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醫院污水的衛生監督管理

醫院污水的衛生監督管理

發布時間:2022-02-16 18:59:04

① 醫院歸哪個部門監督管理

醫院的監督管理部門是地方各級衛生局

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1)醫院污水的衛生監督管理擴展閱讀

國家衛生部主要職責:

(一)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擬訂衛生改革與發展戰略目標、規劃和方針政策,起草衛生、食品安全、葯品、醫療器械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衛生、食品安全、葯品、醫療器械規章,依法制定有關標准和技術規范。

(二)負責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制定葯品法典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組織制定國家葯物政策。擬訂國家基本葯物采購、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內葯品生產的鼓勵扶持政策,提出國家基本葯物價格政策的建議。

(三)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責任,組織制定食品安全標准,負責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風險評估、預警工作,制定食品安全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的條件和檢驗規范,統一發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四)統籌規劃與協調全國衛生資源配置,指導區域衛生規劃的編制和實施。

(五)組織制定並實施農村衛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綜合管理。

(六)制定社區衛生、婦幼衛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規劃並指導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婦幼保健的綜合管理和監督。

(七)負責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制定實施重大疾病防治規劃與策略,制定國家免疫規劃及政策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對重大疾病實施防控與干預,發布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信息。

(八)負責衛生應急工作,制定衛生應急預案和政策措施,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指導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與應急處置,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信息。

(九)起草促進中醫葯事業發展的法律法規草案,制定有關規章和政策,指導制定中醫葯中長期發展規劃,並納入衛生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和戰略目標。

(十)指導規范衛生行政執法工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和學校衛生的監督管理,負責公共場所和飲用水的衛生安全監督管理,負責傳染病防治監督。

(十一)負責醫療機構(含中醫院、民族醫院等)醫療服務的全行業監督管理,制定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技術、醫療質量和采供血機構管理的政策、規范、標准,組織制定醫療衛生職業道德規范,建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評價和監督體系。

(十二)組織制定醫葯衛生科技發展規劃,組織實施國家重點醫葯衛生科研攻關項目,參與制定醫學教育發展規劃,組織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和畢業後醫學教育工作。

(十三)指導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組織擬訂國家衛生人才發展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制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標准並組織實施。

(十四)組織指導衛生方面的國際交流合作與衛生援外有關工作,開展與港澳台的衛生合作工作。

(十五)負責中央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負責中央部門有關幹部醫療管理工作,負責國家重要會議與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

(十六)承擔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和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十七)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② 醫院廢水有什麼安全環保的處理方法

醫院的污水,除一般生活污水外,還含有化學物質、放射性廢水和病原體。因此,必須經過處理後才能排放,特別是肝炎等傳染病病房排出來的污水,須經消毒後才可排放。無集中式污水處理設備的醫院,對有傳染性的糞便,必須單獨消毒使其無害化。常用消毒劑有漂白粉、液氯、次氯酸鈉、臭氧。對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污水,應按同位素處理要求處理。醫院污水在處理過程中,沉澱的污泥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須經消毒(常用熟石灰消毒)或高溫堆肥後方可用作肥料。
來源危害
醫院各部門的功能、設施和人員組成情況不同,產生污水的主要部門和設施有: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動物房、同位素治療診斷、手術室等排水;醫院行政管理和醫務人員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單身宿舍、家屬宿舍排水。不同部門科室產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洗印廢水、放射性廢水等。而且不同性質醫院產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醫院污水較一般生活污水排放情況復雜。醫院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徵,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疫病擴散的重要途徑和嚴重污染環境。
處理原則
1.全過程式控制制原則。對醫院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減量化原則。嚴格醫院內部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醫院內生活污水與病區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嚴禁將醫院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處理原則。為防止醫院污水輸送過程中的污染與危害,在醫院必須就地處理。
4.分類指導原則。根據醫院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對醫院污水處理進行分類指導。
5.達標與風險控制相結合原則。全面考慮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醫院污水達標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6.生態安全原則。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減少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產生和控制出水中過高余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
處理方法
醫院污水處理之曝氣生物濾池法醫院污水主要來自診療室,病房,化驗室,手術室,洗衣房,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食堂,宿舍等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及病毒。醫院污水現在只經格柵除渣及消毒後處理既排放,採用二氧化氯消毒劑,余氯和細菌學指標能達標,但有機物未被去除。為了全面達標,醫院增加了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處理污水。考慮到該醫院污水處理廠佔地有限以及水中含有一定量消毒劑的特點,決定採取負荷高,佔地少,對進水有機物濃度范圍適應性錢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③ 醫院污水處理項目是歸衛生局管還是環保局管理

醫療機構污水處來理由衛生自、環保、住建等部門共同監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違反醫療廢物管理規定的行為實施的行政處罰,適用本辦法。

(3)醫院污水的衛生監督管理擴展閱讀:

醫院廢物處理不當行為

(一)在醫療衛生機構內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的;

(二)未按照《條例》的規定對污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進行嚴格消毒的,或者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排入醫療衛生機構內的污水處理系統的;

(三)對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的。

④ 醫院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19.1環境管理
19.1.1環境管理機構設置的目的
環境管理機構的設置,目的是為了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有關法律、法規,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的有關規定,對項目「三廢」排放實行監控,確保建設項目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協調地方環保部門工作,為企業的生產管理和環境管理提供保證,針對擬建項目的具體情況,為加強嚴格管理,企業應設置環境管理機構,並盡相應的職責。
19.1.2 環境管理機構的設置
19.1.2.1機構組成
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在建設施工階段,工程指揮部應設專人負責環境保護事宜。工程投入運營後,環境管理機構由後勤管理部門負責,下設環境管理小組對該項目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控負責,並受項目主管單位及環保局的監督和指導。
19.1.2.2環保機構定員
施工期在建設工程指揮部設2~4名環境管理人員。運營期應在後勤管理部門下設專門的環保機構,並設專職的環保管理人員1名,鍋爐房操作人員3名,中水處理站操作人員4名,垃圾處置人員5名,綠地養護人員4名。
19.1.3環境管理機構的職責
1)貫徹、宣傳國家的環保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2)制定本醫院的環保管理制度、環保技術經濟政策、環境保護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
3)監督檢查本項目執行「三同時」規定的情況。
4)定期進行環保設備檢查、維修和保養工作,確保環保設施長期、穩定、達標運轉。
5)負責醫院環保設施的日常運行管理工作,制定事故防範措施,一旦發生事故,組織污染源調查及控制工作,並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6)負責對醫院環保人員和居民進行環境保護教育,不斷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和環保人員的業務素質。
19.1.4施工期環境管理計劃
1)環境管理機構對施工期環境保護工作全面負責,履行施工期各階段環境管理職責。
2)對施工隊伍實行職責管理,要求施工隊伍按要求文明施工,並做好監督、檢查和教育工作。
3)按照環保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本報告書中有關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對施工程序和場地布置實施統一安排。
4)土建工程需要土石方的挖掘與運輸、管道挖溝、施工建材機械等佔地,對產生的揚塵應及時灑水,及時清除棄土,避免二次揚塵。
5)合理布置施工場內的機械和設備,把雜訊較大的機械設備布置到遠離居民的地點。
項目施工期環境保護管理及監理的主要內容見表19-1。
19.1.5運行期環境管理計劃
1)根據國家環保政策、標准及環境監測要求,制定該項目運行期環境管理規章制度、各種污染物排放指標。
2)對醫院內的公建設施給水管網、鍋爐進行定期維護和檢修,確保公建設施的正常運行及管網暢通。
3)廢水進行二級處理,確保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
4)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的收集管理應由專人負責,分類收集,對分散布置的垃圾桶應定期清洗和消毒;外運時,應採用封閉自卸專用車,運到指定地點處置。
5)綠化能改善區域小氣候和起到降噪除塵的作用,對醫院的綠地必須有專人管理、養護。

19.2環境監測計劃
環境監控是對建設項目施工期、運行期的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進行監督和檢查,並提出緩解環境惡化的對策與建議。
19.2.1施工期環境監測
19.2.1.1目的
監督檢查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雜訊、建築垃圾、生活垃圾、車輛運輸等引起的環境問題,以便及時進行處理。
19.2.1.2監測時段與點位
包括整個施工全過程,重點考慮特殊氣象條件的施工日。監測點位為施工涉及到的所有場地,重點監測施工場地。
19.2.1.3監測項目
大氣環境監測因子為TSP;雜訊環境監測因子位leqdB(A);此外還有生活垃圾、交通運輸情況等。
18.2.1.4監測方式
施工期的環境工作可委託武安市環境監測中心進行。
19.2.2運營期環境監測
建設項目運營期環境監控主要目的是為了項目建成後的環境監測,防止污染事故發生,為環境管理提供依據。主要包括廢水、雜訊、固廢監測。
19.2.2.1主要監測內容
1)排水水質,監測項目為CODcr、SS、總余氯、糞大腸菌群。
2)院界雜訊,監測項目為等效連續A聲級。
3)廢氣,監測項目為鍋爐煙氣中煙塵和SO2的排放濃度。
4)固廢分類處置情況實施檢查。
19.2.2.2各污染物監測地點和頻率
1)廢水:醫院污水排放口,CODcr和SS每月一次、總余氯每日二次、糞大腸菌群數每兩周一次。
2)雜訊:邊界設4個測點,每季度一次。對項目內各雜訊源如鼓引風機等根據需要進行有選擇的監測。
3)廢氣:廢氣排放口,每年監測二次。
4)固廢:處置情況檢查,每月一次。
19.3環境管理人員和污水站分析儀器設備
19.3.1環境管理體系和人員配備
本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由一名副院長負責管理。其職責是實施環保工作計劃、規劃、審查、監督建設項目的「三同時」工作,並對「三廢」的排放達標進行監控。負責處理污染事故,編制環保統計及環保考核等報告。建設項目建成後,必須設立環境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環保管理人員1-2名,負責環境監督管理工作,同時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環保培訓。配備監測分析人員2~3名。
19.3.2污水站分析儀器配備
環境監測委託武安市環境監測站進行。
污水站分析儀器配備的具體情況見表19-2。
19.4環境管理制度
建設單位應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以促進環境保護工作,使環境保護工作規范化和程序化,並通過經濟杠桿來保證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認真執行。根據需要,建議制定的環境保護工作條例有:
1)環境保護職責管理條例
2)污水、廢氣、固體廢物排放管理制度
3)處理裝置日常運行管理制度
4)排污情況報告制度
5)污染事故處理制度
6)環保教育制度

這里有一些相關的參考資料,您瀏覽一下:
http://www.samsco.com.cn/info/46227.htm

⑤ 衛生監督管理所的職責是什麼

衛生執法監督機構主要職責:
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依法在公共衛生、醫療保健領域、包括健康相關產品、衛生機構(包括醫療、預防和采供血機構等)和衛生執業人員許可、開展綜合性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1、組織和擬定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計劃、並進行實施;
2、負責衛生許可和執業許可的申請受理、初審、上報和批准後證書發放的具體工作;
3、組織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定期上報抽檢結果;
4、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定期向社會通報衛生監督結果;
5、對衛生污染、中毒事故等重大、突發事件等進行調查取證,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提出處理意見;
6、組織現場監督檢測、采樣工作;
7、負責衛生監督信息收集、整理、分許和報告;
8、負責對衛生監督員法律知識和業務培訓工作;
9、負責對衛生監督執法的投訴、舉報的受理和查處工作;
10、開展衛生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和培訓;
11、開展新、擴、改建工程的選址、設計進行衛生審查和竣工驗收;
12、承擔衛生行政部門交付的其他任務。
在監督方面,涉及:食品(現部分地方已移交食葯部門)、公共場所、醫療衛生機構、職業危害機構、醫用放射衛生機構、采供血機構、生活飲用水、傳染病防治等方面的執法檢查,涉及法律、法規和規則特別多,大概有7部法律、40多個法規、400多部規章。希望能幫到你!

⑥ 醫院污水監督監測歸哪個部門管

看你們當地環保要求吧,如果說是接管,那看你接的是什麼污水廠的管道,污水廠歸環保管,他們監督你們的出水水質;如果是處理到直接排放,那看當地環保局要求的排放標準是多少,他們采樣監督

⑦ 醫院污水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統順利通暢,定期對醫院排放系統進行維修。

3、工作人員做好自身防護,採集污水時戴手套,操作後洗手。

4、每日監測污水總余氯2次,並做好登記。

5、每月做好污水糞大腸桿菌檢測,有報告並備查。

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菌)檢測,不得少於2次。

7、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增加污水處理消毒劑的投放量,保證污水處理的余氯含量>6.5mg/L.

8、保持室內空氣流量,環境清潔。

9、污水處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10、專人操作污水處理裝置,污水處理人員經過培訓後持證上崗,並能正確掌握設備操作及相關衛生知識,負責設備的保養、維修,以保證其正常運轉。
11、病人嘔吐物、引流液、手術吸出液、檢驗科液體標本等污染液體消毒後傾倒入廁,進入院內污水處理系統。
12、污水處理設備自動定時定期對污水投放次氯酸鈉進行消毒,污水處理人員每日測余氯含量兩次,符合標准後方可排放,並做好記錄。未經消毒或無害化處理的污水、污泥不得排放,清掏或作農肥。污水池內的雜物定期打撈後焚燒。
13、處理後的污水、污泥符合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和GB18466-2005《醫療機構污染物排放標准》,定期接受疾控中心和縣環保局的監測,院感科開展自行監測工作。
14、後勤科每月對污水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院感科不定期抽查,檢查結果與當月獎金掛鉤,實行獎懲兌現。

⑧ 醫院污水處理操作規程

1、曝氣生物濾池法

醫院污水主要來自診療室,病房,化驗室,手術室,洗衣房,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食堂,宿舍等排放的污水,主要污染物為有機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及病毒。醫院污水現在只經格柵除渣及消毒後處理既排放,採用二氧化氯消毒劑,余氯和細菌學指標能達標,但有機物未被去除。

為了全面達標,醫院增加了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處理污水。考慮到該醫院污水處理廠佔地有限以及水中含有一定量消毒劑的特點,決定採取負荷高,佔地少,對進水有機物濃度范圍適應性錢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曝氣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點:

(1)有機負荷高,佔地少

(2)生物量大,活性高,抗沖擊能力強

(3)具有生物降解反應與過濾雙重功能,不需二沉池

(4)由於濾料的切割作用,氧利用率高

(5)運行穩定可靠,管理方便

2、氯化法

(1)次氯酸鈉法。次氯酸鈉是普通的化學試劑,起運輸,儲存和購買都比較方便。次氯酸鈉溶於水生產次氯酸根離子,可用於消毒殺菌,但它不穩定,光照,受潮易於分解,消毒能力很弱。

(2)液氯法。液氯在水中能迅速產生次氯酸根離子。該方法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醫院的污水消毒。液氯中有效氯含量比次氯酸鈉溶液高5-10倍,消毒能力強且價格便宜。由於氯氣是一種強刺激性有毒氣體,因此要用專用的存儲設備進行存儲。

(3)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它可以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病毒等。有關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溶於水後,有50%-7o%轉變為次氯酸根離子和亞氯酸根離子,對紅細胞有損害,會干擾人體對碘的吸收,還可以使血液膽固醇升高。因此,目前一般用前兩種方法處理醫院污水。

(8)醫院污水的衛生監督管理擴展閱讀

處理原則

1、全過程式控制制原則。對醫院污水產生、處理、排放的全過程進行控制。

2、減量化原則。嚴格醫院內部衛生安全管理體系,在污水和污物發生源處進行嚴格控制和分離,醫院內生活污水與病區污水分別收集,即源頭控制、清污分流。

嚴禁將醫院的污水和污物隨意棄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處理原則。為防止醫院污水輸送過程中的污染與危害,在醫院必須就地處理。

4、分類指導原則。根據醫院性質、規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區差異對醫院污水處理進行分類指導。

5、達標與風險控制相結合原則。全面考慮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醫院污水達標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時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從工藝技術、工程建設和監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

6、生態安全原則。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質,減少處理過程中消毒副產物產生和控制出水中過高余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

閱讀全文

與醫院污水的衛生監督管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塘江污水治理項目 瀏覽:691
連體水龍頭濾芯怎麼拆 瀏覽:544
蒸餾水能不能結冰 瀏覽:622
核廢水如何參與水循環 瀏覽:107
小米即熱飲水機怎麼除垢 瀏覽:575
換完機油濾芯怎麼看 瀏覽:932
本田思域空氣濾芯哪裡換 瀏覽:84
引用蒸餾水的商品編碼 瀏覽:664
萬泓飲水機為什麼報警 瀏覽:256
大網格樹脂吸附與離子交換的區別 瀏覽:353
同時蒸餾萃取的流程 瀏覽:351
史密斯和歐恩凈水器哪個好 瀏覽:648
養魚凈水器用什麼牌子好 瀏覽:408
外省學生回山東上學用隔離嗎 瀏覽:185
超濾水什麼品牌好 瀏覽:405
ro膜能調精度嗎 瀏覽:447
沁園凈水器185c廢水多少 瀏覽:696
反滲透dro什麼意思 瀏覽:211
凈水器微米多少最好 瀏覽:436
ro膜tds200 瀏覽:336