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取一毫升廢水稀釋5o倍,同樣取1毫升廢水稀釋到1oo倍最後測得哪個數據最准確些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❷ 廢水稀釋10倍怎麼配
加九份同體積的蒸餾水
❸ 如何稀釋cod含量過萬的廢水
稀釋COD過萬的廢水??你的排放標準是多少? COD過萬的廢水就算執行三級排放標准也要將COD降低到500 一萬到500要20倍 而且稀釋排放是不合法的。如果能夠提供廢水的主要參數我多少可以給你提供處理工藝。
❹ 化工工業廢水稀釋處理國家有沒有相關規定
只要總的排污指標符合要求、排放廢水的總量符合企業申報和環評的規范,是允許適當稀釋處理的,但是稀釋要在處理前段,而不是出口稀釋
❺ 污水COD 稀釋方法求解。
用20ML的容量瓶,取4ML污水,16ML蒸餾水,就是5倍了。
❻ 廢水需要加水稀釋的原因
廢水需要加水稀釋的原因,沸水需要加水稀釋的原因是因為沸水裡面雜質比較多,然後一定要先稀釋之後,然後再過濾,不然的話,沸水裡面摻雜的物質太多
❼ 廢水的處理方法
含N、S及鹵素類的有機廢液處理
此類廢液包含的物質:吡啶、喹啉、甲基吡啶、氨基酸、醯胺、二甲基甲醯胺、二硫化碳、硫醇、烷基硫、硫脲、硫醯胺、噻吩、二甲亞碸、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類、氯苯類、醯鹵化物和含N、S、鹵素的染料、農葯、顏料及其中間體等等。
對其可燃性物質,用焚燒法處理。但必須採取措施除去由燃燒而產生的有害氣體(如SO2、HCl、NO2、二惡英等)。對多氯聯苯之類物質,因難以燃燒而有一部分直接被排出,要加以注意。
對難於燃燒的物質及低濃度的廢液,用溶劑萃取法、吸附法及水解法進行處理。但對氨基酸等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質,經用水稀釋後,即可排放。
含酸、鹼、氧化劑、還原劑的廢液處理
此類廢液包括:含有硫酸、鹽酸、硝酸等酸類和氫氧化鈉、碳酸鈉、氨等鹼類,以及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類氧化劑與硫化物、聯氨等還原劑的有機類廢液。
首先,按無機類廢液的處理方法,把它分別加以中和。然後,若有機類物質濃度大時,用焚燒法處理(保管好殘渣)。能分離出有機層和水層時,將有機層焚燒,對水層或其濃度低的廢液,則用吸附法、溶劑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進行處理。但是,對其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質,用水稀釋後,即可排放。
此類廢液包括:苯、已烷、二甲苯、甲苯、煤油、輕油、重油、潤滑油、切削油、機器油、動植物性油脂及液體和固體脂肪酸等物質的廢液。
對其可燃性物質,用焚燒法處理。對其難於燃燒的物質及低濃度的廢液,則用溶劑萃取法或吸附法處理。對含機油之類的廢液,含有重金屬時,要保管好焚燒殘渣。
含石油、動植物性油脂的廢液處理
此處理方式與含酸、鹼、氧化劑、還原劑的廢液處理方式相同。
含有機磷的廢液處理
此類廢液包括:含磷酸、亞磷酸、硫代磷酸及膦酸酯類,磷化氫類以及磷系農葯等物質的廢液。
對其濃度高的廢液進行焚燒處理(因含難於燃燒的物質多,故可與可燃性物質混合進行焚燒)。對濃度低的廢液,經水解或溶劑萃取後,用吸附法進行處理。
含酚類物質的廢液處理
此類廢液包含的物質:苯酚、甲酚、萘酚等。
對其濃度大的可燃性物質,可用焚燒法處理。而濃度低的廢液,則用吸附法、溶劑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處理。
❽ 若處理後的廢水不達標,用清水稀釋再排放,違法嗎若是,違反了哪些法律
首先確認是工業廠房類還是民用建築類的排放,同時需明確排放水屬於廢水還是污水,廢水對環境的污染是較小的,應屬於違規,違反建築排放標准;而污水則屬於違法,違反《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排入市政污廢水管網,同時亦需支付市政污廢水排放費用。
❾ 廢水處理中硫酸亞鐵需要稀釋多少倍。
盛世環保優勢批發硫酸亞鐵
七水硫酸亞鐵 離心式硫酸亞鐵版 不流水的硫酸亞鐵
35噸起權訂 200元/噸
20噸起訂 230元/噸
10噸起訂 260元/噸
一般硫酸亞鐵的投加量要根據你試驗後才能決定,拿小樣先試驗,水質不同最佳投加量也不一樣。
❿ 污水經稀釋後排放有什麼危害
眾所周知,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江河期海所造成的危害是相當大的。但有的人錯誤地認為,把污水進行稀釋後排放,危害可能就小些。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經稀釋後低濃度排放的污水或一些含量極微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後,會造成更大甚至更長久的危害。這其中有何道理呢?
在生態環境中,污染物質是沿食物鏈轉移的。各種生物對環境毒物都具有高度的濃縮能力,這種濃縮能力會隨著毒物的濃度下降而急劇增加。如在含DDT(滴滴涕)濃度為10ppm的海水中,浮游生物體內DDT濃度可達20ppm,濃縮力是2000倍;當海水中DDT濃度下降為0.01ppm時,浮游生物體內DDT濃度可達10ppm,濃縮力高達100萬倍。另外,這種濃縮在時間上還具有持續性,能通過食物鏈逐級增高,並最終危害人類。以魚類為例:當魚類鰓進行呼吸,在1周的時間,魚的肝臟就能夠將吸人的微量有毒物質濃縮5000倍以上;經過一個冬季以後,在脂肪內可濃縮10萬倍。這樣海鷗或人類吃了這些魚,有毒物質會在人體內進一步濃縮到17萬倍。人們如果長期飲食這些含毒量較高的魚,就會在人體內不斷累積毒質,最後將會產生很大的危害。
由此可見,要想從根本上控制污染,保護環境和人類的健康,有毒污水應嚴格處理,努力做到「零濃度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