的家用重垢洗滌劑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目前洗衣店中已使用大型洗衣設備連續化生產,預洗、水洗、沖洗、漂白、脫水、上漿等工序自動連續進行,洗衣效率大大提高,設備如圖12—3所示。
四、衣物上污斑的去除
一些衣物上附著的、用一般洗滌劑不易去除的
9. 新能源(替代煤氣)
選擇燃燒油料、必須符合經濟效益的燃燒資源,並對不同的用途選定不同燃料,在耗能工業用戶,瀝青乳化油是廉價燃料,它可替代重油直接用於工業燃料。廢棄機械油,作物理處理調和是很好的動力柴油,廢棄地溝油經酯交換後是優質的動力燃料。但是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及廢水排放應注意污染問題。
醇基燃料因其熱值低,用量大,能加入DME以提高熱值, 降低用量,成為優良的醇醚燃料,無疑是今後清潔能源的發展方向。
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氣作為新的能源品種,已得到國家標準的確認,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對所謂的甲醇柴油,甲醇燃料油筆者認為它效果欠佳,技術尚欠成熟。一度火紅的微乳化柴油,將水,植物油酸等作添加劑與石油柴油摻合成透明清亮的微乳化柴油,用於燃燒,太浪費了,用於動力柴油尚在爭議,其結果可想而知,應該記住,水分子是助燃,減少煙有明顯效果,但水是沒有熱值,水的加入加重燃燒過程中的熱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