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戈壁灘遼闊的句子有哪些
在這個遠離繁榮、喧嘩的邊塞上,佇立著一座古老的城市,任憑風沙的吹打,那高大的古老城牆依舊像衛士一樣守護著城中的生靈。他的身上充滿了古樸的氣息,歲月滄桑,飽受戰火摧殘的黝黑城牆依舊泛著滲人的凶光,如一頭荒古巨獸,猶如一把尚無完全出鞘的劍令人望而止步。
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單調的黃色,連一棵樹木都沒有,沙漠的廣闊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疲倦,似乎永遠走不出去似的。時近中午,太陽升得老高老高,曬得沙漠直冒煙。我們下車休息,支起涼篷,但沙子熱得燙人,叫我們站不是坐不是。我第一次感到沙漠的可怕。
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戈壁灘猶如在爐上烤著,灼人的熱浪席捲著每一寸土地,使人喘不過氣來。
第一次見到這樣浩瀚無垠的戈壁灘,他粗獷豪放、雄渾壯闊的神韻讓人震撼。瞭望茫茫戈壁滿是粗砂、礫石與鹽減,一種耐旱的沙棗樹與楊樹稀疏地生長著,孤獨地守望著乾涸的戈壁灘;偶爾有一簇簇一米多高的密密的已被秋風染成紅黃色的芨芨草,似都市裡時髦女郎的美發,在凜冽的秋風中飛舞。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頑強與活力。
站在沙山上,俯視下方,連綿不斷、高低起伏的沙山下面是鬱郁蔥蔥的樹林,林中花團錦簇,點綴著這綠色的「海洋」。
蒼茫戈壁雖有鳥飛絕,人蹤滅的蒼涼,也許這貧瘠而厚重的戈壁下面蘊含著豐富的寶藏,茫茫戈壁留給我的記憶勝過高山、大海。真正的感受到了什麼叫空曠與遼闊。
沉重的時間壓滿大戈壁。戈壁灘太蒼老了,蒼老得難以尋覓一縷青絲,難以擷到一縷年輕的記憶,彷彿歷史就蹲在這里不再走了,昨天,今天,還有明天都凝固在一起。
沙漠處處熱浪襲人,彷彿燃燒著熊熊火焰,遊人會感到酷熱,瞬間大汗淋漓,熱氣饒身,給人一種置身於桑拿室的感受。
在一望無際的的大漠之中,凄涼孤寂、漫天風沙終年彌漫在這片荒涼孤寂的被世人所遺忘的土地之上,天地間盡是黃沙,如大的大漠之中似乎只有那幾棵枯樹能為這片土地增添一點微不足道的生機,偶爾寂靜的天宇中回盪起北歸大雁的嘹亮叫聲……
在從嘉峪關通往敦煌的路途中,遠望祁連雪山,晶瑩沁心,近瞻戈壁沙漠,伸展無垠。戈壁灘,意即寸草不生的地方。塞外雨少,全靠渠水灌田,每遇山洪暴發,裹石而下,溝渠四溢,碎石成灘,年久即成戈壁。這里杳無楊樹,滿地堅沙卵石自由地翻滾著,唱著孤獨的歌。
忽然,遠處一片漫漫黃沙映入我的眼簾,更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丘,也是由清一色的黃沙堆砌而成,這里是黃沙的世界,黃沙的海洋,綿綿的黃沙與天際相接,根本想像不出哪裡才是沙的盡頭!
在這個城市與沙漠相連的沙漠上,綠洲與黃沙相伴,飛鳥伴駝玲起舞,極高氣溫與正常溫度僅一步之遙,十分獨特,沙漠的沙丘輪廓清晰、層次分明,丘脊線平滑流暢,迎風面沙坡似水,背風面流沙如瀉。在大漠深處的沙山之巔,可靜觀大漠日出的絢麗,目睹夕陽染沙的景色。
這是純種的戈壁,沒有一點雜質,曠達的藍天,縹緲的白雲,一目荒曠的沉寂,一目宏闊的悲壯,粗莽零亂的線條,浮躁憂郁的色彩,構成浩瀚、壯美、沉鬱、蒼涼和富有野性的大寫意,一種懾人心魄的大寫意。成片成片灰褐色的礫石,面孔嚴肅,嚴肅得令人驚惶,令人悚然。這是大戈壁面靨上的痔瘤,還是層層疊疊的老年斑?
五月的戈壁,蔓草綠了。綠了的蔓草濕漉漉的。上午下過大雨,黃昏乍晴便起了地霧。一縷縷一縷縷地霧,天上的潔白的雲朵似的,排著隊在灘上輕輕飄動、輕輕飄動。如果稍微站遠點,會以為整個灘似乎都在動,遠處的山似乎也在動。
啊,看到你了,西北大漠,無邊的黃沙蔓延在這片無邊的土地上,憑你耗盡眼力尋啊,也看不到一絲綠意,沒有潺潺流水,沒有巍巍斑山。
2. 詩詞謎語大全及答案
1、七仙女愛上董永(打一詩句)
答案及解析:只羨鴛鴦不羨仙(七仙女和董永的愛情故事是眾所周知的,身為仙女的七仙女不奢求天上的生活,卻喜歡人間似鴛鴦的眷侶生活。詩句「只羨鴛鴦不羨仙」可形象解析此謎面,該句出自唐代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
2、一人自駕游(打一詩句)
答案及解析:寂寞開無主(一個人的自駕游,說明旅途中很寂寞,很茫然,詩句「寂寞開無主」可形象解釋此謎面,該句出自南宋詩人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
3、安息香(打一詩句)
答案及解析:春眠不覺曉(從謎面上看,可引申為:睡覺睡得格外安穩、香甜,詩句「春眠不覺曉」的意思為: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與謎面意思相近,該句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
4、古都之首花如錦(打一詩句)
答案及解析:長安回望綉成堆(長安是西安的古稱,列中國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驪山遍植花木如錦綉,詩句「長安回望綉成堆」描寫的正是此番景象,該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
5、淡然看四季(打一詩句)
答案及解析:管他春夏與秋冬(淡然:常用義為淡泊,不趨名利,不去管任何東西。四季分為:春夏秋冬,詩句「管他春夏與秋冬」可形象解析此謎面,該句出自魯迅的《自嘲》)
3. 萬畝沙漠防護林被毀,敦煌防沙最後屏障幾近失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真相是大批的防護林被砍伐。在我國八大沙漠中總面積排名第六、流動性排名第一的庫姆塔格沙漠,每年以約4米的速度整體向東南擴展,直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敦煌。地處該沙漠東緣、曾經擁有約2萬畝“三北”防護林帶的國營敦煌陽關林場(簡稱陽關林場),是敦煌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沙阻沙綠色屏障。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這條西鎖沙龍、東保綠洲的防風固沙生命線,近十餘年來持續遭遇大面積“剃光頭”式砍伐,萬余畝公益防護林在刀砍鋸伐中所剩無幾,由此人為撕開一道寬約5公里的庫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
始建於1963年的陽關林場,地處敦煌古陽關腳下,這里自古以來都是通往西域的門戶和“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關隘。據介紹,陽關林場所處位置正好是一個大風口,東面70公里是敦煌市區,西面則緊靠庫姆塔格沙漠。由於毗鄰西北乾旱區自然條件最為嚴酷的大沙漠,陽關林場區域氣候極度乾旱,多年平均降水量僅40毫米,蒸發量是降水量的80多倍。在乾燥少雨、大風頻繁的氣候條件下,庫姆塔格沙漠東緣沙丘每年以約4米的速度向陽關鎮推進。要守住敦煌,必須先守住陽關;陽關失守,風沙將長驅直入,向東沿戈壁灘一瀉百里,敦煌勢必難保。
4. 戈壁灘一文中二,三自然段講什麼
我在新疆當過八年汽車司機,與戈壁結下了不解之緣。戈壁灘一片荒涼,只有來到飯店,才能見到人影。所以新疆司機特別喜歡搭客,談天說地,嬉笑逗樂。
戈壁灘常起風,那風異常兇猛。你坐在駕駛室內,只聽得無數細砂碎石「沙沙」作響, 有時會把一輛車的油漆剝得精光。戈壁灘上的旋風更多,一根沖天塵柱,會扯斷帳篷的腳繩,會把倒在地上的人連續推幾個跟頭。
戈壁灘難得有雨,但有雨便是暴雨。因為石頭滲水能力差,所以一下雨就形成凶暴的洪流。有一年,我在天山公路上遇到過一次洪水。當時我的車正慢速行駛,忽然聽到一陣可怕的雷鳴般的聲音。老師傅們曾告訴過我,這是洪峰到來的聲音。我急忙把車駛上一個山坡。車剛停穩,洪峰已到,大塊的石頭在洪流中滾動,真有排山倒海之勢。我在山坡上 整整停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洪水雖然已經退去,但路面全被沙石堵塞了。
戈壁灘也有自己的長處,那便是寂靜。天若不冷不熱,我常躺在黃沙上遐想。我在寂靜中編織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也在寂靜中猜測著一塊塊碎陶片的來歷……
1、讓讀者產生一種驚奇、虛幻的感受.
2.海市、旋風、彩虹.印象最深的是海市,因為海市很神奇、美麗,但卻是不存在的東西.
3.時間順序,這樣寫使文章層次清晰,自然,結構嚴謹,更好。
5. 甘肅玉門戈壁灘水是鹹的嗎
甘肅玉門戈壁灘水是鹹的,因為那裡面屬於是海水的。他們水裡面含有很大的鹽分,很多人都在那裡面直接排水塞鹽。
6. 烏魯木齊地區生態環境問題及相關的防治對策探討
朱瑾1楊宏偉2張蘭1
(1新疆地質環境監測院,新疆,830000;2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00083)
摘要近50年來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特別是水資源開發利用不當,烏魯木齊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為:河流縮短,湖泊乾涸、萎縮,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地下水水質惡化,土地沙漠化、鹽漬化擴大,水土流失加劇,草場退化,草地破壞等。在21世紀烏魯木齊經濟發展中若不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及防治,將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烏魯木齊地區生態環境防治對策
綠洲是乾旱區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區域,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西部大開發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烏魯木齊位於歐亞大陸腹地,氣候乾旱,平原地區乾旱少雨,蒸發強烈,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南山和東山的中高山地區,降水較多,年降水量可達500mm以上,是烏魯木齊地區水資源形成區及河流的發源地。
近50年來,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特別是水資源開發利用不當,使烏魯木齊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這種勢頭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態赤字進一步擴大,將會影響到烏魯木齊21世紀的經濟發展,甚至影響到新疆在較短時間內發展成為中亞經濟中心和實施人口、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1烏魯木齊地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
水資源是綠洲生命之源,它既是建造綠洲的主要動力,也是維護綠洲生態的最重要的因素。長期以來由於只注重引水,不注重節水,只注重興修水利,不注重灌溉管理,只注重大水漫灌,不注重排水;只注重工農業用水,不注重生態用水;只注重工業生產,不注重廢水管理,結果引發了許多生態環境問題,威脅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河流縮短,湖泊乾涸、萎縮
烏魯木齊河出山口就引入青年渠、烏拉泊水庫、紅雁池水庫、和平渠等人工庫渠系統,昔日流經烏魯木齊市區的河道已乾涸,河床已建成河灘公路。上游修建的青年渠渠道,一般年份引水率高達90%,大大超過了乾旱區的50%的界限。使烏魯木齊河不能到達歸宿地—尾閭湖東道海子。據《中國陸地衛星假彩色影像圖集》發表的衛星相片判讀,東道海子水量最大時湖面長12km,寬2km,面積達24km2,現已乾涸。
1.2地下水位下降
隨著烏魯木齊地區經濟建設的發展,開辟水源地、興建水利、開墾農田,使地下水開采量大幅增加,僅烏魯木齊市地下水生產力就從1990年的18萬t/d增至2001年的37萬t/d,使得烏魯木齊地區地下水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柴窩堡湖北地區降幅最大,達-0.592~-7.481m(見表1)。
表1烏魯木齊地區地下潛水水位動態特徵表
1993年柴北水源地投產後,開采量增至2002年的3010.0萬m3,地下水位明顯下降,使得處於牧場中部面積30km2的柴窩堡湖水位已下降0.7m,湖面面積減少了近5km2。柴窩堡湖水的含鹽量也逐年遞增(見表2),礦化度、硬度也呈上升趨勢。照此下去,柴窩堡湖將會變成小鹽湖。
表2柴窩堡湖水水質特徵表單位:mg/L
烏魯木齊市紅山西公園的地下水溢出泉群由於20世紀70年代後地下水的大量開采而被疏干,天然的生態環境被破壞,昔日的天然湖泊變成了人工湖泊。
1.3地下水水質惡化
以1987年新疆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完成的《烏魯木齊地區地下水背景值調查》項目中統計計算出的值作為污染起始值。根據2002年水質檢驗結果,可見烏魯木齊地區除柴窩堡盆地、烏拉泊大部分地段外,其餘地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烏魯木齊河谷一水廠以南以微—輕污染為主,一水廠以北以中污染為主(見表3)。以生活飲用水為標准,柴窩堡地區、烏拉泊—一水廠地下水質量優良一較好,滿足飲用水標准。
表3地下水污染程度評價表
1.4地表水水質惡化
烏魯木齊河出山口以上地段,河水礦化度多數小於0.5g/l,屬清潔水,在流經途中,上游躍進鋼鐵廠工業廢水及市區段沿岸大量生活廢水和垃圾的排入,致使河水中三氮含量、總大腸菌群超標;水磨河沿岸由於造紙廠、紡織廠等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多年來一直污染較重。柴窩堡湖由於新疆化肥廠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而受到有機物和氮的污染,1998年該廠向柴窩堡湖排放事故性污水,造成水中硝酸鹽含量、礦化度等含量升高,硝酸鹽含量從1996年的0.54mg/l上升到16.1mg/l,上升了29倍;礦化度從1996年的3.735g/l上升到4.574g/l,上升了18%。
1.5沙漠化擴展
北部東道海子原是烏魯木齊河的歸宿地,是天然草場和蘆葦的生產基地。原東道海子周圍有18.8萬畝胡楊林,現已被砍伐,荒漠性代表植物梭梭的面積和數量在不斷減少,使林木的防風固沙能力降低,沙丘由原來的固定、半固定狀態趨於活化,並進入芒硝場場區和居民區。102團17連以東農民開墾荒地,破壞植被,使土地人為沙化,沙丘每年以0.6m速度南移。
1.6次生鹽漬化擴大
烏魯木齊河流域下游是烏魯木齊河的排泄區,原生環境中土壤含鹽量高,地下水徑流不暢,加之水庫、渠系防滲率低,墾耕後洗鹽不徹底,農灌滲漏導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鹽量增加。
下游102團灌區內乾渠無一條防滲,支、斗渠數量多,防滲比例小,渠系水利用率低,滲漏量大,大量的農灌(毛定額468.95m3/畝)滲漏導致農灌區地下水位抬升,土壤次生鹽漬化加重。據2000年現狀調查,102團耕地面積中非鹽漬化面積佔14.83%,輕鹽漬化面積佔43.84%,強鹽漬化面積佔15.06%,土壤次生鹽漬化使農作物減產。
1.7水土流失加劇
水土流失問題在烏魯木齊曾是一個被忽略的水環境問題。近年來,得到了政府及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2002年11月19日出台了《烏魯木齊水土保持規劃》,使烏魯木齊市治理水土流失有章可循。
烏魯木齊河上游由於森林和草地的破壞,加劇了山地侵蝕,大量泥砂下泄帶來水庫被淤,庫容減少,調洪能力大大降低,汛期洪患嚴重。上游烏拉泊水庫、紅雁池水庫因水庫淤積,庫容減小30%以上,致使近幾年每年汛期(6~8月)將南下的洪水直接排泄於滲透性較好的河灘,造成烏拉泊—燕爾窩地區該時段地下水位大幅上升,月上升2~10m。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烏魯木齊市洪水這樣白白流走,實為可惜。
據《新疆地質環境公報》,2002年烏魯木齊市水土流失面積6127.73km2,占烏魯木齊市土地總面積的53.83%,其中強度水土流失面積216.64km2,占流失總面積的3.5%,中度水土流失面積3510.99km2,占流失總面積的57.3%,輕度水土流失面積2400.1km2,占流失總面積的39.2%。烏魯木齊市水土流失面積佔全疆水土流失面積11萬km2的0.0006%。近5年,南山地區共發生大小洪水數十餘起,沖蝕破壞草場、耕地、引起泥石流災害,對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危害。
1.8草場退化、草地破壞
烏魯木齊天然草場50%以上的面積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大多為人為因素造成的。柴窩堡地區自1995年大量開采地下水,使該地區地下水位下降3~6m,附近柴窩堡鄉及天山牧場達15萬畝植被面臨嚴重退化的危機,受影響的牲畜由1995年的3000隻(頭)增至目前上萬只(頭)。
被人們譽為首府「東大門綠色屏障」的烏拉泊自然草場,近年來遭受嚴重的人為破壞,草場上到處可見采砂石的機械和人影,被破壞的草場上到處都是砂堆、車化痕跡、砂坑。該地區採挖中草葯現象也日趨嚴重,原自治區文教農場附近的鹽生植被中,曾有很多肉蓯蓉生長,現已廖廖無幾,如此下去,多則10年,少則5年的時間,該地區的肉蓯蓉即會出現被挖光的境地。這塊綠色的屏障受到破壞,造成烏拉泊的沙塵將暢通無阻地進入烏魯木齊市區,使烏魯木齊市沙塵暴天氣增加。
2生態環境防治對策探討
確切地說,控制人為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即使達到較高水平,「零效應」也是難以做到的,經濟活動的不合理仍會引起環境效應,對此需實行「調節」對策,即調節水、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式,調節環境的適應能力,調節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去向和歸宿,最終使生態系統得到平衡,源源不斷地創造出人類需要的生產力。針對烏魯木齊地區地下水來源特徵(以地表水入滲為主)及與地表水的關系,合理開發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在河流上游地段以利用地表水為主,中游地段地表水、地下水兼並開發利用,河流下游地區地下水淺埋帶以開發利用地下水為主。
基於上述原則,提出以下對策。
2.1治理山區環境,涵養保持水源
烏魯木齊南部山地是烏魯木齊河流域主要的天然森林和草場分布區,具有重要的涵養水分、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由於南部山地秀美的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已成為夏季旅遊渡假的理想場所,但因其位於烏魯木齊河上游,是城市工礦和農業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因而要合理適度發展牧業,積極保護和撫育天然林,統籌兼顧和合理布局水源地保護區和旅遊區用地。
烏魯木齊東郊山地草場面積大,但荒漠草場比重大,可利用較豐富的山區降水資源進行人工草場建設,改善生態環境。
同時要充分重視水源地的保護,建立烏拉泊—柴窩堡水源保護區、水磨溝水源保護區、烏魯木齊河水源保護帶。
2.2充分發揮水庫的作用,加快水庫清淤、加固工程
流域內平原水庫對調節地表水資源的時空分配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充分發揮烏拉泊、紅雁池、猛進等平原水庫對該區地下水資源的調節作用,加快水庫除險加固、清淤工程,以提高平原水庫利用率,並及早修建大西溝水庫,使有效的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2.3控制柴窩堡地區地下水開采量,加快實施引水入柴湖工程
柴窩堡湖北水源地、湖西水源地的運行,使該地區地下水位下降,目前已出現湖水位下降、水質惡化,植被枯萎等生態環境問題,一方面要統一管理柴窩堡地區水資源,嚴格控制水源地的開采,嚴禁超米B+C級允許開采量,同時加強該地區地下水動態監測、湖水位動態監測、生態環境監測,立足於現在的生態平衡,嚴禁在該區上用水量大的項目,嚴格執行打井、取水審批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實施引3個山水入湖工程,以達到開采與引源平衡,保持該地區生態平衡。
2.4開源節流,緩解城市及生態用水
烏魯木齊地區水資源十分緊缺,近期解決供需矛盾可採用新建西山水源地、一道溝水源地、芨芨槽水源地;中—遠期盡快開展、完成引額濟烏、引達濟烏等區外調水工作,同時節水措施不可忽視,必須從工業用水、農業用水這些用水大戶上開挖潛力。工業廢水採用回用技術,對電力、冶金、化工等用水量大的行業,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積極推廣廢水回用新工藝,做好工業節水工作;農業用水應推廣和改進灌溉技術,建立節水農業結構,控制灌溉定額,改變廣種薄收的落後局面。
2.5合理調整農業及生態用水比例,防止鹽漬化、沙漠化擴大
烏魯木齊平原區降水稀少,不能滿足天然植被生長需要,自然植被用水若得不到保證,荒漠化擴大就會吞噬綠洲,所以維護生態用水必不可少。維護天然植被,一般不需要適時適量,用水高峰期間不與農業爭水,且水質要求不高,礦化度較高的農業排水也可作為生態用水。在下游地區既要防止鹽漬化、沼澤化、沙漠化,又要滿足天然植被用水,就必須科學合理控制生態用水與農業用水比例及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來說農業用水與生態用水比例3∶1為宜,地下水位埋深維持在2~4m較為合適。
2.6調整工業布局,嚴禁不達標的廢水任意排放,污染地下水
烏魯木齊市傾斜平原東部污染較重,主要是由於水磨河沿岸的工礦企業將部分未達標的工業廢水排入河中,受污染的水灌溉下游墾區及戈壁漫流而造成的,因而要建立市區排污系統,並對工業廢水進行無害處理,待各項指標符合國家污水排放標准後,統一排入河中或農灌。
對水源保護區的現有工業,如烏魯木齊河上游的躍鋼應盡快關停焦化廠、煉鋼廠、炭黑廠、水泥廠等,並逐漸減少人口規模,加強污水集中處理,做到達標排放;柴窩堡水源地附近的新疆化肥廠應盡快採用油改氣節水方案削減排污量,使處理後的水達到Ⅲ級標准;位於水磨河沿岸的塘瓷廠、紡織廠等單位應盡快搬遷;對有污染又無法治理的企業(如燕爾窩水泥廠、日用化工廠、油漆廠、塘瓷廠)必須實行「關、停、並、轉」。
7. 新疆戈壁地區可以農墾嗎水源是什麼
從石河子沿著烏伊公路西行,在卡子灣的北面,曾經有一片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蘆葦叢生的荒灘,當地百姓稱它為西戈壁。這里受每年春夏季從天山上沖下來的洪水侵襲,所以土壤異常肥沃,牧民們把這里作為臨時牧場。二十三兵團(現八師一四三團)進駐瑪納斯河西岸的沙灣縣烏蘭烏蘇後,就擬定了開發西戈壁的計劃,但因為沒有水源,這片肥沃的土地仍然是一片荒野。
1952年春天,一場轟轟烈烈的增產增收運動在部隊中展開了。從團指揮員到連隊戰士,無不想著如何擴大耕地面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這時,人們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西戈壁上。因為這里的土地便於機耕,只要有水,就可以種植糧食作物和棉花。
在團黨委擴大會議上,政治處主任傅穎提出引水到西戈壁的思路。當時有人同意先勘測一下試試看,也有人搖頭說,西戈壁地勢較高,根本不可能把水引進去。可是,這位身經百戰的團政治處主任卻不這樣想,他從自己的半生經歷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要立場堅定、意志堅強、依靠群眾,就可以想方設法克服困難。
天還沒亮,傅穎就叫上團機關生產辦公室的尹鳳翔和一營營長石整基,一起到上二工實地考察去了。那時正值3月,積雪初化,寒氣襲人,道路泥濘難行。傅穎三人滿腳泥一身汗地跑遍了上二工的所有山包,在荒野里測量地形和地勢的高差。沒有水平儀和標桿,就用人來當標桿,用雙眼當水平儀,用麻繩量地形高差。
他們白天工作,晚上就在附近連隊住下,找連里的文化教員,請他幫忙計算白天測量的數據。文化教員對著密麻麻的一堆數字愣了許久,難以下手,只好紅著臉說:「傅主任,公式套不上,沒辦法算出結果呀。」傅穎聽後笑了笑說:「我們走的就是沒有公式的路,但我們要創造新公式啊!」
最後,還是傅穎、尹鳳翔和石整基三人湊一起,反復演算,總算得出了結論:西戈壁的海拔低於水源地,可以從瑪納斯河向西戈壁引水。結論得出了,可是怎樣設計引水渠的路線,怎樣讓水越過山包?這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精細計算。
回來後,傅穎將調查結果向團黨委作了匯報。團黨委很重視他們的結論,並從石河子請來了水利工程師,決定再用儀器測量一下。可是當工程師測量了3個點以後,就停了工,說:「不行,水根本不可能過來。」
這時已是4月中旬,眼看就要播種了,人們的心裡都很急。水,水,怎樣讓水翻過山包進入西戈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傅穎的腦海中反復思量著。
為了能開發西戈壁,團黨委又一次召開會議,表示堅決支持傅穎的意見,並繼續發動群眾,一定要讓水往西流,實現開發西戈壁的願望。
團黨委的支持給了傅穎很大的信心和勇氣。他再次找到石整基和尹鳳翔商議,確定引水渠路線。傅穎說:「重機槍上不是有瞄準器嗎?咱們依靠它,精準射擊,打敗了敵人。現在,我們能不能也用它,為和平建設服務呢?瞄準器的原理和測繪儀相似,我們不妨用瞄準器代替測繪儀,用它來幫助設計引水渠的路線。」這個大膽的設想,使他們的信心更堅定。於是,他們把從水利專家那裡學來的站測、卧測和機槍瞄準的方法結合起來,校正了以前的標高、曲線、高差,沿著天山腳下,自東向西,打上了樁號。根據他們的設計,引水渠經過了縱橫交錯的地穴,還要翻越3個山包和無數個洪溝。這真是一個大膽的計劃!
團黨委再一次研究了傅穎三人設計的引水渠圖紙,認為他們的設計可行,便挑選了120名身強力壯的戰士,成立了以傅穎為首的修渠指揮部。
一場修渠的激烈戰鬥打響了。戰士們在烈日炎炎下、風沙彌漫的荒原上,風餐露宿,挖山填溝。炊事員要從三四公里外挑來開水,每人每次只能喝半缸子水。出汗多,喝水少,大家的嘴都裂了血口子,很多人的眼睛布滿了血絲。但戰士們卻個個精神抖擻,干勁十足,一邊勞動,一邊聽傅穎講他曾經戰斗的故事。
8. 關於珍惜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資料~好的加分!~
環保建議書
市長叔叔:
我是xx小學的一名小學生。
我從小就在南寧長大,南寧是怎麼變化的,我都看到了。從一個不知名的城市變成了一個中國綠色城市,開展了民歌節,南博會……
現在在南寧,到處可以看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等字樣。在馬路邊上,各種各樣的垃圾桶美麗極了。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分開。
可是,我覺得光有分類是不行的,要在垃圾桶上寫一些可回收一類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一類垃圾的種類,不是每個人都想我們一樣接受知識多,知道什麼是可回收和不回收的垃圾是什麼,想那些民工,他們不知道,就會亂丟一氣,這樣反而不好。不僅起不到環保和垃圾分類的作用,反而會給那些垃圾場的工作人員帶來工作的困擾。
此外,我還發現一個蠻嚴重的問題。
有一天,我和媽媽還有姥姥一起去坐公共汽車,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開始我們是開開心心的出門啊,可是當我們去公共汽車車站等車的時候,發現旁邊有一個垃圾桶,裡面的垃圾已經發臭了,路過的行人紛紛五著鼻子繞到走,我們走過的時候一會聞見一股很大的腐臭味。
後來,我在去過的地方,凡是有垃圾桶的,我就仔細觀察有沒有臭味。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現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種可以把垃圾倒出來,可是為什麼會發臭呢??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垃圾桶是固定的,那些環衛工人早晨清垃圾桶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把表面的垃圾撿出來,並沒有清理到底部。有一次,我就去問他們為什麼不把垃圾清理干凈?他們說不是不想,是因為垃圾桶是固定的,所以手不能伸到底部,垃圾又不能倒出來,所以就只能把垃圾留在裡面了。
由此可見,垃圾桶發臭,不是因為環衛工人不盡責,而是因為垃圾桶的設計有問題。我在此希望,為了南寧的美麗,為了空氣的清新,請市長叔叔再叫人設計過一些既實用,有好看的垃圾桶,不要再讓那些臭味來污染我們清新的空氣。
9. 戈壁灘上最常見的植物有那一些
駱駝刺、紅柳、白刺、沙拐棗、甘草、光棍樹、短穗柳、紫桿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