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雨水管道同一高程相互交叉怎麼辦
做交叉井,雨水在井內斷開,污水穿過井內,但是需要設置套管,且介面必須在井外,避免滲漏
『貳』 污水管與給水管交叉,而且給水管在下面,按照規范要求怎麼處理
按要求是污水管是不能在給水管上方、如在下方間距不小於一米、且給水管在交叉部位不能有接頭,給水管的污水管需做防護、加套管。
『叄』 天正給排水兩條管線交叉時想自動打斷,可以畫出來有個打斷有個不打斷,好神奇,求大神幫忙!
兩條相交的線,可以設置遮擋優先順序,數字低的會被遮擋。
具體操作:1.右擊上方空處,打開特性。
2.特性這個功能欄比較常用,我會設置在繪圖區右側方便平常數據修改。
3.選擇天正的線段,特性欄會顯示遮擋優先順序。一般初始值是0.可以設置正負值。數字小的會被遮擋。
『肆』 小區電排管和污水管道水平交叉時怎麼辦
這方面並不是特別復雜,
哪個地方的物業都能輕松處理,
加防護管把他們隔離就行。
這樣處理簡單方便,
又不會有安全隱患。
『伍』 頂管與污水管交叉,上下間距最少多少
空間交叉管道的凈間距,鋼管不宜小於0.5倍管道外徑,且不應小於1.0m; 鋼筋混凝土管
和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不宣小於1倍管道外徑,且不應小於2m。
『陸』 衛生間內的污水和廢水管道能否交叉
上海傲和:沒有規定不行。限制條件是別的方面,比如污水管要有3%的坡度,總高度是否夠,等等。 021-24283198
『柒』 污水管與電力管交叉,怎麼解決
污水管下沉,必須在下面,防止泄漏時影響電力管。電力管為了好穿線,盡量保持通直。
『捌』 室外污水管雨水管相交處怎麼處理
可以在相交處增設一口轉接井(污水或雨水井都可以),一根管直接通過井內(但保證井內不要有接頭),另一根管通過轉接井進行連接。就是有一根管在轉接井內經過而矣。
『玖』 污水管道水平交叉天然氣管道的解決方案
污水管的一般應該是最深的管道,其與天然氣管道應該不在一個水平面上,但如果由於工程需要不得不交叉當然是天然氣做「凸」形(也就是天然氣管道從污水管上方繞過去),當然天然氣管與污水管的距離都要滿足規范要求。
如果天然氣管道已完成,污水管不得不從此標高過,可使用「倒虹吸井」,採用虹吸原理,不過造價肯定提高不少。
交叉處的主要問題是高程沖突,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交叉時,原則是雨水管道讓污水管道,不允許雨水管道直接穿污水管道,破壞污水管道的整體性與密閉性,影響管道的使用壽命,造成污水、雨水泄漏,污染地下水,影響路基的穩定性和降低排水管道的過水能力。管道劍聖主要應該注意以下要求:
一、消除高程沖突
在新建排水管道與其他管線(道)交叉並有高程沖突時,應按照規范要求,在投資、工期、管頂覆土深度、工作面大小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對其他管線(道)進行遷移或改線,在排水管道的上(下)經過,消除高程沖突,滿足排水管道的施工空間要求。同時,為今後市政管線建設中盡量避免高程沖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設計單位應盡量掌握工程施工范圍內各種管線的實際埋設情況,並據此對排水管道進行合理的設計,並在施工過程中及時調整。
2) 切實加強城市綜合管線的規劃工作,合理規劃與分配地下空間,並嚴格按規劃實施。
3) 從體制入手,盡快改變各類管線建設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現狀。
4) 提前介入,做好施工前的協調工作。完工時,及時將竣工資料歸檔保存。
二、技術處理
對不能遷移的交叉管線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特別是交叉並有高程沖突時不允許管線直接穿排水管道,否則將破壞排水管道的整體性與密閉性,影響管道的使用壽命,造成污水、雨水泄漏,污染地下水,影響路基的穩定性和降低排水管道的過水能力。
1、在對管道交叉進行必要的處理時,要盡量保證或改善排水管渠的水利條件,處理的基本原則是:
1)應遵循設計,按設計圖紙及有關規范進行施工。
2)管道交叉處理要盡量滿足其最小凈距。
3)有壓管道讓無壓管。
4)雨水管道讓污水管道。
5)支管避讓干線管。
6)小口徑管避讓大口徑管。
7)可彎曲管道讓不可彎曲管道。
8)臨時管道讓永久管道。
9)盡可能減少開挖工作面和填挖土方量,降低造價,保證工期。
10)應聯系有關管道(線)主管部門,取得同意和協助。
2、新建排水管道與其他管道(線)交叉,高程未發生沖突的處理措施如下:
1) 新建排水管道在下,其他管道在下,通常採用槽底砌磚墩的方法對上面管線進行保護。當上面管線較多,且管徑較大(如大管徑的供水管,排水管)採用開槽施工填挖土方過大,且對已建管道保護有困難時,宜採用頂管法施工排水管道。
2) 新建排水管道在上,其他管線在下時。應先測算上、下管道之間間距和交叉處的槽底地基承載力,如果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上方排水管道可直接施工,否則須進行必要的處理,通常做法是將兩者之間的原狀土全部挖除,填充中粗砂並振動壓實後再施工上面的排水管道,必要時還可以在排水管道的管基下增設保護墊層。
3、新建排水管道與其他管道(線)交叉,高程發生沖突的處理措施如下:
1) 雙(多)孔法。在管底設計標高不變的情況下,可採用較小管徑的雙(多)孔管道代替原設計排水管道,達到降低管頂標高要求,保證其他管線從上面通過。一般情況下,替代孔數應小於四孔,管徑應>300mm。根據實踐經驗,如果替代管材採用高密度聚乙烯雙壁波紋管(HDPE波紋管)實際過水效果更好,這主要因為該管內壁粗糙系數n僅為0.009,小於粗糙系數n為0.014的水泥砼管,在實際運用中,建議採用小一型號管徑替代即可。
2) 暗渠法。採用現場澆築製作矩形鋼筋混凝土暗渠的施工方式進行施工。現場可根據交叉管線侵佔過水斷面的尺寸和排水管道流量、流速來確定暗渠頂板高程和橫斷面加寬尺寸,以保證其他管線不直接穿越和排水管道的水利條件。
3) 倒虹管法。當排水管道與其他管道的高程沖突嚴重,不能按原高程徑直通過時宜採用此法,鋪設時應盡可能與障礙管線軸線垂直且上行、下行斜管與水平管的交角一般應小於30°。因該法容易引起淤塞,須建造進、出水井。進水井應設置事故排出口,其前的檢查井應設沉泥槽,另外當管內設計流速不能達到0.9m/s,則建成使用後應定期對倒虹管沖洗,沖洗流速不小於1.2m/s。
4) 檢查井法。當排水管道和其他管線直接相交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如果穿越管線管徑較小,可採用檢查井法解決。排水管道斷開後用檢查井連接,其他管線則加套管保護後按原高程從井內穿過。
『拾』 室外給排水兩管道之間的最小距離規范是什麼
給排水規范規定:
室外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於1m。
給水管內道與污水管道在不同標高平容行敷設,其垂直間距在500mm 以內時,給水管管徑小於或等於200mm 的,管壁水平間距不得小於1.5m;管徑大於200mm的,不得小於3m。
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於0.5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於0.15m。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於排水管管徑的3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