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水質常用的指標有哪些
物理性指標
(1)溫度
(2)色度
(3)嗅和味
(4)固體物質
化學指標
(1)有機物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有機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終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質、二氧化碳和水等。這些有機物在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故屬耗氧污染物。耗氧有機污染物是使水體產生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
污水的有機污染物的組成較復雜,現有技術難以分別測定各類有機物的含量,通常也沒有必要。從水體有機污染物看,其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生物化學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OC)、總有機碳(TOC)、總需氧量(TOD)等指標來反映水中需氧有機物的含量。其中TOC、TOD的測定都是燃燒化學氧化反應,前者測定結果以碳表示,後者則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過程與BOD的耗氧過程有本質的區別,而且由於各種水樣中有機物質的成分不同,生化過程差別也比較大。各種水質之間TOC和TOD與BOD不存在固定的相關關系。在水質條件基本相同的條件下,BOD與TOC或TOD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
(2)無機性指標
① 植物營養元素 污水中的N、P為植物營養元素,從農作物生長角度看,植物營養元素是寶貴的物質,但過多的N、P進入天然水體卻易導致富營養化。水體中氮、磷含量的高低與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有密切關系,就污水對水體富營養化作用來說,磷的作用遠大於氮。
② pH值 主要是指示水樣的酸鹼性。
③重金屬 重金屬主要是指汞、鎘、鉛、鉻、鎳,以及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害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鋅、銅、鈷、錫等。
生物性指標
(1)細菌總數
水中細菌總數反映了水體受細菌污染的程度。細菌總數不能說明污染的來源,必須結合大腸菌群數來判斷水體污染的來源和安全程度。
(2)大腸菌群
水是傳播腸道疾病的一種重要媒介,而大腸菌群被視為最基本的糞便傳染指示菌群。大腸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樣被糞便污染的程度,間接表明有腸道病菌(傷寒、痢疾、霍亂等)存在的可能性。
Ⅱ 廢水的化學性指標都有哪些
污水的化學指標有兩大類,即無機物指標,主要包括酸鹼度、植物營養元素、重金屬等。有機物指標,一般採用生物化學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需氧量和總有機碳等指標來反映。
1.PH值
氫離子濃度指數是指溶液中氫離子的總數和總物質的量的比。
2.總氮和氨氮
污水中氮有一下幾種形式存在。有機氮、氨氮、亞硝酸氮、硝酸氮。總氮是污水中各類有機氮和無機氮的總和。
3.磷
磷是生物體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生化處理中,磷同氮一樣是微生物的營養,故在污水中對碳氮比有一定的要求。
4.重金屬類
冶金、電鍍、陶瓷、玻璃、氯鹼、電池、製革、照相器材、顏料等工業廢水往往含有各種金屬離子。
5.生物化學需氧量
BOD是指1L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進行氧化分解時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6.化學需氧量
一般認為BOD5/COD大於0.3的污水才適於採用生物處理。
Ⅲ 污水處理中的「COD」、「BOD」、「SS」、「TN」、「TP」和「TDS」指的是什麼
COD:化學需氧量。英文全稱: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是指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
BOD:生化需氧量。英文全稱: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是指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學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
SS:懸浮物。英文全稱:Suspended Solids。
SS是指懸浮在水中的固體物質,包括不溶於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懸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標之一。
TN:總氮量。英文全稱:Total Nitrogen。
TN是指水中各種形態無機和有機氮的總量。包括NO3-、NO2-和NH4+等無機氮和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胺等有機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數計算。常被用來表示水體受營養物質污染的程度。
TP:總磷量。英文全稱:Total Phosphorus。
TP是指水樣經消解後將各種形態的磷轉變成正磷酸鹽後測定的結果,以每升水樣含磷毫克數計量。
TDS:溶解性總固體。英文全稱:Total Dissloved Solids。
TDS又稱溶解性固體總量,測量單位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體。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 總溶解固體指水中全部溶質的總量,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兩者的含量。
Ⅳ 出水濃度差在環保指標中是指什麼
出水濃度指的是廢水的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廢水的主要污染物的指標有:化學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懸浮物(SS);氨氮(NH3-N);總氮(TN);總磷(TP);單位均為mg/L。
Ⅳ 污水水質指標排序,並說明為什麼
1.BOD5
污水平均濃度/(mg/L) 200mg/L
生物化學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簡寫,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第一階段為碳化(C-BOD),第二階段為消化(N-BOD)。
BOD的意義: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機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體的污染程度;c、判定處理廠效果;d、用於處理廠設計;e、污水處理管理指標;f、排放標准指標;g、水體水質標准指標。
2.CODMn / CODCr
污水平均濃度/(mg/L) 100mg/L 500mg/L
化學需氧量(chenical oxygen demand)的簡寫,表示氧化劑有KMnO4 和K2Cr2O7。COD測定簡便快速,不受水質限制,可以測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業廢水,是BOD的代替指標。也可以看作還原物的量。
CODCr 可近似看作總有機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難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用BOD/ CODCr 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當BOD/ CODCr ≥0.3 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好;當BOD/ CODCr <0.3 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差,不宜採用生物處理法。
3.SS
污水平均濃度/(mg/L) 200mg/L
懸浮物質(suspended soild)簡寫,水中懸浮物測定用2mm的篩通過,並且用孔徑為1μm的玻璃纖維濾紙截留的物質為SS。交替物質在濾液(溶解性物質)和截留懸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數認為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一樣被濾紙截留。
4.TS
污水平均濃度/(mg/L) 700mg/L
蒸發殘留物(total solid)簡寫,水樣經蒸發烘乾後的殘留量。溶解性物質量等於蒸發殘留物減去懸浮物質量。
5.灼燒鹼量(VTS)(VSS)
污水平均濃度/(mg/L) 450mg/L 150mg/L
蒸發殘留物或懸浮物質在600℃±25℃經30min高溫揮發的物質,表示有機物量(前者為VTS,後者為VSS),蒸發殘留物灼燒減量的差稱為灼燒殘渣,表示無機物部分。
Ⅵ 生活污水處理進水水質規定指標是多少TN…NH3—N…TP各代表什麼謝謝
摘要 常用污水指標一般有以下九種:
Ⅶ 污水的水質污染指標有哪幾類
污水根據物理性質指標有:水溫、色度、臭味、固體物抄質
污水根據化學性質指標:無機專物屬包括酸鹼度、氮、磷、無機鹽及襲重金屬離子等
有機物濃度指標有生化需氧量、zd化學需氧量、總有機碳
污水生物指標;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病毒
Ⅷ 配製廢水時,一般說C:N:P=200:5:1,C、N、P分別指什麼並且比例是什麼比例濃度比還是
摘要 C是碳,N是氮,P是磷,濃度比。
Ⅸ 污水水質指標一般有哪些
污水水質指標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
(1)物理性指標
物理指標主要有:固體物質(TS)、渾濁度、顏色、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①固體物質(TS)
水中固體物質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將水樣蒸發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總量,也稱蒸發殘余物。按水中固體的溶解性可分為溶解固體(DS)和懸浮固體(SS)。溶解固體也稱「總可濾殘渣」,是指溶於水的各種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總和。在水質分析中,對水樣進行過濾操作,濾液在103~105℃溫度下蒸干後所得到的固體物質即為溶解固體。懸浮固體也稱作「總不可濾殘渣」,在水質分析中,將水樣經0.45微米濾膜過濾,凡不能通過濾器的固體顆粒物即為懸浮固體。
②渾濁度
含有泥砂、纖維、有機物、浮游生物等會呈現渾濁現象。水體渾濁的程度可用渾濁度的大小來表示。所謂渾濁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質對光線透過時所產生的阻礙程度。在水質分析中規定,lL水中含有1gSiO2所構成的濁度為一個標准濁度單位,簡稱1度。目前濁度採用NTU單位。
③顏色
水的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於水中所含溶解物質或肢體物質所致,即除去水中懸浮物質後所呈現的顏色。表色則是由溶解物質、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共同引起的顏色。異常顏色的出現是水體受污染的一個標志。
水的物理性水質指標還有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2)化學指標
化學指標主要有: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總有機碳(TOC)、有機氮、pH值、有毒物質指標等
①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所消耗的氧量。常用的氧化劑有高錳酸鉀(KMnO4)和重鉻酸鉀(K2Cr2O7)。我國規定的污水檢驗標准系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進行測定耗氧量,記作CODcr,單位為(mg/l)。由於K2Cr2O7氧化能力很強,能使污水中的85%~95%以上的有機物被氧化。
CODcr的測定較簡便、迅速,測定時間只需2h,用來指導生產較為方便,而且不受水質限制。但也有其缺點:由於污水中的還原性無機物也能消耗氧量,故CODcr值不能准確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機物量。
②生化需氧量(BOD)
由於污水中有機物種類繁多,現有技術難以分別測定各類有機物的含量(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必要)。但污水中大多數有機污染物在相應的微生物及有氧存在的條件下,氧化分解時皆需要氧,且有機物的數量同耗氧量的大小成正比。故生化需氧量成為廣泛使用的污水水質指標。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溫度、時間都一定的條件下,由於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機物完全氧化分解時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其單位為mg/l。污水中有機物的分解過程一般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碳化階段,即有機物中的碳被氧化為二氧化碳,有機物中的氮被氧化為氨的過程。碳化階段消耗的氧量稱為碳化需氧量。第二階段為硝化階段,即氮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被氧化為亞硝酸根和硝酸根的過程。硝化階段消耗的氧量稱為硝化需氧量。
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速率與溫度和時間有密切關系。為了使測定的BOD值具有可比性,我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編制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中規定,將污水在20℃溫度下培養5天,作為生化需氧量測定的標准條件。在此條件下測量所得結果即為5日生化需氧星、記作BOD5。如果測定的時間是20天,則結果稱為20日生化需氧量,記作BOD20。
BOD值作為主要的有機物濃度指標,基本上反映了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機物的量,較為直接、確切地說明了問題。但也存在某些條件下測定誤差難以控制、反饋信息較慢等缺陷。
一般來說,對一定的污水而言,COD20>BOD20>BOD5,BOD、COD之間的差值大致反映了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含量。
③總有機碳(TOC)
總有機碳是指污水中所有有機物的含碳量。在TOC測定儀中,當樣品在950℃條件下燃燒時,樣品中所有的有機碳和無機碳生成CO2,此即為總碳(TC)。當樣品在150℃條件下燃燒時,只有無機碳轉化為CO2,此即為總無機碳TIC。總碳與無機碳之差即為總有機碳TOC,即:
TOC=TC-TIC
因為1g有機碳被氧化時須耗用32/12g(即2.678)氧,又因為COD使近似地代表水樣中全部有機物被氧化時耗去的氧量,故COD值換算成TOC值的系數為2.57,即1gTOC=2.67COD。
④有機氮
有機氮是反映水中蛋白質、氨基酸、尿素等含氮有機物總量的一個水質指標。若使有機氮在有氧條件下進行生物氧化,可逐步分解為NH3、NH4+、NO2-、NO3-等形態,NH3和NH4+稱為氨氮,NO2-稱為亞硝酸氮,NO3-稱為硝酸氮。更多可關注易凈水網(www.ep360.cn)有機氮與氨氮、亞硝酸氮、硝酸氮的總和則稱為總氮(TN)。
⑤pH值
pH值是指水中氫離子濃度的大小,即pH值=-lg[H+]反應水的酸鹼性。
⑥有毒物質指標
指水中的有毒物質主要是包括氰化物、汞、砷化物、鎘、鉻、鉛、酚等,它們的含量均作為單獨的水質指標。
(3)生物指標
生物指標主要有細菌總數、大腸菌數及病原菌等。細菌總數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種細菌的總數;大腸菌數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腸菌個數。
Ⅹ 污水排放中濃度指的是什麼
濃度就是指整個污水溶液中污染物的含量,單位一般為mg/L ,也可以為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